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蕉城畲族村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4524
颗粒名称: 附篇
分类号: K295.73
页数: 127
页码: 410-536
摘要: 本章节记述了蕉南街道、焦北街道、城南镇、金涵畲族乡、七都镇、八都镇、九都镇、赤溪镇、等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蕉城区 畲族 村史

内容

一畲村域情
  蕉南街道
  蕉南街道畲族聚居点和自然村
  柑桔埕畲族聚居点
  位于福山社区光荣路东侧,因原山坡地种有一片柑桔而得名。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来自蕉城区、福安市、霞浦县、寿宁县等地的畲族同胞陆续聚居柑桔埕,2017年该聚居点建有房屋61座,居民81户576人,主要由雷姓、钟姓、蓝姓组成。有卫生站1个,卫技人员1人;2016年人均年纯收入4000元。
  葫芦岗畲族自然村
  村在葫芦岗而得名,在老城区东0.5公里,黄花溪北侧。葫芦岗地名久已存在,早年有曾家从飞鸾岚口迁徙此地开荒种地。解放后蓝维书等人迁至葫芦岗开荒种地,后来七都漈头雷成付、雷成勇等村民来葫芦岗插队,后定居。改革开放后,陆续有来自罗源、福安、霞浦以及宁德边远山区的畲族群众迁居葫芦岗、牛尾山一带,参加承包华侨农场农田开垦。
  2000年宁德撤地建市后,定居葫芦岗、牛尾山一带的畲族群众就改为从事务工、经商及第三产业。现葫芦岗、牛尾山、柑桔埕的房屋已连成一片。其中葫芦岗有35座房屋,35户,150多人;牛尾山有21座房屋,21户146人;主要是雷、蓝、钟各姓。有卫生站1个,卫技人员1人。2016年人均年纯收入4000元。
  附:兰溪(曲尺塘)2017年7月据曲尺塘安征迁指挥部办公室统计,有187户929人,钟、雷、蓝各姓,系1977年以来由宁德、福安、霞浦、罗源等地陆续迁入聚居。在城区务工、经商,今因城市建设需要,即将整体搬迁。
  蕉北街道
  蕉北街道畲族自然村
  西下山村曾名畲下山,在白鹤山麓。现城区扩大,已连接一块。2006年有民房32幢,53户281人,耕地60亩。2016年有122户558人,其中畲族39户191人。耕地10亩,林地230亩。2016年村民人均年纯收入9600元。
  向阳新村(原向阳里村)位于镜台山北侧,在城区北约3公里。因在村北有一座创建于宋雍熙二年(985年)的应先寺(亦名应仙寺,应仙院,现已废),所以该村亦称“应仙院”,包括牛湾底、箩六头自然村,聚落分散,以农为主。2006年有47户196人。2016年有58户245人,其中畲族53户215人。耕地85亩,林地120亩。2016年村民人均年纯收入12000元。
  城南镇
  后山畲族行政村
  后山村位于市区南部,104国道西侧,鹤峰南路东侧,与原宁德高等专科学校毗邻。村处大山冈山下,故名。村旁有溪,源自大山冈山南,流入东湖,山涧中有桫椤分布。1958年由老爷坪、牛栏头自然村合并而成,原属古溪村。1960年成立后山大队,1983年认定为民族村,1984年改为村委会。下辖后山、牛栏头2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
  该村耕地68亩,林地1757亩,近年土地多被开发建设,村民多转向二、三产业发展,从事运输业、建筑业及劳务等。
  该村供电、供水、广播电视、通讯、及村内外道路等建设已基本完善。2002年开始,村民将原建于五十年代的土木结构房子改为砖混结构,村民的住房和卫生条件得到提高。村里原有初小校1所,三个年级,四年级以上转学到城南中心校就读。2000年撤点并校后并到坪塔邮电希望小学、城南中心校就读。医疗站1所、邮电代办点1个。
  1993年全村71户379人,纯畲族村。耕地192亩,其中农地67亩,水田125亩,当年全村粮食总产量59吨,亩产量306公斤,人均占有粮食155公斤,人均年纯收入700元。以农业为主产业,主要产品为蕃薯、蔬菜。
  2005年全村90户511人,其中畲族442人,占全村总人口的86.5%;耕地68亩,林地1757亩,茶园8亩;果园9亩。粮食总产量13吨,村民人均年纯收入3200元。
  2016年全村157户623人,纯畲族。耕地72亩,林地1647亩,茶园5亩,果园20亩,水产养殖14.3亩,村民人均年纯收入14435元。村级卫生站1个,文化站1个。
  该村人姓氏以蓝、雷、钟三姓为主。蓝氏祖先蓝柳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由连江县长龙镇外窑村迁入,雷氏祖先雷乃宫于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由罗源县洪洋乡王定村迁入,钟氏祖先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由罗源县鉴江迁入。据雷氏家谱记载,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建村。
  村背靠五峰山,又名鸡冠山,山上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100%。村域原建有白马大王宫,传说宫内的石香炉是从鸡冠山飞到后山村,该宫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被拆除,于1992年重建齐天大圣王宫。
  后山村村民通用畲语、普通话和宁德方言,在上世纪70年代前着装畲服。90年代后服饰已基本汉化。保留传统畲族对歌,婚庆丧事都是畲族传统礼俗。
  近年来,随着市区范围的扩大,后山村已融入城市中心区,大量土地被国家建设征用,仅剩山地面积50多亩,1994年鹤峰路建设贯穿村中心,城区规划居民建房人口逐增,成为畲汉混居村。
  牛栏头村旧时有一牛栏,村在牛栏前,故名。2户,12人。耕地10亩。2006年已移居后山村。
  坪塔畲族行政村
  城南镇坪塔村位于市区南部,104国道西侧,距城南镇政府驻地1公里。辖坪塔、下坪塔、后岗(畲村)、石笋下、南山岩(又名七斗,畲村)5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1995年认定为民族村。经济原以农业为主,现村民转向二、三产业,以畜牧业、建筑业、模板工、泥工、劳务工为主。
  随着城区面积扩大,坪塔村已融入城区,坪塔、后岗等自然村开发有大片住宅区,新楼林立。石笋下等自然村已搬迁南山岩村。村内原有完小校一所(坪塔邮电希望小学),2010年后因拆点并校停办,适龄儿童到城南中心校(区进修校附属小学)就读。现有村级医疗站3个,文化站1个。
  1993年全村250户890人,其中畲族85户292人,畲族人口占全村人口的32.80%;以农业为主产业。2005年全村240户875人,其中畲族80户289人,畲族占全村总人口33.3%。有省级生态公益林2891亩,耕地40亩,茶园16亩,果园17亩;村民人年均收入3340元,其中畲族村民人均年收入2730元;村财收入3.8万。
  2016年全村321户1160人,其中畲族145户501人,占全村人口的43.18%。耕地59亩,林地2846亩,茶园16亩,果园9亩。村民人均年纯收入14606元,其中畲族村民人均年纯收入13970元。
  该村畲族村民年老一辈通晓畲语,现因畲汉聚居,年青一代语言、民族着装已汉化,但婚丧喜庆之时还是按畲族礼俗。
  南山岩畲族自然村背靠美女山峰,右靠风景区南漈公园,南漈溪从村中流过,村内建有民间信仰宫庙大圣王宫一座。
  七斗自然村(南山岩)因有七斗水田(古时田以斗计算),得名。又名“南山岩”,曾称“接官堂”。在坪塔村西北方向1.3公里,南漈公园南侧。2006年有56户,244人(其中畲族27户,138人),以雷姓为主。由八都猴盾村迁来,传明隆庆元年(1567年)建村。村庄呈四边形状,依山而建,房屋31幢,多为新建。村后有古建筑两处,即南峰寺、龙湫寺,均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现有耕地5亩,林地为村集体所有林,约500亩。村接城市主干道闽东西路。2016年统计有31户141人。
  后岗自然村因村在后岗山,得名。在坪塔村东南方向0.1公里,富春路东侧。2006年全村户籍60户251人,以蓝姓为主,外来人口约800人。由飞鸾管后迁来,传清光绪二年(1877年)建村。村庄呈八字形,村落集中,房屋43幢,其中新建31幢。教学楼1幢。古建筑有始建于清朝的蓝氏祠堂(原址在富春路和鹤峰路接口处,现迁移后岗村后,占地面积200平方米)。耕地17亩,林地427亩。2016年统计有65户268人。
  蚶歧行政村上澳畲族自然村位于蚶歧村上边而得名。村落背山面海,在牛山尾山东侧山脚。在下澳村东南方0.4公里。2006年有村民76户297人,其中畲族37户150人,房屋45幢。2016年,有畲族村民73户326人,雷姓。畲族村民人均年纯收入14400元。
  金涵畲族乡
  金涵畲族乡基本情况
  金涵畲族乡成立于1985年1月,位于宁德市东南部,距市区中心2.3公里,辖16个行政村,114个自然村,辖区总面积64.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502亩,其中水田7538亩、农地3964亩,林地72502亩。2013年,6154户19440人。其中畲族人口约6000人。
  早在青铜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至今已发现上兰遗址,采集标本有灰色印纹硬陶片、石锛等。辖区内现存的历史文物有始建开唐大中八年(854)的金邶寺,始建于唐咸通三年(862)的金涵竹林寺,明代的金太监墓等。金涵乡是畲族聚居地,是蕉城区唯一的畲族乡。畲族过“三月初三盘歌(乌饭)节”等节日时,有乌米饭、菅粽、糯米糍粑等畲族风味小吃。畲族群众节日期间唱畲歌,跳龙头舞、铃刀舞、猎捕舞等畲族舞蹈,身着色彩斑斓的畲族服饰。1995年在亭坪民族村建成中华畲族宫,成为畲族同胞的朝拜觐祖的圣地。
  金涵畲族乡交通便捷,104国道和304省道贯穿境内,境内建有福宁高速公路漳湾互通口濂坑连接线、蕉城金涵至罗源中房县际公路。农村“五通”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全乡已通公路村15个,通自来水村11个,开通有线电视村9个,通广播村9个,有14个村开通了程控电话,移动通讯信号基本覆盖全境,方便与外界联系。
  金涵畲族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3.3—19.3度之间,无霜期310天,降雨量1600—2200毫米,气候温暖湿润。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活立木蓄积量2.3万立方米,毛竹立足量3.3万根,开发山地茶园面积3000多亩。境内分布大、小金溪和杨梅溪三条主要溪流,小金溪上开发建有总库容量1470万立方米的金涵水库,供应宁德城区10多万人口的生活用水;杨梅溪上建有库容量15万立方米的中前水库,大金溪上梯次进行水电资源开发,已建有装机容量6400千瓦的金溪二级电站和正在投资兴建的装机容量3200千瓦的金溪一级电站。矿产有高岭土、花岗岩。农产品有水稻、芋头、茶叶、毛竹、柑桔等。
  金涵畲族乡辖区内有世行贷款项目--上金贝小流域红壤二期开发项目,道路、排水沟、蓄水池等配套,共发展晚熟官溪蜜柚600亩。建有闽东花卉市场,形成花卉基地面积200亩。特色水产养殖发展较快,通过水田改造养殖牛蛙300亩,利用金涵水库优良水质养殖香鱼30亩。蔬菜基地形成规模,种植绿叶菜类1500多亩。辖区内建立多个家禽、生猪养殖场,年家禽出栏5万多羽,生猪1.6万多头。
  金涵畲族乡辖区内有蕉城工业走廊——上兰工业集中区、金涵第一工业小区、金涵第二工业小区。全乡共有各类工业企业90多家,其中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8家,超亿元企业2家,初步形成了以冶金、钢材、化工、石材、木制品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主要产品有冶金机械配件、不锈钢、水泵、石板材、胶合板、包装纸、食品等几十个品种,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远销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
  金涵畲族乡教育设施配套,现有区民族中学和区民族实验小学各一所及四所完全小学,学生可实现就近就读,中学有教师111名,在校学生1566人,其中少数民族512人;小学有教师134名,在校学生1408人,其中少数民族578人。医疗卫生设施配套,乡卫生院建有综合门诊楼,建筑面积近1000平方米,方便周边群众的看病就医。建有乡级文化站一座,建筑面积200平方米,站内收集、整理了一批畲家人的传统服饰和日常用品,如头冠、织布机、梳洗台、畲家大床等,畲族民俗传统文化得到一定的弘扬与保护。
  金涵畲村简介
  金涵畲族行政村
  位于金涵畲族乡西北部,原以金溪和涵道两自然村首字相连而得名。大、小金溪、杨梅溪三条河流贯穿金涵村境内,村南面有金溪二级电站、中前电站,北面有金涵水库。村委会驻地涵道村,距城区中心约2.3公里,为金涵畲族乡政府驻地。1960年成立金涵大队,1984年改为金涵行政村,1986年认定为民族村。辖黄厝、张厝、陈厝、溪里、梨碧里、麒麟寨、南洋厝、溪坂、金溪、上申厝、下申厝、桥头等12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
  该村大地总面积5.94平方公里。耕地1146亩,其中水田1027亩、农地119亩;林地5008亩。森林覆盖率达55.5%。粮食作物以稻谷、甘薯为主,稻谷年产量约450吨,甘薯年产量约500吨。经济作物以蔬菜为主,拥有蔬菜种植面积500亩以上,是宁德市“菜篮子”工程基地之一,主要有芹菜、大白菜、西瓜、绿豆芽、青豆、酸莓、莴苣、红薯、木瓜等,年产量约1500吨。金溪花生、芋头等特色产品早已名满闽东。
  金涵村交通便捷,环乡公路南接104国道,北面304省道贯穿村内中心街道,村内各主干道路已全部水泥硬化,安装沿街路灯,全村通水、通电、通广播、电视。2017年,完成了溪坂自然村排污管道、杨梅溪两岸景观路灯、大松岗、麒麟寨路灯及麒麟寨村内道路硬化等项目建设。村内有民族实验小学一所,建筑面积1080平方米,学校有教师128名,在校学生1765名,其中畲族学生198名。村内设有村级卫生所和村级文化活动中心。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宁德地区实施造福工程以来,周边山区的33个自然村的234户,936人先后迁入金涵行政村域内定居。
  1993年,全村共836户3362人。2005年,全村737户3029人,其中畲族215户913人,占全村人口的30.14%;村民人均年纯收入3750元,畲族村民人均年纯收入3361元,村财收入23.05万元。2013年全村1385户4335人,其中畲族人口1176人,占全村总人口的27.12%。
  2016年,全村817户3527人,其中畲族293户1240人,占全村人口的35.15%。耕地295亩,林地929亩,人均年纯收入15950元(含畲族)。
  金涵村内有始建于唐咸通三年(公元862年)金涵竹林寺,位于村境内西南侧,俗称竹林院,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后重建,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坐北朝南。主体由弥勒殿、天井及大雄宝殿等组成。大雄宝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柱,穿斗式土木结构,悬山顶。寺门前有北宋绍圣(1096)石臼、石槽各一个,南侧约20米石壁上留有“大方广佛严华经”摩崖石刻。1932年秋,中共宁德城关党支部在竹林寺成立。
  20世纪70年代,村域内建有县合成氨厂、地区造纸厂等中型国有企业。现有金涵畲族乡工业小区,有顺丰企业、晶航化工、俊杰陶瓷等企事业单位70多家。
  金涵村域区内有五个自然村是畲族聚居地,已形成独特的民族风俗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畲族自然村
  上申厝村定居此地建屋时,与下申厝相对,故名。在大队新村西面,现已连片。村舍集中。47户,200人,以钟姓为主。耕地33亩。以农和务工为主。
  下申厝村与上申厝村相对故名。在村委会东南0.4公里,从金涵坑里迁此,1761年建村。村舍集中,87户,343人,钟姓为主。耕地135亩,以农为主,主要种植稻谷和蔬菜。
  南洋厝村(南洋厝新村)旧村位于大队新村北0.4公里,在金涵水库大坝下。因房屋建在田洋以南,故名。原有58户,308人。以蓝姓为主,畲族村。新村在村委会西南0.3公里。因建设征地,1996年由旧村迁此。新村村舍集中,47户,188人。房屋33幢,为近年新建。现有耕地45亩。村民以务工为主。
  麒麟寨村后山像麒麟,古代山上有山寨,故名。旧村在村委会西偏南0.8公里。新村位于村委会西南0.35公里,与梨碧里村连片。以雷姓为主,畲族村。耕地63亩。村舍集中。60户233人,以农业和务工为主。
  亭坪畲族行政村
  位于宁古线公路边,距金涵乡政府驻地0.5公里,金涵水库东南侧。海拔45米。村有一书亭,前有坪,故名。1957年曾在辖区内成立后山畲族乡,1958年成立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1983年认定为民族村,属纯畲族行政村。下辖上亭坪、下亭坪、上后山、下后山、牛头岗、坑里等6个自然村,共8个村民小组。主姓钟、蓝,清乾隆年间建村。
  行政村大地总面积为2.959平方公里,耕地333亩,林地1813亩,森林覆盖率达63.3%。近年来,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种植蔬菜、绿竹、白玉兰等经济作物,涌现出一批养猪、养鸭等专业户。有村办林场1个。
  已实现通电、电视、自来水、电话、水泥路。已完成主村街道路灯、自来水设置。有民族小学1所,系村寄宿制小学,有教师21名,在校学生223名,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56名,另寄宿生52名。村内配套建设有村级卫生所、村级文化活动室。
  1993年,全村154户741人,其中畲族143户704人,占全村人口的95%。耕地617亩,其中农地88亩、水田529亩;粮食总产量303吨,亩产量492公斤,人均占有粮食409公斤,人均年纯收入634元。医疗站1个,小学1所,教师2人,在校生80人。
  2005年,全村188户936人,系纯畲族;耕地306亩,林地1757亩,粮食总产量125吨,村民人均年纯收入3628元。村医疗站1个,卫技人员1人;民族小学1所,教师19人,在校生342人。2006年村农民人均收入3904元,村财收入8.15万。
  2016年,全村213户921人,其中畲族198户856人,占全村人口的92.94%;耕地120亩,林地1772亩,茶园26亩;村民人均年纯收入15939元。民族小学1所,教师10人,在校生46人,其中畲族学生30人。
  近年来,亭坪村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传承,村里的老人还保留着唱畲歌、跳畲舞、穿畲服、习畲武、吃乌饭、打糍粑、包菅粽的良好传统。亭坪村“民族希望小学”,出版了乡土教材《畲寨风情》,开设畲语、畲歌、畲族舞蹈、畲族武术等课程,编排了镰刀舞、枪旦舞、竹竿舞等一批舞蹈,做到民俗文化从小学生抓起。2015年4月21日,亭坪村配合举办了福建省第四届“三月三”畲族文化节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丰收节,吸引两岸三地游客共1万多人前来观光、体验。
  中华畲族宫坐落于村内,占地面积50亩。总投资1060万元。整个建筑群取汉代风格,展现畲族特色,包括有汉阙门、龙头主杖、祭祖坛、礼仪台、忠勇王殿、高辛帝阁,设有畲族历史文物馆,畲族革命纪念馆等。宫名由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费孝通题书,被誉为畲族朝圣地。
  宁德名人林振翰墓位于亭坪坑里自然村,建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座东南朝西北,土石结构,占地795平方米,墓前有祭台和一对石望柱。左侧有一石构墓志碑亭,在坟堆正中立墓碑,高2.7米,宽0.82米,上刻“四川盐运使蔚文林公之墓”。1992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域内建有金涵水库。市看守所、拘留所、劳教所、戒毒所等事业单位6家建于此。
  畲族自然村
  上后山村亭坪村后山有上下两村,此村在上,故名。在亭坪村北1公里。2006年,全村34户,122人。房屋8幢。耕地60亩。通自来水、电、电视、水泥路、电话。2016年,全村34户135人,其中畲族26户102人;耕地23亩,林地366亩,茶园3亩,果园2亩,水产养殖3亩。
  下后山村与上后山村相对故名。在亭坪村北0.5公里。村舍集中。2006年,全村21户91人,房屋6幢。耕地16亩。通自来水、电、电视、水泥路、电话。部分村民搬迁至牛头岗村。2016年,全村21户92人,耕地15亩,林地202亩,茶园20亩,水产养殖3亩。
  坑里村村外有山涧,方言称之“坑”,村在坑旁,故名。在亭坪村东南2公里,104国道金涵大桥旁。村舍集中分布在山脚下。2006年,全村57户251人,房屋94幢,多为新建。耕地188亩。通电、电视,公路硬化。2016年,全村21户86人,耕地18亩,林地366亩,茶园3亩,果园1亩,水产养殖7亩。
  牛头岗村山形似牛头,故名。在亭坪村东北0.5公里。房屋32幢,村舍集中分布山岗上。2006年,全村47户201人,耕地42亩,通电、电视、电话、水泥路。2016年,全村70户313人,其中畲族65户298人,耕地48亩,林地488亩。
  琼堂畲族行政村
  琼堂村北距城区中心3公里。旧名陈塘,后谐音为陈堂、琼堂。明初以前为陈姓人的聚居地。1958年成立大队。1984年改设行政村。1986年认定为民族村。下辖琼堂(陈塘)、后巷、下金贝、旧村、新村等5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
  全村大地总面积3.9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75.78亩,其中水田525.76亩、农地50.02亩。林地2959亩,森林覆盖率达53%。琼堂村内经济作物以花卉、蔬菜、茶叶为主,共有花卉经营实体7家,其中宁德冠隆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发展花卉基地面积近200亩,种植各类鲜花、盆景、草皮等,成为供应宁德中心城市的花卉、绿化的集散中心。琼堂村沿104国道开发建成金涵第二工业小区。近年来,由于大部分土地被政府征用,多数村民以务工、经商为主。村域内原地区罐头厂和地区茶厂两家国有企业改制后,由宁德南阳实业有限公司等新的大型企业入驻。截止2006年,村内共有民营企业28家,共接纳从业人员1230人,实现企业总产值3.42亿元。
  琼堂村交通便捷,104国道与宁古路贯穿境内。完成村内所有主干街道的水泥铺设,全村通电、通水、通广播、电视、移动通讯。村内有小学一所,有教师17名,在校学生252名,其中畲族学生113名;新建村小学有胡文虎基金会教学楼(四层),建筑面积880平方米。村内现有村老年活动中心和村卫生所。2005年全村352户1456人,其中畲族119户456人,占全村总人口的31.32%;村民人均年纯收入3935元,畲族村民人均年纯收入3500元,村财收入20.94万元。有小学1所,教师17人,在校生252人,其中畲族学生113人。有村医疗站1个,卫技人员1人。2006年村农民人均纯收入4283元,村财收入20.94万元。
  2016年,全村384户1122人,其中畲族127户442人,占全村总人口的39.39%;耕地60亩,林地500亩;村民人均年纯收入15932元。有完全小学1所,教师18人,在校生256人,其中畲族学生55人。
  1953年,宁德县政府在金涵乡琼堂村建立宁德县苗圃。1955年后,扩大为80亩。主要培育杉木、马尾松及绿化树种为主。1985年以后,个体专业户参与采种育苗经营,最高年份,全乡育苗达2000万株。2009年因建设保障性住房,苗圃已分散搬迁到其它乡镇。
  畲族自然村
  下金贝村村北有金邶寺,村因寺得名,后邶简为贝。在琼堂村北,路程3公里,下金贝山北麓。2006年,全村24户,127人;2016年,全村45户180人,其中畲族43户160人,畲族村,钟姓。房屋17幢。耕地40亩,林地500亩。
  后巷村因村后有一巷,故名。在琼堂村北0.5公里。2006年,全村21户,114人;2016年全村35户140人,其中畲族27户126人。房屋36幢,多为近年新建。雷姓为主。耕地20亩,林地400亩。
  新源新村移民新建的村落,在琼堂村往上金贝的路口处。2016年,全村304户802人,其中畲族52户156人。
  上金贝畲族行政村
  上金贝村位于宁德市蕉城区金涵畲族乡东南部,距乡政府驻地北3.8公里处。平均海拔390米。因村西北约500米处有金邶寺,故名。1961年成立大队,1984年10月改为村委会。1983年认定为民族村,是纯畲族行政村,辖上金贝、大龙头、开堂、贝头洋4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主姓钟,明崇祯年间分别从罗源县和九都柴坑迁入。
  大地总面积3.012平方公里。耕地325亩。林地3185亩,森林覆盖率达68.2%,部分为原始林。以农为主,产稻谷、甘薯、茶叶、蜜柚。稻谷年产量100吨,近年来,积极发展官溪蜜柚503亩和无公害茶园501亩,柑桔400亩,已注册金贝蜜柚商标。目前,茶、果、林已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先后完成了进村公路硬化4.8公里和村内道路硬化,改建了村自来水工程、对沿街房屋立面进行装修,并安装路灯、整治村内卫生,不断美化村内环境。2007年修建小型水库1座,村前景观池1方。该村原有小学1所,撤点并校后停办,学龄儿童就近到琼堂、亭坪、金涵或城区小学就读。有医疗站1所。
