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畲村新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蕉城畲族村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4450
颗粒名称: 第三章 畲村新貌
分类号: K295.73
页数: 34
页码: 123-155
摘要: 本章节记述了对畲村九仙灾后的华丽嬗变、猴年春日走猴盾、上金贝:畲村的花样年华、美丽的畲村——溪旁、八斗:一个小畲村的美丽转身、畲地人家的成长记忆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蕉城区 畲村 新貌

内容

畲村九仙灾后的华丽嬗变
  林玉辉郑贻雄
  初夏时节,笔者来到蕉城区九都镇九仙村,穿过写着“九仙畲族村”的门楼,一幅长6米、宽2米的“畲家习武图”映入眼帘。
  再往里走,只见一座座三层小楼,统一都刷成乳白色,分外整齐。楼房旁孩童追逐玩耍,茶农拿着剪刀修剪茶园……好一幅美丽而惬意的夏日乡村图!
  这是一个闽东宁屏路沿线的小山村,1987年曾经遭受泥石流的灭顶之灾,但在各级党政领导的关怀帮助下,通过20多年自强不息的艰苦奋斗,终于在昔日灾后的废墟上建造出了崭新的村庄。
  畲村受灾书记牵挂
  九仙村隶属宁德市蕉城区九都镇,在霍童溪沿岸,距镇区2公里。这里土地肥沃,耕地750亩,茶、果、竹、林面积达4600多亩。祖祖辈辈主要依靠传统的农业种植、茶叶粗加工、零散家禽养殖等生产模式自给自足,用淳朴和勤劳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儿女。
  1987年9月11日凌晨,12号强台风袭击宁德,九仙村上九仙自然村突遇山洪暴发,3000多方的泥石流从村后500米高的山坡上直泻而下,一夜之间,建在山间的小畲村全被乱石、泥土和断砖、碎瓦覆盖,死亡31人,经济损失更是惨重……望着世代生活的村子化为一片废墟,亲人不幸罹难,村民们悲痛欲绝,哭声震天。
  畲家遇难,惊动了四面八方。地、县、乡领导连夜赶赴现场,亲切慰问受灾的畲族兄弟姐妹和遇难者家属。1989年春节和1990年元月,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两度深入九仙村,走访慰问受灾群众。第一次座谈会在村民钟郑英的新房里举行。灾难令其失去了10位亲人。钟郑英听不懂普通话,习书记握着她的手,令其倍感亲切。村干部转达了习书记的意思,盼她坚强生活,好好养育子女。习近平了解其一家四口一年仅收10担粮食,生活异常拮据,于是吩咐乡干部给予重视并解决。次日第二天,乡干部就送5担粮食到钟郑英家里。第二次走访过程中,习书记路遇一赤脚男子正在拾荒,经了解得知此人乃村中一名唤哑巴的乞丐,无父母子女且口不能言,习书记立即吩咐通讯员下山购买两双解放鞋赠予哑巴,并嘱咐乡干部制定政策,建立相应的帮扶措施,令其今后能自力更生。随后习书记实地考察了造福工程进度,慰问了受灾群众,并要求基层干部“要以时不我待的担当精神,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扶持力度,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确保如期啃下少数民族脱贫这块‘硬骨头’,确保各族群众如期实现全面小康。”此后,习近平同志念念不忘九仙村受灾群众,在调离宁德后还时常过问恢复重建和群众生产生活的情况。后来,习近平同志担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时,专门把茅草房改造、畲民下山和“连家船”船民上岸定居列为我省“造福工程”的重点项目,九仙村也因此列入“造福工程”重点扶持对象。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九仙村畲族群众齐心协力重建家园。建村没钱,县政府紧急补助10万元帮助灾民购买建筑材料;迁居没地,邻近的汉族云气村划出公路边名叫枇杷岗的16亩田地作为建立新村的宅基地。一年以后,遭受泥石流灾害的上九仙村受灾群众全部搬进枇杷岗新村。从此,畲村九仙逐渐焕发勃勃生机。
  发展生产 立志脱贫
  “住上好房子还不够,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才是关键。”村支书兰珠凑心里明白,虽然重灾之后,上级党委政府和领导的关心扶持很多,但要脱贫致富,还是要靠村民们自己的双手。九仙村有山林面积多达数千亩,适宜种植茶叶的荒地荒山资源丰富,气候土壤也适宜茶叶生长,必须从这里开启发展之路。
  有想法还要有机遇!1991年,恰逢当年宁德市(县级)掀起开发性生产热潮,九都镇供给九仙村32万株茶苗,扶持畲村群众种植茶园100多亩。这下村民们个个来劲了,村干部更是卯足劲,积极与镇里的茶叶龙头企业—宁思源茶厂对接,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打开销售增收渠道。通过建立“支提山茶果专业合作社”,试点先行、强化培训、科学管理、推广种植茶叶新品种,年均培训群众800多人次。
  连片扶贫开发茶叶,增强了群众增收“造血”能力。这几年,在上级扶贫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全村目前已发展茶园600多亩,基本实现了规模化种植,村民们的腰包慢慢鼓起来了。
  这时,九仙村两委深刻认识到,脱贫致富仅靠一条腿走路不是长久之计,不发展多项产业就不能缓解最深层的贫困,也不能彻底摆脱落后面貌。2010年以来,在村两委的引领下,全村推广种植夏橙120亩、芦柑100亩;在上坑等自然村新建毛竹垦复示范片,引导带动群众完成毛竹垦复700亩,不断提高毛竹产值;在村域范围内新建养猪场7家,圈养生猪1000余头,家禽舍2座,饲养殖家禽2200余只。
  与此同时,作为宁德市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在各级部门关心扶持下,一项项帮扶举措正在彻底改变九仙畲村的面貌:
  为打破“行路难”瓶颈,该村整合农村公路改造、一事一议等项目,新建新村至佰院、上坑等通村公路4条13公里,使全村所有自然村通上了水泥路……为解决“饮水缺”难题,村主任钟朱文多次跑到县里争取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和自来水入户工程,并着手改造了5000米的自来水管,使得村民喝上了自来水,根本上解决全村居民生活用水难题……
  为打破“环境差”窘境,结合财政奖补“美丽乡村”示范村项目,对全村进行绿化美化、危旧建筑物拆除、外立面改造及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配套环卫服务等,畲村“脏、乱、差”的现状得到根本改观……
  现在,华灯初上时分,宁屏路岙外线过往人群在经过九仙村的时候,纷纷感叹道:九仙村的夜景工程这么漂亮,简直就是“小碧桂园”!
