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乡村今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百年实录》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012
颗粒名称:
乡村今昔
分类号:
K288.3
页数:
93
页码:
41-133
摘要:
本文记述了闵东康厝畲族乡发展见闻、穆云畲族乡乡情、坂中畲族乡经济调查、崇儒畲族乡社会调查等情况。
关键词:
福建省
闵东
畲族
乡村
内容
康厝畲族乡发展见闻
卓石佺 雷瑞华
康厝畲族乡有其独特的自然优势:土地肥沃,水草充足,最适合发展养殖业;电力充沛,闽东水电站至康厝电力专供线,一年四季,电源不断;矿产资源丰富,闻名遐迩的福安钼矿,就出在本乡的赤路村,蕴藏量达6500吨,还有无以计数的河卵石、龙岗石、辉绿岩等非金属矿产资源;赛浦路、赤康路、石象路,三路横穿23个村委会,水运交通也很方便。
近年来,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本乡实际,制定了“依托科技,发展‘两高优’农业;依托山区,发展林果场;依托交通,发展运输业和服务业;依托开发区,发展二、三产业;依托牧草资源,发展养殖畜牧业;依托石料资源,发展建筑业;依托群众热情,发展公益事业”等八大依托和八项发展的宏伟计划。
——工农业生产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在稳定耕地面积39800亩的基础上,坚持“开发与挖潜,双产与单产、水田与旱地、主粮与杂粮”一齐上的原则,加大科技含量,提高复种指数,认真组织落实“粮食工程”,在抓好常规农业生产的同时,积极推广杂优品种,通过优化配方肥料等实用技术,在挖掘再生稻、早中稻、早稻上下工夫,积极推广甘薯“五改”技术,使粮食总产量连续6年增产,5年超历史最高纪录。即使1992年遇到罕见的秋旱,粮食产量仍可持平,多种经营收成创历史最高水平,与此同时,引进黑米良种试种成功并大面积推广,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我们在紧紧抓住粮食生产的同时,注重农业综合开发,利用山地资源优势,大念“山”字经,发展“名、优、特”经济作物,眼下,我乡高台的生姜、填秦的黑米、施洋的畜牧业、彭洋的白菜,邮亭的食用菌、竹沃的冬桃、南洋的中华毛绒蟹淡水养殖、梧溪的柿李等农业“八大基地”已初具规模,为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支柱作用。
——工企业步入超常规快速发展的轨道。古语说:“良禽择木而栖。”我们为发展壮大工企业,改善投资环境,是舍得下血本的。首先,投入资金34万元,从闽东水电站架设至康厝电力专供线,保证了兴办企业厂家的电源需求并在电价给以优惠;其次,投资十几万元,架设了电缆,实现电话直拨,促进了信息流通;第三,充分利用别人所没有的穆阳民族经济开发区的所有优惠政策;第四,热情服务,为本地和外来投资者“开绿灯”,简化创业手续,热心牵桥搭线。有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别人没有的优惠政策,终于引来了众多的金凤凰,工业企业在我乡发展势头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乡办、村办、联办、股份制、合资、外资企业迅速发展。目前,全乡有铸铁企业11家,轧钢企业2家,股份制企业33家。宏达面制品厂1993年兴建,当年投产,1994年年产值预计可达2000万元,产品直销日本。台商赖炎生先生投资10万美元,在洋溪村兴办福生林竹工艺加工厂,生产的龙凤雕刻棺木直销台湾。
说起股份制企业,对中国农村来说无异于19世纪英国的产业革命。这对于有28%是畲族人口的康厝来说,就更为可贵,中国农民以本分保守闻名于世,他们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整天面对黄土背朝天地辛勤劳作。今天,他们受到了时代的启迪,将剩余资金合起来兴办工厂,发展企业,自己当上老板,加入商品经济竞争的行列,这不是当代农民脱胎换骨吗?以股份制企业形式出现的康厝乡渡桥水电站,是本乡人集资200余万元兴办的,该电站的兴办成功,给全乡广大跃跃欲试投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农民们起到了催化和促进作用,受到市委书记陈必滔同志的肯定。
——公共设施日臻完善。配套设施、人才、农业是民族地区的三篇大文章。尤其是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更是民族地区进步的重要标志。1993年,我们主要办了5件事:一是投资34万元架设电力专供线,投资12万元架设程控电话;二是发动群众集资办学,建造了岭尾小学、施洋“庆同楼”及部分完小校的配套设施,基本实现完小校“一无二有”;三是建成康厝农贸市场,活跃了市场供给;四是修建14.6公里长的乡村机耕路,改变了村民长期以来肩挑手提的落后状况;五是依靠社会知名人士集资14万元,兴建康厝文化站、老人活动室综合楼。如此极大地推动了畲乡两个文明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
成绩来自积极进取,刻苦努力;财富来自不断创造、不懈追求。近几年,在全乡干群的不懈努力下,全乡各条战线,各项事业发生了质的飞跃。让我们看一组对比数字即可一目了然:
1993年工农业总产值5715万元,比1992年增长55.8%;其中农业产值2055万元,比1992年增长14%;工企业总产值3660万元,比1992年增长96%;农民人均收入964元,比1992年增长18%;财政收入140万元,比1992年增长100%。
(1994年)
穆云畲族乡乡情
雷维善
穆云畲族乡地处福安西北部,西与周宁交界,背靠海拔1449米的白云山,东与坂中畲族乡毗邻,南与康厝畲族乡相接,全乡方圆总面积116.8平方公里。是闽东畲族人口的主要聚居中心。全乡现有33个村委会,2.48万人,其中有13个畲族村委会,7个畲汉杂居村委会,一个回族村委会,畲族人口7960多人,占全乡总人口的32.1%,占福安市畲族总人口的13.7%。畲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畲乡同时也是闽东革命的中心地,叶飞、曾志等革命前辈曾在此建立过“中共安德县委”等革命组织,竹洲山畲族村是闽东工农红军的重要根据地,畲族群众为闽东的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虽然我乡地处山区,但资源丰富,现有丘陵山地10.6万亩,境内有5万亩林地面积的国营蟾溪林场。全乡现有耕地面积1.95万亩,其中水田1.5万亩,农地0.45万亩,常年粮食播种面积达3.68万亩。龙首溪、绣溪、穆阳溪三条溪流穿境而过,水资源丰富,穆阳溪上游建有闽东水电站,并计划兴建装机40万千瓦的穆阳溪梯级电站。辉绿岩、银矿、高岭土等矿产资源丰富,是福安茶叶、水果的主产区。我乡既是著名茶叶优良品种“福安大白茶”的起源地,又是闽东名果“穆阳水蜜桃”的主要种植区。
改革春风沐浴下的穆云大地呈现勃勃生机,畲乡农村经济从原来单一的粮食生产转向粮、茶、果、林、菇、菜、兔、竹等八大产业“大合唱”的新格局,全乡粮食总产量达到9800吨,农民人均口粮达到375公斤。林业、茶叶、水果、食用菌成为农村经济的四大产业支柱。全乡现有林业面积10.6万亩,森林覆盖面达52%,实现了绿化荒山;茶叶面积达8000多亩,年产值达550万元;水果面积达4000多亩,年产值达166万元;以香菇、蘑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年创产值达80多万元,畲乡贫困面貌得到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全乡人均纯收入达1050元,基本解决温饱,正跨步迈向“小康”。
近几年,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企业的迅速崛起,成为畲乡经济最活跃的“主力军”,保持35%以上的递增速度,并形成以传统的茶叶加工业为依托,机电行业为龙头,第三产业为补充的格局。全乡现有茶叶加工销售企业80多家,年实现加工产值1000多万元;乡属企业以年产值达800万的中外合资福良机电有限公司为骨干初具规模。全乡乡镇企业产值达301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0%。
乡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也有较快发展。全乡公路总长达46公里,村委会通路率达到39.6%;33个村委会有31个村架设了高压电;15个村委会兴建了自来水工程,人饮自来水覆盖率达41%。教育卫生文化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全乡拥有71所小学,其中完小校22所,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9%;18所村卫生所和25所村妇幼保健室,分布于各村的群众的医疗保健基本得到保证;全乡有1个文化站,13个宣教中心,2个村级卫星电视接收站以及广播等设施,充分改善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条件。
(1994年)
坂中畲族乡经济调查(本文节选自《中国少数民族现状与发展调查研究丛书:福安市·畲族卷》卷中《典型篇》第一章。)
侯红蕊
坂中畲族乡位于福安市区的西北部,地处长溪中游的富春溪畔。东与韩阳镇、城阳乡毗边,西与穆云畲族乡交界,南与溪潭乡、康厝畲族乡相邻,北与社口镇接壤。1984年9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坂中畲族乡。乡政府驻地设于坂中村,现辖19个行政村,3个街道居委会,150个村民小组,89个自然村。1996年,全乡共有5077户,20677人,其中畲族1956户、7977人,分别占全乡总数的38.53%和38.58%。畲族人口遍布全乡的每—个行政村,其中畲族人口占60%以上的行政村有仙岩、大林、和安、后门坪、井口、林岭、日宅、彭家洋等8个,占全乡行政村总数的42.11%;畲族自然村59个,占全乡自然村总数的66.29%。坂中是全国畲族人口比例最高、聚居最集中的乡镇。
一、经济结构
坂中乡曾是全市、全地区乃至全省有名的贫困乡。1979年以前,受当时全国农村经济政策的影响,种植业结构单一,副业、手工业发展受到抑制。1982年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变化。进入90年代后,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带动全乡的经济结构出现了较大的调整。坂中乡地处福安市区西北部,受市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现在已经成为福安市三个畲族乡中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乡,工业产值已远远超过农业,全乡已初步呈现出农村城镇化、农业郊区化的雏形。
1.种植业结构。改革开放以来,坂中畲族乡的粮食种植面积在经过80年代的下降之后,90年代又开始回升(详见表1)。1996年,全乡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1975年增加了4026亩,增幅为14.07%,这主要是由于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提高了粮食作物的复种指数所致。随着农业技术的推广及农民技术水平的提高,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也稳步增长。1996年,全乡尽管遭受了台风、洪涝等严重自然灾害,粮食产量有所下降,但是粮食的平均亩产仍然比1975年提高了32.75%,总产则是1975年的.5倍。与粮食种植业相比,茶叶、水果和蔬菜等主要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增长幅度更大。1996年,茶叶的种植面积比1975年增加了90.66%,产量提高了7.2倍;水果种植面积比1975年增加了5倍,产量提高了13.1倍;蔬菜种植面积比1975年增加了15倍,总产达12518吨。
(资料来源:福安市统计局)
2.农业经济结构。1996年,全乡农业总产值6354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36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6.66%;林业产值763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2.01%;畜牧业产值113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7.82%;渔业产值103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62%;其他农业产值75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1.89%。从林业、畜牧业和蔬菜种植业的发展情况看,山地农业和城郊型农业的特征比较明显。
3.非农产业。1996年,全乡非农产业产值达38280万元,是农业产值的6倍。其中工业产值35291万元,占非农产业总产值的92.19%。主要是福安市的工业区设在坂中乡所致。在全乡的工业总产值中,乡办工业总产值17580万元,占49.81%,村办工业产值981万元,占2.78%,村以下办工业产值16730万元,占47.41%。此外,全乡1996年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产值为2002万元,运输业产值797万元,建筑业产值190万元,分别占非农产业总产值的5.23%、2.08%和0.5%。
4.农村产业结构。1996年,坂中畲族乡农村社会总产值为4.4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6354万元,占14.24%;第二产业产值35482万元,占79.49%;第三产业产值2799万元,占6.27%。目前,坂中畲族乡确定了“科技兴乡”、“工业富乡”的发展战略:第一产业走城郊型农业的发展模式,朝“种、养、加,产、供、消”一条龙服务的农业产业化方向迈进,并且确立了以粮食为主体,蔬菜为支柱,茶、果、蔗、竹、花并进的多元化生产布局,开辟形成橄榄、绿竹、蔬菜、茶叶、林业、食用菌六大生产加工基地,通过加强农业科技的普及推广,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第二产业以“闽东电机电器工业区”和“民族经济开发区”为龙头,形成以电机电器、建筑建材、彩印装璜、食品加工、铸造、电力、制茶等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第三产业侧重发展服务业、商业及餐饮业。1996年,全乡共有商业网点403家,由于坂中工业区正处在发展阶段,第一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潜力很大。
二、农业生产技术
1.生产工具。1949年以前,坂中农村的主要生产工具有犁、耙、锄头、木锄、山锄、田锄、牛粪耙、齿耙、砍刀、刈刀、镰刀等十多种,还有粮食加工、收谷、晒谷等用具。50年代以后,先后推广了人力车、独轮车、步犁、水稻插秧机、中耕机、打谷机、脱粒机等新式农具。随着包产到户的实施,很多当年推广的新式农具已经被淘汰,而大多数传统农具和与家庭经营相适宜的农业机械则被保留下来。
生产工具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喷雾器、农用水泵、脱谷机、农产品加工机械等的广泛使用。80年代以来,耕作机具中的小型轻便的东风—12型手扶拖拉机受到普遍欢迎,与之相配套的机具有南方水田系列犁、系列耙、IG—100、IG—150型旋耕机等。在植保机具中,手摇喷雾器仍然是农村使用的主要机具,1979年引进的东方红弥雾喷粉机,配备1马力汽油机,背负式单人操作,使川方便,也比较受农民的青睐。水稻收割则仍以传统的平口镰刀为主。脱粒机具中,山区较多地使用人力打谷机,也有使用传统打谷梯或谷桶的,河谷平原则普遍使用动力脱粒机。粮食加工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90年代以后,坂中畲族乡的电气化事业发展很快,1996年,全乡农村用电量达950万千瓦时,是1990年的18.16倍,其中农业用电量为245万千瓦时。
90年代,随着畲乡茶叶贸易的发展,制茶机开始进入畲家。但是,由于大多数畲族村地处偏远山区,农村电气化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而临许多困难。例如,畲族村虽然已实现了村村通电,但因架线费用高和低压送电损耗大,致使电费普遍高于全乡平均电费,畲族居民因电费太贵而不敢多用电;畲族村的土地多为梯田,机耕十分不便,有些小块水田甚至都无法使用畜耕,导致生产中的人力成本普遍高于河谷平原地区。此外,目前畲族村居民基本上都是从事小规模的家庭经营,什么都种一点儿,难以承担过高的农机和电力费用。这些状况制约着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在畲族村的进一步发展。
2.用肥技术。1949年以前,农作物主要施用农家肥。1937年的农业调查表明,乡内使用的肥料主要有8种:菜油饼、人畜粪尿、蛉内(一种壳类水产品,捣碎做肥用)、兽肥、骨肥(牛骨灰)、植物灰、豆根、虾什等。50年代以后,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但农家肥依然不失为重要的有机农业肥源。根据1982—1983年进行的第三次土壤普查,针对全乡土壤普遍缺磷、缺钾的状况,全乡开始推广科学配方施肥技术。配方施肥是一种可行、有效的科学施肥方法。根据水稻的需肥特性和本乡土壤缺磷钾以及农民重氮轻磷钾的弊端,采用适当增施磷、钾肥,协调氮、磷、钾的配比,将氮、磷、钾之比调整为1:0.4—0.51:0.95—1.1,同时大力推广优化配方,使施肥定量化、科学化,从而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据统计,1996年,全乡推广配方施肥5000亩,亩产402公斤,比对照田亩增加26公斤,增产6.9%。另外,乡农技站还推广了根外追肥、秸秆还田等施肥方法。1996年,全乡根外追肥施用微肥(锌、硼)面积2500亩,有效地提高了粮食产量。1996年,全乡农用化肥施用量为1871吨,其中氮肥796吨,占42.54%;磷肥450吨,占24.05%;钾肥272吨,占14.54%,代表当代川肥趋势的复合肥施用量达353吨,占18.87%。与此同时,中华叶面宝、奥普、多效唑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激素等也开始普遍使用,表明农村居民的种田技术在进一步提高。
3.水利条件。坂中畲族乡的水利条件较好。长溪水系在乡境一段称富春溪(交溪),流域面积为33平方公里,雨量充沛。但由于地处长溪下游,如遇台风暴雨,泄洪不及也常易酿成灾害。50年代后,乡政府与当地人民修筑了多处水库、电站、水坝和引水渠,极大地改善了防洪救灾能力及农业生产条件。
1949年以前,坂中农村传统的提水工具主要有龙骨水车和戽斗水车,且只有中农以上的家庭才拥有这种灌溉工具。50年代后期,坂中乡开始建抽水机站(机灌站)为稻田提供灌溉。60年代引进了水轮机与水泵一体的水轮泵,安装在富春溪具有一定水势的河段,利用水能自动抽水灌溉,其中最大的松潭水轮泵站装机200千瓦,可灌溉农田1500亩。70年代,电灌站的建设发展较快,其间新建的长汀电灌站装机33千瓦,可灌溉1000亩农田。1979年以后,坂中乡开始兴建茶果喷灌工程,在主要的茶叶、茉莉花种植区安装喷灌机械,改善灌溉条件。至1996年底,全乡共有水轮泵站两处,电灌站12处,引水渠总长8000米,灌溉面积5000亩。
4.耕作技术。1949年以前,富春溪沿岸平原的汉族农民基本上以“麦—稻”、“豆—稻”、“稻—莱”等耕作制度为主,山区的畲族农民大多在山垅水田种植水稻,一年一熟,水稻收割后田地蓄水浸冬,不再种植其他作物。旱地则以种番薯为主,肥力较好的旱地挖完番薯后常种冬小麦,实行旱地一年两熟;山区旱地则在番薯收后种大麦或马铃薯。50年代后,全乡开始普遍推广双季稻种植及水稻优良品种,加之化肥、农药、良种和地膜的广泛使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普遍推广,有效地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和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畲汉农民的耕作技术有了很大提高。
(1)农作物品种改良。1949年以前,水稻品种有34个,其中“白米仔”种植历史长达八十余年之久,亩产通常只有100公斤。经过四十多年的不断改良优化,水稻的当家品种已经过多次更新。1996年,全乡推广杂优水稻面积14000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82.4%,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目前,坂中畲族乡种植的双季早稻品种以威化77早杂优为主,占双季早稻种植面积的50%以上;双季晚稻以汕优63、汕优70、特优63等组合为主,占双季晚稻种植面积的90%以上。1996年,全乡早稻、中稻、晚稻的平均亩产分别为381公斤、484公斤和330公斤。粮食总产则达9029吨,创下了历史最高水平。
坂中畲族乡的地势高度相差较大,很多自然村,特别是畲族自然村大多地处较高的山区。在这些地区种植单季稻温光有余,种两季则温光不足。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产出,乡农技站经过多年的试验,开始向广大山区农民推广再生稻和早中稻种植技术。1996年,全乡以许洋、林岭(畲村)及日宅(畲村)两个示范片为重点,种植再生稻2600亩,亩产180公斤,总产达46.8万公斤;以彭加洋(畲村)、铜岩、后门坪(畲村)、汤洋为示范片,发展早中稻4400亩,亩产达510公斤。发展再生稻、早中稻不仅省工、省肥、省种、增谷、增钱,而且还解决了部分山区的粮食不足问题,是一项有效的技术。
