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服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霞浦县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346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服饰
分类号: K892.23
页数: 7
页码: 91-97
摘要: 本段介绍了霞浦畲族传统服装、发式、首饰。
关键词: 服饰 畲族 霞浦县

内容

服装
  霞浦畲族传统服装,色重黑(青)、蓝(靛蓝),间以少量白色及其他颜色。式样因性别、年龄、地域而异。其中女子上衣、凤冠、长裙,男子礼服、鞋帽等尤为突出,长期被视为一方一族的标志。
  女装 霞浦畲族妇女上衣传统式样,为古典右衽大襟式小袖服,最具一方民族特色。布色纯黑,比一般汉装稍长(75厘米左右)。襟角为斜角。服斗和领口、衩角,分别刺绣图案或花边,色彩红艳斑斓,工艺精细讲究,纹样华美而富有寓意。立领,领口有一金属圆扣(铜质或银质)。右衽角至腋下以布条制琵琶带系结。两侧衣衩内缘和袖口内有滚镶(重复缝纫)添条,袖口卷折外露。内有套肩,没有口袋。式样因地而异,分西路式和东路式。
  西路式:是霞浦畲族典型的代表服式,故又称“霞浦式”,流行于县西、南、中部和东部一些畲村以及福安东部地区。其特点,在于前后衣片长度完全相同,内左衽也是大襟式,也有服斗和系带,可以两面翻穿,逢年过节或外出做客穿正面,平日在家或外出劳动穿反面。领口低窄,中部最高处约2厘米。大襟一般是20厘米,服斗12厘米。服斗的刺绣集中在上角,左侧延伸至中线,右侧尽襟边,斜长16厘米,垂直6.5厘米,宽1~10多厘米不等,由1~3组图案组成,每组称为一“池”,宽1~3厘米,以红色为主。习惯以所绣组数,分称“一红衣”、“二红衣”、“三红衣”,或按领口绣花,分为“花领”、“一行领”、“二行领”、“三行领”。青年妇女所穿的,服斗绣花偏宽,最宽的“三红衣”,三组花样并列达10厘米以上,领口多为花领,绣工特别精细,多作为盛装、礼服;老妇和少女所穿的则偏窄,多只绣一条1厘米左右的小花边,反面服斗及领口都没有绣花,只在袖口、两侧衣衩内缘添条、套肩、系带,和相应部镶蓝色(一九蓝)布块或布条,也具有明显的地方特征。
  东路式:是霞浦畲族另一种重要服式,流行于县东部水门、牙城、三沙等乡镇大部分畲村,及福鼎县多数地区(故又称“福鼎式”)。式样、绣花与西路式基本相类似,但只能单面穿。其特点是有复领,分大领和小领,领口较高,中部最高处约5厘米。盛装,领口装饰两颗约2厘米大的红绒球(俗称“杨梅花”),球底托十几片布叶子。有的盛装背后还装饰银制小薄片。右边大襟有两条长过衣裾的红色飘带。袖口添边,配以红色布条,或加滚其他颜色或印花红布条,两侧衣衩内缘滚镶红色添条。有些少女装没有绣花,只用印花红布缝在服斗上。
  全县畲族女子贴身一般都有红色或蓝色的兜肚(俗称“肚仔”)。结婚时一律穿白色衬衫一传说,唐代漳浦畲族祖先遭陈元光镇压,畲女被迫嫁唐军士兵,内衣尽白,以追念死去的亲人,遂相沿成俗。
  女裤 与当地汉族类似,旧时是大裤头、大裤管,没有口袋的“便裤”(平裤),唯重黑色,有的长度稍短,称“半长裤长过膝下至小腿之半。
  绑腿 又叫脚绑或脚暖,包扎于两脚小腿部。是畲族妇女过去独特的一种装饰,兼作防护、保暖之用。整幅呈三角形,宽28厘米,长55厘米,多以白色龙头布缝制,末端有红色缨络和紫红色长襟,打扎后将红色缨络垂于小腿上,穿长裤的,亦如此打扎。50年代尚有使用,60年代、70年代后已极少见。