  1993年,全村58户253人;耕地371亩,其中农地110亩,水田261亩;林地3185亩。当年全村粮食总产量103吨,亩产量278公斤,人均占有粮食407公斤;人均年纯收入596元。村有医疗站1个,小学1所,教师2人,在校生29人。
  2005年,全村67户273人;有耕地325亩,林地3115亩,粮食总产量79吨,村民人均年纯收入3356元。村医疗站1个,卫技人员1人。完全小学1所,教师3人,在校生21人。2006年村农民人均纯收入3850元,村财收入61.48万元。
  2016年,全村84户328人,系纯畲族村。耕地313亩,林地3290亩;茶园410亩,果园450亩。村民人均年纯收入16200元。
  村后有一片阔叶林,林中有数株大叶青冈、米楮、枫香等古树,均百年以上树龄,现林中辟有人行通道。
  村内有唐大中八年(854年)建的金邶寺一座,近年重建。元、明、清三次扩建,木构建筑部分毁于1966年强台风。寺址占地9240平方米。尚存元代石槽、石柱和明景泰元年(1450年)实心石塔构件及“涌金石”、“蒙泉”、“乌石马”等石刻和古井。清县志载寺周围有“十奇”景点,今大部可寻。寺前有明代古墓一座,石构圆形,墓前原有碑、亭,已毁,仅存石柱2根及若干石构件,残址154平方米。藏骨塔完好,座刻莲花图案,刻“御赐金襕佛昌明大师第三代沧海珠禅师”字样。民间传为“金太监”墓,2007年进行考古发掘,被称为“福建省最大的僧人墓”。
  村内畲族习俗保存较好。保存着极具民族特色的服饰,歌舞、饮食、习俗等畲族文化遗产,畲族风情浓郁。
  畲族自然村上金贝2016年,全村72户270人;耕地250亩,林地2600亩,茶园300亩,果园320亩。有卫生站1个,卫技人员1人。
  大龙头2016年,全村6户27人;耕地30亩,林地280亩,茶园50亩,果园60亩。
  开堂2016年,4户21人。耕地23亩,林地260亩,茶园40亩,果园60亩。
  贝头洋2016年,2户10人。耕地10亩,林地150亩,茶园20亩,果园10亩。
  中前畲族行政村
  位于蕉城区西南方,距金涵畲族乡政府驻地约8公里。村委会以中冈和前岭两村各取首字而得名。1958年成立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是蔡洋岭革命老区村,村舍分散,散布于蔡洋岭山区,海拔在300米到550米之间,经蔡洋岭古道抵金涵平原。1986年认定为民族村。2000年村委楼建在金涵麒麟寨村(在乡政府驻地西北0.75公里)。下辖黄竹兰、对面岗、八斗丘、前坪、前岭、下厝、其坪岗、庵里、秋竹坑、浿下、田头、里中岗、蔡洋亭等13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
  大地总面积3.689平方公里。耕地590亩,山林4285亩,森林覆盖率62%。以农为主,产稻谷、甘薯、竹、茶叶。稻谷产量115吨,甘薯产量24吨。茶叶产量5吨。全村农业经济以种果、种茶及畜牧养殖等为主,现有发展柑桔20亩,种植绿茶35亩,年家禽出栏300多只,生猪500多头,牛30多头。
  中前村地处金涵畲族乡蔡洋山区,现已实现“五通”。2010至2011年,完成了中前村公路硬化,使全乡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境内有中前电站水库1座,库容16万方,石坝,坝高16.5米。顶宽3米,建于1989年。装机容量250千瓦。灌溉面积为0.015万亩。因人口大量迁出,村内没有小学、卫生所及文化站。2005年,全村160户631人,其中畲族70户276人,占全村人口的43.74%;村民人均年纯收入2725元,村财收入4.02万元。
  2016年,全村193户688人,其中畲族78户280人,占全村人口的40.69%,主姓蓝、雷。耕地320亩,林地5910亩,茶园120亩。村民人均年纯收入3950元。
  该行政村所辖之对面岗、下厝、其坪(原名棋盘)、秋竹坑、田头、里中岗、黄竹兰、八斗丘、蔡洋亭等自然村,村民先后于1984、1985年集体搬迁至金涵行政村麒麟寨自然村定居,剩余的部分自然村已成季节性居住村落。
  行政村域内文物古迹有位于蔡洋岭头的古路亭一座,修于明代的古官道一段。
  畲族自然村
  前岭村村建于山谷间,前有岭,故名。在乡政府驻地西南,直距3.2公里,村委会西南3公里,大连冈山西南麓。蓝姓。村舍集中。户籍13户,44人,现多迁于金涵村。房屋6幢。耕地176亩,通电、简易路。
  前坪村村前一坪地,故名,在村委会西南2.5公里。蓝姓。8户,27人,多迁于金涵村。房屋7幢。耕地31亩。通电、简易路。
  庵里村古时有一尼姑庵,村在庵旁边,故名。雷姓。在村委会西南,路程4.7公里。户籍15户,58人,现多迁于金涵村。房屋7幢。耕地50亩。通电、简易路。
  对面岗村村前有岗,故名。在村委楼西偏北,路程2公里。系老区村。村舍集中。房屋5幢。原6户22人,阮姓。耕地32亩。通电、简易路。1984年搬迁至金涵村麒麟寨。
  下厝村在前岭村下方,故名。在村委楼西南3公里。原19户34人。房屋6幢。耕地47亩。通电、简易路。1984年搬迁至金涵村麒麟寨。
  其坪岗村山冈一坪中有块石头像棋盘,后方言衍为今名。在村委楼西南,路程4.6公里,原15户58人。房屋7幢,耕地50亩。通电、简易路。1984年搬迁至金涵村麒麟寨。
  浿下村村在一条水渠下方,故名。在村委会西2公里。原23户,82人。房屋34幢。通电、简易路。1984年搬迁至金涵村麒麟寨。现村民季节性居住。
  里中岗村村在中岗村里边,故名。雷、蓝姓为主。在村委会西南2.8公里。原15户,60人。房屋6幢。耕地49亩。通电、简易路。1984年搬迁至金涵村麒麟寨。
  蔡洋亭村亭建在蔡洋岭头而得名。在村委会西南1.8公里。原3户11人。房屋3幢。通电、简易路。1985年搬迁至金涵村。现村废。
  金峰畲族行政村
  位于蕉城区西南部,距市区中心约22公里。1961年从岚长大队分出成立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1986年认定为民族村。辖院坪、坑坪、路头岗、岔门、坑里头、坑楼、洪上厝(和尚厝)、五福坪、红山、寨门岔、上林湖等11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该行政村所辖之岔门、坑坪、坑楼等3个自然村,已于1996年集体搬迁至琼堂村定居,原村已废。而上林湖、寨门岔、路头岗、坑里头、院坪等自然村村民也多数实行搬迁,这些自然村已成为季节性居住村落。
  原村大地总面积4.859平方公里,有耕地525亩,近年多抛荒。林地5961亩,森林覆盖率72.6%。村民以务工经商为主,兼营农业,产稻谷、甘薯。经济作物以茶叶为主。主要特产有茶叶、毛竹、杉木、松木、杂木等,村里共发展毛竹500多亩,开发山地茶园面积300多亩,主要引进种植金观音、桂丹等绿、乌制茶新品种。2006年村里建立家庭养殖场多个,年出栏家禽1000多只,生猪100多头,役、肉牛存栏20多头。
  新建长达5公里的村内道路,11个自然村有10个通村道,11个自然村通电,移动电话通讯信号基本覆盖全村。该村原有小学1所,撤点并校后停办,适龄儿童到金涵乡中心校或城区学校就读。现村内未设小学和卫生所。
  2005年,全村193户775人,其中畲族233人,占全村总人口30.06%;村民人均年纯收入2755元,畲族村民人均年纯收入2236元,村集体经济收入6万多元。
  2016年,全村262户916人,其中畲族45户196人,占全村人口的21.4%;耕地574亩,林地1800亩;茶园210亩,果园12亩;村民人均年纯收入10934元。
  据金峰村雷姓家谱记载,金峰村雷姓少数民族最早来自古田县大桥镇梅坪村,随人口迁徙在洋中镇溪旁村和雷坪村居住过一段时间,最终在1870年代左右定居于金峰。
  金峰村各自然村村名多数起源于明初,且多与寺院与山寨有关,如院坪村,因村上方原有一座寺庙,俗称“和尚院”,明初寺院被毁,院坪尚在,故名。又如洪上厝村,原名和尚墓村,后衍称“洪上厝”。而寨门岔村的名称,则源自明初山岔处有座山寨,寨门在岔口,故名。
  有教堂1座,始建于1866年。1866年有一位姓游的基督教传教士来到金峰村传教,并在洪上厝修建教堂。百年教堂至今保存完好,成为近代西方宗教文化传入中国沿海大地的历史见证。
  院后畲族行政村
  院后村在金涵乡政府西北4公里处,宁古公路北侧,距城区约7公里。村在瑞迹寺后面,旧时寺称为“院”故名。海拔350米。1974年成立大队。1984年改设行政村,1986年认定为民族村。下辖院后、加长湾、驴路等3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院后主村钟姓,为纯畲族自然村,主要由上金贝迁徙而来。畲族服饰、语言、饮食、民俗等民族文化元素保存较好。
  大地总面积2.805平方公里,耕地189亩,林地4635亩,森林覆盖率达81.9%。
  主要农作物以林木、毛竹、茶叶、水稻、柑桔等为主。2006年,全村建立无公害茶叶基地,推广种植“福鼎白茶”、“金观音”等新优品种130亩,毛竹500亩,雷竹100亩,“三红”蜜柚种植300亩,有省级生态保护林2800多亩。近年来,发展建立地方保护品种“福建黄兔”养殖基地,并组建专业合作社,建立“公司+农户”模式,带动农民发展生产,
  村舍分散,部分村民居于宁古公路边。通电、电话、电视,水泥路通宁古公路。实现改水、改厕、改灶,完成村内排水排污设施升级,村容整洁。建有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铺设2.4公里配水管网。因人口大部分搬迁至平原地带居住,拆点并校后村内没有小学,也没有村级卫生所和村级文化活动室。由上级政府投资完成敬老院建设,现已入住“五保户”3人。
  2005年,全村118户458人,其中畲族40户165人,占全村人口的36.03%;村民人均年纯收入2705元,村财收入2.95万。
  2016年,全村143户497人,其中畲族46户21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42.25%。耕地面积256亩,林地4673亩,有茶园50亩,果园200亩,村民(含畲族)人均年纯收入10747元。
  境内有瑞迹寺,始建于梁乾化元年(公元911年,时值五代十国),宋、明、清多次重建。“文革”期间被拆,1977年再次兴建。瑞迹寺相传是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进士、兵科给事中吴国华读书处。院后村内还有数百年树龄的榕树丛立。
  院后自然村村在瑞迹寺后面,旧时寺称为“院”,故名。在乡政府北偏西4公里,宁古公路北侧。海拔350米。村舍分散,房屋25幢。钟姓。38户,157人,大部分村民外迁。耕地95亩,林地1654亩。部分村民居于宁古公路边。有村委楼1幢。通电、电话、电视、水泥路通宁古公路。
  上兰行政村烟亭自然村
  古代有亭建在树林前,烟雾笼罩而得名。上兰村委会所在地,在金涵乡政府驻地东北3.4公里,104国道公路西北侧。畲族村,以雷姓为主,雷姓200多年前从罗源县霍口畲族乡的安潭村迁徙而来。辖2个村民小组,2006年全村75户273人,房屋48幢,其中新建砖木、砖混屋23幢。耕地140亩,林地926亩。2016年,全村60户241人,村民人均年纯收入15880元。
  村域内的文物古迹主要有烟亭(即烽火台)遗址。此外,1983年,在烟亭村发现一批古钱币,重93斤。古钱上限为北魏(386—396年)“登国通宝”;下限为明洪武元年(1368年)的“洪武通宝”。1989年省考古队还在村域内发现多处青铜时代遗址,面积达500多平方米,地表散布零星遗物。
  附:金涵小区保障性住房简介金涵小区是宁德市委、市政府为解决中心城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而集中建设的保障性安居工程,是宁德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项目。该项目落地金涵乡琼堂村域内,总用地975亩,总建筑面积158万平方米,总投资52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9778套、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项目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项目用地43亩,建设保障性住房972套,建筑面积6.88万平方米,总投资1.45亿元,2009年6月开工,2011年4月建成交付使用,一期保障房已入住3076人。二期项目用地227亩,建保障性住房3906套,建筑面积35.5万平方米,总投资10.2亿元,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6.15亿元。三期项目用地705亩(含贝头小区),建筑面积约133万平方米,总投资40亿元。
  一期项目廉租房户型设计方案被省住建厅评为“优秀设计方案”,项目被中国海员建设工会评为“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劳动竞赛优秀工程项目”,小区建设项目部分别被全国总工会、中国海员建设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小区物业管理被省住建厅授予“省级优秀示范住宅小区”荣誉称号。
  七都镇
  北山畲族行政村
  北山村位于七都镇区西南5.2公里,距104国道2公里,距城区15公里,是个半山区村。与西林畲族村毗连。村委会设在桥林下村,以钟、蓝、雷姓为主。传于约200多年前从金涵上金邶、七都淡坪迁入建村。
  1957年曾建立北山畲族乡。1966年成立北山大队,辖北山和西林两个村。1980年分为两个大队。1983年认定为民族村。辖桥林下、上北山、高洋、南山、炉坪、小垄、上顶下、上楼、岭尾、上乾冈等自然村,设12个村民小组。
  北山村总面积4.675平方公里,山地5186亩(其中茶园480亩,果园300亩,中草药220亩,林地4186亩),水田538亩,农地679亩,以畲族传统中草药和草莓为主导产业,种脐橙、茶叶,山地养殖为辅,已形成畲族青草药基地,生产的青草药销往本省各地及浙江。
  北山村南面居于八仙顶山脚,八仙顶又称碧岩峰的海拔约800米。山上有“仙人棋盘”、“仙人石”、“仙人床”、“龙脸盘”、“龙头项”、“讲道岩”、“练丹峰”、“尝酒壑”、“剑梅谷”、“八仙洞”“祭天台”诸景,为周边村群众“九九”登高之处,有2公里的登山步道与北山相连接。北山主村海拔66米,北面与西林村村委会的盘山畲族自然村为邻;东与六都村相连,西部紧靠白岩壁。北山溪自西往南流贯村境,为该村饮用灌溉提供丰富水源,一年四季溪流潺潺,溪旁绿树葱翠,野花交替开放。村内有2株古榕,树龄在200年以上。
  北山主村基本实现了水、路、电、电话、电视等“五通”,完成了3.5公里公路的硬化,村公路直通104国道。建有村委楼1座。有寄宿制完小1所,教师13人,在校学生93人,医疗站1个,卫生技术人员1名。
  1993年全村177户,910人,其中畲族140户702人,占全村人口的77.14%。耕地面积870亩,当年全村粮食产量281吨,亩产量323公斤,人均占有粮食309公斤,人均年纯收入389元;村有小学1所,3个教学班,教师3人,在校生68人。
  2005年,全村234户958人,其中畲族190户727人,占全村人口的75.89%。耕地617亩,林地4142亩,粮食总产量245吨,村民人均年纯收入3247元,畲族村民人均年纯收入2680元。完全小学1所,教师14人,在校生113人。村医疗站1所,卫技人员1人。
  2016年,全村258户1028人,其中畲族222户920人,占全村人口的89.49%,以蓝、雷、钟姓为主,蓝姓村民有500—600人,雷姓村民有200人左右,钟姓村民也有200人左右。耕地740亩,林地4100亩,茶园170亩,果园200亩,村民(含畲族)人均年纯收入14200元。小学1所,卫生站1个。
  北山村有古道与屏南相连,古道青石铺设,已有两百多年历史。相传村庄经济鼎盛时开有70家染布坊,36家小炒店,明嘉靖年间倭寇为患和清初禁界,村民举家避难和禁界内迁,造成店铺纷纷关门,村经济遂一蹶不振。北山村现保存有一座200多年历史的“武举人”宅院,占地三亩多,当年北山经济繁荣时盛况由此可见。今天的北山村生态优美,畲族风情浓郁,民风淳朴。
  姓氏简介
  蓝姓根据《北山蓝氏宗谱》记载,蓝姓先祖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由(110世孙)蓝希源搬迁六都乡谢家林暂居至(112世)蓝赵福于清顺治年检(1647-1657年)定居北山村发族,为第一支。
  第二支是(110世)蓝圣源,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从葡萄坑迁入六都白岩(北山)顶下村发族,共两支迁入北山村。截至2017年,北山村蓝姓村民有150户500余人。蓝姓人物有武举人蓝进程、法师蓝崇泼。
  蓝进程出生于道光年,清同治壬申科(1872年)考试,取入宁德县学第五名。
  蓝崇泼相传,有一年宁德全境遭遇三个多月的干旱天气,各地群众连年求雨。北山畲族亦不例外,有好事的六都村民与蓝崇泼打赌,“若祈雨成功,将亲自送贡品到神宫致祭”。没想到蓝崇泼法师做施法后,北山村大雨顷盆,毗邻的六都村却一滴雨都没有。于是打赌的老者就备下一桌菜到北山村致祭,祭完之后,六都村也下起了大雨。干旱得解,蓝法师由此声名远扬。
  雷姓根据北山村《雷氏宗谱》记载:雷姓先祖雷法灿(104世)于清顺治年间(1645-1650年)迁入九都九仙村发族,其房下(105世)雷明兴于清康熙年间(1669-1674年)迁入北山村兴居;系该村开基祖。2017年,雷姓村民有200人左右。
  雷姓人物有雷法靈、雷法坛、雷法星法师。
  相传,五六百年前,该村里人去古田临水宫请香火,临水宫年年都很热闹,桌子都摆满了贡品,村民带去的很多贡品没地方放,法师雷法霖说没关系,经过其“施法”,村民的贡品“定”在了墙上。后来,村人奉雷法靈在回音垅为神,其后雷法坛、雷法星都为神。生前三代人帮畲族同胞及周边乡村做了很多善事、好事,为了纪念三位法师,各个地方都建有神庙供奉祭拜。
  钟姓根据北山村《钟氏宗谱》畲族源流记载:钟姓先祖钟普发(十五世)于清乾隆年间(1753-1758年)迁入六都白岩北山村兴居。此外,直接从九都乡柴坑村和福安发派入迁北山村定居。目前,钟姓村民有200人左右。
  畲族自然村
  桥林下村有一条石拱桥横跨南北山,桥下游有一片树林,故名。又称北山村。在镇区西南,路程6.2公里,在八仙顶山北面山脚下。海拔66米。北山村委会驻地。94户,466人。以钟、蓝姓为主。房屋75幢(新建25幢)。耕地420亩,林地2018亩。有村委楼1幢、小学1所、医疗站1所、商店3间。通电、水、电话、电视、水泥路。
  高洋新村紧邻桥林下村,耕地略高于桥林下村,故名。在村委会东南0.8公里,背靠八仙顶山。47户,233人。耕地150亩,林地1008亩。通电、水、电话、电视、水泥路。
  南山村村落朝南,故名。在村委会西南1公里。24户,95人。以雷为主。村落依山而建,房屋18幢。村内有一幢约200多年的武秀才厝。耕地110亩,林地600亩。通电、水、电话、电视、路。
  小垄村村西南北三面高山,村在山垄里,故名。在村委会西1.8公里。村落背山面田,村边一溪带水,聚居集中。原10户,62人。常住13人。雷姓。耕地40亩,林地260亩。通电、简易路。大部分人口已迁往桥林下村。
  竹篙岭村山岭笔直高陡,象竹篙,故名。曾名半岭。在村委会西南1.8公里。5户,18人。为蓝、陈姓。村落呈一字形。耕地11亩,林地75亩。通电、简易路。
  上北山村村坐北朝南,依山而建,故名。在村委会北1.1公里。原13户64人。蓝姓。耕地40亩,林地270亩。1980年全部迁至桥林下村。村废。
  上楼村在北山村的最上方,故名。在村委会西2.6公里。原7户30人。雷姓。耕地20亩,林地130亩。1990年迁至桥林下村。村废。
  岭尾村村位岭头岔岭未端,故名。在村委会西2.8公里。原2户4人。钟姓。耕地4亩,林地20亩。1982年迁桥林下村。村废。
  上乾冈村村在溪边的山冈上,故名。在村委会西北0.5公里。原14户54人。蓝姓。1992年迁至南山村、桥林下村。村废。
  西林畲族行政村
  在镇区西南3.5公里,104国道西侧,与北山村毗连。西林村是个半山区畲族村,距104国道2公里,水泥硬化路通达主村。主村东、西、北三面山林环抱,村民房屋坐北朝南,依山坡而建,村主干道穿村中心而过。
  西林村背山面洋(田地)村后连片4公里宽松、杉、什木、毛竹等山林,故称为西林。1958年成立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1995年认定为民族村。原辖西林、盘山、水尾、里长岐、外长岐、上长岐、东院、安碑、东坑9个自然村,现今搬迁后辖西林、盘山(畲族)、东坑三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
  林地面积达2000多亩,前山八仙顶为其峰,风景秀丽,气候温和。该村以农业为主,产稻谷、甘薯,兼产茉莉花、茶叶、荔枝、柑桔、龙眼、石榴、育松苗、杉木苗,种植草莓、蜜瓜等经济作物,养牛、羊、鸡、鸭、猪、兔。2006年农民人均年收入3490元,畲族人均收入2835元;村财收入2000元。
  该主村通水、通电、通电话、通电视、通公路;村内通道大部分硬化。该村原有完小学校1所,撤点并校后停办。适龄儿童到七都镇区学校就读。设有村级医疗站1所,卫生技术人员1名。
  2005年,全村236户883人,其中畲族人口86户356人。占全村人口的40.32%,耕地面积847亩,其中水田607亩。村民人均年收入3324元,畲族人均年收入2772元,村财收入2000元;村原有完小校1所,拆点并校后停办;医疗站1所,卫技人员1人。
  2016年,全村275户985人,其中畲族76户398人,占全村人口的40.4%;耕地面积180亩,林地850亩;茶园80亩;村民人均年纯收入11000元,畲族村民人均年纯收入10250元。无学校、医疗站、文化站。
  姓氏简介村民以雷姓为主,还有蓝姓和钟姓。
  雷姓根据盘山村雷挺銮收藏、1980年续修的《雷氏宗谱》记载,盘山村雷姓先祖连清公从七都河乾书井里迁入盘山,为第一世始祖。到雷挺銮这一代已是第七世,全村雷氏已繁衍到第十世。雷姓还有不同支派迁入兴居。据该村1985年修的雷氏支谱记载,其祖辈是第九世义房国书公派近罄公支世系图,到其本人是第十四世,目前发展到十五世。
  根据现任村民委员会副主任雷玉泽2016年修的《雷氏宗谱》记载,其雷氏入闽始祖为聪训公,生四男,长子时道居罗源,次子时照居连江,三子时晋居詹山,四子时居迁居罗源富福立为本谱第一世。第五世佥公(若霈长子)迁居宁德麒麟寨(金涵乡)始祖,生一男。发展到第八世祖,有留在麒麟寨的,有迁居八都闽坑猪头垅罗里冈,也有迁居福安溪潭乡馒头山,又分福安大洋溪尾。通过一代代繁衍发展搬迁,到下房岭坪兴居先祖为十二世,生两男(十三世),一个到西林,一个到赤溪松岭琴田。
  蓝姓根据盘山村2014修的“肇基白岩北山次房流支”记载:清顺治年间,第一世登衢公由飞鸾马山迁六都谢家林村,生一男赵福公,后赵福公迁居白岩北山村。1949年(十二世)蓝细为随父亲到西林盘山村定居。
  钟姓据盘山村民2005年修家谱记载,其宗祠居福安社口镇徐墩坂,第十八世敬向公迁居宁德七都西林。至今历二十三世。
  村内古迹及标志性建筑物有:陈氏祖厅,宝华寺、香林寺和六都水库。陈氏祖厅始建于明光宗年间(1620年),至清顺治重修一次,至民国年间修缮一次,后经风雨虫蛀,长期失修至共和国七十年代倒踏为平地,至1998年重修一次,由于设计失误,严重漏水,至2003年又重修一次。由墙砖、柱水泥、栋木结构,祠堂深20米,宽11米。
  宝华寺又称宝华禅(尼)寺,始建于唐宝历元年(825),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重修,寺内有一株古荔枝,中空,高约10米,径约一米,相传为建寺时所植。明宁德县人林文迁有诗:“万山春树渺相望,远觅钟声到上方。衣钵传心开佛印,琴樽随意宿僧房。岩花无语亦幽寂,野鸟多情伴醉狂。落日半峰云影动,千林天雨宝花香”。
  香林寺始建于唐宝历元年(825)建、乾隆三十九年(1774)重修,土木结构,建筑物保存较好,深26米,宽18米,高8米,建筑面积约468㎡。寺前有旧石槽等遗物。通电、水、电视信号,寺庙前有两口水池,中间主道正在硬化水泥路。明太子少保、刑部尚书林聪诗:“一径入幽林,香风散鸟音。逢僧时说偈,独石独鸣琴。翠拥层峦合,流分曲涧深。兴阑归路杳,处处暮蝉吟”。
  六都水库又称“后洋水库”,库容51万方,坝高18米,建于1959年。
  畲族自然村
  盘山村村后山形如盘,故名。在西林村西南1公里,乾山西南麓。48户,170人,畲族村,雷姓。200多年前由罗源曾山迁来。村落依山面溪,呈梯状,房屋27幢。耕地132亩,林地1075亩。商店1间。通电、电话、水泥路。
  东坑村在长岐村的东侧,村旁有条山涧,故名。在西林村西南2公里,冈头顶山东南侧。20户,85人,常住人口72人。以蓝、雷为主。房屋依山而建呈梯状。村落坐北向南,房屋39幢(新建18幢)。耕地66亩,林地538亩。通水、电、电话、路。
  漈头畲族行政村漈头村,又称漈头岔。闽东人称高悬于山涧岩壁上的瀑布为“漈”,“漈头”就是因为地处瀑流的高处,位于丛山岔口之间而得名。漈头村位于七都镇驻地西北2.5公里,与八都铜镜村相毗邻,系少数民族老区村。1958年成立大队,1983年认定为民族村,1984年改为村委会。辖漈头、青岗、竹平岗、慈福、三斗垅、卓木洋、龙腰、岩头螺8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
  大地总面积7.541平方公里,耕地951亩,林地7235亩,茶园337亩。以农为主,主产稻谷、甘薯。林有松、杉等。近年来,大面积开发茶园,现茶园面积已达户均3.07亩。
  基本实现“五通”。4.6公里村级公路通往八都铜镜,已完成公路硬化;主村通水、通电、通电话,安装有电视差转台。有初小校1所,学生12名,村级医疗站1所,卫生技术人员1名。
  1993年全村148户689人,纯畲族。耕地1097亩,林地8818亩,茶园520亩,以农为主。当年全村粮食总产量276吨,亩产量252公斤,人均占有粮食401公斤,人均年纯收入380元;村有小学1所,4个教学班,在校生89人;医疗站1所。
  2005年全村163户738人,纯畲族。耕地面积676亩,林地面积7235亩。当年全村粮食总产量273吨,人均年纯收入3111元。完全小学1所,教师4人,在校生81人,村医疗站1所,卫技人员1人。
