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畲村——溪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蕉城畲族村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4457
颗粒名称: 美丽的畲村——溪旁
分类号: K295.73
页数: 5
页码: 143-147
摘要: 溪旁畲族村,是洋中镇唯一的少数民族行政村,2015年10月17日经蕉城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位于蕉城区好西乡洋中镇的东北部,东与东山村隔溪相望,西临龟山东麓,南与洋中村接壤,北与板头村毗邻。境域面积10.6平方公里,下辖溪旁、桥头、中和坪、雷厝等4个自然村,耕地120亩,山林126.6亩,行政村总人口921人,其中畲族雷氏人口约300人,占32.6%,主要分布在溪旁、雷厝2个自然村,村民委员会设立在溪旁自然村。修建祠堂在畲族同胞的心目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收入提高了,畲村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于是,溪旁村建设更大规模的祠堂。今年镇党委、政府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思路,改造提高传统农业。
关键词: 蕉城区 溪旁村 畲族

内容

溪旁畲族村,是洋中镇唯一的少数民族行政村,2015年10月17日经蕉城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位于蕉城区好西乡洋中镇的东北部,东与东山村隔溪相望,西临龟山东麓,南与洋中村接壤,北与板头村毗邻。境域面积10.6平方公里,下辖溪旁、桥头、中和坪、雷厝等4个自然村,耕地120亩,山林126.6亩,行政村总人口921人,其中畲族雷氏人口约300人,占32.6%,主要分布在溪旁、雷厝2个自然村,村民委员会设立在溪旁自然村。
  乡村源流与人物风采
  溪旁雷氏始祖克明公(公元1401年~1490年前后)于明朝永乐(公元1424年)后由古田县大桥镇梅坪村进入溪旁。在祖德润泽下,枝荣叶茂人丁兴旺,继承并保留了原汁原味的畲族传统农耕生活,拥有深厚的畲族文化底蕴与浓厚的畲族文化氛围。
  溪旁境内的宗祠虽年代久远,陈旧不堪,但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和宗族的权威性,宗祠保持完好,早期一般畲村议事、祭祀等族内活动都在“祖厝”的公厅内举行。对于畲族而言,祠堂既是畲族的组织实体,又是畲族权威的象征,同时也是雷氏族人进行文化交流与教化的场所。修建祠堂在畲族同胞的心目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收入提高了,畲村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于是,溪旁村建设更大规模的祠堂。如今只把部分的活动转移到新建的祠堂中进行,部分还保留在“祖厝”进行。
  在漫长的革命历程中,畲村也涌现许多杰出人物。其中雷应清将军(1922--2000)出生于洋中镇溪旁省溪。一九三六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闽东红军独立师一纵队通讯员、文书、宣传员、新四军警卫队长、连指导员、营指导员、师政治部组织科长、团政委。一九五0年任华东军区组建的老战士抗美援朝志愿军团政委、党委书记,率部入朝参加抗美援朝作战。后任26军76师228团政委、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等职。一九五四年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深造,毕业后任福建省军区兵役局副局长、后勤部政委、党委书记、军区顾问(副军级、少将军衔)。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旗勋章,一九八八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浓郁的畲村文化
