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武术(蕉城下申厝拳术与棍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蕉城畲族村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4488
颗粒名称: 畲族武术(蕉城下申厝拳术与棍术)
分类号: G852.9
页数: 7
页码: 263-269
摘要: 畲族人民历来重视体育活动,体育活动的项目很多,有武术、登山、“打尺寸”、“操石磉”、骑“海马”、竹林竞技等。畲族武术以畲拳最著名,棍术次之。畲拳的主要动作有冲、扭、顶、搁、削、托、拨、踢、扫、跳等。畲拳是南少林武功中的一支流派,它动作朴实无华,招招讲究实用,别具一格,广泛流传于蕉城畲族聚居的地区。棍术的主要特色是刚猛有力,攻防意识明显。由棍术衍变而来的扁担、枪担、长凳等都可成为器械,代棍而用,取材方便、俯拾即发。铁珠其人尚无可考,但畲家武术在金涵畲族乡一地传衍至今已有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
关键词: 畲族 武术 蕉城区

内容

历史渊源
  畲族人民历来重视体育活动,体育活动的项目很多,有武术、登山、“打尺寸”、“操石磉”、骑“海马”、竹林竞技等。畲族武术以畲拳最著名,棍术次之。畲拳的主要动作有冲、扭、顶、搁、削、托、拨、踢、扫、跳等。畲拳是南少林武功中的一支流派,它动作朴实无华,招招讲究实用,别具一格,广泛流传于蕉城畲族聚居的地区。棍术的主要特色是刚猛有力,攻防意识明显。由棍术衍变而来的扁担、枪担、长凳等都可成为器械,代棍而用,取材方便、俯拾即发。
  畲族武术的源头追溯起来,要数畲族的开山鼻祖盘瓠王。畲族人称盘瓠为“忠勇王”、“龙麒”、“龙猛”等,相传他武艺高强,善于降妖除魔,是畲族历史中神话般的英雄人物。又传清雍正年间,少林四僧之一的铁珠武僧为躲避朝廷追杀而流落民间,孑身逃到畲民聚居地。铁珠和尚在畲地暗里授徒。于是,畲族人融盘瓠王功夫和少林武功于一炉,衍化出具有独特风格的“畲家拳”。
  铁珠其人尚无可考,但畲家武术在金涵畲族乡一地传衍至今已有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畲家拳在金涵畲族乡主要为“半龙虎桩拳”,民间称“下申厝拳头”(闽方言中,“拳头”为武术之意;“下申厝”为金涵畲族乡一处地名)。据金涵《钟氏族谱》记载,下申厝钟氏祖先钟朝五出生于清道光十年(1830年),自幼习武且天分颇高,于畲家拳术与“齐眉棍”之真谛皆有领悟,武艺高强。钟朝五家传至其孙钟永恕,钟永恕再传子钟家洪,并收徒雷官谡,之后各自一脉相传。今钟家洪的嫡系后人钟赛森、钟家洪之徒雷官谡的嫡系后人雷勇昌皆精通畲家拳,并在实践中将祖传拳术去粗存精,使拳法更加精炼,套路更加完善。与雷官谡为同族兄弟的雷官永则擅长畲族棍术,并对由棍术衍变而生的枪担、狼筅、扁担、长凳等皆能上手。
  2010年,金涵畲族乡成立了“宁德市蕉城区武术协会金涵畲族武术分会”,该地畲族武术发展良好,协会多次组织参加各种赛事,多获佳绩。会长雷勇昌曾获第九届香港国际武术节“武德杯”武术大赛拳术冠军、枪担冠军、棍术亚军,获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武术比赛季军等诸多奖项。
  基本内容