(2)病虫害防治。1974年,坂中乡建立病虫测报点,测报员是经乡政府推荐,由县植保站经过多次培训,能独立发布“病虫情报”和大面积防治病虫害的技术指导员。在防治策略上,70年代推广用汞类农药“四力生”或“赛力散”、石灰水、多菌灵等浸稻种;用“401”大蒜素农药消毒处理薯种和薯苗,防止番薯病虫害;用砒霜拌麦种,确保全苗,增强作物抗病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进入90年代,植保综合防治成为农业技术推广的重点。针对全乡主要病虫害“二病三虫”,即稻瘟病、绞枯病、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特点,在防治策略上,首先选用高、抗品种水稻良种,其次秧苗带药下田,普遍采用了“强氯精”浸种,基本控制了病虫害发生面积。1996年,全乡早稻防治示范面积3200亩,亩产达385公斤,比非综合防治区每亩平均增产25公斤;单季稻防治示范面积2000亩,亩产达490公斤,比非综合防治区平均每亩增产30公斤,晚稻防治示范面积3400亩,亩产332公斤,比非综合防治区平均每亩增产20公斤。三季水稻共增产20.8万公斤。植保综合防治技术的配套性较强,在畲族村推广时技术力量显得不足,因此,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对畲族村文化教育的发展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育秧技术。坂中畲族乡农技站从1992年开始推广早稻旱育秧技术。早育秧与常规育秧相比具有明显优势:秧苗耐寒、耐旱、生长健壮、分蘖节位低、抗逆性强,遇10℃以下低温不受冻、不烂秧,能有效克服和解决早春育秧期间低温阴雨和日照不足等不良气候带来的烂秧威胁,每亩可节省杂优种0.5公斤至1公斤,同时还省秧地、省农膜。1996年,全乡推广早稻旱育稀植栽培4000亩,平均亩产403公斤,比普通育秧平均每亩增产45公斤。育秧技术的进步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坂中畲族乡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三、畲族农户家庭经营
坂中的畲族村主要分布在较为偏僻的山区或高丘陵地带,农业耕作条件较差,要想获得同样的产出,必须比河谷平原农村付出更多的劳动投入。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广大畲族村已基本解决了粮食问题。由于环境等因素,坂中的畲族村基本没有工业,因此在解决粮食问题的基础上,增加货币收入的途径大体上只有两条:其一是开展农业多种经营;其二就是外出打工。而后者则是畲族农户家庭经营的普遍形式,即所谓“种田吃饭、打工挣钱”的家庭经营模式。
上和安村属交通条件比较好的畲族村。因为坂坪公路横穿村庄,交通比较便利,外出打工及做买卖都比较方便。该村传统副业为建筑业,多数男劳力在农闲时都外出做泥工或木工,每天能收入40元。该村还有3人长期在外做建筑工地的包工头,为该村最富裕的农户,年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家里的耕地由妻子耕作或转包给亲友耕种。
上和安村农民雷梅玉一家7口人,夫妇两人有3个孩子并且奉养着年迈的父母。全家主要农业劳动力就是夫妇两人。儿子去浙江跟人学习做蛋糕并在浙江工作,一年回来两次;大女儿在坂中工业区的工厂做工,一个星期回家一次,也不下地劳动;还有一个女儿在读书。因需要照顾老人和读书的孩子,雷梅玉夫妇只能在家务农。1996年,雷梅玉一家收获稻谷30多担,吃饭已不成问题。其他经营收入为:卖茶叶收入900元,种菜卖菜收入1000多元,卖西瓜收入约1000元,种黄豆约收入200元。全家每年出栏两批猪共5头,卖猪收入约3000多元。若不计儿女的打工收入,1996年全家共收入约8000元。雷梅玉一家的收入和生活均属于畲族农户中的中上等水平。
大林村农民钟乃康家共6口人,有两个劳动力。丈夫钟乃康上半年在家种田,下半年出去打工。种田一年能收25担稻谷。打工主要是干泥工,一天能挣35元,一年下来打工收入有3000多元。另外夫妇两人还种一些蔬菜,一年能收入1000元。因为3个孩子均在学校读书,而且其中一个孩子因大脑患病需医治,因此家庭开销较大,生活比较困难。
幸福新村农民钟梅弟一家4口人,有2个劳动力,3亩责任田,全部种水稻,一年能收大约30担稻谷。从1994年起,全家承包了两亩山地种植水蜜桃100多株,1996年开始挂果,当年收入1000多元。在田边地角种植茶树,每年也能卖茶叶收入300元。1994年以后,钟梅弟在冬季空闲的稻田种蔬菜,每年卖菜能收入1000多元,1996年仅丝瓜一项就收入600多元。另外,农闲时节钟梅弟经常到福安市的建筑工地打工,一天也能挣35元钱,一年累计的打工收入有3000元左右。1996年,全家总收入约8000元,在畲族农户中属中上水平。
上述农户只是我们走访的畲族农户中的一小部分,但其家庭经营表现出一些共同特征:一是普遍重视粮食生产,立足于自己解决吃饭问题;二是由于农业的收益较低,中青年劳动力普遍都外出打工,务农的多为家中的老人和需要照顾老人及孩子的中年人;三是比较富裕的畲族农家大体上都是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外出打工者或包工头家庭,通过精耕细作发展多种经营的也能过上较好的生活,但这类农户太少。值得注意的是,有一定文化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务农,这将会制约畲族村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使畲族村的发展陷入停滞状态。
四、乡镇企业
由于历史原因,坂中乡长期以农为本,仅有一些小规模的林、茶简单加工和建筑业。1978年,社队企业管理站成立时,只有两家社办企业,即坂中乡民族木器厂和坂中建筑公司,年产值仅几十万元。当时还没有公路,只能靠小船沿富春溪把材料运进来再把产品运出去。改革开放以后,坂中乡镇企业的发展较为迅速。1990年,全乡已有乡镇企业109家,从业人员1309人,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596万元,出口值达89万元,年创利润104万元,上缴税收62万元。但全乡的乡镇企业依然未能摆脱规模小、资金少、品种分散的局面。
1992年,坂中畲族乡抓住市委为“闽东电机电器工业区”选址的有利时机,积极参加了与其他乡镇及街道办事处的竞争,大胆划出300多亩沙质地,采取优惠政策(以每亩1.5万元的地价并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卖给企业作厂址,用乡财政投资包下区内的“三通一平”,而且企业可以享受畲族乡减免税的一切待遇)和优质服务(一条龙办公为企业承办营业执照、税务登记、土地审批等等),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引进企业49家,投资近亿元,建成了“闽东电机电器工业区”。产值上千万元的华松电泵厂、玻璃卡纸厂、金属铸造厂、闽通电机厂、康华电子仪器厂等骨干企业都是在一年内完成了从投入到正常的生产,创造了为人称道的“坂中速度”、“畲乡模式”。虽然电机电器工业区由福安市直接管辖,坂中乡不能从工业区内的企业获得利税,但是“工业区效应”带动了全乡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1993年,全乡共新办企业123家,创产值1.23亿元,比上年增长117.28%,解决了3000多名农村富余劳力的就业。湖口村依托“工业区”,发动群众以集资入股的形式兴办了10多家以电机电器为龙头的企业;村民们还先后购进48部拖拉机,为厂家运砂石、水泥、钢筋和电机电器原材料,年创产值400多万元,成为畲乡的首富村。
经过5年的建设,坂中畲族乡先后投资上千万元将坂中街拓宽为24米水泥大道,并且实现了全乡行政村通路(机耕路)的目标,还扩大了自来水管网,开通了程控电话,并将松潭电站的装机容量从500千瓦扩大到1700千瓦,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投资环境。1996年,坂中乡乡镇企业总产值达3.68亿元,是1990年的23倍,其中工业产值3.35亿元,实现出口产值1290万元,是1990年的14.5倍;全年实现利润1730万元,是1990年的16.6倍;实现税利2926万元,是1990年的17.6倍。
1.所有制结构。90年代以来,坂中电机电器工业区周边地带,富春溪沿岸村个体、联户及股份合作制等民营企业的发展十分迅速,成为坂中畲族乡经济的新增长点。1996年,全乡民营企业达360家,产值达18636万元,分别占全部乡镇企业的91.6%和50.64%(详见表2)。其中1996年新办民营企业18家,新增产值达4000万元,成为坂中乡企业发展中的产值和利税的大户。乡办企业的数量虽然不多,但企业的规模较大,市场竞争力较强,其产品可销往全国各地并远销海外,但近两年由于体制问题,上缴利税较多,企业发展的自有资金紧张,使其进一步发展受到很大的约束。相对而言,坂中的村办企业比较弱小,企业数量和产值分别只占总数的2.04%和2.53%。从总体上看,民营企业是坂中乡镇企业中发展速度最快和最有活力的企业。
2.主要行业。目前已初步形成以电机电器、茶叶和石板材加工三业并举的发展格局,体现了坂中乡镇企业的特点和优势所在。1992年以来,坂中畲族乡依托电机电器工业区,先后创办起一批电机电器配件企业。至1996年,全乡已有电机电器企业40家,实现产值达2.6亿元,从而使电机电器成为全乡乡镇企业的支柱产业。
(资料来源:坂中畲族乡企业管理站)
茶叶生产则以坑下为中心,1996年共有茶叶生产企业7家,产值达1123万元。目前全乡的茶叶生产已初步形成了产业化,产、供、销方面基本实现了对接,即全乡的茶叶生产以富春茶厂等7家精制厂为载体,充分发挥各村茶叶初制厂的配套作用,通过不断开拓全国市场,带动山区、半山区茶叶生产的发展。
石板材行业的发展以长汀为中心,1996年,全乡共有石板材企业10家,年产值达1540万元。目前,该行业正在努力开拓异地直销市场,同时结合行业的污染治理,狠抓技术革新,力求在产品品种、质量及生产规模上实现突破。
3.从业人员。坂中乡镇企业的职工以男性为主,特别是传统农业企业、建筑企业、交通运输企业以及近年发展起来的石板材企业中,男性职工占绝大多数。但随着90年代电机、电器、电子、食品、工艺美术等企业的迅速兴起,吸收了大量的女性职工。1996年,乡镇企业职工队伍中女性职工所占比例已达34.47%。这是一个较高的比例。
从文化构成来看,乡镇企业职工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占职工总数的80%(详见表3)。相对而言,乡办企业职工的文化程度最高,全部18名大专文化程度者以及绝大多数中专、技工和高中文化程度者都集中在乡办企业。技术员和工程师大多是根据生产技术的需要由外省市高薪聘请而来。乡镇企业中的畲族职工数量没有明确的统计数据,但估计要低于畲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比例。
(资料来源:坂中苗族乡企业管理站)
这主要是因乡镇企业多创办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交通比较便利的地区,而这些地区鲜有畲族村。同时,由于畲族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及文化程度普遍低于汉族人口,能够通过考试进入乡镇企业当工人的畲族居民也相对较少。虽然乡政府在建设“闽东电机电器工业区”和坂中民族开发区时要求企业应优先招收和培养畲族职工,但企业注重的是经济效益,并不太关注职工的民族成分。因此,乡政府的有关规定在实践中很难落实。
(1997年)
崇儒畲族乡社会调查(本文节选录自《崇儒乡畲族》第一、五、十二章)
陈国强 蓝孝文
崇儒畲族乡是福建省霞浦县三个畲族乡之一,位于霞浦县西北部,离县城14公里。东接州洋乡、水门畲族乡,北靠柏洋乡,西、南与盐田畲族乡毗邻,东南邻松城镇,面积141.3平方公里。1990年有耕地面积23984亩(其中水田18182亩,旱地5802亩),林地14万亩(其中杉、松、竹、杂木10万亩,经济林3645亩,油桐1万多亩,油茶13700亩,茶叶8438亩等)。
根据霞浦县气象站自1960年至1981年的测量统计,每年下雪从1月24日开始,2月11日结束,相间19天,每年平均下雪2天。每年雾平均5.9天。每年日照时数以旬平均,最高达96.6小时(7月下旬),最低为28.4小时(2月下旬)。每年各月平均风速,最高为2.6米/秒(8月),最低为重1.6米/秒(6月)。
崇儒乡土壤以红壤、黄壤为主。霞坪、上水、新村三个畲族村的农田多为酸性黄壤土,水田多为酸性黄泥土,缺磷土壤占80%,缺钾土壤占70%。
因为山地丘陵坡度较大,天然植被较少,土层较薄,土壤有机质累积较少,矿质养分淋失较强,因而土壤的自然肥力一般较低。耕作管理较粗放,施肥不足,土地有效肥力普遍较低。
一、社会环境
从东南的霞浦城关出发到崇儒畲族乡,有公路(可通大小汽车、三轮摩托、拖拉机、纵贯全乡,北经柏洋乡的横江、洋里,可至柘荣县,交通尚便利。
崇儒畲族乡共有27个行政村,其中溪坪、新村、上水、霞坪、笕下5个村属纯畲族村。此外,岚下、溪边、半路张和坪园、汴洋、崇儒的畲族较多,其他除樟桥外,各村均有畲族居住。
溪坪村位于崇儒村南部约8公里的山上,先沿公路4公里多到路口,然后转到盘山小径,可直达。溪坪村包括8个自然村:小岭3个村51户218人,老虎弯18户89人,桃弯山13户56人,溪坪16户72人,林排洋3户11人,猴洞10户43人,均散处于大山四周。居民有蓝、雷、钟诸姓。据说雷姓从霞浦红山来,钟姓自福安坂中乡来,蓝姓有二支,一支自福安王楼来,第四世移于此,至今已21世。在溪坪自然村,建有小学新校舍一座四间。全村共有水田400亩,农地292亩。畲族人民种植稻谷、甘薯,以甘薯、米为主食。为照顾少数民族,每亩征购粮由200多公斤改为60公斤,且可以人民币顶缴。
新村位于崇儒村南1.5公里处,旧称墓村,从崇儒乡政府沿公路向南,至路口过一溪,溪阔约25米,溪床有51个石磴,平常溪水从石磴间流下,如遇水大淹没石磴,便不能通行。新村行政村包括新村36户158人,后地33户141人,石排洋19户76人,洋尾清30户116人,半岭21户85人,世投堂13户56人,走马坪12户51人等7个自然村。均处于附近山岭,尤以石排洋自然村为高,距崇儒村约5公里。半岭自然村在山坡,距崇儒村约4公里。新村共有水田760亩,农地433亩,水稻亩产410公斤,除缴交征购粮外,人均口粮350公斤。粮食以米为主,山上则米与甘薯各半。全村共有小学5所(其中公办2所,民办3所),在洋尾清新建校舍三间。有个体食杂店5间,日用百货多到崇儒村或城关购买。
霞坪村在崇儒村北1公里多处,在公路西侧,地势较平坦。霞坪行政村包括:霞兰里36户166人,三箩洋16户62人,曲箩5户28人,石竹垅13户57人,大坪后17户70人,乾爿山15户62人等6个自然村。在霞坪,除与各畲族村一样有“郑先锋”外,还有“祖公母”厝,内奉诸神。霞坪还保留有祖图,在年节祭祖时展出。霞坪畲族多雷姓,据说祖先从福安、福鼎迁到湾里,再搬到霞坪。在50年前只有3幢房子,现有20多幢。本地生产较好,口粮达400公斤。
上水畲族村位于崇儒村西北部约4公里山上,先沿公路北上转西,过桥经小学到山脚,再拾石阶而上,约一小时可到达。上水行政村包括上水112户456人,下水20户88人,尖峰7户26人,贵岩下8户30人等4个自然村。在上水新建小学一座2层共8间,是全乡畲村最好的钢筋水泥校舍。在小学前面,有一座10扇大厝,系乾隆己酉年(1729年)建,至今尚居6户。据现存《蓝氏族谱》载:蓝姓畲族系从罗源大坝头迁来,自第四世蓝五满至今17世,已居住12代人。上水畲族均精制斗笠,尤以蓝克宜手工最细(已死20多年),名闻各地。上水旧名“水漕泷”,1949年后改名上水,下水旧名“赵叶洋”,1949年后改名下水。原有钟、雷姓,因衰落外迁。现有汉人4户,生活和当地畲族相似。上水在诸村中,以善唱畲歌闻名。
笕下畲族村在崇儒村的西北部15公里处,交通不便,对外有3条通道:一从崇儒村步行经上水、石亭到笕下;二从崇儒村乘车到岚下步行到笕下,均有15到20公里山路;三从崇儒村乘车经城关到福安县松罗,再步行6公里到笕下。笕下多钟、蓝姓畲族,雷姓畲族较少,包括:樟坑16户72人,笕下14户62人,单斗仔5户17人,犁路头3户10人,铁路头4户10人,洋中厝3户12人,溪乾楼12户53人,后樟8户30人等。
在崇儒村东北的坪园,西北的岚下,南部的溪边、半路张,也有畲族与汉人杂居,但仍采取小集中方式,居于自然村中。
二、聚族而居的村落社区
考察崇儒乡畲族各村落的历史,往往由其肇基始祖首先在该地开基立业,然后经几百年繁衍而成大族村子。例如,上水村居始祖蓝五满于明末清初迁到这里定居,从此兴宗聚族、发展繁衍直至今日。现今的畲族村落村民多由共同的始祖传下,构成了畲族村落“聚族而居”的特点。(这里所说的“族”指民族。)由于各村还有汉族村民居住于其间,又呈现出一定的与汉族“杂居”的特色。下面通过几个自然村的统计,可以看出这种聚族而居的特点。
从下表可以看出:有纯粹的由畲族居民构成的畲族村,如霞坪石竹垅、下水和大坪后,也有由畲汉居民共同组成,不过畲族人口较多,如上水、新村、洋尾清、溪坪等自然村。这便是聚族而居和畲汉杂居的特点。畲汉杂居,有利于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团结,有利于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从大的范围而言,畲汉杂居对畲族文化的变迁产生巨大的作用。
(据1990年崇儒畲族乡派出所户口资料)
以上统计可以看出,在畲族聚族而居的村寨中,又以某一姓氏为主要姓氏,其户数较多,如上水自然村、石竹垅自然村、洋尾清自然村以蓝姓为主,新村自然村以钟姓居多,大坪后自然村以雷姓居多。由于聚族而居,同信仰,同语言,同生产,同文化,使得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绵延不断,24万元。
3.乡村企业逐步发展。
除崇儒乡蜜饯厂外,5个畲族村分别办了村级茶场、油坊、碾米厂等。
上水茶场,由个体、集体联办,个人承包,年产茶叶3000公斤,产值1.3万元。
新村茶场,年产量1012公斤,产值4044元。
溪坪茶场,年产量3000公斤,产值1.2万元。
新村洋尾清、上水、笕下、溪坪等村办有碾米厂。
上水、半路张、清水曲村办有油坊等。
全乡5个畲族村的村办企业年产值为3.5万元。
四、发展经济文化
中共霞浦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地区有管理自主权的精神,为保护崇儒畲族的经济建设权利,充分注意崇儒乡的特点,帮助扶持他们发展经济和文化事业。在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崇儒乡经济发展的同时,还从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力量等方面,大力支持和帮助了畲族,使崇儒乡畲族能全面享受到国家给予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权利。
从1949年至1957年的9年间共投放各种生产资金和救济款16万元,救济粮230担,水利设施投资12000元,还提供了棉花、棉被等救济。人民政府为了进一步发展经济生产,摆脱贫困,号召畲族农民组织起来,走合作化道路。1957年6月止,全县已参加合作社的农户52836户,崇儒乡畲族人民和汉族人民一样,多数都组织起来,加入了农业合作社。
1957年至1966年的10年中,虽曾一度刮起“民族融合风”,民族政策的执行曾受到影响,民族经费有一定压缩,但仍有一定程度的照顾。这些经费除一大部分用于解决畲族群众生活困难外,还扶持了生产,用来购买耕牛、修水利、垦复茶园、购买猪苗等,极大地促进了畲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十年动乱”期间,民族工作受践踏,民族补助经费被取消或减少,每年全县民族经费仅几千元。从1978年开始,党和各级人民政府为切实帮助霞浦县畲族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条件,省、地、县增加了对民族地区的各项补助,从1978年的3.5万元开始逐年增至1984年的42.6万元,崇儒乡的民族经费也随之增加。在拨款项目上强调不能单纯救济,主要用于发展生产,自力更生,改变过去的“输血”为“造血”。这些项目多用于改善畲村的基础设施如水、电、路,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畲村的经济建设如垦复茶园、购买果苗、种植两菇、造林、畜牧等,使崇儒乡畲族经济得到发展。
崇儒畲族乡成立后,霞浦县人民政府根据闽委[1986]12号文件,确定崇儒乡为贫困乡,从1986年起执行省定贫困乡的优惠政策。同时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的中发(1987)13号通知“乡财政超收部分应全部留给当地,分配支援不发达地区资金和专项资金时,应适当照顾”。
崇儒乡自1986年起财政超收金额留成和上交金额情况如下表所示。
霞浦县人民政府还实行特殊的公粮减免政策,减轻畲族人民的负担,1984年至1990年公粮合计减免2722.45吨。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全面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崇儒乡的农业生产、经济形势越来越好。但由于历史,地理等多方面原因,与汉族地区相比,生产发展较慢,生活还比较困难,部分畲族群众的温饱问题没有完全解决。
霞浦县委、县人民政府依照1984年国务院发出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采取了对崇儒乡部分贫困畲族村重点扶持的措施,帮助这些村摆脱贫困面貌,进而改变生产条件,提高生产力。霞浦县人民政府将扶贫作为一项重要经济任务和政治任务来完成。
1986年,霞浦县确定85个贫困村中,崇儒乡有溪坪、新村、上水、笕下等4个畲族村。霞浦县委、县人民政府采取了倾斜政策,从项目上优先考虑,确定在崇儒乡由县直机关直接挂钩的扶贫点为:上水由县委办公室挂钩,笕下由县民委、县司法局挂钩。1989年撤销笕下扶贫点,增加民政局挂钩的溪坪扶贫点,地区民委直接挂钩霞坪扶贫点。在扶贫工作中,县委书记陈济谋7次到上水现场办公。扶贫工作队长期驻村,深入调查研究,帮助畲族制定脱贫规划,尽力关心和改善这些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还从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为他们办实事。县委办公室在上水扶贫期间,为上水贷款1.1万元发展畜牧,购牛4头、母羊58只、猪苗80多头。1989年拨款2.2万元盖校舍300平方米,拨款2.8万元开发茶园250亩,改造旧茶园150亩,拨款2.1万元架设了3公里长的高压线,解决村上照明问题,安装自来水2800米,解决吃水难问题,还协助办了医疗站。县民委在笕下村共拨款3万多元、扶持种植香菇10多万袋。在溪坪村,县民委拨款1万多元,架设了从路口到蓟溪坪主村的高压电线,全村3个自然村通了电。县民委和民政局拨款近万元,新建了溪坪学校,民委还拨款4000元帮助垦复茶园。乡政府、县林业局和溪坪、新村、上水等村群众共投资7万多元,办了林果场联合体,造林2000多亩,种上无核柿和油柰等果树。
通过扶贫,使畲村的贫困面貌得以改变。
自1949年以后,教育主管部门十分重视发展崇儒乡畲族教育,以各种倾斜手段,采取适应畲族学生入学的办学形式,提高普及率。为扩大办学面,使偏僻的畲村儿童不出村就有学校上学。崇儒乡的学校从解放初期的2所发展到84所。1990年有民族学校24所,27个教学班,崇儒乡小学在校畲族学生达475人,入学率达97%。1970年创办了1所初级中学。1980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普及小学教育的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贫困地区实行免费教育,其后国务院批准发布了《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意见》,强调国家应采取特殊政策,重点扶持民族教育,逐步建立适合少数民族地区特点的民族教育体系。为发展民族教育,1986年,县政府、教育局、民委将崇儒初级中学改为“霞浦县民族中学”,崇儒中心小学改为“崇儒民族中心小学”,上水小学改为“上水民族完全小学”。民族中学以降低招收分数段照顾初中生空白村,为畲族生发放助学金等倾斜政策,提高畲族初中生入学率。民族中学、崇儒民族中心小学还实行了寄宿制。
