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崇儒畲族乡社会调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百年实录》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016
颗粒名称:
崇儒畲族乡社会调查
分类号:
K288.3
页数:
9
页码:
59-67
摘要:
本文记述了闵东崇儒畲族乡社会调查情况,分别记述了社会环境、聚族而居的村落社区、发展经济文化等情况。
关键词:
福建省
闵东
崇儒畲族乡
内容
崇儒畲族乡是福建省霞浦县三个畲族乡之一,位于霞浦县西北部,离县城14公里。东接州洋乡、水门畲族乡,北靠柏洋乡,西、南与盐田畲族乡毗邻,东南邻松城镇,面积141.3平方公里。1990年有耕地面积23984亩(其中水田18182亩,旱地5802亩),林地14万亩(其中杉、松、竹、杂木10万亩,经济林3645亩,油桐1万多亩,油茶13700亩,茶叶8438亩等)。
根据霞浦县气象站自1960年至1981年的测量统计,每年下雪从1月24日开始,2月11日结束,相间19天,每年平均下雪2天。每年雾平均5.9天。每年日照时数以旬平均,最高达96.6小时(7月下旬),最低为28.4小时(2月下旬)。每年各月平均风速,最高为2.6米/秒(8月),最低为重1.6米/秒(6月)。
崇儒乡土壤以红壤、黄壤为主。霞坪、上水、新村三个畲族村的农田多为酸性黄壤土,水田多为酸性黄泥土,缺磷土壤占80%,缺钾土壤占70%。
因为山地丘陵坡度较大,天然植被较少,土层较薄,土壤有机质累积较少,矿质养分淋失较强,因而土壤的自然肥力一般较低。耕作管理较粗放,施肥不足,土地有效肥力普遍较低。
一、社会环境
从东南的霞浦城关出发到崇儒畲族乡,有公路(可通大小汽车、三轮摩托、拖拉机、纵贯全乡,北经柏洋乡的横江、洋里,可至柘荣县,交通尚便利。
崇儒畲族乡共有27个行政村,其中溪坪、新村、上水、霞坪、笕下5个村属纯畲族村。此外,岚下、溪边、半路张和坪园、汴洋、崇儒的畲族较多,其他除樟桥外,各村均有畲族居住。
溪坪村位于崇儒村南部约8公里的山上,先沿公路4公里多到路口,然后转到盘山小径,可直达。溪坪村包括8个自然村:小岭3个村51户218人,老虎弯18户89人,桃弯山13户56人,溪坪16户72人,林排洋3户11人,猴洞10户43人,均散处于大山四周。居民有蓝、雷、钟诸姓。据说雷姓从霞浦红山来,钟姓自福安坂中乡来,蓝姓有二支,一支自福安王楼来,第四世移于此,至今已21世。在溪坪自然村,建有小学新校舍一座四间。全村共有水田400亩,农地292亩。畲族人民种植稻谷、甘薯,以甘薯、米为主食。为照顾少数民族,每亩征购粮由200多公斤改为60公斤,且可以人民币顶缴。
新村位于崇儒村南1.5公里处,旧称墓村,从崇儒乡政府沿公路向南,至路口过一溪,溪阔约25米,溪床有51个石磴,平常溪水从石磴间流下,如遇水大淹没石磴,便不能通行。新村行政村包括新村36户158人,后地33户141人,石排洋19户76人,洋尾清30户116人,半岭21户85人,世投堂13户56人,走马坪12户51人等7个自然村。均处于附近山岭,尤以石排洋自然村为高,距崇儒村约5公里。半岭自然村在山坡,距崇儒村约4公里。新村共有水田760亩,农地433亩,水稻亩产410公斤,除缴交征购粮外,人均口粮350公斤。粮食以米为主,山上则米与甘薯各半。全村共有小学5所(其中公办2所,民办3所),在洋尾清新建校舍三间。有个体食杂店5间,日用百货多到崇儒村或城关购买。
霞坪村在崇儒村北1公里多处,在公路西侧,地势较平坦。霞坪行政村包括:霞兰里36户166人,三箩洋16户62人,曲箩5户28人,石竹垅13户57人,大坪后17户70人,乾爿山15户62人等6个自然村。在霞坪,除与各畲族村一样有“郑先锋”外,还有“祖公母”厝,内奉诸神。霞坪还保留有祖图,在年节祭祖时展出。霞坪畲族多雷姓,据说祖先从福安、福鼎迁到湾里,再搬到霞坪。在50年前只有3幢房子,现有20多幢。本地生产较好,口粮达400公斤。
上水畲族村位于崇儒村西北部约4公里山上,先沿公路北上转西,过桥经小学到山脚,再拾石阶而上,约一小时可到达。上水行政村包括上水112户456人,下水20户88人,尖峰7户26人,贵岩下8户30人等4个自然村。在上水新建小学一座2层共8间,是全乡畲村最好的钢筋水泥校舍。在小学前面,有一座10扇大厝,系乾隆己酉年(1729年)建,至今尚居6户。据现存《蓝氏族谱》载:蓝姓畲族系从罗源大坝头迁来,自第四世蓝五满至今17世,已居住12代人。上水畲族均精制斗笠,尤以蓝克宜手工最细(已死20多年),名闻各地。上水旧名“水漕泷”,1949年后改名上水,下水旧名“赵叶洋”,1949年后改名下水。原有钟、雷姓,因衰落外迁。现有汉人4户,生活和当地畲族相似。上水在诸村中,以善唱畲歌闻名。