  2016年全村182户806人,纯畲族。耕地971亩,林地16890亩,茶园488亩,果园100亩。村民人均年纯收入8600元。因拆点并校,村小学停办,学龄儿童到七都镇中心校或城区学校就读。无村级医疗站、文化站。
  姓氏简介漈头是纯畲族村,主姓为蓝、雷、钟姓。
  蓝姓根据清光绪二十一年修《漈头蓝氏宗谱》记载:漈头蓝姓以蓝光为入闽第一世祖;蓝圣源(居大市岭)为第二世,圣源生男三,长元成,居古田;次元灿(生男二,一居福州,一居罗源);三元旺居宁德,墓葬八都郑坑里。元旺是第三世。元旺生男孔星为第四世。孔星生男二,长芳、长珠为第五世。长珠(居七都白岩)生男二,永发、永达,为第六世。永达生男七,文金、文钦、文锡、文锦、文锭、文鉴、文镒为第七世。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文锦从七都白岩迁入漈头岔,为漈头村蓝姓开基始祖。(参照天津古籍出版社版蓝纯干编《宁德市畲族志》第一章区域人口第一节畲族源流计载可知:蓝文锦在蓝姓总谱是第115世)。[蓝纯干编《宁德市畲族志》第一章区域人口第一节畲族源流;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第9~13页。该志记载与清光绪二十一《蓝氏宗谱》记载有出入:入闽始祖为蓝传仁,第106世;蓝圣源第110世;蓝文锦第115世。“蓝文锦,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由仙顶下外迁福安青山鼻”。“三房元旺支,传至(114世)蓝永达,于明崇祯年间(1635~1639年)迁入七都漈头发族。]今漈头蓝姓已传18世。
  雷姓蓝纯干编《宁德市畲族志》第一章区域人口第一节畲族源流记载:清顺治年间(1645—1649年)雷达贵从罗源县小获竹里村(今罗源县松山镇竹里畲族村横棣自然村)迁入七都漈头岔村发族。又据清修《七都漈头雷姓支谱》:第一世开基祖雷元静;元静生男三,伯裔、伯明、伯聪为第二世。伯裔生男满四,满四生男二,成郎、成朗为第四世;成郎生男五,李寿、李乔、李康、李山、矮四为第五世,俱居小局。李寿由罗源小局迁居漈头岔,娶钟氏,生男二:达廷、达贵为第六世。按《宁德市畲族志》《罗源县畲族志》均以第六世达贵为漈头岔开基祖。[吴顺良主编《罗源县畲族志》第一章族称迁徙人口第32页载:雷达贵清顺治年间,由罗源县小获竹里村(今罗源县松山镇竹里畲族村横棣自然村)迁往宁德县漈头。]今漈头雷姓已传19世。
  钟姓据《宁德畲族志》清嘉庆年间(1723~1735年)从罗源竹里村(今罗源县松山镇竹里畲族村横棣自然村)迁入,已传15世。
  畲村人物
  雷应清男,漈头村人,1976年10月任七都人民公社革委会副主任;1976年10月~1984年1月起任七都人民公社党委副书记,1978年任宁德地区革委会副主任、并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宁德县政协委员;1984年1月~1984年10月任中共八都公社党委副书记;1984年10月~1987年8月任中共八都镇委员会副书记、中共福建省第二次党代会代表;1987年8月起任八都镇副科级调研员。
  雷高平男,漈头村人,1965年12月出生,民盟盟员,1985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舞蹈系。1996年6月起任宁德地区畲族歌舞团副团长。现任宁德市畲族歌舞团团长、宁德市畲族歌舞艺术传承中心主任、系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福建省舞蹈家协会第四、五届副主席、民盟福建省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宁德市政协常委、宁德市文联副主席、宁德市舞蹈家协会主席。国家二级演员。
  漈头村保留着相当完整的民族风俗习惯和畲族传统文化,至今保存着祖图、祖杖、龙伞、香亭、花轿等民间古物,保留有畲族织布、织腰带等传统工艺。每年“三月三”举办盘歌会、采茶歌会等民族风情文化活动。
  村中有一棵距今480多年的古榕。古建筑有雷氏祠堂一座、古寺一座。寺名慈福寺,又称资福寺,创建于宋景福四年(1004年),后重建,已有400多年。
  畲族自然村
  漈头村因村下有一小瀑布,方言称为“漈”,故名漈头。在镇西北,直距3公里。海拔200米。村委会驻地。77户,357人,主姓蓝、雷。村庄呈椅状,建于坡上,中为梯田,房屋35幢。约300多年祠堂1座。古榕1株。耕地455亩,林地3868亩。通电、电话、电视、水、水泥路。
  过冈村前往漈头村需经过一山冈,故名。在漈头村东北1.3公里。2户,8人,蓝姓。大部分村民外迁马坂。房屋1幢。耕地25亩,林地800亩。通电、水。
  马坂畲族行政村
  马坂村位于七都镇区北部,坐落于五峰山麓七都溪溪畔,因其地形像马头,村落位于溪坂,故称马头坂,简称马坂。马坂村地处七都溪峡口,东接七都大桥,西与小坑里畲族村毗邻,南与宁德市第三水厂官昌水库一步之遥,距离宁德城区15公里。
  2001年认定为民族村。辖马坂、桥头、小坑里、利浦、白模、官昌、半岭等7个自然村(其中5个是老区村,2个是畲族村),9个村民小组。
  该村大地面积为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4亩,村民以农业为主,产稻谷、甘薯、茶业,有砂石和花岗石等资源。
  马坂主村基本实现“五通”,3.5公里水泥硬化公路直通七都镇政府所在地。小坑里、白模等畲族自然村已大多搬迁至马坂桥头小坑里新村。该村设有村级医疗站1所,卫生技术人员1名。
  2006年全村177户,823人,村民人均年纯收入3310元,畲族村民人均年纯收入2771元。
  2016年全村206户970人,其中畲族户331人,占全村人口的34.12%。耕地50亩,林地1500亩,茶园900亩,果园150亩。村民人均年纯收入漈2500元,畲族村民人均年纯收入10000元。
  上世纪五十年代(1958年),宁德县举全县之力兴建长数公里的“马坂水渠”,坝头位于村前。全渠长约16.5公里,流量每秒0.5立方米,通达东湖塘,灌溉水渠沿线数个乡镇约1.6万亩(实际灌溉面积)田地。
  马坂村周围寺院繁多,有象眼院、观音堂、同圣院等。村旁有一尊高达10米多的宋代古塔,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县级重点保护文物。
  姓氏简介
  雷姓雷姓迁入马坂新村的雷姓有两支:一支从福安溪尾、下白石迁入,另一支从罗源迁入。马坂新村村民的迁入路线:大多从福安溪尾到半岭,有几户到白模(半岭山头再往深山处),最后才都到马坂新村。雷日金是最早一批从山上搬进马坂新村的“新居民”。是跟其祖父先从福安溪尾迁到白模生活。到父亲这一辈,从上山搬到马坂新村,当时新村到处都是荒草田地。过了一两年,山上的同胞才陆续迁到下山安居。在雷日金记忆中,当时从白模到马坂新村步行要走1个半小时。如果遇上下雨天,下山的路基本寸步难行。
  蓝姓马坂新村蓝姓村民有10多户,都从九都迁过来,另外两户蓝姓从罗源贝头迁到马坂新村。
  畲族自然村
  马坂新村小坑里村村旁有一条沟壑,故名。在马坂村北1.6公里,狮头冈西北侧,马坂大桥对面400米处。原24户,94人。以雷姓为主。村落依山而建,呈梯形。近年部分半岭村、漈头村村民迁入,在此新建40幢房屋。现有52幢房屋,耕地53亩,林地756亩。通水、电、电话、电视、水泥路。
  半岭村桥头村至漈头村有一条岭,村在半岭,故名。在马坂村北2.5公里,竹坪冈山东南侧。户籍20户,78人,部分村民迁往小坑里村。以蓝姓为主。村落依则山而建呈梯形,房屋13幢。耕地44亩,林地627亩。通水、电、简易路。
  白模村村前一丘大田,村名坪丘,因方言音近似,后演化成“白模”。在马坂村西北2.6公里,竹坪冈山南侧。原11户,43人,大部分村民已迁往小坑里村。以雷姓为主。村落成圆形,房屋7幢。耕地24亩,林地346亩。通水、电、简易路。
  外洋畲族行政村
  外洋村,位于七都镇区西北部,坐落五峰山麓北溪上游(竹坪冈山西侧),距离七都镇政府西偏北10公里。因村落外有水田,村前腹地开阔像个蚕豆形,故名。主村海拔75米,背靠高山自然村山脚下。是官昌水库移民村。从七都镇区驱车前往外洋,只需20分钟。
  外洋主村西面、北面、东侧三面青山环抱,南面沿溪由西向东流,村落依溪水北面山坡而建,通村水泥硬化村道环抱主村。
  解放前几乎无人居住,解放后各自然村民集聚于此居住。1958年外洋和小溪同属溪口大队,1979年分为外洋大队,1983年认定为民族村,1984年改为村委会。辖外洋(畲村)、楼后、后洋、溪口、郑坑、乌坑、上高山(畲村)、下高山(畲村)等8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部分村民已迁往蕉城、七都。因建设官昌水库(宁德市第三自来水厂),将全部搬迁。
  大地总面积7.865平方公里,耕地472亩,林地9751亩。以农为主,主产稻谷、甘薯。产茶、竹笋。水果有龙眼、柿、桃、香蕉等。林业有毛竹、杉木、松木。畜养猪、牛、羊。
  在畲村“五通”建设中,外洋村修筑了主村与七都镇相接的12公里长的公路,并通电、通电话,饮用山涧清洁水,安装了电视差转台。外洋村有初小校1所,拆点并校后停办。适龄儿童到七都镇区学校就读,有村级医疗站1所,卫技人员1名。
  1993年全村128户586人,其中畲族70户251人。耕地557亩,当年全村粮食总产量140吨,亩产量251公斤,人均占有粮食239公斤,人均年纯收入382元。小学1所,4个教学班,教师5人,学生74人。
  2005年全村169户753人,其中畲族91户351人,占全村人口的61%。耕地471亩,林地10068亩,当年全村粮食总产量132吨,村民人均年纯收入3116元,畲族村民人均年收入2850元。小学1所,教师3人,学生20人。村医疗站1所,卫技人员1人。
  2016年全村284户1079人,其中畲族125户464人,占全村人口的43%。耕地315亩,林地8555亩,茶园35亩,果园15亩。村民人均年纯收入11000元。
  村内有一株200多年树龄的古榕树,立有清道光年间树立的“禁乞丐碑”一通。
  姓氏简介
  全村雷姓为主,根据后洋自然村村民雷应金收藏光绪十七年《雷氏宗谱》记载:七都高原之处有山名“高山”,时隶属八都,其地为雷氏所居。先祖雷应金是清光绪元年(1727年)7月,从罗源搬到九都九仙、北山(白岩)、高山之后,再到外洋后洋畲族自然村,至今迁入闽东地区有290年历史。最早雷氏先祖住在高山自然村,住了200多年,大约在1963-1964年间搬迁至后洋畲族自然村。
  畲族自然村外洋村村落外有水田,故名。在镇区西偏北,路程10公里,竹坪岗山的西侧。海拔75米。78户,320人。雷姓。200多年前由罗源曾山迁外洋山上,解放前后迁此村。村庄呈依山而建,夹溪排列房屋45幢(新建25幢)。有村委楼1幢、教学楼1幢、医疗站1所、商店3间。耕地186亩,林地3840亩。村中有200多年的榕树1株。有道光年间“禁乞丐碑”一通。通电、电话、电视、水、水泥路。
  上高山村村在“高山顶山”上,故名。在外洋村北偏东0.6公里。原3户13人。雷姓。房屋2幢。耕地8亩,林地148亩。因交通不便,全部迁往外洋村。村废。
  下高山村村在上高山村下,故名。在外洋村东北1公里,高山山南侧。原3户17人。雷姓。房屋2幢。耕地8亩,林地210亩。因交通不便,全部迁往外洋村。村废。上高山村与下高山村合称“高山村”,又名“对面山”。
  附:
  随着官居昌水库工程的上马,外洋村村民将集体迁到六都安置小区。小区北临六都村,南接漳湾工业区五号路,西临104国道,东面新能源工业区,距离沈高速公路互通口仅1公里,距离宁德城区约8公里,至七都镇政府所在地约6公里,生产生活的交通条件都十分便捷。
  安置小区占地面积110.66亩(含河道防护绿地、规划道路用地),规划总用地面积5754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2319.5平方米,相当于可以建8.6个标准足球场大小。设计28幢308座安置房,分为A、B两区,其中A区设计16幢172座,B区设计22幢136座。安置小区为联排式建筑,主体已建成数十栋联排安置房。按人均占地面积约13平米计算,一户一到四人的,户均占地面积约52平米,五到六人的占地面积79.3平米,一户三人的一般建两层半,四人的建三层半。目前整个移民现代化新村已初具雏形。
  七都镇其它畲族自然村
  浿河行政村崩垅自然村山崩塌成垅,后建村,故名。在浿河村北,路程4.8公里,崩垅山南侧。村落在山湾中,房舍依山而建。耕地29亩,林地260亩。通水、电、路。2006年有19户,90人,雷姓。2016年统计有61户216人,村民人均年纯收入12000元。现大部分人口已迁往浿河村。
  浿河行政村大头坑自然村村在一山沟中,山沟前宽后窄,故名。在浿河村北偏西,路程3.3公里,步岭山东侧。原10户,54人。雷姓。房屋层叠而建,房屋8幢。以农为主,兼出售柴草为业。耕地17.5亩,林地360亩。现大部分人口已迁往浿河村。通水、电、路。
  浿河行政村案坪下自然村地形象案桌,有一坪,故名,曾称晏坪下。在浿河村东北,路程4.6公里,崩垅山东南侧。原3户9人。雷姓。耕地3亩,林地70亩。现已迁往浿河村。村废。
  六都行政村下房自然村1946年从白石湾迁移来的,俗称白石湾村为“上房”,本村为下房。在六都村西偏南0.6公里。村落坐西向东,背山面田,密集形。房屋75幢(新建38幢)。耕地133亩,林地215亩。通水、电、电视、电话、路。2006年有69户,294人,其中畲族58户,248人,蓝姓、钟姓、雷姓。2016年统计有86户413人,村民人均年纯收入13800元。
  姓氏简介
  蓝姓根据蓝慈金收藏宁德蓝氏六都后房村家谱记载,蓝氏祖先从乾隆二十年(1755年)大概第十世到蕉城七都镇六都下房村(原后房村),距今有200多年历史,其家谱为2002年重修。截止2017年上半年,村中有蓝姓40人。
  钟姓根据钟永兴(79岁)收藏的福建福宁府宁德县六都下房乡颍川钟氏支谱记载,钟氏祖先从十三世子旺公从上金贝到下房村兴居,子旺公生儿子发家发展至今(2017年),钟姓45户163人。另外下房村有5户30人十九世迁往霞浦祖厝村兴居。
  雷氏根据雷月明家收藏雷氏族谱记载,其雷氏入闽始祖为聪训公,生四男,长子时道居罗源,次子时照居连江,三子时晋居詹山,四子时居迁居罗源富福立为本谱第一世。第五世佥公(若霈长子)迁居宁德麒麟寨(金涵乡)始祖,生一男。到第八世祖先,有在麒麟寨的,也有迁居八都闽坑猪头垅罗里冈,也有迁居福安溪前乡馒头山,又分福安大洋溪尾。通过一代代繁衍发展搬迁,到下房岭坪兴居先祖为12世。
  六都行政村铁炉坪自然村很久以前有炼铁炉建在村坪地上,故名。在六都村南偏西0.4公里。原41户,175人,以蓝、陈姓为主,大部分已外迁,耕地79亩,林地85亩。
  三屿行政村海潮山自然村村原有一庵,庵前可观海潮,故名海潮庵。因“庵”与“山”方言相似,以后更名海潮山(简称“海山”)。在三屿村北偏西1.2公里,五马峰东侧。村落较集中,成梯状。20户,97人,畲族村。房屋12幢。耕地81亩,林地450亩。通电、路。
  三屿行政村潘塘自然村原为潘姓建塘,故名。1975年海潮山村民迁此。在三屿村东北1.4公里,104国道西侧。背公路面朝海,11户,72人。房屋11幢。耕地20亩,林地350亩。通水泥路、电、电视、电话、自来水。
  姓氏简介
  蓝姓据蓝姓家谱记载,清康熙年间,海山村蓝姓始祖片行公自罗源县起步镇坝头村迁居至海山村,繁衍至今330年,子孙后代430多人。其中在海山畲族村生活297年,迁居到潘塘村居住有33年。
  清乾隆年间,片行公孙辈兄弟有6人,其中老二迁至八都镇大坪村葛朗坪自然村居住,老四老五去向不明(家谱无记载),其余三兄弟继续留在海山村繁衍至今。后部分子孙陆续搬迁至宁德城关、霞浦长春等地居住。
  1984年前后,剩余村民约130人整村搬迁至潘塘畲族自然村居住,但仍以原有的海山村的农田及山林为主要生产、生活来源。目前海山村仅剩2户未搬出,人口10多人。
  畲村故事海山村蓝姓畲族居民世代以农为本、以海为副,以三屿主村后门山自留山及农田为主要生产、生活资料,农闲时间到山脚下进行浅海捕捞和滩涂养殖,增加副业收入,村民过着悠然自得、世外桃源般的山野生活。
  后来,由于海盗、土匪、乞丐等入侵,打乱了村民原本安逸的生活环境,使得村民民不聊生,四处逃生。光绪二十年,官方在海山村村口立碑告照:严禁恶乞强讨,并授权海山村乡民蓝聚春等人有权任意处置。蓝聚春等人曾公开处置了数名强乞乞丐后,海山村恢复了和谐、安逸的生活居住环境。该碑石至今保存完好,位于海山畲族自然村村口(见P449页照片)。
  河亁行政村书井里自然村原有一书堂,故名书堂里,后演为今名。曾称书笼里、水井里。在河乾村西北1.5公里。雷姓。19世纪初从金涵迁入。村落散建,房屋45幢(新建16幢)。耕地165亩,林地480亩。通水、电、电视、电话、水泥路。2006年有65户,321人。2016年有95户356人。村民人均年纯收入7800元。
  姓氏简介
  雷姓根据书井里村民雷玉康提供的1986年书笼里(现书井里)族谱记载,第一世先祖法溪公原居住漳州龙溪县(今龙海市)二十五都青草地,生两男,长子法太公、次子法在公。两兄弟于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公元1424年)迁居古田县三十都溪礼地方开基立业,法溪公故在漳州龙溪县二十五都青草地,法太公遗骸葬在古田溪礼。康熙27年,第七世先祖法门公迁居七都书井里(当时叫“书笼里”),当时住在书井里村口宫庙附近,生活了20年,法门公买了书井里后山山场,之后先祖才陆续住进书井里村内居住。
  淡坪行政村湖坪自然村村低洼象湖,中间一块坪地,故名。在淡坪村东偏北,路程2.4公里,莲花心山西侧。雷姓。村落依山而建,房屋6幢。耕地32亩,林地195亩。通电、水、路,但网络、有线电视未通。2006年有11户,42人。2016年有13户58人,大部分人口已外迁金涵。村民人均年纯收入10000元。
  黄莲坑行政村陶头坑自然村村下有山涧,先祖曾避居此地开垦种田,方言称躲避为“躲漏”,后村取名“躲漏坑”,方言演化为今名。在黄连坑村东北,路程4公里。原9户33人,蓝、雷姓。房屋5幢。耕地14亩,林地231亩。因野猪袭扰,1994年迁往七都。村废。
  八都镇
  半山畲族行政村
  位于八都镇驻地北3公里处,海拔160米,与吴山、际山交界,1958年成立大队,1984年改村委会。1983年认定为民族村。又属老区村。下辖半山、上新楼、青岗、石孝、竹林坪、竹林头、横洋、洋车、岔门、仙岗、大坪厝等11个自然村,共8个村民小组。
  大地总面积4.03平方公里,耕地679亩,林地2000亩。以务农、外出务工为主,主要产稻谷、甘薯、芙蓉李、蜜柚、枇杷,林业有杉、松等。
  全村各自然村都已全部实现通水、通电,程控电话、移动、联通等通讯设备信号可覆盖该村,主村与104国道相接3.5公里公路已经硬化。半山村曾斥资20多万建有一座完小校,面积260平方米,撤点并校后小学停办。现村里适龄学生大多到八都中心小学或八都中学就读。
  1993年,全村134户687人,其中畲族113户638人,占全村人口的92.86%。拥有耕地面积678亩,其中农地127亩,水田551亩,粮食总产量212吨,亩产量312公斤,人均占有粮食309公斤。人均年纯收入650元。村有小学1所,2个教学班,教师2人,在校生23人。
  2005年,全村171户678人,其中畲族130户625人,占全村总人口的92.18%。有耕地628亩,林地1648亩,粮食总产量130吨,村民人均年纯收入2740元。村医疗站1个,卫技人员1人。
  2016年,全村194户732人,其中畲族160户590人,占全村人口的80.60%。耕地620亩,林地2300亩,茶园150亩,年产茶叶150吨,果园60亩,年产量105吨。村民人均年纯收入4800元,其中畲族村民人均年村收入4600元。村有卫生所1个。
  半山村有两处较大的寺院,即灵山寺(始建于唐咸通二年,公元861年,今重建)和净光寺。
  畲族自然村
  半山村村子处于灵山半腰,故名。在镇区北3.5公里,灵山西南侧,海拔160米。17户,86人,蓝、雷、钟姓为主。1979年建村。耕地80亩,林地200亩。村庄依山而建,房屋11幢。通电、电话、电视、自来水、水泥路。
  洋车村旧时田洋上有榨糖车楼,故名。在半山村东北1.6公里。30户,150人。房屋20幢。多为钟、蓝、雷姓。耕地162亩,林地500亩。通水泥路、电、电视、电话。洋车、竹林头、仙岗、大坪厝、石孝五村曾合称“灵山”村。
  横洋村因村前有一田洋,故名。在半山村西北0.7公里。6户,30人,钟姓。房屋4幢。耕地30亩,林地250亩。通简易路、电。
  上新楼村在新楼村上方新建而得名。在半山村南方0.4公里。15户,60人,蓝姓,房屋7幢。耕地52亩,林地150亩。通简易路、电。
  青岗村山冈青草茂盛,故名。在半山村西0.8公里。28户,180人,蓝、雷、钟姓。房屋25幢。耕地163亩,林地500亩。通水泥路、电、电视、电话。青岗、竹林坪、岔门三村曾合称“青岗”村。
  石孝村因石壁上生长的“孝草”而得名。在半山村东北2.2公里。原3户24人,畲族,耕地30亩,已搬迁到洋车村,村废。
  大坪畲族行政村
  位于八都镇西北部,是八都镇最偏僻的少数民族、老区行政村,1983年认定为民族村。下辖大坪、葛陈坪、长岗、岭头、尖石坪等5个自然村,共4个村民小组。
  大地总面积3.4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3亩,林地1000亩。以农为主,主产茶叶、毛竹、桃、李、杉木等。建成了大坪村茶场,依靠科技改良茶叶,提高茶叶经济收入。
  大坪村主村及自然村全部实现“五通”。2006年,大坪村路面建设完成了路基拓宽改造,已全面水泥硬化。村内原设有完小校一座,面积140平方米,撤点并校后停办。适龄儿童全部往八都镇区学校就读(寄宿学校)。
  1993年,全村78户360人,其中畲族50户248人,占全村人口的68.88%。耕地363亩,其中农地203亩,水田160亩。当年全村粮食总产量130吨,亩产量359公斤,人均占有粮食362公斤,人均年纯收入680元。村有小学1所,3个教学班,教师4人,在校生43人。
  2005年全村91户386人,其中畲族47户23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9.59%。有耕地349亩,林地400亩,粮食总产量120吨,村民人均年纯收入2774元。村医疗站1个,卫技人员1人。
  2016年全村92户382人,其中畲族54户231人,占全村人口的60.47%。耕地760亩,林地2400亩,茶园460亩,年产茶叶345吨,果园50亩,年产量88吨。村民人均年收入5500元,其中畲族人均年纯收入5400元。有卫生所1个。约70%的人口在市区务工、学习等。
  畲族自然村
  大坪村村建在山的坪地上,故名。在村委会所在村南,路程1公里,楼岗顶山西侧。海拔400米。原17户,74人,蓝、雷姓,部分外迁。房屋7幢。耕地77亩,林地200亩。通电、电话、自来水、简易公路。
  葛藤坪葛藤遍地,村在坪上,故名,又名外岗。在岭头村西南,路程1.5公里。原15户,79人,蓝姓,村民多外迁。房屋6幢。耕地56亩,林地150亩。通简易路、电、电话。
  猴盾畲族行政村
  位于八都镇区东北部,与福安市甘棠镇接壤,距104国道闽坑段3公里,距宁德市区35公里,海拔200米。1957年曾建立畲族乡,1958年成立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1983年认定为民族村。该村下辖猴盾、塘下、营岗、猪头垄等4个自然村,共6个村民小组。
  大地总面积4.335平方公里,耕地745亩,林地4420亩,有草场约900亩。以农为主,主产茶叶、脐橙、枇杷、竹、杉木等。有无公害茶园1500亩,其中村集体茶场578亩,人均拥有茶园2亩,配套办起了2个茶叶初制厂、1个珠茶厂,年产干茶3000多担,年茶叶收入200多万元。集体林场200亩,全村种植美国脐橙150多亩,水蜜桃100多亩。
  已全面实现了“五通”。2005年以来,该村先后完成了主村与104国道相接的3公里水泥路面硬化、通往平湖茶场的5公里的水泥硬化路、建成猴盾通往林场及茶场的石阶道、主村内村道硬化。建有区级畲族文化站,订阅报刊杂志30多种,有电影播放队,定期为群众播放农业科学技术及爱国主义影片。村里原有完小校1所,2006年拆点并校后停办,适龄儿童到八都镇区学校就读。有村级医疗站1所,卫技人员1名。
  1993年全村152户688人,其中畲族142户651人,占全村人口的94.62%。有山地5300亩,耕地831亩,其中水田550亩,农地281亩。当年全村粮食总产量249吨,亩产量300公斤,人均占有粮食362公斤,人均年纯收入650元。村有医疗站1个,小学1所,3个教学班,教师6人,在校生88人。
  2005年全村177户707人,纯畲族。有耕地684亩,林地4870亩。粮食总产量172吨,村民人均年纯收入3137元。村医疗站1个,卫技人员1人,完全小学1所,教师6人,在校生68人。
  2016年,全村人口197户752人,其中畲族135户665人,占全村人口的88.43%。耕地613亩,林地6514亩,茶园1528亩,年产茶叶1375吨,果园210亩,年产量300吨。村民(含畲族)人均年纯收入11000元。有文化站1个,卫生所1个。全村约40%的人外出务工。
  猴盾村是闽东著名的纯畲族聚居村,主姓雷。明万历元年(1573年)从罗源县尖山大坪迁入本地开发定居,已有442年的定居历史,保留着相当完整的畲族民俗习惯,有着十分丰富的畲族传统文化遗存。村文化站里传统畲家文化展陈室收藏着珍贵的“畲家三宝”——畲族族谱、祖图、龙头祖杖。至今保留着每年举办“三月三赛歌会”、“九月九比武会”、“端午节采茶”等传统文化节日;畲族二声部歌言(即“双音”)于2009年被审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村女村民雷美凤被审批为该项目国家级传承人,被国务院评为“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模范个人”,其创作的畲歌《海峡两岸要和平》在2008年还被收入飞天U盘随神州七号遨游太空。反映畲族同胞勤劳、勇敢、无畏精神的“上刀山”、“下火海”、“奶娘行罡”等世代传承的优秀畲族传统节目仍得以保留并发展,“上刀山,下火海”及“十三云楼”两项并于2009年申报审批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节日期间村民们穿着畲装、戴畲饰、唱畲歌、跳畲舞,过畲族节庆活动(如祭祖节、观音节、乌饭节、尝新节、冬至节)。其中畲家乌饭制作技艺,也于2009年申报审批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畲族自然村
