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霞浦县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3480
颗粒名称: 副食
分类号: K892.25
页数: 2
页码: 100-101
摘要: 本段介绍了福建省霞浦畲族散居沿海半山区,菜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自给自足。
关键词: 饮食 风俗 畲族 霞浦县

内容

霞浦畲族多数杂散居于沿海半山区,菜肴一向“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基本上自给自足。
  菜类 竹笋,山区几乎常年不断,有“竹笋半年菜”之称。春季有毛竹笋(春笋未露土的称“白芽笋”)、黄竹笋、金竹笋、赤竹笋、花壳笋、箭竹笋、雷竹笋、秧竹笋、石竹笋,夏季有绿竹笋、毛竹笋(六月麻),秋季有芦竹笋,冬季有毛竹笋(冬笋)。尤以白芽笋与绿笋为佳。竹笋,多用清水加食盐煮食,或与醃菜、酒糟混杂煮食,或佐以猪肉、香菇,为酒宴佳肴。有的,还晒成干品,待用或出卖。
  蔬菜,畲族地区因自然条件限制,品种不多,数量亦少。常见的有萝卜、芥菜、芋艿(芋蛋)、苋菜、茄子、豇豆、御豆(耳豆)、空心菜(蕹菜)、牛皮菜、白菜、包菜、丝瓜、白匏等。马铃薯、黄豆、蚕豆、豌豆、花生等粮油作物,通常也充作常年菜肴,大多鲜吃。其中黄豆常加工为豆腐,萝卜则加工成萝卜脯、萝卜咸、萝卜吉、萝卜干或酱萝卜、萝卜丝等,除脯、干、丝外,皆可即食。芥菜多腌成酸菜(糟菜),或与竹笋、马铃薯和跳鱼等海鲜共煮,或同虾蚵(虾皮)共煮,或加些米粉并以甘薯粉芡为糊汤。
  野菇与野菜,也是畲村群众的常用菜肴,尤以松菇、红菇、鸡肉菇等为多,但误食毒菇,轻者中毒,重者致命,故有“有菜莫食菇”之说。野生百合、苦车、炊菊、野金针、野苋菜、山皇后、马齿苋、蕨的嫩芽等,多在缺菜季节或荒年采集充菜。
  油、肉、蛋类 植物油山区较多,多是茶油、菜油。但旧社会除年节外,平时多吃“没油菜”,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油类消费增加,且多以动物油(猪油)煮菜。肉类,以猪肉为主,且普遍喜爱,尤其逢年过节或红白喜事,销量颇大,酒席间的大扣肉一桌常达十来斤。且民间“食补”(如补冬),又以肉为主:猪脚、猪肚、羊、鸡、鸭、鹅、兔肉,通常加入“羊仔耳”等青草药,掺以米酒煮食。时或有狩猎所获的雉鸡、水鸭、山兔、山猪、山麂之类的野味肉食。鸡蛋、鸭蛋,多用于飧客送礼,或产妇“做月里”、小孩满月“吃蛋酒”,平时食用甚少。
  水产品 濒海畲村,“讨小海”十分普遍,滩涂的“土头货”、浅海的“犁膝货”、“缣仔货”,有弹凃鱼(跳鱼)、蟳、蠘、鳗、章鱼、虾姑、白虾、刺虾、虾苗、龙头鱼(水〓)、梅童、只鱼、花蛤、剑蛏、蚶、海蜇(蚱)、鲎、岐蛎、岐戟、岐乳、土丁、土肠、土刺、土蜞、酥螺、沙螺等等,多以出卖营利,自食的多是不很值钱的小杂货。或鲜用、或腌制、或晒干,但煮法素不讲究。山区畲村,多以蛎竹、笋、柴片、木炭等土产与沿海渔区直接交换鱼干、虾蚵、虾苗等腌制品或其他小杂海鲜,以往中等农家,常在农历五月间到松山、小皓等渔村,腌制咸虾苗,作全年佐餐,只有殷富人家才能购买咸带鱼、咸白鳓、咸黄瓜之类咸货。至于新鲜的大鱼大虾,是极少数人问津的。此外,溪涧田间,捕获的少量淡水鱼虾、田螺、泥鳅、蟹、黄鳝等多供自食。偶有所获的淡鳗、水鸡、石,多作宴席珍肴或滋阴补品。

知识出处

霞浦县畲族志

《霞浦县畲族志》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霞浦县畲族的历史与现状,其中包括:自然、社会、经济政治、风土人情、革命建设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