  赶上机遇 绘制蓝图
  2014年3月,随着衢宁铁路征地公告的张贴,九仙全村沸腾,村民们纷纷奔走相告“来了!来了!火车真的要来了,咱们村要建火车站啦!”。原来,衢宁铁路项目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马上要动工建设!这条北起浙江衢州,南至福建宁德的铁路,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铁路干线之一,全长366.5公里。衢宁铁路九都镇征迁工作涉及九仙村等6个行政村,将在九仙设立蕉城火车站物流集散中心,这对于改善九都沿线地区交通运输环境,带动沿线旅游等资源开发,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各级党委、政府及各部门的大力扶持下,我们有信心将九仙村打造成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畲族村寨。”看着一天一变化的九仙村,村党支部书记兰珠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而在接下来的短短几个月时间内,群众自动配合安征迁工作,顺利完成了122亩的土地征用和36座房屋拆迁。而今,一台台挖掘机正在村里热火朝天的进行施工。紧张有序的机械声、欢快的溪流声、阵阵的林涛声、村民欢乐的歌舞声,汇成一曲曲优美的乡村欢乐曲,在畲家山寨的上空回荡……
  “借力衢宁铁路火车站在这里修建,九仙村预计投入163万元,建设畲家风情街和文化广场,修建茶山休闲步道,发展畲族旅游业来促进群众增收。”九都镇党委书记陈良生说。
  在建中的蕉城火车站、停车场、垃圾中转站、安全饮水管道、畲家文化广场、畲家农耕文化展示馆、村民文体活动中心……还有拟打造成全区最好的农村小区—“九仙花园”安置小区也已开工建设。伴随着众多政策、项目的扶持,九仙村迎来翻天覆地变化,村民们的居住环境变好了,生活也改善了,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华丽嬗变的背后,是各级党委政府对灾后建设的倾斜和扶持,是九仙村“两委”带领群众战天斗地、攻坚克难的身影。实践证明,灾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受灾后失去信心。畲族人的图腾正是百鸟之王—凤凰。在九仙村的重建和扶贫的攻坚战中,九仙村的村民们坚定信心,自强不息,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毅力,弹奏了一篇战天斗地、脱贫致富的精彩乐章!
  猴年春日走猴盾
  萧何
  猴年初春一日,走进了慕名已久的猴盾。
  猴盾是个畲族村寨,坐落在宁德八都镇东北的平湖山上,海拔两百多米。车出蕉城城区,走半个多小时国道,再盘山而上,二十来分钟就到了。小小村落,古树参天,高大的香枫、石楠、榕树围村而立。一下车,花木的幽香、泥土的芳香和着春日的温馨扑面而来。
  村党支书在村口迎接。名字叫雷兰妹,却是个敦实的畲族汉子。
  先看看茶园吧,他建议。一条刚修不久的水泥道向前延伸,道的两旁是一垄垄绿油油的茶叶。车往上,茶园越来越宽广,视野也越来越开阔。以往也看过很多茶园,都是从下往上延展。层层叠叠的,就像梯田一样。而这里的茶园,更像是一个大湖面,一颗石子不小心丢了进去,湖水随之荡漾开来,一垄垄的茶叶,就是那一圈圈向外荡漾的涟漪,相依相恋,弥漫着少女少男的情愫,散发着春的希望。如此平整的茶园且面积之大,是难得一见的。雷兰妹介绍说,这片就是著名的平湖茶园,现有一千两百多亩,不仅景色优美,也是猴盾村村财的重要来源。我不禁想起吉林长白山上的森林火警瞭望台,登上用木头钉成的塔台,四周美景尽收眼底。我随即建议说,可以在这里搞个高空俯瞰的旅游项目,让大家登高拍照,把这片美丽的茶园景色让更多的人分享,也一定会为猴盾带来更多的客人。
  徜徉于茶园间,流连在绿色里。雷兰妹如数家珍地为我们指点:这是一对情侣树、夫妻树,你看他们靠得多紧、爱得多深?这个角度拍照是最好的,《梦回山哈》摄制组来这里拍摄,选的就是这个角度……我问雷兰妹,你天天行走在这里,是什么感觉啊?他说:“不腻。”他的话让我想到了2015年自己为了编好家乡的一本历史文化集子,逮着闲暇就回乡行走而不疲的心情,也让我想起了艾青的那句诗:“为什么我的眼中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雷兰妹属龙,与我同庚。20世纪80年代,二十多岁的他就是猴盾村领导了。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雷兰妹依然坚守在村里。他告诉我说,他也出去闯荡过,生意也有收获,但最后还是觉得家乡要发展,很多事要做起来。2003年,他就开始组织村里人进行新农村建设走在了前头。2005年,雷兰妹去了一趟贵州黄果树,他就想,自己的家乡不比黄果树差。于是,他开始描绘蓝图,并带着村里一帮人一步一脚印地实施。汗水终于换来了回报。2008年,猴盾被列为省级生态示范村;2009年至2011年被列入第十一届省级文明村、宁德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2014年被列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5年,又被选为省级历史古村落。
  闽东的雷姓始祖就是在猴盾扎的根,这里的雷氏祠堂也顺理成章成为了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走入祠堂,抬眼就看到了“汤翊堂”匾,它是畲族的郡望号,告诉人们畲族也是来自中原。“安邦定国功建前朝帝喾高辛亲勅赐,驸马金卿名传后裔皇孙公子免差徭”,这著名的对联写出了畲族的传说与历史。两边墙上绘制着雷姓畲族祖先的英勇故事,展现了这个民族不屈的精神。
  在猴盾,有三件宝贝:雷氏族谱、祖图、龙头杖。雷氏族谱,记载着猴盾村雷氏家族从明末清初搬迁到这里后四百三十多年来各个雷姓家族子孙世系情况。祖图又称“太公图”“永远图记”“长联”“环山袖”等。该图绘制于清道光年间,以土布为底,平图勾勒,横幅长卷。以盘瓠传说为依托,展示了畲族历史发展、社会生产、文化习俗等。龙头杖是一根雕有龙首状的师杖,也称“龙首杖”“法杖”,是为了纪念畲族祖先创业艰辛和功绩而打造的,也是一种远祖威权的象征。每一系家族珍藏一根。有长短两种,长者四尺多,藏于祠堂,短者两尺多,置于祖箱。当然,这些宝贝平日里是不轻易示人的。