  猴盾村在八都镇区北方向,路程13公里,猴盾山南侧。海拔200米。户籍77户,394人,雷姓。1606年建村。村落集中,房屋61幢,其中新建14幢。
  有文化站、村委楼、教学楼各1幢,古建筑2座(400年的雷氏祠堂、宫)。村庄周围有风水林,林木茂密,有30多株百年以上的枫、樟、松等古树。通路、电、自来水、电视、电话。
  堂下村村在庵堂下得名。在猴盾村东南方,路程1.5公里,猴盾山东南侧。16户,102人。房屋11幢。耕地107亩,林地742亩。通简易路、电、电话、自来水。
  猪头垄村在猴盾村西南方1公里。21户、101人。蓝姓。房屋12幢。耕地130亩,林地400亩。通水泥路、电、自来水、电话。
  营岗村传元朝时此山建有营寨而得名。在猴盾村东南方0.5公里。11户,58人。房屋11幢。耕地42亩,林地150亩。通简易路、电、电话。
  盾头村原名“转头”,据传猴子至此就转回头,后衍为今名,又名蛇墓岗村。在猴盾村南0.6公里。11户,56人。房屋8幢。耕地41亩,林地150亩。通电、自来水、电话。
  田头垄村村建在山田垄头,故名。在猴盾村西0.7公里。原5户15人。耕地10亩。2006年因修建高压电线,搬迁至猴盾村,村废。
  田头厝村村舍建在田头,故名。在猴盾村北0.8公里。原4户18人。耕地9亩。2006年因修建高压电线,搬迁至猴盾村,村废。
  棉坪村昔时曾种棉花,故名。在猴盾村西北0.6公里。原23户85人。耕地145亩。2006年因修建高压电线,搬迁至猴盾村,村废。
  南岗畲族行政村
  位于八都镇驻地东南2.2公里处。海拔250米。1958年成立大队,1984年改称村委会。1983年认定为民族村。辖南岗、上园、水尾、后岗山、寒垅、新厝、水井壑、外厝(盐仓坂、窑楼、瓦楼)等8个自然村,共9个村民小组。
  大地总面积5.792平方公里,耕地841亩,林地6665亩。茶园650亩,果园75亩。主产水稻、甘薯、茶叶、药材(佛手、枝子、玉竹、山药等)、生姜等,是八都镇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基地,林业有毛竹、松、杉。
  已实现“五通”,104国道与主村相接的8公里公路及主村内的道路路面已全面硬化。南岗村原设有小学1座,面积300平方米,撤点并校后已停办,适龄儿童到八都镇或城区学校就读。村内设有卫生所1个,卫技人员1名。
  1993年全村158户725人,纯畲族聚居村。耕地847亩,其中农地315亩,水田532亩,当年全村粮食总产量262吨,亩产量309公斤,人均占有粮食361公斤,人均年纯收入640元。村有医疗站1个,小学1所,3个教学班,在校生65个。
  2005年,全村185户817人,其中畲族183户802人,占全村总人口的98.16%。有耕地847亩,林地4715亩,粮食总产量277吨,村民人均年纯收入2583元。村医疗站1个,卫技人员1人。
  2016年,全村221户851人,纯畲族聚居村。耕地550亩,林地6800亩,茶园370亩,年产茶叶370吨,果园100亩,年产量250吨。村民人均年纯收入6300元。有村文化站1个,卫生所1个。全村60%的人口外出务工。
  南岗建村距今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村内保存有一座雷氏宗祠。
  畲族自然村
  南岗村古时山岗上遍布楠檬树,称楠檬岗,后演变为南洋岗,1958年成立大队时,简称南岗。村委会所在地。在镇区东2.2公里,牛浿岗山西南侧。海拔250米。村落坐北朝南,视野开阔。房屋20多幢,多为新建。62户,266人,常住135人。耕地347亩。通电、电话、电视、水,水泥路。
  后岗山村在金垂村的后岗,故名。在南岗村东北方1.5公里,牛浿岗山东侧。村落依山分散而建,东临南岗,南与金垂相邻。53户,233人,雷姓为主,清康熙年间由福安甘棠虎岩村迁入。耕地192亩。原有小学1所,现拆并。通简易公路、电话、电视。
  水尾村村舍建在山涧的尾端,故名。村庄原在牛头岗,在南岗村西南,路程1.5公里,村落依山而建。21户,115人。耕地70亩。通水泥公路、电、电话、电视。
  寒垅村村落上午呈背阳,在山垄间,天气寒冷,故名。在南岗村西北方1.8公里。村落依山分散而建。建村200多年。全村21户,108人,以雷、蓝两姓为主。耕地116亩。通水泥道路、电、电话、电视。
  上园村村在一片较大的园地上方,故名。在南岗村北方,路程1.5公里,牛浿岗山西北侧。据传建村已有200多年历史。全村有15户,66人。耕地116亩。通电、水泥路、电话。
  新厝村村外曾有一座八扇新厝,故名。在南岗村东北1.3公里,牛浿岗山东侧。原有9户59人,现迁南岗村,村废。
  水井壑村村边有个井泉水壑,故名。在南岗村东北方1.6公里。原有17户87人。现迁南岗村,村废。
  外厝村在大村外,故名。在南岗村东1.5公里。原有11户,77人。现人口迁南岗村,村废。
  金垂畲族行政村
  位于八都镇区东部,霍童溪入海口,霍童溪经该村右侧汇入三都澳。据传唐代金姓居住,故名。旧为宁德县域内重要渡口,称“金垂渡”。2001年认定为民族村。辖金垂(分外村、里村)、楼仔(畲族)、珍垄里(畲族)4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大地总面积3.191平方公里,有耕地695亩,林地1900亩,滩涂、海域4100亩。以水产养殖为主,兼种稻、茶、果等。渔业养殖520亩,主要养殖鱼、青蟹、海蛏、对口虾等。果园1650亩,主要种植晚熟龙眼。
  已实现“五通”(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话和闭路电视),从104国道进村3公里公路及村内道路已经全部水泥硬化。村内原有完小一座,拆点并校后停办,适龄儿童到八都镇区学校就读。有村级医疗站1所,卫技人员1名。
  2005年,全村238户,1070人,其中畲族81户352人,占全村人口的32.89%。村民人均年收入3380元,其中畲族村民人均年纯收入2350元,村财收入2000多元。有完小校1所,因拆点并校,学校停办,适龄儿童到八都或城区学校就读。有村医疗站1个,卫技人员1人。
  2016年,全村275户1360人,其中畲族47户238人,占全村人口的17.5%。耕地733亩,林地3800亩,茶园138亩,年产茶叶104吨,果园2360亩,年产量18吨(因霜冻灾害减产),水产养殖676亩,村民(含畲族)人均年纯收入3600元。有卫生所1个。全村约20%的人口外出务工。
  畲族自然村
  珍垄里村村在山垄之间,山如灯状,故名灯垄里,方言衍为珍垄里。传为金垂旧日村所在,明朝时为倭寇所毁。在外村东约1.5公里。现全村7户,48人,钟姓。耕地33亩。村庄依山而建,房屋7幢。通电、电话、电视、自来水、水泥路。
  楼仔村建村时,先有一间小草寮,故名。在外村东约0.8公里。全村人口27户,202人,出过大学文化以上2人。钟姓。耕地82亩。村庄依山而建,新建砖木、砖混屋27幢。
  韩丹畲族行政村
  位于八都镇东北4.3公里,钟鼓山南麓,海拔360米。1990年认定为民族村。辖韩厝林、丹斗两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
  大地总面积4.2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36亩,林地6900亩。以种茶闻名,有高标准茶园1403亩。村里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经商,村级经济相对较为落后。近年,韩丹村积极组织外出打工人员回村开展农村山地综合开发,选择以茶果种植作为支柱产业,形成了韩丹铁观音种植基地,配套创办了茶叶加工厂。
  全村已实现通水、通电、通电话、通公路,安装有电视差转台。完成了6公里通村公路的水泥硬化工程,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村内原建有一座小学,拆点并校后停办。适龄儿童往八都镇区学校或城区学校就读。
  2005年,全村113户455人,其中畲族50户212人,占全村总人口的46.59%。人均年纯收入2896元,村财收入7000元。村有小学1所,在校生20人,其中畲族学生10人。没有村级医疗站。
  2016年,全村120户473人,其中畲族50户212人,占全村人口的44.82%。耕地530亩,林地2600亩,茶园430亩,年产茶叶280吨,果园240亩,年产量312吨。村民(含畲族)人均年纯收入5600元。全村约70%的人口在市区务工、学习等。
  畲族自然村
  丹斗村建村开发时,村前有一丘水田称为“单头”,后雅称为今名。村委会所在地,在镇区东北4.3公里,钟鼓山南麓,海拔360米。41户,188人,钟姓为主。房屋25幢。耕地600亩,林地1600亩。通水泥路、电、电话。
  闽坑畲族行政村
  位于104国道旁边,与福安甘棠镇交界,霍童溪支流前庄溪流经该村,1995年认定为民族村。下辖炉洋(畲族)、炭窑头(畲族)、炉下(畲族)、横山(畲族)、山后(畲族)、猴笼(畲族)、北溪等14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闽坑村拥有耕地1086亩,有林9960亩,茶园410亩,果园300亩,山地资源丰富。该村主要以茶、林业为主要产业。
  主村及各自然村已全面实现“五通”。村路也已实现水泥硬化。该村原有办学点2个,撤点并校后停办,学龄儿童到八都镇区学校就读。有医疗站1个,卫技人员1名,有村级文化站1个。
  2005年全村280户1080人,其中畲族63户354人,占全村总人口的32.18%。全村人均年纯收入3289元,其中畲族村民人均年纯收入2803元,村财收入1万元。
  2016年,全村289户1088人,其中畲族135户356人,占全村人口的32.72%。耕地860亩,林地17400亩,茶园130亩,年产茶叶130吨,果园180亩,年产量270吨,水产养殖13亩。村民人均年纯收入6000元,其中畲族村民人均年纯收入5800元。有文化站1个,卫生所1个。全村60%人口外出务工。
  该村有一处余姓古祠堂,距今有300年的历史。
  畲族自然村
  炉下村村在上炉的下方,故名。在闽坑村东北2公里,海拔104米。8户,46人,常住30人,多为雷姓,建村210年。房屋4幢。耕地70亩,林地1000亩。通简易公路,通电。
  炭窑头村村在炭窑的前头,故名。在闽坑村东北1.5公里,海拔480米。18户,63人,常住20人,雷、吴姓,建村350年。房屋8幢。耕地70亩,林地800亩。通电。
  炉洋村村边有溪水流过,溪旁有水,原名流洋,后方言衍为炉洋。在闽坑村东,路程1.5公里。17户,115人,多为钟姓。房屋16幢。耕地106亩,林地1200亩。通电、电视、简易公路。
  横山村灵山山脉横贯村后,故称。在闽坑村东1.6公里。2户,9人,雷姓。房屋1幢。耕地17亩,林地20亩。通电、电视、简易公路。
  山后村位于灵山主峰之后,故名。闽坑村东北1.7公里。2户,2人,雷姓。耕地7亩,林地30亩。通电、简易公路。
  上炉下村位于炉下村上方,故名。闽坑村东北2.4公里。原4户22人。耕地92亩,林地30亩。现村废。
  炉洋村村边有溪水流过,溪旁有水,原名流洋,后方言衍为炉洋。在闽坑村东,路程1.5公里。17户,115人,多为钟姓。房屋16幢。耕地106亩,林地1200亩。通电、电视、简易公路。
  猴笼村山似猴形,村在垄中,故名。闽坑村东北3公里。原3户16人。耕地20亩,林地100亩。现村废。新楼畲族行政村
  位于八都镇驻地东北部2公里处的霍童溪流域,与八都镇云淡村隔河相对。1957年成立新楼畲族乡,1958年改为大队,1984年称新楼村委会。1983年认定为民族村,又是老区行政村。下辖新楼、横头街、利洋、合厝等4个自然村,共7个村民小组。
  大地总面积2.047平方公里,耕地624亩,林地3000亩。茶园300亩(种植黄观音),果园340亩。主产稻谷、茶叶等,水果产品有桔子。近年来,部分村民开始发展蘑菇等食用菌,大部分剩余劳动力都外出务工或经商。
  主村与各自然村全部实现“五通”。村公路已全部硬化为水泥路面。该村有寄宿制完小校1所,面积1500多平方米,有教师8名,在校生数年均在112人左右。有医疗站1个,卫技人员1名。
  1993年,全村130户643人,其中畲族76户400人,占全村人口的62.2%。耕地613亩,其中农地240亩、水田373亩,当年粮食总产量222吨,亩产量362公斤,人均占有粮食345公斤,人均年纯收入650元。村有医疗站1个,小学1所,教师7人,在校生119人。
  2005年,全村147户660人,其中畲族85户32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48.48%。耕地613亩,林地面积2500亩,粮食总产量183吨,村民人均年纯收入3270元,畲族村民人均年纯收入3270元。医疗站1个,卫技人员1人。完全小学1所,教师9人,在校生78人。
  2016年,全村137户837人,其中畲族95户585人,占全村人口的69.89%。耕地600亩,林地2200亩;茶园600亩,年产茶叶600吨,果园50亩,年产量88吨,水产养殖10亩。村民(含畲族)人均年纯收入5000元。完全小学1所,医疗站1个。全村有20%的人口外出务工。
  畲族自然村
  新楼村传说早年建村时,曾经新建一楼房,故名。现横头街、桥头厝、下新楼村合称“新楼”。村委会所在地。海拔30米。在镇区北2.3公里,104国道南侧。86户,376人,外来50人,以蓝、雷、范姓为主。300年以前建村。房屋59幢(新建14幢),有村委楼、教学楼,有1座40多年的石拱桥,1座200多年的宫观寺庙。耕地367亩。通水泥路、电、电话。
  合厝村村在两山之间,传说夜间两山相合,故名。在新楼村西北方1公里。1951年建村。20户,97人,多为钟姓。房屋13幢,依山而建。耕地97亩。通水泥路、电、电话。
  桥头厝村村建桥头西北端,故名。原4户13人,畲族。现合并成新楼村。
  横头街村山涧横穿村头,后涧边成街,故名。原22户111人,其中畲族10户,53人。现合并成新楼村。
  下新楼村在上新楼下方,故名。原38户185人,畲族村。现合并成新楼村。
  新峰行政村
  新峰村(造福工程畲民定居点)在八都镇区南部,坂尾村西南部,因造福工程而名。自2002年起,点兰、猪母石、五峰、下井、打石楼等几个自然村村民搬迁至此。2006年有50户,407人,继续有村民搬入。通电、电视、电话、水泥路。
  2016年,全村有120户518人,系纯畲族聚居村。耕地359亩,林地2000亩;茶园300亩,年产茶叶225吨,果园200亩年产量100吨,村民人均年纯收入6343元。适龄儿童往八都镇或城区学校就读。有村文化站1个。
  畲族自然村
  坂尾村村在八都坂南尾部,故名。在八都村南,虎头山东北侧,与镇区连成一片。2002年始,因造福工程,猪母石、五峰、点兰、下井等村民搬迁至此。通水、电、电视、电话、水泥路。
  猪母石村村前有块岩石形如猪,故名。在八都村西南方2.4公里。23户,155人,现常住4户,5人。房屋20幢。耕地141亩,林地1000亩。钟、蓝姓。通电、简易路。2002年起,因造福工程,大部分人搬迁至坂尾村。
  点兰村村建在密林中,“兰”与“林”方言音同,远观绿树点点,故名。在八都村西南方2.6公里。耕地139亩。原有18户,79人。因造福工程,于2002年迁往坂尾村,村废。
  五峰村因村周围有五座山峰,故名。在八都村西南方1.7公里。原有13户,49人,现常住3户,3人。房屋15幢。耕地184亩,林地150亩。2002年始,因造福工程,大部分人搬迁坂尾村。
  下井村山形如井,故名。在八都村南,路程3.9公里。1户,2人,房屋5幢。雷姓。耕地41亩,林地160亩。通电、简易路。
  八都镇其它畲族自然村
  八都行政村打石楼村开采石料的山场所在,故名。在八都村南1.4公里。3户,8人,房屋5幢。蓝、钟姓,畲族村。耕地32亩。通电、电视、电话。
  八都行政村盐仓坂村据传原有个盐仓,仓前有个坂,故名。在八都村东南方1.7公里,在八都溪东岸。1986年南岗村部分村民迁此建村。现常住6户,23人,房屋6幢。畲族村。耕地12亩。通水泥路、电、自来水、电视、电话。
  红门里行政村带楼里村因旧有碓楼得名,“碓”方言音“带”,故名。在红门里村东1公里。16户,70人,钟姓,畲族村。房屋16幢。耕地60亩,林地60亩。有油坊、磨坊。通电、电话、自来水、电视。
  红门里行政村板厂湾村原有一锯木厂,故名。在红门里村南0.5公里。15户,50人,现常住人口30人,雷姓。房屋20幢。耕地10亩,林地10亩。通电、电话、电视。
  红门里行政村半山村因村在半山腰得名。在红门里村东1.2公里。原5户18人,钟姓,1982年搬迁至红门里、带楼里村。
  红门里行政村大垄头村村在垄头的大坪上,故名。在红门里村东北1.5公里,鳌峰山南侧。原1户6人,钟姓。1999年搬迁至带楼里村。
  澳村行政村六箩塘村村前围的塘面积六箩(民间计量单位一箩相当于5亩),因围塘六箩得名。在岙村村西南方0.8公里。4户,25人,多为钟、蓝姓。房屋4幢。耕地15亩,林地5亩。通路、电、电话。
  漈山行政村后洋村与福安外后洋相隔0.5公里,相对而名。在漈山村北,路程1.5公里。13户,62人,多为雷姓。房屋6幢。耕地70亩,林地500亩。通电、电话、水泥路。
  九都镇
  九仙畲族行政村
  位于九都镇区西北2公里处,1957年曾建立九仙畲族乡。1958年成立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1983年认定为民族村。辖有九仙新村(畲族)、上坑、林排洋、下九仙(畲族)、红霞(畲族)、柏院(畲族)等6个自然村,共6个村民小组。
  大地总面积5.50平方公里,耕地557亩,林地5851亩。以农为主。当地茶叶品质优良,久有盛名。2007年茶园450亩,芦柑150亩,六月橙50亩,枇杷50亩,农村经济总收入912万元。近年来,该村加大发展茶叶、辣椒、苦瓜、生姜等种植,增加农民收入。
  2000年该村被列入九都镇沼气示范村,经改沟、改厕、改圈、改厨、改路等“五改”,以及空地绿化、新建绿化带、旧房改造、立面粉刷等,村内基础设施得到根本好转,村容村貌明显改善。现除林排洋外其余各村实现“五通”,通村公路和村内道路都已完成硬化工程。该村原有初小校1所,2006年停办,适龄儿童转移到九都中心校就读。有村医疗站1所,卫技人员1名。
  1993年全村140户654人,其中畲族75户42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64.22%。耕地722亩,其中农地217亩,水田505亩。当年全村粮食总产量206吨,亩产量285公斤,人均占有粮食315公斤,人均年纯收入550元。村有小学1所,2个教学班,教师4人,在校生35人。
  2005年,全村188户698人,其中畲族129户567人,占全村总人口的81.23%。有耕地719亩,林地2010亩,粮食总产量93吨,村民人均年纯收入2960元。村医疗站1个,卫技人员1人,完全小学1所,教师4人,在校生106人。
  2016年,全村196户778人,其中畲族141户46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9.12%。耕地557亩,林地3200亩;茶园620亩,年产茶叶240吨,果园220亩,年产量50吨,村民人均年纯收入10050元,畲族村民人均年纯收入10000元。2016年村财收入1800元(茶园承包费)。
  1987年九仙村遇特大泥石流灾害,上九仙自然村全村覆没,受灾死亡30多人。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帮助下,不到一年的时间,建成了九仙新村。现在九仙新村已成为该村的主村。
  古建筑有双峰寺,现称九仙寺,创建于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后多次重建。保留有畲族织苎布传统工艺。
  畲族自然村
  九仙新村原九仙村于1987年受台风袭击村毁,1988年2月迁至现址建新村,故名。曾名枇杷岗。在九都镇区西北2公里,犁壁山东北侧,宁屏路边。海拔40米。村委会驻此。56户,280人。雷、蓝、钟、李姓。依山而建,房屋36幢,其中砖木、砖混房28幢。村委楼1幢,教学楼1幢,医疗站1所。耕地160亩,林地300亩。通水泥路、电、电话、电视、自来水。
  新厝村由九仙村分居而成,故名。在新村北0.7公里。17户,86人,常住86人,雷、蓝、钟姓。房屋14幢。耕地56亩,林地360亩。通水泥路、电、电视、电话。
  半山村村座落在九仙后门山半腰,故名。在新村西1.2公里。28户,145人,常住1人,房屋1幢。蓝姓。耕地130亩,林地500亩。大部分村民迁往九仙新村。
  柏院村村落旁原有一寺院,名柏院,村因此得名。在新村西北1.4公里,犁壁山西北侧。30户,156人,钟、雷、蓝、黄姓。十九世纪中叶建村。村落分散,房屋26幢(其中砖房2幢)。村内有1株树龄200多年的榕树。耕地160亩,林地897亩。通水泥路、电、电话、自来水。
  红早新村原为水田,名为“红下田弯”,村以地命名。又说,水田原种“红早稻”,由此得名。在九仙新村东北0.3公里。1983年由半山村迁入,20户,126人。1987年,12户,76人迁往九仙新村。2006年有8户,50人。房屋6幢,蓝姓。现红早、新村、上坑等全部迁入衢宁铁路安置点。
  九仙村传说旧时有九个神仙,经过此地,故名。位于新村西北1.2公里,犁壁山北麓。海拔150米。十九世纪末建村。原有22户,96人,17幢房屋,蓝姓为主。耕地30亩。1987年遇暴雨袭击,山体滑坡,压垮11户,30人死亡。1988年初迁往枇杷岗,建九仙新村。
  柴坑畲族行政村
  位于九都镇东北部,距镇区5公里,海拔200米。山上盛产柴草,村庄座落山洼中,故名。1958年成立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1983年认定为民族村。原辖后湖、章坑、上柴坑、下柴坑、里段、暗房里、洋楼、龙腰下、家里湾村等12个自然村。其中7个现已废,现辖柴坑(畲族)、后湖(畲族)、章坑里三个自然村,共6个村民小组。
  大地总面积10.447平方公里,耕地343亩,林地12860亩。以农业为主,茶叶、芦柑为主要经济来源。茶园500亩,芦柑150亩。2003年新引进落户后湖自然村“宁德市南阳种猪繁育中心”,该项目总投资2800万元,占地200亩。
  全村各自然村及后湖造福工程搬迁新村都已基本实现通电、通邮、通电话,通讯设备信号可覆盖全村,通村公路也已硬化。原有初小校1所,撤点并校后停办,学龄儿童到九都就读。村文化站1个。
  1993年全村108户478人,系纯畲族村。拥有耕地537亩,其中农地191亩、水田346亩。当年全村粮食总产量155吨,亩产量291公斤,人均占有粮食324公斤,人均年纯收入500元。村有小学1所,2个教学班,教师2人,在校生26人。
  2005年,全村148户589人,其中畲族109户356人,占全村总人口的60.44%。耕地400亩,林地1200亩,粮食总产量80吨,村民人均年纯收入2260元,畲族村民人均年纯收入1800元。村医疗站1个,卫技人员1人。
  2016年,全村151户658人,其中畲族120户50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75.98%。耕地5335亩,林地7983亩,茶园530亩,产茶叶205吨,果园90亩,产量10吨。村民人均年纯收入9879元,畲族村民人均年纯收入9900元。2016年村财收入12000元(生态林管护金)。
  畲族自然村
  后湖村(新村)村在龙腰山后,翻过山有一小湖,故名。原村在镇区东北3.5公里,蟹甲山东南部,村委会设此。32户,160人,以钟姓为主。十六世纪初由柴坑迁来,1986年迁入里段村。原有房屋21幢,后因地质灾害,2006年迁原村南约400米的龙头岗建成新村。村落集中,新建30幢,有1幢村委楼。原村有建于十六世纪初的宫1座。耕地60亩,林地580亩。通水泥路、电、电话、自来水。
  上柴坑村因产柴片,村前有一山坑,故名。在后湖村西北2.4公里。海拔200米。户籍42户,160人,以钟姓为主,畲族村,于1455年建村。是畲族进入宁德县域最早的定居点之一。村庄依山而建,房屋23幢(砖房13幢)。1所医疗站。有建于十七世纪初的祠堂1座,100多年的宫1座,400多年的榕树3株,村前有多株枫香树。耕地70亩,林地1283亩。通水泥路、电、电话、自来水。
  下柴坑村村在上柴坑村之下,故名。在后湖村西2.1公里。12户,47人,以钟姓为主,1935年由乌坑迁来。村庄依山而建。耕地30亩,林地254亩。通水泥路、电、电话。
  里段村村在数坂田的里面一段,故名。在后湖新村南0.1公里。4户,11人,钟姓。房屋2幢。耕地13亩,林地269亩。通简易路、电。
  乌坑畲族行政村
  位于九都镇南面,距镇区6公里。1958年成立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1983年认定为民族村。辖有何厝后、乌坑(畲族)、施洋(畲族)、巫家山(畲族)、新楼(畲族)等5个自然村,共6个村民小组。
  大地总面积7.30平方公里,耕地641亩,林地8920亩。以农为主,茶园400亩。毛竹5000亩,年收入40万元。近年来开展山地综合开发,种植茶、果。有较丰富的石板材矿产资源,已得到初步开发,初具规模生产。
  各自然村都已基本实现通电、通邮、通电话、通自来水、通电视等。各村路面已经水泥硬化。乌坑、巫家山、新楼未通网络。巫家山、施洋等自然村大部分群众向集镇或其他条件较好的村迁移。施洋自然村群众已全部搬到支提山路口的新村。该村原有小学1所,撤点并校后停办。适龄儿童到九都镇区学校就读。主村设有村级医疗站1所,卫技人员1名。
  1993年,全村145户652人,其中畲族95户385人,占全村人口的59.04%。拥有耕地609亩,其中农地307亩、水田302亩。当年全村粮食总产量217吨,亩产量357公斤,人均占有粮食333公斤,人均年纯收入453元。村有小学1所,4个教学班,教师4人,在校生30人。
  2005年,全村184户706人,其中畲族101户491人,占全村总人口的69.55%。有耕地600亩,林地1780亩,粮食总产量60吨,村民人均年纯收入2700元,畲族村民人均年纯收入2150元。村医疗站1个,卫技人员1人;完全小学1所,教师3人,在校生70人。
  2016年,全村268户810人,其中畲族170户56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69.13%。耕地800亩,林地4000亩;茶园500亩,年产茶叶200吨,果园180亩,年产量40吨,村民(含畲族)人均年纯收入10000元。2016年村财收入2300元(生态林管护金)。