  畲族武术主要分拳术和棍术两大类。金涵畲族下申厝拳术有少林拳遗风,并在金涵畲乡数百年的发展中又融合了“内文拳”的一些精髓,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面目,它与闽东传统畲家拳福安“金斗洋拳法”多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尽相同。该拳术大部分以龙拳、虎拳为主,结合猴拳,还吸收了小部分鹤形拳的招式,可分单体套路与徒手对手。
  一、拳术
  (一)、单体套路及招式
  1、鲤鱼剖腹套路
  ①请拳(起手式):抱拳行礼,提气,步式为八字马,双掌自胸前下压至丹田,变掌为拳,收于腰间。
  ②变八字马步式为三七步,左脚向左后方退半步,两膝微曲,七成载力。转为侧身,前进一步,手式为先拳后掌,先直拳,再向内转勾拳,而后变拳为掌,拳心向下直击而出。共前进四步,步式始终保持三七步,每进一步打出一拳。
  ③四步打完,转身,伴随“咳”、“嗨”的吼声,发声助威,其击打发劲借助积蓄的“气”将“力”猛烈催发,即所谓的“以气催力”。即继续前面的四步击打。
  ④第二轮四步打完,双拳交叉下压至裆部,转为剑指推出,抱拳行礼收势。
  2、撩替套路
  ①请拳(起手式):抱拳行礼,提气,步式为八字马,双掌自胸前下压至丹田,变掌为拳,收于腰间。
  ②变八字马步式为三七步,左手为掌,自右臂手肘处往前臂撩出,变左掌为拳,左右拳交错连击三拳。转为右手为掌,自左臂手肘处向前臂撩出,变右掌为拳,同上连击三拳:再前进一步,同上击出六拳,如此反复四遍。转身呐喊助威,再行四遍。抱拳行礼收势。
  3、连环套路
  连环拳相当于撩手拳的加强版。
  ①请拳(起手式):抱拳行礼,提气,步式为八字马,双掌自胸前下压至丹田,变掌为拳,收于腰间。
  ②变八字马步式为三七步,左手为掌自右臂手肘处往前臂撩出,变左掌为拳,左右拳交错连击三拳,转为右手为掌自左臂手肘处向前臂撩出,变右掌为拳,连击三拳,然后左手剑指,右手自左手肘底冲出直拳,攻击部位为敌手心脏处。
  ③如上反复四遍,转身呐喊助威,再四遍,抱拳行礼收势。
  4、狮子张嘴套路
  ①请拳(起手式):抱拳行礼,提气,步式为八字马,双掌自胸前下压至丹田,变掌为拳,收于腰间。
  ②变八字马步式为三七步,双掌成虎爪形,双手手腕对抵,掌心相对,形似狮子张嘴,自左向右直击而出,转为自右到左再次直击,变化过程中双手手腕始终对抵不分离,靠运动手腕旋转变化为左右掌心轮流朝上或向下。反复击打四遍。四遍打完,抱拳行礼收势。
  5、安海踢套路
  ①请拳(起手式):抱拳行礼,提气,步式为八字马,双掌自胸前下压至丹田,变掌为拳,收于腰间。
  ②变八字马步式为三七步,双手为掌,掌心相对,距离约为6寸,单臂夹紧腋部,另一臂前伸,肘部弯曲约为120度,状若鹤形拳。然后左右腿轮流侧踢四步,转马呐喊助威,重复四遍。最后抱拳行礼收势。
  6、十八步综合套路
  十八步为综合套路,是以上五种套路相融合,总共十八个步法,每个步法配合一个手法,主要以丹田之气爆发而出,攻防兼备,实战性极强。十八种步法里八字马、不丁不八马、虚实马、跳跃及一种模仿猴子蹑手蹑脚的步法轮流交错,招式亦变化多端。
  7、开四门综合套路
  开四门亦属于综合套路,同样讲究蓄气出力,是鲤鱼剖腹、撩手拳、连环拳、狮子张嘴、安海踢五种套路的演化。步法较为繁复,如“三箭步”等等。主要作用为轮转防御并攻击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敌手,攻防并重,属实战中极富价值的套路之一。
  (二)、徒手对手(交手)
  畲拳双人对练俗称“交手”,共有三个套路,都是一人攻击一人防御。“交手”是习练“半龙虎桩拳”中最后的一关,尤其考验功底,着重变化,对练者的反应能力有快速提升作用。因篇幅问题,此处不予详述。
  二、棍术
