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蕉城畲族村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4480
颗粒名称: 第五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分类号: K295.73
页数: 71
页码: 200-269
摘要: 畲族医药是畲族人民长期生活与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它与中医药学渊源相通,关系密切,以六神学说、痧证理论、疳积理论、伤证论治以及独特的疾病分类方法为特色,治病以青草药为主,擅长外治、痧症、正骨、食物、心理等疗法,是祖国医药学宝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畲医治病常用畲药有300多种。因其防病治病多以青草药为主,因此畲医又称“青草医”。畲医应用草药多数是随用随采的原生药。追溯畲医畲药的历史已有千年以上。畲医药尽管尚未形成完整的民族医药理论体系,但有本民族认识生命的观点和独特的疾病观、疾病分类法等特点。多数畲医属有一技之长者,由于代代相传,自成体系,擅长治疗某一专科疾病。
关键词: 蕉城区 畲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内容

蕉城畲族医药
  历史渊源
  畲族医药是畲族人民长期生活与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它与中医药学渊源相通,关系密切,以六神学说、痧证理论、疳积理论、伤证论治以及独特的疾病分类方法为特色,治病以青草药为主,擅长外治、痧症、正骨、食物、心理等疗法,是祖国医药学宝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畲医治病常用畲药有300多种。因其防病治病多以青草药为主,因此畲医又称“青草医”。畲医应用草药多数是随用随采的原生药。追溯畲医畲药的历史已有千年以上。传承人畲医蓝德水一脉,自清光绪年间(1875-1908)外祖雷国标亲传而下,已有100多年历史。
  主要特征
  畲医药尽管尚未形成完整的民族医药理论体系,但有本民族认识生命的观点和独特的疾病观、疾病分类法等特点。
  一、祖传技艺,专科性强畲族医药多系祖传技艺,大多数是父教子,子传孙,通常传男不传女,但可传媳,代代相承,不收外姓徒弟,自成体系。多数没有文字教材,而是凭记忆和口传心授,耳提面命,根据实践经验传艺。畲医一般以技艺为主业,仍从事农耕,或半农半医,也有少数悬壶售药,设堂诊病。还有个别游走四方,卖药治病。
  多数畲医属有一技之长者,由于代代相传,自成体系,擅长治疗某一专科疾病。如霞浦县盐田雷春宝擅长接骨,城关钟敏树治疗伤寒有专长,霍童小坑里蓝银莲专治眼疾,七都高山村雷石济草药治寒湿,飞鸾小东岗雷明池治“鼻渊”等。他们各有专长,在当地都有一定的名气,颇受当地群众的信赖。
  畲医分科按各自擅长而定,大致分为内(伤寒)、外(包括疔疖痈、瘰疬、痔疮、蛇、蝎、蜈蚣咬伤等)、妇、儿、喉、眼、骨伤、针灸、按摩、气功、六神、祝由等科。畲医医疗器械极为简单,有的仅有一根银针(三棱针),切药多用菜刀、斧头等利器。也有特殊医疗器械,如喉科自制切开排脓手术吹药散用特制铜管,肢解死胎的特殊小银刀,刮背用的牛肋骨或自制竹刮刀,治疝气用的特别护疝袋,治骨折用的特制竹夹条。
  二、疾病分类,命名独特
  畲医对疾病有其特殊的命名和分类方法。主要按性质、发病时间、发病时症状、形态、声音、体征、病变部位或互为结合来分门别类和命名。畲医把疾病分为寒、风、气、血症和杂症五大类,每类又根据症状分为72种。
  寒症有72种寒症,如冲水寒、三日寒、七日寒、百日寒、里寒、风寒、漏底寒、铁板寒、假热真寒等。
  风症分为内风、外风,各有72种。
  气症也分为若干种,如拗气、脚气等。
  血症主要指妇女出血性疾病,如崩血、漏血、闭经、月经不调等经带胎产之类,也有吐血、呕血、咯血、便血等其它出血性疾病。
  杂症是指上述四大症外的疾病,包括眼疾、耳疾、骨折、外伤、疮疡、蛇蝎咬伤等疾患。
  三、诊治疾病,疗法特殊
  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畲医形成了独特的诊疗疾病的技术方法,并在畲族地区广泛应用,某些特殊方法,常有手到病除,立竿见影之效。主要有:
  1.痧症疗法
  畲医的捏痧、抓筋、挑痧、刮痧注重部位,不讲究穴位;讲究手法,轻重有别。一般患者都请有经验者施行,效果显著。类似现代医学的充血疗法,方法简便易行,经济有效。
  2.针灸疗法
  畲医的针灸疗法与中医的针灸不尽相同,注重部位而不讲究穴位,多用银制三棱针。针刺部位视病情病种而定,各个畲医也不尽相同,比较一致的有前后心的“八卦针”。也有现代针灸中的针法,多为强刺激、不留针,极少数病情严重的才留针。畲医认为人体生病是由于体内气血不调所致,轻针调其气血,放血去掉瘀血,能使血脉流通。
  也有畲医采用艾灸、按摩、拔火罐、气功等方法治疗疾病,其法基本与中医相似,但在取穴上有其特殊之处,仍以部位为主。如灸法所用艾绒一般自制,每壮都比较大,多用隔姜或隔盐灸,一穴仅1~2壮,也有直接灸,多数用于慢性病,灸后易形成癍痕,也有称癍痕灸。有时同一种病症在不同经络上取穴,疗效也很显著。
  3.接骨疗法
  畲医接骨的方法是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小夹板用鲜杉树皮、小竹片、小木片),草药外敷,有的还内服草药。
  4.青草药疗法
  畲族多数居住中国东南部的山区中,这里多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非常有利于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繁殖。畲族药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地理分布类型齐全,中国15个分布区类型都有分布,常用308种畲族植物药中,就有9类118科。
  畲医治病多用青草药,据资料记载,常用畲药有300多种。畲医应用草药多数是随用随采的原生药(少数畲医利用园边屋角种植一些常用或难以采到的草药),也有按季节采集,经粗加工后备用,少数还将草药烧灰存性或密炙备用。畲医用药讲究新鲜,超过百日不用,也有以一年为期。草药多以畲族语言定名,与当地群众俗名不同,更与学名不同,甚至各地畲医叫法也不一样。青草药多用全草,也有只用叶、茎、花、果、根、皮或某一部分的。常用草本植物,也用木本、藤本、蕨类、菌类等。
  畲医用草药剂量都比较大,绝大多数用水煎服,按病情酌加配料。也有少数畲医将中草药制成丸散丹膏。掌握单秘验方的畲医所用草药皆自采自用,加工后交给病者,以防技术外传。有些单秘验方效果显著,如畲医少用海产品入药,却常采用溪流山谷田间的小动物入药,有其特别之处。
  5.食物疗法
  畲族民间历来重视食物的治疗和补益作用,既可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也可以用来治疗各种急慢性疾病,使用面广,涉及内、外、妇、儿、眼、五官、肛肠、骨伤等各科疾患,普及率极高,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应用。平时食用家禽家畜配用中草药,逢年过节炖鸡煮鸭也加入中草药,故畲族地区广泛流传“九药不如一补”(一补即食补)的说法。尤其重视药引的作用。畲医认为食疗药引极为重要,可提高药物的治疗作用。
  主要价值
  畲医在中国少数民族医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畲医畲药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一、历史价值畲族医药学是畲族人民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传统民族医药学。和其他民族医药一样,畲族医药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和区域性,其形成和发展除了和畲族地区特定的社会历史有密切关系外,还与其自然地理、气候特点、经济、文化、民俗等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对畲医的发掘、抢救、保护与传承,了解畲族居住地区自然地理、气候特点、经济、文化、民俗等方面的历史信息。
  畲医畲药是祖国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过去对畲医畲药重视不够,加之语言的障碍,到今天为止,畲医畲药仍散落民间,还没有系统、全面、深入地做好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因此,对畲医畲药的发掘、抢救、保护与传承工作,无论对于畲医畲药本身,还是对于祖国的中医学发展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二、科学价值
  在长期的民族迁移过程中畲族吸纳了苗、瑶、壮等少数民族的医药理论精华,发展了本民族医药文化,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畲族医药理论体系。其中畲医的“六神说”,以及将人体分为三十六骨节、七十二筋脉、十二条血路、二十八脉等理论,都可作为中医理论的补充。
  畲医擅长外治和正骨、接骨疗法,手法独特,方便易行。畲医对伤的治疗强调新旧伤与轻重伤,按时辰辨证治疗。治疗多以青草药为主,辅以食疗,取其通络活血之性,使邪去正安,气血旺盛,达到恢复健康之目的。这在一些医疗条件比较落后的地区是非常适用的。
  三、文化价值
  由于畲医重实用、重传承,所以畲医畲药发展的过程与畲族文化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如祝由疗法就是畲族医学独特的疗法,祝由科在金元时期曾是中医十三科之一,到了清代被列为禁科;但在畲族地区仍在沿用,部分群众也十分信奉。一些畲医应用祝由科的咒语、符箓等形式治疗皮肤病、疖痈、鱼骨鲠喉、蜈蚣蛇蝎咬伤、小儿受惊、精神病、难产、“扫风”等疾患,亦确有治愈者。现代有些学者认为“祝由”属医学心理学范畴,归为暗示疗法、精神疗法等系列。由此,可从中探索和研究畲族的宗教、巫术和民俗文化。
  2013年1月,蕉城畲族医药被宁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遗产名录项目。
  代表性传人
  1、蓝德水,男,1949年7月出生。蕉城继光西下山人。蕉城个体开业医。
  2、雷李维,女,1956年5月出生,蕉城区八都猴盾村人。
  蕉城“盈盛号”畲族民俗银饰传统制作技艺
  历史渊源
  畲族历史上自称“山哈”(意为“山客”),历来尤为崇尚银饰、银器,无论是出生、婚丧嫁娶等人生重大礼仪和传统节日、盛事,还是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畲家人与银饰、银器都密不可分。其间蕴含着本民族的特殊情感。尤其在畲族姑娘出嫁时,银器更是必不可少的陪嫁品。据1995年版《宁德市志》记载,畲族人“得定”(即正式“定婚”)。男方需打制“凤凰冠”的“髻栏”一合、银手镯一副、银戒指一合(带响铃)、聘金(银元)若干,托媒人送往女家。宁德蕉城“盈盛号”畲族银饰传统技艺在传承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畲汉工艺不断融合,至今已成为畲族传统民俗银饰制艺的典型代表之一。
  “盈盛号”畲族民俗银饰传统手工技艺已有400多年历史。在明万历年间(1573-1619),林率友以家庭传承方式,在今福安市下白石镇大获村(时大获属宁德县即今蕉城区行政辖区)从事这门手艺,至今沿袭14代,经久不衰。上世纪90年代初,传承人林贤学、林陵祥兄弟在家乡大获村设立家庭作坊,赢得信誉。2007年成立“宁德市盈盛号金银饰品有限公司”,并先后在蕉城区金涵畲族乡落户琼堂、漳湾工业园区等处办厂。
  2009年6月,盈盛号参加厦门第二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会,其传统银饰产品备受青睐。2010年传承人林陵祥采取传统工艺制作了“双龙戏珠八宝”大银盘,为上海世博会福建馆永久收藏品,并于同年11月15日在中国(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荣获银奖。同年又制作出闽东传统银器“七层宝塔”。走出国门,赴新加坡参展。同年赠送第五届中国特奥会组委会“龙赢竹盛”大摆件,价值15万元。盈盛号的许多作品再现了镶嵌、高浮雕、多层焊接等传统绝技,充分展示了闽东畲族银饰传统技艺的风采。
  如今,“盈盛号”已开发传统与创新产品十多个系列一千余种,公司业务覆盖八闽大地及部分外省、市,成为闽东银饰品加工业规模企业,并于2009年9月被国家民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确定为国家“十一五”期间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目前,“盈盛号”传统工艺银饰旗舰店不但开到了省城的“三坊七巷”,还进驻首都北京王府井,产品深受海内外顾客亲睐。
  基本内容
