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城畲族医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蕉城畲族村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4481
颗粒名称: 蕉城畲族医药
分类号: R2
页数: 6
页码: 200-205
摘要: 畲族医药是畲族人民长期生活与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它与中医药学渊源相通,关系密切,以六神学说、痧证理论、疳积理论、伤证论治以及独特的疾病分类方法为特色,治病以青草药为主,擅长外治、痧症、正骨、食物、心理等疗法,是祖国医药学宝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畲医治病常用畲药有300多种。因其防病治病多以青草药为主,因此畲医又称“青草医”。畲医应用草药多数是随用随采的原生药。追溯畲医畲药的历史已有千年以上。畲医药尽管尚未形成完整的民族医药理论体系,但有本民族认识生命的观点和独特的疾病观、疾病分类法等特点。多数畲医属有一技之长者,由于代代相传,自成体系,擅长治疗某一专科疾病。
关键词: 蕉城区 畲族 医药

内容

蕉城畲族医药
  历史渊源
  畲族医药是畲族人民长期生活与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它与中医药学渊源相通,关系密切,以六神学说、痧证理论、疳积理论、伤证论治以及独特的疾病分类方法为特色,治病以青草药为主,擅长外治、痧症、正骨、食物、心理等疗法,是祖国医药学宝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畲医治病常用畲药有300多种。因其防病治病多以青草药为主,因此畲医又称“青草医”。畲医应用草药多数是随用随采的原生药。追溯畲医畲药的历史已有千年以上。传承人畲医蓝德水一脉,自清光绪年间(1875-1908)外祖雷国标亲传而下,已有100多年历史。
  主要特征
  畲医药尽管尚未形成完整的民族医药理论体系,但有本民族认识生命的观点和独特的疾病观、疾病分类法等特点。
  一、祖传技艺,专科性强畲族医药多系祖传技艺,大多数是父教子,子传孙,通常传男不传女,但可传媳,代代相承,不收外姓徒弟,自成体系。多数没有文字教材,而是凭记忆和口传心授,耳提面命,根据实践经验传艺。畲医一般以技艺为主业,仍从事农耕,或半农半医,也有少数悬壶售药,设堂诊病。还有个别游走四方,卖药治病。
  多数畲医属有一技之长者,由于代代相传,自成体系,擅长治疗某一专科疾病。如霞浦县盐田雷春宝擅长接骨,城关钟敏树治疗伤寒有专长,霍童小坑里蓝银莲专治眼疾,七都高山村雷石济草药治寒湿,飞鸾小东岗雷明池治“鼻渊”等。他们各有专长,在当地都有一定的名气,颇受当地群众的信赖。
  畲医分科按各自擅长而定,大致分为内(伤寒)、外(包括疔疖痈、瘰疬、痔疮、蛇、蝎、蜈蚣咬伤等)、妇、儿、喉、眼、骨伤、针灸、按摩、气功、六神、祝由等科。畲医医疗器械极为简单,有的仅有一根银针(三棱针),切药多用菜刀、斧头等利器。也有特殊医疗器械,如喉科自制切开排脓手术吹药散用特制铜管,肢解死胎的特殊小银刀,刮背用的牛肋骨或自制竹刮刀,治疝气用的特别护疝袋,治骨折用的特制竹夹条。
  二、疾病分类,命名独特
  畲医对疾病有其特殊的命名和分类方法。主要按性质、发病时间、发病时症状、形态、声音、体征、病变部位或互为结合来分门别类和命名。畲医把疾病分为寒、风、气、血症和杂症五大类,每类又根据症状分为72种。
  寒症有72种寒症,如冲水寒、三日寒、七日寒、百日寒、里寒、风寒、漏底寒、铁板寒、假热真寒等。
  风症分为内风、外风,各有72种。
  气症也分为若干种,如拗气、脚气等。
  血症主要指妇女出血性疾病,如崩血、漏血、闭经、月经不调等经带胎产之类,也有吐血、呕血、咯血、便血等其它出血性疾病。
  杂症是指上述四大症外的疾病,包括眼疾、耳疾、骨折、外伤、疮疡、蛇蝎咬伤等疾患。
  三、诊治疾病,疗法特殊
  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畲医形成了独特的诊疗疾病的技术方法,并在畲族地区广泛应用,某些特殊方法,常有手到病除,立竿见影之效。主要有:
  1.痧症疗法
  畲医的捏痧、抓筋、挑痧、刮痧注重部位,不讲究穴位;讲究手法,轻重有别。一般患者都请有经验者施行,效果显著。类似现代医学的充血疗法,方法简便易行,经济有效。
  2.针灸疗法
  畲医的针灸疗法与中医的针灸不尽相同,注重部位而不讲究穴位,多用银制三棱针。针刺部位视病情病种而定,各个畲医也不尽相同,比较一致的有前后心的“八卦针”。也有现代针灸中的针法,多为强刺激、不留针,极少数病情严重的才留针。畲医认为人体生病是由于体内气血不调所致,轻针调其气血,放血去掉瘀血,能使血脉流通。
  也有畲医采用艾灸、按摩、拔火罐、气功等方法治疗疾病,其法基本与中医相似,但在取穴上有其特殊之处,仍以部位为主。如灸法所用艾绒一般自制,每壮都比较大,多用隔姜或隔盐灸,一穴仅1~2壮,也有直接灸,多数用于慢性病,灸后易形成癍痕,也有称癍痕灸。有时同一种病症在不同经络上取穴,疗效也很显著。
  3.接骨疗法
  畲医接骨的方法是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小夹板用鲜杉树皮、小竹片、小木片),草药外敷,有的还内服草药。
  4.青草药疗法