  在古街尽头,一座乳白色二层楼建筑物是村畲族文化馆。拾阶而入,一楼阅览厅宽敞明亮,信息网络室、图书馆等一应俱全;二楼的畲族历史文化展厅也内容丰富,让人领略了畲族农耕文化的独特久远。雷兰妹介绍说,村里还有一支歌舞队,每逢节日或活动都要进行表演。像“上刀山”“下火海”等传统节目也在重要节日里再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畲族文化中的瑰宝—畲族双音。它与其他畲族山歌不同的是,以其独特的演唱方式和声部音乐复调组合形式,被列入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猴盾村的雷美凤,就是这个项目的传承人。她的歌声已经被收入了飞天U盘,唱上了太空。可惜,今天我们来的不是时候,无缘得见那些激动人心的现场表演,也没有机会聆听到雷美凤的清亮歌声,但我还是为畲族文化在猴盾能得到如此好的保护而击掌。
  在干净的村落小道上行走,在百香果步道里漫步。因为年前的霜冻,百香果多已落果,但依然保存着生命的气息,它让人联想往日里这里热闹的景象,也让人相信,春天过后,这里又将是一派生机勃勃。村部前有一潭碧绿的水。有了水,山村的一切也就更加自由灵动了。忽然,一只野鸭在水塘上空盘旋,我抓起相机按下快门,抓拍到了数张野鸭舒张曼舞的身姿。雷兰妹说,这可是很难得的一见哦,说明你是一名贵客。村部不大,但建得很精致。村部前面不远处,就是一座笔架山。雷兰妹自豪地说:“我们希望越来越有文化,用文化来建设自己的家乡。”用文化建设自己的家乡,能说出这样话的村干部,特别让人钦佩。我对畲族基层干部的素质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村的一头有座古庙,庙的路边有一块清朝光绪年间的石刻:禁止乞讨碑。据史料记载,当年闽东一带乞讨人数甚多,有时乞讨人员肆无忌惮发展成为了抢劫。官府为了维护治安,在很多地方都立下了这样的碑。我在想另一个问题:这是否也意味着这些地方在当年还是比较富足的,或者说,这些地方的某些资源得到了官府的关注或肯定,官府需要出面来保护?否则,假如这里是一处穷乡僻壤,无可乞讨的,立这样的碑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答案很快就有了。原来,猴盾曾是闽东茶叶商贸的聚集地,立碑的地方正是古官道所在。而雷志波正是从这里走出的一位著名的大茶商。
  我们准备走出村栈道的时候,看到了一幢四合院式屋子,斑驳的墙上挂着一面牌:雷志波故居。直觉告诉我,这里一定隐藏着许多历史往事,我快步走了进去。
  屋子有两三百平米,前堂后院,依然古朴但显沧桑。据介绍,在同治十三年(1874年),雷志波把自己的住屋辟为了茶庄,并取名“雷震昌号”。我极力想象着这里当年的景象,因为房子内没有提示性文字,历史也就变得缥缈起来,只是悬挂在厅堂上的一面“婺星幻彩”古朴牌匾,将这一古宅的历史信息隐约透露给了人们。据民国《雷氏宗谱》记载,雷志波与地处福州府的闽中知县雷铭勋交往甚笃。这块匾,就是雷志波与夫人双寿时,雷铭勋赠送的。
  在清代,宁德县城的陆路有东西两路。东路又称“大岭”,就在今天猴盾村的东部。其必经之地所相邻的水漈又处在霍童溪之畔。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猴盾村水路两便。土生土长的雷志波不仅熟识这一地理位置,聪颖过人的他也看到了其中巨大商机。如果仅靠猴盾一村畲民们在番薯地里套种的那些茶叶—被当地畲民称为“园头茶”的,数量是少之又少,成不了多大气候。于是,雷志波办起了“雷震昌号”茶庄,筹集资金,主动与驻福州的古田茶庄联系,将猴盾作为其茶叶的经销点。很快,经销点吸引了县城的七都漈头、高山,八都的半山、南岗、灵山,九都的九仙、后湖、柴坑、施洋、巫家山、上乌坑,赤溪的社洋、棉石头、尖山等畲家茶农,甚至福安的甘棠、溪潭、穆阳一带畲村茶叶也流向了猴盾。《宁德畲族志》记载,同治年间的“震昌”商号,让零星毛茶合成大堆,使猴盾村一度成为茶叶的集市。
  生意做大了,自然也就少不了纠纷。《雷氏家谱》还记载了这样一段官司。一次,“震昌”商号茶队在码头等待时,附近的村民索要码头费。因为没有达到目的,那伙村民占着人多势众,把“震昌”商号的茶倾倒进了霍童溪。事情闹到了官府,县衙裁定码头村民要赔偿全部茶叶。可是,码头村民凑不齐这么多茶叶,就在茶框里塞上番薯顶数。熟知畲谚“畲汉一家亲,黄土变成金”,且“天资高迈,器宇超凡,海涵地负之襟怀”的雷志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认了。这不仅让码头那一帮村民心服口服,也让更多的人看到了雷志波的胸怀与仁义。
  雷志波的生意也越做越大,从“震昌号”扩展为了“灿记”“庆记”。同村的雷志满的“泰盛号”茶庄也扩展为了“满记”“祥记”。于是,这个四百余人的畲族村落,居然有了五家茶庄,形成了不可小觑的茶叶“畲家阵”。后人研究显示,猴盾茶市在鼎盛时期,头春茶可收购到1500担之多,二春三春能收到2500担。由猴盾运出的茶叶,经水漈的岚尾港码头运到三都澳,再从三都澳源源不断地发往福州、厦门,成为了当时闽海关进出口的大宗货品。如果说,三都澳是“海上茶叶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那么,对雷志波、猴盾村在当年所起的作用,怎么评价应当是都不为过的了。
  在雷志波故居,大家还探讨了一个饶有趣味的问题。雷志波为什么把茶庄命名为“震昌”呢?知情人告诉说,《雷氏家谱》是这样说的,因为这个“有非浅局可规”的雷志波会五行八卦。从字面上看,“震”,八卦之一,卦行代表“雷”。而“昌”字为“兴旺”。取名“震昌”,不正是寓意着“雷氏兴旺”吗?雷志波的才智再一次让人敬佩。
  故居出来,望着用三合土夯实的围墙依然发出的因时光积淀而形成的亮泽,无限感慨从心中油然升起。掐指一算,这房子至少也有一百四十多年了?我对雷兰妹说,这是我今天看到的最有意思的一处景物。因为,历史只有与现实的某些东西勾连起来的时候,它才有可能变得生动可感,也才有可能让更多的当下人从中获得趣味。雷志波、“震昌号”、茶叶、猴盾畲村、三都澳、“海上茶叶之路”、励志、奋斗,这不都是一部流行剧所需要的元素吗?
  雷兰妹也很是兴奋,他腼腆小声地说,有人说我也有点像当年的雷志波。我一下子激灵过来,不是吗,一百多年前的雷志波看准了市场,不仅自己富有了,也带动大家一起富起来;而雷兰妹三十多年来所做的努力,不也是一件让猴盾村更美丽起来、让老百姓更富足起来的事情吗?