  村域内有法华寺,始建于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山场中有珍贵动植物穿山甲、蟒蛇、桫椤等。巫家山自然村有红军医院遗址和部分革命遗物。
  畲族自然村
  新楼村在何厝后村西南0.9公里。7户,31人,常住31人,钟、雷姓。砖房7幢。耕地20亩,林地150亩。通电、电话。
  上乌坑村因村边有山涧,盛产乌黑色花岗岩,房舍建在涧上方,故名。在何厝后村西南,路程4公里。24户,110人,常住123人,以钟姓为主。房屋15幢。耕地92亩,林地1102亩。通水泥路、电、电话。
  巫家山村原巫姓居住,村在山上,故名。在何厝后村西南,路程8公里。42户,216人,常住56人,钟姓为主。由柴坑迁入,建村250年。村庄依山而建,房屋28幢。有200年宫1座。1幢小学楼。耕地145亩,林地2720亩。在巫家山村西1公里,有三十年代红军医院遗址。村东1公里,有“红军洞”,洞深3米,宽4米,高2米,洞口有坪地。曾发现红军遗物如铜筷、枪壳、蓑衣,碾米台等。大拱山场分布桫椤。通公路、电,电视。
  施洋村传明末赖岭出一个姓刘的知府,封了8个洋,施洋为其一。在何厝后村东南1.6公里。44户,230人,常住6人,以钟、蓝姓为主。建村约300年。村落分散,房屋25幢。耕地231亩,林地1228亩。有300年宫1座。通简易公路、电。2003年迁往支提山路口造福工程的施洋新村。
  施洋新村在何厝后村东北方向1公里,扶摇村东0.5公里,支提山公路路口。26户,140人。以钟、蓝姓为主,由施洋村迁入,2003年建村。村落集中,新建房屋23幢。通电、电话、电视、自来水、柏油路。
  梯头村村边山路陡似梯,故名。在何厝后村西1公里。原有5户31人,以钟姓为主。耕地30亩,林地323亩。1976年迁乌坑。现村废。
  楼岗村村在山冈上,故名。在何厝后西3公里。原2户13人,以钟姓为主。耕地10亩,林地350亩。1954年迁乌坑。村废。
  赤溪镇
  松岭畲族行政村
  位于赤溪镇北部,距赤溪镇区10公里。东与东牛村交界,南与由知村交界,西与西坑村交界,北与周宁县马坑村交界。因村边岭上四周盛长松树,故名,亦名松柴岭。1955年称红星村,1966年与禅地合并称红岭村,1979年从禅地分出成立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1986年认定为民族自然村,1999年确立为民族行政村。辖岭头、赤坪、三漈坑、丹岗、瓠头岩、狮子山、后架、石转下、上琴田、下琴田等9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
  松岭村大地总面积5.285平方公里。耕地855亩,主产稻谷、茶叶。林地5262亩,有林地4971亩,林业以松、杉、毛竹为主。近年来立足山场广阔的优势,加大力度进行山地综合开发。
  从2004年起,上、下琴田畲族自然村开始“造福工程”搬迁,琴田新村选址在赤溪炉头村,紧靠镇政府办公大院。琴田新村水、电、路、电话、电视一应配套,“五通”建设一步到位,群众住房正分批分期建设。松岭村原有初小校1所,1990年拆点并校停办,村适龄儿童分别在镇区的中学和中心小学就读。医疗站1个,卫技人员1人。
  2005年,全村136户546人,其中畲族32户165人,占全村总人口的30.22%。村民人均年纯收入2474元,其中畲族村民人均年纯收入2368元。
  2016年,全村172户623人,其中畲族60户285人,占全村总人口的45.74%。耕地1500亩,林地6000亩,茶园600亩,年产茶叶250吨,村民人均年纯收入6000元,其中畲族村民人均年纯收入5000元。村财收入6000元。
  松岭村四周高山环绕,村落左侧有一座山形似蹲卧的狮子,故名“狮子”山,每逢农历九月九迎来不少旅游观光者和登山爱好者。
  农历三月三是畲族节,全村男女老少集中“盘歌”,流传着描述爱情、生产劳动等内容的民间歌谣。
  畲族自然村
  岭头村位于松岭上方,故名。在镇区北偏西3.3公里,尖峰顶山东北侧。海拔430米。村落呈梯形。原13户,多外迁,现4户,17人(畲族1户,3人),江姓为主。耕地78亩。通电、电话、水泥路。有一旧村委楼。
  上琴田村村有一丘田,形似一把琵琶琴,在上方为上琴田,故名。清县志作“琴前”。在岭头村北,路程2公里。村落呈三角形,房屋16幢,其中新建房屋2幢。清雍正元年(1723年)从周宁咸村镇云门村迁入。26户,163人,蓝姓为主。耕地135亩。通电、电话、电视、自来水、简易路。
  下琴田村村有一丘田形似琵琶,在下方为下琴田,故名。在岭头北,路程1.7公里。9户,41人,蓝姓为主,房屋7幢,其中新建1幢。耕地138亩。通电、电话、自来水、电视、简易路。
  石转下村村处一墩的石头下,故名石墩下,后方言衍为今名。在岭头北0.3公里。原3户,9人,钟姓。耕地120亩。上世纪80年代迁入琴田村,2006年迁入赤溪村,现无人居住。
  琴田新村在镇区内,镇政府东南0.3公里处。因村民大部分由上琴田、下琴田村迁入,故名。2004年实施少数民族地质灾害点搬迁工程,规划将松岭上、下琴田45户,220人搬迁入新村。从2005年开始建房,现已完成建设,村民已入住新房。
  班竹畲族行政村位于赤溪镇东北部,离镇区12公里,距市区60公里,海拔620米。1958年成立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2004年认定为少数民族行政村。辖斑竹、九条冈、向东丘、小岭坑、下楼湾、半山楼等6个自然村,共8个村民小组。
  大地总面积5.20平方公里。耕地980亩,主产稻谷、茶叶。林地5919亩,有林地4558亩,林业以松、杉、毛竹为主。近年来已开垦茶园300多亩。
  已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话、通广播,安装了电视差转台。12公里的通村公路已经完成水泥硬化。村内原有小学1所,拆点并校后停办,适龄儿童到赤溪镇区学校就读。
  2005年,全村147户581人,其中畲族45户197人,畲族占全村总人口的33.19%。村民人均年纯收入2516元,其中畲族村民人均年纯收入2346元。
  2016年全村145户577人,其中畲族46户198人,畲族占全村总人口的34.31%。耕地980亩,林地4558亩,茶园300亩,年产茶叶125吨,村民人均年纯收入6800元,其中畲族村民人均年纯收入5500元。村财收入6500元。
  班竹少数民族祖先钟聚崇自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从汀州武平露坪村随同邱姓村民迁居班竹,畲汉同胞和睦相处,共同开发建设班竹村。村内有年代久远的邱、钟姓祠堂各一座。古建筑有祠堂2间,宫1座。村后5座山峰相连,称五龙相会。
  畲族自然村
  斑竹村古时产斑竹,故名。为古村,宋代安乐里三村之一,《三山志》有载。在镇区东4公里,赤岔公路北侧,海拔580米。144户,573人,常住260人。主姓钟、邱(邱姓自清雍正元年(1723年)从龙岩上杭武平迁入)。村落呈梯形,房屋53幢,其中新建8幢。耕地950亩。通电、电话、电视、自来水、水泥路。
  赤溪镇其它畲族自然村
  赤溪村炉头畲族自然村
  炉头畲族自然村隶属赤溪行政村,现已与赤溪村连成一片,成为赤溪镇区的一部分。2016年,炉头村畲族村民有20户68人,畲族村民人均年纯收入8000元。该村民是从霍童镇八斗行政村大石自然村迁徙而来。
  宣洋村棉头石畲族自然村
  棉头石村座落在宣洋村西南2.6公里和洋林村交界处的山岗上,因建村挖出很多石头,形似棉桃,故名棉头石,分为上棉头石和下棉头石。上棉头石有八座土木结构的古宅,下棉头石有三座土木结构的古宅。村民从福安市社口镇徐板村迁徙而来,有钟、雷姓。棉头石竹林资源丰富,主要以农田、茶园、竹林、竹笋产业为主。
  2006年,棉头石村有14户,53人,系纯畲族村。2016年统计有29户131人,纯畲族。村民人均年纯收入5000元。
  2000年上棉头石因旧村复垦搬迁至宣洋主村的莲花新村,下棉头石未进行旧村复垦,村民1996年起已陆续搬迁至宣洋主村,原村废。
  每逢农历三月初六,棉头石村民就会到福安市甘棠镇过洋村参加畲族“盘歌”比赛。
  霍童镇
  八斗畲族行政村
  八斗村是畲族老区村,原属霍童大石村,2000年4月从大石分村,设立八斗民族村。有八斗、大兰里、葛藤凤等3个自然村,主村八斗是畲族聚居村。
  耕地660亩,林地7000亩。以农为主,主产水稻、茶叶。近年来开发了高山茶园825亩,果园760亩,种植脐橙等水果,林业主产毛竹。农业结构从单一向多种经营转变。
  通八斗村公路7.2公里已硬化,铺设了三个自然村水泥路,长1000米、宽3米,架设了主村的自来水,主村通电、通水、通邮、通电话,安装有电视差转台。建设了农民休闲公园、景观溪、畲族文化活动中心、畲族广场、寨门、停车场、村集体茶叶加工厂。该村原有小学1所,撤点并校后停办,现小学生到霍童中心校寄宿就读。
  2005年,全村118户575人,其中畲族66户305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3%。村民人均年纯收入2540元。
  2016年,全村153户666人,其中畲族73户341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1.20%。茶园852亩,产茶叶412吨,果园660亩,产量165吨,村民人均年纯收入11600元。
  该村系革命老区,有革命烈士4人,“五老”3人。
  有百年以上红豆杉1株,百年以上红叶石楠3株,枫香树1株,胸围都在3米左右。
  畲族自然村
  八斗村村中原有田8斗,故名。村委会在此。在镇西南7公里,大伦山西北方,村庄海拔400米,呈阶梯状。2006年全村66户289人。以钟、蓝姓为主。房屋52幢,其中新建26幢。有村委楼,教学楼。通电、电话、自来水、水泥公路。2016年全村73户341人,耕地300亩,林地3000亩,茶园440亩,产茶叶220吨,果园500亩,产量125吨,村民人均年纯收入11600元。
  东岭畲族行政村
  位于霍童镇西北部半山区,是老区基点村,平均海拔450米,距镇区所在地9公里。东岭村原属霍童镇小石村,1994年从小石村分出设立民族村,因辖东岗和半岭,故取名东岭。辖景洋、东岗、半岭、南山4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
  耕地837亩,其中水田678亩,农地159亩。山场面积5200亩,林地4295亩,其中毛竹1554亩,其余是松、杉、杂木。有茶园860亩,果园300亩。主产水稻、甘薯,兼产茶叶、木耳、香菇、脐橙、毛竹等。村民的主要收入来自茶叶,种植毛竹、水果等。
  至2016年,原有分散在四个山头上的9个自然村实施“造福工程”,搬迁合并为4个自然村。铺设了海军某部驻地门口至百井桥头长1200米,宽3.5米的村主干道水泥路,完成了进村公路的连接。新建1幢三层高的村委办公楼,架设闭路电视光缆,4个自然村都通自来水。该村原有初小校1所,拆点并校后停办,适龄儿童到霍童镇区学校就读。没有村级医疗站、文化站。
  2005年,全村189户780人,其中畲族127户555人,占总人口的71.15%。村民人均年纯收入1960元,其中畲族村民人均年纯收入1869元,村财收入2000元。初小校1所,有教师3人,学生23人,其中畲族学生18人。
  2016年,全村234户931人,其中畲族129户515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5.31%。耕地837亩,林地7122亩,茶叶860亩,产茶青860吨,果园300亩,产量150吨。村民人均年纯收入9600元,其中畲族村民人均年纯收入9300元。
  早在1933年,这一带就有革命活动,在半岭自然村成立了“闽东游击队第三支队”、半岭村苏维埃政府。解放后评为革命烈士7人,评为革命“五老”12人。
  畲族自然村
  东岗新村1993年因地质灾害搬迁新建。新村在景阳新村上方(西南方),距村部西南600米,聚落集中,依山而建。有房屋46幢。2006年有55户,290人。以钟姓为主。有灌溉水渠2条。通电、通电话、通电视、自来水,公路。2016年有79户299人,其中畲族68户260人。耕地263亩,林地2080亩,茶园270亩,产茶叶270吨,果园30亩,产量15吨,村民人均年纯收入9600元。
  景洋新村2003年因地质灾害搬迁新建。2016年有73户291人,其中畲族23户93人。耕地258亩,林地1972亩,茶园256亩,产茶叶256吨,果园70亩,产量35吨,村民人均年纯收入9600元。
  宅里新村1994年因地质灾害搬迁新建。2016年有36户143人,其中畲族16户65人。耕地126亩,林地1310亩,茶园138亩,产茶叶138吨,果园120亩,产量60吨,村民人均年纯收入9600元。
  半岭自然村2016年有47户198人,其中畲族22户97人。耕地190亩,林地1760亩,茶园196亩,产茶叶196吨,果园80亩,产量40吨,村民人均年纯收入9600元。
  东岗村村庄坐西向东,位处山岗上,故名。距村委楼西南2.2公里,海拔约500米。系老区基点村,已悉数迁东岗新村。
  里南山村村庄座向南山,村在里面,故名。在村委会东北方向,路程约3公里,樟墓头山西南,村庄依山而建。因造福工程1995年已迁居南山新村,原村废。
  岭尾村村庄东岭的尾端,故名。头垅山东南方。距村委楼西南1.8公里,老区基点村。钟姓。有灌溉水渠1条、宫1座。1994年因造福工程悉数迁居东岗新村。村废。
  洪口乡
  洪口乡畲族自然村
  花兰村长洋头自然村,因村处一丘长形洋田的顶端,故名。在黄花坪村东1公里。原有12户51人,房屋7幢。钟姓。于2000年迁至洪口村,2007年洪口村因洪口电站水库建设全部移民。最新统计,至2016年底,原长洋头畲族自然村有17户64人。耕地47亩,林地1000亩,茶园25亩,果园5亩,村民人均年纯收入3500元。
  莒洲下村濑头自然村,因莒洲下村对面山有一土濑(俗称木石滑道为“濑”),村位于濑上,故名。在莒洲下村西北0.8公里。13户57人,房屋9幢。蓝姓。耕地59亩。2005年大部分人口已迁下村,2007年下村因洪口电站水库建设全部移民。最新统计,至2016年底,原濑头畲族自然村有13户57人。耕地57亩,林地800亩,茶园27亩,果园7亩,村民人均年纯收入3200元。
  漳湾镇
  雷东畲族行政村
  位于漳湾码头,依山傍海,与仓西村、上塘村接壤。村在田螺村的东部,故名螺东,后衍为雷东。分上雷东村、下雷东村,曾于1957年成立畲族乡。1958年成立大队,1983年认定为民族村,1984年改为村委会。辖上雷东、下雷东、田螺、大洋、沙塘、小岭、五都(大号)、连洋等8个自然村,共15个村民小组。
  大地总面积3.533平方公里。耕地480亩,林地2600亩,滩涂1700亩(其中养殖塘面积830亩)。茶园24亩,果园650亩。以农为主,主产稻谷。兼营水产养殖,产海蛏。水果产品龙眼、草莓、瓜等。林业有杉木、松木。2007年开办养猪场、养鸡场、养鸭场等规模畜养业,大力发展二、三产业。
  雷东村硬化公路直接下塘码头疏港公路,村内各主干道路已全部水泥硬化。各自然村均通电、电话、电视、自来水、水泥路。小学1所,教师5人,在校学生65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60人。卫生站1个,卫技人员1人。
  1993年,全村174户949人,其中畲族152户823人,占全村总人口的86.72%。耕地760亩,其中农地300亩,水田460亩,当年全村粮食总产量242吨,亩产量318公斤,人均占有粮食255公斤,人均年纯收入605元。村有小学2所,教师6人,在校生123人。
  2005年,全村248户1079人,其中畲族222户968人,占全村总人口的89.71%。耕地177亩,林地1680亩,粮食总产量90吨,村民人均年纯收入2786元,畲族村民人均年收入2750元。完全小学1所,在校生80人。
  2016年,全村364户1489人,其中畲族252户1168人,占全村总人口的78.44%。耕地400亩,林地2300亩,果园600亩(龙眼),年产量100吨,水产养殖2600亩,村民人均年纯收入12000元,其中畲族村民人均年纯收入10000元。原小学已拆点并校,学生集中漳湾镇中心校就读。有村医疗站1个,卫技人员1人。
  雷东村由钟、雷、蓝三姓畲民集居,主姓雷、钟,分别于清顺治和康熙年间从罗源县和福安山头庄迁入。钟姓最早迁入,迄今已有300余年历史。
  1958年于此村发现白布粉彩勾墨绘制《畲族祖图》,长6丈,画面20幅,考证为清代作品。
  畲族自然村
  上雷东村雷东村分上下村,其村在西,居水流上方,故名。村委会在此,在镇区北面,路程5公里,雷东岩山东北侧,漳湾港西侧。海拔15米。102户,398人。常住人口389人。钟、雷、蓝姓。钟姓于1788年由八都丹斗迁入,雷姓于1828年由福安金腰带迁入,蓝姓于1796年由七都三阳店迁入。耕地180亩,林地1116亩,滩涂811亩。村庄呈圆状,依山傍海,房屋57幢(新建22幢)。村内有村委楼1幢、医疗站1所、小学1所。特产软虾。有独特的畲族生活习俗和婚嫁礼仪习俗。
  下雷东村因与上雷东村相对,居于水流下方,故名。在村委会东0.7公里。75户,310人。常住人口305人。钟、雷、蓝姓。钟姓于1708年由金涵金贝村迁入,雷姓于1661年由罗源迁入,蓝姓于1775年由罗源迁入。耕地133亩,林地865亩,滩涂451亩。房屋61幢(其中新建22幢)。村内有医疗站1所。古文物有畲族祖图,雷石保家保存。村域内有一家“闽台高优农业基地”、一家“宁德市莲花山休闲山庄”。
  大号村在上雷东村西0.3公里。34户,128人。常住人口116人。雷、蓝、曾姓。雷姓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迁入长岗,后于1975年迁入此村。蓝姓于1907年迁入沙塘头,后于1977年迁入此村。曾姓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迁入小岭村,1977年迁入此村。耕地55亩,林地357亩,滩涂228亩。房屋26幢(其中新建4幢)。温福铁路境内经过。
  大洋村在村委会西,路程3.5公里。24户,108人。常住人口105人。蓝姓,于1777年由罗源迁入漈上,后于1966年迁入此村。耕地46亩,林地108亩,滩涂87亩。
  又加塘畲族行政村
  位于漳湾镇东部,东湖塘西侧。东面临海,与后湾村、官井村相邻。1988年12月从汤湾村划出,1995年认定为民族村。辖又加塘、南下山、新村、中村4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
  全村有耕地405亩,林地480亩,滩涂130亩。以农业为主,主要产品稻谷、茶等。水果产品荔枝、龙眼等。村民山海兼营,同时在海上养殖蛏、蚶、跳鱼等。近年,随着城市开发建设,该村耕地、林地已全部被征用,村民多从事第三产业,部分从事海上养殖。
  又加塘村民居依山筑屋,错落有致。近年来,已全部实现“五通”并完成了通邻村和漳湾镇的公路硬化。又加塘村原有小学1所,撤点并校后停办,适龄儿童到漳湾镇区或城区学校就读。现有村医疗站1个。
  1993年全村81户420人,其中畲族77户339人,占全村总人口的80.71%。耕地405亩,粮食总产量196吨,亩产量483公斤,人均占有粮食466公斤,人均年纯收入595元。村有小学1所,在校生42人。
  2005年全村有91户382人,其中少数民族66户282人,占全村人口的73.82%。耕地280亩,林地220亩,粮食总产量76吨,村民人均年纯收入3386元,畲族村民人均纯收入2510元。
  2016年全村有133户512人,其中畲族110户422人,占全村总人口的82.42%。人均年纯收入6000元,其中畲族村民人均年纯收入5500元。
  又加塘畲族村有钟、雷、蓝三姓畲民集居,蓝姓最早迁入,迄今已有200余年历史。
  畲族自然村
  又加塘村原已围垦一个里塘,后又加一个塘,故名。在镇区南偏东5公里。48户,327人,钟姓。由金涵上金贝迁来,清乾隆年间建村。村落依山面海,房屋48幢,其中新建8幢。村内有校舍1幢。300年樟树1株。耕地243亩,滩涂40亩。通电、电话、水泥路。
  南下山村又名南加山村。村南朝汤湾山峰,取名南下山。在又加塘村西偏南1公里。22户,96人,蓝姓为主,由金涵前岺迁入,1893年建村。村落依山而建,房屋18幢,其中新建4幢。耕地40亩。通电、电话、自来水、水泥路。
  新村因牛港塘造福工程迁来得名。在又加塘村西0.2公里。12户,60人,雷、兰、钟姓。新建房屋12幢。耕地7亩,滩涂30亩。通电、电话、水泥路。
  上塘畲族行政村
  位于漳湾镇北,下塘码头疏港公路内侧,与下塘村、雷东村相邻。由上塘、保安塘自然村组成,共有12个村民小组。1958年成立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2006年认定为民族村。
  全村耕地面积580亩,林地2510亩。滩涂海域1480亩。经济以养殖业为主。主要产品海蛏、泥蚶、蟹。兼营农业,主要产品有水稻。水果产品龙眼、草莓等。同时开发滩涂养殖,养殖泥蚶、螠、蛏等。
  上塘已实现“五通”。保安塘畲族自然村也已修筑接通疏港公路的通村公路。上塘主村原有小学1所,2006年拆点并校中停办,适龄儿童到漳湾中心校或城区小学就读。有医疗站1个。
  2005年全村210户918人,其中畲族338人,占全村总人口的36.81%。有耕地560多亩,林地840亩,滩涂120亩。2006年人均年收入3050元,其中畲族村民人均年收入2600元,村财收入8.5万元。
  2016年全村288户1293人,其中畲族92户421人,占全村总人口的32.56%。耕地310亩,林地1050亩,水产养殖120亩,村民人均年纯收入8600元,畲族村民人均年村收入7500元。
  由于整村处在衢宁铁路线上,需整村搬迁,目前已搬迁100多户。
  畲族自然村
  保安塘村,距主村2公里,原名半塘,此地有两个塘并存。村处两塘交接处的各半而得名。后改为“保安塘”。在上塘村东南1.5公里,70户312人,以钟、雷两姓为主。晚清时期,钟姓始祖由八都南门岗迁入,雷姓始祖由八都猴盾迁徙而来,迄今已有200余年历史。耕地200亩,林地1030亩,滩涂、浅海280亩。通电、电话、路。
  飞鸾镇
  南山畲族行政村
  南山村在飞鸾镇驻地东南2.6公里,福汾公路两侧。1957年曾建立南山畲族乡,1958年成立大队,1983认定为民族村,1984年改为村委会。辖马山、下塔头、油车、南山阳、清水下、葡萄坑、宫镜前等7个自然村,设6个村民小组。
  大地总面积6.794平方公里,耕地617亩,林地6900亩,产稻谷、甘薯、毛竹、木材等。近年开垦茶园60亩、果园160亩。现大部份村民外出务工,从事第三产业。
  南山主村在福汾公路边,交通方便,近年来随着民族村“五通”建设,主村已通电、电话、电视,饮用水是引用山涧水。其余自然村也已实现“五通”。
  1993年,全村112户563人,是纯畲族聚居村。耕地617亩,其中农地109亩、水田508亩。当年全村粮食总产量236吨,亩产量382公斤,人均占有粮食418公斤,人均年纯收入610元。小学1所,4个教学班,教师5人,在校生62人。
  2005年,全村135户580人(纯畲族)。有耕地617亩,林地879亩。粮食总产量64吨,村民人均年纯收入2138元。原有初级小学1所,2002年撤点并校后停办,学生到飞鸾中心校就读。主村设有村级医疗站1个,卫技人员1名。
  2016年,主村159户686人(纯畲族)。耕地721亩,林地4850亩,果园400亩,村民人均年纯收入8900元。
  在2016年被列入国家级畲族特色村寨建设项目,有畲族文化风情广场2000多平方米在建,有对歌舞台、休闲长廊等设施。畲族民歌“南山调”是宁德市畲族三大歌调之一。
  畲族自然村
  南山阳村村处飞鸾镇南部山阳,故名。在镇区南偏东2.6公里,104国道西南侧,海拔125米。房舍建于国道两侧,村落集中。村委会驻地。26户,159人。雷姓。传16世纪末17世纪初由古田迁入。耕地120亩,林地900亩。村内有1株300年树龄樟树。通电、电视、电话、自来水、柏油路。
  清水下村村西有水坑,水清如境,原名清水坑,后演变为清水下。在南山阳村东南,路程3公里,104国道北侧。房屋8幢,房舍较集中。15户,75人,蓝、雷姓。耕地69亩,林地1200亩。通电、电话、简易路。2011年已基本搬迁飞鸾散居。
  油车村传昔时村上有个地主姓尤,雇个牧童姓车,故名尤车,后衍为油车。宁德与罗源分界处的油车岭因此得名。在南山阳村东南3公里。房屋12幢,村落分散。23户,83人,常住22人,蓝、钟姓。耕地74亩,林地100亩。通电、电话、自来水、简易路。2011年退宅还耕,迁至华盛新村。
  葡萄坑村因山上曾有株大葡萄树而得名。在南山阳村南1公里,104国道西侧。旧有村落,曾因人丁不旺,分散各地居住,村成废墟。1985年又有5户22人新迁居于此,2003年又从马山村迁居21户103人到此。现房屋15幢,村落分散。26户,125人,蓝姓。耕地147亩,林地900亩。通电、电话、简易路。
  宫镜前村村南有宫,村北两块石头,光泽如镜,故名。在南山阳村东1公里,104国道东侧。1978年由新厝村先后迁入。房屋13幢,村落较集中。15户,78人,雷姓。耕地90亩,林地900亩。通电、电视、电话、简易路。2012年造福工程搬迁桂洋新村及飞鸾镇区。
  下塔头村因山头如塔,原有上、下塔头村,故名。在南山阳村西1公里,104国道东侧。房屋8幢,房舍分散。19户,87人,蓝姓。耕地111亩,林地1200亩。2003年有4户27人迁居南山阳村,2户17人迁居蒲岭黄土碓村,6户30人迁居葡萄坑村。剩余的现已全部迁居飞鸾桂洋新村。
  马山村因山形如马鞍,原名马鞍山,后为今名。在南山阳村南偏东1.5公里,104国道西侧。房屋11幢,村落集中。原有21户103人,蓝姓。耕地122亩,林地1300亩。因交通不便,于2003年迁居葡萄坑村。现无人居住。
  新厝村新盖的房屋,故名。在南山阳村北0.5公里,104国道东侧。原住14户72人,雷姓。因生产、生活不便,于1978年以后陆续迁居宫镜前村。现无人居住。
  马山坑村原名胡炉岩,地处马山坑谷,故名。在南山阳村南1公里,104国道南侧。原14户72人,蓝姓。因地僻于1984年迁居马山村。村废。
  向阳里畲族行政村
  向阳里原名苦坑里(可坑里),解放后改称向阳里,1958年成立大队,1983年认定为民族村,1984年改为村委会。村委会驻地岭脚厝,在飞鸾镇驻地西南1.6公里,福汾公路西侧。海拔35米。辖岭脚厝、下半岭、当中厝、水尾楼、南阳楼、赛门冈、水尾坑、上半岭、二箩、桥头厝等10个自然村,设6个村民小组。