  围裙 即围兜,是霞浦畲族传统服装中重要的配套品。俗称“拦身裙”,东乡受浙江平阳话影响,则称“合手巾”。由裙头、裙身和裙带组成。裙身呈梯扇形(下端宽且呈孤形)或长方形,常刺绣有花样,长略过膝,质料、颜色多与其衣裤相同。式样也有西路式、东路式之分。
  西路式,亦称“霞浦式”。裙身,色黑,呈梯扇形,长(高)33厘米,上宽33厘米,下宽60厘米,正中12厘米外两侧有对称的折迭,每侧5~7条,每条宽0.7厘米,长5厘米,或与裙身相等,折上有刺绣。两侧边缘,滚镶蓝色窄添条。做工讲究的,两侧和上方均滚镶红、黄、蓝、白、绿多种颜色相间的添条,排列成彩边,紧靠彩边往往刺绣丰富繁缛的图案。裙头,色蓝,宽6.5厘米,两端布耳,系以白色素面棉线织带,带宽约4.5~6厘米,长约2米,两端呈须穗状。系时,裙带先往后围,再转前围,在腰部正前方打结,余下部分垂于围裙正中央。相传,此象征宫服之“国带”。黑白分明,与两侧绣花相映,显得格外秀美庄重。少女用的围裙,以小红带系之,有的还要再系上宽边织花带。
  东路式,大体与西路式相似。但裙身多呈长方形,长40厘米、宽47厘米。节日使用的,亦绣花;常用的,裙身上中部加一层淡绿色的绸布作为装饰。裙带一律是编织成有几何或文字纹样的花带。
  大裙 即畲族妇女结婚时专用的长裙。黑色、素面,四褶,长过脚背,分筒式和围式两种,皆系于衣内,与上衣相配,显得古朴典雅、庄重大度。同时系束宽大的绸布腰带,或系佩大绸花,其色多蓝。现代有些地方受汉族影响,改穿红色或其他颜色长裙。
  凤冠 原称髻(畲语“荟”,音géi),又称“公主顶”。是畲族妇女结婚和随葬的独具风格的专用冠戴。尖顶圆口,戴于发髻上,以红绸带或料珠串扣于下颏。其结构特殊、复杂,冠体内层以竹箨圈制,外蒙黑布或深色布,正中上部装一精致银框小方镜,并配微形剪、尺、书、镜等物件,传说是高辛帝皇后凤冠遗制,能趋吉辟邪,冠顶以竹篾编织成金字塔形骨架,外蒙红布,各面贴缀大小不一的银片,上部后侧及前两侧,各缀挂一蝶形银饰,上各缀挂五串各式小银片,两端饰玻璃料珠串,尖端装饰二片三角银片和红缨络。装饰的银片均凿吉祥纹样。
  婚礼凤冠,还羁系遮面银饰,俗称“线须”(畲语,音siāngxū):由一块长方形银牌(俗称“大牌”)和九串银饰薄片组成,整体若帘,垂于面前,银牌多双龙抢珠图案;银片则为鱼、石榴、梅花等寓意吉祥图案。由于凤冠银饰多,造价贵,一般人结婚均临时借、租,而入殓则改用简单的只作为象征性的凤冠,用竹篾做内层骨架,外蒙黑布,其上只缀若干廉价的金属片。据崇儒等处畲族老人说,先前新媳妇参加劳动仍然戴“荟”。改戴尖顶花斗笠,只是近百来年的事。
  东乡畲族凤冠,别具一格。据说,较明显地体现着畲族图腾信仰的标志。其形似截顶牛角,上罩小块红布和滚有褐、白、红相间的方格纹粗布,正面镶两块长方形银片,装饰乳丁纹及各种花卉纹。两侧有垂叶,后部成一脊,末端垂两条细飘带,悬挂一块约11厘米长的木簪和各色料珠及三角银片。
  畲族老年妇女,习惯包扎蓝印花布头巾。
  男装 霞浦金族男子多“短服”、“褐衣”,穿着比较简单、朴素。日常衣裤与汉族相似,唯质料较粗,多〓布,色重靛蓝或青(黑)。劳动时,有的还套穿靛蓝〓布“?裆”,兼短裤与围裙之用,并披白色龙头布汗巾,有的还习惯包扎蓝印花布或蓝色素面头巾。
  结婚礼服,颇具特色。通常为右衽大襟无领长衫,裾长过膝,色以靛蓝居多,亦有青黑或灰色,领口及大襟钉铜扣(或布纽)5枚,多为素面,有的在胸前刺绣方形盘龙图案,其四周滚镶红白相间的添边,衩口绣以云纹。婚礼中,以大红绸布从左肩至腰斜扎,在边上打结,剩余部分下垂作为飘穗。随葬礼服,同结婚礼服,但不扎红绸。“死人扮礼身”之俗,保留至今。