崇儒乡畲族解放前卫生条件、健康水平极差,卫生设施几乎空白。1952年设立卫生所,1958年改卫生所为保健院,1984年改称为崇儒乡卫生院,设有9个科室、3个门诊部,内有医士2人,还有中药剂士、助产士等。
为改变畲族乡卫生状况,县卫生部门、政协老中医委员、妇联等多次配合乡卫生院进行妇科病查治,巡回义诊医疗,在上水设立儿管点,1966至1985年间进行血吸虫疫区的钉螺查勘、灭螺等群众运动。地、县民委还多次组织村医培训,各村设立了医疗站。祟儒乡畲族的人口健康素质正在不断提高。
(1992年)
海滨明珠——盐田畲族乡
缪品枚
盐田畲族乡位于霞浦县中部西侧,北接崇儒乡,南临盐田港,属七里湾海域,与官井洋、东吾洋相邻,东接松城街道、沙江镇,西邻福安市,乡域南北长约18.3公里,东西宽约11.3公里,总面积154.0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8公里,并有滩涂10.8万亩,耕地1.44万亩,山地面积21.5万亩,林地17.9万亩。省道小浦线、福宁高速公路、温福铁路贯穿境内,并设有高速公路互通口。
明清时期,盐田畲族乡为霞浦县灵霍乡温麻里三十八、九都地。民国二十八年属霞浦县一区。民国三十三年属盐田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盐田划为霞浦县第三区,1955年成立盐田镇,1958年成立盐田人民公社,1964年改社为区,1966年仍称人民公社,1984年8月撤销人民公社改建盐田畲族乡。盐田畲族乡下辖盐田、西胜、官岭尾、北斗、姚澳、南塘、南塘澳、瓦窑头、北洋、杨梅岭、水升、浒屿、浒屿澳、钓岐、里马、龙凤店、上村、王高店、村里、中贝、二铺、洋边等22个村民委员会,1个盐田社区委员会,179个自然村,250个村民小组。全乡共有畲、回、汉三族人口30641人,其中畲族人口6547人,占全乡总人口的21.60%。有7个民族村(畲族村6个、回族村1个),畲族人口占60%以上的村有西胜、洋边、二铺、瓦窑头4个,他们保持本民族习俗,乡人民政府驻盐田村。
盐田,意即制盐之田,原是一片盐场,主村在今北斗的岐后,据传南宋宜后人结伙拦劫皇纲,朝廷派兵清剿,误把岐后当作宜后,全村被烧尽夷平,村民遂相继迁至现址。盐田是霞浦水陆交通要道和重要关隘,清乾隆年间,郡守李拔曾题盐田为“海山重镇”,题杨梅岭为“豁然天开”,两处均有重兵把关。境内主要山峰有官岭山、鸭池山、笔架山、牯岭岗等,海岸线迂回曲折,港澳多,其中盐田港、南塘港较大;主要溪流是杯溪,全长56.5公里,源于柏洋,流经崇儒至盐田港入海,为霞浦县最长的山溪。杯溪两岸风景秀丽,四季宜人,是旅游观光度假的圣地,亦是闽东著名民俗风情旅游区。境内有县级文物保护点清代建筑西胜寺、闽东红军独立团成立旧址,还有盐田中街何氏宗祠、盐田下街天后宫、南塘沃基督教堂、瓦窑头天主教堂等建筑,北伐名将刘尧宸、易学大师黄寿祺等故居保留完整。
盐田是霞浦县重点老区之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西胜、里马、青皎、杯溪、王高店一带都是闽东红军活动的根据地。叶飞、曾志、施霖等曾在这里从事革命活动。闽东红军独立团旧址就设立在西胜村。
盐田乡主要经济是农业经济,粮食以稻谷、甘薯为主,经济作物有茶、果、菌、竹等。全乡茶园面积5420余亩,茶叶产量59吨。果园面积5538亩,水果产量3930吨,主要品种有柿、李、枇杷、柚,其中杯溪柿、杯溪柚为霞浦县名优产品。全乡有林地面积71400亩,畲村西胜毛竹采伐量为霞浦全县之最。乡内石英矿储量20万吨,高岭土储量80万吨。全乡有蛤苗场1800亩,蛏苗场2100亩。乡内建有水电站6座,装机容量2030千瓦。乡内已通自来水的村有20个,已通电的22个,已通水泥道路的22个,已通电话的22个,已通广播电视的4个,村村通的14个。2009年全乡农村社会总产值5.36亿元;工农业总产值2.59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14亿元,农业产值1.45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6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16元。
渔业生产主要有官井洋海区的捕捞作业和近海的滩涂养殖。全乡渔业户数1300户,6027人,拥有渔船787艘(1330吨位)。水产品有沙蛤、蛎、蚶、青蟹、章鱼、对虾、大黄鱼、海带、紫菜等,年产量8170吨。因杯溪流经盐田港入海,咸淡水交汇,壳薄、肉肥、味美的盐田沙蛤也是霞浦县的名优特产。
霞浦盐田工业集中点就设在盐田乡岐后、黄金洋,规划面积1000亩,现已完成征地650亩,入驻企业8家。辖区内有20多家竹木加工企业,从业人员2835人,盐田竹木加工是霞浦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盐田乡社会事业有初级中学1所,学校占地面积26640平方米,建筑面积4231平方米,教师54人,在校学生数896人(其中少数民族201人、汉族695人)。小学24所(其中民族完小校3所),学校占地面积6564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1116平方米,教师132人,在校学生数1778人(其中少数民族683人,汉族1095人)。有老年活动中心1个,内设有阅览室、棋牌室、文化娱乐场所、健身所、乒乓球室等体育活动场所,有文化站1所,卫生院1所,村医疗站16所。
(2010年)
水门畲族乡现状
钟光荣
水门畲族乡位于霞浦县东北部山区,地处三沙湾内侧。全乡面积149.6平方公里,辖23个建制村、276个自然村,总人口23118人,其中畲族人口6100人。全乡有耕地19500亩,山地23.32万亩,年产粮食9562吨。乡驻地水门离县城18公里,距国道主干线——沈海高速公路10公里。境内霞浦机场正建设,温福铁路穿境经过。全乡已有18个建制村通水泥公路,占建制村总数的78%,通电率、通电话率、通电视率达到100%。
水门畲族乡地理特别,气候特殊,山地海拔多在200—600米之间,年均气温16.5℃左右,年均降水1100—1800毫米,昼夜温差大,夏季凉爽,是避暑的好地方。水门乡山场广阔,土地肥沃,盛产茶叶、林、果、竹等经济作物,是闽东的茶叶名乡,也是全县最大的商品鸡基地。水门乡森林茂密,环境优美,旅游资源、矿产资源、水电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有海拔1098米的霞浦第二高峰玉山,其山顶建有七佛古城;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省唯一的少数民族村寨——半岭观音亭寨及半岭八卦石、芦阳古盘桧、七星井、玉石古民居等众多景观;有贮量分别在50万和2000万立方米以上的伊利石矿和铍钼矿;有可供建设装机500—10000千瓦水库电站选址十来处。水门畲族乡是霞浦县重点老区乡之一,全乡老区基点村25个,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小竹湾、八斗丘、桥头等地属霞浦县三区,是闽东革命的老根据地,叶飞、范式人、陈挺、许旺等同志曾经领导群众建立党的组织和工农武装组织,开展武装斗争。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岁月中,有400多位仁人志士为革命捐躯,其中被定为烈士的有48名,他们用鲜血谱写了水门乡的革命光荣历史,为闽东和霞浦的解放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水门乡是霞浦县三个畲族乡之一,有7个畲族村,畲族人口6100人,占全乡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有的与汉族交错杂居一起,也有本族聚居一村,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特点。
水门畲族乡山区特色产业在全县小有名气,主要有茶叶、芦阳盘菜、百苋茭白、高盘麻鸡等,尤其是茶叶特色显著,种植面积连年扩大,品种不断优化,加工形成规模,创出品牌。“金山云雾翠芽”荣获第二届闽东茶文化节暨茶王大赛金奖及“中绿茶”宁波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玉山七佛茶”系列产品获得无公害产品证书。2009年,全乡茶叶产量达1050多吨。
水门有一个好去处——半岭畲族村。半岭畲族村位于霞浦县水门畲族乡东北部,距乡政府10公里,距县城28公里,毗邻杨家溪风景区,平均海拔450米。辖11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现有住户118户,363人,其中畲族人口74户,251人。现有耕地721亩,林地5367亩,茶园615亩,果园120亩,竹林500亩。村中建有观音亭寨,是全省唯一的少数民族村寨,内有观音亭,建于明洪武二年,迄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半岭村是省财政厅挂钩帮扶的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近年来,在省财政厅的大力帮助下,建成3.5公里通村水泥公路,建成造福工程新村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完成所有自然村的电网改造和程控电话架设,兴建了6个自然村自来水管网,修复了6公里水利渠道,推广了沼气,种植了绿茶和铁观音(茶叶种植面积达到人均2亩)、200亩速生丰产林,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显著提高,全村基础设施大为改善,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2010年)
硖门畲族乡十年发展回眸
硖门畲族乡党政办
硖门畲族乡地处福鼎南部沿海,背靠国家级名胜旅游风景区太姥山,北邻天然海港——沙埕港,南接对台贸易窗口——霞浦三沙镇,省道桐松公路、福宁高速公路和即将动工兴建的温福铁路纵贯全境。全乡地域面积5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314亩,辖9个行政村,境内聚居畲、汉、回等民族,总人口1.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25%。主要产业为农业种植业和海水养殖业。
一、十年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自1993年10月设立畲族乡10周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广泛争取上级各部门的支持,齐心协力,团结拼搏,全面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基本小康建设,人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乡容村貌日新月异,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先后被省政府、宁德市和福鼎市委、市政府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扶贫攻坚先进集体”、“文明乡镇”等荣誉称号。
至2002年全乡的农村社会总产值达1.3亿元,比1993年增长162.4%,年均经济增长率在16%以上。其中,工业产值增长121.6%,年均增长12.2%;农业产值增长46.2%,年均增长4.6%;地方财政收入增加近2倍,年均增长8.2%;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3年的903元增长到2002年的3180元,年均增长29.2%,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基本小康水平,全乡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乡村两级确保正常运转。
十年间共筹资1000多万元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新修建通村公路80多公里,行政村级通路率达100%,其中除了斗门头、硖门村处在桐松公路沿线外,瑞云、柏洋两个村已实现通村公路水泥化,渔井、青湾、秦石等村的公路水泥化工程也在建设当中;修复引水渠道、水库、海堤、机耕路等水利设施50多公里,防洪能力大大增强;建成乡村两级7000吨饮用水工程;修建渔业交通码头3座,停泊吨位达3000吨;架设了集镇和9个行政村61个自然村的程控电话;完成了硖门土地所、卫生院、自来水厂、文化站、兽医站和柏洋、瑞云、硖门、东稼、秦石、渔井等6个行政村办公楼建设,结束了村无址议事的历史;对乡政府的办公大楼、政府大门、职工宿舍、机关大院等进行全面修缮美化;完成了硖门百年老桥“登春桥”改造和政府路连接新区的两座拱桥建设;新建小学教学楼2座,中心幼儿园“永针楼”1座,并添置了教学仪器等,教学条件逐步改善;城镇规划和公用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完成了集镇“二纵二横”四条街道的建设,新增住房600多幢12万多平方米,增加人口近4000人,分别比1993年增长152%、147%和330%,水泥路、供排水管道、照明、绿化等配套设施日臻完善。乡容村貌发生可喜变化,小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为今后发展增添坚强后劲。
大力实施“造福工程”搬迁,全面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山区贫困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一大批教育基础设施得到新建或改扩建,增加校园面积两万多平方米,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乡村两级卫生医疗院所得到重新改造和建设,缺医少药的状况有所缓解;计划生育工作全面落实,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一大批农业新优品种和实用技术得到推广,农民科学种田水平明显提高;广电事业得到加强,群众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社会治安良好,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人民安居乐业。
二、十年来主要措施
1.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我乡有着丰富的山海资源,只有充分发挥这些山海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才能提高农民的收入。我们因地制宜,大作“山海”文章,在山区,立足山地资源,搞好综合开发,逐步淘汰了一些品种老化、品质退化、效益差的传统经济作物,先后鼓励和扶持了百合、巨峰葡萄、青枣、药材等一大批高优经济作物在瑞云、柏洋、东稼等村种植,并建立了东魁杨梅等结构调整示范片。2002年全乡经济作物达到8556亩,比1993年增长90.8%,年均增长9.1%。山区种植结构明显改变。在沿海,除了巩固捕捞业外,大力发展浅海滩涂养殖,2000年在硖门垦区利用稻田养殖弹涂鱼获得成功,目前全乡弹涂鱼养殖面积已达到800多亩,仅此一项就增加农民收入400万元。我们还大力发展了紫菜、梭子蟹、青蟹、文渡蛏、海蛎等3000多亩水产品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效益明显提高。水产品产量也从1993年的1442吨,增长到2002年的2550吨,年均增长7.7%。此外,我们还利用硖门驻外100多家的铸钢企业,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力3000多人,仅此项年收入就达4000多万元,农民收入渠道得到进一步拓宽。
2.实施造福搬迁工程。十年来,全乡共搬迁337户1393人,其中少数民族145户662人,建立了集镇民族街、瑞云溢洋、葫芦墩、柏洋永和等“造福工程”新村。在造福搬迁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根据各家各户的不同情况,分别从政策、资金、宅基地等方面给予优惠,特事特办,发扬互帮互助精神,分类分步实施。同时我们还利用高速公路建设时机,将大量的移民统一安置到集镇和公路沿线,尤其是由市建设局科学规划、设计美观的柏洋“永和新村”,目前已入住140多户,新村内设有学校、卫生所、老人活动中心、商店,并引办了服装、化油器等企业,真正让农民“搬下山来、安下心来”,为此,该新村还被宁德市列为农村新型村庄建设示范点。造福搬迁工程的实施,带动了农民进入集镇安家落户,我们及时抓住这个良好时机,充分发挥土地的优势,让利农民,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措施。如农村人口来集镇建房、创业和兴办各种事业不受户口性质限制,子女入学、办理营业执照、计划生育等享受与集镇居民同等待遇,对偏远地区贫困人口则在土地方面给予最大优惠,只收征地费,其他一律予以减免,这样不仅留住了本地群众,而且吸引了不少外乡镇农民到集镇建房创业,加快了人口聚集,扩大了集镇规模,推动了小城镇建设进程。
3.发展工业企业。成立民族乡十年来,我乡从成立之初“零”项目到2002年拥有柏洋溪头里100亩的工业园区,从1993年工业总产值1894万元,增长到2002年4198万元,年均增长12.2%。特别是近年来,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市委提出的“上项目、促发展”要求,不断强化项目经济意识,成立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做到以项目聚集生产要素,以项目招商引资,以项目带动产业升级、结构调整,以项目培植发展后劲。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先后引办了紫菜加工企业4家、茶叶加工厂20多家、海水产品冷冻保鲜厂1家。利用高速公路动工期间,办起石料加工企业14家。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充分利用柏洋的土地优势,规划硖门柏洋工业小区100多亩,目前工业小区建设已初具规模:上海天添制衣有限公司、亚星摩托车配件厂已相继投产;总投资1050万元、年产值5000万元的柏洋化工有限公司将于10月份投入生产;投资300多万元的强盛机械厂正在抓紧办理相关手续。此外,海上运输业发展迅速,青湾海运公司总运力达8000多吨,年运输收入达1000多万元。水电等支柱企业技改力度加大,先后技改和兴建了溪坪里和瑞云水库坝后两座电站,装机容量达1240千瓦,建设日供水3000吨的自来水厂。在发展项目工作中,我们组建项目工作专门小组,积极与浙南地区多家企业交流推介,实地考察,并邀请了外商亲临我乡考察,做好渔井围垦、山海综合开发、旅游等多项洽谈、规划工作,项目经济发展前景良好,为我乡经济发展增添了强大的后劲。
4.发展科教文卫事业。我们以建立”农村社会服务联动网”为契机,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到村到户,现场培训指导,推广普及农村实用技术。组织农业科技人员编写为结构调整服务的既通俗易懂又容易操作的农业科技资料,让新的农业技术普及到千家万户,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我们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目标,加强基础教育,加大“扫盲”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力度,防止新文盲的产生。在“两基”达标建设期间,新建和扩改建了全乡中小学校园校舍,先后投入了近700万元资金,一大批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此外,还积极发动社会力量捐资办学,设立助学奖学基金,扶持特困生上学,鼓励考上大中院校的大学生,激励广大教师努力为地方教育事业贡献最大力量,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脱贫致富提供人才保障。根据当地区域卫生规划,行政区域面积和少数民族人口的数量与需求,在重新合理调整中心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医疗所设置的同时,加强了民族乡卫生院的建设,并在经费的拨补、设备的充实、人员的培训上给予倾斜,着重在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上下工夫,加强医药市场的监管,民族乡村的医疗卫生得到不断改善,当地的预防保健、农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群众看病难问题得到初步缓解。
(2003年)
新成立的佳阳畲族乡
佳阳畲族乡政府办公室
佳阳乡设立于2001年1月,2009年1月经省政府批准改为畲族乡,隶属福鼎市。全乡辖12个行政村,其中畲族行政村6个,人口2.1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0.5%,畲族占35.7%。佳阳风俗民情独特,交通方便,资源丰富,是集老区、少数民族为一体的畲族聚居地。同时,佳阳也是福鼎市军民共建基地,当地驻军有正团级单位2个,副团级单位1个,正营级单位1个。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直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区位、资源优势,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完善基础设施,带动以渔排养殖和茶叶生产为主导的产业蓬勃发展,为工业项目落户打好基础,使佳阳畲族乡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较大的进步。2009年度全乡实现社会总产值14583万元,比增17%;工农业总产值11508万元,比增16.4%;农民人均纯收入5028元,比增19.94%。
一、经济建设稳步发展