笕下畲族村在崇儒村的西北部15公里处,交通不便,对外有3条通道:一从崇儒村步行经上水、石亭到笕下;二从崇儒村乘车到岚下步行到笕下,均有15到20公里山路;三从崇儒村乘车经城关到福安县松罗,再步行6公里到笕下。笕下多钟、蓝姓畲族,雷姓畲族较少,包括:樟坑16户72人,笕下14户62人,单斗仔5户17人,犁路头3户10人,铁路头4户10人,洋中厝3户12人,溪乾楼12户53人,后樟8户30人等。
在崇儒村东北的坪园,西北的岚下,南部的溪边、半路张,也有畲族与汉人杂居,但仍采取小集中方式,居于自然村中。
二、聚族而居的村落社区
考察崇儒乡畲族各村落的历史,往往由其肇基始祖首先在该地开基立业,然后经几百年繁衍而成大族村子。例如,上水村居始祖蓝五满于明末清初迁到这里定居,从此兴宗聚族、发展繁衍直至今日。现今的畲族村落村民多由共同的始祖传下,构成了畲族村落“聚族而居”的特点。(这里所说的“族”指民族。)由于各村还有汉族村民居住于其间,又呈现出一定的与汉族“杂居”的特色。下面通过几个自然村的统计,可以看出这种聚族而居的特点。
从下表可以看出:有纯粹的由畲族居民构成的畲族村,如霞坪石竹垅、下水和大坪后,也有由畲汉居民共同组成,不过畲族人口较多,如上水、新村、洋尾清、溪坪等自然村。这便是聚族而居和畲汉杂居的特点。畲汉杂居,有利于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团结,有利于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从大的范围而言,畲汉杂居对畲族文化的变迁产生巨大的作用。
(据1990年崇儒畲族乡派出所户口资料)
以上统计可以看出,在畲族聚族而居的村寨中,又以某一姓氏为主要姓氏,其户数较多,如上水自然村、石竹垅自然村、洋尾清自然村以蓝姓为主,新村自然村以钟姓居多,大坪后自然村以雷姓居多。由于聚族而居,同信仰,同语言,同生产,同文化,使得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绵延不断,24万元。
3.乡村企业逐步发展。
除崇儒乡蜜饯厂外,5个畲族村分别办了村级茶场、油坊、碾米厂等。
上水茶场,由个体、集体联办,个人承包,年产茶叶3000公斤,产值1.3万元。
新村茶场,年产量1012公斤,产值4044元。
溪坪茶场,年产量3000公斤,产值1.2万元。
新村洋尾清、上水、笕下、溪坪等村办有碾米厂。
上水、半路张、清水曲村办有油坊等。
全乡5个畲族村的村办企业年产值为3.5万元。
四、发展经济文化
中共霞浦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地区有管理自主权的精神,为保护崇儒畲族的经济建设权利,充分注意崇儒乡的特点,帮助扶持他们发展经济和文化事业。在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崇儒乡经济发展的同时,还从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力量等方面,大力支持和帮助了畲族,使崇儒乡畲族能全面享受到国家给予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权利。
从1949年至1957年的9年间共投放各种生产资金和救济款16万元,救济粮230担,水利设施投资12000元,还提供了棉花、棉被等救济。人民政府为了进一步发展经济生产,摆脱贫困,号召畲族农民组织起来,走合作化道路。1957年6月止,全县已参加合作社的农户52836户,崇儒乡畲族人民和汉族人民一样,多数都组织起来,加入了农业合作社。
1957年至1966年的10年中,虽曾一度刮起“民族融合风”,民族政策的执行曾受到影响,民族经费有一定压缩,但仍有一定程度的照顾。这些经费除一大部分用于解决畲族群众生活困难外,还扶持了生产,用来购买耕牛、修水利、垦复茶园、购买猪苗等,极大地促进了畲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十年动乱”期间,民族工作受践踏,民族补助经费被取消或减少,每年全县民族经费仅几千元。从1978年开始,党和各级人民政府为切实帮助霞浦县畲族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条件,省、地、县增加了对民族地区的各项补助,从1978年的3.5万元开始逐年增至1984年的42.6万元,崇儒乡的民族经费也随之增加。在拨款项目上强调不能单纯救济,主要用于发展生产,自力更生,改变过去的“输血”为“造血”。这些项目多用于改善畲村的基础设施如水、电、路,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畲村的经济建设如垦复茶园、购买果苗、种植两菇、造林、畜牧等,使崇儒乡畲族经济得到发展。
崇儒畲族乡成立后,霞浦县人民政府根据闽委[1986]12号文件,确定崇儒乡为贫困乡,从1986年起执行省定贫困乡的优惠政策。同时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的中发(1987)13号通知“乡财政超收部分应全部留给当地,分配支援不发达地区资金和专项资金时,应适当照顾”。