  此外,旧时少数殷富者有短褂加穿于大襟长衫之外,对襟,无领,以蓝楷布缝制,正胸直列铜扣(或布纽)5枚,前后衣片以黑布厚添(5厘米×10厘米)相连于腋下,添上及相连处刺绣图案或花边。
  鞋帽 畲族鞋帽,富有民族特色。传统鞋子,为圆口黑布厚底(千层布底或木底)有鼻鞋,其上有外突红色的中脊。中脊一道的,称“单鼻鞋”,女子专用,方头,鞋口边缘以红、黄、绿等色线镶制,或有绣花。中脊两道的,称“双鼻鞋”,圆头,男子专用。传统有鼻鞋,民国后逐渐少见,大多仅作婚礼与随葬的专用鞋,现在婚礼亦少用,惟随葬尚有所见,平时所穿的鞋子,与汉族完全相同,只是特别偏爱黑布鞋、黑布胶鞋和草绿色帆布胶底鞋(解放鞋)。此外,旧时还有一种以桐木为底,前上方钉3厘米宽桥状包布棕条的木履,和木底布面的木底鞋,多为雨天外出穿用。
  黑缎宫帽,俗称“红缨帽”或“红包帽”,是畲族男子专用礼帽,整体青黑,宽沿外敞,顶缀以2厘米大的铜质圆球或红布球,球顶下垂以红丝线编成的缨穗。民国以来,逐渐改为圆沿礼帽(高帽),均专用于婚礼与随葬。
  由于畲族服装,富有民族特色。清光绪年间,刑部主事钟大焜到福宁,发现“山民”“纳粮考试与百姓无异,惟妆束不同,群呼为’畲’,山民不服,时起争端”,便“向山民劝改妆束,与众一律”,并报请福建提刑按察使司发布专门《告示》,称“其妆束诡异,未免动人惊疑”,要求“山民男妇人等,务将服式改从民俗,不得稍涉奇讶……授人口实”云云,该告示虽称当时山民“无不踊跃乐从”,但实际上霞浦畲族中除南乡罗浮、赤沙等个别散居村改从民俗外,绝大多数畲乡仍保留其传统服饰。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畲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畲汉民族交往的加强,畲族服饰逐步趋向汉化。年青男女除婚嫁和重大庆典活动仍按传统服饰穿着外,大多都颇讲究时兴服装及各种装饰品,经济发达的社区几乎是畲汉不分了。但多数乡村老年和部分中年妇女,则基本保留着传统民族服饰。百年寿终服饰,基本沿袭旧例。现仍有不少成衣匠,专业缝制畲族传统服装。据调查,松城镇西关街两家畲族服装店,1989年加工的传统服装,即达580多套。其式样讲究大方,刺绣趋向简明,质料讲究精细,土〓布已为条绒、纯涤沦、呢、的确卡、假哔吱、真哔吱所代替。毛料和针织品已属常见。
  80年代以来,连衣裙、茄克衫、牛仔衣、蝙蝠衫、健美装、迷你服等时装相继进了畲村。畲族传统服装,也出现了民族风格与时代气息相结合的创新品种。最有代表性的是,崇儒汴洋畲族女青年成衣匠雷英设计的大襟刺绣连衣裙,选用乌黑丝绒,上部吸收西路样式,衣领、服斗保留刺绣花领和三“池”刺绣图案,腋下仍以蓝色琵琶带系结,而两袖改短,袖口加绣花边,并改平肩为泡泡肩:下部结合“大裙”款式,但稍短,裙脚滚绣白色花边,腰间配以围裙,并挑绣图案,边缘加绣花边,再系以红缨带。把传统上衣、大裙、围裙融为一体,显得典雅端庄,在1989年宁德地区首届“金裳银饰”时装大奖赛中,获“畲族服装设计特别奖”,备受赞赏。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地区畲族歌舞团,先后订制100余套,国家民委也特地购买、收藏。许多县、市民委和文化部门也纷纷订购。
  发式
  霞浦畲族发式,男子与汉族无异,女子传统式样则大有殊别,亦长期被视为一方一族的主要标志。
  女子传统发式,婚前婚后亦大不相同。未婚少女较为简单,通常盘梳成扁圆形,以红色绒线(或棉纱线、毛线)两束,一束自上而下压于发角,一束自前往后围一围,压于发顶,形似红边黑绒帽,额前留“刘海”(齐眉)。或将红色绒线夹杂发中,编成辫子,挽盘头上成圆帽状。一般不佩戴饰物,有的夹有一两枚银饰或头夹。