我乡通过不断加大农业基地建设,茶叶、蘑菇、水果、盘菜、御豆等特色农产品在扩大生产规模、开拓市场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海洋产业是我乡的支柱产业,全乡海岸线长30.8公里,海域面积近10万亩,滩涂面积2000多亩,海水网箱18000多口,是福鼎市网箱养殖最多也是最为集中的一个乡镇,目前我乡已成为福鼎市海上饵料、鱼苗、成品鱼交易中心,年饵料交易额近亿元。在发展山海经济的同时,我乡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思路,在服务和引进上下工夫,建立了领导班子成员挂钩联系企业责任制,帮助企业解决运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逐步形成了服务到位、政策宽松、社会稳定的投资环境。几年来,共引进茶叶加工厂8家、石料加工厂2家、空心机砖厂1家。同时,引进企业在周山、象洋等村发展现代农业观光项目;整合旅游资源,将海上田园风光、双华畲族风情和周山红色旅游景点结合起来,形成“红色生态滨海特色游”,进一步推动我乡旅游经济的发展。
我乡充分发挥项目建设在经济发展中的拉动作用,实现用项目提升优势,用项目推动发展。近年来,主要完成了以下重点项目的建设:完成石垅头围垦开发项目围海主体工程,项目围海面积48.5公顷,造地面积1128亩,新增耕地面积907亩;完成蕉宕海堤除险加固项目工程,确保内堤坝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完成蕉宕垦区小规模土地整理项目建设,已通过宁德市国土部门验收合格,解决了项目区内的农田灌溉问题,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完成佳阳溪流域水土保持国债项目一期工程,改善了佳阳、象阳、三丘田、蕉宕4个村的生态环境;推进上海东海水产研究所罗唇养殖实验场建设,已完成前期征地拆迁工作,建成后可辐射带动周边养殖户提高水产品养殖科技水平;已完成水产品交易从海上转移到安仁二级渔港码头的过渡阶段,为安仁水产品市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集镇建设步伐加快
近年来,我乡大力实施人口聚集战略,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中心集镇初具规模、综合功能逐步完善。先后集中力量建设完成了乡政府办公大楼、派出所大楼、农村信用社大楼、集贸市场、农村客运站、自来水收费站、供电所营业点、邮政代办点、广电分站等综合服务设施,集镇路网、河道改造、镇区绿化、公共厕所等相关配套设施也相继建成。同时,我乡不断完善集镇“造福工程”示范点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规划在丁家坪建设户型统一、规划整齐优美的民族村寨,以安置少数民族搬迁户,目前已完成前期的征地拆迁和规划等工作。经过努力,目前集镇建成面积已近30多公顷,新增民房600多溜,新增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集镇人口也从原有的80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5000多人,一个新兴集镇正在形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日渐完善,全面完成通村道路硬化工程,通行政村公路硬化率达100%,农村路网建设逐步向自然村延伸,“五通”工程得到全面实施。
三、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1.大力推进文化事业发展。2009年,坐落在我乡双华行政村的福鼎市畲族文化馆建成,并在“二月二”歌会期间成功举办开馆仪式。
2.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佳阳中心校现有在校生694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382人,占学生总数的55%。2010年4月1日,根据《福鼎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设置九年一贯制佳阳民族学校的批复》(鼎政综[2010]60号)文件精神,同意撤销佳阳初级中学和中心小学,成立九年一贯制民族学校,为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我乡正在建设寄宿制综合教学楼,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完成。
3.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已批准设立丙级卫生院,目前正在建设门诊大楼,佳阳卫生院的设立进一步改善了农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推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的不断提高。
4.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计划在象洋行政村建设佳阳畲族乡中心敬老院,目前已进入前期筹备阶段。
5.重点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家园清洁行动”通过验收,着力解决了农村杂、乱、脏、散等突出问题,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畲族特色文化传承有序
我乡是畲、回等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全乡的12个行政村中,每个村都有少数民族群众,其中佳阳、双华、罗唇、象洋、龙头湾、佳山等6个少数民族村畲族人口均占30%以上,是福鼎乃至全省畲族传统文化保存完好,畲族特色浓郁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在畲族风俗民情方面,我乡至今保留着许多原生态的畲族传统节日和畲族传统文化,如已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双华畲族“二月二”会亲节、罗唇畲、汉民族正月十八“冥斋节”等节日历史悠久,既有美丽动人的传说,又是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在我国文化界民俗界享有盛誉,许多专家学者先后专程赶来采访考察,1991年,还被长虹电影公司拍成影片,作为我国56个民族民俗为题材的56集电影专辑之一向海外介绍。还有如佳阳、三丘田、安仁畲村畲族“三月三”、罗唇梅溪“七月初一”、罗唇岩坑“七月十五”等,也均是这一地区畲、汉民族自己特色的传统节日。此外,流传在佳阳人民群众中的畲族歌谣、谚语、民间故事也十分丰富。这些口头民间文学,经过专家收集、整理,其中许多都被收入省、地、县(市)三级民间文学的集成卷本。流传在佳阳一带畲村的畲族传统体育项目“打尺寸”,1981年经福鼎市少数民族文化站(设双华村)挖掘整理后,作为福建省民族体育代表团保留节目先后四度参加1982年内蒙古呼和浩特、1986年新疆乌鲁木齐、1991年广西南宁、1995年云南昆明召开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并获表演项目奖,被收入《中国体育大辞典》。佳阳畲族婚俗之一“翻床”被收入《中华民俗大观》;双华畲族传统节日“二月二”被收入《中国风俗趣论》;罗唇的“冥斋节”被收入《闽台风俗》。在拥有丰富民族文化资源的条件下,我乡也采取了多项措施来保持畲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我乡始终鼓励广大群众办好畲、汉“冥斋节”和畲族“二月二”会亲节等畲族传统活动,在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较大程度的帮助和倾斜。2006年,罗唇“冥斋节”参加了福鼎市太姥山文化旅游节的踩街活动,获得良好的宣传效果和群众的广泛好评;2008年,我乡在双华村建设完成福鼎市畲族文化馆,将其打造成为畲族文化发展和交流的平台;2009年,经过认真细致的开展申报工作,双华畲族“二月二”会亲节也被成功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进一步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大保护对畲族文化的传承,佳阳民族学校将畲族文化兴趣班作为校本课程在每周一、三下午进行开设,专门聘请畲族老教师钟显然进行教授,课程内容涉及广泛,包括畲族语言、畲族歌曲和畲族舞蹈等。此外,乡党委、政府与学校也正全力筹备在校内开办畲族展览馆,希望以浓厚的民族文化保护氛围来增强少年儿童对于学习畲族文化的兴趣,不断加深畲族儿童的民族认同和传承意识。
(2010年)
建设金涵新畲乡
蕉城区金涵畲族乡党委、政府
金涵畲族乡位于宁德市蕉城区北部郊区,全乡下辖16个行政村,114个自然村,其中少数民族村7个,总人口1.8万人,其中畲族人口6000多人,地域面积64.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0.96万亩,林地面积3.92万亩。
近年来,金涵畲族乡党委、政府把“一村一品”工程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充分利用优惠政策,在省农业厅、南安市政府的积极帮扶下,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农民增产增收,夯实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据统计,全乡培养壮大各级龙头企业7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形成有产业特色的专业村10个,其中蔬菜村2个、水果村2个、食用菌村1个、畜牧养殖村1个、茶叶村4个。这些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生猪等特色产业基地带动2000多户农户从事“一村一品”生产,农民因此获得的纯收入占其家庭年经营收入的60%以上。同时,依靠民族政策的推动,使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村直接受益。2007年全乡实现农业总产值7100多万元,比增7.3%;农民人均纯收入4280元,比增7.6%。
一、用活民族政策,推进产业布局调整
实施“一村一品”工程是我乡立足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和提升农业品牌竞争力的重大举措。省农业厅积极落实挂钩帮扶政策,积极开展项目资金扶持和举办科技下乡活动,在更高层次上推进我乡农业产业发展。2007年以来,合计投入资金40多万元,扶持了茶叶加工、蜜柚专业协会和精细蔬菜标准基地等多个项目建设。此外,还组织农业专家对我乡农业产业进行规划,帮助引进新品种进行试种,市、区农业部门也充分发挥专长,进行技术指导和跟踪落实。南安市政府投入扶持资金50多万元,重点扶持农业基础设施,解决瓶颈制约问题。在省农业厅和南安市政府的全力扶持下,全乡以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品种为纽带,重新整合产业布局,着力建设区域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一是蔬菜业。在金涵、亭坪等民族村发展蔬菜基地0.3万亩,在种植结构上,突出发展无公害蔬菜新品种,提高品质,不断满足城区市场的需求。二是畜牧业。重点发展生猪、肉羊、福建黄兔等,2007年全乡生猪年出栏3万头,肉羊0.4万只,黄兔0.5万只。三是食用菌业。主要发展珍稀菌类,进一步优化食用菌品种结构,形成多菌类开发的局面,现已发展平菇3万筒、凤尾菇12万筒、蘑菇80万平方尺。四是水果产业。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注册品牌商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通过上金贝琯溪蜜柚、晚熟龙眼等基地建设,全乡共发展琯溪蜜柚1600亩、晚熟龙眼800亩、柑橘3000亩。五是茶业。积极完成新茶园开发和改造低产园任务,全乡茶园种植面积3500亩,其中新开茶园750亩,低产园改造600亩。六是竹木业。加快发展山区速生丰产林,共发展速生林面积0.5万亩,着力提高经济效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创新两项载体,充分发挥带动作用
1.发展专业合作组织。针对当前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的问题,2007年在省农业厅经管处的指导下,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规范运作,有效提高信贷担保能力,协调规范产品市场价格,增强开拓市场能力,从而促进“一村一品”工程健康快速发展。如金涵畲族乡蜜柚专业合作社现有会员63名,会员基本以上金贝畲族村蜜柚种植大户为主,通过合作社开展市场营销和规范管理。仅2007年就组织开展了4期的蜜柚栽培管理培训班,并印发蜜柚栽培技术手册100多本。统一使用包装袋和“金贝蜜柚”商标。2007年共采摘柚子3000多担,按市场价24元/公斤出售,实现户均增收1500多元,有力推进了上金贝蜜柚基地的产业化发展。
2.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近年来,我乡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向特色资源、主导产业发展;同时,“一村一品”也为龙头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优质农产品。经过几年的努力,使我乡形成了与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相适应的加工布局,“企业+基地+农户”框架已初步形成。如生猪产业,依托培育、扶持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南阳实业有限公司,通过联系企业与农户签订合同,公司重点为困难农户提供无息启动资金3000—10000元、猪苗及养猪技术指导;农户或养猪场的商品猪由南阳公司按高于市场价统一收购。在南阳实业有限公司的养殖技术、防疫措施和销售力度的辐射影响下,农民养猪规模迅速扩大,全乡现有存栏200头以上的养殖场17家。双方实现互惠互利,形成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如观光农业,由上金贝民族村集体投资创办农业开发公司,通过采取“统一批租、分户管理、分类受益”方式,收储土地进行现代农业观光园开发。在省农科院的指导帮助下,由各专业农科所引种了新优葡萄、莲子、甜玉米等10多个新品种,并鼓励村民参与投资,按公司运营收益分成,增加村民和集体经济收入,有力推进了上金贝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的建设。
三、强化四项服务,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1.实行部门挂钩服务。良好的机制是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提和保障,乡党委、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围绕农村产业指导、市场开拓、资金扶持、科技服务等内容,制定乡直有关部门挂钩服务农村的工作机制。形成乡、村上下同心协力,拧成一股绳,支持“一村一品”发展。如乡茶技站挂钩服务地处边远山区的后溪村。针对该村原有茶叶品种老化、经济效益偏低等问题,积极帮助后溪村引种丹桂、金观音等茶叶优质新品种,仅2007年就推广面积300亩,并在无公害茶叶栽培和乌龙茶生产技术上进行指导,举办了多场的茶技培训班。同时,联系引进加工厂1家,使茶农采摘的茶叶实现就地出售,减少运输成本和防止外地市场压价,提高经济效益。
2.培养经济带头人。农村经济带头人是推进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生力军,因此培养经济带头人一直是我乡农业工作的一项重头戏。利用省农业厅对我乡新型农民培训任务的倾斜,突出开展各项农村培训,从而带动更多的农民成为实施“一村一品”工程的经济带头人。对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农民技术员、种植能手等进行集中培训,每年定期举办两期,重点培训特色产业、市场营销、品牌战略等方面知识,着力提高技能和增强责任意识。如金峰民族村党支部书记陈孝登,在获得种植早熟梨品种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信息后,主动学习栽培技术,及时发动本村农民开发种植,今年年初就有4户种植大户合伙连片种植早熟梨110亩,预计3年后就可全面投产。这种善于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头人,已成为群众打心底里信任的领路人、贴心人。
3.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优品种和主要技术的推广应用始终是农业产业升级的核心内容。为实施“一村一品”战略,加快本乡农业产业的持续发展,我们除了在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上下功夫外,还着力于在技术层面上的提升,即多引进推广适合当地的新品种、新技术,促进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如在濂坑村,请省农科院指导试种优航2号超级稻(晚稻)新品种120亩,经实地验收最高亩单产达830多公斤,产量比常规杂交水稻品种翻一番。如上金贝民族村,对高龄的琯溪蜜柚,在实施更新复壮的同时,今年还试点引进红心蜜柚300多株,进行高位嫁接,通过新优品种改良,确保蜜柚产业的持续、高效发展。
4.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投资农业资金有限等实际问题,一直是制约我乡农业发展的瓶颈。为了突破这一瓶颈,近年来我乡通过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租赁承包、个人自办等方法,尽一切可能吸纳社会各类资金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07年,上金贝民族村通过实施310亩的小规模土地整理项目工程,总投资62万元,修建田间道2400米,灌溉水渠2800米,实施后将有效解决上金贝村农田防洪灌溉问题,改善耕作条件。此外,以“争取上级补助一点,乡村两级自筹一点,农户个人出一点”的办法,完成金涵民族村蔬菜专业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排灌管道2000米,机耕路1000米,有力促进了金涵蔬菜基地的标准化建设。
(2008年)
我的家乡南岗村
钟雷兴
20世纪50年代,南岗还是一个乡。一听这地名,读者多少猜出这是位于山冈之上的村落。在畲民村落的命名中,有直接与风水有关的村名。如福安市有一个畲村的钟姓族人认为,所居处“高冈栖止频回顾,山头择地最为良”,故将村落命名为“山头庄”。我不清楚,历史上南岗的命名如何得来。顾名思义,估计是依山南而坐落,因此也叫“南门岗”村。
1957年,南门岗被设为乡。在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畲族的管理。1957年7月8日,由宁德县人民委员会派出工作队到城关区后山乡建立民族乡的试点。其后,经县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于9月8日正式设立后山、祭头、九仙、南山、南岗、北山、新楼、猴墩、雷东9个民族乡,民族事务由本民族人自管。1958年后,随着行政区域的撤区并乡,其后的少数民族事务又归并到新设的行政乡(村)兼管。直到1983年11月,县民族事务委员会成立后,经审定将畲族聚居的19个村庄划为畲族行政村。
南岗乡确切成立的时间为1957年10月10日,乡人民委员会组成人员11人,其中乡长、副乡长由畲族人担任;委员8人,畲族占6人。管辖水尾、金垂、云淡、韩丹4个村庄。韩丹村辖韩厝林、丹斗自然村,其中丹斗自然村和现在的南岗村一样,是纯畲族村。而云淡村则是一个海岛村,金垂村是沿海的一个大村,这两村以汉族为主,人口数量远远超过南岗村。到了1999年底,宁德市(现在的蕉城区)畲族人口相对聚居的行政村有33个,分布于城南、金涵、漳湾、七都、八都、九都、霍童和飞鸾、赤溪等乡镇。其中分布于八都镇和金涵乡最多,各有7个行政村。
南岗村,过去有近百户人家。近一二十年,多数人家往金垂村、红门里村以及城关等地搬迁。在1999年统计时,主村只有24户人家。近年来各级政府为改善山区群众的生产条件,实施“造福工程”,扶持边远山区的贫困群众往条件较好的地方搬迁集中,南岗村周围的外厝、水井两个自然村的几户人家也集中到主村来。
现在的南岗村,大部分的土墙厝都改成红砖墙的房子。有一两座房子主人的后代,大概是出于怀旧的心情,保留了原有的旧房,只是做了局部的修缮。
要说南岗村的特色,就是满山郁郁葱葱的树林,植被保护得很好。畲族自古以来就有在村庄、住宅旁、路边、溪河边等处种树的习惯,大小的畲村均有面积不等的杂木林,畲民称之为“风水林”。自古相当一部分的畲民开基乔迁伊始,对自身家居的营造方式是依山而建,住宅朴实无华,没有汉族的“泰山石敢当”字样的石碑等用来镇邪的添加物。但畲民谚语云“造成风水画成龙”,畲家自有畲家的以树木培荫风水的传统。畲民认为,家居环境也许有先天不足,但人的身体和精神都有权拥有自己的家园。作为最有效的培荫风水的办法就是在房前房后植树,在村落周围造林,既可以阻挡山野之风,又可以添增家园之气。
有的畲民家族还将封山造林的规约写进家谱中,好让子子孙孙永远遵守。如清代光绪年间钟大馄《颍川钟氏族谱》记载,福安“仙岭洋乡长生公生道光丁未年(1847年),屋墙外有柳树一株,以为风水,子孙勿得斫伐”。植树补基,在汉族的堪舆家中也较推崇。只是畲家认为,房基植树的作用远不止一个补基功能,还有挡风聚气之功效,维护环境生态,使得村落的形态上更完美,景观上显得丰富而有生机。
这个以山为家,又谦称自己是“山里客人”的民族,和青山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缘,他们爱山,尊重大山,绝不去破坏山的尊严。家乡的这些树木,有的历经数百年,默默见证着沧桑岁月。
山冈顶上最高处错落三座房子,其中朝北的那座就是我祖父留下的“土墙厝”,那是我出生的地方。我的两个儿子也出生在这里。
老房子面朝东,站在房前30多米的一小块田地上,视野开阔,可遥望远在天边的东湖,于海天共一色。这是在我童年中留下奇特记忆的场景。东湖,位于现在宁德市的新城区,和我的家之间,隔着山冈、海湾、村庄和田野,距离大约有一二十公里之遥。20世纪60年代以前,它是宁德县城边上的一片海湾,面积有两万来亩。潮来时,万顷波涛;潮退时,是一望无际的海滩。童年时的我,远望东湖粼粼波光和山冈云霭,感觉是那么的遥远,遥远得似乎在天边云间。20世纪60年代中期,东湖经过围垦和开发,成为一片青葱的田畴和众多的湖泊湿地。现在又成了宁德市的新城区,有着繁华的街道、林立的高楼和彻夜不息、流光溢彩的灯火。而这一切,又是童年时站在高高山冈上的我,如何能够想象得出呢!
