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霞浦县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3479
颗粒名称: 主食
分类号: K892.25
页数: 4
页码: 97-100
摘要: 本段介绍了福建省霞浦畲族主要粮食作物。
关键词: 饮食 风俗 畲族 霞浦县

内容

甘薯俗称“番薯”或“地瓜”、“山芋”。自明代传入福宁,因适应山地种植,“山民”普遍种植,并长期是主要粮食。
  境内畲族,在秋收时,将大部分甘薯用“甘薯推”推制成丝,放置竹?上晒干,成为“甘薯米”,储藏供常年食用。食用时或焖、蒸干饭,或煮成稀饭。蒸饭,先将番薯米放在开水里煮半透,然后捞起沥干,置于桶状木饭床(“飰甑”),隔水炊蒸至透。青黄不接时,每有提前挖掘新鲜甘薯度饥,俗称“鲜食”,鲜甘薯既可切块,或刨丝,煮或蒸成饭作为主粮,又可生食充饥解渴,还可烧、煨和煮薯汤,或小甘薯煮熟晒成“番薯干”作为零食。
  据《闽峤輶轩录》载:霞浦畲民“耕山而食”,“田土瘠薄,稻谷不敷民食,多储山芋(甘薯)为粮”。但旧社会甘薯仍“不敷民食”,多数“瓜菜半年粮”,乃至缺粮八九个月,常以南瓜、萝卜叶、甘薯叶、豌豆叶、芥菜、芋头、米糠渗杂薯米充饥,甚至采集苦车(败酱草)、竹米、山皇后、土茯苓、山蕨、海青苔、贯众(旧头蕨)等野生植物以草代粮。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土地所有制变革:农业生产发展,水稻种植面积增加,主食结构开始变化。
  “番薯米(与大米)对半抠(渗和)”,己不稀罕,加上人民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减免征购粮、供应回销粮、发放救济粮等多种优惠照顾,缺粮问题逐步缓解。80年代,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业科学的推广普及,水稻产量成倍增长,主食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据1989年18个典型畲村的调查(详下页表),人均粮食消费量249.5公斤,其中甘薯米120.5公斤,占48.3%,已经退居第二位,只有7个偏远山区和海岛上的畲村,超过平均数,仍以甘薯米作主粮,占调查村数的38.89%。大多畲村生产的甘薯米只有部分留作食用,大部分作饲料或出卖,相当一部分人家,除偶尔尝新鲜外,已经多年不吃甘薯米了。
  稻米 即大米(主要是秈米),为霞浦畲族主要食粮之一。其煮法或蒸、或煮、或焖,都与当地汉族基本相同。过去,大米饭(俗称“白飰”或“白米飰”)只在逢年过节食用,或作为招待宾客、照顾病人、产妇和少数老人、小孩的上等食品。有的在节日还以糯米或粳米,加工制成糍、粿、粽、糕(千层糕)、乌饭、汤丸、米〓(米饺)等,改善生活或馈赠亲友。食粮中,米类消费往往不及百分之一二。
  新中国成立后,稻米在主食中的比重逐年增加。至80年代,大米掺和量大多已经达到或超过一半。在1989年18个典型村的调查中,人均稻谷消费量为129公斤,占人均粮食消费量的51.7%,已升居第一位。有11个畲村,超过这个平均数,以大米作主粮,占调查村数的61.11%。平原、沿海中等以上人家,常年吃纯净的大米饭,已不在少数。
  稻谷,旧时多以人力加工,1958年以后,开始使用辗米机,80年代除西胜龙虎岗等个别偏远山村仍以人力加工外,已基本普及机械加工。
  杂粮 以麦为主,大麦较多,兼有高梁(黍)、小米、玉米、鸭爪黍及南瓜(金匏)、薯、芋等。旧时,常赖以度春荒,除玉米、南瓜、马铃薯、芋外,均用人工磨成粉,煮成糊状掺入蔬菜、野菜成粥充饥,或制成丸状作为零食。小麦则换成面条,以黄面、赤面、线面居多,多作点心,或作馈赠礼品。
  此外,畲族群众较常食用“米粉”(亦称“炊粉”,呈粗线状米制品)。溪南特制的“米烂”,比一般米粉粗韧耐煮,更受喜爱。逢年过节不可缺少,或煮、或炒,亦可飧客,或加淀粉煮成糊汤佐餐。另外畲族群众在甘薯收成时,把甘薯丝经清水漂洗,取得淀粉,通过加工成“番薯粉扣”(亦称“番薯粉溜”,呈细条状食品),多作飧客点心,或佐餐菜。

知识出处

霞浦县畲族志

《霞浦县畲族志》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霞浦县畲族的历史与现状,其中包括:自然、社会、经济政治、风土人情、革命建设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