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宗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霞浦县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345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宗族
分类号:
K819
页数:
5
页码:
80-84
摘要:
本段介绍了霞浦畲族以雷、蓝、钟为主要姓氏,李、吴和其他杂姓亦占少量比例。以同姓近祖的家庭联结成“房”(房支),若干房支又联结成“族”(宗族),形成一种具亲近血缘关系的社会结构。故谚称“山哈山哈,不是共房就是叔伯”。人们在人际关系和社会整合方式中,相当重视强调这种宗族(血缘)关系。
关键词:
宗族
畲族
霞浦县
内容
霞浦畲族以雷、蓝、钟为主要姓氏,李、吴和其他杂姓亦占少量比例。以同姓近祖的家庭联结成“房”(房支),若干房支又联结成“族”(宗族),形成一种具亲近血缘关系的社会结构。故谚称“山哈山哈,不是共房就是叔伯”。人们在人际关系和社会整合方式中,相当重视强调这种宗族(血缘)关系。
房
房,作为宗族的支派,源于兴旺发达的大家庭,一个大家庭蕃衍分析后,便出现了房支,各房支继续蕃衍之后,为了分别近亲,又会再分出若干新房支。各个房支通常接长幼序列依次称为钟“长房”、“次房”、“三房”……或以文字为房称。各个房支的归属及其序列是相对变动的。如,溪南白露坑始祖钟孙七,为钟安第七子,钟安系钟昇长子——其父辈等,属于钟昇派下长房而孙七本人则属钟安派下七房,肇迁白露坑后,生四子,其派下分“江”、“河”、“海”、“汉”四个房支,“江”房派下又分为“福”、“禄”、“寿”、“喜”四个房支……400余年间,房支--分再分,据不完全统计,至1989年,属钟孙七派下的五代近亲的房支便有28个之多。
同房支的家庭,大多聚居一村,也有外迁另行发衍。如白露坑钟孙七派下的“江”房,居本村,其后辈有一部分则派居上坎、台江、西安、菖蒲、南门山、小湖、半月里、牛胶岭、岚头……“河”房迁山建后,“海”房迁瓮里,“汉”房始终居住本村。白露坑现有钟氏居民,大部分属“汉”房派下。
同房支的家庭,称为“共房”、“共寮里”、“厝下人”,关系密切。而五代以内同房支的家庭,称为“厝里人”,关系更亲。房支之中,辈分最高、年岁最大者,最受敬重。
房支有的设立房谱(俗称“支谱”或“谱仔”),据1983年崇儒畲族调查,霞坪、新村、后地等各姓氏都有房谱。“宗谱之外复设房谱”,以“便于稽览”,“详本支而略房系,取亲其所亲之义也”。
族
族,是“房”上一层的结构,由血缘关系较为亲近的若干房支组成,它包含有家族、宗族,以至氏族、民族的多种内容。霞浦畲族对“族”的重视程度大大超过当地汉族。
宗祠(祠堂)霞浦畲族比较集中的村落一般都建有祠堂。至1989年依然留存的还有上水、霞坪、鲤鱼山的蓝氏宗祠,半月里、墙围里的雷氏宗祠,梨坪塆、白露坑的钟氏宗祠,牛胶岭的蓝氏(雷、钟二氏合祀)宗祠等。
祠堂建筑基本相似,多是土木或砖木结构的四〓单层统间瓦房。大厅正中设置大型神衹牌(俗称“屏风”),上水等处的屏风还安置在精雕细刻的“香亭”内。屏风正面书写(或刻):“××堂(蓝姓汝南堂,雷姓冯翊堂,钟姓颕川堂)历代远近宗亲香位”,内有活动夹层木板,书写自本支开基祖先以来的所有亡者名字、排行、生卒“八字”。屏风前设有香炉,其个数因姓而异:蓝姓6个,雷、钟各5个。厅柱贴有“祖公联”和“祖德难忘谋业远遗恩泽大孝思不遗藏蘋蘩时荐水泉香”(牛胶岭祠堂联)之类怀祖内容的楹联。
祠堂主要用于祭祀祖宗。霞浦畲族祖灵观念很强,崇拜祖先,以作宗族体系的精神支柱。不少宗族都有成套的祭祀仪礼,代代相沿,隆重异常。每年春节与旧历七月十五(或清明与冬至),各大祭一次。平时宗人亦偶有进香、礼拜、下愿,祈求祖先庇佑。大祭期间,合族还要举祭传说中的本族共同始祖“盘护忠勇王”。据各地宗谱称:“盘蓝雷钟四族”“一脉相连”,同为“盘瓠氏”后裔,在广东凤凰山尚有同祀“盘瓠王”的“总宗祠”。
祠堂多属同姓同宗,也有同姓不同宗(迁徙时间或地点不,甚至不同姓(但必须是畲族)的合一祠堂(如牛胶岭祠堂)。姓、宗不同,祭祖时一般要分开进行。祭祀结束后,族人在祠堂里聚餐。此外,修谱、重要议事等,亦在祠堂里进行。
没有祠堂的村落,“族”的组织也是客观存在的。除特别重大的族务,要派人到原居地祠堂办理外,一般的祭祖、修谱(小谱),议事,多在一村中的“母厝”(本支迁入最早的祖房)众厅,或族长、法师等有法名者的大厅进行。
旧社会,各“族”多有公田、公山等,其收入供轮流祭祖支用。新中国成立之后,族产取消。族中公共开支均由族人临时筹集。