  已婚妇女,甚为特殊,且随地域服装之异,亦分为西路式和东路式。
  西路式,亦称“霞浦式”,是典型的古典式畲族“盘龙髻”(又称“凤凰髻”)。发式复杂,云髻高鬓,夹以大量假发扎成。梳扎时,先把头发分为前后两部,后部约占三分之二,其间置放支长约20厘米、直径约3厘米裹着黑布的竹箨卷筒,用红绒线扎紧其中段,往上折,呈斜角,使后端头发膨松在后脑勺突出,呈瓜辫形,前端与假发用红绒线扎紧,让假发至前顶呈侧扁型垂下;前部头发分成左右两股,旋成小股,从左往右绕过头顶,至前顶与垂下的发束汇合缠扎,接着陆续增添假发,把整股头发从左往右盘绕于头顶,呈螺旋状,用发夹固定,最后用大银笄横贯发顶中央,形成昂扬屈曲、独具一格的盘龙状高髻。
  东路式,有少、老之分。少妇发型,头发分前后两部分,前部右侧头发扎上一束红绒线,往右边拢,与左侧头发合拢,以发夹固定于耳上,后部头发用红绒线扎紧,从左往右,盘于头顶。额顶缠裹一黑色丝织头巾(俗称“青帕”)。中老年妇女发型,在脑后结一盘髻,类似汉族妇女“髻纽”,但较大而扁平,套以发网(俗称“髻纽〓”),插戴发夹和银花,过额前裹黑色丝织头巾。
  50年代后,发式随服装逐步汉化。现在,绝大部分青少年,以至中年女子都改成了与汉族相同的发式,而相当部分45岁以上的中、老年女子则仍保留传统发式。在重大节日或一些特殊场合,青少年女子亦多有临时梳扎传统发式,或套戴用红绒线缠扎的假发圈,作为民族的一种象征性标志。
  首饰
  霞浦畲族妇女传统首饰,多为银制品,有头笄、头簪、头钗、头花、头夹、耳环、耳坠、耳牌、戒指、手镯、脚镯、胸牌、项圈、兜肚练等等。用量可观,仅1982年由有关部门分配的特需银饰品就达2000余件,折白银14.25公斤。
  首饰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是“盘龙髻”上的头笄(俗称“髻簪”或“横钯”),横贯髻端,长约10厘米,最宽处约25厘米,视呈弯弓形,正视呈变体扁方胜形,像两片相连的垂叶。上錾凿花纹。据老银匠说,这种头笄样式,系古代相传的,不容有丝毫更改。凌纯声《畲民图腾文化的研究》认为:“此非普通的头饰,而是自古代传下的一定图腾装饰。”
  东路有特色的首饰是头花,插于发上,婚礼上用的头花,三朵一组,上镂人物、动物图案,制工精细,为银饰之珍品。还有一种“金针花”,形体细长,末端连五朵小银花,内装小铃铛,颇为别致。
  大耳环,也很有特色。它与“盘龙髻”相配套,且有东、西路之分。西路的形若翻转的问号,约3厘米,近耳处有小倒弯;东路的则略小。小耳环,形同大耳环,系西路少女所戴。耳牌,近耳处为曲形钩,银牌垂其下,系东路少女所戴。
  其余手镯、戒指等佩戴饰品,均与汉族大同小异。
  另外,有一些利用自然原料自制的饰品,山区以〓猪针为簪、溪珠(野生禾本植物果实)串为项练、小石串络为佩饰……沿海以鲎尾为簪、贝壳制饰件等。50年代后渐次改用玻璃料珠串、丝绸花、塑料发夹、头箍等饰件。80年代以后,高档次的金首饰也逐渐进入畲村。
  此外,霞浦畲族男子多不留须,女子爱修细眉。近现代曾一度在青年男女中,时髦镶嵌金牙齿。现在不少青年男女十分注重美容。

知识出处

霞浦县畲族志

《霞浦县畲族志》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霞浦县畲族的历史与现状,其中包括:自然、社会、经济政治、风土人情、革命建设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