  “盈盛号”银器制作工艺精湛、历史悠久,产品以畲族银茶杯、茶盘、茶匙、银筷、银罐等实用器皿与饰品为主。饰品主要用于妇女的装饰,品种多样,分为头饰、面饰、颈饰、胸饰、脚饰、手饰等等。其制作工艺主要包括“操、凿、启、解、披”五种技法和“圆雕、镂空雕、浮雕、平雕”四种工艺,焊接、镶嵌、点翠、珐琅等工艺具有独特之处,其技法代表了畲族民间金属工艺的高水平,并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银器制作工艺。
  工具与材料
  工具:风炉、风匣、各种手锤、手钳、多功能成套錾切工具、工作台案、虎钳、吹枪、焊枪、喷灯、坩锅、量具、戳子、钢卷尺、角尺、各种浇铸锡模、多功能锉刀、圆规、角度尺、长柄丝状紫铜刷、大小铁片剪、倒银槽、圈线模、拉线模、磨光墩等。
  材料:制造银器的主要原、辅材料有废旧银制品、银面、紫铜、焊锅、胶土、焦炭、硼砂、皂角、石灰、白矾、锯木面、坯水、干子土等。
  基本工艺
  畲族民间银器工艺繁复独特,工艺流程多达几十道工序,且由纯手工完成。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型
  包括设计造型,绘画图案等
  (二)砧头活
  包括铸型,锤打,裁料。
  1、铸型:将银料在坩埚容器里加热熔化,倒槽成型,或片状或条状,以便加工银片和银线,其技术要领是根据银料的含量,要掌握原料液化温度和槽具的温度,以免成形胚料产生凹陷和蜂窝等缺陷。
  2、酸煮:用稀硫酸烧煮胚状、除去表面的助熔剂和氧化物等。通常硫酸水的搭配有一定比例,太浓会熔解银料,太稀又不起作用。
  3、锤打:通过特制铁锤和铁砖刀(状如砖形的捶打器)捶打银胚逐渐薄化,这过程需经过多次硬化、退火、捶打成所需厚度的形状胚料,用特别的拉丝钳,将拉丝板拉出所需的形状线丝。
  4、裁料:在形状胚料上施以剪、裁、挫等多种手法,使形状胚料达到精细胚状。
  (三)桌头活
  这一流程在闽东畲族民间银器工艺里最重要的一部分。包括成型、上胶填充、雕刻(有平雕、浮雕、立体雕三种技艺)脱锌、焊接等,分别应用在不同的产品上。
  1、成型:将形状块面的精细胚状在简易的锡模或木模上捶打、压型成大致形状,然后退火、酸煮、洗涮,进行初步的表面处理。
  2、上胶:将初步处理的形状胚状固定在特制胶(蜂蜡、石膏、桐油等原料配制而成的)面板上,这方法大多数用在平雕和浮雕工艺上。
  3、充填:将处理完的形状胚具多片焊成立体物件,在立体物件的内壁涂上一层隔离浆水(特殊配制)。将热锡原料溶解成液态后倒入立体物件内冷却,待刻。
  此法多用于立体雕刻(行内叫脱锌法)。
  4、雕刻:用各种特制的錾头(有铜錾、钢錾。其形状多达百种。并且新设计出的花纹要有新的形状錾头与之配应)錾刻。先用一字錾拉线成纹,刻出图纹的粗线条。然后用方錾、三角錾等錾头压印图纹,使之有凹凸层次分明,再用凿錾、踏錾打底,这时图案大致形状出来了。再用丝錾、凿錾或与花纹细部配应的錾头修饰图案的细部(行业里有“走丝錾、布磷、拉须”多种工艺)。最后用珍珠錾布底、使底面成鱼卵花纹状。
  5、脱锌:雕刻完后,平雕和浮雕的半成品物件直接加热胶结剂软化取出。而立体雕的物体就要加热雕刻完的物件,使内部锡融化而银不受损,倒出锡水方可。其难度在于控制火焰和局部温度。如:七层塔的龙柱就应用此技法。
  6、组合焊接这一流程最重要的是焊药的配法,其重点在于控制焊药的熔点,应用于不同的银胚具上的焊接。种类有高低焊、无锡焊;技法有撒、点、堆等各种技艺。方式有内焊、外焊。
  7、固定:将形状胚具以葫芦夹(特用工具)固定,在焊接处上焊药。开始焊接时先控制火枪的火焰,开始预热物件,当整个物件达到一定温度时,调整火枪火焰,针对焊接局部加温使焊药熔解,达到物件黏贴吻合,其间眼快、手稳,要做到焊药溶解而物件不损。
  (四)霉刷洗活(表面处理)
  表面处理包括两种方式:亮白清洗、上彩(镶嵌宝石、点翠、珐琅上色)。
  1、亮白清洗
  ①把焊接好的半成品用挫刀修饰、砂纸打磨、布轮抛光到产品光亮无痕。
  ②退火后用微酸烧煮,铜刷涮洗,再退火用中草药配制的酸水煎煮三次以上(行业术语称霉洗)洗涮三次以上,最后打玛瑙,达到亮光效果。
  (五)上彩
  上述工艺流程中有的还伴有镶嵌、点翠、浮雕、焊接等传统绝技。
  镶嵌所用的材料有:白玉、青玉、黄玉、碧玉、翡翠、绿松石、玛瑙、水晶、珍珠等。点翠所用的工艺材料多用彩色翠鸟的翼羽或尾羽。
  镶嵌四法
  1、闷镶法(以塔组件为例,见《相关制品》):计算好塔件、宝石的周长、弧度,用相同周长的银片錾上花纹,其表面可处理成浮、平雕,如塔刹錾成浮雕莲花座,通过压形,使银片挤压与宝石完全吻合。
  2、钉镶法:先把物件打成宝石形状,使之吻合,再在其边缘用起钉针(专用工具)起缘成凸钉,按其形状,一般起四至六钉,之后用光滑压板挤压钉点,“点压”住宝石,使之固定。
  3、爪镶:按宝石大小形状先做成银托,在银托边缘焊上四至六根小银柱并修饰银柱,使银柱成爪状包住宝石,使之牢固。
  4、逼镶:在需要镶嵌宝石的物件上按大小规划用錾子打成相应大小的槽,用碟针在槽内壁车缝,把宝石置入缝里,挤压槽之外缘,使宝石完全固定于槽内即可。
  点翠的工艺流程
  制成银饰或银器的基本胚具,设计好花纹图案,将银条拉成细如毛发的丝线。将两条丝线编打成麻花状的细绳,用镊子摆捡细绳,使之按设计要求,摆成花纹图案的形式(行业术语叫“夹花”),摆捡成花纹形状的细绳就叫“花”。用铁丝把“花”固定在胚具上,撒上焊药沫。加热胚具,熔解焊药,使“花”与胚具粘合。再用点焊方法在焊沫不到处补焊,使“花”和胚具完全粘贴吻合,然后进行酸洗,烧霉,涮洗,打磨,抛光等工序。
  此时,用彩色翠乌的翼羽或尾羽打上特殊配方的胶水,晾干后让羽毛成硬片状。施以剪、刻、裁等多种手法,让羽毛与“花”的各个平面成同样块面。将羽毛轻轻置入“花”的各个面。再次加热胚具,使羽毛通过胶的溶化与银胚粘结吻合。此时,尤为注意控制温度和火焰,不使羽毛烧焦,从而保持其鲜艳度,至此银器花纹呈现出绚丽多彩的效果。
  浮雕技艺(以塔件龙柱为例)
  先把一个银片打压成一定的要求厚度,通过简易模具压成图案粗坯,卷成柱形,空心内填充一种特殊的稠状热胶(胶有秘方),凉干冷却固形之后,用多种錾子、锤头采取解、披、凿等手法粗雕成形,再做细部修饰处理(如湎、眼、鳞、爪等),接着,以特殊技艺錾平底部。以珍珠錾头布上纱地(纹底),使之呈现浮凸状,做到栩栩如生。
  焊接技艺
  采取内焊(把焊点藏于内壁)、外焊(把焊药点在物件的外部),点焊补平。焊药的配方要求各不相同(有多种配方),使各种焊的熔点不同,并应用在多层次的焊接上。熟练的焊工手法,对于物件的温度控制要求严格,以求适应各种焊药的熔点,最终使得焊接口流畅、平坦、无堆粒状。
  技艺特征
  畲族人民创造了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手工技艺,畲族银器就是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蕉城“盈盛号”畲族银器制作工艺是畲族民间独有的技艺,其工艺主要特征表现如下:
  (一)历史悠久,特色明显
  畲族民间银饰制作技艺在闽东可追溯到唐乾符三年(876年),至今已有千年历史。盈盛号传统银饰技艺可推到明万历时期,历代传承有序,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畲族民间银饰品,源于闽东畲民悠久历史这一基础,采用传统手工制作,以谐音、寓意等手法,将祈福纳祥的主题含蓄地转化为图形,深入浅出地表达了闽东地区畲民族传统艺术的精神品格。这些光彩夺目的银饰品无不以体现本民族的特色而久负盛名。
  (二)工艺讲究,玲珑典雅
  畲族民间银饰工艺繁复独特,主要体现在。(1)、浇铸成形,錾刻细部。錾花工艺有阳錾、阴錾、平整、镂空等多种,一部分产品为浇铸、錾刻相结合。(2)、锤錾为主,錾刻、镌镂为辅。从成形到纹饰全用锤錾,锤錾之后焊接成立雕、圆雕,有的是锤錾之后以银环银链缀成一件作品,细部刻画则以錾刻和镌镂完成。(3)、焊接无缝。(4)、花丝工艺和镶嵌、点翠、珐琅。花丝工艺可用较少银料制成较大体积的饰品,精致玲珑,往往同时使用镶嵌,流金、点翠或珐琅等工艺。其中珐琅工艺用石英、长石、硼砂、粘土等粉末制成的原料加水调色涂敷银器表面,再经烧制,增其斑斓光泽、硬度和绝缘性能,需准确掌握釉药和烧银部位的温度颜色,堪称绝技。(5)、传统的刮光和煮银泡洗技术,采用玛脑片刮光和中草药混合液进行蒸煮刷洗,使银饰显得更加光亮,典雅精致。
  (三)融铸畲汉,型图丰富
  畲族民间银饰制品不但较多地保留了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了其本元性、异质性,富有神秘感,而且它的实用功能以及审美功能也昭示着与汉民族的趋同性,畲汉传统文化在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中,形成其结构、款式、功能、图样、纹饰等等,因而又具有多元性特征。如颈饰类的一种“天官锁”(汉族称“长命锁”、“百家锁”)为例,其形状就有锁形、圆形、元宝形、长方形、六角形、莲花形等。通常两面鼓起,一面是文字,一面是图案,文字多以吉祥语“长命富贵”等,或刻有佩戴者的名字;图案则多为戏曲故事或传说人物,还有一些是吉祥花草、吉祥动物等。有的锁下还配有各种大小不同的银铃铛、银人、银鱼、狮子、青蛙、蝉、十二生肖、银斗等各种吉祥物。畲家银饰造型与图案可谓五花八门、丰富多彩。
  主要价值
  (一)历史价值
  “盈盛号”畲族民间银饰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并以融合闽东汉族金银匠的风格而独具特色,且传承有序。今天,我们仍能从其工艺、图案、款式,尤其是造型的富有神秘性,寻出其民族民俗差异与审美情趣。仅就银饰品丰富多彩的纹样,仍能发现其中蕴藏丰富的畲族先民古老的历史信息,它对于研究民族迁徙史和畲汉文化交流史具有史学研究价值。
  (二)文化价值
  1、崇拜意念。
  畲族的银饰不仅工艺技术高超,还以其深邃的内涵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银饰。以“凤”作为银冠的主要形式,就是畲族鸟崇拜意念的表现。是一种鸟图腾崇拜的精神物化。畲族银饰中装饰着鸟的形象,并以鸟(凤)作为银冠的形制主体,戴在姑娘的头上。不仅希望姑娘长得像凤鸟一般漂亮美丽,还希求给家族带来世代的繁荣昌盛。
  2、象征意念。
  畲族人民以银饰为美,以银饰精而多为富有的象征。同时,在他们眼里,银饰还是避邪恶、保平安及光明的象征。男子戴着银饰外出可以避邪,平安回家。在小孩帽子和衣服上钉银罗汉和银扣子,除美观外,也蕴涵着驱灾祛病、庇佑孩子健康成长的意念。妇女穿戴银饰,更是一种吉祥美好的象征。
  (三)工艺学价值
  闽东畲族银饰素以样式繁多、做工精细华美称世,如凤冠就是闽东畲族传统银饰技艺的经典作品之一。它不但包含着浅雕、圆雕,还有錾花工艺、花丝工艺。又如头簪则溶入镶嵌、点蓝或珐琅工艺。至于传统的煮银、刮光、泡洗技术等等方面都有待工艺学上作深入研究,它是我国民族工艺的一枝奇葩。
  (四)科学价值
  银器饰本身无毒性,但它能与毒性产生化学反应,从而起到辨毒和防毒作用。现代医学证明,它比黄金对人体健康的效能还要高。由于银有卓越的抗生素及灭菌作用(银的抗生素可以消灭650种病菌),这也为畲族同胞相对金饰而言更热爱银饰品提供了科学依据。银有很强散热导性,它在所有金属中最为突出。医学上认为它能迅速散发血管的热量,迅速降低血脉的热量,对预防各种疾病有较好的疗效功能。因此,包括畲族在内的我国许多民族的广大民众都喜爱佩戴银饰。
  保护情况
  随着畲汉两族人民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日益密切,畲族传统文化汉化现象愈发明显,蕉城区畲族银器由于制作工艺技术难度大、知识涉及面广、学艺周期长,年轻多不愿意学;尤其是浮雕、镂空雕、镶嵌、点翠等一些绝技的学习,还需要一定的畲族文化知识和美术功底,要求比较高,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才的进入。仅蕉城区而言,“下尾一条街”银雕店铺至今还在坚守的已是凤毛麟角,畲族银雕工艺陷入后继乏人的困境。烧蓝、珐琅等工艺濒临灭绝。“银桌面”、“七层银塔”等传统经典作品的制作后继乏人,濒临失传。
  近年来,蕉城区政府与宁德市相关部门对畲族银饰技艺进行挖掘抢救,对盈盛号金银饰品有限公司大力扶持,提出了五年保护计划,并对传承人林贤学、林陵祥等实行重点保护,盈盛号也以林陵祥等一批专业人才为依托,成立了银饰研发中心,挖掘传统工艺、设计产品、培养人才。他们在蕉城区七都、八都、九都等乡镇招收技艺传承人70多名,其中70%以上为畲家子弟。盈盛号金银饰品有限公司近年来多次组团参加文化产业博览会、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等大型展会,由畲银技艺传承人林陵祥制作的“八宝八角双龙戏珠盘”,专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福建馆量身打造,盈盛号还为2010年全国特奥会打造“龙赢竹盛”大型银雕作品,向世人展示闽东畲族银器的精堪技艺。
  2011年12月,“盈盛号”畲族民俗银饰传统制作技艺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代表性传人