当年,每当清晨最早的一缕阳光透过云层,照在小田地的岩石上时,我常常和同龄的伙伴们一道站在那里,遥望着晨曦中的东湖。冬天,山村无比寒冷,而最早到来的阳光给了我温暖,也带给我无限的憧憬。
童年,我走地头,进树林,采茶叶,做童工,目睹家乡的变迁,感受山民的善良。我热爱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每逢春节,我都要带着妻子、孩子回老家看看。一来教育子女不要忘本;二来忆苦思甜,感受家乡难得的发展变化,为父老乡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记得父亲还在世的时候,我回老家看望他,父亲拉着我的手,走到那块小园地上,指着园埂上的一块岩石说:“伢,你小的时候,经常站在这里,看东湖那边的阳光照在山冈上。伢,我们山哈人,祖祖辈辈就是以山为家。”
以后,我每每回家乡,还能清晰地认得那个位置,望着天边的东湖之景,父亲的话语仿佛又在耳边。
(2007年)
仙岫山腰的畲族村——仙岩
郑宗平
从弯曲的福穆(福安—穆阳)公路,乘车来到仙岫山腰的福安市坂中乡仙岩畲族村,这里是省定贫困村,又是老区基点村。省直机关下村挂职的党支部第一书记蓝伏章告诉笔者,该村233户,人口970人,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8个,耕地面积640亩,林地2030亩,茶园360亩。由于历史原因存在“三少一差”:一少是人均耕地面积少,山陡,田丘、小丘地多,地质酸、旱、瘦、瘠;二少是国家投资少,基础建设差;三少是可利用开发资源少;一差即自然条件恶劣,地形陡峻,俗称“灯火挂壁”,村落分散,畲民生活贫困。过去依靠挑柴买油、食盐、咸鱼过日子。2002年列入省扶贫开发村,由省民族宗教厅挂钩扶贫,并指派驻村挂职党支部第一书记,坂中乡党委还选派了乡干部驻村挂职担任党支部书记,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全面绘制村庄发展蓝图。
我们沿着路面平整的坡道,眼帘映出两座崭新的四层“光启教学楼”,这是福安市民族实验小学。该校蔡校长告诉笔者,在省民宗厅的支持和宗教团体的帮助下投资120多万元,建设四层教学楼面积1200平方米。宿舍、食堂、操场等占地5160平方米,老师21名,学生来自7个县(市)23个乡镇,从原来196人增加到现在441名。学校并办有畲语班、电脑班,有崭新电脑26台供学生教学使用。少数民族学生占91.7%,寄宿生366个。畲族贫困生免收学杂费,还提供生活补贴费,为特困生解决燃眉之急,该校四率均达100%。
村里的基础建设也是显而易见的。4个村通了自来水,入户210户,占90%;通过道路硬化,今日主村和4个自然村行走方便,车辆往来进城大便利;闭路电视安装入户133户,受益562人;已经盖成三层村委楼,建筑而积350多平方米。
最可喜的是,农民增收走上致富路。据蓝书记介绍,畲民增收来源是种植各种蔬菜,如丝瓜、白菜、空心菜、花菜、盖菜、萝卜、葱等,户均一亩菜地,仅蔬菜一项去年人均可增收200多元。加上种植蜜桃、无核柿、橄榄等果树和放养山羊,预计2004年人均收入比上年可增加400元。
同时,为了村里富余劳力转移,采取“订单”培训,给工厂企业输送劳务人员,全村去年25人通过技术培训,为电机电器厂企业提供了技术工人。目前有222人长期在外打工,还有155人季节性在外打工,户年收入最多达2万多元。解决社会保障工作,将温暖送给贫困畲民,是党支部牵挂的事。去冬低保对象16户60人、五保户13户生活均得到保证。
(2005年)
猴墩:深山绿了,畲村富了
庄严 韩承斌 吴辉东
蕉城区八都镇猴墩畲族村位于蕉城与福安交界处,有人口700多人,是闽东著名的纯畲族聚居区。如今,地处偏远山区的猴墩畲族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4300元,不仅超过宁德市畲族人均收入2800元,也超过全省人均收入4200元,被列为宁德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没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没有雄厚的资金支持,猴墩村的发展靠的是什么呢?
种茶种果奔小康
猴墩村虽然山地资源丰富,可是长期来山地被闲置。2000年初,猴墩村两委带头开发荒山,并以个人名义贷款购进茶苗提供给群众,带动了村民种茶致富的积极性。几年来,该村不仅开发了平湖山集体茶园578亩,还以平湖茶场为中心,带动全村群众开发茶园1300多亩,配套办起了2个茶叶初制厂、茶珠厂,现人均拥有茶园2亩,年茶叶收入200多万元,茶叶人均收入3000多元。有了茶叶这一支柱产业,群众也忙起来了,外出打工的人少了,还为周边村庄提供了100多人的就业机会。
2003年,猴墩村抓住全山地农业综合开发契机,对平湖茶场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使其建成高标准茶叶示范场,生产的有机茶叶标准达A+级(欧盟标准),其出产茶叶成功打入了北京和欧盟等市场。村里还与美国国际爱乐美食品公司签约,增加销售渠道,给全村茶农们吃了颗定心丸。支部书记兰妹介绍说,现在猴墩村集体固定资产已达到500多万元。
为了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途径,猴墩村还引进高优水果品种,全村目前共有美国脐橙150多亩,水蜜桃100多亩,村民单凭此项每年就可增收300多元。村里还建设了塘下良种牛场、养猪场等,大大提高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改造村容兴旅游
“放眼望去,层层叠叠的山峦林绿果红,实在是好看,村道整洁干净,民居错落有致,真是度假的好去处啊!”从福州慕名而来的游客陈先生,对猴墩村的美丽村景赞不绝口。今年初,猴墩村作为宁德市唯一的乡村,参加“福建最美乡村”的角逐、虽然,最终以微弱分差落选,但其能够在全市众多村庄中脱颖而出,仍足以说明它的优势所在。
美丽的村景得益于猴墩村村容村貌的改善。这些年来,村两委先后投入10多万元铺设村水泥路面,投资150多万元修好猴墩村通往平湖茶场的5公里水泥硬化路及10多万元建成猴墩通往林场及茶场的石阶道,大大改善了村里的交通状况。在猴墩,村道两旁的花草树木都挂上了畲族传统彩灯。村里还进一步完善了夜景工程和垃圾焚烧填埋场建设,建好投资近10万元的造福搬迁工程的护坡,建成公厕和农户厅堂,加宽停车场,开辟村民休闲场所,配备石桌、石椅等设施。村民自觉维护村容村貌,家家户户门前安放垃圾桶,并严禁禽、畜上路,彻底地改变了以往“脏、乱、差”的现象。
猴墩村正在全力打造畲族风情旅游。去年3月份,蕉城区少数民族“三月三畲歌会”在该村热烈举办。方兴未艾的旅游业已成为畲民新的致富门路。
文化教育提素质
连日来,猴墩村文化站连续举办的有机茶生产工艺讲座场场爆满。猴墩村文化站作为蕉城区第一个畲族文化站,多年来为提高村民素质立下了汗马功劳。
村两委利用文化站这一文化阵地,订阅报纸杂志30多种,常年向群众开放,深入宣传党的政策和法律,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开展各种活动,举办各种讲座。每年村里都组织邀请农业科技专家给村民讲课,学科技、用科技在该村蔚然成风。一批有开拓精神、有生产技能、有经营管理知识的新型农民迅速成长起来。
为弘扬畲族文化,猴墩村在小学开设了自编的畲族乡土文化课程。该村自编自导的畲歌畲舞在蕉城区中华畲族宫参加大型演出,反映畲族同胞勤劳、勇敢精神的“上刀山”、“下火海”、“奶娘行罡”等畲族优秀民俗活动,在该村得到了延续,极大地丰富了村民们的文化生活。
(2007年)
溪塔葡萄沟
吴庆堂 郭雅明
位于闽东第一高峰白云山的南麓,有一条闻名遐迩的葡萄沟。葡萄沟所在的小畲村,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没有发生过一起治安和刑事案件。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长河中,这里的畲族同胞始终默默呵护着属于自己的一方净土,精心构建了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园。
山哈祖训传家宝
眼下正值一年一度的葡萄挂果成熟期,福安市穆云畲族乡溪塔村的葡萄沟,藤架上早已爬满绿色的枝蔓,点缀着一串串繁星般的“珍珠”与“玛瑙”。放眼望去,葡萄沟郁郁葱葱,浓荫蔽日,清泉潺潺,令人流连忘返。
“畲族精神是个宝,祖训四不说得好:一是人穷要思变,无衣无食不能讨:二是自丑不出嫁,免得受欺又挨骂;三是宁辱不屈服,当个正义好民族;四是朋友不出卖,为人重节莫无赖。山哈祖训传至今,条条道理要记清。”这是张贴在溪塔村文化室墙上的“山哈祖训”,赫然醒目。
溪塔是一个以蓝姓为主的纯畲族村落,其蓝姓开基始祖的后裔自16世纪后期从广东潮州迁此繁衍生息,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世代更迭中,溪塔畲民始终秉承祖训,筚路蓝缕,自强自立,开辟了属于自己的一方乐土。“自从解放到现在,溪塔村没有一个人触犯过刑律,甚至没有发生过一起治安案件,不信你可以到公安部门查询。”村支书吴廷禄说。
来溪塔采访之前,福安市政法委领导就曾介绍说,这个村没有任何的刑事犯罪记录,综治工作很出色。因此,对村支书的这番话,笔者深信不疑,但还是忍不住问:“那平时村民之间有没有一些摩擦或纠纷之类的事发生?”回答也是否定的。村支书解释说:“我们这里从来没有发生打架斗殴的。畲家人老实厚道,谁惹是生非谁就遭受众人鄙视。”
据了解,该村家家户户签订了《平安建设家庭责任书》。每月15日,村里都要召开两场会,一场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例会,另一场是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会,村里所有的不稳定因素均被消除在事前或萌芽状态。而且,这里的畲民代代延续着优良的家庭教育传统,他们要求自家的孩子必须走正道,不干违背良心和违法乱纪的事,甚至不准未成年的孩子擅自在外过夜。
尽管如此,笔者还是决定到村民家中走走,探个究竟。
小村俨然大家庭
溪塔村村民雷阿平在家排行老三,一家兄弟5个,只有最小的弟弟尚未成家,父母均已60多岁。按通常情况分析,这样的家庭,兄弟、婆媳、妯娌之间的关系最难处理。然而,面对笔者的质疑,雷阿平没有丝毫的为难。他说,一家人相处得非常和睦,从来没有顶过嘴、闹过别扭,就算分家分田分地以及赡养老人等比较敏感的事情,大家也都二话不说,听长辈的。
沿着整洁平坦的水泥村道,笔者走进村中的一间杂货店,询问这里有没有赊账,店主直摇头。身旁的一位村民说,“祖训”讲了“无衣无食不能讨”,何况现在家家户户生活水平都不错了,谁还愿意去赊呢?
陪笔者走村串户过程中,吴廷禄介绍说,村里哪家煮“美味佳肴”了,都要盛上几碗送给左邻右舍,让大家一起“尝尝鲜”、享享口福,邻里之间的关系十分融洽,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每天傍晚至夜间9时,也是村图书室、文化室、篮球场最热闹的时间,劳作一天的村民聚在这里看书、看电视、打乒乓球、打篮球,其乐融融。
那么,虎头、高岭两个村与溪塔村毗邻,村与村山水相连、唇齿相依,有没有闹过不愉快的事呢?溪塔的几位村干部搜肠刮肚只想起一件事:去年10月间,村里一名20来岁的小伙子,傍晚时分骑摩托车返家途经虎头村,因天色已暗,不小心将该村一位70高龄的老人撞倒,幸亏没有伤到筋骨。小伙子的家庭比较困难,好不容易东挪西借了1500元钱为老人治疗。等到老人基本康复,其子女依然提出5000元营养费的补偿要求。溪塔村和虎头村的两委成员得知后,立即介入调解,最后让肇事的小伙子买些礼物,登门向老人及其子女表示歉意,才平息了这起意外风波。“我们村与邻村的关系历来很好,就像兄弟一般。”吴廷禄说。
近年来,溪塔村的葡萄沟远近闻名,加上这里还是地方名果“穆阳水蜜桃”的集中种植地,每年春夏时节,到这里观赏桃花、游览葡萄沟的游客络绎不绝,也给该村的社会治安带来了新课题。为此,村里决定组建治安巡逻队。真是一呼百应,报名者踊跃。
家和带来万事兴
溪塔村地处山区,全村126户、626人,耕地面积仅674亩。在这样人多地少的小山村,溪塔的畲族同胞用热情、质朴、善良、勤劳,铺设了一条致富的路子。他们开山种茶、跨涧栽果,甚至到外村承租耕地,目前人均年收入已超过6000元。2006年,该村被列入福安市首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有人说,只有“大家庭”式的溪塔村,才能成就一条绵延5公里、枝蔓相互缠绕、果实分属30多户种植户的“全国第三大葡萄沟”。此活不无道理,这也正是溪塔村的魅力。溪塔葡萄沟出产的刺葡萄,汁丰味甜,不酸不涩,深受青睐,市场销售价格比福安作为“中国南方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的当家品种“巨峰葡萄”要高出许多,每年给村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更珍贵的是,溪塔独特的地理和文化环境,已经成为无价的人文生态景观。
据介绍,为了开发溪塔葡萄沟的旅游资源,村里与福安市交通旅行社联手成立了旅游开发公司,首期投资60多万元建设休闲亭、廊桥、餐厅等基础设施和新景点,7月已对游人开放。同时,村里还投资10多万元建起了标准化公厕和10多个垃圾集中点,各家各户都配置了垃圾收集桶。村民们都在为维护这里的生态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2007年)
硖门柏洋村新事
蓝炯熹
福鼎市硖门畲族乡柏洋村1999年抓住修建高速公路和实施“造福工程”的双重契机,在名为“永家岗”的旧址上建起了高标准的移民新村。村支部书记王齐周告诉记者,新村的居民有畲族和汉族,他们世世代代和睦相处,永远团结,共同进步。因此,新村命名为“永和村”。
柏洋村共有21个自然村,其中5个畲族自然村。那里山高路远,信息不灵,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那里,最远的畲族自然村田头上村离村委会驻地9公里。在闽东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的“造福工程”中,5个畲族村都有不同程度的受益。除了1个村落就地改造外,其余的村落都采取了异地搬迁的方式。有的搬到了硖门畲族乡驻地,有的搬进了永和新村。
王支书告诉记者,我们在搬迁问题上有一条原则,即先让给贫困人口,其中少数民族摆在第一位,优先考虑;其次是处于偏远角落的汉族群众。今年内5个少数民族自然村的村民基本都能搬迁,而汉族还剩下900多人,40%的人口还没有搬下来。
王支书说,永和新村建设至今已花去了110万元,其中政府给了70万元,群众自筹40万元,这些钱中,33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少数民族村民搬迁时,给他们免去了前期的费用。新村统一设计,统一规划,统一施工。前期的设计请了福鼎市建委。少数民族村民建房有困难,由村委会出面找信用社贷款,2000年贷款15万元,第一批已经交还了10万元。目前,已经贷出了30多万元。村里办起了福鼎市创辉餐具有限公司,主要利用当地的竹林资源生产竹筷,销往韩国。村里还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到公司里上班,让他们赚钱还贷。
王支书带我们参观了新村的建筑群和村街的整体布局,还领我们看了新建的小学教学楼。王支书又指着两排整齐划一的新房告诉记者,这一条就是民族新街,我们考虑外墙装修时,增添富有民族特色的图案。生活环境的变化带来了精神状态的变化,在民族新街的新房里我们见到了少数民族居民,他们都显得自信和乐观。
在采访王支书时,记者听到了他说的一句话——当村干部要安心,办村企业要决心,做村公益事要公心。王周齐是村里的经济能人,1996年为了改变柏洋村的落后面貌,乡党委决定调整充实村两委,选择“领头雁”。这时,王齐周走马上任。当时他已是一个小型麻纺厂的老板,月收入达2000多元,这在小山村里,已相当可观。他义无反顾地卖掉了厂子,回到了村子,带领带领全村562户村民逐步走上了致富之路。村里做的第一件事是清偿债务。村里决定,村干部在还清集体欠债前,不领市、乡两级财政发给的干部津贴。同时,王齐周还拿出了7万元。通过几年的努力,全部还清了债务,为发展集体经济解除了后顾之忧。于是,村里利用当地的资源,办起了杨梅酒厂和酸笋厂,增加了收入。同时,转换了原有的茶叶加工厂、茶场和果园的管理机制和经营机制,扭亏增盈。
(2002年)
畲村金斗洋
李健民
这是福安市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山村。根据史志的记载,早在唐朝末年就有薛姓汉族在这里落户。到了清朝康熙年间,一支雷姓畲族辗转迁到这里,迄今已有300多年。现在的金斗洋村有600余丁,管辖8个自然村,主姓雷,是一个典型的畲族村。
过了穆阳溪,有一条乡村公路直通金斗洋。远望村景竹木掩映,林壑佳美,山野蓊郁,秀色迷人。村里房屋坐东向西,凭险临涧,沿山叠建,俨然一个寨堡。不难想象,在农耕时代,这是一个多么难得的避乱安身的世外桃源。
一道古朴的石砌梯路从村中直挂而下,将各家各户串在一起,这条路成了村里的“连心路”,全村70多座房屋和它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梯路边有三间供销店,油盐酱醋、日用小百货都可以从这里买到,给村民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金斗洋小学设在村子左边的最上角。这是福安市15所重点民族小学之一,学校始建于1951年,50多年来为畲村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有文化的劳动者。从这里走出的孩子们中有些人后来上了大学中专,学成以后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
和闽东的许多山村一样,金斗洋村的经济以种植农业为主,兼以多种经营。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种植面积约800亩,单季每亩可有800斤的收成,自给有余不成问题。过去作为主粮的甘薯现早已“退居二线”,金斗洋人主要用它做饲料养猪,或者加工成薯粉、粉扣等副食品,挑到集市上换钱。茶叶是金斗洋人传统的经济作物。全村茶园种植面积约300亩,福安大白茶是主要的经营品种,年产量在300担左右。食用菌和果树的栽培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来源。食用菌主要是蘑菇和银耳;果树以李子为主,芙蓉李常年产量大约有500担。
村西北有一座库容量为24万立方米的小水库,水库始建于1972年,为村子的农田灌溉和生活用水解决了后顾之忧。水库里放养了20万条鱼苗,只要管理得当,收入定然可观。
村里还有百余名富余劳动力常年在外打工,主要是年轻人,大多干建筑活。这是金斗洋村的一支重要生力军,每年为村里创造了数十万元的收入。每年春节期间,各路英豪回归故里,带回了各地的新鲜见闻和诸多信息,也给这个小山村带来了最为响亮的笑声。
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近20年来许多富有民族特色的习俗风情正悄悄地发生变化。
最明显的是妇女的服饰。往日那美丽的凤凰装已经不是随处可见,只有年长的畲族妇女依然留恋着自己的传统装扮。都市流行的奇装异服对青年妇女产生了极大的诱惑力,致使少妇少女们常常把美丽的凤凰装和传统畲家银饰珍藏在箱子里,只有在最重要的日子才十分珍惜地拿出来穿戴。
历史上盘诗对歌曾经是金斗洋人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文化多元化和生活快节奏的强大冲击,这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也悄悄地淡出。但是青年男女一旦找回了唱歌的“感觉”,也会很自然地摆开“阵势”,来几段精彩的“双条落”。
婚礼依然富有畲家特色,虽然简化了许多,并且增添了不少现代文明的色彩,但是在重要的程式上依然毫不马虎地沿袭着畲家的传统。
