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霞浦县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3456
颗粒名称:
分类号: K819
页数: 4
页码: 81-84
摘要: 本段介绍了福建省霞浦畲族族,是“房”上一层的结构,由血缘关系较为亲近的若干房支组成,它包含有家族、宗族,以至氏族、民族的多种内容。霞浦畲族对“族”的重视程度大大超过当地汉族。
关键词: 宗族 畲族 霞浦县

内容

族,是“房”上一层的结构,由血缘关系较为亲近的若干房支组成,它包含有家族、宗族,以至氏族、民族的多种内容。霞浦畲族对“族”的重视程度大大超过当地汉族。
  宗祠(祠堂)霞浦畲族比较集中的村落一般都建有祠堂。至1989年依然留存的还有上水、霞坪、鲤鱼山的蓝氏宗祠,半月里、墙围里的雷氏宗祠,梨坪塆、白露坑的钟氏宗祠,牛胶岭的蓝氏(雷、钟二氏合祀)宗祠等。
  祠堂建筑基本相似,多是土木或砖木结构的四〓单层统间瓦房。大厅正中设置大型神衹牌(俗称“屏风”),上水等处的屏风还安置在精雕细刻的“香亭”内。屏风正面书写(或刻):“××堂(蓝姓汝南堂,雷姓冯翊堂,钟姓颕川堂)历代远近宗亲香位”,内有活动夹层木板,书写自本支开基祖先以来的所有亡者名字、排行、生卒“八字”。屏风前设有香炉,其个数因姓而异:蓝姓6个,雷、钟各5个。厅柱贴有“祖公联”和“祖德难忘谋业远遗恩泽大孝思不遗藏蘋蘩时荐水泉香”(牛胶岭祠堂联)之类怀祖内容的楹联。
  祠堂主要用于祭祀祖宗。霞浦畲族祖灵观念很强,崇拜祖先,以作宗族体系的精神支柱。不少宗族都有成套的祭祀仪礼,代代相沿,隆重异常。每年春节与旧历七月十五(或清明与冬至),各大祭一次。平时宗人亦偶有进香、礼拜、下愿,祈求祖先庇佑。大祭期间,合族还要举祭传说中的本族共同始祖“盘护忠勇王”。据各地宗谱称:“盘蓝雷钟四族”“一脉相连”,同为“盘瓠氏”后裔,在广东凤凰山尚有同祀“盘瓠王”的“总宗祠”。
  祠堂多属同姓同宗,也有同姓不同宗(迁徙时间或地点不,甚至不同姓(但必须是畲族)的合一祠堂(如牛胶岭祠堂)。姓、宗不同,祭祖时一般要分开进行。祭祀结束后,族人在祠堂里聚餐。此外,修谱、重要议事等,亦在祠堂里进行。
  没有祠堂的村落,“族”的组织也是客观存在的。除特别重大的族务,要派人到原居地祠堂办理外,一般的祭祖、修谱(小谱),议事,多在一村中的“母厝”(本支迁入最早的祖房)众厅,或族长、法师等有法名者的大厅进行。
  旧社会,各“族”多有公田、公山等,其收入供轮流祭祖支用。新中国成立之后,族产取消。族中公共开支均由族人临时筹集。
  宗谱 俗称“家谱”,亦称“族谱”、“家乘”、“家世类集”。“家之有谱,所以考世系,别亲疏也。”以作本“族”发展的文字记录。人们把编修宗谱视为宗族中至为重要的事。认为“族”中可以没有祠堂,但却不能没有宗谱。全县诸姓奋族,几乎都有宗谱,仅此次修志编写组查阅的就有186部,其中利湾、上水、牛胶岭的蓝氏,霞坪、洋边、葛藤塆的雷氏,后地、过洋、白露坑的钟氏,以及雁落洋的李氏、南山的吴氏等等,均保藏有相当完整具有特色的百年老谱,大多又同时有重修的新谱,有的还保藏有几种重修本。如茶岗的《冯翊郡雷氏宗谱》,就有清同治十二年(1873)、光绪二十九年(1903)、民国31年(1942)和1962年、1978年历次编修本,百年间编修5次,平均20多年修一次。县内各畲村大抵是20~30年重修一次。每次修谱,各地同宗的各房支都要派人“会谱”。茶岗1978年修谱,除了本地各房支外,福安、福鼎等外县以至浙江泰顺、平阳等外省房支的“叔伯人”,都汇集在一起修编“连环谱”(总谱)。历次修谱,还举行祭谱、封谱等礼仪。
  霞浦畲族修谱,都在定居发族之后,尤以清代晚期与民国时期为最盛。新中国成立后至60年代,基本中断;70年代后期,重新兴起;80年代更趋普遍。新修的宗谱,封建宗法内容多被剔除,修谱中的一些封建迷信活动也明显减少,人们多以此作为寻根问祖、凝聚家族和民族的一种手段。
  宗谱详细记录一族血脉宗亲延续世系,包括每个成员的名字、行第、生卒“八字”、婚娶生养,及墓葬等情况,重要成员还有生平事迹述略。大部分家谱的“谱头”保存有与本族有关的盘瓠传说、源流序列、行第排行、族规家训、公产记载,以及一些官府文告等文献资料。且有凡例序言之类文字(详见《附录》)。