  大地总面积6.401平方公里,耕地128亩,林地3530亩,产稻谷、木材、毛竹、建筑用碎石等。近年来开发茶园58亩,果园70亩。发展蘑菇等食用菌种植,大部分村民外出从事第三产业,经营农用车运输等业。
  已实现了通水、通电,通广播、通电话。山上各自然村均已造福搬迁至相对条件好的地点居住,现水尾楼村搬迁罗源居住,南阳楼、赛门岗、水尾坑、上半岭村、二箩村、溪墘厝村、牛栏塔村,已搬迁飞鸾六号新村居住。
  主村原有寄宿制小学1所,撤点并校后停办,学龄儿童到飞鸾中心校就读。设有村级医疗站1所,卫生技术人员1名。
  1993年全村90户451人(纯畲族)。耕地297亩,其中农地144亩,水田153亩。当年全村粮食总产量129吨,亩产量434公斤,人均占有粮食286公斤,人均年纯收入605元。小学1所,1个教学班,教师3人,在校生38人。
  2005年,全村129户517人,其中畲族97户465人,占全村总人口的89.94%。耕地182亩,林地1093亩。粮食总产量30吨,村民人均年纯收入2445元,畲族村民人年均纯收入2445元。村医疗站1所,卫技人员1人。2006年村财收入3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2500元。
  2016年,全村166户608人,其中畲族90户400人,占全村人口的65.78%。耕地113亩,林地5885亩,果园5亩,村民人均年纯收入7000元。
  村旁有1株古榕,胸围5米以上。村内原有可坑里石桥,建于宋代,清代重建。全长33.3米,宽2米,高2.8米。1989年为洪水冲毁,存部分桥墩。飞鸾岭路是古官道,经向阳里南洋楼,越飞鸾岭进入罗源县境内。
  畲族自然村
  岭脚厝村村位于飞鸾岭脚,故名。在镇区西南1.2公里,104国道西侧,海拔35米。已与镇区连接。村委会驻地。43户,194人,本村籍大学学历9人,常住102人,81人外出务工。蓝姓为主。传16世纪初由广东潮州经连江上岸后迁此。现有沙石加工企业2家,校舍1幢,医疗站1所,日用商店3间。耕地30亩,林地980亩。通电、电视、电话、自来水、水泥路。
  桥头厝村村在石桥旁,故名。在岭脚厝村北0.1公里,104国道西侧。30户,166人,多数外出务工。钟姓。耕地28亩,林地510亩。通电、电视、电话、自来水、水泥路。
  当中厝村在溪墘厝与牛栏塔村之中,故名。在岭脚厝村北0.2公里,104国道西侧。原5户24人。钟姓。耕地5.5亩,林地150亩。1980年以来陆续迁居岭脚厝村。村废。
  上半岭村村处下半岭村上方,故名。在岭脚厝村南0.8公里。原5户28人,雷姓。耕地12亩,林地200亩。1990年以来陆续迁居岭脚厝村。村废。
  水尾楼村村在溪水尾端,故名。在岭脚厝村南偏西1.8公里,尚上冈山西南麓。原9户42人,钟姓。耕地48亩,林地300亩。1992年迁居罗源县。现为废村。
  二箩村村旁有田二箩(古时以箩、斗计量田园面积),故名。在岭脚厝村东南0.7公里,104国道西侧。原5户24人,钟姓。耕地12亩,林地150亩。1980年以来陆续迁居岭脚厝村。村废。
  溪墘厝村村处可坑里溪边(墘),故名。在岭脚厝村东北0.5公里,尚上冈山北侧。原1户5人,蓝姓。1987年迁居岭脚厝村。村废。
  牛栏塔村因村民养牛,盖茅草牛栏,顶部似塔,故名。在岭脚厝村东0.6公里,104国道西侧。原3户12人,钟姓。1987年迁居二箩村,后又陆续迁居岭脚厝村。村废。
  新岩畲族行政村
  新岩村在飞鸾镇驻地东北3.3公里,南山牛山南侧,房舍依山而建,呈梯阶形。海拔470米。1958年成立大队,1983年认定为民族村,1984年改为村委会。辖新岩、长园2个自然村,设3个村民小组。主姓雷、蓝,清乾隆年间从连江县外窑迁入。近年,有部分村民搬迁飞鸾西洋新村、华盛新村、航飞嘉苑、鸾江小区居住。
  新岩村以农为主,有林地2150亩,茶园110亩,果园120亩。产稻谷、甘薯、茶叶、果,林业以松枝,毛竹为主产。近年来外出务工从事第三产业等人数增多,经营农用车运输等。
  已全面实现了通路,通水、通电,通广播、通电话。完成了18公里通村公路的水泥硬化工程。该村原有初小校1所,撤点并校后并到飞鸾中心校。主村设有村级医疗站1所,卫技人员1名。
  1993年,全村80户336人(纯畲族)。耕地441亩,其中农地139亩、水田302亩。当年全村粮食总产量130吨,亩产量295公斤,人均占有粮食387公斤,人均年纯收入780元。村有小学1所,2个教学班,教师2人,在校生42人。
  2005年,全村83户357人(纯畲族)。耕地387亩,林地2150亩。粮食总产量85吨,村民人均年纯收入2353元。村医疗站1个,卫技人员1人。因拆点并校,原村小学停办,适龄儿童到飞鸾镇区学校就读。
  2016年,全村98户396人(纯畲族)。耕地600亩,林地2100亩。村民人均年纯收入8500元。
  畲族自然村
  新岩村村中有湖,湖边山上有黑岩,原名“湖岩”,又名乌岩,后演变为新岩。在镇区东北3.3公里,南山牛山南侧,海拔470米。房屋36幢,依山而建,呈阶梯形。村委会驻地。2006年有55户,263人,雷姓和蓝姓聚居,多数外出务工。传说18世纪初由罗源飞竹迁入。耕地266亩,林地2870亩,产稻谷、甘薯、茶叶、木材等。通电、电视、电话、自来水、水泥路。截止2006年底因造福工程有21户120人搬迁飞鸾村。
  长园村村东有长形园,故名。在新岩村东南,路程1.5公里,布袋冈山东北侧。房屋18幢,依山而建。33户,130人,常住56人。钟姓聚居,传18世纪初由罗源黄土袋迁入。耕地168亩,林地1500亩,产稻谷、甘薯、茶叶、木材等。通电、电视、电话、简易路。现大部分已搬至飞鸾西洋新村、华盛新村、航飞嘉苑、鸾江小区等地,原村仅剩5户,8人。
  蒲岭畲族行政村
  蒲岭畲族村以村东北有岭得名。地处飞鸾镇驻地南1.81公里的蒲岭尾坡地。1958年成立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1986年认定为民族村。主村辖蒲岭、黄土垒(畲族),上佛(畲族)李坑里(畲族),大后等5个自然村,设5个村民小组。1998年“造福工程”实施以来,上佛全村搬迁向阳里村居住,黄土垒搬迁下坑聚居点居住。
  耕地485亩,有林地3394亩,果园50亩。以农业为主,林业有松木、杉木、毛竹、蘑菇等。近年有部分富余劳力外出务工。
  福汾公路从蒲岭村主村西经过,交通方便,主村已通电、电话、电视。2公里通村公路已实现水泥硬化,其余自然村也已实现“五通”。蒲岭村主村有完小学校1所,撤点并校后并到飞鸾中心校。村级医疗站1所,卫技人员1名。
  2005年,全村157户676人,其中畲族86户356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2.66%。村民人均年纯收入2346元,村财收入1.5万元。
  2016年,全村(含华盛新村)228户910人,其中畲族118户47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1.64%。耕地300亩,林地3000亩,果园20亩,村民人均年纯收入12764元。
  主村有镇二级电站1所。现存百年祠堂1座。有古榕2株,树围4.6米。
  畲族自然村
  黄土垒村村建在黄土冈上,故名。在蒲岭村西南1.5公里,104国道西南侧。房屋15幢,依山而建。28户,121人,钟姓。耕地145亩,林地1300亩。通电、电话。已搬迁浦岭下坑聚居点居住。
  李坑里村地处山坑,昔时有李树,故名。在蒲岭村西偏南1.5公里。20户,93人,蓝姓。耕地44亩,林地8亩。通电、电视、电话。
  上佛村山间有上、下两方石,状似石佛,村在上石佛处,故名,曾称上伏。在蒲岭村东,路程2公里,布袋冈山西南侧。原10户,77人,蓝姓。房屋7幢。耕地60亩,林地100亩。1998年有1户7人迁居蒲岭村,9户70人迁居向阳里村。现无人居住。
  大园后村村前有一块园地,故名,曾称大同后。在蒲岭村东南1公里。原5户,39人。蓝姓。耕地10亩。1981年有3户23人迁居罗源,后两户陆续迁往罗源和南山宫镜前村。村废。
  宫后门村村在宫的后面,故名,曾称大同后。在蒲岭村东南0.5公里,104国道东侧。原有草房2幢,3户15人。蓝姓。因交通不便,1958年迁居新岩长园村。村废。
  附:飞鸾镇华盛新村
  飞鸾镇蒲岭(华盛)造福工程安置区占地面积56亩,位于飞鸾镇南部,紧邻104国道边。该小区2009年开始规划建设,计划安置飞鸾镇蒲岭、南山、新岩等村少数民族、地质灾害搬迁户、偏远山区的农业人口126户,512人,其中从蒲岭李坑里、下坑、南山油车岭、新岩长园等自然村搬迁36户162人,已建房屋78座。
  桂洋新村
  座落在飞鸾镇黄岳公园北侧。2009年由葡萄坑村民蓝步泽、蓝意建牵头迁入新建楼房35幢,50多户,200多人(纯畲族)。已就地务农、务工,部分外出商贸为生。
  三都镇
  畲族自然村
  城澳里行政村尼姑坪村
  原有一庵,居住尼姑,后庵废住村民,故称尼姑坪,又称日新坪。在城澳里西偏南2.3公里。2006年统计村民80人,耕地面积67亩。2016年全村42户205人,其中畲族30户176人,占全村人口的85.85%。耕地67亩,水产养殖65亩。主要经济依靠龙须菜、大黄鱼等水产养殖为主,村民(含畲族)人均年纯收入14402元。1996年全村迁往城中新村(城澳新村)。已实现“五通”。适龄儿童就近到城澳学校就读。旧村保留完整,尚有少量村民居住。
  据族谱记载,雷氏始祖于明朝永乐(1424年)由宁德市古田县大桥头梅坪村迁入蕉城区洋中镇溪傍村,于清朝年间迁居三都镇城澳里村,迄今三百多年。
  港口行政村伏岐自然村
  村舍建在半山岐边,故名伏岐,又称佛岐、户岐。在三都岛港口村东南1公里,港口山东侧,主要姓氏有钟、雷、蓝(兰)三姓。2016年全村12户,75人,其中畲族62人,占全村人口的82.67%。耕地面积68亩,水产养殖30亩。村民(含畲族)人均年纯收入14525元,主要经济依靠龙须菜、大黄鱼等水产养殖为主。1993年起陆续搬迁至大湾船厂建设福岐新村,已实现“五通”,旧日村已荒废。
  据家谱记载,钟姓始祖原由蕉城区九都镇柴坑村乔迁蕉城区金涵乡上金贝村,后又于清末迁居三都镇,迁居200多年。雷姓始祖原居住七都镇六都村白岩土,清道光年间迁居三都镇户岐半山至咸丰年间转移到港口村大宫居住10余年,后于清同治七年再迁移到户岐半山开基居住。蓝姓始祖于清康熙年间由罗源县起步坝头村迁至三都镇佛岐半山村。
  七星行政村岭头坪自然村
  村舍建在岭顶坪上,故称岭头坪。在青山岛七星村门头自然村东0.98公里,主要姓氏是雷姓。2016年全村27户182人,其中畲族156人,占全村人口的85.71%。耕地面积242亩,水产养殖50亩,村民(含畲族)人均年纯收入14204元。主要经济依靠龙须菜养殖为主。2005年搬迁至七星村门头自然村建设福洋新村,已实现“五通”,旧村已荒废。
  据族谱记载,雷姓始祖原由八都镇猴盾村迁居八都镇下堡闽坑村,乾隆三年迁居至三都镇开基居住。洋中镇
  溪旁畲族行政村
  溪旁村,又称下雷,在洋中村南0.3公里,海拔340米,村依东山溪西岸而建,村溪相距不足百米,故名溪旁。明代雷克明为溪旁一世始祖,由古田县大桥镇梅坪村迁入开基,明朝永乐(1424年)后建村。原隶属于洋中行政村,2015年10月认定为民族行政村,下辖溪旁(畲族)、雷厝(畲族)、中和头(中和坪)、桥头自然村。有古楠木5棵。古建筑有祖厅1座。
  通电、电话、电视、自来水、水泥路。未设学校、卫生站、文化站。适龄儿童就近到洋中镇区学校就读。
  2016年全村185户921人,其中畲族72户383人,占全村人口的41.58%。耕地500亩,林地200亩,茶园30亩,年产茶叶7.5吨,果园50亩,年产量25吨,村民人均年纯收入4500元,其中畲族村民人均年纯收入4250元。
  畲族自然村
  溪旁村村在东山溪西侧,故名。村委会驻地,纯畲族村。2016年全村58户294人。耕地220亩,林地30亩,茶园10亩,年产茶叶2.5吨,村民人均年年纯收入4240元。已实现“五通”。
  雷厝村又称上雷。是由溪旁村雷姓第四世雷天保迁居于此,故名雷厝。今传至第十五世“孝”字辈,纯畲族村。距洋中街约600米,在桥头村西侧。2016年全村9户45人。耕地20亩,林地35亩,茶园5亩,年产茶叶1.25吨,村民人均年纯收入4300元。通水、电、路、闭路电视,未通电话。
  芹屿行政村省溪畲族自然村村后山形似伞,下有溪,故名伞溪,后衍为今名。在芹屿村西,路程4公里,大龙当山东南麓,海拔700米。2006年全村24户,104人,以雷姓为主。村落集中,耕地65亩。通电、电话、自来水、水泥路。2016年全村28户144人,其中畲族12户60人。耕地60亩,林地4000亩,茶园50亩,大部分已抛荒。村民人均年纯收入8500元,其中畲族村民人均年纯收入8000元。
  虎浿镇
  虎浿镇畲族自然村
  东源行政村天峰亭自然村原属于虎浿镇桥头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1993年因建设桥头水库,桥头主村成为淹没区,原桥头行政村一分为三,分别成立了东源村、中洋里村与七淀村,天峰亭从此开始划归东源村管辖。
  天峰亭村曾称天峰村,天中亭村。在东源村东北2.6公里,华顶山东南侧,系老区基点(畲族)村。因村后高山顶,其削壁直上且为周边山脉最高峰,称为华顶峰,亦称天峰,其山下盖一歇息亭,故名。这一带有天冠说法台、与天冠菩萨有关的佛塔四座,寺院旧址两处,现存清朝观音亭一座。自然景观有天观说法台、龙潭瀑布、九歇岭等。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东红军后方医院就设在天峰亭,畲族村民大部分房子曾被烧毁。解放后,村民又盖起上墙房子6座。
  天峰亭村东至支提丫口蔗篱壑,西至辟支丫口,南至龙潭下,北至华顶峰山脊,九岗十湾,总面积有5000多亩,其中早期耕地150亩,林地4500亩。天峰亭居住人口多为畲族钟姓,清朝同治年间从福安甘棠迁徙入村,至今已有150多年历史。
  在“九都—虎浿”路未开通之前天峰亭村长期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这里的村民有三分之二不断往外搬迁。2013年原住有畲族村民8户,27人。主要搬迁的集居地为霍童镇八斗村与蕉城区金涵乡。
  至2016年底,天峰亭村已发展人口18户83人,但居住在天峰亭自然村的畲族村民仅有5户15人。有耕地80亩,林地4000亩。村民从事新型农副业或外出务工、经商,人均年收入8800元。村落已通路、电、水及移动信号。
  梅鹤行政村三漈坑畲族自然村位于虎浿镇文峰村西部9公里处,海拨800米,与屏南交界。明嘉靖期间为躲避沿海倭寇袭扰,畲族蓝姓与雷姓村民从罗源县畲族集居地迁往三漈坑山坳开基。三漈坑拥有超过2000亩的林地山场与近百亩的耕地。由于相对封闭,所以畲族村民可以长期在此繁衍生息。到了清朝,三漈坑畲族人口逐年增多,又由于社会趋向稳定,于是在清朝同治年间,雷姓畲民开始迁居到文峰西北的院后村开基居住,而蓝姓畲民仍居住在三漈坑自然村。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宁德实施“造福工程”中,三漈坑自然村蓝姓村民逐渐搬迁,到2016年底,蓝姓村民7户25人已全部搬迁到文峰村定居。
  文峰行政村院后畲族自然村因村前曾有个和尚院,村在院后,故名。在文峰村西北1.4公里,第一高山西南侧。海拔650米。系畲族老区村。2006年统计有25户95人,常住50人。雷姓。房屋5幢,依崖而建。耕地70亩。通电、电话、简易路。由于发生后山滑坡地质灾害等原因,院后自然村雷姓畲族村民20户95人也在2013年至2014年间,整村搬迁到文峰村下村定居,全部盖起了砖瓦房,并取名畲族院后新村。
  三漈坑与院后自然村背靠“第一高”大山,偏僻陡峭,在革命战争时期,闽东红军游击队战士经常在此活动和居住,不少畲族村民当了革命交通员或接头户。解放后,这两个自然村都被评为“老区基点村”。
  据最新统计,至2016年底,搬迁到文峰村定居的原三漈坑与院后自然村的畲族(蓝、雷两姓)村民共计27户120人,拥有耕地180亩,林地1500亩(都在原自然村域)。村民从事新型农副业生产活动或外出外出经商及务工,村民人均年收入10300元。所居新村均已实现“五通”。
  附篇:二畲村大事记
  说明:
  1、1999年以前的大事记照录2001年版《宁德市畲族志》,仅作个别修改。
  2、1999年以后的大事记以区民宗局办公室提供的资料为主,区政协文史资料室向各乡镇征集的资料为辅,经编者整理而成。
  明朝
  天顺年间(1460~1464年)
  钟通达从广东入闽迁入宁德,定居九都柴坑村,为宁德钟姓第一支始祖。
  嘉靖十九年(1540年)
  蓝恒麟从罗源县八井贝头里迁入宁德县马山葡萄坑村(即今飞鸾镇葡萄坑村)结寨定居,为蓝姓入宁第一支始祖。
  万历元年(1573年)
  雷光清从罗源县尖山大坪迁入宁德闽坑乡猴盾村定居,为猴盾村雷姓始祖。
  万历十五年(1588年)雷克明从古田县大桥梅坪迁入宁德洋中乡溪旁村定居,为雷姓入宁第二支始祖。
  天启年间(1624~1628年)
  钟法奇从汀州府武平县迁入宁德赤溪乡尖山村定居,为钟姓入宁第二支始祖。
  崇祯十年(1637年)
  钟可成一支,从罗源县迁入金涵乡上金贝村下境定居,为钟姓入宁第三支始祖。
  崇祯年间(1641~1644年)
  雷天致从罗源县护国井洋(即今水口洋)迁入金涵乡麒麟寨村定居,为雷姓入宁第三支始祖。
  清朝
  顺治十年(1653年)
  钟成历从武平县上重高里村迁入宁德八都灵山大坪厝定居,为钟姓入宁第四支始祖。
  顺治十一年(1654年)
  雷月弟从罗源县贝头迁入宁德蚶岐定居,为雷姓入宁第四支始祖。
  顺治年间(1657~1661年)
  雷世壁从罗源县护国迁入宁德漳湾下雷东村定居,为宁德雷姓第五支始祖。
  康熙元年(1662年)
  钟向贵从福安县山头庄迁入宁德南岗村定居,为钟姓人宁第五支始祖。
  康熙二年(1663年)
  雷友法从罗源县乌石贝头迁入宁德县八都后岗山定居,为雷姓迁入宁德第六支始祖。
  康熙年间(1685~1689年)
  雷小七从福安县溪尾马山村迁入宁德县七都漈头半岭村定居,为雷姓入宁第七支始祖。
  乾隆年间(1740~1745年)
  雷师公从罗源县松山八井迁入宁德县南山、向阳里定居,为雷姓迁入宁德第八支始祖。
  乾隆年间(1749~1753年)
  蓝一奉从连江县外窑村迁入宁德县飞鸾新岩村,为蓝姓迁入宁德第二支始祖。
  嘉庆十二至十七年(1807~1812年)
  上金贝钟缔华独资围垦岙村海滩“六箩塘”和金涵濂坑海滩围垦“缔华塘”,两口塘合计180亩,全数分给族人耕种。从此,部分畲民下山种塘田。
  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
  七都漈头山蓝国陈为首组建“唢呐班”,是宁德县畲民第一个唢呐班。
  同治十三年(1874年)
  猴盾畲村茶市兴起,设有“雷震昌”茶行,“雷泰盛”茶庄。该村为宁德、福安茶叶贸易集散地,年出口茶叶200余吨。
  光绪三年(1877年)
  3月24日,二都长园村钟振德等人上书宁德县正堂,特授出示“严禁匪贼恣横侵犯畲村”的告示,其碑立于飞鸾长园村。
  光绪二十年(1894年)
  九月初三,八都乡民蓝聚春等特受宁德县正堂出示“严禁恶丐强乞,侵入畲村,以静地方。”立碑于七都海潮山畲村。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
  8月,刑部主事钟大焜出示劝畲民将服式改从民俗,所有冠丧婚嫁应遵通礼及朱子家礼为法。畲民们保持沉默,以示反对。
  光绪三十年(1904年)
  8月,赤溪琴田村畲民蓝先寿等9人,因受恶丐强乞,困苦难言。受宁德县正堂核准,禁恶丐进村,立碑赤溪镇琴田村。
  宣统二年(1910年)
  钟姓族人在九都乡柴坑村重建宗祠上、下两座。为宁德市畲族人现存年代最久远的宗祠。
  8月,猴盾、大坪、新楼、南岗、灵山等18村畲族巡洋联社成立,推选武士雷成元为社长,这是宁德畲族唯一的群众团体组织。
  清末,因国家动乱,原闽坑“兴德茶行”关闭。原址于解放初期改为“宁德县农业中学”
  中华民国
  二十二年(1933年)春,八都镇猪姆石村蓝同永联络漈头村、猴盾村畲族青年20多人,组织苏维埃猴盾乡游击队。是宁德第一支畲族武装队伍。
  6月,闽东工农游击队第三支队在宁德县霍童镇小石半岭畲族村成立,其中有畲族游击队员20多人。
  11月,葛藤坪、岭头、长岗等畲族村开展土改分田。
  二十三年(1934年)春,八都镇南岗畲族村发生瘟疫,全村83户居民在一个月内死亡40余人。
  2月,猴盾村苏维埃政府、半山村苏维埃政府、葛藤坪村苏维埃政府先后宣告成立。
  6月,宁德县第一个畲族村中共党支部——葛藤坪村党支部建立,书记蓝陈清。
  二十四年(1935年)2月,小石、八斗、赖头等村畲族赤卫队百余人,配合闽东独立师第三支队攻克官岭反动民团据点,缴获步枪85支,子弹25箱。
  8月,南岗、九仙、半山、巫家山、天峰亭等畲族村,分别建立中共华镜地区分支部。九仙雷元申、半山村雷春祥为华镜地区中心支部成员。
  9月,巫家山地下交通联络中心站成立,与虎贝乡桥头村、七都乡溪口村交通站联成一线。中心站由巫家山村党支部书记钟敬安领导。
  冬,猴盾村苏维埃政府秘书雷林华、粮食委员钟坛基两人被敌围捕,为牵敌毙命英勇跳崖,受重伤遭敌杀害。
  二十五年(1936年)7月16日,高山、猴盾、半山、南岗、巫家山、八斗等畲村赤卫队员90人,游击队员58人,配合闽东独立师二纵队攻克八都镇,缴获反动民团步枪63支,子弹28箱。
  二十七年(1938年)2月14日,新四军三支队6团北上抗日。宁德县畲族红军战士雷应清、雷应秋、蓝神旺、钟石挺、蓝陈锦、蓝应文、蓝同永、雷成贵、钟维双等22人,随军北上。
  6月,八都镇篙垅村因台风暴雨引发泥石流后山崩塌,压倒房屋5座,钟茂成、钟茂进两户死9人。
  三十一年(1942年)8月,国民党保安队“围剿”巫家山畲族村,烧毁民房3座,打死群众7人。
  三十七年(1948年)4月,漳湾镇上雷东村钟克和参加中共地下党组织(城工部),在本镇王坑村开办印刷厂,开展革命宣传活动。
  秋,国民党保安队“围剿”天峰亭畲村,全村4座大院落被烧毁,村民躲进深山草寮避难。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
  3月1日—4日,宁德县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有4名畲族代表与会。
  1951年春,畲族妇女蓝香妹在濂坑村成立全县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蓝香妹互助组。
  4月,畲族社区开展土地改革。漈头村畲族民兵排捕获通缉在逃的国民党军统特务要犯,受到福安专署、宁德县人民政府的表彰。
  1952年
  4月20日,以蓝香妹为首的27个互助组联名发起与省劳动模范葛老五和全县230个互助组展开劳动增产节约竞赛活动。
  7月16日,宁德县二届各界人民代表第九次会议召开,畲族代表雷吓吉当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
  9月,畲族干部雷心昌被选送中央民族学院参加第一期政治研究班深造。
  9月,宁德县漈头、北山、新楼、猴盾等村创办初级小学。
  1955年7月,漈头发生家畜炭疽病,死耕牛11头。高山村畲族群众被病毒感染30多人,2人病死。
  8月,又加塘村钟承全被授予上尉飞行员军衔,是当时宁德畲族惟一的飞行员。
  1956年
  10月,宁德县畲族文化站在八都镇猴盾村建立。钟木城(金涵乡亭坪村人)任站长。
  12月,宁德县举行首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畲族舞蹈《四角厅舞》、《踏步舞》和畲歌《双条落》受到文艺界和观众的赞赏。
  1957年
  2月,宁德县第一次畲族春节联欢会在八都镇猴盾村举行,历时三天。福安、霞浦、罗源等县代表和宁德县200多个畲村代表参加,宁德县副县长叶伯安到会祝贺。
  7月5日,宁德县人民委员会民族事务科成立。蓝信财为主办科员。
  8月,宁德后山、北山、猴盾三个畲族乡人民政府成立。
  9月,宁德县雷东、漈头、九仙、南山、南岗、新楼等6个畲族乡人民政府成立。
  10月,猴盾乡田垅头水库建成,可灌溉田地120多亩,是畲族人民自力更生成果。
  10月,宁德县畲族代表蓝慈仲、蓝信财参加全国畲族参观团。
  1958年
  春,七都镇书井里畲族村雷维弟、钟月鸾夫妇林木育苗专业队被评为省林业模范,出席省“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大会。
  6月,蚶岐、后山、后岗、金涵、亭坪、上下申厝、麒麟寨、烟亭、院后等畲村200多名民工为东湖塘围垦工程义务劳动。
  7月,雷东畲村发现《畲族祖图》,白布粉彩勾墨,图长6丈,画面多达20余幅。
  1959年
  3月,宁古公路动工兴筑。畲族民工500多人参加。
  1960年
  春,南岗村畲族木工钟永金创制新农具13种,被评为县技术革新能手。4月参加县劳模代表团赴京,观摩全国农展。
  1962年
  1月,宁德县少数民族招待所建立,地点在蕉城小东门民房。第一任所长为雷官情。
  11月5日晨,飞鸾乡南山畲族村清水下自然村,因农家煮饭引起火灾,烧民房3座32间,受灾11户,烧死耕牛一头,毁农具314件,粮食1200公斤。
  1963年
  夏,县人委民族科、文化科在漳湾门下村召开少数民族村幻灯现场表演观摩。猴盾、新岩、雷东、漈头、上金贝、下金贝、南山等畲村俱乐部30多人参加。
  1964年
  3月,宁德县老区代表雷全木等8人出席福安专区老区代表会。雷全木作《忠诚老实,热爱集体》的发言,鼓舞与会代表热爱集体、增强艰苦创业的斗志。
  8月,八都公社雷心昌当选为福建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1月,畲族代表钟阿珠、蓝林德赴福安参加专区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天峰亭放喜炮》被选为赴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节目之一。
  1966年
  9月3日,14号强台风在三都澳登陆。南山、猴盾两个畲村百分之七十的住房被毁坏,500多亩山垅田被山洪压伏毁没。
  1970年
  12月11日,叶剑英元帅视察三都海军基地。特邀飞鸾乡向阳里畲族村干部蓝廷才、蓝钦贵、蓝清妹、雷香妹等4人上军舰,叶剑英询问畲村生产、生活状况,并鼓励畲民同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972年
  是年,在蕉城小东门兴建一幢石混结构三层楼房,为宁德县少数民族招待所营业楼。
  1973年3
  月,空军某部为宁德机播造林,由县林业局局长钟木城(畲族)为向导,在飞鸾白马山、南山,洋中的天湖山,虎浿的天峰山,八都的狮子山等处畲族聚居村山顶播马尾松313720亩。