  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1、林贤学,男,1976年1月出生,福安市下白石镇大获村人。2000年移居宁德市蕉城区。是蕉城“盈盛号”畲族银饰制作技艺第二十三代传人。现为“福建盈盛号金银饰品有限公司”董事长。2011年1月被宁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盈盛号畲族民俗银饰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现已申报为该非遗名录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林贤学的父亲是畲族民俗银饰传统制作技艺的第二十二世传人,自幼的耳濡目染和言传身教,使得林贤学对银饰工艺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中毕业后,林贤学曾一度帮助父亲穿街过巷叫卖银器,这也为其日后将“盈盛号”由最初的民间小作坊打造成福建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宁德市文化产业重点企业,积累了经验。
  历年来,林贤学率领下的盈盛号作品先后参展“世博会”、“特奥会”、“文博会”等,获得了多个国家级奖项,深受业内专家的好评。他与胞弟林陵祥合作的“八宝银盘”获第九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金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银奖、“中国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银奖,并入选上海世博会福建馆;“龙赢竹盛”为第五届特奥会收藏,并荣获“中国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铜奖;还有“银翼善冠”更是荣获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百花奖”特别金奖。
  林贤学一直在为培养畲族技艺传承人而不懈努力。2007年初,林贤学在公司设立“畲族银饰制作工艺培训基地”,为愿意学习畲族银饰传统工艺的年轻人提供资金、技术支持及就业机会。
  2、林陵祥,男,1977年8月出生。福安市下白石镇大获村人。2000年住居宁德市蕉城区。是蕉城“盈盛号”畲族银饰制作技艺第二十三代传人。2011年1月被宁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宁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畲族民俗银饰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12年,被授予“宁德市工艺美术名艺人”称号;2012年,被授予“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称号。福建盈盛号金银饰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宁德市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目前,他已申报为该非遗名录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林陵祥自幼师从父亲林俊恩,1992年至2004年的十多年时间里,林陵祥还先后拜在蕉城区银雕老艺人陈向国、全国工艺美术大师寸发标等人门下,这为他日后设计开发银饰银器的多样化风格奠定了坚实的技艺根底。2010年,林陵祥又进入清华大学艺术陈设与艺术管理策划研修班深造。
  2011年,他设计打造的《银翼善冠》获轻工联主办的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特别金奖,是宁德本土工艺品迄今为止所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国内同行业的最高殊荣;《八宝银盘》先后荣获“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金奖、“第六届中国(东阳)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银奖:《龙赢竹盛》为第五届特奥会收藏,并荣获“中国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铜奖;《盈盛宝塔》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铜奖。2012年,《银錾花双龙耳瓶》荣获“第七届中国海峡工艺品博览会”金奖;《国宝百鹿尊》获轻工联主办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奖;《镇财水丞》获“百花奖”铜奖。该作品还代表福建省参加了文化部等16部委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
  在畲族银饰银器技艺的传承与保护方面,为激励年轻一辈学习畲银制作传统技艺,林陵祥在企业内组建了由10名技师组成的“畲银培训团”,并与省内外银铺进行合作,提供技术指导、原料供应和实施协作计划,从而引导年轻人特别是畲族青年踊跃加入这一行业。
  相关链接一
  七层银塔大摆件
  七层银塔构造为以楼阁式宝塔,七层八面,其结构由塔基、塔身、塔顶、塔刹等几个部分组成。塔基以八条浮雕龙柱托起塔身,塔身部位仿游廊、栏杆、挑角、腰檐、飞檐、瓦当、斗拱等中国传统楼阁塔等造型元素,通过焊接而成。塔顶上托塔刹,其由须弥座、覆铺、莲花宝座托起大小玛瑙珠两枚,上顶仰月。
  整座七层塔之工艺熔铸、雕(浮、平雕)、拼接、镶嵌、立体雕等传统技艺手法,经过打光精修后,又采取特殊的密制配方药水进行表面处理,更具有古意感。
  全塔高101cm,塔基底宽48cm,体积硕大。塔形雄伟壮观而又轻巧灵动。其造型参照宋代、辽代塔为基本原型,并加以艺术处理。整个宝塔用银20多公斤,全手工打造。堪称闽东有史以来保持传统风格与手工技艺的最大的一件工艺摆件。
  相关链接二
  闽东烧蓝银器
  闽东烧蓝银器,是以银为胎,用银花丝在胎上掐出花纹,再用透明、半透明的珐琅釉料填于银胎花纹上,经过500度至600度左右的温度多次烧制而成,作品绚丽、明快,另具一格。银器有蓝、绿、红、黄、白等五种大色几十种配方色,主要有熔银、烧丝、搓丝、成型各种线、银蓝、高温烧制、成品等工艺流程,是集冶金、铸造、绘画、焙烧、錾刻、锤揲等多种工艺为一体的复合性工艺。由于工艺精巧,特别是绕丝、搓丝、烧制等工序极难掌控,这一技艺已陷入濒危境地。
  蕉城畲族乌饭制作技艺
  历史渊源
  相传自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年)以来,畲族人民为纪念民族英雄雷万兴,每年“三月三”都要做乌饭过节,相沿成俗。畲族乌饭节追溯起来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乌饭古代叫“青精饭”,今称乌饭。乌饭色泽乌黑发蓝,香软可口。每年“三月三”畲族乌饭节食用乌饭,在古代还有准备春耕,迎接丰收的象征意义。
  畲族乌饭制作技艺有据可查的历史有200多年。清咸丰年间(1851-1861),柘荣县富溪镇草仔坪畲族村民蓝朝龙以天然乌稔树叶染制加工的乌饭,扬名当地。经家族传承至蓝德福一辈。蓝德福又将乌饭制艺传给了本镇竹岭村陈石富(与蓝德福为姻亲)。上世纪的1962年至1969年期间,吴立强在竹岭小学当教师,与陈石富结为金兰兄弟,陈又将乌饭制艺传授吴立强。40多年来,吴立强在畲族乌饭传统手工技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开发食谱,有所创新。
  1995年吴立强的闽东畲族乌饭加工作坊落户蕉城,2013年,成立“福建山哈乌饭食品有限公司”,坐落于蕉城区金涵乡工业开发区,开发这一民族特色食品,并使传统美食技艺得以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基本内容
  一、工具:①大陶钵(浸米用)。②石臼、石槌(臼打乌稔树叶以便取汁)。③老虎灶(供烧柴片)。④饭甄即蒸笼。⑤箩筐,糯米浸泡后装筐脱水。
  二、选择材料:乌饭树叶和优质糯米
  闽东乌稔树,一般生长在海拔600米-800米的闽东高山,且这种树多生长在峰峦20米左右的环带,原生态,无污染。乌饭树叶应在早上无露水时采摘,采下的树叶应松散摊在篮中或地上,不得挤压,以免发热。一旦发热就会降低各种元素的含量,且时间超过10小时未用就“瘟”去。
  糯米应选闽东高寒山田种植的晚熟糯米为佳,这种糯米生长期长、颗粒饱满、营养丰富,更能体现“香”的特色。
  三、制作程序:
  (一)以石臼捣叶。乌稔树叶按所处季节的时间段,称足重量。并依当日气温的高低,决定当天的粉碎时间,即分上午、下午、晚上三个节点。属于下雨天采摘的树叶,因带有水份,需凉干再称重量。石臼锤叶应注意:
  1、细:尽量锤细树叶,使之叶汁充分溢出;
  2、快:快速锤烂树叶,使树叶在石臼中保留的时间越短越好,这样会使树叶在石臼中的发热量减少,同时也缩短了树叶在石臼中的发酵时间,避免了各种原素的挥发。
  锤细的树叶在一定比例的水中浸泡的时间掌握:气温10°以下,浸泡8个小时;气温10。-20°,浸泡5个小时;气温20°-30°,浸泡4个小时;气温30°-38°,浸泡2个小时。
  (二)净米。比例足量的糯米用井水进行冲洗,浮掉杂物;捡掉杂物和可能存在米中的砂粒等;过滤糯米,使之不带水滴。
  (三)树叶去渣留汁。把捣烂后的树叶挤汁以尽,不可带渣,以避免造成叶汁元素比例的失调。
  (四)浸米。叶汁倒入淘洗过的糯米中,及时连续翻三遍;每遍间隔30分钟。浸泡糯米的时间掌握:
  (1)气温在35°左右,浸泡6个小时;
  (2)气温35°-22°以下,浸泡9个小时;
  (3)气温22°-15°以上,浸泡11个小时;
  (4)气温在15°-2°,浸泡16个小时。
  (五)掌握乌饭树叶投料比例。乌饭树叶投料比例一年分三个时间段,灵活掌握,每个季节的乌饭树叶投料比例都不一样:
  自清明至立秋,这个时间段的乌树叶最优质,所含的各种元素最多,黑色素也最高,投料宜少。
  自立秋至冬至,这个时间段的乌树叶已而衰老,投料比例比清明至立秋季节要增加20%至30%的重量。
  自冬至到来年清明,这个时间段的乌树叶每个节气都在衰退,投料比例最难掌握,需根据每天树叶的颜色和经验进行目测,比立秋至冬至季节又要增加10%、20%、30%直到100%不等。
  (六)蒸煮乌饭。需用木柴烧火蒸煮,恒温火蒸煮乌饭的时间为:
  1、每年农历9月收成的新鲜糯米蒸30分钟;
  2、每年农历10月至次年二月间的储存糯米蒸37分钟;
  3、次年农历3月至5月间的隔年糯米蒸45分钟。
  4、次农历6月至8月间的隔年糯米蒸55分钟。
  (七)蒸出的乌饭应及时摊凉冷却不留热气,不然会造成乌饭发酸。
  (八)乌饭经过拌料可装进草包作为旅游美食供应游客,其他散装乌米饭可供应当地各宾馆、酒楼供厨师加工成各种美食。
  近年来,闽东畲族乌饭制作技艺为各种媒体争相报道宣传,畲族乌饭也获得了许多荣誉:2003年荣获福州市第四届美食节十佳品牌荣誉称号;2005年荣获福建省金牌老字号荣誉称号;同年,又获中国质量万里行质检优质产品;2006年代表福建唯一入选并参加“中华老字号食品博览会”;2006年又被福建省旅游商品协会列入旅游商品美食。2008年6月台湾东森电视台、福建海峡电视台联合拍摄了《闽东千年特色美食畲家乌饭》。现在畲家乌饭产品销往八闽大地及全国部分省、市,供不应求。“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畲族乌饭被誉为“闽东一宝”。
  2011年12月,闽东畲族乌饭制作技艺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主要特征
  一、用料天然,制作精细
  “畲家乌饭”的制作首要条件是选料。它所用原料主要是乌稔树(野生植物乌稔树,属杜鹃科,又称乌饭树)叶和选闽东高寒山区单季晚熟优质糯米。乌稔树叶需用不带有雨水、露水的乌稔树叶为佳,即要求每天需在上午8时至9时露水收干后采摘,方可使用。而又以每年清明、夏至交替季节,新芽未出之时的乌稔树老叶最为理想,因其时乌叶溶汁色素最佳。每百斤糯米添加20斤溶汁即可(其他季节则需添加100斤溶汁)。其次,乌稔叶汁与糯米以投料的时间段(按季节不同、每天时间段不同,灵活掌握)不同比例而有别;乌稔树叶经臼打适度到发酵时间的掌握,乃至糯米浸泡、上汁、翻搅以及蒸煮时间的长短控制都有一套严格的操作规程,以及浸、蒸的每个环节都需严格把关,认真操作,才能保证畲家乌饭的上乘质量。
  二、营养富有,食疗同源
  畲家乌饭的主要药用成份体现在既是添加剂又是染色剂的乌稔树叶上。福建省农科院中心实验室曾对闽东北野生乌饭树叶营养成份做过科学测定分析并得出结论:用乌饭树叶制成的乌饭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且食药同源,具有健脾益肾、抗衰老、防癌等多种保健功能,无副作用。
  三、天然防腐,保质保鲜
  乌稔树叶本身具防腐作用,染上乌树叶汁的乌饭在40度高温下可存放48小时以内不变质,倘若将乌饭贮藏在阴凉通风处,则数日不馊。若将其冷冻保鲜,保质期可达一年整。这种易于保质保鲜的天然属性,使它成为一种现代旅游美食,为宾馆、酒楼传统特色美食开发及二次烹饪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特色为基,饭谱创新
