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采花桥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3817
颗粒名称: 四十八、采花桥村
分类号: K295.73
页数: 2
页码: 47-48
摘要: 采花桥村隶属福安市溪柄镇,位于福安市东南部,茜洋溪畔的崇山峻岭之间,东临茜洋溪,西接溪南村,南连茜洋村,北邻坑口村。距镇政府驻地9公里、市区30公里。海拔240米。下辖采花桥(菜花桥)、大墓兰、白梅岭、铁炉坑、马头山、称锤坑、柴山里7个自然村,共6个村民小组。采花桥主产稻谷、茶叶、水果,村民外出经商务工是主要经济收入来源。近年引进种植乌龙茶60多亩,种类达15种,有铁观音、大红袍、丹桂等。采花桥村雷姓从柏柱洋山坪村迁入,其后裔少数迁往福安城区等地,2010年雷姓人口100人。
关键词: 福安市 溪柄镇 采花桥村

内容

采花桥村隶属福安市溪柄镇,位于福安市东南部,茜洋溪畔的崇山峻岭之间,东临茜洋溪,西接溪南村,南连茜洋村,北邻坑口村。距镇政府驻地9公里、市区30公里。海拔240米。下辖采花桥(菜花桥)、大墓兰、白梅岭、铁炉坑、马头山、称锤坑、柴山里7个自然村,共6个村民小组。1961年建立采花桥大队,1984年组建采花桥村民委员会。1993年办起自来水。同年,全村70户364人。耕地面积254亩,其中农地61亩、水田193亩;当年全村粮食总产量118吨,亩产量463公斤,人均占有粮食324公斤,人均纯收入987元;村级集体收入4000元,村有茶园面积40亩,林地面积130亩,果园26亩;有个体商店5家,医疗站1个;小学2所,5个教学班,教师公办1人、民办6人,在校生112人。采花桥村20世纪90年代修通溪坑公路,并实施造福搬迁,在岔门头建立新村。该村基本实现了水、电、路、电话、有线电视五通。2005年,全村90户364人,有耕地面积354亩,林地面积4580亩,粮食总产量151吨,人均占有粮食415公斤,村民人均纯收入1950元;村医疗站1所,卫生技术人员1人;完全小学1所,教师2人,在校生20人。
  彩花桥自然村,因村外有一座小石桥而得名。明清时期,采花桥属福安县用儒乡仁凤里二十五都一图,民国三十年属福安县第一区柏洋乡茜洋保,1956年成立了高级社。采花桥村西下方是一片垄田和风水林,村内民宅多坐北朝南而建,部分坐东南朝西北。村内建有砖混结构村委楼1座,建筑面积200平方米;村委楼东侧建有砖混结构小学教学楼1座,占地面积85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因生源缺少,小学已停办。村附近建有一座马头山水库,由福安市力源水电公司投资经营,大坝在距采花桥村18公里的茜洋溪上,正常蓄水位85米,总库容968万立方米,年发电量3300万千瓦。采花桥主产稻谷、茶叶、水果,村民外出经商务工是主要经济收入来源。近年引进种植乌龙茶60多亩,种类达15种,有铁观音、大红袍、丹桂等。采花桥村雷姓从柏柱洋山坪村迁入,其后裔少数迁往福安城区等地,2010年雷姓人口100人。

知识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福安市雷氏志》

本书从福安市雷氏千百年来,在福安这片美丽祥和的土地上聚集了三百多个族姓,其中人口在千人以上的姓氏有69个,万人以上的姓氏有16个,福安雷姓人口居全市第七位。全志分设迁徙聚居、谱牒、宗祠、传统文化、人物、文献辑录等六个章;各章节内容横排竖写,以记述历史和现状为主。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