  金涵畲族棍术主要指“齐眉棍”,棍长七尺,由两人对练,一攻一防,攻中有防,防中寓攻;你来我往,上拦下挑,棍棒相击,节奏分明,故有“盘柴槌”之称。该棍术属南派棍法,是少林南棍的分支,多用双头棍(为了更具杀伤力,两头用金属包裹,增强击打功能,以此有别于单头“丈八棍”)。而枪担、狼筅、扁担、长凳等随手可得而成器械套路则为棍法衍化而来,它取材方便,即拾而发,使用的招式与棍法完全相同。棍术招式变化多端,套路有“金鸡点头”、“八面威风”、“天观地测”、“子胥扛鼎”等。其与闽东福鼎畲乡牛埕下棍术有异曲同工之妙。
  金涵畲族下申厝拳术和齐眉棍术是竞技中技术含量高的一种,具有擅用手法,重视武德,寓技击于体育之中,内外合一、形神具备的民族风格,广泛的适应性等诸多特征。其动作朴实无华,招招讲究实用,民族特点别具一格。
  对畲族民族民间武术进行挖掘、抢救、保护,对研究中华传统武术、增进民族和睦,推动群众体育、增强人民体质、传承民族文化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013年1月,畲族武术(蕉城畲族下申厝拳术与棍术)被宁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代表性传人
  1、下申厝拳术代表性传承人
  钟赛森,男,1969年出生,蕉城金涵乡人。高中文化,习武31年。为第六代传人。
  雷勇昌,男,1968年出生,蕉城金涵乡人。高中文化,习武32年。为第六代传人。
  2、下申厝棍术(齐眉杖)代表性传承人。
  雷官永,男,1968年出生,蕉城金涵乡人。高中文化,自小习棍术。为第五代传人。
  相关链接一
  畲族民间游戏“打尺寸”
  打尺寸,是闽东畲族同胞根据居住地竹林多这一自然条件,兴盛起来的一种极富民族特色的民间游戏。
  逢年过节或闲暇之时,选一段较为平坦宽广的场地,在一端划个直径约一至二米的圆圈,中站一人,称“主攻”。他右手握一根一尺左右的木棍,此即“尺”,左手持一截如筷子长短的小竹条,这便是“寸”,参与游戏的其余人站在圈外。游戏开始,“主攻”挥尺击寸的一端,寸便旋转着飞出,圈外人猛冲而上抢夺;领先接到寸者就算赢得了一定的“尺寸”,可以顶替“主攻”;如果圈外没人能接到寸,“主攻”亦算赢得一定的“尺寸”而继续保持“主攻”地位。如此反复,在约定时间内谁先达到规定“尺寸”或所获“尺寸”最多,便是这次“打尺寸”的“英雄”。这种带有竞技性的游戏,紧张而欢快,始终洋溢着山野情趣,它和畲族的盘歌对诗一样,为畲族青年男女交往提供了美好的机会。
  相关链接二
  蕉城畲族功夫
  源远流长的中国武术,闽东畲族称之为功夫。畲族曾有过尚武之风,经历数百年的传承、加工、提炼,畲族功夫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
  蕉城畲族拳流传于金涵、七都、八都、九都、飞鸾、漳湾、城南一带畲族聚居村落。主要有龙尊拳、虎尊拳等。其主要动作有冲、扭、顶、搁、削、托、拔、踢、扫、跳,其步型稳健,坐马前轻后重,用三角连一环马,利于攻守转换,出手则多用短打即收。使用器械有锄头、扁担、棍剑等。全国第三届民族运动会,于1986年8月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金涵畲族乡的钟干兴、钟妹銮和八都猴盾村雷明祥、雷美凤参加,表演了“打尺寸”、龙尊、虎尊及对棍等,获表演奖。

知识出处

蕉城畲族村落

《蕉城畲族村落》

本书内容包括:概述、畲村轶事、畲村新貌、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村人物、习俗、故事传说、附篇。记述了蕉城区畲族村落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