畲族是一个崇信祖先和多种神灵的民族,畲家厅堂的传统布置充分表达了这一习俗。最主要的是贴在中堂两边的“祖公联”:“建功前朝帝喾高辛亲敕封,名传后裔皇子王孙免差徭。”这是畲家专用的对联,一方面是为纪念畲族始祖忠勇王的不朽功勋,同时也自豪地向人们展示自己的民族身份。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金斗洋人的厅堂布置基本上与汉家没有太大的不同,大多数人家中庭左上方的神堂上供着以观音菩萨为首席神明的神榜,这是各路神灵的聚会处,罗列的各位“圣驾”大体上也与汉家相同,只是无论如何都少不了“田公元帅”;右上方的祖宗牌上延续的是“冯翊堂上远近一脉宗亲”的香火,与汉家无异。
一座大门上方写着“永镇堂前”四个大字的古庙就建在村口的大路下方,这里是金斗洋人的精神殿堂。庙里供奉着金斗洋村人最为崇敬的被尊称为“雷大三十二公”的祖先。这位祖先还是闽东畲汉民间共同崇祀的英雄,每年闽东各地甚至浙南都有许多畲汉信众到此朝拜,使一个平常的畲族山村成为一个小“麦加”。
雷大三十二公名叫雷国楚,乳名雷朝宝,生活在清朝康熙、雍正年间。由于当时畲族迁居金斗洋不久,经常遭受外族的侵扰,保卫家园、安居乐业成为村民最大的愿望。从小练就一身好拳脚的雷朝宝在保卫家乡的战斗中表现出色,受到乡亲们的拥戴。不久,一个叫铁珠的少林武僧因参加反清复明斗争被朝廷追捕,后来流落金斗洋,得到畲民的救助,铁珠和尚也就在这里开馆授徒,传授南少林武功。在众多的徒弟中雷朝宝是最优秀的一个。他将祖传盘瓠拳术和南少林功夫熔为一炉,创造了一套集长拳短打和棍术于一体、具技击和健身功用、风格独特的“金斗洋畲家拳”。
金斗洋畲家拳步稳势烈,发力短猛,善用手法,防守门户严谨,具有“形威、力猛、马实、手狠”的特点,概括起来就是“疾、硬、力”三字诀。金斗洋人练武崇尚武德,“练拳习武亦修德,一练筋骨二练技,三打不平四养性”是他们的祖训。金斗洋村还专门订立了《习武健身武德》:
习武健身莫心急,循序渐进守规矩。
尊师训练即妙方,练到真功莫骄傲。
真艺不传非君子,少林戒约切记清。
若得真技要谨慎,可教高德有志人。
既知经络伤人命,不可随意施术行。
制服于人不伤命,何须动手不留情。
为国捐躯可应征,扶弱除强艺可施。
若凡要使真功夫,穴位拳法要精通。
一知半解反挨打,半途而废非门生。
劝君练武莫怕苦,小树日久必成材。
若欠武德众人厌,良师拒收歹徒弟。
此为少林真绝技,切莫轻易向外传。
金斗洋拳术充分展示了畲族人民刚健尚武的性格特点,在畲族社区广泛流传,成了中国畲族拳术的一个代表,金斗洋也因拳师辈出而享誉八方。
今天,金斗洋人仍然练拳不辍。为了更好地培养畲拳接班人,金斗洋还开设了武馆,组织青少年武术爱好者进行正规训练,使畲拳这一民族传统文化的奇葩永不凋谢。
(2004年)
茶岗“三变”
刘翠婵 陈康智 高霞
已是深冬,几股寒流袭来,地处山区的霞浦县水门乡茶岗村气温骤降。但走在这个刚刚被国务院扶贫办评为宁德市唯一的“整体推进扶贫开发先进村”的村庄,却少见在冬日暖阳下晒日头的村民,原来村里很多村民外出打工了,在家的农户也是忙着开荒,忙着养鸡养猪,有功夫晒太阳的就是一些老人和孩子了。
农户收入增加,村民的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是茶岗村这几年的一大变化。茶岗是少数民族聚居村,也是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全村1395人,畲族人口占85%,分散居住在19个自然村,有的村落只住两户。山高路远,交通不便,经济结构单一,发展缓慢,到2002年还只有4个自然村通了机耕路,1个自然村可以看到闭路电视,全村人均收入1300元。正是这一年,省民宗厅挂钩帮扶茶岗村,三年来,省民宗厅多渠道筹资230多万元用于茶岗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农业性开发项目,使全村的社会经济事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2005年村民人均收入将达到3500元。
茶叶生产和劳动力输出是茶岗村两大支柱经济。茶岗曾经是一个以种茶闻名的畲村,但茶叶品种老化,村民又没有足够的资金大规模栽种优质品种,很多茶园都荒了。在挂钩单位的支持下,村里出台了两项优惠措施鼓励农户垦新改旧,向茶农免费提供“春波绿”、“福鼎大毫”等优质茶苗,每亩茶农还可免费享受100公斤的生态肥。茶农种茶的热情高涨,短短三年,村里就新开优质茶园600亩,老茶园也大都换种新品种,受益农户达263户。仅茶叶一项2005年就为全村人均增收645元。此外,村里还结合县里积极实施劳动力输出工程,全村劳动力426人,常年或农闲外出打工的就有320多人,年创收400多万元。
三年的扶贫攻坚,让茶岗人的生活一天天变好,也让茶岗村一天天变新。三年来,有99户村民盖了新房,全村道路硬化5.39公里。投资81万元、长3公里的主村水泥路,把昔日偏僻的畲村和县道桐松线连在了一起。2005年,茶岗在省、市、县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投资23万元修建了3条通往自然村的机耕路和多处水利工程,投资19万元为村小学修围墙和硬化操场,购置12台电脑成立了学校电脑室,为畲村孩子的学习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在茶岗人眼里,还有一个让他们感触颇深的变化,那就是村干部变了,变忙变累变“近”了。省民宗厅下派干部、村第一支部书记蓝铁军是最忙的一个了。村民们说,如果没有他的忙上忙下忙东忙西,茶岗村就不会变得这么快。2004年7月,蓝铁军一到村里就忙上了,他的足迹踏遍19个畲村的角角落落。为构建一个团结有力的村班子,他制定全村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完善各项制度,村支部和省民宗厅第三支部开展共建,积极筹建党员基金会,开展“党组织为党员送温暖、党员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走访老党员、老支委,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慰问五保户、低保户,资助贫困学生……水、电、路、教学楼、有线电视网络等14个基础设施项目在短时间内建成。村干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解忧难的氛围越来越浓,干群关系也越来越融洽。今年9月,茶岗村党支部被宁德市委确定为全市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三个试点村之一。11月中旬,全省民族乡村电脑农业应用工作现场交流会在茶岗召开。
“一年基础、两年起步、三年变样、四年脱贫”,茶岗村正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地走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
(2005年)
红坪写意
杨昌长
披着晚秋的红霞,踏进红坪的红土地,不见“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却现“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一派盎然和谐景象。畲寨村道边的柿子树正挂满红彤彤的柿子,活像一盏盏红灯笼迎接我这个“准山哈人”的到来。
红坪,历史老人早已昭示:她是一位既古老又年轻的“红豆蔻女郎”(“红豆蔻”当地意指风头正劲)。建国初期的扫除文盲、养猪养羊、医疗试点;文革前夕的“四清”社教;改革开放以后的科教兴村、科技兴农;直到今日的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红坪均“豆蔻梢头”。
在畲寨,我巧遇了寨子的两位当家人。一阵寒暄后,我开门见山:“红坪还真是名不虚传,据说今年畲民的年均纯收入都达到了4000多元。你俩咋整出这红样?”
“红火不红火,整活靠大伙。”
“咱俩不过办事整公开、整民主,还能整啥么?”
支书雷石锦、村长雷树宝不健谈,两人一副老实相。我把话题岔到当地的民情风物上。
从他们的介绍中得知,红坪的民情淳朴,寨子600多村民清一色的“山哈人”。畲民以雷姓居多,人口较少的彭、孙两姓在红坪也是畲族,这在别处是极为鲜见。他们相处和睦,待人和蔼,处事和谐。红坪四周尽是秀林奇山,山石之状有公鸡、有蛤蟆、有画眉,尤其是寨子对面峰顶一巨石,形如古时官帽,谓之“纱帽石”。
红坪的树木都是宝。寨中雷氏宗祠边有一株硕大的榕树,据说有600多岁。它状如大伞笼盖四野,虬枝任性伸长亲抚大地母亲。据说就是这株“风景树”庇护了红坪的风调雨顺、四季平安。一到农历正月,寨子里的鼓手班都会聚集到祠堂里、榕树下击鼓鸣锣,吹箫引凤,好不热闹,杂以巫师的“奶娘踩罡”、畲族青年的“盘歌对唱”,那是一种堪比“清明上河图”的酣畅情景!
近年来,红坪畲族同胞大做林业生态文章,把四围山头都泼上浓阴,使整个地表流翠叠蓊。村支书雷石锦、村长雷树宝带领畲族乡亲把寨子整得无石不景,无树不宝,他们的汗水没有白流。村里柑橘、蜜桃、柿子、梨子等果树植满沟壑;茶叶、药材等经济作物布满山岗:红坪绿了、红坪富了……
眺望红坪的南山,半山腰的浓阴丛中可看到一角红色的飞檐.大有“深山藏古寺”之韵。我们一行拾级而上来到普照禅寺观光。据寺中僧人介绍,普照禅寺寺址乃缪仙翁之先人缪氏姊弟耕读之所。其弟中状元后,其姊便在此地筑起尼姑庵,后尼姑圆寂,就改作寺庙,庵名也改为“普照禅寺”。相传,寺下方田中有一块田螺石,每当夜深人静,田螺石就会变成田螺姑娘,躁动怀春,这种僭越之举终于招致寺中一法师的弹压。法师默念咒语用七级宝塔将田螺姑娘吸入囚禁。至今,该宝塔的残损塔顶还躺在寺内。
寺下方田中,还有一块合掌石。相传这合掌石乃陈二师姑的化身。该师姑与象地的龙女结拜为姊妹。夜间变成两石相抱致使道路遭阻,结果也招致寺中法师的弹压驱离……
普照禅寺的故事百怪千奇,人们权当饭后茶余的消遣,一笑了之。
在寨子里,我还走访了畲家父老78岁的雷逢吉。雷老向我们讲述了红坪的古今变迁。红坪原名南坪,因“南”、“蓝”谐音又被称作蓝坪,在“农业学大寨”中蓝坪广养红萍一举成名,遂被市地名办易名“红坪”。红坪雷氏乃广东凤凰山雷氏的后裔,因离乱于明时徙播南坪,至今已近600年。600年间红坪畲民出了不少仁人志士,有的习武强身,保家卫国;有的投身革命,叱咤风云……
笔者试图用写意去承载南坪厚重的历史,传奇的经历。匆匆告别雷逢吉老人,告别了红坪,结束了这次畲寨采风,但意犹未尽。
(2008年)
福安凤洋“百艺村”
王志凌
秧绿、谷黄,秋天晃悠悠爬上山脊,山下便一片稻香弥漫、风韵盈盈。有“百艺村”之称的福建福安凤洋畲村,就藏在这片秋色尽染的畲山深处。
凤洋村,曾以其丰富的传统民间手工技艺赢得“百艺村”的美誉,名噪乡里,风光百年。而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一些传统手工产品日渐淡出舞台,昔日百业俱兴的“百艺村”陷入了人老艺消、后继乏人的尴尬。
凤洋的畲族同胞在生产、生活中不断衍生出了各式各样的纯手工技艺,清朝末年就曾十分兴盛。据村中老艺人们回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村里做木工的、编蓑衣的、制畲服的、箍缸补锅的,只要人们生产、生活中会用得着的产品,就有相应的手艺人。当时家家户户一般都有两三门的手艺,或世代承传,或外出求学,代代有传人。当村民间相互有需求时,往往是以艺换艺,我帮你补个锅,你帮我织件衣,其乐融融。
百艺争辉,百业俱兴,畲山“百艺村’写下了一页传奇。当年除了留守村里,服务乡邻外,一些畲家艺人也会走出村寨,闯荡江湖。献艺一处,他们总会结识一些热情好客的东家。于是,每年正月十一畲村庙会时,艺人们便会盛邀这些交往甚密的东家们拖儿带女进村做客。“多的一家客人坐满了十来桌,少的也有四五桌”,穿起畲装,斟上美酒;觥筹交错,把盏言欢;三天两夜,歌满畲山。这一风俗沿袭至今,昔日繁荣百艺可见一斑。
因为这独特的风情、悠远的历史,2006年凤洋村被评为福建宁德畲族文化重点村;今年7月又跻身该地区第一批历史文化名村。
上世纪70年代之后,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人们生产、生活日常用品日渐丰富,昔日纯手工传统产品渐遭淘汰,红极一时的凤洋畲村技艺也随之萎缩消亡。
69岁的钟石俊老人是当年大名鼎鼎的畲族服饰制作艺人。20岁时从叔辈承传这一技艺后,小至烟袋,大至蚊帐,各类畲家服饰挂件他无所不能。身怀熟稔技艺,年轻时的他走南闯北,制衣无数。老人说,在村里各项手艺吃香的年头里,他几乎一整年都在外揽活献艺,周宁、蕉城、霞浦各地畲家群众争着请他上门做衣裳。
而今随着畲汉风俗文化的共融同化,穿畲装、围畲裙的畲家人越来越少了,握惯了剪刀、做惯了穿针引线细活的他则只好扛起锄头下地刨食。偶尔农闲时分,他还会重操旧艺,为即将出嫁的畲家女赶制几套服饰,或为对畲家服饰情有独钟的老乡亲缝上几件衣裳留个念想。
时断时续,钟石俊老人成为村中乃至整个福安西部畲区少数还在坚守的畲衣制作艺人。而在当年,村里这样的艺人就有十多位,且是清—色的畲家汉子。
当人们还在为远去的传统手艺惋惜时,新兴的手艺又在畲村兴起。现在的凤洋村,九成以上的群众都操持起泥匠、建筑的营生,足迹遍布闽东。只要市场上有需求,村里就会有相应的新手艺。“百艺村”也在与时俱进。
(2008年)
上金贝:宁德市区的“后花园”
蓝青
神秘古墓、山林风光、畲族风情……近年来,蕉城区金涵畲族乡上金贝畲村以其秀美风景及神秘气息吸引了许多游人纷至沓来。8月9日,宁德晚报“最美乡村”采访团记者也踏上了这片美丽的乡土,感受这个古老畲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所展现的新风采。
一、山林飞瀑
已有数百年历史的上金贝畲村距市区仅20分钟路程,当汽车在村口偌大的停车场停住时,最先吸引外乡人目光的就是那半个足球场大小的人工湖。人工湖湖水清澈,水中锦鲤自在游弋,湖边绿草茵茵,凉亭、杨柳、景观灯错落有致,一排白墙黛瓦的村屋与四周的青山一起,在水中投下了影影绰绰的倒影,村子充满了休闲度假区的风情。
穿梭于村中,这个畲村又展示了其另外一番风貌。依山而建的房子次第交错,或砖瓦房或木质房皆敞着大门,屋旁随意搭起的架子上爬满丝瓜藤,丝瓜藤下一小块一小块的菜地种着各种蔬菜,间或有穿着畲族服饰的村民挑着担子从巷道缓缓走过,质朴的气息让都市人瞬间褪去了心里的尘嚣。
穿过村道,拾阶而上,很快就被葱郁的山林环抱。行走林中,古树奇木随处可见,不时有彩蝶双双对对从面前翩跹而过。石径上,铺满阳光透过枝叶投下的斑驳光点,走在其上,感受自然气息的围绕,让人浑然遗忘市区就在山下不远处。
村旁林中有一条小溪蜿蜒流淌,村民告诉记者它叫开堂溪,“沿着它往下走可以看到碧水帘,跌宕三叠,也值得一看”。在村民的引领下,记者开始向碧水帘进发了。顺溪而下,穿过结满累累果实的蜜柚林,在细窄的田埂踩踏而过,一段充满乡趣的路程后,一条三叠瀑赫然眼前。原本潺潺流淌的溪水陡然而落,划过一条弧线后砸落在山石上,飞花溅玉后重新汇聚成一条白练倾泻而下,随后又跌在岩石之上,形成更细碎的珠帘跌落潭中。站在潭中溪石上近距离感受碧水帘,飞溅的水珠夹带着湿润的水雾扑面而来,清凉感顿时弥漫盛夏的山林。
二、古墓风洞
在村子上方的山中,藏着一座神秘的明朝古墓,近年来吸引了不少专家前来考察。明朝太监墓、明建文帝墓、元朝贵族墓……关于墓主人的身份众说纷纭。所以欣赏完碧水帘后,记者下一个目标就是明朝古墓。
沿山道而上,很快就到了这座古墓前。古墓分前后两坪。前厅的碑亭已损毁,只剩下几根八角石柱矗立着。地上零碎散落着许多雕刻精美的石块。而后坪墓室呈圆形拱墙状,两旁雕龙刻凤,墓室规模显得颇为宏大,的确像大户人家的墓室。但是虽经众多专家考究,神秘古墓主人身份至今是个谜。
“这山中有一个风洞,常年不断吹出凉爽的微风,哪怕是盛夏时节。只要你往洞口站一会儿,都会打寒战。”村子所在的麒麟山中处处有奇妙,而这村中老人口中的“风洞”也正是麒麟山一奇。真的有这么神奇吗?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离开古墓后,记者迫不及待地同村民一道前往寻找风洞。
越往高处攀登,树木越为茂密,光线也逐渐幽暗,踩着脚下咯吱作响的枯叶,耳旁伴随着此起彼伏的虫鸣鸟唱声,颇有几分探险的意味。顺着新开辟的麒麟山游步道前行,途经祥云岩、灵响石等麒麟山“十奇”之景后,一个一平方米左右的洞口赫然眼前。
“这就是风洞了!”带领记者寻找风洞的村民说。风洞看起来并不起眼,不大的洞口很容易让人忽略而过。但只要凑近洞口,由内而外吹出的冰凉之风一定会让你打个激灵。从洞口向下看,其下方呈漏斗状。一眼见不到底,就算用手电筒照射也是一片漆黑。在洞口站稍长时间,源源不断吹拂而出的凉风让人在盛夏中也感觉到了寒意。“它的凉爽之风大概也是从山体里吹出的吧?”对于风洞的神奇,同行的一名村民猜测。
三、旅游农业
从山中返回村里,记者被村旁的一条葡萄长廊深深吸引住了。长廊绵延数百米,爬满葡萄藤,夏日漫步其下,有说不出的浪漫之感。
“这是去年开始投入建设的农业观光园的一部分。去年10月,为推进村里休闲乡村游的发展,也为促进畲民发展新产业,上金贝村投入近30万元,建设起这个农业观光园。”村团支部书记蓝新华边介绍边引领记者游览了一番这个新型的农业观光园。
一进入园区,一幅田园画卷随即在记者面前展开:这边700米长的葡萄长廊蜿蜒曲折,那边是一朵朵荷花铺满池塘,亭亭玉立的荷花和柔软绵长的葡萄藤相映生辉,形成了一处与记者之前领略的山林风光迥然不同的田园之美。继续前行,一大片种植着葡萄、油桃等现代农业园呈现眼前,“这些是我们请省、市、区的农业科技专家,帮助进行功能区划、高新品种引进、栽培管理等全程指导,实现高标准建设的,光荷花就有数十个品种。”谈起这片现代农业观光园,蓝新华充满了自豪。
“这两年来,我们村主要致力于新农村建设示范园、畲族村寨风情园、郊外生态休闲园这‘三园’发展,着重发展旅游,又不忘发展现代农业。一方面推广茶叶、蜜柚的种植,另一方面建设了村口的景观湖、现代农业观光园,目前麒麟山游步道、金贝寺到八仙顶的游步道等也进入了扫尾工作。畲民的人均收入也从2000年的2000多元跃至2007年的近5000元。”蓝新华向记者介绍着近年来村子的快速发展情况。
(2008年)
闽东老区民族乡村采访散记
杨昌长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的前夕,笔者踏着当年叶飞、曾志等老一辈革命家走过的足迹,寻访了当年畲族革命的圣地,采撷了几束“畲苞花”,谨此作为对党八十华诞的礼赞。
竹洲山: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重要战场
竹洲山,留给闽东苏区革命史绚烂的一笔,特别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峥嵘岁月,生息在这块土地上的山哈人,用鲜血和生命上演了一出闽东革命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正剧。如今,这块土地上的畲族乡亲又有什么新的壮举?怀着肃敬的心情,我将竹洲山作为造访的首选地。
走进竹洲山,一下子你就会明白当年叶飞、曾志、马立峰、詹如柏、阮英平等老一辈革命家为什么选择这里作为革命根据地的奥秘。这里林深草密,崖险峰奇,可是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所在。路上陪同我一起到竹洲山采风的福安畲族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雷瑞华介绍说:当年这里分布着上竹洲、下竹洲等9个自然村。1936年农历十月十九,国民党反动派两把火烧了上竹洲与下竹洲,过了个把月,又把余下的7个自然村烧个精光。当年,叶飞带领红军战士正在三湾畲村慰问群众,不料遭遇匪徒突然袭击,英勇负伤。畲胞蓝木庆背起叶飞一溜烟遁进了羊林石洞(后被称为红军洞),终于逃过一劫。
同行的穆云畲族乡包村干部小雷介绍:竹洲山原有9个自然村,现在只剩下7个村,分别叫屏峰山、石厝下、十二泡、曲坑、三湾、上竹洲、下竹洲。当年,白军长官误听属下报告竹洲山情况还闹出了笑话。他竟把上竹洲、下竹洲听作上四州、下四州,把三湾听成要过三关,把石厝下误听为石头做的碉堡,把十二泡听为有十二门炮。于是就上派飞机、下派骑兵进行轰炸围剿,结果飞机寻不着目标,战马转不出山向……
边走边聊的当儿,竹洲山的门户——石厝下扑入我的眼帘。小雷接着介绍:这石厝下当年曾被白匪夷为平地,1952年,时任省长的叶飞拨款重建。我顿然想起曾听人讲,在闽东苏区成立60周年的1992年,是时已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叶飞重回故地,在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目睹竹洲山历史图片的情景:他凝视良久眼角发潮。叶老对竹洲山的感情是何其深哟!