  两年前,为了美丽乡村课题做调研,我走了省内的不少乡村,对乡村资源禀赋的开发与利用问题,也有了一些思考。这时我发现,猴盾真是一个集中了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绿色产业、乡村旅游多种资源禀赋于一体的村庄。
  《白虎通义》云:“猴者候也……凭空四望,善于候者也。”我问雷兰妹,村子为什么叫“猴盾”呢?它与猴子有什么关系吗?雷兰妹说,传说先祖看上这里,是因为地形像两只对视的狮子.狮头就是一个面积庞大的平台。现在的村庄就是坐落在一个平台上,而平湖茶园实际上也是一个大平台。因为“狮”在方言中读音不吉利,于是就改称“猴”了。这倒是一个有意思的解说。我还在有关的典籍看到,古代猴盾是写作“猴墩”的。墩,就像土墩那样,似乎与这里地形地貌更贴切。但不管如何,我感到猴盾就像是在等待着什么。雷兰妹带领一般人,把这“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畲村悄悄地打扮着,等待在一个灿烂的春天里,再一下子撩开她美丽的面纱。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雷兰妹们就是一个个守候者,把畲族历史文化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把猴盾的绿水青山精心有加地守护着。
  不知不觉远方己出现了晚霞,但天还没有黑下来的意思,傍晚时分的猴盾多了一层迷人的色彩。与雷兰妹在村口道别。他说:“今天下午过的特别愉快,因为很轻松,有收获,也觉得时间特别长。以往上了一趟茶园,下来就要天黑了。”我感谢他的热心介绍。我说:“哪一天节日村里表演节目的时候,通知我。我一定再来,补上今天的缺憾。”
  回程路上,我想起走过的一些畲族村。如果说,猴盾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纯朴,小仓给人的则是清新,上金贝就多了些神秘,而半月里那就是一份迷人的追忆了。这些几百年前散落在八闽绿水青山间的畲族村寨,因为有了像雷兰妹这样的守候者,今天变得更加闪亮了。
  上金贝:畲村的花样年华
  蓝图提供
  金涵畲族乡上金贝村是一个纯畲族行政村,共3个村民小组,92户279人,距宁德城区6公里,平均海拔325米,地域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24亩,林地面积3185亩。2008年,列入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09年,被确定为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试点村。
  近年来,上金贝村依照国家民委关于实施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的要求,着力打造“民族特色村寨”旅游品牌,2016年上金贝村实现村集体收入3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850元。先后被授予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文明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全国农业休闲示范点,省级“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四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等荣誉称号。2012年12月,福建省委尤权书记深入上金贝畲族村调研,对上金贝村发展特色产业,增加群众经济收入,促进村寨发生深刻变化方面所取得的成效予以充分肯定。
  青山绿水述说“富饶的贫困”
  清康熙中叶有两支钟姓畲民迁入上金贝村,他们分别居住于上金贝村之上下两境。其中一支钟姓族人于清光绪年间编修的《钟氏族谱》云:他们“购置山场,大启尔宇”,“孙枝承荫,累叶敷荣”。至今两境共有82户人家共303人。
  受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带影响,上金贝温暖湿润,夏长冬短,春夏雨热同期,秋冬光温互利,雨水充沛。村民用水主要引自山泉,流量稳定,水质清澈。
  由于相对高差大,造就了上金贝云雾缭绕、变幻多彩的天象景观,或清晨,或傍晚,看红日东升,望夕阳西坠,万千气象,足以游目骋怀。
  村落北面有一片经过多年保护绿荫如盖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苍藤古树纵横交错,奇花异草遍地丛生,习习山风和着悦耳的鸟鸣,可以放浪形骸。周边山地零星分布的竹林,蕴含着无限的宁静,足以畅叙悠情。
  对于有着悠久农耕传统的山居民族畲族来说,山地是上金贝人的栖息地,农耕是上金贝人的生命源泉。村里保留着丰富多彩的畲族传统文化。村民相互交流通用畲族语言,存在畲族宗族文化与巫术信仰,保存畲族服饰,具有民族特色的盘歌、年节、饮食、婚嫁等习俗留存至今。
  历史悠久的金贝寺,为唐代古寺。寺庙原建筑已不复存在,但留有明代的石槽、石柱、石塔,山上散存着盘陀石、乌石马、沥金石、灵响石等,和潜麟沼、双石屏、碧水帘、濛泉井、长老岩、祥云岩等古石,号称金贝十奇。后山的明代僧塔激起后人无限遐想。
  如此独特而又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可以说是上金贝取之不尽的财富,本可以滋养村庄,造福村民。但由于地处山区,上金贝社会经济发展缓慢。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上金贝村基础设施还很薄弱,村里没有机耕路,信息闭塞。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公共服务难以覆盖,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普遍存在。
  村落经济结构单一,村民始终保持农耕的传统,没有从农业以外另辟蹊径,唯一的经济来源在于柴薪与茶叶。村民以出售茶青与柴薪的形式,以原始而被动的状态进入市场。
  农产品商品率较低,村民求一己温饱已属不易,更不用侈谈生活的转折与资本的积累。全村人均纯收入仅千元。
  村里没有工厂企业,也没有规模养殖。受“耐劳杂作、弗事商贾”观念的支配,村民普遍商业意识淡漠,历史上从没有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商人。对于村民而言,市场不过是一个以物易物、解决生活必需品的地理空间。
  守着青山绿水,上金贝人却无法跳出贫困的陷阱;拥有独具魅力的文化生态,却“养在深闺人未识”。这或许令人感到迷惑不解。经济学家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富饶的贫困”。随着时间的演进和历史的推移,面对贫困,上金贝人需要的是力量的蓄积和机遇的把握。
  就这样向前迈了一步
  上世纪90年代上金贝村落经济出现了令人欣喜的拐点,这一直影响到今天的上金贝人。1991年初,有位水果商人租用村集体仓库储存漳州官溪蜜柚,蜜柚的高价位触动了村民。
  基于对家园热土的钟情与对山地种植的娴熟,富有开拓精神的原村书记钟庚真发现上金贝的山地光照充足,水源稳定,土壤性能良好,具有种植蜜柚的理想条件。还由于上金贝海拔略高,气温略低,蜜柚成熟慢,可以和其他地区错开收获期,从而获得更丰厚的回报,这或许是一条符合村情实际的发展路子。
  经过苦心钻研,钟庚真掌握了一套成熟的科学管理技术,便率先引进漳州琯溪蜜柚,与村干部钟绍余、钟碧弟及一位漳州果农合股种了50亩蜜柚。1995年,每亩蜜柚收入近2000元,总收入约十万元。当时种水稻每亩的利润仅千元,且比蜜柚种植成本高,管理费时费工。而蜜柚没有大小年之分,种植一棵的成本仅五六十元,产出的利润达150元。
  随后,钟庚真等村干部在村民大会上为村民算了一笔细账,引导村民因地制宜,自力更生,以市场为导向,放弃一家一户式的分散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联合起来扩大蜜柚种植规模。
  对于扑面而来的市场经济,村民并没有完全的失聪与盲目的抵御,也愿意接受嫁接于传统经济之上的新技术。但由于匮乏农业技术,长期以来,村民种果的积极性并不高。村主干已有的栽培经验,让村民少了几分曲折和创新的成本,也让村民逐步意识到本地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潜能,并形成广泛的模仿效应。于是,家家户户种起了蜜柚,全村种植面积达500多亩。
  金贝蜜柚具有晚熟、酸甜适口等特点。市场常识是,越有特色的产品和产业,越具有不可替代性,越具有市场竞争优势,越能够做大做强。每年还未等蜜柚成熟,客商的订单就已纷至沓来,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回报。
  蜜柚已然成为村民增收的一个主导性的优势产业。当村民们都在品尝丰收的喜悦时,却有一个例外,村主任钟庚真在忙于帮助村民种植蜜柚的同时,疏忽了对自家50亩蜜柚的照料,造成减产,损失了一半的收入。
  当金涵畲族乡其他的山区村陆续因为贫困搬离了自己的家园时,上金贝人因为种植蜜柚,增加了经济收入,继续与青山为伴,不离不弃。
