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饮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霞浦县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347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饮食
分类号:
K892.25
页数:
6
页码:
97-102
摘要:
本段介绍了福建省畲族主要粮食作物、烟酒茶及其他。
关键词:
饮食
风俗
畲族
霞浦县
内容
主食
甘薯俗称“番薯”或“地瓜”、“山芋”。自明代传入福宁,因适应山地种植,“山民”普遍种植,并长期是主要粮食。
境内畲族,在秋收时,将大部分甘薯用“甘薯推”推制成丝,放置竹?上晒干,成为“甘薯米”,储藏供常年食用。食用时或焖、蒸干饭,或煮成稀饭。蒸饭,先将番薯米放在开水里煮半透,然后捞起沥干,置于桶状木饭床(“飰甑”),隔水炊蒸至透。青黄不接时,每有提前挖掘新鲜甘薯度饥,俗称“鲜食”,鲜甘薯既可切块,或刨丝,煮或蒸成饭作为主粮,又可生食充饥解渴,还可烧、煨和煮薯汤,或小甘薯煮熟晒成“番薯干”作为零食。
据《闽峤輶轩录》载:霞浦畲民“耕山而食”,“田土瘠薄,稻谷不敷民食,多储山芋(甘薯)为粮”。但旧社会甘薯仍“不敷民食”,多数“瓜菜半年粮”,乃至缺粮八九个月,常以南瓜、萝卜叶、甘薯叶、豌豆叶、芥菜、芋头、米糠渗杂薯米充饥,甚至采集苦车(败酱草)、竹米、山皇后、土茯苓、山蕨、海青苔、贯众(旧头蕨)等野生植物以草代粮。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土地所有制变革:农业生产发展,水稻种植面积增加,主食结构开始变化。
“番薯米(与大米)对半抠(渗和)”,己不稀罕,加上人民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减免征购粮、供应回销粮、发放救济粮等多种优惠照顾,缺粮问题逐步缓解。80年代,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业科学的推广普及,水稻产量成倍增长,主食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据1989年18个典型畲村的调查(详下页表),人均粮食消费量249.5公斤,其中甘薯米120.5公斤,占48.3%,已经退居第二位,只有7个偏远山区和海岛上的畲村,超过平均数,仍以甘薯米作主粮,占调查村数的38.89%。大多畲村生产的甘薯米只有部分留作食用,大部分作饲料或出卖,相当一部分人家,除偶尔尝新鲜外,已经多年不吃甘薯米了。
稻米 即大米(主要是秈米),为霞浦畲族主要食粮之一。其煮法或蒸、或煮、或焖,都与当地汉族基本相同。过去,大米饭(俗称“白飰”或“白米飰”)只在逢年过节食用,或作为招待宾客、照顾病人、产妇和少数老人、小孩的上等食品。有的在节日还以糯米或粳米,加工制成糍、粿、粽、糕(千层糕)、乌饭、汤丸、米〓(米饺)等,改善生活或馈赠亲友。食粮中,米类消费往往不及百分之一二。
新中国成立后,稻米在主食中的比重逐年增加。至80年代,大米掺和量大多已经达到或超过一半。在1989年18个典型村的调查中,人均稻谷消费量为129公斤,占人均粮食消费量的51.7%,已升居第一位。有11个畲村,超过这个平均数,以大米作主粮,占调查村数的61.11%。平原、沿海中等以上人家,常年吃纯净的大米饭,已不在少数。
稻谷,旧时多以人力加工,1958年以后,开始使用辗米机,80年代除西胜龙虎岗等个别偏远山村仍以人力加工外,已基本普及机械加工。
杂粮 以麦为主,大麦较多,兼有高梁(黍)、小米、玉米、鸭爪黍及南瓜(金匏)、薯、芋等。旧时,常赖以度春荒,除玉米、南瓜、马铃薯、芋外,均用人工磨成粉,煮成糊状掺入蔬菜、野菜成粥充饥,或制成丸状作为零食。小麦则换成面条,以黄面、赤面、线面居多,多作点心,或作馈赠礼品。
此外,畲族群众较常食用“米粉”(亦称“炊粉”,呈粗线状米制品)。溪南特制的“米烂”,比一般米粉粗韧耐煮,更受喜爱。逢年过节不可缺少,或煮、或炒,亦可飧客,或加淀粉煮成糊汤佐餐。另外畲族群众在甘薯收成时,把甘薯丝经清水漂洗,取得淀粉,通过加工成“番薯粉扣”(亦称“番薯粉溜”,呈细条状食品),多作飧客点心,或佐餐菜。
副食
霞浦畲族多数杂散居于沿海半山区,菜肴一向“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基本上自给自足。