  族规 约束宗族成员的行动。本县畲族许多宗支,亦多有族规,或“祖训”、“条训规则”、“圣谕广训”等。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成为宗族成员所遵循的习惯法。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族规有关封建宗法规定多已废弃,而其中提倡尊老爱幼,济危扶贫,勤劳节俭,和睦谦让,戒除赌博、淫逸、酗酒、斗殴等内容仍被人视为行为准则。
  族长 过去较大的房、族,多举有族长(父老,头人),通常由一族之中辈分高、年纪大、办事公正、有一定威信的老人担任。作为“族”的代表,拥有族权,在一族中,可以按照习惯法主持或负责处理族内事务和族际间的各种纠纷、公共事务。如制定并执行族规、主持祭祖和修谱事宜、调解或裁决族人的民事纠纷、保藏族谱祖图及祭祀用品、收缴并掌握族产租金、主持兴办公益事业,修缮祖房、修建祠堂、宫庙、道路、桥梁、水利等;对外交涉官司案件、联络宗谊、参加族际社会活动等等。
  由于畲族居处分散,族长实际无法兼顾各村族人事务,清末民初后已没有多大的号召力,此后的族长,其实多是同住一村的一房或若于房的地方性“自然领抽”(小族长),本宗族内部事务的处理,有一部分由小族长代理,无形中大族长和小族长有了分工,各负其责。族人对大小族长及族中其他长辈都相当尊敬、尊重。旧社会,族长往往被官府利用,有的甚至与官府匀结,征粮课税,抓丁派役,左右一切地方事务;尤其民国23年(1934)实行保甲制度后,有的成了保、甲长,充当统治者的代理人或助手,成为鱼肉百姓的地方势力。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权建立,族长随着封建宗法制的消灭而废除。畲乡一切民政、民事,皆由基层干部统一掌管。但是,各处仍然出现一些热心公益事业、为族人拥护的“自然领袖”,主持一些诸如修谱之类的宗族事务和修桥补路、济危扶灾之类的慈善事务。
  排行 房、族中以“排世”与“排行”,序列族人的长幼辈分。
  排世,即“行弟”排列,以不重复的文字为行次,作为不同辈分的标示,及其命名(世名)的根据。此与当地汉族相同。
  排行,则是畲族特殊的序列方法,各姓略有不同。蓝姓以“大、小、百、千、万、念”六字为行次,雷姓以“大、小、百、千、万”五字为行次,钟姓以“大、小、百、万”四字为行次,皆不断循环、周而复始。以此作辈分长幼的标示,并辨别民族、姓氏及血缘亲疏远近。男女都有排行,死后作为讳名,男称“××郎”,女称“××娘”,载入族谱。男性排行,可以包括赘婿,女性排行与同辈姐妹一起排,不随夫家。
  草岗雷姓畲族自一世至十五世的排世与排行表如下:
  其具体例子:一世念二,万行×;二世法清,大行十;三世应旺,小行十四;四世文魁,百行十三;五世启辛,千行二十……他们的讳名分别是雷万×郎、雷大十郎、雷小十四郎、雷百十三郎、雷千二十郎……
  在排行中,有些姓氏、宗族的讳名还有自己的一些规定,不很统一。如水漕垅蓝姓有男不排一、女不排二(有些地方是女不排七)的惯例,只有“蓝×二郎”、“蓝×三郎”、与“蓝×一娘”、“蓝×三娘”……据说,“蓝×一郎”、“藍二娘”的位置,留给不满16岁的天亡者。
  排行,每若干年由族长与几位长辈,按排名者出生年、月、日、时的前后顺序,进行排列。排定后,不向外宣布。因此,畲族男女在生前不知道自己的行次。男性死后,由其孝子向族长索取行次;女性死后,由其兄弟向族长索取行次,交给外甥。女性在生前若备好棺木,其兄弟便可向族长提前索取行次,通过一定的“讨位”仪式,郑重交给外甥放棺木内保存,待其死后才启封。
  霞浦畲族诸姓的排行,至近、现代逐渐革除,现在已基本消失。大多房、族,只以行弟排世作为辈分长幼的序列。

知识出处

霞浦县畲族志

《霞浦县畲族志》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霞浦县畲族的历史与现状,其中包括:自然、社会、经济政治、风土人情、革命建设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