  畲家乌饭在外观上“乌”的名副其实,饭粒晶莹剔透,味道醇正,清香糯柔,细腻可口,这正是它的“黑、亮、晶、香”四大特色之所在,从而成为一道富有民族特色的食品。闽东畲家乌饭在保持传统工艺基础上,经传承人长期探索,如今已开发出许多新的饭谱:以蕉城六都村生产的海草草包包装,称“草包乌饭”;饭中加入闽东海产品红鲟(青蟹有红膏者),叫“红鲟乌饭”。此外还有“竹筒乌饭”、“太极乌饭”(饭上饰太极图案)、“荷叶乌饭”(以荷叶托饭)、“菠箩乌饭”(加水果菠箩肉)、“八宝乌饭”(以红枣花生等“八宝”搀入)、“乌饭卷”、“猪油乌饭”(以少量猪油热炒,香软可口)等,食谱十分丰富,深受海内外广大美食消费者的欢迎。
  代表性传人
  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吴立强,男,1942年12月出生。1964年在柘荣县富溪镇竹岑村任小学教师期间,学习畲家乌饭制作技艺,为闽东畲族乌饭制作技艺兰朝龙一脉第八代传人。他1995年退休后,自柘荣县富溪镇竹岭村迁居宁德市蕉城区。2011年1月被宁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宁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闽东畲族乌饭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现已申报为该名录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1962年,20岁的吴立强师范毕业后来到竹岭村小学任教,教学之余对当地畲族的乌饭制作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由此开始了他的学艺之路,他遂拜乌饭制作能手兰德福为师。1995年,他又做出决定:提前退休,举家迁入宁德蕉城,开办乌饭加工坊。一年后,他制作乌饭走出宁德,打入了福州市场,进而不断开拓多个异地市场,从此闽东畲族乌饭声名远播。
  在长年的制饭过程中,吴立强总结并掌握了“黑、亮、晶、香”四大窍门。他制作的乌饭味道纯正,清香可口。2003年,吴立强当家掌门的宁德畲族乌饭加工坊生产的乌饭参加第四届美食节风味美食展,获“十佳品牌风味小吃”荣誉称号;2005年,该加工坊被评为“福建省金牌老字号”;2006年,畲族乌饭代表福建唯一入选参加“中华老字号精品博览会”。为了更好地传承弘扬畲族乌饭,吴立强把乌饭销往省内外如武夷山风景区、杭州西湖等旅游胜地,在制作生产销售中,更好地传承、保护与发展畲族传统美食技艺。
  相关链接一
  畲族乌饭制作流程
  相关链接二
  青精饭
  青精饭,以此饭为第一饭,因为这饭以谷为重。按《本草》上说的:“南方的烛木,如今的名字叫乌饭草,又叫黑饭草,又叫旱莲草”。也就是青精。采集它的枝叶捣出汁,浸泡上等又白又好的粳米,不管多少,等一两个小时,蒸成饭晒干,又坚硬又呈绿色,再收藏起来,如果要食用,先把水烧开,根据米的数量,煮一个滚饭就熟了。用水不可多,也不可少,常吃延年美容。
  ——原文见[宋]林洪《山家清供》
  蕉城山区的乌稔树(俗称乌饭树)
  乌饭树,杜鹃花科。常绿灌木,多分枝。叶互生,卵形或椭圆形,革质。总状花序腋生,秋季开花,花筒状卵形,白色。浆果球形,熟时紫黑色,味甜,可食;我国南北各地都有野生。蕉城山区乌饭树分乌饭、卡氏乌饭、鼠刺叶乌饭、米饭花、刺毛乌饭等多种,制作畲族乌饭,取材仅用“乌饭”这一种。
  畲族乌饭节食乌饭
  “三月三”民俗节,又称“乌饭节”和对歌节。刘锡蕃《岭表纪蛮》载:“三月三染乌饭祀祖先”。王韧《建德县志》载:汉区“四月八(农历)造青精饭相饷,谓之‘乌饭’。……畲客亦有乌饭,乃于三月三日(农历)取柴汁与米蒸之。相传其祖盘瓠喜吃此饭也”。《建阳县志》曰,汉区“三月三黑米取南烛木茎叶捣碎,清米为饭,成绀色以食,且各相馈遗,俗谓效目连,是日作此供母也”。但畲族传说,制法与之相异。
  每年农历的“三月三”乌饭节,畲族男女踏青归来,都要采回一种叫做“粘米乌”(乌稔)的植物,捣烂之后熬成汤汁,用它浸泡糯米,蒸成“乌饭”食用。乌饭蓝黑油亮,香软可口,你别看它表面上毫不起眼,其实营养富含,是一种很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保健美食。
  蕉城畲族传统服装制作技艺
  历史渊源
  畲族服饰,古籍多有记载。干宝的《搜神记》、范晔的《后汉书·南蛮传》中说畲族早就“织绩木皮,染以果实,好五色衣服”。清·李调元《卍斋琐录》:“男女椎髻跣足……妇人不笄饰,结草珠,若璎珞蒙髻上”。清乾隆版《宁德县志》记载畲族妇女的装束是“畲妇发间插以三簪,用红布围箍,腰束蓝布。”清光绪十年刊本《福安县志》载,“深山中有异种者曰畲民,性多淳相,短衣跣足,妇人高髻蒙布,加饰如缨络状”。畲族是一个迁徙的民族,也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民族。刀耕畲田,长期生活在青山绿水的山丘,故畲族服装的底色崇尚青蓝、黑色。男装相对简朴,与汉族无大差异。女装多有刺绣,刺绣色彩丰富,称“凤凰装”。
  闽东畲族妇女的服装款式(主要指女式上衣)按凤凰款分类有三种:1、凤凰头款;2、凤凰身款;3、凤凰尾款。三款整合在一起寓意是一只完整的美丽凤凰。按地域分有四种:
  1、福安式,主要分布在福安和蕉城八都一带;
  2、福鼎式,也称福宁东路式,主要分布在福鼎一带:
  3、霞浦式,也称福宁西路式,主要分布在霞浦县西、南、中部和东部畲村及福安东部一带;
  4、飞鸾式,也称罗源式,主要分布在蕉城飞鸾和今福州市罗源一带。
  “山哈服饰有限公司”所传承的畲族传统服装制作技艺,可查的历史已有200多年。清宣宗道光年间霞浦县溪南镇白鹭坑畲族村民钟应宝以制作畲族服装出名,经过家族传承至钟清明,再传钟李发手中。钟李发制作畲族传统服装技艺精湛,在当地非常有名。上世纪80年代,钟李发与父亲钟清朋常年往返忙碌于各畲村制作畲衣。1994年收徒林章明。1998年林章明迁居宁德蕉城开设服装裁缝店。
  近二十年来,钟李发、林章明师徒一直为畲民制作传统畲衣。林章明制作的畲族服装被宁德市畲族博物馆、中华畲族宫及中国闽台缘等博物馆收藏。现本省各地及全国部分省、市畲乡和畲民都纷纷慕名到林章明的“山哈服饰有限公司”定制畲族服装。该公司于2012年6月被福建省民宗厅、福建省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联合向国家民委推荐申报为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
  基本内容
  畲族女上衣的制作
  制作好一件精美的畲族传统服装,不仅要多年的实际制作经验,还需要熟练的掌握运用以下程序,才能制作出一件原汁原味的传统畲族女上装。
  一、备料与工具:
  布料、手缝针、衬布、划粉、竹签笔、剪刀、尺子、手缝线、浆糊、绣花线、烫斗、转线坠子、缝纫机、勾钻、竹箨、松树皮、银饰。
  二、量体与计量用料:
  量体主要量衣长、胸围、领围、肩宽等。
  计算用料:主要是依据服装的长度、胸围的大小及款式等,并结合布幅的宽窄而计算。
  三、裁剪
  四、缝制
  缝制是畲族传统服装制作技艺全过程最后一道,缝制中的刺绣又最具特色。以霞浦式畲族传统服装的缝制与刺绣为例:
  1、先将裁剪好要绣的衣领和衣池与相应裁好的衬布贴在一起,用烫斗过一道,使它们粘合,要掌握好烫斗的温度、湿度、压力,熨烫时间使烫料软后,即可冷却;再用烫斗配合烫出原来设计的造型。
  2、用粘过白灰的竹笔在烫好的衣领和衣池上画上需要绣的纹饰图案。衣领可以绣几何纹构成简单的边饰,也可以绣双龙戏珠、双凤朝阳、双凤朝牡丹等吉祥图饰。衣领可以分为“一行领”、“二行领”、“三行领”。衣池可绣的图案按个人喜好而定。
  3、先绣出在边缘的纹饰,再就绣花形或其他图案,把白色线用转线坠子转出所要的“转线”,把“转线”镶在所绣图案的相应边缘上,这样更加突出所绣图案的立体感(“转线”的制作:将白色线固定在1.2米高处,拉长4米左右,线的另一端逆时针旋转,使线长度接近3米左右时,在线的中段放上转线坠子,下垂形成120度,另一端急速逆时针旋转,使两条线“打”在一起形成“转线”)。
  4、将裁好的左右衣片侧边贴上蓝色内贴边,缝制贴边时采用夹缝法,大小一定要一致,针距不超过0.1寸,不可起皱。
  5、衣服前后片缝合上,衣服侧边腰节下1.5寸处预留开叉,上下缝头宽窄一致。
  6、将绣好的领片,用熨斗烫平与领底缝合,在领的相应缝上“一行领”、“二行领”或“三行领”。
  7、绱领,修剪领口下缝头预留0.3寸,将衣片的正面朝上与领底相对,緝缝0.3寸,注意在肩缝、衣片后中线处要对位,为了防止领头处有反吐现象,緝缝中途不可拉还或归拢,起落手回针緝牢。
  8、绱领完成后,领口缝制布扣一对,或配以铜扣或银制纽扣。整烫成衣,先烫左右侧内贴边,然后烫袖口边和衣袖,衣袖以袖底缝合线为准,将衣袖烫平;再烫衣领和小肩,熨烫衣领时左右领要烫成向内的窝势,左右对称。领后端要按倒烫实,领围要烫成圆形,接着把小肩烫实,然后烫衣身。
  缝制好的传统霞浦式畲族服装,做工精细,可以两面翻穿。
  主要特征
  一、种苎染织,材质天然
  闽东畲族缝制传统服装的最主要布料是纻布(纻布的材料是苎麻)。明末清初,畲村几乎“家家种苎,户户织布”,自给自足。自明至清直至1949年前后一段时间,闽东是闽浙蓝靛(俗称“青靛”、“青”等)的主要产地,畲民以“种菁为生”。那些时期,畲族人大都还用自己种植提炼的蓝靛作染料给纻布上色。不论是纻布的材质,还是蓝草(主要是槐蓝,其次是马蓝)这种染色剂,均出自天然草本植物,而经提炼后的“土靛”染布永不褪色,经染后的纻布则经久耐穿。
  二、色比不冲,素雅和谐
  闽东畲族妇女上装用色大胆,色彩斑谰,但色不相冲。尽管各地用色有异,但畲族衣料的常用色有黑、青、蓝、绿、红、白等,其主色系冷色,即以青、蓝为主的原色、复色,给人有沉静之感。又常于其衣领、衽、袖等处,镶以大红花边,颇有温暖、愉快、快乐的感觉。显得艳丽而不浮华,素雅而不呆板。在闽东畲装上,“第三次色”灰调子用得较少,这也是畲族对色彩的审美观。如福鼎式女装,在黑色的上衣上,配上一条水绿色的绣花围身裙(又称“合手巾”),显得素雅好看。
  三、饰以刺绣,斑斓绚丽
  畲族服装上的刺绣是很突出的:一是纹样丰富,最常见的有龙凤纹、天象纹、人物纹、花卉纹等刺绣,在畲族人民的心目中,尤其喜欢凤纹。刺绣纹饰图案,有单独的,也有多方连续的。二是绣线色彩鲜明。其用色多以大红、橙红为基调,配以黄、绿(翠绿、草绿)、白、蓝各色,还有的用金线镶嵌,增强华美氛围。一件妇女上衣,往往显得斑斓夺目,绚丽多彩。
  四、纹饰多样,各具风格
  闽东畲族由于分布地区的不同,妇女的服装略有差异,主要体现在妇女上衣上,基本上有四种不同类型,风格各异:
  1、福安式畲族上衣女装
  福安畲族女装属于凤凰身款。前襟水平与发式相配,大襟弧形上绣0.4寸宽的虎牙花纹,即在衣领上绣红、黄、绿等虎牙纹,服斗上镶有一条1—1.2寸宽的红布边,大襟下端处绣以三角隅花纹(相传是当年高辛帝赐封时盖的金印,一半在衣服上,一半在高辛帝那里)。两边袖口各缝一块1寸多宽的红布。畲族裁缝在缝制女上衣时,一定要缝上上述这两块布,绣上角隅花纹,以显示高贵地位。
  2、福鼎式畲族上衣女装
  福鼎畲族女装属于凤凰身尾款。妇女上衣一般为黑色,上衣大襟上以桃红色为主要色调。刺绣加配其他色线,刺绣的花纹面积大。衣领高四公分,相比福安式高出二公分,衣领两头下端靠领口地方绣有二朵杨梅花,衣领多用水红水绿作底色,加绣花纹。袖口有一条红、一条绿或其他颜色的布条。衣领分大领和小领。大领中部最高处1—1.5寸,多用水红、水绿做底色,加绣花纹。领口装饰有2颗直径1寸的红绒球,球心镶有各色料珠,俗称杨梅花。胸前右边绣有图案,大襟上钉有两条长过衣裾的红色飘带。袖口以红、绿色布(或用绸)条滚边。若是少女装则不绣花,只用印花。福鼎畲族妇女的上装显然比福安的要讲究许多,其色彩也更加丰富。
  3、霞浦式畲族上衣女装
  霞浦式畲族女上衣也属凤凰身尾款,它最为繁复而具特色。其款式与福鼎畲族女装相仿,但上衣大襟、小襟的尺寸与福安、福鼎的都不一样,只是尺寸、前后片相同,以便于翻穿。所以大襟上有了服斗,小襟上也连做一个服斗。袖口是用蓝色布条缝制,在服斗和花边下端的琵琶带也比较讲究,美观大方。领上多绣自然花,与福安只绣几何纹、马牙纹不同,一般有大叶牡丹、小叶牡丹、莲花,还有双龙抢珠,用色绚丽多彩。服斗上的花样有:梅花、梅鹊、凤凰牡丹、鳌鱼望凉亭、鹿竹、曲龙上天、盘桃等,颜色有大红、桃红、大绿、水绿、蓝、白、大黄等几种,有的还配有金线,增添色阶。其特点在于前后衣片长度完全相同,大襟式,有服斗和系带,可两面翻穿,逢年过节或出门做客穿正面,平日在家或外出劳动穿反面。领口低窄,中部最高处约0.7寸。大襟一般是6寸,服斗3.5寸。服斗的刺绣集中在上角,左右侧均延伸至中线,右侧尽襟边,斜长4.8寸,垂直2寸,宽0.3—1寸多不等,多由——3组图案组成。每组称“池”,宽1寸左右,以红色为主。习惯以所绣组数,分称“一红衣”、“二红衣”、“三红衣”;或按领口绣花,分为“花领”、“一行领”、“二行领”、“三行领”。青年妇女所穿的服斗绣花偏宽,最宽的“三红衣”三组花样并列3寸以上,领口多为花领,绣工特别精细,多作为盛装、礼服。老妇和少女所穿的则偏窄,多只绣一条0.3寸左右的小花边,反面服斗及领口都没有绣花,只在袖口、两侧衣衩内缘添条、套肩、系带和相应部镶蓝色布条。霞浦畲族妇女的上衣领上多绣自然花纹,非常醒目,美观大方。
  4、蕉城飞鸾式畲族上衣女装(旧称罗源、连江式)
  飞鸾式畲族女装属于凤凰身头款。领上花色由红、黄、绿、红、蓝、红、黑、红、水绿等九个色段顺序排列成柳条纹图案。上领的黑底上要绣一条水红、黄色的粗线组成的自然花纹。蕉城飞鸾式女装上衣的最大特点,就是衣领上的图案和衣领的形状不同于上述其他三地,即同“和尚领”相仿。
  主要价值
  畲族传统服装,不但是畲族人民现实生活中遮体御寒的必需品,而且还是畲族人文精神和民族审美观的集中体现,也是畲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外部穿戴特征之一。其价值主要有:
  一、历史价值
  服装是一个民族的标志。闽东畲族的服装,是该地区畲族历史的凝固,是畲族民风的展示。富有民族特色的凤凰装女上衣、字带、围身裙(合手巾)、凤凰冠、“单鼻鞋”、银佩饰等等,无所不在地诉说着畲族不同寻常的历史,可谓是一种“活化石”。今天,我们仍能从其工艺、图案、款式、色彩等等发现蕴藏其中丰富而古老的历史信息,它对于研究该民族迁徙史、民俗史和畲汉文化交流史,都有着不可低估的历史学研究价值。
  二、文化价值
  1、闽东畲族传统服装的女性始祖崇拜理念
  闽东畲族女性服装特征的形成与崇拜女性始祖的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畲族女性以穿上最具特色的盛装——“凤凰装”,表示吉祥如意,成为习俗。其历史上流传,始祖三公主被视为“凤凰的化身”,“凤凰装”的色彩与装饰纹样便具有本民族特殊的符号象征意义。以凤冠、花边衫、彩带、拦腰、花鞋为一体的“凤凰套装”,不仅是结婚礼服(在重大节日也要穿戴),而且有的如凤冠甚至她们死后也要戴着入棺,以示与祖姓相认。“凤凰装”暗含着女性崇拜意识,“凤凰装”的形成反映了畲族传统文化中对女性始祖崇拜的虔诚与执著。
  2、闽东畲族传统服装的图纹象征理念
  闽东畲族自古以来多分布在近海濒海的山区半山区,虽然生存的条件恶劣,但畲民对大自然十分热爱并且崇拜。因此,畲族服装的图案大都含有一种潜在的寓意性象征意义,即畲族民众在服装(包括刺绣)纹样图案的选择上,无论是天象纹、龙凤纹、鸟兽纹,还是人物、花草虫鱼纹,都作为美好意义的象征与符号。如勇士造型纹图案代表“忠勇精神”,植物纹是畲族使用最广的题材之一,如牡丹、芙蓉、石榴、佛手等纹饰,寓意子孙繁衍、人生富贵,都包含了相应的吉祥、祈福理念。许多符号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如凤凰纹、双龙纹、云纹、雷纹、太阳纹等,则具有特定的程式化的符号意义,象征“凤凰到此”与“天人合一”。
  3、闽东畲族传统服装的审美文化底蕴
  畲族传统服装图案具有高度的象征性、浓缩性,最能折射出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畲族服装的外在构成美,它包含了服装本身的款式、色彩、纹样等方面的组合,如女装裤子纯色黑青与上衣多色剌绣的搭配;上衣之衽、袖子剌绣装饰外,其他部位均“留青”。从而产生节奏和韵律感,体现一种传统文化繁简适中的美学效果,以实现服饰的审美价值;另一方面畲族服装又蕴含着深层的文化意蕴,即通过畲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审美观念、审美意识所表达出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不懈追求。
  三、科学价值
  纻布衫是畲族人民夏天劳动时的主要衣着。苎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荨麻科草本植物,纤维细长,颜色洁白,具有湿强力大、伸长率小、传导性好、散热放湿快、有绝缘性等特点,其材质自然环保。植物染料蓝靛的使用,对于现代服装材料学、染织业都有借鉴意义。其次,畲族传统服装的比例式裁剪法,畲族传统服饰的刺绣工艺,畲族传统服装色彩分配比例及精湛的手工缝制技术,这些都是现代服饰色彩学及追求手工裁剪、手工缝制技术不可多得的研究样本。
  2013年1月,闽东畲族传统服装制作技艺被宁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代表性传人
  1、钟李发,男,1953年4月出生。霞浦县溪南镇白露坑村人。至今从事传统畲衣制作45年,现受聘于“宁德市山哈服饰有限公司”。
  2、林章明,男,1976年8月出生。宁德福安市人。1998年迁入蕉城城关,1994年起从师钟李发,现为“宁德市山哈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
  蕉城畲族二声部山歌“双音”
  历史渊源
  早在唐代畲民就开始迁徙闽东,明清时期则大批迁入,开始了定居农业的历史进程。宁德蕉城八都猴盾村雷氏开基主雷天避,明万历间(1574-1620)由今福州市罗源县迁徙到猴盾开发定居,而后世代繁衍,子孙遍布蕉城。在猴盾畲村,流传着一种独特的二声部山歌,这是畲族山歌中唯一存留的二声部山歌歌种。仅此推算,“双音”的产生,距今亦有430多年历史。这种山歌在畲族民间称之为“跟唱”,亦称“双条落”。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国家派出少数民族文艺调查组到闽东畲族地区调查畲族民歌,在猴盾一带发现了这一山歌,当年文艺调查组的郑小瑛同志,在1959年《人民音乐》第7期中,刊发了《畲族山歌与“双音”》一文,第一次将畲族二声部山歌称之“双音”。从此,畲族二声部山歌得以定名。
  基本内容
  传统二声部山歌“双音”的表现内容广泛,畲家人认为:“只要眼睛能看到的都能唱”。从文学内容上可分为五种体裁形式:
  (一)小说歌:
  改编自汉族的章回小说或评话、戏剧唱本等,也有根据民间故事、人物传说改编而成的,如《白蛇传》、《梁祝》、《钟景祺》等。
  (二)长篇叙事史歌:反映本民族祖先来源、民族英雄事迹以及历史事件,如《高皇歌》、《末朝歌》等。
  (三)杂歌:内容丰富,数量极多,包括民族的风土人情,劳动生产等等。体裁形式有:A、十条起:山歌中通常用一至十或十二月、二十四节气等数序,编写而成。如,《十更歌》、《十贤歌》、《十二月歌》等。B、散条:一条、两条、或三条(畲族山歌中把四句一节的歌,称为一条),形式短小,自由。如:《有缘歌》、《路边歌》等。C、字歌,分字歌、谜歌。字歌是把标题的字作为每句歌词的头一字而成。如:《功建前朝》、《福如东海》;谜歌,把一字拆成两半或数节,顺次编凑而成,谜歌还应在尾句点明是由何字编成。D、小令:是在宴席或婚礼上唱的。如《佳期令》、《初看新娘令》等。
  (四)革命山歌:反映从土地革命时期以来畲族人民革命斗争历史。如《十送郎》、《到我村里当红军》等。
  (五)解放新歌:歌颂解放后的新生活,新社会。如《解放歌》等。
  假声唱法及其成因
  畲族山歌皆清唱,无伴奏。畲族对歌都用“假声”演唱,畲家人认为用“假声”演唱,声音“嫩”而悠远,唱久了也不累;用“真声”唱歌,叫“平讲”,是“没声”。唱“双音”时,男女双方歌手必须用“假声”唱,才能和谐好听。“双音”比较难唱,音不同、字不同,音调又要统一,故唱“双音”时要求音调大体一样,音调不同者就唱不来“双音”。至于谁先唱并无规定,后一声部与前一声部往往相差两三个节拍时才开始接唱,但先唱者需在结束处(指结束音)拉长音,让后一声部跟上来一起完成歌唱。
  1、畲族二声部山歌“双音”假声唱法与畲民生存环境的关系由于历史的原因,自称“山哈”(“山里人”的意思)的畲族人民长期聚居在大山低处,特定的自然生活环境,对畲族山歌唱法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短岗低岭,澳角海边,青山绿水,造就了畲族人民恬静朴实的性格和委婉动人的歌唱,其天人交应,融合无间,正是畲家人假声演唱的真谛所在。“我爱山中大树木,会作桥梁会作椽。”歌出于山,山造出歌,歌是山哈人的心灵之声。
  2、畲族人民的苦难与抗争对畲歌假声唱法的影响
  历史上,畲族人民长期受尽阶级压迫和民族岐视之苦,直至清乾隆二十二年(1747年),清政府才对畲民实行编甲完粮(编入户籍管理并征收税粮)。由于长时间生活在毫无政治权利的社会中,处于一种凄凉压抑的心理状态,往往寻求寄托。当这种心性借助山歌来抒发时,则形成畲歌独特的轻声细唱、如泣如诉地倾吐与表达对忧怨苦难的抗争,这也是形成畲族山歌假声唱法的重要原因之一。
  主要表现形式
  1、畲族二声部山歌“双音”演唱人数每个声部的演唱人数可多可少(每个声部至少1人),不同声部的男、女性别无明确规定,可以两声部各不同性别演唱,亦可两声部都由同性演唱,但演唱“情歌”,就一定要男、女不同性别各唱一声部。
  2、二声部山歌“双音”词律歌词结构基本是七字一句,四句体,即七字一句,四句为一条。
  3、二声部山歌“双音”的声部组合形式
  (1)支声式
  由两个声部同时演唱同一旋律及其变体。
  《有缘歌》(宁德)
  演唱者:蓝林德(男)雷石凤(女)
  记录者:王耀华
  (2)和音式
  两声部之间节奏基本相同,旋律基本相异,构成多种不同音程关系。乐句终止音相同。
  《时节歌》
  演唱者:雷美凤(女)钟金财(男)
  记录者:李晨翻译:钟建良
  (3)接应式
  两声部之间,一声部未了,另一声部紧接。头尾相叠置。
  《月亮东边照过来》
  演唱者:雷美凤(女)钟金财(男)
  记录者:李晨翻译:钟建良
  (4)模仿式
  由同一旋律及其变体,在不同声部中以模仿形式先后出现。
  《接新娘歌》
  演唱者:蓝林德(男)钟石福(男)
  记录者:王耀华
  基本特征
  (1)伴随着畲民的日常社会生活、劳动生产等活动,畲族“双音”与其同生共长,密不可分。它具有生活需要性特征;(2)其演唱风格和演唱形式,即“双音”的音乐曲调以及二声部的复调性多种组合,具有不同于其它民族歌曲的独有性特征:(3)畲族“双音”不仅演唱表现内容丰富,类别多样,而且留存下来二、三千首曲目,具有遗存丰富性特征;(4)畲族“双音”这一歌种,仅仅留存于闽东蕉城一带,在全国其它畲族地区均无这一形式,有着浓厚地域色彩的畲族“双音”又具有稀缺性特征。
  具有上述特征的畲族“双音”,在整个畲族民歌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畲族优秀民间音乐文化的最具特性的代表,它是畲族优秀民间音乐文化中最高级、最复杂的音乐表现形式,是畲族优秀文化遗产的珍宝。
  主要价值
  (一)历史价值。在畲族音乐史中,常见的畲族民歌只有单声部民歌,而畲族“双音”却是多声部民歌。在其它少数民族民歌中,也不多见类似畲族“双音”这样具有音乐复调性质的民歌。因此,抢救和保护畲族“双音”,将带动和促进整个畲族优秀民间文化的弘扬。畲族二声部山歌是中国民间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闽东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歌种类之一。抢救和保护畲族“双音”,不仅对中国音乐史、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乃至对世界音乐史的丰富和完善,都将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二)文化价值。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畲族二声部山歌以自己独有的艺术方式,反映闽东畲族人民群众的劳动生产和社会生活,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展示出了宁德地区畲族浓厚的乡土气息及民俗风情。畲族二声部山歌的流传和存在,不仅见证了中国古代畲民农耕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体现着中国畲族传统文化中最具生命活力的部分,并且也是当今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音乐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借鉴源泉之一。抢救、保护畲族“双音”,对丰富畲族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畲族人民的文化素质,促进民族团结是有益的。
  2006年5月,畲族民歌——宁德畲族二声部山歌“双音”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代表性传承人
  畲族二声部山歌“双音”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雷美凤,女,1970年出生,宁德市蕉城区八都镇猴盾村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畲族二声部山歌“双音”代表性传承人。