  5月,畲族干部雷恒春任中共宁德县委副书记、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为县党政二把手)。
  1974年
  12月,宁德县组织金涵水库大会战。全县74个畲族村出勤民工1200多人,自带口粮、行李、工具到工地参战,直到水库建成。
  1977年
  12月,七都公社钟秀风(女)当选为福建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78年
  2月,七都公社党委副书记雷应清(漈头村人)被推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并出席第五届全国政协会议。
  1980年
  1月,七都漈头畲族村通简易公路,全程4.5公里。
  9月,金涵畲族乡下申厝畲族歌手蓝爱春(女)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荣获文化部优秀奖,受到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l0月,蕉城镇蚶岐村车里湾塘围垦工程竣工,面积200多亩。
  11月,宁德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畲族干部钟雷兴当选为宁德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11月,政协宁德县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畲族干部钟木城当选为县政协副主席。
  12月,上金贝畲族村通公路,全程5.1公里。
  12月,九都乡九仙畲族村修通公路,全程3.1公里。
  1982年
  春节,宁德县首届畲族体育运动会在猴盾村举行,历时4天。宁德地区行署副专员李治礼、宁德县副县长钟雷兴等领导出席运动会并讲话。比赛和表演项目12项,共800多人参加。
  4月,畲族歌手钟石福、蓝霖德、雷美英、雷林香等人赴南宁参加全国多音部民歌演唱获得荣誉奖。
  5月,漳湾镇保安塘畲族村围垦“前塘”堵口,面积150亩。
  7月6日,因下暴雨山洪暴发,金涵水库两边渠道冲塌数段,金涵、亭坪两村165亩水稻被淹没,泥沙推流50多亩水田。
  1983年
  3月,上金贝村茶场建成,年产干毛茶1500多公斤,是上金贝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项目。
  3月23日,金涵畲族乡烟亭村在基建中发现古钱币93市斤。经鉴定:最早为南北朝北魏拓拔珪时铸造的“登国通宝”,迟者为明朝洪武年间铸造的“洪武通宝”。历史跨越1000多年,共有67个年号。
  农历二月初三,县畲族文化站在猴盾村举行节日文体活动。半山、新楼、九仙、漈头等村176人参加表演畲族拳术、杖击、刀剑术等项目。东道主猴盾村组织“龙头舞”、“铃刀舞”和赛歌等活动。
  4月28日,钟赛花(女,金涵畲族乡下申厝人)在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1月,钟雷兴担任宁德县人民政府县长。
  11月18日,宁德县民族事务委员会成立。委员15人(畲族7人、高山族1人、汉族7人)。主任由县政协副主席钟木城兼任。
  11月19日,宁德县民族事务委员会第1次委员扩大会召开。127人参加会议,县委书记杨家盛、县长钟雷兴到会讲话。
  冬,巫家山老区基点村钟进勇被评为宁德县首批“劳动致富”模范并出席省老区代表会议。
  12月10日,七都公社飞竹大队下房畲族自然村被评为全省民族团结先进集体;漳湾公社卫生院钟成凑被评为全省民族团结先进个人。
  12月26日,宁德县人民政府任命蓝石财为宁德县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专职)。
  1984年春节,海军福建基地副司令员王永国、政治部主任苗道华、副参谋长孙炳炎等亲临飞鸾乡向阳里畲族村,向干部、群众祝贺春节。
  1月17日,县民委组织少数民族春节慰问团,分赴金涵、漳湾、八都、七都、霍童、九都、飞鸾、三都等畲村进行慰问,赠送年画、慰问金、棉衣、棉被等物。
  3月,县民委在金涵亭坪村、八都镇猴盾村、九都乡九仙村创办幼儿班,组织畲族幼儿入园,做好学前培训。
  8月,宁德县选送的畲族舞蹈《晨曲》获全国和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表演奖。
  8月,八都镇半山、青岗、上下新楼、猴盾、合厝等6个畲村160多户810多人口开始饮用清洁卫生的自来水。
  10月1日,蓝石财、雷良裕、雷圣团、钟妹金等4人赴榕,参加省少数民族庆祝35周年国庆活动。
  10月19—22日,宁德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钟雷兴当选为县长;钟木城当选为县人大常务委员会副主任。
  1985年
  1月,金涵畲族乡成立,下割16个行政村,114个自然村。
  1月25日,县民委领导到金涵畲族乡慰问百岁老人蓝天妹,并向其祝寿。
  4月19日,省民委、省卫生厅联合组织结核病、妇科病检查医疗队到八都镇新楼、南岗两村为畲民查病治病。
  5月20日,浙江省丽水地委统战部副部长雷松庭一行参观考察漳湾又加塘、保安塘两个畲族村水产养殖情况。
  5月,钟雷兴任中共宁德地委副书记。
  6月1日,县民委、妇联、团委、教育局、老区办联合到九都乡九仙、八都镇猴盾等小学慰问师生。
  7月,七都乡党委书记蓝慈富被任命为宁德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8月,漳湾镇保安塘畲族村围垦新塘竣工,面积110亩。
  1986年
  1月6日,漳湾上塘村、保安塘村,七都下房村,赤溪松岭村被评为宁德地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先进村。金涵乡金峰村雷爱清、九都乡乌坑村钟进勇、七都乡北山村雷申兹等被评为先进个人。
  4月3日,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黄益舟一行4人到金涵畲族乡调查民族地区执法情况。
  5月7日,福建省首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宁德县蕉城举行。来自福州、漳州、建阳、宁德等4地市畲族、高山族运动员63名交流和表演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5月,漳湾镇又加塘村牛港塘、内塘、门前塘等围垦工程先后完工,总面积310亩。
  6月,由赤溪乡松岭村党支部书记蓝同仁筹办的全县第一所畲族敬老院在岭头村落成。6月17日15位畲族老人进院安度晚年。
  6月27日,宁德县畲族歌手钟石福、钟金财、蓝如娇、钟淑梅、钟细桃在福建省首届畲族歌会上表演畲歌独特“双音”唱法,受到专家教授和音乐工作者的重视和赞赏。
  8月,宁德县猴盾村雷明祥、雷美凤、钟干兴、钟妹鸾等到乌鲁木齐参加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所表演的舞龙头、钟家拳棍均获铜牌奖。
  10月,猴盾村平湖山茶场初具规模,年产干毛茶40多吨。
  10月4日,浙江省温州市少数民族参观团来宁德,先后参观平湖山茶场、下房茶叶精制厂、金涵养鳗场。
  10月,县民委、县工商联在蕉城分别举办会计、果树栽培、裁缝技术培训班各一期。
  11月,烟亭民族火柴厂建成,正式投产。
  1987年
  1月,由原宁德第八中学改建的宁德县民族中学正式成立,为福建省第四所民族中学。
  2月5日,宁德县民委召开少数民族座谈会,畲、回代表20多人,共同研究民族地区经济开发和贯彻民族政策等问题。
  3月,北京建筑工程设计院发现猴盾村雷杰兴家系典型的明代住房建筑。赞称该房具有创造性、文物性、革命性,并描图留存。
  4月,县人民政府在猴盾畲族村举办畲族三月三歌会。参加者2000多人,其中歌手150人。宁德地委副书记钟雷兴、副县长蓝慈富到会讲话。
  5月6日,以国家民委符盛松副司长为团长的“民族地区慰问演出团”到达宁德县慰问演出。歌唱家才旦卓玛、德德玛、钟振发、巴哈尔古丽、江逊之等表演节目。
  9月9日,十二号强台风袭击宁德。九都乡九仙村发生泥石流,民房被推倒5座,压死28人,重伤4人。当天,地、县党政领导赶赴现场救灾。省委书记陈光毅、省长王兆国等亲临现场慰问。
  10月,漳湾镇畲族女青年蓝玉英当选为福建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0月,县民委选送16名畲族青年由县卫生局组织培训,派往畲村担任农村医生工作。
  11月20日,雷东村围塘堵口成功。围垦面积400亩。
  12月5日,国家民委主任司马义·艾买提、副主任张竹及全国各省、市、区民委主任共50多人到宁德考察金涵畲族乡上金贝畲族村、城南乡后山畲族村。
  1988年
  2月1日,安置“9.9”受灾户的九仙新村建成。省、地、县领导亲临入宅庆典。
  2月,闽坑至猴盾3公里农村4级公路竣工通车。。
  6月,雷珍琨、雷祥斌、龚熖被选为闽东畲族研究会理事。
  9月,九都乡九仙村钟伏成被评为县多种经营“劳动致富”模范,受到县人民政府表彰。
  10月8日,青海省民委副主任卓玛率领青海省少数民族考察团一行14人来宁德。先后考察金涵畲族乡茶叶精制厂、八都镇猴盾平湖茶场。临别时向中共宁德县委敬献“哈达”,表示藏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10月,县民委、县妇联、县妇幼所共同组织妇科疾病调查组,到金涵畲族乡上金贝、院后、下申厝、中前等畲村进行调查治疗。
  11月18日,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政协副主席钟琳花一行10人来宁德考察参观。
  12月31日,宁德撤县建市。县民委亦相应改称为宁德市民族事务委员会。
  1989年
  7月1日,市民委选派11名代表前往福安参加“闽东畲族革命斗争史纪念馆”落成典礼。
  7月23日,市人大副主任钟木城率领市人民政府民族工作考察团一行11人前往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参观学习。
  8月8日,中共十三大代表雷春美到职担任宁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9月,宁德市民族中学新教学楼在金涵畲族乡修建落成。
  9月,八都镇新楼、猴盾两个畲族村,荣获宁德市人民政府创建”双文明村”称号,分别获奖金5000和3000元。
  9月,金涵畲族乡260千瓦水电站在中前村建成,正式送电。
  11月14日,泉州市民族考察团到宁德。考察金涵畲族乡养鳗场、上金贝茶场。
  12月8日,宁德市首届民族团结进步表彰会召开。省军区顾问钟大湖、雷应清,省民委主任雷恒春、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宁德地区民委主任雷锦灼、副主任蓝慈富等领导出席大会。大会表彰先进集体18个,先进个人47名。
  12月30日,日本国立丰田工业高等专业学校教授桑原·稔一行12人到达宁德。前往八都镇猴盾村考察采集畲族风情,并举行联欢晚会。
  1990年
  5月,省民委主任雷恒春陪同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克辉来宁德视察。先后察看了飞鸾镇南山村、新岩村,七都漈头村、八都猴盾村,金涵畲族乡亭坪村等。
  8月30日晚,“迎亚运”圣火从福州传送到金涵畲族乡,副市长雷春美、畲族乡党委书记周玉成、乡长蓝纯干等带领畲乡干部、群众载歌载舞,举行迎接仪式。
  11月11日,“闽东畲族文化艺术节”在宁德市继光公园举行。代表和歌手来自闽、浙、赣、皖、粤五省。当日观众万余人,盛况空前。
  12月,因1990年8月20日山洪暴发冲毁村庄的老区基点村上东岗畲族居民26户141人,全部迁入新建于山下乌石洋的18座新宅,取名东岗新村。
  1991年
  1月31日,文化部授予金涵畲族乡文化站站长张赛玉“全国先进文化站站长”称号。
  3月,湖北省人大民委考察组来宁,考察金涵乡亭坪村养鳗场及畲村建设。
  3月31日,市人大常委会任命蓝伏章为宁德市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
  4月16日,宁德地委书记陈增光带领地、市有关部门领导26人,在漳湾镇又加塘村召开现场办公会,帮助贫困畲村拟定发展规划。
  5月,浙江省遂昌县人大副主任蓝源一行10人来宁考察参观上金贝茶场、下房茶叶精制厂。
  12月21日,位于金涵畲族乡的宁德民族火柴厂组合车间发生火灾。烧毁车间厂房,烧死女工7人,重伤1人,损失惨重。
  1992年
  2月,飞鸾镇党委书记钟家尧赴省民委机关挂职,任省民委办公室副主任。
  3月,飞鸾镇南山村雷育岁等5名畲族歌手参加福安“茶文化节”。
  4月,因旧城改造需要,拆除市少数民族招待所,原址建设金龙大厦。
  6月22日,国家民委副主任王光学、民委外经司司长高锐、省民委主任雷恒春在地、市领导陪同下考察金涵畲族乡。
  10月6日,宁德市召开“1992中国闽东三都澳——支提山旅游经济洽谈会”,金涵畲族乡亭坪畲族村民为大会表演独具特色的畲族婚礼。
  1993年2月,宁德市民委主任蓝伏章赴省民委挂职,任省民委经济处处长助理(次年挂职期满,调任省民委办公室副主任)。
  4月9日,日本高野真言宗宗务总长新店祐政一行5人,在省旅游局副局长张木良等陪同下到金涵畲族乡访问。
  5月,台湾台北市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潘英海,厦大教授蒋炳钊、陈国强到宁德市考证有关畲族资料。
  6月17日,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林开钦率省有关部门负责人赴金涵畲族乡考察、指导工作。
  6月,畲族干部钟家尧挂职期满回宁德,担任市委专职常委(次年7月兼任宣传部长)。
  11月7日,在中共宁德市委九届一次全会上雷长梅当选为市委常委。
  1994年
  元月26日,省委书记兼省长贾庆林,省委常委、秘书长黄文麟等在地、市领导陪同下到金涵亭坪畲村慰问畲族干部群众。
  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温家宝,深入金涵亭坪畲村进行调查研究,并对畲族群众进行春节慰问。
  7月,经宁德市人民政府批准,从小石村分设东岭畲族行政村。
  8月,中共宁德市委下发《关于加强民族工作的决定》文件。
  12月,分管民族工作副市长李小兵带领民族干部赴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观摩“畲乡文化节”。
  1995年
  11月1日,“1995中国闽东畲族风情旅游节”开幕式在金涵亭坪“中华畲族宫”礼仪台举行。
  11月,雷东村组织的畲族龙舟队,代表福建省参加在云南昆明举办的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男子队600米、800米两项第8名奖杯。
  1996年
  4月16日,全省旅游工作会议决定,中华畲族民俗旅游文化村为“九五”期间全省12个旅游资源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4月,八都镇畲族民间歌手钟石福、蓝连德、雷石凤(女)、蓝梅钗(女),应邀参加在台北市举办的“台湾高山族音乐与大陆少数民族音乐之比较学术研究会”。
  5月,省委统战部、省民委联合组织义诊,义诊团由省内著名医疗专家(包括中医、内科、外科、儿科、妇科、肿瘤科)23人组成,到金涵亭坪、琼堂等畲村义诊。
  9月10日,省政协副主席陈增光率领省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部分委员同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到宁德市进行民族工作专题调查。
  1997年
  3月14日—15日,国家民委教育司王延星司长一行到宁德考察市民族中学、金涵畲族乡亭坪小学,了解民族教育情况。
  4月8日,福建邦辉集团公司总裁潘邦炎、永德信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云孝,参观“中华畲族宫”,各捐款2万元人民币。
  4月9日,(农历三月三),全国人大民委副主任李学智一行在地区人大工委主任钟雷兴陪同下参观了“中华畲族宫”,观看了亭坪村“三月三歌会”。
  4月25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袁启彤一行在地、市领导陪同下,到“中华畲族宫”调研,与当地畲民座谈。并为“中华畲族宫”题词:“手足情谊,源远流长。”5月20日,全国政协澳门委员考察组在“中华畲族宫”听取市民委关于宁德市民族工作汇报,当场捐款20万元支持民族中学建教学楼。
  6月6日,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到金涵亭坪畲村调研。
  7月1日,地市两级联合在“中华畲族宫”礼仪台举办“雪百年国耻,庆香港回归”畲乡庆回归歌舞大会,庆祝香港回归。
  7月7日,市民族中学编排的表现畲族风情的男女声二重表演唱《三月姻缘》,参加省地两级“第二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分别获地区优秀节目奖和省三等奖。
  8月10日,省民委主任邱林华一行4人到金涵畲族乡调研。
  9月9日,中共十五大代表,石后乡乡长蓝秀珍(女、畲族)离宁晋京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10月1—2日,国家民委原常务副主任赵延年到金涵,参观“中华畲族宫”。
  10月10日,中共福建省委书记陈明义、省委常委秘书长黄瑞霖等到金涵亭坪畲村传达中共十五大精神,考察脱贫致富奔小康情况,同时还视察了“中华畲族宫”。
  10月15日,荣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的蓝秀珍,离宁赴京参加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报告会,于10月21日在人民大会堂介绍先进事迹。受胡锦涛、丁关根、李贵鲜等领导接见。
  11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田纪云一行视察“中华畲族宫”,并题词:“畲汉情谊深”。
  12月8日,“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国畲族社区研讨会”在宁德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亲临指导,并在“中华畲族宫”题词“民族团结,共同进步”。全国人大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伍精华、国家民委副主任文精、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等领导到会。
  12月10日,省委副书记何少川参观“中华畲族宫”,题词“畲族风情丰富多彩”。
  1998年
  2月12日,汪毅夫副省长视察“中华畲族宫”。
  2月18日,市长缪耕山到亭坪村,解决畲族宫后门山山体滑坡问题。
  3月24日,福建电视台拍摄“精神文明建设”纪录片,到金涵亭坪、中华畲族宫、金涵文化站摄取镜头。
  4月13日,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伍绍祖、副省长潘心城到中华畲族宫,在礼仪台观看老体协会员表演。
  4月23日,浙江文成县人大副主任一行3人到中华畲族宫参观考察。
  5月18日,省民委主任林文斌视察“中华畲族宫”。
  5月30日至6月8日,宁德附小畲族女学生雷雯参加团中央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各族少年手拉手共同奔向新世纪活动”。
  7月9日,福建有线电视台拍摄“福建民族”系列片,到宁德中华畲族宫、八都猴盾等乡村实地拍摄。
  同日下午,罗源县人大考察团到“中华畲族宫”考察。
  7月20日,中共福建省委统战部部长金能筹一行视察“中华畲族宫”。
  1999年
  2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到宁德视察期间参观了“中华畲族宫”。
  3月,宁德地委、行署授予宁德市民委“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的称号。
  4月,浙江省景宁县、苍南县分别组织“少数民族考察团”到宁德考察,并参观畲族宫。
  5月,三明市、水安市分别组团来宁考察民族工作,并参观畲族宫。
  6月,泉州市政协组织到宁德考察我市民族工作并参观畲族宫。
  7月,全国人大福建代表团视察组视察畲族宫。
  8月13日,省政协副主席陈增光来宁调研民族经济发展情况,并视察畲族宫。
  9月19日,市委统战部、农工党宁德市委、市民委联合组织到赤溪镇开展为少数民族群众义诊活动。
  10月1日,为庆祝国庆五十周年,市民委在南漈公园举办“畲族赛歌会”。
  10月13日-19日,宁德一中畲族女生雷雯赴京参加团中央举办的“庆祝少年先锋队建队50周年”活动。
  11月2日,宁德行署副专员李元明带领有关部门到畲族宫调研民俗风情旅游业开发情况,并拨款5万元,支持畲族宫大门整修。
  12月,省委、省政府授予宁德市民委“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称号。
  12月19日,地、市宣传部、民委联合在“中华畲族宫”礼仪台举办“迎澳门回归”大型歌舞表演。
  2000年
  3月宁德市委、市政府把“中华畲族宫”二期工程列为“撤地设市”重点建设项目,投入570万元,完成主体建筑装修和宫内绿化,并新建祭祖坛、龙头祖杖、民族大道、民族风情竹楼等。
  同年,蕉城少数民族地区“五通”工程建设全面开展。
  2001年
  3月,由闽东畬族民歌联谊会和蕉城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在金涵乡中华畬族宫联合举办第二届闽东畬族“三月三”歌会,蕉城区歌手获一等奖。
  9月,《宁德市(县级)畲族志》正式出版。
  同年,马坂村被认定为民族村。
  同年,新设霍童镇八斗畬族行政村。
  2002年
  1月,畲族女干部蓝晓平当选为福建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同年,蕉城区组队参加在漳州举办的第五届福建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女子拳术第二名,男子对练、器械两项第三名。
  同年,歌手雷美凤获第三届闽东畲族“三月三”歌会三等奖。
  2003年
  农历九月九,在霞浦杨家溪举的第四届闽东畲族歌会上,歌手雷美凤获对歌三等奖。
  12月始建于乾隆庚午年的闽坑岚翠桥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2月新建金涵红十字会卫生大楼,投资58万元,新增建筑面积490平方米,极大方便群众的看病就医。
  同年,畲族女干部蓝小清当选为全国第十四届工会代表。
  2004年
  7月,蕉城区开展畲族文化抢救工作。恢复八都猴盾文化站为区级文化站,完善了金涵畲族乡文化站。
  12月,七都镇北山村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
  同年,在古田翠屏湖举办的第五届闽东畲族“九月九”歌会上歌手钟小平获三等奖。
  同年,赤溪镇班竹村畲族人口达到规定比例,认定为民族村。
  2005年
  2月,北山村荣获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先进单位称号。
  4月农历“三月三”,宁德市蕉城区首届畲族青少年文化节在金涵畲族乡政府驻地举办。
  7月市、区文物普查工作队深入金涵畲族乡开展畲族文物普查工作。
  同年,蕉城区畲歌“双音”唱法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猴盾村畲族民间女歌手雷美凤于2008年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2009年6月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同年,钟宜国被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金涵畲族乡等3个单位被宁德市评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区民族与宗教事务局办公室主任吴景华等5人评为“民族团结讲步模范个人”。
  同年,全区有35个畲族行政村,畲族聚居自然村达145个。
  2006年
  5月19日,中央纪委原书记尉健行视察中华畲族宫。
  7月,福建省副省长王美香视察金涵畬族乡和上金贝畬族村新农村建设。
  12月,在泉州举办的全省民运会上,区代表队分别获女子板鞋竞速第三名、第五名,男子板鞋竞速第四名、第六名。
  12月,福建省文化厅副厅长陈吉到猴盾村参观,调研畲族文化建设、双音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及旅游项目。
  同年,完成畲族宫三期工程,进行畲族宫文物馆的开馆筹备工作。
  同年,漳湾镇上塘村畲族人口达到规定比例,认定为民族村。
  2007年3月宁德市委、市政府又投资300多万元实施“中华畲族宫”第三期工程,建成“两馆一基地”,即:中国民族博物馆畲族分馆、闽东畲族文物馆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6月上金贝村被定为宁德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得到市委组织部的牵头挂钩,完成上金贝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
