福鼎三畲村掠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百年实录》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035
颗粒名称: 福鼎三畲村掠影
分类号: K288.3
页数: 4
页码: 126-129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鼎三畲村掠影,分别记述了佳阳村、罗唇村、瑞云村等情况。
关键词: 福建省 闵东 三畲村

内容

一、佳阳村
  佳阳村是佳阳畲族乡集镇所在村,下辖17个自然村,共有618户,总人口2627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80%以上。主要有畲、回两个少数民族,全村耕地面积1000亩,人均耕地不足0.4亩,村集体没有收入,农民主要收入是靠种植茶叶以及外出务工等,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454元。
  全村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茶叶、水果等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和羊、鸭等养殖。佳阳村充分利用集镇所在地的优势,多年来积极争取资金扶持,迅速发展成为乡茶叶种植产业龙头村。目前全村的茶叶种植面积已达到1200多亩,并引进茶叶粗制加工厂4家,是我乡茶叶种植的重要基地之一。佳阳村于2008年引进一家空心砖厂,创造了全村50人的就业容量。东魁杨梅种植面积300多亩,年产值80多万。专业养鸭户4家,平均每家年创收4万元。2008年佳阳村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3300元,今年达到了4454元。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全村社会各项事业也稳步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完成了13.5公里的公路,但由于常年台风和暴雨影响,每年需要花2万元用于公路修缮。在丁家坪、东樟、岭门3个自然村建成了公厕,为村民提供了便利。集体出资1万5千元,民间集资8千元铺设了1300多米的自来水管道,将管道并入乡的自来水厂,为村民安全饮用水提供了便利。完成了佳阳中心小学综合教学楼主体工程,为学生接受教育提供了保障。佳阳卫生院的设立进一步改善了农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推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的不断提高。民生工程方面:在“造福工程”中,迁入了200多户,目前中心村已经建成的房屋有600多溜,逐步形成规模。在广电覆盖上,中心村和其他4个自然村已经接通闭路电视,保证村民能够获取社会信息。
  我村是畲回等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全村的17个自然村中,每个村都有少数民族群众,在畲族风俗民情方面,我村至今保留着许多原生态的畲族传统节日和畲族传统文化,如我村的“三月三”。此外,流传在佳阳村村民群众中的畲族歌谣、谚语、民间故事也十分丰富,这些口头民间文学,经过专家收集、整理,其中许多都被收入民间文学的集成卷本。流传在佳阳一带畲村的畲族传统体育项目“打尺寸”,1981年经福鼎市少数民族文化站(设双华村)挖掘整理后,作为福建省民族体育代表团保留节目先后四度参加1982年内蒙古呼和浩特、1986年新疆乌鲁木齐、1991年广西南宁、1995年云南昆明召开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并获表演项目奖,被收入《中国体育大辞典》。
  二、罗唇村
  佳阳乡罗唇村位于佳阳乡政府所在地东南方,与浙江省苍南县交界。毗邻沙埕良港,依山傍水地理位置相对优越。全村辖18个自然村,共833户3036人,少数民族人口1046人,划分为三大片,是福鼎市少数民族村之一。境内有驻地部队,是福鼎市军民共建文明单位。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村两委和广大党员群众群策群力,全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全村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茶叶、蘑菇、水果等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和黄瓜鱼、鲈鱼、石斑鱼、青蟹、虾、紫菜等水产品的养殖,2008年罗唇村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4872元。罗唇村充分利用海上资源优势,多年来积极争取资金扶持,迅速发展成为乡种植养殖产业龙头村。目前全村的海上的网箱养殖已达到7000多口,是我乡网箱养殖的重要基地之一。工业方面,罗唇村于2008年6月引进一家碎石厂,总投资320万,年产值500多万。重点项目建设方面,投资5000万元的上海东海水产研究所佳阳罗唇养殖实验场的建设,项目分三年完成,目前已投入200万元完成征地拆迁工作。