  畲族多数居住中国东南部的山区中,这里多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非常有利于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繁殖。畲族药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地理分布类型齐全,中国15个分布区类型都有分布,常用308种畲族植物药中,就有9类118科。
  畲医治病多用青草药,据资料记载,常用畲药有300多种。畲医应用草药多数是随用随采的原生药(少数畲医利用园边屋角种植一些常用或难以采到的草药),也有按季节采集,经粗加工后备用,少数还将草药烧灰存性或密炙备用。畲医用药讲究新鲜,超过百日不用,也有以一年为期。草药多以畲族语言定名,与当地群众俗名不同,更与学名不同,甚至各地畲医叫法也不一样。青草药多用全草,也有只用叶、茎、花、果、根、皮或某一部分的。常用草本植物,也用木本、藤本、蕨类、菌类等。
  畲医用草药剂量都比较大,绝大多数用水煎服,按病情酌加配料。也有少数畲医将中草药制成丸散丹膏。掌握单秘验方的畲医所用草药皆自采自用,加工后交给病者,以防技术外传。有些单秘验方效果显著,如畲医少用海产品入药,却常采用溪流山谷田间的小动物入药,有其特别之处。
  5.食物疗法
  畲族民间历来重视食物的治疗和补益作用,既可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也可以用来治疗各种急慢性疾病,使用面广,涉及内、外、妇、儿、眼、五官、肛肠、骨伤等各科疾患,普及率极高,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应用。平时食用家禽家畜配用中草药,逢年过节炖鸡煮鸭也加入中草药,故畲族地区广泛流传“九药不如一补”(一补即食补)的说法。尤其重视药引的作用。畲医认为食疗药引极为重要,可提高药物的治疗作用。
  主要价值
  畲医在中国少数民族医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畲医畲药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一、历史价值畲族医药学是畲族人民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传统民族医药学。和其他民族医药一样,畲族医药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和区域性,其形成和发展除了和畲族地区特定的社会历史有密切关系外,还与其自然地理、气候特点、经济、文化、民俗等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对畲医的发掘、抢救、保护与传承,了解畲族居住地区自然地理、气候特点、经济、文化、民俗等方面的历史信息。
  畲医畲药是祖国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过去对畲医畲药重视不够,加之语言的障碍,到今天为止,畲医畲药仍散落民间,还没有系统、全面、深入地做好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因此,对畲医畲药的发掘、抢救、保护与传承工作,无论对于畲医畲药本身,还是对于祖国的中医学发展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二、科学价值
  在长期的民族迁移过程中畲族吸纳了苗、瑶、壮等少数民族的医药理论精华,发展了本民族医药文化,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畲族医药理论体系。其中畲医的“六神说”,以及将人体分为三十六骨节、七十二筋脉、十二条血路、二十八脉等理论,都可作为中医理论的补充。
  畲医擅长外治和正骨、接骨疗法,手法独特,方便易行。畲医对伤的治疗强调新旧伤与轻重伤,按时辰辨证治疗。治疗多以青草药为主,辅以食疗,取其通络活血之性,使邪去正安,气血旺盛,达到恢复健康之目的。这在一些医疗条件比较落后的地区是非常适用的。
  三、文化价值
  由于畲医重实用、重传承,所以畲医畲药发展的过程与畲族文化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如祝由疗法就是畲族医学独特的疗法,祝由科在金元时期曾是中医十三科之一,到了清代被列为禁科;但在畲族地区仍在沿用,部分群众也十分信奉。一些畲医应用祝由科的咒语、符箓等形式治疗皮肤病、疖痈、鱼骨鲠喉、蜈蚣蛇蝎咬伤、小儿受惊、精神病、难产、“扫风”等疾患,亦确有治愈者。现代有些学者认为“祝由”属医学心理学范畴,归为暗示疗法、精神疗法等系列。由此,可从中探索和研究畲族的宗教、巫术和民俗文化。
  2013年1月,蕉城畲族医药被宁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遗产名录项目。
  代表性传人
  1、蓝德水,男,1949年7月出生。蕉城继光西下山人。蕉城个体开业医。
  2、雷李维,女,1956年5月出生,蕉城区八都猴盾村人。

知识出处

蕉城畲族村落

《蕉城畲族村落》

本书内容包括:概述、畲村轶事、畲村新貌、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村人物、习俗、故事传说、附篇。记述了蕉城区畲族村落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