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双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蕉城畲族村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4465
颗粒名称: 畲族双音
分类号: K295.73
页数: 2
页码: 156-157
摘要: 老早就听说畲族有多声部的歌唱音乐,但走遍了福安、福鼎与霞浦3县都没有听说到,当我们快要绝望时,终于在宁德发现了。这是一种带有轮唱性质的二声部,目前这种唱法还只流传在靠北部的七都、八都、九都这三个乡的范围以内,据说福安甘棠上面也有。十几年以前,由于互相比多、比快,从赛歌中产生了这种唱法。现在也多半是先用普通的对唱法在前半夜试试对方的才学后,如果是对手,到后半夜时,就开始唱“双音”。也有在结婚时,男方的轿子抬到女方家时,女方的妇女们就与轿夫们对唱这种调。我们认为这两种原因都有,而照目前来看前一种还占着主要地位。
关键词: 蕉城区 畲族 双音

内容

老早就听说畲族有多声部的歌唱音乐,但走遍了福安、福鼎与霞浦3县都没有听说到,当我们快要绝望时,终于在宁德发现了。这是一种带有轮唱性质的二声部,目前这种唱法还只流传在靠北部的七都、八都、九都这三个乡的范围以内,据说福安甘棠上面也有。原来多半是那些歌唱得多、唱得好的人才会唱,现在会唱得人也不算少了。十几年以前,由于互相比多、比快,从赛歌中产生了这种唱法。现在也多半是先用普通的对唱法在前半夜试试对方的才学后,如果是对手,到后半夜时,就开始唱“双音”。
  也有在结婚时,男方的轿子抬到女方家时,女方的妇女们就与轿夫们对唱这种调。由于唱起来十分热烈紧张,当地群众都很喜欢这种唱法。
  “双音”唱法有这几个特点。
  1、演唱。由男女二人重唱,可以由男的先唱,也可由女的先唱,男子一般都用假音,有时也用本嗓音唱,听起来后者声部更为清楚。
  2、前后距离。有两种:第二人可以晚2个字进来,也可以晚4个字进来,而以后者较为好唱,间隔其他的字数都说“唱不来”。有几个人开始晚唱4个字,唱完十条一直还是坚持4个字的距离;有的人开始晚唱4个字,后来又变为2个字,有时干脆变成齐唱了。这没有一定之规,与演唱技术也有关。
  3、节奏。有较紧凑、节奏性较强的,有较宽广、拉长音的。2个人的节奏基本上是统一的,而又有自己进行的规律,有时好像还有故意交错的意思。我们听起来,节奏较宽的那种能够清楚地听出两个声部的结合来,比较好听。
  4、曲调。基本上就是“福宁调”。唱双音的时候,有的人唱起来,完全像轮唱,两个曲调完全一样,但也有的人唱起来两个曲调不完全一样。这可以由两种理解:
  (1)原来演唱福宁调时,各人就因嗓音高低、语言、爱好等关系有着不完全相同的音调,在这里也就自然地形成了两个声部。
  (2)歌手们有意识地变化自己的声部,以达到丰富的音乐效果。
  我们认为这两种原因都有,而照目前来看前一种还占着主要地位。总之,这种唱法还没有形成一种固定的形式,在音程的结合上,也还没有一定的规律,还处在比较年轻、原始的状态。但很清楚的一点就是畲族群众中已有一部分人不满足单声部的对唱了,于是从赛歌中产生了二声部,并且在自己的演唱中感到单纯的轮唱还不够丰富,而开始在节奏、曲调上追求一定的变化。类似这样的结合,我们在霞浦水门乡草岗村也偶然听到一次,那是由浙江平阳人裁缝雷延真唱出的。在一次歌会上,当妇女们唱头两句时,他不唱,唱第三句时,他晚一个字跟进来,到第四句时二人又同时开始,节奏相同,曲调略有不同。他说这种唱法当地人还有人会唱,但我们没有听见,不知这是一种偶然的唱法,或已成为一种演唱形式,还有待调查。民间音乐中多声部结合,在我国还是很少有的事,我们为它的产生与发现而兴奋,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重视并帮助它发展。

知识出处

蕉城畲族村落

《蕉城畲族村落》

本书内容包括:概述、畲村轶事、畲村新貌、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村人物、习俗、故事传说、附篇。记述了蕉城区畲族村落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人物

郑小瑛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