  在市场化的进程中,村民很好地处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学会了处理与市场的关系。在金涵乡党委政府的帮助下,村里成立了上金贝蜜柚协会。协会主要进行种植管理培训及营销网络建设,并以基地带农户,以科技创效益,为种植户提供资金、技术培训、经营销路等方面的服务。
  在对蜜柚挥洒汗水的同时,村民也逐步增强了自我发展能力。他们不仅学到了先进的种植技术,还学到了市场营销技巧,畲民传统内敛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模式也在悄悄改变,商品观念和市场意识逐渐萌芽。当“金贝蜜柚”降临在上金贝村时,其意义在于上金贝人拥有了敲开市场大门的金钥匙。
  实践告诉人们,探求乡村市场经济发展之路,比较便捷和切实可行的,仍须关注村民的主业,即种植业本身。500多亩的“金贝蜜柚”是标志性的吉祥物,它敲开了市场大门,在随之而来的新农村建设中,“金贝蜜柚”仍然是上金贝不可或缺的“绿色银行”。
  在阳光最饱满的季节绽放
  跨入21世纪的前几年,上金贝还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个畲族小村庄。2006—2008年,上金贝先后被列入蕉城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宁德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进入新农村建设跨越式发展阶段,逐渐为外人所熟知。
  新农村建设项目对于上金贝村而言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宁德市委常委、蕉城区委书记郑民生告诉笔者,当初选择上金贝作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是因为这里是一个纯少数民族村,虽然比较落后,但生态保护得非常好,而且有区位优势,离市区仅六七公里。
  于是,在宁德市委常委会上,郑民生建议,在原有9个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外再加一个上金贝村,并主动要求除原挂点的柘荣县下村外,再挂上金贝。他的建议得到常委会的采纳。从此,他对上金贝倾注了无限的深情,巨大的心力。为了上金贝的发展,他几乎耗费了所有的双休日时间。村民们都由衷地说,“郑书记是上金贝畲家人的亲戚,一年会来百来趟。从制定规划开始,上金贝走的每一步,都和郑书记分不开。”
  在全盘考虑上金贝资源、区位、市场需求等综合因素之后,郑民生书记请来福建农林大学专家,以生活、生产、生态和谐为理念,从高优农业和民族村寨旅游长远发展出发,制定了一个高起点、前瞻性的规划——《金涵畲族乡上金贝村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
  《规划》不仅在上金贝的新农村建设中继续将农业生产作为村民获取经济利益的主要途径,还着意将民族村寨旅游的开发融于新农村建设之中,将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生态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加工转化,并推向市场。具体措施是,以畲乡风情为亮点,融特色农业、乡村休闲、科普教育、人文体验等为一体,建设多功能、多产品、多效益的畲家寨。郑民生书记协调各有关部门,筹集1000多万资金,落实在上金贝各个项目的建设中。
  拥有雄厚科研实力的福建省农科院也在郑书记的协调下直接介入,实施“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在闽东山区畲家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与示范实施”项目,努力探索“充分挖掘资源、科技提升产业、服务增加收入”的山区少数民族聚居村新农村建设的路子。
  针对上金贝村人才匮乏、农产品包装推销能力弱、农民增收不显著等问题,专家们向村民推广蜜柚绿色生态栽培技术。之后村民每年收获的金贝蜜柚果大、质优、产量高,每公斤价格也相应提高0.4元。仅此一项,村民每年增收50万元。专家们还帮助村民印制1000个金贝蜜柚礼品包装盒,经过精包装后的金贝蜜柚是收购价格的1.2倍。
  将村里30亩冷烂田变身荷花池,被誉省农科院专家的神来之笔。初夏时节,接天的莲叶和体态娜婀的荷花吸引各地游客和拍客。在观赏之余,他们还喜欢买些莲蓬、莲子、莲藕,这又给村民带来每亩两三千元的经济收入。在此之前冷烂田种植的水稻每亩收入不足千元。
  农技专家还为村里引进推广高新品种“黄观音”、“金观音”等茶叶优良品种,改造500亩低产茶园,指导村民科学的栽培与管理。此外,还引进了多种珍贵果树和花草,开发建设了葡萄沟、畲家百草园、樱花谷等系列农业观光园。
  基础设施得到彻底改善,山村的封闭受到强烈的震撼,“4.7公里的进山公路原来只有3.5米宽,后来拓宽到4.5米,现在又拓宽到7米,可以容纳两部大车交会。”村副书记祝杰伟介绍说。高标准的村级客运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公交车开进了村,村民们喜不自禁:“过去出行很不容易,近几年道路硬化之后稍有改善,但也只能靠农用车和摩的。现在坐公交车只要花一元钱就能进出村里,两元钱就可以进市区。”他们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接受到新信息、新观念,视野也更加广阔了。
  除了道路交通建设之外,上金贝村的通讯、供电、卫生设施、给排水系统等也进一步完善,居住功能更加齐全,环境更加整洁。新建小水库库容6000方,解决了村庄绿化、饮用水净化。污水处理池日处理污水能力200吨。村里还聘请了两名专职保洁员。安装了路灯、架设了广告宣传栏。村假日团支部还每月组织一次清洁家园的活动。
  2008年,曾随机抽样调查30户村民对村庄环境状况满意程度,结果显示,村民满意率达100%。同年,宁德市委将建设“新农村建设示范园、畲族风情园和郊区观光休闲园”的“三园”确定为上金贝村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三园”的科学定位,既是一项新的拓展,也是一个新的高度。为了推动蕉城区旅游业发展,区委选取了上金贝作为试验基地,通过运作,以积累经验。
  随着民族村寨旅游项目的开发,旅游活动中所产生的“游、食、住、行、购、娱”等消费,有效地带动了餐饮服务、商业网点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吸收了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优化了畲村的经济结构。村集体经营“畲寨酒楼”宾馆1家,保持畲族传统风味的“菅粽”、“乌米饭”、“畲家酒”,深受游客青睐。村民创办了3家“农家乐”,2个农产品销售摊点,5家便利店。
  短短5年,随着高优农业和民族村寨旅游的逐步推进,村民年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3000多元跃升为2009年的6000多元。
  上金贝村千年等一回的沧桑巨变,引起了各界广泛的关注。2008年2月,福建省农村清洁行动领导小组授予全省农村家园清洁行动示范村。6月,中共福建省委授予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10月,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财政厅授予福建省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2009年7月3日,国家民委主任杨晶和党组书记、副主任杨传堂在国家民委《民族工作简报》(第51期)作出批示:“福建省宁德市上金贝畲族村在省、市各级组织和部门的支持下,大力发展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科学规划、增强活力,突出特色、惠及群众,取得了明显成效,成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这充分体现了福建省各级组织认真学习贯彻省委、省政府部署,对民族工作的高度重视;充分体现了福建省各族群众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立足实际,创造性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智慧和力量。”同年,上金贝村被国家民委确定为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试点村。2009年8月,福建省妇联授予省级巾帼科技致富示范村,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福建省第十届文明村镇。12月,福建省环境保护厅授予福建省生态村。同年,上金贝被国家旅游质量评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上金贝村建设民族特色村寨的经验得到了国家民委主要领导的肯定。