  她从小就跟随母亲、姐姐上山砍柴时学唱歌,八岁进小学读书。每逢村里来客对歌时,她总是挤进歌场听唱,边听边小声学唱,后来就抄歌本学唱。年龄渐长,积累越多,学会演唱小说歌:《玉鹤记》、《钟景期》、《白蛇传》多部,杂歌百余篇。她16岁就能独立与男歌手盘歌,唱腔流利,发音纯净、明亮。1987年参加畲族〝三月三〞歌会演唱比赛,被评为第一名。1988年参加福建省艺术节,同来自八闽各地畲族歌手同台演唱畲族民歌。1989年12月,日本国立丰田工业高等专业学校教授桑原稔先生同中国少数民族视察团一道来到猴盾村采访,她带领畲家姑娘即兴编唱畲歌《欢迎日本朋友》、《日月歌》等畲歌,受到日本朋友的称赞。1990年10月参加在福建宁德举办的〝中国·闽东畲族文化艺术节〞,她带领24名畲族姑娘作为宁德市东道主,在歌台上演唱《迎宾歌》等10多首畲歌,与来自五省市的畲族歌手盘歌比赛。早在八十年代,她就被誉为“畲歌雏凤”。2004年,她带领畲族“双音”三位歌手,参加了宁德市文化与出版局组织的《畲族原生态民歌VCD》演唱畲族“双音”的录制。参加了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即中国民间文艺第十届“山花奖”,荣获二等奖等。代表作品有《采茶歌》,自编《我爱畲家好地方》、《迎宾歌》。2005年参加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全国少数名族汇演,同年7月参加宁德市畲族原生态民歌专集演唱。2006年参加中国厦门9.8招商节畲族民歌文艺汇演活动,10月参加“2006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在中央电视台三套演播。11月参加“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在福建省博物院展开活动。2007年4月获得浙江省文化厅“中华畲族民歌邀请赛”演唱二等奖。10月参加中央电视台15频道汇演“中华民族民间歌舞盛典”文艺晚会。2008年参加福建海峡电视台拍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音”录制,载入神舟七号向全世界播音。2011年4月,在《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暨中国民间文化第十届“山花奖”(民族民间音乐类)》系列活动中,荣获二等奖。2012年3月至今多次参加中共宁德市委宣传部主办“文化惠民,魅力闽东”文艺演出。2013年4月参加“第五届中国畲族民歌节”,演唱的《山哈歌言传万年》获二等奖。自2006年起,蕉城区少数民族文化站在猴盾畲族小学举办畲歌“双音”原生态演唱教习班,每期有41名学生,每周五下午上课,就由雷美凤授课,为培养新生力量,她义务授课,坚持不懈。
  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1、兰石乐,男,初中文化,1953年12月出生。1969年至今在猴盾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畲族二声部山歌“双音”第四代传承人。2011年1月由宁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市级畲族二声部山歌“双音”代表性传承人。
  兰石乐自小跟随伯叔辈学唱歌。并将畲歌遍抄成册,通过民间手抄歌本从中学唱传承畲歌。每年春节期间他常到邻近畲村寻找女歌手对歌、盘答,还积极参加畲族乡村节假日盘歌演唱等活动,学会演唱小说歌:《奶娘传》、《蓝佃玉》、《洪武十八帝》、《杂歌》等。在长期的歌唱实践中,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双音”演唱风格,多演唱小说歌、杂歌。擅长“真声”唱法。1987年参加原宁德县畲族“三月三”歌会演唱比赛。1989年12月日本国立丰田工业高等专业学校教授桑原稔先生同中国少数民族视察团一道来到猴盾村采访,他演唱《采茶歌》等畲族歌言。2004年参加宁德市文化与出版局组织的《畲族原生态民歌VCD》演唱畲歌“双音”的录制。2005年7月,参加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双音”项目,是为“双条落”演唱人。2006年6月在福州博物院参加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念日,受邀为表演畲族原生态民歌“双音”歌手。2006年在霞浦县溪南镇白露坑村,参加宁德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拍摄“畲族民俗风情”专题片。2009年参加蕉城上金贝“三月三”歌会。2011年在中华畲族宫参加宁德市“三月三”歌会文艺演出。2011年10月在中华畲族宫参加宁德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举办“九月九”重阳节歌会演唱活动。2012年3月福建省首届“三月三”畲族文化节在福安市富春公园举行,他参加演唱活动。
  2、雷石凤,女,1963年4月出生,蕉城区八都镇猴盾村人。畲族二声部山歌“双音”第五代传承人。2011年1月由宁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畲族二声部山歌“双音”代表性传承人。
  她从小就跟母亲在上山放牧时学唱歌,十岁时,每逢村里来客对歌时,就挤进歌场学唱,还向邻居借来歌本自学。自1971年从艺于本村老歌手钟仁速学习传唱畲族双音。1979年向著名歌人雷珍琨(已故)学唱畲族小说歌得其正授,进步更快,并能自编自唱《采茶歌》等。18岁加入村歌咏队,独立与男歌手盘歌。她唱高音时以假声(即头腔共鸣)为主,搀以真声(即挂上胸腔共鸣),唱腔流利,发音纯净、明亮。代表作有小说歌:《白蛇传》、《粱山伯与祝英台》、《杂歌》等。1987年参加畲族“三月三”歌会演唱比赛,被评为优秀奖。她先后于1996年参加台北国际乐展南岛语系民族音乐研讨会,以闽东畲族“双音”的複音特点演唱。2004年参加宁德市文化与出版局组织的《畲族原生态民歌VCD》演唱畲族“双音”的录制工作。2006年8月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于福州博物院开展活动,她参加畲族二声部山歌“双音”展演,同年10月参加首届VCTV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2012年3月参加福建省首届“三月三”畲族文化节开幕式文艺表演。其个人成就是:2001年荣获第二届闽东畲族“三月三”歌会比赛优秀奖。2002年荣获中国(闽东)第三届畲族“三月三”太姥歌会纪念奖。2008年4月荣获浙江省文化厅主办“中国畲族民歌节优秀民歌手”称号。2011年4月在《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暨中国民间文艺第十届“山花奖”(民族民间音乐类)系列活动》中,荣获展演二等奖。
  2010年至今,收畲族女青年钟李凤、兰美珠、兰美燕等人为徒。
  3、钟金财,男,初中文化,1963年4月出生,蕉城区八都镇新楼村人。畲族二声部山歌“双音”第五代传人。2011年1月由宁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该名录项目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钟金财从小酷爱唱歌,即使隆冬腊月,也要缠着他的叔公支起火盘,教上几段畲歌。1978年初中肆业回乡,经常去猴盾村亲威家做客,遇到著名老艺人雷珍琨(已故),并参与老人领头编创的《采茶歌》等曲目,经老人指点,后专攻“假声”唱法。钟金财声音清晰、透亮,代表作有小说歌:《奶娘传》、《钟景期》、《崔文瑞与张四组》等。
  其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及个人成就:1987年参加原宁德县畲族“三月三”歌会演唱。1988年参加福建省艺术节(在福州西湖公园举办),同来自各地畲族歌手同台演出。2002年荣获中国(闽东)第三届畲族“三月三”太姥歌会纪念奖。2004年参加宁德市文化与出版局组织的《畲族原生态民歌VCD》演唱畲歌“双音”的录制。2005年,参加中国畲乡“三月三”暨景宁乡村旅游展演唱会。2005年7月参加中央电视台第15频道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2006年3月参加第十三届福安市畲族“三月三”歌会演唱。2008年4月荣获浙江省文化厅主办“中国畲族民歌节优秀民歌手”称号。2009年3月参加上金贝“三月三”歌会。2011年在中华畲族宫参加宁德市“三月三”歌会文艺演出。2011年10月在中华畲族宫参加宁德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举办“九月九”重阳节歌会演唱活动。2012年3月参加福建省首届“三月三”畲族文化节(在福安富春公园)演唱活动。
  阅读小链接
  畲族歌王“肚才”好
  蓝林德,男,1936年6月生,宁德市蕉城区八都镇新楼村农民,2003年6月病故。蓝林德从小跟随同村人放牧砍柴时,开始学唱畲歌,并手抄歌本,自行学唱。初中毕业后,因有一定文化,学会更多传统畲歌,自己即兴创作的歌也越来越多。他会唱的小说歌有:《金锁记》、《纸马记》、《玉鹤记》、《白蛇传》、《乾隆王下江南》、《崔文瑞》、《唐伯虎》、《八美楼》、《蓝佃玉》、《梁祝》等20多部,还有字歌、谜歌、时节歌、情歌、杂歌等上千条。年青时,只要听到那里有唱歌活动就往那里去。那时常往福安甘棠、下白石、溪潭乡镇的林洋、田螺王、何坑里、马山、道潘洋等村以及霞浦的二甫里、高山,宁德的蔡洋、金贝、雷东等村,与青年女歌手赛歌。
  有一次蓝林德在蔡洋村与女青年对唱至天亮时,那女歌手故意“发难”,唱到:
  歌言问你歌老师,谁人穿白不穿乌;
  哪家和尚会养仔,哪个女人生嘴须。
  他便回唱:我郎不是歌老师,圣人穿白不穿乌;
  道家和尚会养仔,则天女皇生嘴须。
  又有一次,蓝林德到福安何坑里村时遇到一位青年女歌手,女歌手一见他便唱:造天造地造拱桥,造出天下远遥遥;我娘从细欢喜歌,难为表兄起歌头。
  他知道遇到好歌手了,随着回唱:
  我郎歌言学千堆,肚中歌言都发霉;
  我郎从细欢喜歌,浅浅唱条吓妹回。
  好歌手相遇,双方越唱越起劲,盘唱了一天一夜还是不分胜负……。
  畲族传统民间舞蹈
  (龙头舞、铃刀舞、猎捕舞)
  历史渊源
  畲族《龙头舞》曾在蕉城的猴盾、大坪、新楼等畲村流传,属于祭祖性舞蹈。畲族《铃刀舞》,为畲族群众在祈雨消灾和迎送祖先牌位时进行的宗教舞蹈。畲族《猎捕舞》,相传上古畲族祖先上山守猎坠岩身亡,后人为纪念这位先祖而编成舞蹈。“三舞”均保留了畲族民间舞蹈踏、进、退、蹲及抖肩和旋转等基本动作,具有刚柔结合,粗犷朴质的特点,表现了畲族人民崇敬祖先、热爱劳动、渴望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其舞姿优美和谐,矫健有力,是相对纯粹的原生态的性格舞蹈。据载,上述“三舞”可追溯的历史可达一千多年,有案可查的历史也达四百多年。
  上世纪的1982年,“猎捕舞”被宁德地区文化部门选拔参加福建省第三届“武夷之春”音乐会演出,以舞姿雄壮、富有民族特色而荣获创作奖和演出奖。1986年8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举行的全国第三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龙头舞”荣获三等奖。1992年5月,《铃刀舞》参加福建省民间舞蹈集成精选节目演出,荣获省文联、省文化厅颁给的组织创作奖。
  近年来,畲族民间传统舞蹈的活动阵地逐渐缩小,过去那种畲族民间传统节日多被现代节日代替,造成在广大畲族乡村的展示平台日益减少。老一辈的畲族民间传统舞蹈表演者或年事已高,或相继谢世,表演难以得到传承。本民族年青一辈少人学习,传承人难以选择。
  为保护畲族传统民间舞蹈《龙头舞》、《铃刀舞》、《猎捕舞》,蕉城区政府、区文体新局正在抓紧落实五年保护计划。具体工作由保护单位“宁德市原生态畲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组织实施,宁德市蕉城区少数民族文化站执行督导。目前,“宁德市原生态畲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已组织力量,着手深入挖掘“三大舞”的文化内涵,继续做好各项传承与保护工作,进一步弘扬光大畲族传统民间舞蹈文化。
  基本内容
  畲族《龙头舞》属于祭祖性舞蹈,该舞在宁德蕉城原发现于猴盾、漈头村,用于迎祖、祭祖时演出。祭祖一般每隔二三年举行一次,龙头舞即插在这迎祖的仪仗队伍中进行。
  整个舞蹈分为三个段落:头段“盘古开天地,日月照凡间”;二段“龙头之舞”,三段“龙抢珠”。其整个舞姿多用左右踮弓步、跳蹲步、左右弓箭步。全台八人排列两行,动作是左右换位舞、前后换位舞、对角交叉换位舞、环圈换位舞。
  演员:需男女青年各四人。
  道具:用短柄龙头杖四把,短柄龙珠四把,日(红色)月(白色)圆模型各四个。
  服装:男演员身穿黄色或草绿色的双排扣长札袖紧身衣,外披黑绿色背心;下穿大管灯笼长裤,脚踏黑布鞋。头扎银箍红绸巾。女演员上穿传统绣花女式短服,下着绣边短裤,脚扎绑腿,头饰按传统打扮。
  音乐:以鼓点、大小钹按四节拍演奏。后台播放“开天造地”歌。龙头舞音乐及节奏、鼓点为中速4/4
  《铃刀舞》是畲族民间传统舞蹈之一,为畲族群众在祈雨消灾和迎送祖先牌位时进行的宗教舞蹈,常在迎祖仪仗队中紧接“龙头舞”之后进行。这一舞蹈早先发现于猴盾的大坪村。整个舞蹈作弹跳环绕演出。舞姿多用左右弹跳步、躬身弹跳步、移位弹跳步。
  演员:需男青年四人
  道具:各人手执奏板一个,响声铃刀一把。
  服装:上身穿畲族传统黄色紧身衣,下穿红色叠脊布裤,头扎黄巾。
  音乐:配合鼓点与钹按二节拍快演奏。《铃刀舞》鼓点节奏为:2/4
  记号说明:“O”为鼓,“×”为钗。
  《猎捕舞》是后人为纪念畲族先祖狩猎坠岩身亡而编成舞蹈。该舞原先舞姿多作痛惜、愤恨的踏步式,因而初次整理定名为“踏步舞”,后更名“猎捕舞”。
  整个舞蹈分为三段演出:一段,为猎手出猎欢乐舞;二段,为猎手围搜山兽舞:三段,为猎手围住野兽冲刺舞。整个舞姿,多用跑跳步、弓步欢螺、弓步前刺步。全台四人分作两行,舞蹈时作左右换拉舞,前后换位舞、四角交叉换位舞、绕成三角八字追逐舞。
  演员:男青年四人(后演出有增加至男六人,女六人者)。
  道具:用海螺四只、猎刀四把。
  服装:演员全身穿着黑色束腰紧身猎服。
  音乐:以鼓点螺号为节奏。《猎捕舞》鼓点节奏(无音乐)为:
  记号说明:“×”为鼓。
  主要特征
  一、道具特征——畲族传统民间舞蹈道具的设计与服装、音乐运用的规定性