崇儒乡自1986年起财政超收金额留成和上交金额情况如下表所示。
霞浦县人民政府还实行特殊的公粮减免政策,减轻畲族人民的负担,1984年至1990年公粮合计减免2722.45吨。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全面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崇儒乡的农业生产、经济形势越来越好。但由于历史,地理等多方面原因,与汉族地区相比,生产发展较慢,生活还比较困难,部分畲族群众的温饱问题没有完全解决。
霞浦县委、县人民政府依照1984年国务院发出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采取了对崇儒乡部分贫困畲族村重点扶持的措施,帮助这些村摆脱贫困面貌,进而改变生产条件,提高生产力。霞浦县人民政府将扶贫作为一项重要经济任务和政治任务来完成。
1986年,霞浦县确定85个贫困村中,崇儒乡有溪坪、新村、上水、笕下等4个畲族村。霞浦县委、县人民政府采取了倾斜政策,从项目上优先考虑,确定在崇儒乡由县直机关直接挂钩的扶贫点为:上水由县委办公室挂钩,笕下由县民委、县司法局挂钩。1989年撤销笕下扶贫点,增加民政局挂钩的溪坪扶贫点,地区民委直接挂钩霞坪扶贫点。在扶贫工作中,县委书记陈济谋7次到上水现场办公。扶贫工作队长期驻村,深入调查研究,帮助畲族制定脱贫规划,尽力关心和改善这些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还从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为他们办实事。县委办公室在上水扶贫期间,为上水贷款1.1万元发展畜牧,购牛4头、母羊58只、猪苗80多头。1989年拨款2.2万元盖校舍300平方米,拨款2.8万元开发茶园250亩,改造旧茶园150亩,拨款2.1万元架设了3公里长的高压线,解决村上照明问题,安装自来水2800米,解决吃水难问题,还协助办了医疗站。县民委在笕下村共拨款3万多元、扶持种植香菇10多万袋。在溪坪村,县民委拨款1万多元,架设了从路口到蓟溪坪主村的高压电线,全村3个自然村通了电。县民委和民政局拨款近万元,新建了溪坪学校,民委还拨款4000元帮助垦复茶园。乡政府、县林业局和溪坪、新村、上水等村群众共投资7万多元,办了林果场联合体,造林2000多亩,种上无核柿和油柰等果树。
通过扶贫,使畲村的贫困面貌得以改变。
自1949年以后,教育主管部门十分重视发展崇儒乡畲族教育,以各种倾斜手段,采取适应畲族学生入学的办学形式,提高普及率。为扩大办学面,使偏僻的畲村儿童不出村就有学校上学。崇儒乡的学校从解放初期的2所发展到84所。1990年有民族学校24所,27个教学班,崇儒乡小学在校畲族学生达475人,入学率达97%。1970年创办了1所初级中学。1980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普及小学教育的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贫困地区实行免费教育,其后国务院批准发布了《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意见》,强调国家应采取特殊政策,重点扶持民族教育,逐步建立适合少数民族地区特点的民族教育体系。为发展民族教育,1986年,县政府、教育局、民委将崇儒初级中学改为“霞浦县民族中学”,崇儒中心小学改为“崇儒民族中心小学”,上水小学改为“上水民族完全小学”。民族中学以降低招收分数段照顾初中生空白村,为畲族生发放助学金等倾斜政策,提高畲族初中生入学率。民族中学、崇儒民族中心小学还实行了寄宿制。
崇儒乡畲族解放前卫生条件、健康水平极差,卫生设施几乎空白。1952年设立卫生所,1958年改卫生所为保健院,1984年改称为崇儒乡卫生院,设有9个科室、3个门诊部,内有医士2人,还有中药剂士、助产士等。
为改变畲族乡卫生状况,县卫生部门、政协老中医委员、妇联等多次配合乡卫生院进行妇科病查治,巡回义诊医疗,在上水设立儿管点,1966至1985年间进行血吸虫疫区的钉螺查勘、灭螺等群众运动。地、县民委还多次组织村医培训,各村设立了医疗站。祟儒乡畲族的人口健康素质正在不断提高。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百年实录》
本书从概况、乡村今夕、红色历程、经济变迁、文化传承、人物春秋等6个方面,系统反映了闽东畲民百年间前行不息的坚实步履。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国强
责任者
蓝孝文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崇儒畲族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