  在2012年9月举办的宁德市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启动仪式上,“霍童洞天—上金贝畲家寨”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正式开放。如今,上金贝村正逐步建设成为以畲乡风情为亮点,融农业生产、乡村休闲、避暑度假、康体健身、科普教育、人文体验为一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美丽的畲村——溪旁
  雷李莺
  溪旁畲族村,是洋中镇唯一的少数民族行政村,2015年10月17日经蕉城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位于蕉城区好西乡洋中镇的东北部,东与东山村隔溪相望,西临龟山东麓,南与洋中村接壤,北与板头村毗邻。境域面积10.6平方公里,下辖溪旁、桥头、中和坪、雷厝等4个自然村,耕地120亩,山林126.6亩,行政村总人口921人,其中畲族雷氏人口约300人,占32.6%,主要分布在溪旁、雷厝2个自然村,村民委员会设立在溪旁自然村。
  乡村源流与人物风采
  溪旁雷氏始祖克明公(公元1401年~1490年前后)于明朝永乐(公元1424年)后由古田县大桥镇梅坪村进入溪旁。在祖德润泽下,枝荣叶茂人丁兴旺,继承并保留了原汁原味的畲族传统农耕生活,拥有深厚的畲族文化底蕴与浓厚的畲族文化氛围。
  溪旁境内的宗祠虽年代久远,陈旧不堪,但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和宗族的权威性,宗祠保持完好,早期一般畲村议事、祭祀等族内活动都在“祖厝”的公厅内举行。对于畲族而言,祠堂既是畲族的组织实体,又是畲族权威的象征,同时也是雷氏族人进行文化交流与教化的场所。修建祠堂在畲族同胞的心目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收入提高了,畲村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于是,溪旁村建设更大规模的祠堂。如今只把部分的活动转移到新建的祠堂中进行,部分还保留在“祖厝”进行。
  在漫长的革命历程中,畲村也涌现许多杰出人物。其中雷应清将军(1922--2000)出生于洋中镇溪旁省溪。一九三六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闽东红军独立师一纵队通讯员、文书、宣传员、新四军警卫队长、连指导员、营指导员、师政治部组织科长、团政委。一九五0年任华东军区组建的老战士抗美援朝志愿军团政委、党委书记,率部入朝参加抗美援朝作战。后任26军76师228团政委、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等职。一九五四年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深造,毕业后任福建省军区兵役局副局长、后勤部政委、党委书记、军区顾问(副军级、少将军衔)。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旗勋章,一九八八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浓郁的畲村文化
  从洋中桥头到溪旁村,沿溪约七八里的路程,一路上风光旖旎、绿树成荫、溪水清冽。偶尔,还可遇上畲乡儿女风趣热闹、古朴纯厚、喜乐祥和的婚嫁迎亲队伍。到了村里,自成一格的畲族年节、鲜艳的畲族服饰、引以为豪的畲族青草药,处处闪耀着畲村文化的诱人风采。
  年节也叫春节,是畲族最隆重和热闹的节日。从农历12月24日的“祭灶”、“送神”畲族就开始过新年了。
  祭灶神后,就准备除夕的“年夜饭”,合家“围炉”。家家蒸制“黄金糍”。吃“黄金糍”是畲民过新年的特色之一。
  溪旁畲民流传“糯米做糍圆又圆,香麻拉糍甜粘粘”的顺口溜,表示畲家人团圆共享天伦之乐和来年日子更甜美的意愿。除夕夜全家“吃隔岁”(即吃“年夜饭”),这是畲民最欢乐的时刻,一边尽情地享受美味佳肴,一边抒发追求来年日子过得更比今年好的愿望。
  “围炉”后,主妇选一根直径约七、八厘米粗的楮楮木放在灶膛里燃烧,烧至一定火候以灰烬掩埋之,使之不至熄灭,备为正月初一的火种,俗称“隔年猪(楮)”或“留隔年火种”。是夜,万家灯火,通宵达旦,尽情欢乐“守岁”。
  所谓“守岁”就是“守祟”,意在防“祟”入室伤害儿童。初一清晨,鸡鸣第一声,各个畲民不约而同打开厅门,燃放大炮(即双响纸炮),人们走家串户,平辈互相道贺新年大吉,晚辈向长辈拜年,主妇争先恐后到井里挑水,煮线面充作早餐,寓意家人平安长寿;儿童三五成群到竹村里“摇竹娘”,边摇边唱道:“摇竹娘,摇竹娘,你长我也长,旧年是你长,新年让我长,明年你我一样长。”以示像毛竹一样茁壮成年。活动一直持续至“元霄节”,欢度新春佳节才告结束。
  农历“三月三”是畲族的传统节日,溪旁畲民的传统活动是在野外或路旁烧乌米饭吃,故“三月三”也称乌饭节。
  相传在唐代,畲族首领雷万兴、蓝奉高领导畲民反抗当时的统治阶级,被朝廷军队围困在山上。粮断援绝,处境十分艰难,眼看有全军覆灭的危险,时值隆冬季节,天寒地冻,山里各种植物都已脱叶落果,唯有一种叫乌稔的野生植物,枝条上还挂有串串的甜果。畲军采集回营,食之香甜可口,便传令全军四出采集,将士们就靠吃这种叫“乌稔”的野果充饥,度过年关。
  第二年三月初三杀出重围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后来畲民为分享雷万兴抗击官军胜利的喜悦,每年三月初三日出门“踏青”,采集乌稔叶,蒸制乌米饭,世代相沿,衍成风俗。
  如今,畲民为纪念民族英雄雷万兴,每年“三月三”都要蒸制乌米饭,合家共餐,馈赠亲友。举办舞会,集体对歌,欢度节日。特别是近几年来,溪旁畲民欢度这个古老的节日更加热烈和丰富多彩。
  现在,溪旁畲族有部分畲民在“三月三”这天吃红豆饭来代替乌米饭,作为这一节日来继承。
  乌米饭、“女儿红”、千层糕、三鲜粽子、畲茶、畲族青草药是畲族文化代表作。
  畲茶飘香
  俗话说“好山好水出好茶”。溪旁畲村,这里森林葱茏、茶田叠翠、云雾缥缈,是生产优质铁观音茶的好地方。“畲茶”在众铁观音爱好者中口耳相传,声名远扬。
  “垅垅茶田青玉阶,片片烟云绕相随”,如此茶园、如此美景,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丝丝的茶香。瞧,茶山上畲女们忙着采茶呢!美好前程
  今年镇党委、政府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思路,改造提高传统农业。充分依托当地土地、河流、林地等优势资源,利用现代技术提升传统种养业,鼓励村民优化种养结构,发展特色种植、养殖,提高经济效益。确立了“种养业立村、开发富村、科技兴村、依法治村”的工作思路,要求畲村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农业生产,充分挖掘畲族生产生活习俗特色资源,积极生产具有畲族特色的传统手工食品,较大幅度的提高畲村农民人均收入。为实现打造“和谐畲村、效益畲村、生态畲村”的奋斗目标奠定扎实的基础。溪旁畲族村正以更加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八斗:一个小畲村的美丽转身
  张久升
  霍童镇八斗村,位于霍童镇西南6.2公里,大伦山西北方,海拔400米。因村中有田地8斗而得名。这是一个老区村,也是霍童镇两个少数民族村之一,全村153户,663人,少数民族人口约占一半,以钟、蓝姓为主。
  “七抖八抖,抖到八斗”,这是21世纪之初人们坐柴三机一路颠簸来到这个深山村时常会发出的戏谑感慨。2000年,八斗村从霍童镇大石行政村分村独立成为行政村,辖八斗、葛藤凤、大林里三个自然村。因为山高路陡村子小,上世纪90年代末,改变闽东山村的“五通”(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广播电视)工程,并没有惠及到这个刚刚成立的小山村。“电灯不明、电话不通、电视看不到、饮水靠山涧……群众生活普遍困难,更别提什么娱乐生活。”这是当时八斗村的概括写照。农民人均年收入仅1260元,村财收入比“一穷二白”更过之,因为行政村一“诞生”就背了5万多元的债务(分村时承担的历年旧债)。村委会只能借用在村小学空出的教室,挂上牌子就算是有了办公场所。章金英——一个在村小学任教的女教师,因为是村里难得的文化人,被群众推上了村干部的岗位。
  机关单位、各行各业挂钩帮扶贫困村,从上世纪末发起的扶贫工作一直在闽东大地进行着。如何争取上级各部门的帮扶,立足山高地广的优势,带领全村人劳动致富,改变村容村貌,成了以章金英为首的村干部思考和讨论的话题。民盟组织是较早走进这个村开始帮扶的,最初是民盟蕉城区委员会区直机关第三支部,随后民盟蕉城区委会、市委会也跟进。2005年,盟省委响应“海西春雨”行动,在实地调研之后,也决定定点扶贫八斗村。看到了村干部的执着,市老促会也向八斗村伸出了结对的援手,市老促会和福建民盟这一挂,至今,已是十二年。随后几年,更多的部门加入到帮扶队伍,既扶志、扶智,又扶技、扶能,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十多年过去,八斗村,这个昔日的贫困村,终于实现了凤凰涅槃,从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姑,华丽转身成淡妆相宜的小碧玉!