  《龙头舞》整个舞蹈分三个段落,在其第一阶段《日月舞》中,一方面为了表达“盘古开天地,日月照凡间”的神话传说;一方面为了便于表演与加强表演力,而将日、月形象地设计固定在一方短柄木模型上,由8个男女演员左右手执(左日右月)表演。第二阶段为“龙飞舞”,以龙头圈绕腾跃为主舞。第三阶段的“龙抢珠”(以双龙抢珠为主舞)分别将龙头、龙珠设计固定在一根短柄杖具上,前者男女二人合执龙头而舞,后者男龙女珠而舞。《铃刀舞》中的男舞者四人分别左手执有奏板一只,右手执有响铃刀一把。《猎捕舞》中男舞者四人则分别身带螺号(海螺或牛角螺号)一只,猎刀一把(或加猎枪一支),腰间别令牌一块。正是由于上述种种手持道具的大量运用,才使舞者能够根据舞蹈的需要,从容而有意识地展现腿的动作以及其他肢体语言。即是说,舞者有受道具制约的一面,也有因道具而得以发挥的一面。其次,《龙头舞》中畲族男女传统服饰装扮;《铃刀舞》中道教服饰的借装,响铃刀的铜片、铜圈相互撞击发出“卡卡卡”的清脆、利索、悦耳的音响,仅用钗鼓各一伴奏;以及《猎捕舞》中男舞全身着黑身束腰紧身猎服等等。无不说明,没有上述道具、服饰、音乐,就不是闽东畲族的“三舞”。由之,道具的寓意性、服装的象征性、音乐的表意性都在“三大舞”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动作特征——畲族传统民间舞蹈与祭祀、喜庆、劳动生产有着密切关系的规定性《猎捕舞》是古代畲族人民在祭祖典礼中由主持仪式的道师(本民族祭师)跳的舞蹈,经历代演变而成。因为是为纪念上古先祖狩猎中坠岩身亡,故舞蹈动作多作痛惜、愤恨的踏步式,以至解放后一段时间里仍称名“踏步舞”。该舞蹈历史悠久,“情节舞”特色鲜明,舞姿豪迈雄健,动作淳朴刚劲,诙谐活泼--多用跑跳步、欢螺弓步、弓步前刺等,以反映畲族人民在行猎过程中的动作。因此,《猎捕舞》也成为每三年迎祖宗牌位时跳的舞蹈之一。
  《铃刀舞》相传是取材于《陈靖姑》的故事,表现驱邪消灾、求安祈福内容,它主要改造于巫舞(俗称“王师作法”),变其“武科独舞”为群舞,该舞者男扮女装,扮演“奶娘”(陈靖姑)。整个舞蹈弹跳环绕,动作多用左右弹跳步、躬身弹跳步、移位弹跳步,以表现奶娘“铃刀驱邪”、“令牌打五方”的驱赶鬼邪、拯救良民的理想。故而多用于配合迎祖、祭祖、祈雨、驱邪时演出,常在紧接“龙头舞”之后进行舞蹈。
  《龙头舞》主要内容为表现畲族祖先龙麒因帮助高辛帝平息外患而被招为附马,畲族群众为之祝贺的欢乐场景,无论其中的“日月舞”(与盘瓠图腾崇拜关系密切)、“龙飞舞”,还是“龙抢珠”,整个动作多用左右踮弓步、跳蹲步、左右弓箭步等,所以该舞便成为畲族祭祖(请“龙头公”)这一最隆重虔诚的全族性礼俗活动,作为插在仪仗队中的主打舞蹈。总之,关于畲族传统民间舞蹈文化起源的“巫术说”、“劳动说”等均可在上述“三大舞”的动作特征中找到一些依据。
  三、仪式特征——畲族传统民间舞蹈又歌又舞具有民族风格的习俗规定性历史上,畲族是一个受到歧视的弱势社会群体,与作为中国主体民族文化的汉族民族文化相对而言,正是由于其文化弱势地位,才对畲族歌舞艺术的形成和特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畲族舞蹈多具仪式性、风俗性特征,他们采取一些较为简单的舞蹈动作(如蹲步、团拜等)与场面(如《龙头舞》的祭祖场面、《铃刀舞》的驱邪祈福场面、《猎捕舞》的狩猎场面)相结合,根据畲族的生产生活特点加以美化、加工而成。上述“畲族三舞”不以独舞、双人舞形式出现,而以群舞形式种出现,音乐仅以钗、大鼓等简单传统乐器,后台及舞者则伴唱畲歌《开天造地》等排歌调配合。为使歌舞融为一体,多采取舞者队列变换以求变化,如《龙头舞》的左右换位舞、前后换位舞、对角交叉换位舞、环圈换位舞。又如《猎捕舞》中的四角交叉换位舞、绕成三角八字追逐舞等;而《铃刀舞》显然还吸收了汉族道教用于敬神娱神的“王师舞”中武科独舞的表现形式,但畲族同胞把其改造成群舞伴唱。正是这种种简朴的形式,造就了畲族传统民间舞蹈且歌且舞的民族风格,给观众以直观性的习俗、仪俗感。也使得畲族舞蹈总体具有稳健、庄重、典雅、温馨、灵活的风格,其舞姿和谐优美,矫健有力,成为相对纯粹的原生态的性格舞蹈。
  主要价值
  随着畲族人文历史的沿革与世代流传,蕉城畲族民间舞蹈《龙头舞》、《铃刀舞》、《猎捕舞》在民族内部保存了下来,这充分表明畲族不但善于歌唱,而且也善于舞蹈,打破一向认为“畲族只有歌,没有舞”的说法。这三个原始舞蹈虽都经过修改创新,但在我国众多保留至今的民族民间传统舞蹈品种中,仍具有民族特色明显、文献资料记载较详、艺术传承规范等特殊意义。
  闽东畲族的历史久远,有据可查的是蕉城畲族一支自公元1600年从广东清岩洞经福建连江马鼻大坪迁宁德县南山,算来已有410多年。由此可知,畲族传统民间舞蹈的诞生也至少有400多年历史,她至今保留着以“祭祀”为主、重视道具而仪式感强的动律特征,以表演展示“踏、步、蹲”技巧为能事的审美取向,体现了畲族古老传统价值观念。民间递相传承的上述“三大舞”为代表的畲族传统民间舞蹈,至今保留着相对纯粹的原生态舞蹈面貌,尤其是《龙头舞》中的《日月舞》,其主要道具使用手持形象性的“日”、“月”图板,具有畲族先民日月山川崇拜的民族意识,保留下畲族祖先崇拜自然的历史信息,它对研究民族文化史、民族社会史、民族艺术史与民族审美史等,都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畲族《龙头舞》、《铃刀舞》、《猎捕舞》的动作分别将古老的祭祀、祈福、劳动生产(捕猎)活动中的动作,通过适当的抽象化和艺术化,使舞蹈动作在保留古老风貌的前提下,形成了以“踏步蹲”为主的风格特点。此外,还有各种表演手势,以及眼神、独脚、抖肩、旋转等舞技,形态古朴。其中《铃刀舞》属“宗教舞蹈”,明显融入了汉族道教“武科”的因素,体现出畲族借鉴改造、相互融合的开放性艺术风格和艺术特色。包括上述“三舞”的音乐、服饰、道具等综合艺术在内,都体现出较深的优秀传统艺术积淀与较高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
  畲族传统民间舞蹈还是宝贵的文化资源和经济资源,畲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吸引力不可低估。2013年1月,畲族传统民间舞蹈(龙头舞、铃刀舞、猎捕舞)被宁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代表性传人
  1、《龙头舞》、《铃刀舞》代表性传承人
  雷美凤女1970年7月蕉城区八都镇猴盾村人(参见本书“宁德畲族二声山歌”双音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雷李菊女1969年3月蕉城区八都镇猴盾村人
  雷明祥男1965年5月蕉城区八都镇猴盾村人
  蓝奶三男1936年8月蕉城区八都镇大坪村人(2012年已故)
  2、《猎捕舞》代表性传承人
  雷庆为男1932年2月蕉城区漳湾镇雷东村人(2013年已故)
  雷新平女1960年5月蕉城区漳湾镇雷东村人
  蓝贵英女1963年4月蕉城区九都镇九都村人
  畲族“登十三云楼”
  历史渊源
  畲族“登十三云楼”(又称“起十三洪楼”)民俗杂技扎根于闽东蕉城,保留下传统道教文化与民间杂技体系,经八都镇猴盾畲族村雷氏一支家族传承,至今一脉尚存。据载,已有500多年历史。“登十三云楼”的仪式,既是畲族民间祭祀的重要形式之一,又是畲族民间的民俗表演活动。它的立坛方式,属道教的“除地为坛”,但更加突出了“以桌为坛”的特点。而“云楼”,表示“高”的意思。即选择一处实地场坪,以畲家八仙方桌为台,层层叠加多者至十三张,高约12米,高耸矗立。在高桌之上表演畲族“奶娘行罡”舞蹈等一系列祭祀仪式,其主要功用是祈祷四境平安、驱邪祛病,多应用于畲族民间“三月三”、“九月九”等重大节日活动。
  基本内容
  一、择地为坛:选择一处平坦阔地扫除干净,规划场所范围,立坛后不准观众随便走动。
  二、造云楼(叠桌压米等):在实地场坪上立“头桌”,用碗水放置桌中央及四角,检验是否水平,接着第二张桌子重叠上去,四角与“头桌”对脚对直,以浸湿粗纸垫于桌脚四点之后,司仪者跳上桌面,放下红色长布条,以红布条捆桌,吊上第三张,依次叠加至第十三张,每层桌面压置“五谷米”一袋(每袋约50斤),以求平衡,也寓意五谷丰登。红布条吊上10斤容量大小的木制饭甑一具(饭甑为传统老式者),去其底屉,还有米筛等器具相继吊上。
  三、护桌仪式:①锣鼓点声起,司仪者二人围绕桌台四周跳一段巫舞,口中念念有词,以调整情绪,并不时以手压桌台施术,暗示云楼稳定。②以三枚鸟羽做成的“神针”,飞击高层桌底二枚,地面一枚,从巫文化意念上,表明已将十三云楼固定于一中心,而客观上也给观众表演了飞针杂技。③司仪者用“蟒鞭”扎住“头桌”四面,给人感觉十三云楼更加稳固。也可认为十三张桌台已请有十三位神守护,并用令牌画符,以示神附于桌间。
  四、上云楼:以主仪者一人为主,协仪者一名,二人赤脚,穿戴上兽首头饰、红头布、红裙礼服。主仪者握住头桌桌沿,后仰翻上第二桌,协从者于对面沿桌攀爬而上,主仪者翻至第十三层立定,协仪者则盘坐第十二层,静坐不动(直到仪式结束下楼)。
  五、请神上章:司仪(主仪)立十三云楼顶上吹响龙角(号),施咒语,开天门下天兵,礼请三界神灵下凡,问杯“九圣在阳”以征可否,而后上章,因何事奏主,诸如保佑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
  六、行罡:1、司仪者在云楼上手接吊上的道具“饭甑”(意寓以求丰年),卸下甑箍,倒扣桌上,取米筛一具置于甑上,司仪者北立于其上,左手持法器铃刀,右手持龙角并吹响数声后,念奶娘咒,双脚踏米筛蹦动数圈,时而桌沿,时而中央。米筛移至饭甑一沿悬空顺势踢出落地,动作爽利。至此,意为已布下天罗地网。
  2、司仪者赤脚立于甑沿(即用双足大拇指夹住饭甑沿),连人带甑于桌中央蹦跳数圈后,慢慢移动至桌的四沿,使饭甑边缘突出于桌沿三分之一(内仅留约10公分)处,并分东西南北四向表演“踏斗”仪式。观众自下仰视似“云端”,司仪似危危乎掉哉,惊险之状,叹为一绝。
  3、继续“行罡踏斗”。接着,司仪跳离饭甑,此时作独脚旋舞,舞蹈有:“奶娘梳妆舞”、“五方结界舞”、“七星舞”、“八卦舞”等。在12米的高空,仅在1米见方桌面翩翩起舞半小时至一小时之久,令观者又叹为绝技。
  七、送神:礼谢神,楼上仪式结束。
  八、下楼:协仪者与主仪者配合一同下楼,一左一右沿桌对面翻跟斗逐层下楼,与上楼姿势要求不同,此时为前翻,直至落地。锣鼓点歇。全套表演历时约二小时。
  主要器具、材料
  1、方型八仙桌13张(高0.9米,桌面1.1平方米);
  2、红布条一匹15米;
  3、旧式饭甑1只;
  4、米筛1面;
  5、垫桌脚粗纸若干;
  6、“神针”3枚;
  7、龙蛇绳(神)鞭1条;
  8、铃刀、龙角号各1;
  9、司仪者头冠、神额、神裙各1;
  10、五谷米5袋(重50斤/袋);
  11、圣杯1只;
  12、锣鼓具(鼓钗、三音锣)1套。
  技艺特征
  一、择地为坛,简便易行
  畲族“登十三云楼”民俗,虽然从道教斋醮仪式发展而来,属禳祈科仪,但它保留了上古在户外择地为坛的方式,体现出天人合一的传统理念,也反映出依山而居的畲族同胞为了祀祭、娱人娱神而遗存的一种古老简朴的民俗。一块不大的坪地,十多张吃饭的四方桌就能表演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施展功夫,其表演形式也适应于畲族人民“大分散、小聚居”为特点的生存环境。
  二、造楼施艺,形式奇特
  畲族登十三云楼,高度达12米,表演者不采用任何安全辅助性手段如系保险带等,仅以一米见方的方桌为舞台,施艺者以翻筋斗方式上、下云楼,司仪站立台顶,尤其在高空上“行罡踏斗”,其形式奇特,充分体现了表演者的精湛技艺。起造云楼用湿粗纸垫桌脚、以五谷米装袋压层静置来保持重心,求其整体平衡。虽利用了力学原理,但其施艺形式独特,堪称猴盾畲村雷氏一脉的家传绝活。
  三、高空司仪,观赏性强
  站在12米的高空,一名男子要在面积仅为1.1米见方的桌面上跳“奶娘行罡”,其舞蹈动作繁复多样,时间长达30至60分钟,特别是脚下饭甑时时欲有出台离顶之虞,真是有惊无险,摄人心魂,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四、桌间跟斗,如燕翻飞
  畲族登十三云楼上下楼多采取翻跟斗的形式,尤是下楼,主仪者与协仪人几乎是同时翻起跟斗,两人一左一右,一直翻到地上,从下仰望,其红裙飞舞,犹如春燕翻飞一般美丽。据说,仅练就这一套功夫至少需三年时间。
  主要价值
  一、道教历史文化研究价值:从道教历史文化角度看,有关陈靖姑起云楼的传说在闽东盛行,畲族“登十三云楼”,正是十三张八仙方桌重叠为坛,畲族人民保存了该法术的主要内容。特别是《行罡踏斗》巫舞属丁道教正乙道中的武科,全舞始终围绕着塑造汉族女神陈靖姑的英雄形象而展开,既表现她作为女性的柔情细腻,又表现她驱魔镇鬼的凛凛威风和英雄气概,人物个性与舞蹈情景相吻合,形象逼真,生活气息浓厚。作为闾山派遗存,它又体观了朴素的人道主义思想,即始终把护卫乡村、普渡众生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登十三云楼”的道教历史文化价值得研究与发掘。
  二、民俗文化研究价值:数十百年以来,登十三云楼一直是畲族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性民俗活动,“十三云楼”中的巫舞把奶娘陈靖姑接受为本民族的主角并极力加以宣扬塑造,这不仅是对汉族民俗的一种认同,更是对汉文化的一种尊崇。饭甑、米筛、五谷镇袋等道具共同表达了畲汉人民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良好祈望,其丰富的民俗性文化底蕴,以及畲汉人民和谐相处的融合氛围形成闽东特有的民俗文化积淀。