  10月19日在亭坪村成立闽东畲族民间文化艺术活动中心。
  12月上金贝村被列为宁德市与蕉城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由市委组织部牵头扶持建设。
  2008年1月,在金涵乡亭坪村举行闽东畲族文物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暨中国民族博物馆畲族分馆开馆仪式。“中华畲族宫”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中国民族博物馆畲族分馆”、“闽东畲族文化馆”正式挂牌。
  5月,畲家拳传承人雷永昌参加福建省南少林武术比赛,获“拳术”、“棍术”两项冠军。
  同年,歌手雷美凤用畲族二声部“双音”演唱的民歌《畲汉一家亲》乘神州七号飞船,飞上太空,遨游宇宙。
  2009年
  7月上金贝村围绕新农村建设示范园、畲族村寨风情园、城镇生态休闲园的“三园”建设目标,建设“民族特色村寨”,建成客运站、停车场、游步道、休憩亭、樱花谷、荷花池、百草园等,累计完成投资1000多万元,并成功举办畲族“三月三”歌会。
  8月中旬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一行到上金贝畲家寨调研。
  11月15日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宗兴视察中华畲族宫。
  11月23日原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视察中华畲族宫同年,蓝文斌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2010年3月蕉城“盈盛号”畲族民俗银饰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宁德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4月10日人民日报副秘书长、大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倪晓旭一行到金涵畲族乡上金贝村考察。
  4月中旬福建省委原书记陈明义一行到上金贝考察。
  4月23日省政协副主席邓力平带领部分省政协文艺界委员到上金贝村考察。
  5月,全省唯一一家生产畲族传统金银饰品的福建“盈盛号”金银饰品有限公司的“世博八宝托盘”产品参展上海世博会。
  6月,国家民委经济司王铁志巡视员到上金贝村开展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调研。
  7月,上金贝畲族村作为福建省唯一代表,参加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
  9月5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三都澳迎宾馆观看畬族传统银雕的《金陵十二钗》、《龙腾五洲》、《畬·凤凰银饰》手工艺品。
  2011年
  3月,畲家拳传承人雷永昌参加“武德杯”香港国际武术节获“拳术”冠军、长器械枪担冠军、“棍术”亚军。
  4月,在四川绵阳举行的首届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暨中国民间文艺第十届“山花奖”民族民间音乐类活动中,雷美凤、雷石凤用畲歌“双音”演唱的《凤凰歌》荣获银奖,两人并获中国原生态民歌优秀传承人奖。
  5月,盈盛号银雕作品《银翼善冠》在第六届海峡工艺品博览会上,获得2011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特别金奖。
  5月“打枪担”项目获得省第七届民族运动会金奖,板鞋竞速队获得“板鞋女子接力第五名”和“板鞋男子接力第六名”。
  6月10日中央巡视组组长、原安徽省委书记、广电局局长王大华一行到上金贝调研。
  9月,畲家拳传承人雷永昌参加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获“拳术”三等奖。
  10月17日,国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视察中华畲族宫。
  11月18日,国家计生委陈立副主任参观中华畲族宫。
  11月26日,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周一波参观中华畲族宫。
  12月实施校安工程,投资新建金涵中心小学教学楼,面积576平方米。民族中学、金涵中心小学校顺利通过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验收。
  同年,盈盛号“畲族民俗银饰传统制作技艺”被列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同年新增八都新峰民族村。
  2012年
  1月,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专职委员李文亮、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司长乐长虹等带领100余名全国各省市少数民族工作者考察金涵畲族乡上金贝村。
  4月11日,淡坪村湖坪畲族自然村造福工程新村建设破土动工。
  5月8日省政府王蒙徽副省长莅临金涵畲族乡上金贝村,调研农村社区村容村貌、环境卫生现状。
  6月5日,国家民委副主任吴仕民参观中华畲族宫。
  6月18日-21日台湾中华文化总会会长刘兆玄先生一行专程到宁德上金贝等地考察。
  7月,宁德市博物馆、蕉城区博物馆工作人员对坐落马坂村黄氏族人的夫妻合葬墓进行抢救性挖掘,清理出陶瓷器、铜钱、砚台、玉石俑等,及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的雕刻等30多件随葬品,在闽东乃至全省罕见。考古专家推测该古墓系南宋时期所建,至今有800-1000年历史。
  8月上旬中共中央统战部胡德平副部长(正部级)一行到宁德调研。调研组专程考察了上金贝。
  11月11-12日原省专家组组长、省文史馆馆长卢美松一行再次到宁德上金贝调研考察。
  2013年
  3月4-5日上海江南造船厂高级工程师、贵州“红崖天书”破译专家林国恩一行考察了上金贝。
  4月23日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闵维方一行莅宁考察上金贝畲族风情园。
  4月26-27日中新社福建分社罗钦文副社长一行专程考察了上金贝。
  8月4日中国人民大学陈雨露校长率考察团到上金贝村调研畲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
  8月17日南京军区副政委、海军东海舰队政委王华勇一行参观上金贝村新农村建设。
  8月21日华东六省一市代表团参观上金贝新农村建设。
  10月16日菲华商联总会理事长施文界等菲律宾侨领访华团参观考察上金贝畲村建设。
  10月22日全国文明村镇考评组到上金贝村进行第12届文明村镇验收考评。
  11月14日第六届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丰收节歌会在中华畲族宫举行。
  11月22日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蒙带领核电专家莅临宁德,考察上金贝村。
  12月1日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叶静漪、北京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陈东敏等北京大学教授考察团考察上金贝村新农村建设。
  12月9日中国驻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大使黄星原、驻加蓬大使孙继文、驻多米尼克大使李江宁、驻安提瓜和巴布达大使任共平等一行28人考察上金贝新农村建设。
  12月13日2013年畲族祭祖大典在中华畲族宫隆重举行,近千名畲族群众参加祭祖典礼。
  年底,上金贝村入选全国“美丽乡村”首批创建试点乡村。
  同年,九都镇九仙村、霍童镇八斗村报批为第二批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村。
  同年,在37个畲族村中开展畲族古籍征集工作,对畲族文物、服饰等进行调查、保护,共完成畲族古籍整理300多件。
  同年,蕉城区畲族传统民间舞蹈(龙头舞、铃刀舞、猎捕舞)和畲族传统服饰制作技艺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宁德市第4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同年,完成了中华畲族宫三期工程。
  同年,聘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民歌传承人雷美凤和歌手雷石凤,在区民族中学、宁德八中、金涵亭坪小学等开设了畲语、畲歌班,弘扬闽东畲族二声部山歌“双音”唱法。
  2014年
  4月20日吉尔吉斯斯坦干部考察团赴上金贝村参观新农村建设。
  6月3日省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部长雷春美视察上金贝村美丽乡村建设。
  8月4日霍童镇东岭村应征入伍的武警部队云南某部战士谢樵在云南省鲁甸县龙头镇执行抗震救灾任务时不幸被山石砸中头部,卷入堰塞湖激流而光荣牺牲,于8月11日被公安部政治部批准为革命烈士,同日公安部边防局追记一等功,授予献身国防金质奖章一枚。
  10月省人大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张广敏一行到金涵畲族乡上金贝村调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
  11月17日国家民委国际司兰海滨副巡视员、台湾原住民族委员会一行参观中华畲族宫。
  12月17日中央电视台副总编、新闻中心常务主任黄传芳调研上金贝新农村建设。
  12月22日台湾少数民族头目长老文化交流团共50余人先后参观中华畲族宫、民族中学、上金贝村并座谈交流。
  12月金涵畲族乡被国家环保部评为“国家级生态乡镇”。
  2015年
  1月23日海南省副省长陈志荣一行考察调研上金贝休闲农业发展情况。
  2月2日解放军报副总编、少将孙临平、原八一电影制片厂政委、少将陈振焱等解放军报考察组一行赴上金贝村考察。
  3月2日《中国民族报》总编辑魏新生一行参观上金贝畲族特色村寨建设。
  4月8日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一行视察上金贝村、中华畲族宫。
  4月11日国家档案局副局长许士平一行到上金贝村调研。
  4月11日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黄孟复一行到上金贝调研。
  4月21日上万名海峡两岸同胞齐聚上金贝村和中华畲族宫,共度福建省第四届“三月三”畲族文化节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丰收节。活动现场进行了畲歌对唱、织布、刺绣、编斗笠、编草鞋等民俗活动展演及“上刀山,下火海”表演。
  12月6日山东省政府赵润田副省长一行赴上金贝村考察上金贝美丽乡村建设。
  12月8日江苏省委常委、副省长徐鸣一行到上金贝村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同年飞鸾镇南山村举行“放歌南山”畲族民歌盘歌会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授牌仪式。
  同年,规模盛大的福建省第四届“三月三”畲族文化节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丰收节在蕉城区成功举办.同年,官昌水库库区移民村——七都外洋村整村搬迁。
  同年,闽坑村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16年3月4日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关心下一代基金委员会赴蕉城区金涵中心小学挂牌“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示范基地”,并资助50万元用于新建校区内修建畲族文化传承基地。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参加了挂牌仪式。
  4月13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莅临上金贝村开展新农村建设调研。
  6月,蕉城区雷清梅等3名畲族民歌手代表福建省及全国80多万畲族同胞,参加了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民歌大会,为建党95周年献礼。
  10月25日省文史研究馆馆长陈澍一行到上金贝村考察。
  同年,闽坑村被评为福建省中国传统古村落。
  同年,金涵亭坪、七都北山、霍童东岭、飞鸾南山等4个民族村成功申报为全国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村.同年,蕉城区猴盾村、上金贝村、八斗村被列为首批省级畲族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示范点,北山村、盈盛号金银饰品有限公司、山哈乌饭食品有限公司被列为首批市级畲族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示范点。
  同年,增加洋中溪旁村为第38个民族村。
  2017年
  3月3日福建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修订)立法调研组赴金涵乡上金贝村调研。
  4月7日区政协调研组到金涵乡开展宁德畲族文化园项目专题调研。
  同年,猴盾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11月18日,猴盾村党支部书记雷兰妹进京参加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附篇:三有关资料
  白岩,闽东畲族蓝姓迁徙的中转站
  陈翊群
  明清时期,宁德县志中并无北山村名,明嘉靖《宁德县志》卷一山川:白石山,在七都,山石莹白如玉,为林少保所居主山。《闽书》亦称“白石”。清乾隆《宁德县志》卷之二建置“六都三图…….东墙(过此则七都)、杯竹、白岩”。这个白岩村,位于仙山顶一白色岩壁底下。故以此白色岩石作村名。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蓝恒麟(蓝姓108世,明时赐正八品冠带)从罗源县八井贝头里迁居宁德县马山葡萄坑(即今蕉城区飞鸾镇南山葡萄坑)定居,为蓝姓入蕉城始祖。蓝恒麟在葡萄坑开基不久,因山洪毁寨和发生瘟疫,其孙蓝希源、蓝圣源(同为110世)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从马山葡萄坑分迁往宁德六都乡谢家林和六都白岩村兴居,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蓝希源孙蓝赵福(112世)复从谢家林转迁六都白岩仙顶下村定居。蓝希源和蓝圣源即为白岩蓝氏两个支派。
  蓝希源派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裔孙蓝赵福转迁六都白岩北山村定居发族。其房下孙(116世)为有禄、有舍、有全三兄弟,复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迁入霍童莒州濑头村兴居;(×世)蓝德公于清道光二年(1822年)迁入蕉城莲山田中村兴居。
  蓝圣源(110世)派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从葡萄坑迁入六都白岩仙顶下村发族,生三子:长子元成、次子元灿、三子元旺,分为三房。
  长房元成支: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蓝文锦(115世),从仙顶下迁往福安县青山鼻。同期,蓝文长(115世)携三子从仙顶下迁往福安县发族。其长子士申居大车半岭;次子士朝居荷厝岔头;三子士尧居通官说。
  同期蓝文铭(115世),从六都白岩迁往八都点兰村发族;其房下蓝李明(117世)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分迁入漳湾门下村、蕉城碧山街兴居;同年,其弟李连,迁蕉城北门街,李递迁蕉城南门兴居;又蓝李发(117世)外迁福安县下白石湖头半村;蓝因弟外迁福安县荷屿长楼湾村兴居;又蓝昭连(116世)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外迁福安县荷屿村兴居。
  二房元灿支: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蓝可崇(112世)从六都白岩北山村迁往福安县南阳里(康厝乡洋里村龙岗蓝姓)兴居。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福安康厝洋里《龙岗蓝氏宗谱》收录有《溯受氏始祖记》、《居闽始祖》和《迁居宁德白岩始祖》、《龙岗肇祖始祖高山可崇公》四则。其一《迁居宁德白岩始祖》称:“圣原公,生明万历丁亥年(1587年),行七。迁居宁德七都白岩,耕种为业,妣钟氏。生子三:元粲、元成、元旺。公妣卒阙至我朝康熙甲辰年(1664年)七月,合葬在宁德(蕉城)八都溪口洋,坐癸加子。嘉庆丁卯年)二月二十四日未时重修。元粲公,字耀祖,行千六,号太乙,生万历己未年(1619年)。妣钟氏,生天启辛酉年(1621年)。生子一:可崇,即迁居福安之始祖也。公卒崇祯癸未年(1643年),至康熙三年.(1664年)附葬于圣原公墓左。妣卒康熙辛卯年(1711年),葬在福安南阳南庵山,坐乙加卯。妣有传。其二,《龙岗始祖可崇(传)》云:“公原住宁德七都白岩,四龄失怙,与其母移徙建宁乡间耕种,两载复不如意,乃转徙福安穆水沿地稽查,见南阳一派田多,邻村人少,喜曰:‘此可以勤吾职,奠吾基矣!’由是相视本处山不甚深,木犹蕃盛,遂承包田土地基,架屋数椽,乾坐巽向,聊蔽风雨,肆其力于耕耘收获。仍俭以积聚,数年之间稍得盈余,即念祖父浮厝故乡,罪深暴露,于康熙三年(1664年)回步故园,与堂弟吴寿葬其祖父,乃旋居本处,妻生子,为创始之祖焉,迄今仅四世矣,后之子孙勤俭相承,亦颇云多此皆公之天性克敦贻谋之善,故奕叶得沐其休也。所以命本村之名,颜曰:南阳里,又号金谷境,续经众议,复改为龙岗境焉。蓝片永(113世),于乾隆年间(1736-1795年)外迁罗源县柯坂村兴居。蓝片通(113世),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迁入漳湾王坑村兴居。蓝朝旺(114世),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迁入七都三屿海潮山村兴居;其弟蓝朝富,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迁入八都葛藤坪村兴居。
  三房元旺支: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蓝永达(114世),从六都白岩北山迁入七都际头岔发族;其房下(115世)蓝文钦,于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迁入城南后山村兴居;同年,其弟(115世)蓝文锭迁赤溪琴田村兴居;又蓝永必(114世),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迁八都水尾村兴居。传至蓝文明(115世),于清顺治元年(1644年)迁入八都新楼村发族;其房下蓝连郎(118世),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外迁福安县顶头填洋兴居;同年,(118世)蓝东阔外迁福安县顶头牛地坑村兴居。蓝文瑞(115世),于清顺治年(1644-1661年)外迁福安县上洋村,传到蓝廷启(118世),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从上洋村回迁宁德县亭坪后山村发族。其后,房下孙有分迁八都猪姆石村、金涵中前村、蕉城向阳村、漳湾南下山村。又蓝文正(115世),于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外迁周宁县咸村云门村兴居,其弟蓝文真同年外迁福鼎县官洋村兴居。
  其间从葡萄坑迁出定居于邻村的有: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蓝柴公(113世)从葡萄坑迁往飞鸾马山村发族。其房下蓝必公(117世),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外迁罗源县松山镇白水石门里;又蓝文公(119世),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外迁罗源县起步镇叶洋村。还有蓝长远(113世),从葡萄坑搬出后,于清乾隆年间(1662-1722年)迁入飞鸾下塔头村兴居。
  由上述可知蓝姓从飞鸾马山葡萄坑迁居谢家林,不久迳迁白岩以发族。这块白石岩壁也成为蓝姓认祖的标志。宁德七都北山白岩,也成了闽东蓝姓迁徙的中转站。
  发展两草产业 香满北山畲村
  陈翊群
  七都北山村传统产业是农业,以种植粮食作物稻谷、小麦和甘薯等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有茶、果、竹木等,1980年农业收入41.61万元,其中除茶业收入3260元,别无其他大项经济收入。此后,开始种植经济作物,发展茶业,种植龙眼、橙等水果。1993年开始引进种植草莓。20多年来,全村村民最多时,有100多户村民走出山门到泉州等地种草莓,北山村民在泉州南安炉中村建立500亩草莓种植基地,带动果农400多从事草莓种植、营销,年产值近千万元。
  种植草莓外,北山村依托丰富的畲族草药资源,2016年成立畲族中草药合作社,吸收49户农户入社,其中6户为精准扶贫户。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租金,自己种植畲族草药,也可在园内务工获得收入。合作社以“保护、传承、发展、造福”为宗旨,以“盆景营销+初成药销售+畲药传承”为经营模式,并对外承接中草药景观工程。村民蓝灿华在畲药种植基地打零工,就赚了1万多元。”村民蓝崇圣利用政府贴息小额贷款,种植2亩中草药,其妻到村里开的“农家乐药膳饭店”当服务员,夫妻两人一年下来也赚了两三万元。全年种畲药产值近7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1.42万元,畲药种植已经成为村民增收的新途径。
  2017年,筹资建畲药加工厂,总投资150万元左右,村集体占20%,合作社占80%。主要加工出口的畲药,内销小袋装药和畲族传统泡脚药,现已开始接收订单。而北山村还与霍童桃花溪、里后山,罗源县八井村、起步镇等村镇展开合作,通过推广中草药种植,带动当地贫困村实现精准脱贫。如今草药辐射周边县市的种植面积已有1000多亩。同时,合作社与台湾中草药饮片制约厂签订五年合同,提供白牛奶树、大(小)蓟、鹅草等中草药,每年供应50吨,该项合作年产值约300万元。同时,在省工商局蹲点干部帮助下,已完成“畲地人家”中华畲药商标和地理标志注册。村两委依托畲族传统中医中药的优势,建立中草药种植示范基地500多亩(其中霞浦新桥头300多亩),种植有红、白牛奶树、山杜仲、等50多个品种。培育种苗辐射周边九都、霍童、虎贝等乡镇和桃花溪、里后山等革命老区基点村种植,面积达400多亩。全村270户(1078人)有80%的村民都参与了畲药种植。村办有“中华畲药展陈馆”,收集整理228名畲药品种,向社会推广畲药,开展保护和培养畲药传人,整理畲医畲药古籍活动。全村有老畲医6名,青年学徒13名。在镇党委、政府的牵头下,从北京、浙江等地引进无菌高培苗,进行技术指导,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经济。提出“生态畲村·草本药园”的发展思路,将草药种植与乡村旅游结合,建设以中草药种植、体验、观光为依托的畲药健身主题旅游村。现在北山村通往“八仙顶”景点的登山步道已经竣工投用。1990年到2014年间,北山村畲族人口从690人发展到846人,增加了156人。人均纯收入由222元增加到11280元,翻了近60倍。

附注

注: 1、蓝纯干编《宁德市畲族志》第一章区域人口第一节畲族源流;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第9-13页。该志记载与清光绪二十一《蓝氏宗谱》记载有出入:入闽始祖为蓝传仁,第106世;蓝圣源第110世;蓝文锦第115世。“蓝文锦,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由仙顶下外迁福安青山鼻”。“三房元旺支,传至(114世)蓝永达,于明崇祯年间(1635-1639年)迁入七都漈头发族。 2、吴顺良主编《罗源县畲族志》第一章族称迁徙人口第32页载:雷达贵清顺治年间,由罗源县小获竹里村(今罗源县松山镇竹里畲族村横棣自然村)迁往宁德县漈头。

知识出处

蕉城畲族村落

《蕉城畲族村落》

本书内容包括:概述、畲村轶事、畲村新貌、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村人物、习俗、故事传说、附篇。记述了蕉城区畲族村落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