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全村社会各项事业也稳步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完成了梅溪2.7公里的公路水泥硬化工程,村委会所在地——宫口自然村的饮水工程,全村的“五通”工程已基本完成;完成了六斗坑到宫口自然村的河道改造工程,避免了洪涝灾害的发生,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目前六斗坑自然村的路灯正在建设当中,建成后将给群众的出行提供方便。在集镇规划区内,罗唇村建设二级加油站一座,8月份动工建设,争取在12月底完成加油站主体工程。其他事业建设方面:积极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目前全村农医合参保面达90%。扎实开展“家园清洁行动”,着力解决农村杂、乱、脏、散等突出问题,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军地共建方面:协助罗唇部队完成南湾东区部队营房扩建工程及西区修理所扩建工程、跨海大桥及船坞码头的建设,目前已经完成前期征地、拆迁、填方料场征用工作,东区营房扩建累计拆迁民房30溜,移民23户。征地50多亩、滩涂200亩、虾塘10亩。迁出坟墓3座、酒厂1座、养殖场2座。2010年3月,协助部队修理所营区扩建征地拆迁工作,累计征用虾塘14.3亩、滩涂70多亩、民房8溜400平方,部分土地及地面物补偿基本到位,还就三级渔港码头和群众出海码头拆迁补偿标准和方案达成一致意见。下一阶段,我村按计划修建中心村、海尾、抱脚、岩坑等自然村自来水工程,解决安全饮用水问题;修建中心村垃圾中转站、填埋场及各自然村垃圾池和焖烧炉;修建罗唇溪200米防洪堤;修建宫口、岩坑、马渡头、梅溪、柴岚内、六斗坑等自然村公厕;垦复原油柰水果场80亩。
  文化建设,罗唇正月十八“冥斋节”、罗唇梅溪“七月初一”、罗唇岩坑“七月十五”,均是这一地区畲、汉民族自己特色的传统节日。2006年,“冥斋节”参加福鼎市太姥山文化旅游节的踩街活动,获得了广泛好评。
  三、瑞云村
  瑞云村地处鼎霞交界,是福鼎市硖门畲族乡唯一的少数民族村,也是老区基点村,距硖门集镇6公里,背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太姥山麓。全村现有12个自然村,总人口1756人,共417户,其中畲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3%以上。全村拥有耕地面积1112亩,茶园1300亩,果园720亩。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种植业为主,年可实现农业总产值700多万元,2009年人均纯收入达4600元,村财收入2万元。
  村里畲族文化氛围浓郁。每年的“三月三”、“四月八”牛歇节、“七月七”是传统的对歌节,届时畲族同胞身着民族服饰,云集瑞云寺周围对唱山歌,持续几天几夜。2010年,瑞云“四月八”牛歇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闽东著名古刹瑞云寺,始建于后晋天福元年(936年),居福鼎六大寺之首。该寺历史上名僧辈出,清代有行智、秀怀,民国有智水,他们德才兼备,为佛教界名流。寺院建筑为园林式布局,打破中轴线对称常规,别具一格。寺内院中长廊相接,长达五十余米,斗拱、梁栋精雕细刻,展现了南方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寺前有参天古枫树,寺后有千年银杏,寺周山峦连绵,绿树葱茏,有“平岗松涛”、“寿塔眠云”、“梅亭放鹤”、“层峦烟雨”等双“八景”,号称“凤山十六景”。
  几年来,共投入各方帮扶资金300多万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0多万元,完成集镇到瑞云7.5公里长、3.5米宽水泥路,村级公路网也逐渐完善,先后修建了5条自然村公路,总里程达28公里。完成下里洋、葫芦墩、溢洋等三个人口聚集点和其他自然村自来水、程控电话、有线电视接通工程等等。投资20多万元,完成村委会所在地葫芦墩水泥硬化等基础设施。投资18万元,建起花园式村委办公大楼,结束了村“无址议事”的历史。投资40多万元完成小学教学楼(福清楼)和宿舍楼。投入25万元兴建一座16溜砖混结构四合院型的敬老院,占地面积近1亩,内设有宿舍、厨房、餐厅、卫生间和活动场所等,对五保、低保、孤寡老人16户进行集中安置。
  1994年以来,大力实施“造福工程”,通过长期努力,到现在,绝大部分群众集中在下里洋、葫芦墩、溢洋三个集中聚居点,其中下里洋100多户。聚居点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广播电视等“五通”,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有了巨大提高。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百年实录

《闽东畲族百年实录》

本书从概况、乡村今夕、红色历程、经济变迁、文化传承、人物春秋等6个方面,系统反映了闽东畲民百年间前行不息的坚实步履。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