  三、音乐、舞蹈艺术价值:登“十三云楼”中行罡所表现的“独脚舞”,是畲族人民的一种独创,激昂高亢的“龙角”声,刚劲有力、模拟蹈海踏浪的旋转舞法师“铃刀”步,神秘变幻的“手诀”动作,响铃沙沙的伴奏声,都极富“畲味”,体现了畲族原始的舞蹈形态和音乐风格。拂去迷信色彩,这些都堪称畲族原生态音乐舞蹈艺术的活化石。
  四、科技价值:“登十三云楼”中“头桌”用碗水为“水平仪”检测,之后遂层以桌叠加方式,桌脚相对受力均衡;用湿粗纸垫桌脚以坫强其稳定性;隔层静置五谷米袋压重等;这种种方式虽均属民间经验总结,但都符合了保持重心稳定的力学原理,它们正是“有惊无险”的科学依据。
  近年来,畲族登十三云楼民俗表演正面临失传之虞,表现为艺人不继,主要是特殊职业资格认定等问题难以解决,且由于表演活动成本较高,表演活动组织不易,少数传承人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为了保护此项畲族民俗活动,近年来,宁德市民宗局、蕉城区民宗局、旅游局等单位大力支持畲族“登十三云楼”传承保护单位“宁德市畲之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实施《畲族登十三云楼五年保护计划》。同时,提出尽可能与蕉城畲族“三月三”、“九月九”及霍童“二月二”等当地传统节日活动相结合,与霍童线狮、霍童“铁技”表演等其他民间表演接轨,与闽东亲水游黄金线路各景区(点)表演活动联盟,实施“以艺养艺”的传承保护思路。目前,在金涵畲族乡亭坪村建立的“畲之道绝技展示中心”已投入使用。
  2010年3月,畲族“登十三云楼”被宁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人
  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1、雷官银(法名法验),男,出生于1957年。原籍蕉城八都镇猴盾村。初中毕业。从小跟随伯父学习畲族宗教文化,研习畲族民俗“十三云楼”、“上刀山下火海”等绝技,为畲族民俗杂技“十三云楼”第25代传人。他于2001年成立“雷家班”,向社会展示弘扬畲族绝技,培训传人。2010年3月在“宁德市畲之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担任监事。2011年1月被命名为宁德市第三批非遗
  名录项目畲族“登十三三云楼”代表性传承人。
  2、雷彭斌(法名法鹫),男,1980年6月出生,初中毕业。雷官银之子。1999年始,出于家族传承,开始学习“上刀山下火海”、“登十三云楼”、“奶娘行罡”等民俗杂技。畲族“登十三云楼”第26代传人。于2010年3月成立“宁德市畲之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任公司董事长。2011年1月被宁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市级第三批非遗项目畲族“登十三云楼”代表性传承人。多年来,他致力于畲族文化的挖掘、抢救、保护工作,潜心于传承“十三云楼”的表演技能,扩展表演队伍。2004年9月,他参与中华畲族宫祭祖仪式;2006年,参加猴盾村“三月三”歌会开幕式文艺表演;2008年5月,参加“5.12”汶川大地震赈灾募捐义演;2009年3月,参加上金贝“走进畲族村寨”文艺演出;2009年7月在福建综合频道“大话百姓栏目”录制“十三云楼”专题片;2009年11月,参加第四届福建省艺术节音乐舞蹈杂技展演“凤凰到此”大型畲族歌舞晚会表演;2009年11月,参加湖南卫视“发现栏目”录制“登十三云楼”专题片;2010年8月,参加中国三都澳旅游风光摄影大赛启动仪式民俗演艺;2011年5月,在福建省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雷彭斌登台专场表演的畲族“登十三云楼”荣获银奖。
  畲族武术(蕉城下申厝拳术与棍术)
  历史渊源
  畲族人民历来重视体育活动,体育活动的项目很多,有武术、登山、“打尺寸”、“操石磉”、骑“海马”、竹林竞技等。畲族武术以畲拳最著名,棍术次之。畲拳的主要动作有冲、扭、顶、搁、削、托、拨、踢、扫、跳等。畲拳是南少林武功中的一支流派,它动作朴实无华,招招讲究实用,别具一格,广泛流传于蕉城畲族聚居的地区。棍术的主要特色是刚猛有力,攻防意识明显。由棍术衍变而来的扁担、枪担、长凳等都可成为器械,代棍而用,取材方便、俯拾即发。
  畲族武术的源头追溯起来,要数畲族的开山鼻祖盘瓠王。畲族人称盘瓠为“忠勇王”、“龙麒”、“龙猛”等,相传他武艺高强,善于降妖除魔,是畲族历史中神话般的英雄人物。又传清雍正年间,少林四僧之一的铁珠武僧为躲避朝廷追杀而流落民间,孑身逃到畲民聚居地。铁珠和尚在畲地暗里授徒。于是,畲族人融盘瓠王功夫和少林武功于一炉,衍化出具有独特风格的“畲家拳”。
  铁珠其人尚无可考,但畲家武术在金涵畲族乡一地传衍至今已有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畲家拳在金涵畲族乡主要为“半龙虎桩拳”,民间称“下申厝拳头”(闽方言中,“拳头”为武术之意;“下申厝”为金涵畲族乡一处地名)。据金涵《钟氏族谱》记载,下申厝钟氏祖先钟朝五出生于清道光十年(1830年),自幼习武且天分颇高,于畲家拳术与“齐眉棍”之真谛皆有领悟,武艺高强。钟朝五家传至其孙钟永恕,钟永恕再传子钟家洪,并收徒雷官谡,之后各自一脉相传。今钟家洪的嫡系后人钟赛森、钟家洪之徒雷官谡的嫡系后人雷勇昌皆精通畲家拳,并在实践中将祖传拳术去粗存精,使拳法更加精炼,套路更加完善。与雷官谡为同族兄弟的雷官永则擅长畲族棍术,并对由棍术衍变而生的枪担、狼筅、扁担、长凳等皆能上手。
  2010年,金涵畲族乡成立了“宁德市蕉城区武术协会金涵畲族武术分会”,该地畲族武术发展良好,协会多次组织参加各种赛事,多获佳绩。会长雷勇昌曾获第九届香港国际武术节“武德杯”武术大赛拳术冠军、枪担冠军、棍术亚军,获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武术比赛季军等诸多奖项。
  基本内容
  畲族武术主要分拳术和棍术两大类。金涵畲族下申厝拳术有少林拳遗风,并在金涵畲乡数百年的发展中又融合了“内文拳”的一些精髓,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面目,它与闽东传统畲家拳福安“金斗洋拳法”多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尽相同。该拳术大部分以龙拳、虎拳为主,结合猴拳,还吸收了小部分鹤形拳的招式,可分单体套路与徒手对手。
  一、拳术
  (一)、单体套路及招式
  1、鲤鱼剖腹套路
  ①请拳(起手式):抱拳行礼,提气,步式为八字马,双掌自胸前下压至丹田,变掌为拳,收于腰间。
  ②变八字马步式为三七步,左脚向左后方退半步,两膝微曲,七成载力。转为侧身,前进一步,手式为先拳后掌,先直拳,再向内转勾拳,而后变拳为掌,拳心向下直击而出。共前进四步,步式始终保持三七步,每进一步打出一拳。
  ③四步打完,转身,伴随“咳”、“嗨”的吼声,发声助威,其击打发劲借助积蓄的“气”将“力”猛烈催发,即所谓的“以气催力”。即继续前面的四步击打。
  ④第二轮四步打完,双拳交叉下压至裆部,转为剑指推出,抱拳行礼收势。
  2、撩替套路
  ①请拳(起手式):抱拳行礼,提气,步式为八字马,双掌自胸前下压至丹田,变掌为拳,收于腰间。
  ②变八字马步式为三七步,左手为掌,自右臂手肘处往前臂撩出,变左掌为拳,左右拳交错连击三拳。转为右手为掌,自左臂手肘处向前臂撩出,变右掌为拳,同上连击三拳:再前进一步,同上击出六拳,如此反复四遍。转身呐喊助威,再行四遍。抱拳行礼收势。
  3、连环套路
  连环拳相当于撩手拳的加强版。
  ①请拳(起手式):抱拳行礼,提气,步式为八字马,双掌自胸前下压至丹田,变掌为拳,收于腰间。
  ②变八字马步式为三七步,左手为掌自右臂手肘处往前臂撩出,变左掌为拳,左右拳交错连击三拳,转为右手为掌自左臂手肘处向前臂撩出,变右掌为拳,连击三拳,然后左手剑指,右手自左手肘底冲出直拳,攻击部位为敌手心脏处。
  ③如上反复四遍,转身呐喊助威,再四遍,抱拳行礼收势。
  4、狮子张嘴套路
  ①请拳(起手式):抱拳行礼,提气,步式为八字马,双掌自胸前下压至丹田,变掌为拳,收于腰间。
  ②变八字马步式为三七步,双掌成虎爪形,双手手腕对抵,掌心相对,形似狮子张嘴,自左向右直击而出,转为自右到左再次直击,变化过程中双手手腕始终对抵不分离,靠运动手腕旋转变化为左右掌心轮流朝上或向下。反复击打四遍。四遍打完,抱拳行礼收势。
  5、安海踢套路
  ①请拳(起手式):抱拳行礼,提气,步式为八字马,双掌自胸前下压至丹田,变掌为拳,收于腰间。
  ②变八字马步式为三七步,双手为掌,掌心相对,距离约为6寸,单臂夹紧腋部,另一臂前伸,肘部弯曲约为120度,状若鹤形拳。然后左右腿轮流侧踢四步,转马呐喊助威,重复四遍。最后抱拳行礼收势。
  6、十八步综合套路
  十八步为综合套路,是以上五种套路相融合,总共十八个步法,每个步法配合一个手法,主要以丹田之气爆发而出,攻防兼备,实战性极强。十八种步法里八字马、不丁不八马、虚实马、跳跃及一种模仿猴子蹑手蹑脚的步法轮流交错,招式亦变化多端。
  7、开四门综合套路
  开四门亦属于综合套路,同样讲究蓄气出力,是鲤鱼剖腹、撩手拳、连环拳、狮子张嘴、安海踢五种套路的演化。步法较为繁复,如“三箭步”等等。主要作用为轮转防御并攻击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敌手,攻防并重,属实战中极富价值的套路之一。
  (二)、徒手对手(交手)
  畲拳双人对练俗称“交手”,共有三个套路,都是一人攻击一人防御。“交手”是习练“半龙虎桩拳”中最后的一关,尤其考验功底,着重变化,对练者的反应能力有快速提升作用。因篇幅问题,此处不予详述。
  二、棍术
  金涵畲族棍术主要指“齐眉棍”,棍长七尺,由两人对练,一攻一防,攻中有防,防中寓攻;你来我往,上拦下挑,棍棒相击,节奏分明,故有“盘柴槌”之称。该棍术属南派棍法,是少林南棍的分支,多用双头棍(为了更具杀伤力,两头用金属包裹,增强击打功能,以此有别于单头“丈八棍”)。而枪担、狼筅、扁担、长凳等随手可得而成器械套路则为棍法衍化而来,它取材方便,即拾而发,使用的招式与棍法完全相同。棍术招式变化多端,套路有“金鸡点头”、“八面威风”、“天观地测”、“子胥扛鼎”等。其与闽东福鼎畲乡牛埕下棍术有异曲同工之妙。
  金涵畲族下申厝拳术和齐眉棍术是竞技中技术含量高的一种,具有擅用手法,重视武德,寓技击于体育之中,内外合一、形神具备的民族风格,广泛的适应性等诸多特征。其动作朴实无华,招招讲究实用,民族特点别具一格。
  对畲族民族民间武术进行挖掘、抢救、保护,对研究中华传统武术、增进民族和睦,推动群众体育、增强人民体质、传承民族文化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013年1月,畲族武术(蕉城畲族下申厝拳术与棍术)被宁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代表性传人
  1、下申厝拳术代表性传承人
  钟赛森,男,1969年出生,蕉城金涵乡人。高中文化,习武31年。为第六代传人。
  雷勇昌,男,1968年出生,蕉城金涵乡人。高中文化,习武32年。为第六代传人。
  2、下申厝棍术(齐眉杖)代表性传承人。
  雷官永,男,1968年出生,蕉城金涵乡人。高中文化,自小习棍术。为第五代传人。
  相关链接一
  畲族民间游戏“打尺寸”
  打尺寸,是闽东畲族同胞根据居住地竹林多这一自然条件,兴盛起来的一种极富民族特色的民间游戏。
  逢年过节或闲暇之时,选一段较为平坦宽广的场地,在一端划个直径约一至二米的圆圈,中站一人,称“主攻”。他右手握一根一尺左右的木棍,此即“尺”,左手持一截如筷子长短的小竹条,这便是“寸”,参与游戏的其余人站在圈外。游戏开始,“主攻”挥尺击寸的一端,寸便旋转着飞出,圈外人猛冲而上抢夺;领先接到寸者就算赢得了一定的“尺寸”,可以顶替“主攻”;如果圈外没人能接到寸,“主攻”亦算赢得一定的“尺寸”而继续保持“主攻”地位。如此反复,在约定时间内谁先达到规定“尺寸”或所获“尺寸”最多,便是这次“打尺寸”的“英雄”。这种带有竞技性的游戏,紧张而欢快,始终洋溢着山野情趣,它和畲族的盘歌对诗一样,为畲族青年男女交往提供了美好的机会。
  相关链接二
  蕉城畲族功夫
  源远流长的中国武术,闽东畲族称之为功夫。畲族曾有过尚武之风,经历数百年的传承、加工、提炼,畲族功夫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
  蕉城畲族拳流传于金涵、七都、八都、九都、飞鸾、漳湾、城南一带畲族聚居村落。主要有龙尊拳、虎尊拳等。其主要动作有冲、扭、顶、搁、削、托、拔、踢、扫、跳,其步型稳健,坐马前轻后重,用三角连一环马,利于攻守转换,出手则多用短打即收。使用器械有锄头、扁担、棍剑等。全国第三届民族运动会,于1986年8月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金涵畲族乡的钟干兴、钟妹銮和八都猴盾村雷明祥、雷美凤参加,表演了“打尺寸”、龙尊、虎尊及对棍等,获表演奖。

知识出处

蕉城畲族村落

《蕉城畲族村落》

本书内容包括:概述、畲村轶事、畲村新貌、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村人物、习俗、故事传说、附篇。记述了蕉城区畲族村落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