菜类 竹笋,山区几乎常年不断,有“竹笋半年菜”之称。春季有毛竹笋(春笋未露土的称“白芽笋”)、黄竹笋、金竹笋、赤竹笋、花壳笋、箭竹笋、雷竹笋、秧竹笋、石竹笋,夏季有绿竹笋、毛竹笋(六月麻),秋季有芦竹笋,冬季有毛竹笋(冬笋)。尤以白芽笋与绿笋为佳。竹笋,多用清水加食盐煮食,或与醃菜、酒糟混杂煮食,或佐以猪肉、香菇,为酒宴佳肴。有的,还晒成干品,待用或出卖。
蔬菜,畲族地区因自然条件限制,品种不多,数量亦少。常见的有萝卜、芥菜、芋艿(芋蛋)、苋菜、茄子、豇豆、御豆(耳豆)、空心菜(蕹菜)、牛皮菜、白菜、包菜、丝瓜、白匏等。马铃薯、黄豆、蚕豆、豌豆、花生等粮油作物,通常也充作常年菜肴,大多鲜吃。其中黄豆常加工为豆腐,萝卜则加工成萝卜脯、萝卜咸、萝卜吉、萝卜干或酱萝卜、萝卜丝等,除脯、干、丝外,皆可即食。芥菜多腌成酸菜(糟菜),或与竹笋、马铃薯和跳鱼等海鲜共煮,或同虾蚵(虾皮)共煮,或加些米粉并以甘薯粉芡为糊汤。
野菇与野菜,也是畲村群众的常用菜肴,尤以松菇、红菇、鸡肉菇等为多,但误食毒菇,轻者中毒,重者致命,故有“有菜莫食菇”之说。野生百合、苦车、炊菊、野金针、野苋菜、山皇后、马齿苋、蕨的嫩芽等,多在缺菜季节或荒年采集充菜。
油、肉、蛋类 植物油山区较多,多是茶油、菜油。但旧社会除年节外,平时多吃“没油菜”,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油类消费增加,且多以动物油(猪油)煮菜。肉类,以猪肉为主,且普遍喜爱,尤其逢年过节或红白喜事,销量颇大,酒席间的大扣肉一桌常达十来斤。且民间“食补”(如补冬),又以肉为主:猪脚、猪肚、羊、鸡、鸭、鹅、兔肉,通常加入“羊仔耳”等青草药,掺以米酒煮食。时或有狩猎所获的雉鸡、水鸭、山兔、山猪、山麂之类的野味肉食。鸡蛋、鸭蛋,多用于飧客送礼,或产妇“做月里”、小孩满月“吃蛋酒”,平时食用甚少。
水产品 濒海畲村,“讨小海”十分普遍,滩涂的“土头货”、浅海的“犁膝货”、“缣仔货”,有弹凃鱼(跳鱼)、蟳、蠘、鳗、章鱼、虾姑、白虾、刺虾、虾苗、龙头鱼(水〓)、梅童、只鱼、花蛤、剑蛏、蚶、海蜇(蚱)、鲎、岐蛎、岐戟、岐乳、土丁、土肠、土刺、土蜞、酥螺、沙螺等等,多以出卖营利,自食的多是不很值钱的小杂货。或鲜用、或腌制、或晒干,但煮法素不讲究。山区畲村,多以蛎竹、笋、柴片、木炭等土产与沿海渔区直接交换鱼干、虾蚵、虾苗等腌制品或其他小杂海鲜,以往中等农家,常在农历五月间到松山、小皓等渔村,腌制咸虾苗,作全年佐餐,只有殷富人家才能购买咸带鱼、咸白鳓、咸黄瓜之类咸货。至于新鲜的大鱼大虾,是极少数人问津的。此外,溪涧田间,捕获的少量淡水鱼虾、田螺、泥鳅、蟹、黄鳝等多供自食。偶有所获的淡鳗、水鸡、石,多作宴席珍肴或滋阴补品。
烟 酒 茶 其他
烟 吸烟,男子多成嗜好,女人、小孩间或有之,“烟民”比例大于汉族。所吸的多是自产自制的“旱丝烟”,即在干烟叶上涂些茶油,卷紧压实,用柴刀(柴〓)削成的烟丝,故又称“柴〓烟”。烟具也是自制的“竹头吹”,用竹头制成,装配竹烟头、烟嘴。近年烟叶逐渐少种,多改抽外地产的“水烟”。50年代后,卷烟(香烟)渐入畲村,但档次很低。80年代以来,销量增多,档次也不断提高,过滤嘴香烟逐渐流行。多数人在家抽早丝烟、水烟,外出抽卷烟,在家抽劣烟,外出抽好烟。
酒 饮酒相当普遍。男子尤好,常在晚餐饮喝,乃至以酒代饭,常量0.5公斤左右,畅饮则无限额,多达五六公斤。女子也不逊色,通常“做月里”得饮四五十公斤;小孩往往七八岁便开始学饮了。所饮的多是自酿的糯米酒,加白粬的称“白酒”,调红粬的称“红酒”,均属原汁酒,酒精度较低,一般在10度左右。年酒和“月里酒”多是红酒,较讲究,斗米斗水,清洌香醇。时酒稍逊,俗称“白酒仔”或“过溪溜”。80年代以来,葡萄酒、啤酒、高度烧酒逐渐增多,尤其逢年过节,销量更大。同时,“可乐”、“雪碧”等饮料,也在畲村广为推销。
茶 畲家素重饮茶,俗有“茶哥米弟”之说。习俗中,正月出行要饮“新年茶”,祭祀要饮“敬神茶”,婚礼要饮“新妇茶”(还有一套相当讲究的“茶礼”),待客亦以茶为先(“人客落寮茶敬待”),这些场合都要用较好的茶叶(“茶米”)。至于平时,家家户户灶头都置有陶制的大茶壶或茶缸,茶水常年不断,但所用茶叶较粗(多是“茶袍”)。劳动时,茶水常随,带竹制“茶筒”(粗约10多厘米,长约60厘米)或茶桶。夏季,则多以夏枯草、鱼腥草(草乙)、蜈蚣草(过路蜈蚣)等青草药熬汤,作清凉解暑饮料。
水果 早先只是在房前屋后种植桃、李、桔、梨之类,或从山野采摘的山杨梅、稔籽乌、米椎等野果。现在,大量种植桔子、枇杷、芙蓉李、柿子等水果,不仅自食,还可以销售应市;而外地的苹果、香蕉、梨等,也常销到畲村,消费量逐年增加。
知识出处
《霞浦县畲族志》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霞浦县畲族的历史与现状,其中包括:自然、社会、经济政治、风土人情、革命建设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