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学吉(1856~1924)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霞浦县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3725
颗粒名称: 钟学吉(1856~1924)
分类号: K82
页数: 3
页码: 349-351
摘要: 本段介绍了霞浦畲族钟学吉的生平事迹。
关键词: 霞浦畲族 钟学吉 传记

内容

钟学吉,一名绍俊,别名陈吉(寄名于“土主”陈师公),谱名国吉,奏名法宁,学名春黄。清咸丰六年(1856)生于本县新南里四十六七都白虎坑(今溪南白露坑)。其父延勇,系族长,家境较好,家教甚严。
  学吉七岁入私墊,从小受儒家正统文化教育,通文达理,学业精良,且写得一手好字。其先辈最早把汉族章回小说和评话唱本改编成畲族歌谣唱本,使白露坑成为畲族长连抄本正歌(主要是“小说歌”)的发祥地,这对他有着良好而深刻的影响。其业师,堂伯父廷吉(1816~1897)对其影响尤为直接显著。
  同治十年(1871),学吉通过“醮明祭”,“度身”、“入录”,成为畲族“盘护忠勇王”的正式传人。
  光绪元年(1875),学吉年方二十,便开始设私塾课童。以后,一直以此为业,教授十分认真严格,名重一方,在畲乡很受欢迎。有时还兼任巫师,为人“祈福攘灾”,足迹几遍县境南乡。
  光绪七年(辛巳,1881)荔月所制龙头祖杖,其缘首三人即有“钟法宁”之名(余为法律、法通。)学吉结合教学,编写大量知识性歌谣,其中《花名歌》、《鸟名歌》、《十贤歌》、《十女歌》、《十字歌》、《起书堂》、《大读书》等,在塾馆内外广为流传。授课之余,几尽全力编写歌谣。其中,根据本民族民间传说改编的叙事史诗《高辛氏》、《陈锋氏》,在族中亦被视为“祖公歌”,在不少场合被用以替代《盘瓠王歌》;而根据汉族小说、曲艺、故事改编的小说歌,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则都明显超过其先辈和同辈歌手。
  光绪二十四年(1898),刑部主事钟大焜来闽东主修《福建福宁府颖川钟氏宗谱》,学吉参与其事,编修霞浦县四十六七都一带的“钟氏支谱”。同年,偕同一些“山民”(畲民)头面人物,倡建同族性联谊场所。经分头筹办,“福宁山民会馆”于次年在本县城西创建。学吉经常活动其间,结识不少畲族各地各阶层人士,大大丰富了自己以小说歌为主体的畲族长篇叙事歌(长连正歌)的创作。所创作的《蓝佃玉》、《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诸葛亮》、《孟姜女》、《唐伯虎》、《何文秀》等等,在畲族社区广泛流传。
  民国2年(1913),山民会馆(后改称“福宁三明会馆”)进行整顿,成为闽东、浙南等畲族主要聚居区的同族性团体。年近花甲的学吉,被公举为董事(当时宗人敬称为“钟先生”)交游更广,创作更丰且日臻成熟,还率先根据本民族真人真事编成小说歌《钟良弼》。这在畲族民间文学史上,有着划时代意义。而这类小说歌直接配合、鼓舞当时闽浙畲族人民,就入学权利等问题对民族歧视、民族压迫的抗争,有着特殊的社会效果。
  民国8年(1919),会馆迁入城内新址,真正成为一族一方多功能的民间社会公益团体与公共活动中心场所。此时,学吉已经年逾花甲,经常住馆,进一步利用会馆提供的客观条件,收集大量素材,编写大量歌本,把畲族长连抄本正歌的创作,推入全盛时期。各处来的宗人,则利用住馆之便,大量传抄,迅速传播,使学吉成为名扬闽浙畲区的一代畲族“歌王”,时有“有山哈人(畲民)的所在,就有钟陈吉的歌”之说。学吉这一时期的歌最为成熟,其思想性、艺术性都达到空前的高度。其中作于民国8年、经多次修订增补定稿于民国10年的《末朝歌》,是其晚年代表作,在畲族长篇叙事歌(历史歌)中,占有重要地位——该歌叙述各个朝代的历史,着重叙写清朝政府的腐败和民国初年军阀统治带给人民的灾难。作者直面民不聊生的现实,忧愤交加,发出“当今末朝个样生(叫老百姓怎么活下去)”的感慨(“天问”),并以一个饱经忧患的畲族老人所持的见解,期望“真命天子”,拯救百姓,开创新社会,且满怀信心地预言:“真命天子出那位,初年细侪侅〓见(年幼的孩子能够看得见)!”民国13年(1924),学吉病逝于白露坑。其作品仍在闽浙畲区广为流传,经久不衰。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省、县有关部门,多次派员深入调查、发掘、整理学吉传世作品百余篇,其中包括《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畲族文学》,以及《畲族简史》、《畲族社会历史调查》等国家民族丛书所提到的代表畲族文学的优秀作品《末朝歌》、《蓝佃玉》(《九节金龙鞭》)、《钟良弼》、《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

知识出处

霞浦县畲族志

《霞浦县畲族志》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霞浦县畲族的历史与现状,其中包括:自然、社会、经济政治、风土人情、革命建设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