  八斗村有耕地面积660亩,山场面积1.25万亩,其中毛竹林3000亩,林地7000亩,茶果园1300亩,速生丰产林60亩。“扶持产业、精准扶贫”成为民盟帮扶八斗村的思路。村民蓝赛明是八斗村最早的脐橙种植户。2002年,他听说种植脐橙能赚钱,就率先从外地引进新品种纽荷尔试种了几亩。由于他的示范带动,本以种田为生的八斗村村民纷纷效仿,全村纽荷尔脐橙渐渐发展到200多亩。可是因为不懂技术,果树结出的橙子又小又酸。民盟、老促会挂点单位带来了果树专家,白天进果园,晚上给村民授课,从土壤培植肥、果树枝条修理、开花结果的疏落、病虫害防治等一一讲解示范,破解了缠绕在果农们心头的疑云。第二年,八斗脐橙获得了大丰收。此后,在区农办帮助下八斗村成立了脐橙合作社,制定了规章制度。村民们从此有了品牌意识和生产标准,经过合理施肥,科学管理,结出的果实又大又甜,颇受市场亲睐。这些年,全村脐橙发展到了700多亩,年产量达6000多担,产值60多万元,并成功注册了霍童八斗脐橙无公害商标。仅脐橙一项,人均收入增收1400元多元,成了远近闻名的脐橙村!
  毛竹、茶叶是八斗村传统的产业,这里远离城区、高山云雾缭绕,茶品质远近闻名。如何立足资源,将传统产业提升为优势产业?在农林茶部门的帮助下,2009年,村里引进了金观音、金牡丹等茶叶新品种,农民们又对2800多亩低产毛竹进行垦覆管理。人勤地不懒,土地给这片土地上勤劳的人们丰厚的馈赠。如今的八斗村,春夏,800亩茶园织出翠锦;秋天,黄橙橙的果实挂满枝头,远近茶商果商慕名争相而来。村民的钱袋子几年间鼓起来了—2016年,八斗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16万元。为增加村财收入,八斗村在省民盟等部门的扶持下,建起了茶叶加工厂,如今又在筹备建设光伏用电工程……
  让知识启迪村民的心智,用温暖点亮山村的灯盏。村委先后50多次聘请果树、茶叶、畜牧、毛竹技术员进村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培训人数达2000多人次,培养了一批技术能手,并组织种植大户到外地参观、取经,不少村民成了名副其实的“土”专家。走出去,请进来,村民们的眼界、思维也拓宽了,建设美丽家乡成了大家共同的愿望,越来越多的部门的也把关注的目光投射到这个畲族小山村。这几年,八斗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在各个部门的支持下,开展了村容村貌大整治:废弃的猪、牛圈场拆除了,成了农民休闲运动的小广场;全面铺设污水管网,进行雨污分离,污水处理后排放;过去的茅房、旱厕改造成即冲式的卫生厕所;老旧裸房墙体都刷上了仿古外墙真石漆,条条洁净的水泥路通到各家各户门前……保留畲族特色,打造生态畲村。村庄按畲族特色美丽村寨来规划建设,村口矗起了畲族风情的木牌坊,拾级而上,古砖墙围成了一个畲族老区文化活动中心,村内道路两旁,人家房屋的立面墙上,一幅幅色彩浓郁的畲族风俗画把村庄点缀得勃勃生机……
  “百姓富,生态美”。八斗村,2013年被评为“全国特色村寨”,2014年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先进集体”,2016年被列为“中国民主同盟福建省委员会社会服务实践基地”……一项项荣誉与牌子,让八斗的名字在外界响亮起来。
  今天,站在村中的怀远亭上远眺,背倚青山,眼前群峰层递延绵,稻浪起伏,蔬果飘香,村庄内一幢幢青瓦灰墙的房子随山势错落分布,一条曲婉的山涧清流昼夜不停地唱着潺潺的歌,溪中鹅卵石和悠游的小鱼儿清晰可见。村中老人孩子往来其中,憨朴可爱,鸡鸣犬吠在小山村中回响,好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家园的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畲地人家的成长记忆
  钟华杰
  和闽东大多数畲族村庄一样,我的家乡,也是依山而建,傍山而居,畲民辟荒为田,甚至连村名,都要取一“山”字—北山,好叫又好记。
  好叫,也许是源于老祖宗把自己称为“山哈”。“山哈”意思是居住在山里的客人。畲族人对山的依赖,早已超越了山的外延。
  好记,其实是期望外村人记得住,无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只要走进这个村庄,无论哪一家的门都会向你敞开,一杯热茶,一碗热饭,随便你拿起放下。
  这就是我的家乡。
  睡在条石块上的童年
  我对家乡的记忆源于条石块,我的童年是睡在条石块上的童年。
  夏天,用水把条石块冲洗干净,往上一躺就是一张带“空调”的床了。
  冬天,在条石块上铺上稻草,加一条破棉被,也挺暖和。
  这些条石块是我父亲在建房子时,挖地基挖出来的。
  我家房子的地基下是整排整排经人工打磨过的条石块。父亲把完整的条石块挖出,铺设在祖屋大厅的地板上,就成了我兄弟姐妹和儿时玩伴们童年的“窝”。
  长大后,我一直问长辈这些条石块的历史,长辈们有的说300年,有的说500年……很久以前,北山村就是一座繁华的村落,这些条石块都是大户人家的。
  可惜的是条石块上没有留下文字,现在也无从考证了,就让它们默默地记着这个村庄的历史吧。
  茉莉花丛中的少年
  北山村,有畲族人口800多人,算得上是蕉城区的一个畲族聚居大村了。
  从我记事起,搬迁到外地居住的乡亲极少,大家一直在一起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虽然贫困,但邻里和睦,人情味十分浓郁。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茉莉花成为周边很多乡镇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北山村也不例外。
  夏季时,遍野都是茉莉花,我的少年也是在茉莉花香中度过的。
  那时候,我家种有5亩左右的茉莉花,茉莉花的采摘最佳时间在正午,我们全家人都要上阵。高峰期时,连午饭都由母亲送到田里,母亲为了不让我们中暑,每天都要熬一桶鱼腥草茶,鱼腥草的涩味和茉莉花的香味,都是我最喜欢的味道。
