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七、过洋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3826
颗粒名称: 五十七、过洋村
分类号: K295.73
页数: 2
页码: 53-54
摘要: 过洋村隶属福安市甘棠镇,位于甘棠镇西南部,下辖过洋、石壁头、笊篱壑、猴池、岔栋、野马壑6个自然村,1989年过洋村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当年全村粮食总产量410吨,人均纯收入1050元,村办有茶场1个;全村216户963人。占全村人口52.34%,耕地面积956亩,林地面积3314亩;村民人均纯收入3100元,村医疗站1所,村建小学教学楼1座,过洋自然村为村委会驻地村,清光绪十年(1884年)属秦溪乡沿江里二十八都”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属三塘镇鹳里保“村舍建于小盆地中。
关键词: 福安市 甘棠镇 过洋村

内容

过洋村隶属福安市甘棠镇,位于甘棠镇西南部,距镇驻地8公里,距国道104线4.5公里。海拔70米。下辖过洋、石壁头、笊篱壑、猴池、岔栋、野马壑6个自然村,共10个村民小组。1985年供电。1989年过洋村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1990年国家民委授予该村“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1993年全村206户872人,其中畲族116户657人;耕地面积826亩,其中农地286亩、水田540亩;当年全村粮食总产量410吨,亩产量496公斤,人均占有粮食470公斤,人均纯收入1050元;村级集体收入500元,村办有茶场1个;有个体商店4家,医疗站1个;完全小学1所,5个教学班,教师公办3人、民办4人,在校生150人。过洋村主产稻谷、毛竹、优质茶叶、葡萄等,尤以无公害茶叶闻名。2005年,全村216户963人,其中畲族126户504人,占全村人口52.34%;耕地面积956亩,林地面积3314亩,粮食总产量153吨,人均占有粮食159公斤,村民人均纯收入3100元;村医疗站1所,卫生技术人员1人;完小校1所,教师5人,在校小学生125人。村建小学教学楼1座,占地面积7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米;建村委楼1座,占地面积2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
  过洋自然村为村委会驻地村。“过洋村”又名“过洋里”、“柳洋”。清光绪十年(1884年)属秦溪乡沿江里二十八都,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属三塘镇鹳里保。位于甘棠镇中部,距镇政府驻地8公里。海拔70米。地势三面环山,东向为出口。村舍建于小盆地中,北垄头山,南坝头山,西岔门,村西有小山涧绕村而过,村落由上洋中、下洋中构成。清代有古道通宁德,曾经商贾云积,经济繁荣,现村里有民族宫1座,为盘歌场所。1990年全村有土木结构房屋54座,钢筋混凝土结构2座。民宅大多坐南朝北,共有耕地215亩,其中水田142亩。耕作地点最远3公里,最近在村口。有机耕路直抵村口。雷姓于清代从宁德(蕉城区)猴盾迁入,其后裔部分迁居甘棠,部分迁往国道104线甘棠段野马壑造福工程新村;2010年雷姓人口150人。

知识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福安市雷氏志》

本书从福安市雷氏千百年来,在福安这片美丽祥和的土地上聚集了三百多个族姓,其中人口在千人以上的姓氏有69个,万人以上的姓氏有16个,福安雷姓人口居全市第七位。全志分设迁徙聚居、谱牒、宗祠、传统文化、人物、文献辑录等六个章;各章节内容横排竖写,以记述历史和现状为主。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