来到竹洲山的主村——屏峰山村。村支书蓝水金和村民主任雷兴发早已在村头迎接我们。热情的主人将我们邀到村委大楼憩息。村委大楼为两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一切崭新。村支书介绍:“这是去年市委书记傅贤光挂点我们村时支持8万元助建的。”
“噢,市委书记亲自挂点竹洲山,可见领导对这里是多么重视喽!”
“不是么?解放后党和政府对竹洲山这个革命基点村的支持可说是巨大的。”同行的畲族开发区领导雷瑞华这样说。
“党和政府在五十年代就拨款为老区畲民重盖了民房,六十年代再拨款修建了学校,七十年代又拨款兴修了坝头桥,八十年代还拨款拉上了电杆电线,九十年代又再次拨款帮助畲民架设了闭路电视,还帮助修了机耕路。而就在去年,市、乡两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还调来水泥,支持畲民搞了村路硬化和房屋厅堂硬化……”包村干部小雷和村支书、村民主任不时插话。
“省市民委和老区办多年来对我们的支持更是毛讲了(讲不完),他们真是山哈人的好兄台(兄弟)啊!1999年的夏天,省老促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吕居永,不顾高龄体弱深入竹洲山搞社会调研达一星期。回榕后又写了调查报告送省老区办、省民委,促成省老区办、民委分别拨款支持竹洲山发展茶叶、毛竹基地。省民委还帮助修建了引水工程。”饱含深情的支书蓝水金畲话拌着汉话讲。
竹洲山的畲族乡亲对党和政府的支持何尝不是巨大的呢?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曾是中共安德县委和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的重要基地。畲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对党无限忠诚,为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9个自然村86户366人被白匪杀害了202人。
在战争年代,畲族乡亲蓝成怀为叶飞、曾志和红军战士送饭,被敌人捉住后坚贞不屈、不吐真情,被敌人打断一条腿。安德县苏维埃政府第一任主席——竹洲山畲民钟立柱在战斗中英勇牺牲,其胞弟钟凤朝也为革命捐躯……
在曲坑自然村,我们遇到了钟立柱的孙子、如今已82岁的钟曰兴。老人家告诉我们:“1931年到1936年,叶飞来来往往,在我家吃住了五六年。”
“解放后,您老人家有没有去找叶飞呢?”
“没有,我还是自己种地自己过日子。”
多好的畲族乡亲啊!居功从不自傲,奉献从不图报。有多少像钟曰兴那样的畲民默默地奉献在竹洲山那片红色的土地上,撑起了竹洲山那片蔚蓝的天空!
由于历史的重负和地理条件的制约,如今,竹洲山的畲民在总体上还未步入小康,但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在畲族乡亲的艰苦奋斗下已取得了温饱。
将告别这块革命圣地的当儿,我们一行来到竹洲山畲族革命纪念碑前,手捧从山野采来的畲苞花,庄重地敬献在纪念碑的石阶上……
凤洋:闽东少数民族最早建党的村庄
与竹洲山近在咫尺的凤洋畲族村,原名凤翔,因“翔”、“洋”谐音,后者笔画少写起来方便,遂取代前者。
“凤洋,在1929年就建立了中共党支部,在闽东畲村为最早,随后便成立了苏维埃政府。”“钟阿尕是畲民中最早加入党组织的党员之一。”同行的畲族开发区领导雷瑞华不愧是畲乡的“活字典”。
“当年,在与白匪的斗争中,凤洋村有钟盛顺、钟盛义等10多位畲民为革命英勇献身。”康厝畲族乡妇联主席、凤洋畲村包村干部黄秋云也略知底细。
一边说着,我们便到了凤洋村头。一眼望去,凤洋就像一只硕大的凤凰栖息在太阳山(凤洋所辖自然村)脉的半岭(亦为所辖自然村)之间。村中土墙木屋、砖瓦水泥钢筋结构房舍皆错落有致。黄秋云把我和雷瑞华带进村支书钟荣锦的“府第”。该屋为两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底层开间食杂店铺,生意不错。店铺的厅前,据说还是个“消息发布中心”呢,各种社会信息包括小道消息都会传到这里,然后再反馈到畲民中去。
支书钟荣锦见我等远道而来,一阵寒暄后把我们领进里屋的会客室。室内装饰典雅,进入铝合金镶玻璃的会客室门还得脱鞋呢。落座后,我便说明了来意。支书是个见过世面的人,又是市人大代表,快人快语,向我介绍了凤洋的昨天和今天:
“说起过去,凤洋人可惨啦!1929年到1934年,凤洋及自然村太阳山、半岭、牛石坂、占洋共600多人,被白匪和民团杀害的就有40多人。解放后,整个风洋被评为‘五老’的就有30多人,现还在世的仅3人。”
“那时红军北上,叶飞和几个红军战士负伤未走,就住在我下厝的钟兴康家里,37天后遇白匪、民团‘围剿’,大家就把叶飞等人藏到提刀山的红军洞里,并不时给他们送去食物,才保住了他们的生命。”说到这里,钟荣锦一脸的自豪。
钟支书还介绍了解放后党和政府不忘畲族革命基点村的山哈人对革命的贡献。解放初期就给畲民送衣被送粮食,1955年还为凤洋畲村办起了全区第一所畲村文化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县民政局(当时民委合并在民政局)、水电局拨了7万多元支持畲民修了水库;从此凤洋畲村实现了旱涝保收。在改革开放时期,市乡两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凤洋畲村更是倾情支持,帮助村里架设了电杆电线、闭路电视,还帮助修了机耕路。
我们抽空到几户畲民家里兜了兜,从他们的屋内设施、衣着和餐桌上发现,这里的生活水准确实要比竹洲山上一个档次。钟荣锦说,凤洋是全乡首批奔小康的畲村之一。畲民们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还大力发展香葱、蔬菜、茶叶、芙蓉李、柿子等经济作物。全村现有香葱基地400多亩,茶园300多亩,无核蜜柿、芙蓉李等水果基地200多亩。香葱还成了该村的品牌产品,前些年占领了周边各县市的市场。不过近年受福州香葱的冲击,失去了部分市场。说到这里,他喟然感叹:如今市场竞争激烈哪!接着又说道:“过几天,我和村民主任钟明弟将到外面闯一闯,去挤一挤新市场,准备给全村1260多号群众搏(挣)一口饭。”
南溪:“九家保”的故事
松罗的南溪,有个别称叫九家保。这个畲汉杂居的村庄,当年曾有一桩英勇悲壮的壮举。这次采风第三站的船儿就抛锚这里。
5年前,我曾与当时的松罗乡乡长张星旺到此造访,对那里至今还记忆犹新。今天,我只身来到这里,目的是再拾掇一点鲜活的东西。跃上葱茏四百旋的松罗岭,我的思绪就像畲苞花,开放在岁月的纵深……
1933年,红军在闽东开展革命斗争,是年10月9日,叶飞、詹如柏、施霖等在南溪村秘密集合,不幸被大刀会匪徒抓住,捆在村中的大柱上。农妇施脓禄急中生智,谎称叶飞等是他们请来的帮工,并召集9家畲汉乡亲为叶飞等人担保。他们前往10里外的牛落洋村筹借到500块大洋,救下被抓的革命领导人。事后,白匪明白了真相,遂将施脓禄砍成四截,并杀了9家具保人及子女、亲戚100多人。革命战争年代,南溪畲汉同胞为保护革命领导人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的精神感昭日月,光耀千秋!
就在5年前,这里的公路还没通。当时有一民谣:“世居九家保,代代山路走。情歌听得见,相会恨路遥。”没有路,山村群众即使有鬼斧神工的力量,也难以生成移山填海的造化。当年我站在南溪村的谷底,仰望层峦叠嶂,连天也变得狭窄了。在这样的小天地里,庄户人家只能听天由命,靠山吃山成了他们生存的唯一选择。杀一头大猪,这700多号人的村子消化不了,只得抬到松罗集镇上卖。从南溪到松罗,走山路一步三歇从山谷旋到山巅,再由山顶盘到山脚,峰回路转,头昏目晕,这光景谁能消受得了?因此,外地猪贩到南溪都要挑瘦小的猪宰。
为了修通九家保公路,近两三届松罗乡党委政府都付出巨大努力。南溪村共产党员刘乃宝十几年如一日无偿在工地上默默奉献,被人誉为活愚公。省计生委挂职松罗乡副乡长莫祥铭,曾上下奔走呼告请求支持,为公路的开通立下汗马功劳、当年,我在省“希望工程”办公室资助兴建的南溪小学教室里,看到了小女孩翁阿童和小弟弟翁小辉在黑板上画的桑塔纳,飞驰想象,那桑塔纳正朝着南溪村开来呢。
哦,天真无邪孩童梦!
今天,当我再次来到南溪时,南溪公路的开通已圆了孩子们的梦。南溪姓杨的皆为畲族,笔者姓杨,本是汉族,而在南溪无论畲汉都视我如同亲人,只因我和他们一样真诚。村支书刘成钦告诉我:“自从修通了公路,南溪猪怕壮已成为历史,南溪贫困的破帽已在两年前被扔到了摩天岭下。”
到了松罗,总得到王隶、杜坑两畲村走走。王隶解放前有“乞丐没路头”之戏称,可见其清野和孤困,就是这野困之地,1934年,时任福霞县委书记的曾志曾在这里的葛藤弯和另一畲村杜坑养过病。是年8月,由于叛徒告密,白匪包围了葛藤弯和杜坑,正在雷金妹家养病的曾志,处境十分险恶。说时迟,那时快,雷金妹毅然丢下3岁的娃仔,背起曾志从后门一口气跑到山上,将曾志藏在一个隐蔽的山洞中。曾志得救了,畲家大嫂雷金妹的细丁仔却不知去向……
抚今追昔,令人感慨万千。据说,在闽东苏区创建60周年纪念大会期间,曾志参观了畲族革命纪念馆。这位中国革命的巾帼英雄,面对雷金妹肖像,情不自禁地流下一掬老泪,令在场陪同参观的同志也潸然泪下。
我站在王隶畲村“造福工程”的大坪上,眺望葛藤弯就在眼前,俯视杜坑也隐约可见。王隶村支书雷石眉告诉我,如今,这些“革命圣地”的经济都有很大发展。畲村群众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晚熟葡萄等经济作物和山羊等畜牧业生产,大都脱贫致富奔了小康。一栋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舍表明这里的主人已不愁温饱;畲族革命基点村的农家子弟已坐进崭新漂亮的教室;山区村级公路也已修到了畲民的家门口……
目睹巨变,我的心头泛起了慰藉和惬意。
东山:闽东土地革命的试点村
东山畲村,原为“闽东的延安”——斗面行政村的自然村,1979年从斗面析出成了行政村。该村在闽东革命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1933年,闽东苏维埃政府机关延伸到这里,在此建立了保密局、后方医院、枪械厂和印刷厂等。翌年,时任闽东特委委员的曾志受苏维埃政府之托,在东山进行试点分田。“东山分田”开闽东土地革命之先河,意义自不寻常。行文至此,笔者忽然想起:18年前我曾到山下村采访当年苏维埃政府分管农业的老红军张尚蒙。这位耄耋之年的革命前辈,从病榻下摸出一捆有关分田分地的册子让我看,只是当时年轻无知,我未曾仔细记录。听说不久后张老就去世了,实在可惜。我想:当年闽东革命之所以深得人心,形成燎原烈火,其中这“土地”二字至关重要,它起到了支点和杠杆的作用。对这么一个革命“重镇”,我岂能不造访?铆住了东山畲村包村干部小蓝后,我们就驱车驶上“闽东乡村第一路”溪楼路,在斗面村停车后,我们便徒步登上东山。
东山畲村坐落在溪柄镇与松罗乡的半山腰。村子不大,房舍也不新,只有一所学校“鹤立鸡群”。咋啦?这哪像个行政村?我怀疑小蓝是否找错了“对象”,小蓝把我领进一栋普通民房,说这是村民主任钟发森的家。走进钟家,只见家中陈设也够现代化。小蓝随手拎起钟家电话摁通了村民主任的手机。一袋烟工夫,村民主任便匆匆从山上赶回,见了我这个客人便“领导”长、“领导”短地热乎起来。寒暄之后就“咔嚓”掀开易拉罐给我等递饮料。接着就吩咐家人下厨烧菜,说是中午客人多。我环视周边,果然有五六个青年呆在钟家。
从村民主任的穿着和言谈举止,我看不出像一个庄户人,倒像个私企老板。果然不出我之所料,小蓝告诉我,村民主任钟发森与村支书雷连安两人联合开发经营了一个石板材矿山,并雇佣了10来个工人,刚才呆在钟家的几个青年哥便是。
从小蓝那里我还晓得:就在前天钟与雷两人正运一车石料到泉州出售。为了接受我的采访,钟昨夜才从泉州赶回,雷还留在泉州。今天一大早,钟又到矿山张罗去了,适才挂了电话方回。
只听说当今农民的生财方式是“农户+公司”,而我今天又领略了另一种方式“村长、支书+矿业”。这一方式确实使钟发森他们走上了一条发家致富的坦途。
小蓝悄悄告诉我:“东山村有十几户畲民在福安市区盖了新房,有8户在市郊的留安新村建了新居。”钟发森、雷连安都在城里买了洋房哩!”
“嗬!怪不得东山村尽是些旧房子。”
“东山村有一半畲民都变成城里人了。”小蓝解释。是呀,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攀。既然有一大半人都到城里发展,这些人当然不把钱投到旧地方。这东山的“不景气”也就成必然了。
我们闲扯正在兴头,钟发森与妻子已为大家烧了一桌丰盛的酒菜。觥筹交错之际,我乘兴借机采访:“东山是畲族革命基点村,主任您能不能给我们讲讲当年叶飞、曾志等人在这里闹革命的故事?”
“咳!这要问老年人才知道。”钟发森说:“只听讲,曾志有来东山的红军后方医院看过病。叶飞为躲避民团,到东山山洞藏过好几天,饭是村里人给送的。”
在东山我还了解到:解放后,东山畲民可谓东山再起,他们彻底医治了战争留下的创伤。尤其在改革开放时期,东山畲民敢领风气之先,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大胆走出去请进来,创办了茶厂、塑料厂、粮食加工厂等。经济能人雷连安、钟发森等人还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投入巨资创办了矿产业,成了当地名副其实的大款。这不,兴建东山学校上而只拨4000元,其余的2.4万元,雷连安、钟发森两人居然自掏腰包给凑上。刚修成路坯的一条机耕道,也是两人投入近3万元修成的……
我问钟发森,这公益事让私人掏腰包,今后如何个算法?钟回答得挺爽快:“蛮做蛮去,何必斤斤计较。”
这可不是“斤斤”计较,而是几万元款子呢!都说大款大多为富不仁,我看钟发森等人为富亦仁,不然他们何以甘为畲民奉献所能?何以畲民们都对他们充满信任而连选连任?
毋庸深访,凭直觉我已感受颇深:东山畲民有这样的领头雁领路,他们的今天已相当滋润,到明天,他们的日子肯定会像含苞欲放的畲苞花妩媚缤纷。我与村民主任相约,到那时再上东山定是春风得意脚步疾,一日看尽畲苞花。
离开东山,我与小蓝特意沿着新修的机耕路回返。半路上,齐刷刷一排排红砖水泥建构的楼舍在我的眼前突现。小蓝告诉我,这是东山所辖的畲族自然村仙人村。
仙人村?难道这山沟里的畲民都成了仙人?我疑惑。小蓝扑哧一笑:“成仙不成仙,他们活得赛神仙。”我信然。
哦!最是畲苞花开时,“仙人”自知党温暖!
