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祠(祠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霞浦县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3457
颗粒名称: 宗祠(祠堂)
分类号: K819
页数: 2
页码: 81-82
摘要: 霞浦畲族比较集中的村落一般都建有祠堂。至1989年依然留存的还有上水、霞坪、鲤鱼山的蓝氏宗祠,半月里、墙围里的雷氏宗祠,梨坪塆、白露坑的钟氏宗祠,牛胶岭的蓝氏宗祠等。霞浦畲族祖灵观念很强,崇拜祖先,以作宗族体系的精神支柱。不少宗族都有成套的祭祀仪礼,代代相沿,隆重异常。大祭期间,合族还要举祭传说中的本族共同始祖“盘护忠勇王”。旧社会,各“族”多有公田、公山等,其收入供轮流祭祖支用。新中国成立之后,族产取消。族中公共开支均由族人临时筹集。
关键词: 宗祠 畲族 霞浦县

内容

霞浦畲族比较集中的村落一般都建有祠堂。至1989年依然留存的还有上水、霞坪、鲤鱼山的蓝氏宗祠,半月里、墙围里的雷氏宗祠,梨坪塆、白露坑的钟氏宗祠,牛胶岭的蓝氏(雷、钟二氏合祀)宗祠等。
  祠堂建筑基本相似,多是土木或砖木结构的四〓单层统间瓦房。大厅正中设置大型神衹牌(俗称“屏风”),上水等处的屏风还安置在精雕细刻的“香亭”内。屏风正面书写(或刻):“××堂(蓝姓汝南堂,雷姓冯翊堂,钟姓颕川堂)历代远近宗亲香位”,内有活动夹层木板,书写自本支开基祖先以来的所有亡者名字、排行、生卒“八字”。屏风前设有香炉,其个数因姓而异:蓝姓6个,雷、钟各5个。厅柱贴有“祖公联”和“祖德难忘谋业远遗恩泽大孝思不遗藏蘋蘩时荐水泉香”(牛胶岭祠堂联)之类怀祖内容的楹联。
  祠堂主要用于祭祀祖宗。霞浦畲族祖灵观念很强,崇拜祖先,以作宗族体系的精神支柱。不少宗族都有成套的祭祀仪礼,代代相沿,隆重异常。每年春节与旧历七月十五(或清明与冬至),各大祭一次。平时宗人亦偶有进香、礼拜、下愿,祈求祖先庇佑。大祭期间,合族还要举祭传说中的本族共同始祖“盘护忠勇王”。据各地宗谱称:“盘蓝雷钟四族”“一脉相连”,同为“盘瓠氏”后裔,在广东凤凰山尚有同祀“盘瓠王”的“总宗祠”。
  祠堂多属同姓同宗,也有同姓不同宗(迁徙时间或地点不,甚至不同姓(但必须是畲族)的合一祠堂(如牛胶岭祠堂)。姓、宗不同,祭祖时一般要分开进行。祭祀结束后,族人在祠堂里聚餐。此外,修谱、重要议事等,亦在祠堂里进行。
  没有祠堂的村落,“族”的组织也是客观存在的。除特别重大的族务,要派人到原居地祠堂办理外,一般的祭祖、修谱(小谱),议事,多在一村中的“母厝”(本支迁入最早的祖房)众厅,或族长、法师等有法名者的大厅进行。
  旧社会,各“族”多有公田、公山等,其收入供轮流祭祖支用。新中国成立之后,族产取消。族中公共开支均由族人临时筹集。

知识出处

霞浦县畲族志

《霞浦县畲族志》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霞浦县畲族的历史与现状,其中包括:自然、社会、经济政治、风土人情、革命建设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