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提山中小畲寨——斗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蕉城畲族村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4442
颗粒名称: 支提山中小畲寨——斗村
分类号: K295.73
页数: 2
页码: 93-94
摘要: 霍童镇八斗畲族行政村,座落在支提山腰,辖有葛藤凤、大兰里、石鼓等五六个自然村。只有八斗村是纯畲族村寨,住着钟、兰、雷三姓三百余人,其中钟姓最多,有二百余人。2013年被评为全国特色村寨;2014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省“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的示范点,第二批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称号。追溯八斗村的历史,据历代相传和族谱记述,在清代的乾隆年间,第十五世祖钟仲酌只身由福安来到霍童石桥黄姓家中当长工。因而仲酌娶了石桥村东家女儿为妻,成了黄姓的东床快婿。后仲酌夫妇生育了五个儿子,儿孙满堂。八斗村在支提山风景区内,风景奇丽,站在村前,心旷神怡,远近山峦,一览无遗。可以相信,八斗村的明天会更好。
关键词: 蕉城区 畲族 斗村

内容

霍童镇八斗畲族行政村,座落在支提山腰,辖有葛藤凤、大兰里、石鼓等五六个自然村。只有八斗村是纯畲族村寨,住着钟、兰、雷三姓三百余人,其中钟姓最多,有二百余人。2013年被评为全国特色村寨;2014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省“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的示范点,第二批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称号。
  追溯八斗村的历史,据历代相传和族谱记述,在清代的乾隆年间,第十五世祖钟仲酌只身由福安来到霍童石桥黄姓家中当长工。三年来,仲酌以其勤奋、敦厚、老实、吃苦的精神,得到黄姓族人的好评,尤其是黄姓闺女的青睐,认为嫁给这样的汉子一辈子牢靠,肯定幸福。因而仲酌娶了石桥村东家女儿为妻,成了黄姓的东床快婿。黄姓是霍童的大家族,大石一带的山场,土地多为石桥黄姓所有,外人到此定居,都要得到黄姓的许可,交纳山租、地租才允许耕作。石桥东家在远离石桥村近十华里的支提山九肩岭旁有八斗水田(斗是旧时农村土地面积单位,一斗折合公制面积五分左右)。往返耕作甚不方便,既为翁婿,便遣仲酌到此地管业,房子建在八斗田之中,此即村名“八斗”的由来。后仲酌夫妇生育了五个儿子,儿孙满堂。在附近山场内耕种的兰姓、雷姓人家,看到八斗山场较多,适宜人居,同族人在一起,言语相同,便于交流关照,也迁到八斗村来,经过几代人的创业,形成如今的八斗村畲寨的规模。
  八斗村地处交通要道,有三条大道在此经过,右边通往官路岔,直至屏南一带;中间往虎浿,至古田县;左边往支提山华严寺,至桃坑、洋中、石后一带。公路交通没有开发以前,霍童凭借溪船运输,成为闽东商业集散地之一,大宗的生活必须品、日用品,山区的农、林产品,须经此三条道路,靠人工挑运,络绎不绝。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革命战争年代里,这里成为游击队重要的交通站。比较突出的有接头户兼交通员雷耳纽、大兰里中心党支部支书陈春生、葛藤凤村交通员谢学椿等等。
  解放后,合作化以来,由于同在大石山谷之中,几个村属于山下的大石大队管理,因为大队范围太大,且经济、生产条件不同,所以上半部的八斗村等变化不大。直至改革开放以后,于2000年,才由大石村析出上半部,成立“八斗畲族行政村”。近年来,在政府民族村特殊政策的关怀和照顾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八斗村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农业经济着力于发展茶、果和中药材等经济项目,着力抓毛竹为主的林业项目。几年的努力,摆脱了贫困,达到温饱,朝着小康的目标努力。基本建设方面:已经路通,硬化公路修通各自然村;电通,全村各户都用上了电能;水通,利用优质山泉,修通了自来水;网络通,昔曰贫穷落后的畲村有了互联网,也融入了外边的大世界;建起了村委办公楼,民族团结展览楼,民族风情广场,村寨彩门等等设施。
  八斗村在支提山风景区内,风景奇丽,站在村前,心旷神怡,远近山峦,一览无遗。游后山,山峰叠嶂,流翠欲滴,更有怪石林立,是天然氧吧,是养生休闲的好去处。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有人正在策划,创造山区民族团结特色的“农家乐”项目—避暑、养生、度假山庄。可以相信,八斗村的明天会更好。

知识出处

蕉城畲族村落

《蕉城畲族村落》

本书内容包括:概述、畲村轶事、畲村新貌、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村人物、习俗、故事传说、附篇。记述了蕉城区畲族村落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人物

宋建勋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八斗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