(2001年)
古田富达:人口最多的畲族村
蓝青
富达村现有人口2300人,其中蓝姓畲族1700多人,占全村人口的74%,是闽东最大的少数民族集居村,在闽东畲族中拥有着特殊的地位,这里保存了许多传统的畲族民俗特色,一年一度的蓝公节就是富达村独一无二的传统节日。9月16日,记者慕名走访了这个村子。
一、村落风貌
9月的富达村显得特别的清朗,天高云淡,薄薄的云层投下的淡淡阴影,在村庄里缓缓移动。不强不弱的光线让环绕村庄的青山尤其清润,有着浓妆淡抹总相宜的姿态,而群山里的富达,大片青绿色的农作物和灰瓦土墙的村屋在阳光下颜色对比鲜明,村道上,扛锄挑担的村民正悠悠走向自家田地,身影渐渐消失在一片青绿之中。
在村口,有着一座并不显眼的祠堂,房体呈方形,红檐黄墙,檐下的匾额上书“蓝公府”。“这就是我们供奉先祖蓝应潮父子的地方,它始建于宋宝元元年(1038年),不少畲族人都会专门来这找寻先祖的足迹。”村民主任蓝良飞介绍道。走入祠堂内,能发现祠堂虽小,却非常的干净,供案无落灰,地面无垃圾,院子里两株青翠树木生机盎然。只有年代久远却保存良好的木檐和木柱,在显示着千百年来村民对祖宗祠堂的重视和维护。
村中布满纵横交错的石径,密密串联起各家房屋,每家每户几乎都敞着大门,搬张小板凳到门口,和左邻右舍随意聊天唠嗑。想去甲家?没问题,穿过乙家,再从丙家侧门而入,由其后门而出,就到了。虽然村民的经济水平在不断发展,但传统亲密的乡邻关系却从未改变。
在村中一座古民居前,记者停住了脚步,这座民居和村里大多数建筑物一样,都是二层土夯式建筑,这是一种畲族中非常有特色的建筑风格。古居占地颇大,外围还围着一道土墙。前村支部书记蓝汉口告诉记者,这是以前大户人家的房屋,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外围的土墙是用来防匪的,而房屋之上也有防止土匪入侵用的炮口。古居之内,雕梁画栋,百余年来大户人家的气势不变,屋檐之上,精致的浮雕让人眼前一亮。浮雕精细地刻画了悠然垂钓老翁、摇头晃脑文人、横刀而立武将……细微之处把百余年前畲族人的生活情趣展露无遗。
继续沿着浸润古老光阴的青石路随意漫步,慢慢逛到了村子深处的一口古井旁,俯身看,清澈的水面清晰映照出人影,舀一瓢井水洗一把青菜,触感冰凉,9月残留的暑气也被这井水驱散。
二、美丽传说
富达村主姓为蓝,因此村中有着一座规模颇大的蓝氏宗祠,祠堂两侧的墙体上,有着长幅的壁画,这些壁画详细描述了当年富达村始祖的迁徙过程。
蓝汉口给记者讲了个传说:“当年我们先祖蓝文卿原来是居住在闽侯雪峰山,而雪峰山上有一座雪峰寺,我们先祖与雪峰寺禅师交情非常好,一日雪峰寺禅师和我们先祖商量,由于雪峰寺面积太小,不够容纳信徒,问先祖能不能给雪峰寺一块袈裟大小的地?先祖豪爽地答道,莫说一块袈裟大小,大师要多少尽管拿去。结果禅师将袈裟朝天一挥,袈裟竟然越变越大,直至把整座雪峰山都遮盖住了。先祖一看,虽然自己的属地全都被覆盖了,但他认为人要信守承诺,于是就通知家眷准备搬家。而雪峰寺的禅师为了答谢先祖,就送了一头白牛给我们先祖,让其随着牛走,牛驻足的地方就是一块安家乐业的风水宝地。当蓝文卿之子蓝应潮随着白牛来到一处风光秀美、水甜土肥之处时,白牛就地卧下,再也不起,蓝应潮就知道这就是蓝氏安家立业之处。至此后富达村就慢慢发展起来了。”
而今在村旁田地之间,还有一块酷似黄牛的石头,村民说这就是白牛的化身,在年年岁岁中守护着富达村。为纪念先祖,在每年的正月初四,富达村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正月十四来到富达村,能看到一场畲族人原汁原味的祭祖盛事,村民敲锣打鼓,抬上祖宗的神像,簇拥着前往祭祖处,热烈的鞭炮点上,热闹的大戏上演,祭品、祭文、祭拜……畲族人对祖先的敬重就在一道道繁琐而郑重的程序里展现出来。
三、致富之路
站在富达村较高地势向上眺望,山坡上成片成片的果林在山风轻拂下微微颤动,而这些低矮的果树即是富达村人引以为傲的芙蓉李。公路两侧,一波一波的绿浪沿路延绵开来,这些有一人之高的农作物正是让富达村人经济收入更上一个台阶的茭白。9月正是茭白收获季节,村中尽显一派忙碌景象,收割茭白、浸泡茭白、将茭白装袋等,村民们忙得不亦乐乎。
“2000年前的富达村还是单一的以粮为纲,村民的生活水平过得并不富裕。2000年,正逢提倡农业结构调整,富达村抓住机遇,展开林、竹、果、粮、菌、菜以及畜禽养殖等多元化发展,并选择以芙蓉李、茭白、茶薪菇为主导产业,如今村里种果面积达到2600多亩,茭白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茶薪菇也达到600万袋,如今村民人均收入已突破5000元。”讲起村里农业产业结构,蓝良飞脸上是一片喜色,“如今的富达可谓是山顶林戴帽,山腰果满枝,山脚稻香飘,洋田满茭白,菇棚丰收满。”
说到农业产业化,村里还有一个让村民颇为受益的收购交易市场,市场有半个足球场大,每当到了果蔬丰收季节,来自福州、浙江等地收购商在这里来来往往,热闹非凡。这个收购交易市场的前身是村中的水果市场,随着村子农业不断发展,产量不断增加,旧水果市场渐渐已不能满足村庄及各地收购商的需求,于是去年富达村投入40多万扩大水果市场,把它变成规模更大的收购交易市场,作为富达村经济进一步腾飞的平台。
富达村经济发展之快,和村民活络开放的思维分不开。为扩大市场,村民走出村门,到广东等外省去引进客户,另一方面,又主动将茭白等产品运输至福州、浙江等地,渐渐地把农产品越卖越远,越卖知名度越高。对于村子未来的发展,村民的思路愈发开阔大胆,“下一步我们计划进一步做大芙蓉李产业,并且将申请商标,打出属于我们富达的芙蓉李品牌。而且我们不但要把农产品卖到广东、卖到浙江,我们还计划打入深圳、上海等地的市场,甚至计划把我们的产品卖到香港。”蓝良飞在讲富达村未来规划时,语气里有着无限的信心。
(2008年)
巴地:屏南县唯一的畲族建制村
巴地村委会
屏南县甘棠乡巴地村,公元1278年蓝氏第二十二世(禄房)巨富公从古田富达村迁居巴地,娶黎十娘为妻,开创基地,繁衍生息,成为巴地村蓝氏始祖,距今731年历史。巴地村是屏南县唯一的少数民族行政村,位于省道202线附近,北离屏南县城12公里,南距甘棠乡政府所在地6公里。巴地村村庄坐东朝西,庐舍依山沿溪而建,村内民居建筑属典型的明清风格。村庄仍传承着畲族民俗风情。全村116户536人,拥有土地面积4315亩,其中耕地面积730亩,林地面积3585亩,森林覆盖率达70%。农业生产以粮食、反季节蔬菜、非木生菌为主,水果、林业、竹业为辅。近年来,巴地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和上级挂点单位等有关部门的关心扶持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保护和挖掘民族特色文化为立足点,呼应甘国宝文化建设规划,形成际下—巴地—小梨洋乡村旅游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以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为出发点,拓展农民收入渠道,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巴地村属于典型的农业产业村,以农业生产为主,农民以种植粮食生产为主要收入来源,2009全村年粮播面积580亩,粮食产量达183吨。近年来,在上级部门领导和惠农政策的扶持下,争取到少数民族支农贴息贷款50万元,积极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能力,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特色农业产业,蔬菜、食用菌(非木生菌白木耳)、林果逐步成为巴地村的主导产业。2009年发展反季节蔬菜生产850多亩,产值达100多万元,生产白木耳、滑菇10万袋,产值达20万元,垦复种植板栗50亩,垦复毛竹100多亩,有力地促进了村民经济收入,2009年全村人均收入达4870元,比上年提高794元,增长19.5%。
巴地村努力完善基础设施,改变村容村貌。近几年来在挂点单位及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上级民宗部门的大力扶持下,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采取上级补助、村级自筹、社会能人捐助、群众投工投劳的模式建设基础设施,先后修建了村委办公楼,修缮了教学楼,修建了自来水,改造了灌区水库,修复水利7公里,修建防洪堤120米;2008年完成了202线至巴地村850米的道路硬化任务,完成了9口沼气建设任务。为了确保村容村貌整洁卫生,村道亮化,村委会建立了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并分别成立了巴地村村容村貌整治领导小组,配备了专业的环保人员,做到了垃圾日产日清,彻底杜绝了村道脏、乱、差的现象,大力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引导和帮助农民重点解决柴草乱垛、粪土乱堆、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禽畜乱跑、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等问题,2008年完成“家园清洁”工程,配备垃圾箱及保洁设施并通过了市级验收,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增强健康意识、卫生意识、环境意识,逐步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努力实现村容整洁。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意识也不断提高。在上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积极引导下,巴地村民越来越重视祖宗留下的文化和历史古文物,对文物的遗失和文化的失传感到惋惜,开始积极抢救和保护畲族传统特色文化,修编了蓝氏宗谱和祖图,对历史资料进行整理。并聘请畲语老师传授畲族语言,学唱畲族歌曲,在节日庆典穿戴畲族服装等等。建立了民族文化陈列室,对保留的文物进行规范管理,对历史悠久的祠堂、古木桥、文昌阁、古民居等重点文物单位实行保护,制定防范性措施。
巴地村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改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精神文明建设水平逐年提高,先后被授予“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小康明星村”、“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示范村”、县市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2008年还申报省级“文明村”。成就虽然喜人,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为此,村两委立足长远、认清形势,积极探索发展新思路,探讨制定长短期计划,决定以“立足民族文化特色,打响畲族文化乡村游品牌”为目标,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围绕甘棠乡“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民族特色文化、涉台文化”的乡村旅游格局,发挥巴地村民族文化特色,发展民族文化生态旅游项目,促进巴地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富裕,进一步增强农民文化保护意识。
巴地村历史悠久,交通便利,风景优美,蕴涵丰富的民族文化,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
(2010年)
福鼎三畲村掠影
福鼎市民宗局
一、佳阳村
佳阳村是佳阳畲族乡集镇所在村,下辖17个自然村,共有618户,总人口2627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80%以上。主要有畲、回两个少数民族,全村耕地面积1000亩,人均耕地不足0.4亩,村集体没有收入,农民主要收入是靠种植茶叶以及外出务工等,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454元。
全村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茶叶、水果等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和羊、鸭等养殖。佳阳村充分利用集镇所在地的优势,多年来积极争取资金扶持,迅速发展成为乡茶叶种植产业龙头村。目前全村的茶叶种植面积已达到1200多亩,并引进茶叶粗制加工厂4家,是我乡茶叶种植的重要基地之一。佳阳村于2008年引进一家空心砖厂,创造了全村50人的就业容量。东魁杨梅种植面积300多亩,年产值80多万。专业养鸭户4家,平均每家年创收4万元。2008年佳阳村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3300元,今年达到了4454元。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全村社会各项事业也稳步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完成了13.5公里的公路,但由于常年台风和暴雨影响,每年需要花2万元用于公路修缮。在丁家坪、东樟、岭门3个自然村建成了公厕,为村民提供了便利。集体出资1万5千元,民间集资8千元铺设了1300多米的自来水管道,将管道并入乡的自来水厂,为村民安全饮用水提供了便利。完成了佳阳中心小学综合教学楼主体工程,为学生接受教育提供了保障。佳阳卫生院的设立进一步改善了农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推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的不断提高。民生工程方面:在“造福工程”中,迁入了200多户,目前中心村已经建成的房屋有600多溜,逐步形成规模。在广电覆盖上,中心村和其他4个自然村已经接通闭路电视,保证村民能够获取社会信息。
我村是畲回等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全村的17个自然村中,每个村都有少数民族群众,在畲族风俗民情方面,我村至今保留着许多原生态的畲族传统节日和畲族传统文化,如我村的“三月三”。此外,流传在佳阳村村民群众中的畲族歌谣、谚语、民间故事也十分丰富,这些口头民间文学,经过专家收集、整理,其中许多都被收入民间文学的集成卷本。流传在佳阳一带畲村的畲族传统体育项目“打尺寸”,1981年经福鼎市少数民族文化站(设双华村)挖掘整理后,作为福建省民族体育代表团保留节目先后四度参加1982年内蒙古呼和浩特、1986年新疆乌鲁木齐、1991年广西南宁、1995年云南昆明召开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并获表演项目奖,被收入《中国体育大辞典》。
二、罗唇村
佳阳乡罗唇村位于佳阳乡政府所在地东南方,与浙江省苍南县交界。毗邻沙埕良港,依山傍水地理位置相对优越。全村辖18个自然村,共833户3036人,少数民族人口1046人,划分为三大片,是福鼎市少数民族村之一。境内有驻地部队,是福鼎市军民共建文明单位。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村两委和广大党员群众群策群力,全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全村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茶叶、蘑菇、水果等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和黄瓜鱼、鲈鱼、石斑鱼、青蟹、虾、紫菜等水产品的养殖,2008年罗唇村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4872元。罗唇村充分利用海上资源优势,多年来积极争取资金扶持,迅速发展成为乡种植养殖产业龙头村。目前全村的海上的网箱养殖已达到7000多口,是我乡网箱养殖的重要基地之一。工业方面,罗唇村于2008年6月引进一家碎石厂,总投资320万,年产值500多万。重点项目建设方面,投资5000万元的上海东海水产研究所佳阳罗唇养殖实验场的建设,项目分三年完成,目前已投入200万元完成征地拆迁工作。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全村社会各项事业也稳步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完成了梅溪2.7公里的公路水泥硬化工程,村委会所在地——宫口自然村的饮水工程,全村的“五通”工程已基本完成;完成了六斗坑到宫口自然村的河道改造工程,避免了洪涝灾害的发生,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目前六斗坑自然村的路灯正在建设当中,建成后将给群众的出行提供方便。在集镇规划区内,罗唇村建设二级加油站一座,8月份动工建设,争取在12月底完成加油站主体工程。其他事业建设方面:积极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目前全村农医合参保面达90%。扎实开展“家园清洁行动”,着力解决农村杂、乱、脏、散等突出问题,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军地共建方面:协助罗唇部队完成南湾东区部队营房扩建工程及西区修理所扩建工程、跨海大桥及船坞码头的建设,目前已经完成前期征地、拆迁、填方料场征用工作,东区营房扩建累计拆迁民房30溜,移民23户。征地50多亩、滩涂200亩、虾塘10亩。迁出坟墓3座、酒厂1座、养殖场2座。2010年3月,协助部队修理所营区扩建征地拆迁工作,累计征用虾塘14.3亩、滩涂70多亩、民房8溜400平方,部分土地及地面物补偿基本到位,还就三级渔港码头和群众出海码头拆迁补偿标准和方案达成一致意见。下一阶段,我村按计划修建中心村、海尾、抱脚、岩坑等自然村自来水工程,解决安全饮用水问题;修建中心村垃圾中转站、填埋场及各自然村垃圾池和焖烧炉;修建罗唇溪200米防洪堤;修建宫口、岩坑、马渡头、梅溪、柴岚内、六斗坑等自然村公厕;垦复原油柰水果场80亩。
文化建设,罗唇正月十八“冥斋节”、罗唇梅溪“七月初一”、罗唇岩坑“七月十五”,均是这一地区畲、汉民族自己特色的传统节日。2006年,“冥斋节”参加福鼎市太姥山文化旅游节的踩街活动,获得了广泛好评。
三、瑞云村
瑞云村地处鼎霞交界,是福鼎市硖门畲族乡唯一的少数民族村,也是老区基点村,距硖门集镇6公里,背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太姥山麓。全村现有12个自然村,总人口1756人,共417户,其中畲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3%以上。全村拥有耕地面积1112亩,茶园1300亩,果园720亩。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种植业为主,年可实现农业总产值700多万元,2009年人均纯收入达4600元,村财收入2万元。
村里畲族文化氛围浓郁。每年的“三月三”、“四月八”牛歇节、“七月七”是传统的对歌节,届时畲族同胞身着民族服饰,云集瑞云寺周围对唱山歌,持续几天几夜。2010年,瑞云“四月八”牛歇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闽东著名古刹瑞云寺,始建于后晋天福元年(936年),居福鼎六大寺之首。该寺历史上名僧辈出,清代有行智、秀怀,民国有智水,他们德才兼备,为佛教界名流。寺院建筑为园林式布局,打破中轴线对称常规,别具一格。寺内院中长廊相接,长达五十余米,斗拱、梁栋精雕细刻,展现了南方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寺前有参天古枫树,寺后有千年银杏,寺周山峦连绵,绿树葱茏,有“平岗松涛”、“寿塔眠云”、“梅亭放鹤”、“层峦烟雨”等双“八景”,号称“凤山十六景”。
几年来,共投入各方帮扶资金300多万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0多万元,完成集镇到瑞云7.5公里长、3.5米宽水泥路,村级公路网也逐渐完善,先后修建了5条自然村公路,总里程达28公里。完成下里洋、葫芦墩、溢洋等三个人口聚集点和其他自然村自来水、程控电话、有线电视接通工程等等。投资20多万元,完成村委会所在地葫芦墩水泥硬化等基础设施。投资18万元,建起花园式村委办公大楼,结束了村“无址议事”的历史。投资40多万元完成小学教学楼(福清楼)和宿舍楼。投入25万元兴建一座16溜砖混结构四合院型的敬老院,占地面积近1亩,内设有宿舍、厨房、餐厅、卫生间和活动场所等,对五保、低保、孤寡老人16户进行集中安置。
1994年以来,大力实施“造福工程”,通过长期努力,到现在,绝大部分群众集中在下里洋、葫芦墩、溢洋三个集中聚居点,其中下里洋100多户。聚居点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广播电视等“五通”,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有了巨大提高。
(2010年)
崇儒上水村风情
钟光荣
上水村海拔330米,现有150户,总人口586人,蓝姓居住人口占98%,其余为雷、钟两姓。据蓝氏家谱记载:先祖从明崇祯年间迁入叶洋境,后来繁衍生息发展成蓝氏大家族。这个村历史上以农业兼手工作坊维持生计,其中由上水畲家人制作的木制家具,畲族斗笠,女子上衣、凤冠、长裙,男子礼服、鞋帽等,因民族特色十足而闻名遐迩。
上水村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优势。现存的古庙仙公庙,位于村内曲折岭间,视野开阔,俯瞰村景,风景这边独好——背倚嶙峋怪石,四周松柏郁郁葱葱,枝枝相连,虬须纵横间,小庙坐落岩外。上水大厝群,为清朝乾隆、道光年间建造,这些大厝多为大家庭或“房支”所建,选址多在曲折溪水横流,四面屏山处,错落有致。现存有蓝亚波十扇加别舍大厝、雷灼寿八扇厝、蓝克香六扇厝等。此外还有古桥古井等景点以及许多早已失传或面临失传的斗笠、木制家具的制作工艺等等。这些畲村特有的景观,更是令人神往。
上水村距乡驻地4公里,距县城也才16公里,村民对外面的信息还是比较灵通的,特别是近几年来上水村走南闯北的人多了,在外发迹的乡贤不忘对家乡的建设。2005年,为响应新农村建设,村民乡贤个个慷慨捐资,不到半年,修通了崇儒到上水的水泥路,大大改善了上水村民的生活和生产条件。现在,村民可以把毛笋、毛竹、竹编制品、木料直接运到市场,很多人当上了市场经济的弄潮儿。2006年,村民大量种植速成林1500亩,发展新品种茶叶种植2000亩,上水的经济得到稳定持续发展。村民的经济收入也呈直线上升,由原来的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到现在人均收入3482多元。
村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上水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村有小学一所,占地面积360平方米,教学楼三层,建筑面积达450平方米,教师3人,学生16人,均本村少数民族学生。一个村级卫生站,基本满足普通医疗需要。
上水村虽小,但能够抓住特色,把握机遇,努力促进畲村的经济、文化事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新畲村。
(2010年)
海边畲村南塘一瞥
钟光荣
南塘村系霞浦县盐田畲族乡的一个少数民族行政村,辖南塘、南湾、海边、缸窑下、金海5个自然村。位于霞浦县盐田乡南部,南临盐田湾,与沙江镇交界,与溪南镇隔海相望,距盐田乡所在地10公里,距高速公路互通口12公里,与沙江镇所在地距离18公里,距霞浦县城30公里。三面靠山、一面临海的滨海平原,海拔在20—400米之间,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降雨量充沛。上游建有盐田乡最大的青皎水库,平原中部有一条长达3.5公里的水潮溪潺潺流过,全年日照强,平均气温20℃,无霜期320—340天。南塘村村落面积2.8平方公里,全村人口1643人、423户,其中畲族人口676人,是少数民族村。海边自然村集居着一支勤劳、勇敢、能干的雷氏家族,沿袭着畲家传统方言和畲族风俗。他们清初就到了霞浦,不久转到海边。这个村子已有400年历史了。钟、蓝两姓迁入稍晚些。村里现有耕地面积1650亩,是盐田乡粮食主产区。园地面积260亩,山地面积8283亩,其中有林面积4751亩。
明清时期南塘村属盐田镇公所青皎堡,民国时期属盐田镇公所,改为南清沃村,解放后属盐田区公所南塘小公社,盐田公社时期改为南塘大队,后盐田乡人民政府时改为南塘村委会至今。明清时期南塘村缸窑下自然村是霞浦县著名的陶器生产基地,该地生产的陶器品优、结实、表面光泽度强,远销闽东各地。红色革命年代叶飞、曾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青皎片为根据地,发动了闽东著名的“青皎暴动”和“坡头事变”,在霞浦县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南塘村的畲族闽剧团远近闻名,演出剧目《难为亲家伯》曾于上世纪60年代代表福建省民族剧团参加全国地方戏剧会演。上世纪60年代建有霞浦最早的霞浦县少数民族第一文化站,当时文化局配有专人管理,内设有阅览室、活动室和藏书室。
南塘村自然条件优越,环境优美,资源丰富,有山,有田,有海。
南塘村山地面积广,依山傍海。村民除种养传统的经济作物(马铃薯300亩、蚕豆100亩、西瓜400亩),有粮田1000亩,还经营着高位池南美白对虾养殖和海水混养虾塘380亩,养殖大弹涂鱼300亩。2009年经济总产值2560万元,人均纯收入4050元。
南塘村现有5个自然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村村通公路、通电、通水及程控电话,建有移动、联通和小灵通基站。盐田至南塘12.8公里水泥路面硬化。农村电网改造完成,主干道架设了路灯。闭路电视可收视12台。2005年重建了霞浦县畲族第一文化站,面积240平方米,内设阅览室、棋牌室、图书室和文物陈列室。建有霞浦县盐田乡民族小学一座,占地2600平方米,主教学楼建设面积580平方米,现有学生146人,其中畲民学生63人,占43%。围垦有霞浦县少数民族最大虾塘一座,面积260亩。建有盐田乡粮站南塘粮点、盐田卫生院南塘分院,建有南塘小集贸市场,内有日杂店22家,成衣店3家,18个摊位,理发店2家等,年交易量800多万元。南沃海堤除险加固工程正在进行中。青皎土地整理项目正在前期设计规划中。
(2010年)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百年实录》
本书从概况、乡村今夕、红色历程、经济变迁、文化传承、人物春秋等6个方面,系统反映了闽东畲民百年间前行不息的坚实步履。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