  从洋中桥头到溪旁村,沿溪约七八里的路程,一路上风光旖旎、绿树成荫、溪水清冽。偶尔,还可遇上畲乡儿女风趣热闹、古朴纯厚、喜乐祥和的婚嫁迎亲队伍。到了村里,自成一格的畲族年节、鲜艳的畲族服饰、引以为豪的畲族青草药,处处闪耀着畲村文化的诱人风采。
  年节也叫春节,是畲族最隆重和热闹的节日。从农历12月24日的“祭灶”、“送神”畲族就开始过新年了。
  祭灶神后,就准备除夕的“年夜饭”,合家“围炉”。家家蒸制“黄金糍”。吃“黄金糍”是畲民过新年的特色之一。
  溪旁畲民流传“糯米做糍圆又圆,香麻拉糍甜粘粘”的顺口溜,表示畲家人团圆共享天伦之乐和来年日子更甜美的意愿。除夕夜全家“吃隔岁”(即吃“年夜饭”),这是畲民最欢乐的时刻,一边尽情地享受美味佳肴,一边抒发追求来年日子过得更比今年好的愿望。
  “围炉”后,主妇选一根直径约七、八厘米粗的楮楮木放在灶膛里燃烧,烧至一定火候以灰烬掩埋之,使之不至熄灭,备为正月初一的火种,俗称“隔年猪(楮)”或“留隔年火种”。是夜,万家灯火,通宵达旦,尽情欢乐“守岁”。
  所谓“守岁”就是“守祟”,意在防“祟”入室伤害儿童。初一清晨,鸡鸣第一声,各个畲民不约而同打开厅门,燃放大炮(即双响纸炮),人们走家串户,平辈互相道贺新年大吉,晚辈向长辈拜年,主妇争先恐后到井里挑水,煮线面充作早餐,寓意家人平安长寿;儿童三五成群到竹村里“摇竹娘”,边摇边唱道:“摇竹娘,摇竹娘,你长我也长,旧年是你长,新年让我长,明年你我一样长。”以示像毛竹一样茁壮成年。活动一直持续至“元霄节”,欢度新春佳节才告结束。
  农历“三月三”是畲族的传统节日,溪旁畲民的传统活动是在野外或路旁烧乌米饭吃,故“三月三”也称乌饭节。
  相传在唐代,畲族首领雷万兴、蓝奉高领导畲民反抗当时的统治阶级,被朝廷军队围困在山上。粮断援绝,处境十分艰难,眼看有全军覆灭的危险,时值隆冬季节,天寒地冻,山里各种植物都已脱叶落果,唯有一种叫乌稔的野生植物,枝条上还挂有串串的甜果。畲军采集回营,食之香甜可口,便传令全军四出采集,将士们就靠吃这种叫“乌稔”的野果充饥,度过年关。
  第二年三月初三杀出重围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后来畲民为分享雷万兴抗击官军胜利的喜悦,每年三月初三日出门“踏青”,采集乌稔叶,蒸制乌米饭,世代相沿,衍成风俗。
  如今,畲民为纪念民族英雄雷万兴,每年“三月三”都要蒸制乌米饭,合家共餐,馈赠亲友。举办舞会,集体对歌,欢度节日。特别是近几年来,溪旁畲民欢度这个古老的节日更加热烈和丰富多彩。
  现在,溪旁畲族有部分畲民在“三月三”这天吃红豆饭来代替乌米饭,作为这一节日来继承。
  乌米饭、“女儿红”、千层糕、三鲜粽子、畲茶、畲族青草药是畲族文化代表作。
  畲茶飘香
  俗话说“好山好水出好茶”。溪旁畲村,这里森林葱茏、茶田叠翠、云雾缥缈,是生产优质铁观音茶的好地方。“畲茶”在众铁观音爱好者中口耳相传,声名远扬。
  “垅垅茶田青玉阶,片片烟云绕相随”,如此茶园、如此美景,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丝丝的茶香。瞧,茶山上畲女们忙着采茶呢!
  美好前程
  今年镇党委、政府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思路,改造提高传统农业。充分依托当地土地、河流、林地等优势资源,利用现代技术提升传统种养业,鼓励村民优化种养结构,发展特色种植、养殖,提高经济效益。确立了“种养业立村、开发富村、科技兴村、依法治村”的工作思路,要求畲村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农业生产,充分挖掘畲族生产生活习俗特色资源,积极生产具有畲族特色的传统手工食品,较大幅度的提高畲村农民人均收入。为实现打造“和谐畲村、效益畲村、生态畲村”的奋斗目标奠定扎实的基础。溪旁畲族村正以更加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知识出处

蕉城畲族村落

《蕉城畲族村落》

本书内容包括:概述、畲村轶事、畲村新貌、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村人物、习俗、故事传说、附篇。记述了蕉城区畲族村落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人物

雷李莺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