  那时候,茉莉花虽然不值钱,但勉强可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在2000年前后,茉莉花市场突然间萧条,整片整片的茉莉花树被挖掉晒干,成为了乡亲们土灶里的柴火。
  乡亲们的生活随之陷入困境。对于封闭落后、祖祖辈辈荷锄而耕的畲族村庄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打击。
  乡亲们又拿起砍刀,过上所谓“靠山吃山”的生活,砍树砍竹砍柴火成了这个时期乡亲们的主要收入。没过几年,郁郁葱葱的后山已是一片光秃秃。
  这时期的北山村被外界戏称为“砍柴火专业村”。
  每天清晨,通往六都村的泥泞村道上,挑柴火的村民成群结队排成一条草龙。这些柴火要挑到3公里外的六都村,村民用它去换取一些生活日用品。
  直到现在,这种情景一直在我脑海中,我不时想起,心里隐隐作痛。这种痛,促成了我下决心一定要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草莓田里的青年
  2003年底,已经30多岁的我,被推选为北山村党支部书记,成为了这个村庄的“领头羊”。
  乡亲们生活的贫困和村庄基础设施的落后,在那段时间里压着我经常失眠。
  2004年春节过后,“村村通水泥路”的政策惠及到了这个畲村,我和邻村西林村的村干部一起,带领自发参与修路的百来名壮劳力,开始修建连接北山和“104”国道的进村道路。
  在修路的那几个月时间里,是我最苦最累也最快乐的时光。乡亲们热火朝天地挖土抬石头,我们村干部挨家挨户和六都村群众协商修路土地的征用,六都村群众给予了极大的支持,路修的很顺利,当年国庆节就通车了。
  这是北山村的第一条水泥路。
  路通了,我们把眼睛盯在了六都村群众已经种植了10来年的草莓上。
  草莓是一种收益短平快的水果,从种植到收获,周期只有3个月左右。在那个阶段,种植草莓是北山村乡亲们快速脱贫的一种合适选择。
  我带着乡亲们到六都村取经,引进、试种也都非常顺利。2005年冬天,北山村口的那片土地上已是一片红绿相映的草莓园了。
  但这个时期的草莓,价格已经很低,六都人早就到外地城市的城乡结合部搞种植、闯市场去了。
  2006年底,我们终于租到了泉州南安乐峰镇一块80多亩的土地,几个乡亲果断地走向了外乡。
  当时去泉州种草莓的本钱,全部都是向农村信用社贷的款,共56万元,由我们村干部作为担保人。这种决心到现在想起来,尚存一种后怕,但更多的是一种成就。
  2007年春节,在泉州种草莓的乡亲们回到了北山村,每个人脸上荡漾着丰收的喜悦,这种喜悦一直延续到了现在。目前北山村还有三四百人在泉州、厦门、漳州等地种植草莓,面积已扩大到了500多亩。
  正是草莓,使北山的乡亲走上了脱贫之路,现在北山村的170多座新房,基本都是靠一颗颗草莓垒起来的。
  畲药飘香的中年
  2012年7月,通过公开选拔考试,我从一名村干部成长为七都镇的一名副科级干部,我也就辞去了北山村党支部书记这个职务。
  这时候的北山村,乡亲们已经不再为吃住发愁了,他们会经常聚在一起讨论谋划新的增收点。老祖宗留下的畲族中草药自然而然地就摆到桌子上讨论,保护、挖掘、传承畲药在不知不觉中就成为了乡亲们的共识。
  畲药,是长期居住在山里的畲族人在与疾病的抗争中,就地取材,总结出来的中草药单方和验方,是畲族人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医药的一块瑰宝。
  其实从2010年起,我已经开始在做畲药的文章了。
  乡亲蓝福禄对畲药有一定研究,又有种植基础,村里还有几位经验丰富的老畲医。那时,我和他们经常坐在一起探讨,想把老祖宗留下的畲药文化变成畲村经济发展的另一根支柱,想把山上的草木变成摇钱树。
  我对畲药算是情有独钟的,少年时在摘茉莉花时,母亲熬的鱼腥草茶的味道在我心里一直挥之不去。
  于是,我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培育畲药产业上来。
  2014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集300多种畲药标本的展陈馆和占地100亩的畲药种苗培育园终于出现在了北山村的土地上。
  接下来,又成立了畲药合作社,注册了“畲地人家”地理标识,建立了畲药初成药加工厂,研究推出了畲药凉茶包、畲药膳食包、畲药泡脚包等一系列畲药产品,并逐步打开了市场。
  北山村年轻人茶余饭后聊得最多的话题终于聚焦到畲药上,畲村到处弥漫着畲药的香味。
  那是畲家人的宝,需要代代相传。
  2015年底,我调离了七都镇,但心却始终离不开北山村。
  虽然在外乡镇工作,我还是利用空闲时间,牵头做了“‘畲地人家,健康产业,幸福工程’—打造中华畲药第一村”的发展规划。
  这个规划,在新一届村两委的引领下,在省市区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正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着:畲药种苗培育基地扩大到300亩,占地2000平方米的畲族风情文化广场即将落成,长1000余米的北山溪清理改造和防洪堤建设已经竣工……,一个“美丽畲村”“特色畲寨”的北山正展现在人们面前。
  多年前的清晨,我对乡亲们挑着柴火到六都村换取油盐酱醋的痛,在今天终于变成了开心的笑。
  家乡即故土,她具有唯一性,也有排他性。若干年后,我退休了,肯定叶落归根,回到北山村,回到那片令我痴迷的土地。因为,那里有我浓浓的乡情。

附注

注:本文选自2016年宁德市政协《滴水·筑梦——宁德扶贫开发记忆》九仙村新貌 注:本文选自2016年海峡书局《山海的交响·走进蕉城》一书。

知识出处

蕉城畲族村落

《蕉城畲族村落》

本书内容包括:概述、畲村轶事、畲村新貌、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村人物、习俗、故事传说、附篇。记述了蕉城区畲族村落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人物

林玉辉
责任者
萧何
责任者
蓝图
责任者
郑贻雄
责任者
雷李莺
责任者
张久升
责任者
钟华杰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