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村金斗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百年实录》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027
颗粒名称: 畲村金斗洋
分类号: K288.3
页数: 4
页码: 99-102
摘要: 本文记述了闵东畲族畲村金斗洋村历史悠久,历史上盘诗对歌曾经是金斗洋人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
关键词: 福建省 闵东 畲村金斗洋

内容

这是福安市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山村。根据史志的记载,早在唐朝末年就有薛姓汉族在这里落户。到了清朝康熙年间,一支雷姓畲族辗转迁到这里,迄今已有300多年。现在的金斗洋村有600余丁,管辖8个自然村,主姓雷,是一个典型的畲族村。
  过了穆阳溪,有一条乡村公路直通金斗洋。远望村景竹木掩映,林壑佳美,山野蓊郁,秀色迷人。村里房屋坐东向西,凭险临涧,沿山叠建,俨然一个寨堡。不难想象,在农耕时代,这是一个多么难得的避乱安身的世外桃源。
  一道古朴的石砌梯路从村中直挂而下,将各家各户串在一起,这条路成了村里的“连心路”,全村70多座房屋和它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梯路边有三间供销店,油盐酱醋、日用小百货都可以从这里买到,给村民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金斗洋小学设在村子左边的最上角。这是福安市15所重点民族小学之一,学校始建于1951年,50多年来为畲村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有文化的劳动者。从这里走出的孩子们中有些人后来上了大学中专,学成以后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
  和闽东的许多山村一样,金斗洋村的经济以种植农业为主,兼以多种经营。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种植面积约800亩,单季每亩可有800斤的收成,自给有余不成问题。过去作为主粮的甘薯现早已“退居二线”,金斗洋人主要用它做饲料养猪,或者加工成薯粉、粉扣等副食品,挑到集市上换钱。茶叶是金斗洋人传统的经济作物。全村茶园种植面积约300亩,福安大白茶是主要的经营品种,年产量在300担左右。食用菌和果树的栽培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来源。食用菌主要是蘑菇和银耳;果树以李子为主,芙蓉李常年产量大约有500担。
  村西北有一座库容量为24万立方米的小水库,水库始建于1972年,为村子的农田灌溉和生活用水解决了后顾之忧。水库里放养了20万条鱼苗,只要管理得当,收入定然可观。
  村里还有百余名富余劳动力常年在外打工,主要是年轻人,大多干建筑活。这是金斗洋村的一支重要生力军,每年为村里创造了数十万元的收入。每年春节期间,各路英豪回归故里,带回了各地的新鲜见闻和诸多信息,也给这个小山村带来了最为响亮的笑声。
  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近20年来许多富有民族特色的习俗风情正悄悄地发生变化。
  最明显的是妇女的服饰。往日那美丽的凤凰装已经不是随处可见,只有年长的畲族妇女依然留恋着自己的传统装扮。都市流行的奇装异服对青年妇女产生了极大的诱惑力,致使少妇少女们常常把美丽的凤凰装和传统畲家银饰珍藏在箱子里,只有在最重要的日子才十分珍惜地拿出来穿戴。
  历史上盘诗对歌曾经是金斗洋人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文化多元化和生活快节奏的强大冲击,这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也悄悄地淡出。但是青年男女一旦找回了唱歌的“感觉”,也会很自然地摆开“阵势”,来几段精彩的“双条落”。
  婚礼依然富有畲家特色,虽然简化了许多,并且增添了不少现代文明的色彩,但是在重要的程式上依然毫不马虎地沿袭着畲家的传统。
  畲族是一个崇信祖先和多种神灵的民族,畲家厅堂的传统布置充分表达了这一习俗。最主要的是贴在中堂两边的“祖公联”:“建功前朝帝喾高辛亲敕封,名传后裔皇子王孙免差徭。”这是畲家专用的对联,一方面是为纪念畲族始祖忠勇王的不朽功勋,同时也自豪地向人们展示自己的民族身份。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金斗洋人的厅堂布置基本上与汉家没有太大的不同,大多数人家中庭左上方的神堂上供着以观音菩萨为首席神明的神榜,这是各路神灵的聚会处,罗列的各位“圣驾”大体上也与汉家相同,只是无论如何都少不了“田公元帅”;右上方的祖宗牌上延续的是“冯翊堂上远近一脉宗亲”的香火,与汉家无异。
  一座大门上方写着“永镇堂前”四个大字的古庙就建在村口的大路下方,这里是金斗洋人的精神殿堂。庙里供奉着金斗洋村人最为崇敬的被尊称为“雷大三十二公”的祖先。这位祖先还是闽东畲汉民间共同崇祀的英雄,每年闽东各地甚至浙南都有许多畲汉信众到此朝拜,使一个平常的畲族山村成为一个小“麦加”。
  雷大三十二公名叫雷国楚,乳名雷朝宝,生活在清朝康熙、雍正年间。由于当时畲族迁居金斗洋不久,经常遭受外族的侵扰,保卫家园、安居乐业成为村民最大的愿望。从小练就一身好拳脚的雷朝宝在保卫家乡的战斗中表现出色,受到乡亲们的拥戴。不久,一个叫铁珠的少林武僧因参加反清复明斗争被朝廷追捕,后来流落金斗洋,得到畲民的救助,铁珠和尚也就在这里开馆授徒,传授南少林武功。在众多的徒弟中雷朝宝是最优秀的一个。他将祖传盘瓠拳术和南少林功夫熔为一炉,创造了一套集长拳短打和棍术于一体、具技击和健身功用、风格独特的“金斗洋畲家拳”。
  金斗洋畲家拳步稳势烈,发力短猛,善用手法,防守门户严谨,具有“形威、力猛、马实、手狠”的特点,概括起来就是“疾、硬、力”三字诀。金斗洋人练武崇尚武德,“练拳习武亦修德,一练筋骨二练技,三打不平四养性”是他们的祖训。金斗洋村还专门订立了《习武健身武德》:
  习武健身莫心急,循序渐进守规矩。
  尊师训练即妙方,练到真功莫骄傲。
  真艺不传非君子,少林戒约切记清。
  若得真技要谨慎,可教高德有志人。
  既知经络伤人命,不可随意施术行。
  制服于人不伤命,何须动手不留情。
  为国捐躯可应征,扶弱除强艺可施。
  若凡要使真功夫,穴位拳法要精通。
  一知半解反挨打,半途而废非门生。
  劝君练武莫怕苦,小树日久必成材。
  若欠武德众人厌,良师拒收歹徒弟。
  此为少林真绝技,切莫轻易向外传。
  金斗洋拳术充分展示了畲族人民刚健尚武的性格特点,在畲族社区广泛流传,成了中国畲族拳术的一个代表,金斗洋也因拳师辈出而享誉八方。
  今天,金斗洋人仍然练拳不辍。为了更好地培养畲拳接班人,金斗洋还开设了武馆,组织青少年武术爱好者进行正规训练,使畲拳这一民族传统文化的奇葩永不凋谢。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百年实录

《闽东畲族百年实录》

本书从概况、乡村今夕、红色历程、经济变迁、文化传承、人物春秋等6个方面,系统反映了闽东畲民百年间前行不息的坚实步履。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健民
责任者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