宗谱 俗称“家谱”,亦称“族谱”、“家乘”、“家世类集”。“家之有谱,所以考世系,别亲疏也。”以作本“族”发展的文字记录。人们把编修宗谱视为宗族中至为重要的事。认为“族”中可以没有祠堂,但却不能没有宗谱。全县诸姓奋族,几乎都有宗谱,仅此次修志编写组查阅的就有186部,其中利湾、上水、牛胶岭的蓝氏,霞坪、洋边、葛藤塆的雷氏,后地、过洋、白露坑的钟氏,以及雁落洋的李氏、南山的吴氏等等,均保藏有相当完整具有特色的百年老谱,大多又同时有重修的新谱,有的还保藏有几种重修本。如茶岗的《冯翊郡雷氏宗谱》,就有清同治十二年(1873)、光绪二十九年(1903)、民国31年(1942)和1962年、1978年历次编修本,百年间编修5次,平均20多年修一次。县内各畲村大抵是20~30年重修一次。每次修谱,各地同宗的各房支都要派人“会谱”。茶岗1978年修谱,除了本地各房支外,福安、福鼎等外县以至浙江泰顺、平阳等外省房支的“叔伯人”,都汇集在一起修编“连环谱”(总谱)。历次修谱,还举行祭谱、封谱等礼仪。
霞浦畲族修谱,都在定居发族之后,尤以清代晚期与民国时期为最盛。新中国成立后至60年代,基本中断;70年代后期,重新兴起;80年代更趋普遍。新修的宗谱,封建宗法内容多被剔除,修谱中的一些封建迷信活动也明显减少,人们多以此作为寻根问祖、凝聚家族和民族的一种手段。
宗谱详细记录一族血脉宗亲延续世系,包括每个成员的名字、行第、生卒“八字”、婚娶生养,及墓葬等情况,重要成员还有生平事迹述略。大部分家谱的“谱头”保存有与本族有关的盘瓠传说、源流序列、行第排行、族规家训、公产记载,以及一些官府文告等文献资料。且有凡例序言之类文字(详见《附录》)。
族规 约束宗族成员的行动。本县畲族许多宗支,亦多有族规,或“祖训”、“条训规则”、“圣谕广训”等。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成为宗族成员所遵循的习惯法。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族规有关封建宗法规定多已废弃,而其中提倡尊老爱幼,济危扶贫,勤劳节俭,和睦谦让,戒除赌博、淫逸、酗酒、斗殴等内容仍被人视为行为准则。
族长 过去较大的房、族,多举有族长(父老,头人),通常由一族之中辈分高、年纪大、办事公正、有一定威信的老人担任。作为“族”的代表,拥有族权,在一族中,可以按照习惯法主持或负责处理族内事务和族际间的各种纠纷、公共事务。如制定并执行族规、主持祭祖和修谱事宜、调解或裁决族人的民事纠纷、保藏族谱祖图及祭祀用品、收缴并掌握族产租金、主持兴办公益事业,修缮祖房、修建祠堂、宫庙、道路、桥梁、水利等;对外交涉官司案件、联络宗谊、参加族际社会活动等等。
由于畲族居处分散,族长实际无法兼顾各村族人事务,清末民初后已没有多大的号召力,此后的族长,其实多是同住一村的一房或若于房的地方性“自然领抽”(小族长),本宗族内部事务的处理,有一部分由小族长代理,无形中大族长和小族长有了分工,各负其责。族人对大小族长及族中其他长辈都相当尊敬、尊重。旧社会,族长往往被官府利用,有的甚至与官府匀结,征粮课税,抓丁派役,左右一切地方事务;尤其民国23年(1934)实行保甲制度后,有的成了保、甲长,充当统治者的代理人或助手,成为鱼肉百姓的地方势力。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权建立,族长随着封建宗法制的消灭而废除。畲乡一切民政、民事,皆由基层干部统一掌管。但是,各处仍然出现一些热心公益事业、为族人拥护的“自然领袖”,主持一些诸如修谱之类的宗族事务和修桥补路、济危扶灾之类的慈善事务。
排行 房、族中以“排世”与“排行”,序列族人的长幼辈分。
排世,即“行弟”排列,以不重复的文字为行次,作为不同辈分的标示,及其命名(世名)的根据。此与当地汉族相同。
排行,则是畲族特殊的序列方法,各姓略有不同。蓝姓以“大、小、百、千、万、念”六字为行次,雷姓以“大、小、百、千、万”五字为行次,钟姓以“大、小、百、万”四字为行次,皆不断循环、周而复始。以此作辈分长幼的标示,并辨别民族、姓氏及血缘亲疏远近。男女都有排行,死后作为讳名,男称“××郎”,女称“××娘”,载入族谱。男性排行,可以包括赘婿,女性排行与同辈姐妹一起排,不随夫家。
草岗雷姓畲族自一世至十五世的排世与排行表如下:
其具体例子:一世念二,万行×;二世法清,大行十;三世应旺,小行十四;四世文魁,百行十三;五世启辛,千行二十……他们的讳名分别是雷万×郎、雷大十郎、雷小十四郎、雷百十三郎、雷千二十郎……
在排行中,有些姓氏、宗族的讳名还有自己的一些规定,不很统一。如水漕垅蓝姓有男不排一、女不排二(有些地方是女不排七)的惯例,只有“蓝×二郎”、“蓝×三郎”、与“蓝×一娘”、“蓝×三娘”……据说,“蓝×一郎”、“藍二娘”的位置,留给不满16岁的天亡者。
排行,每若干年由族长与几位长辈,按排名者出生年、月、日、时的前后顺序,进行排列。排定后,不向外宣布。因此,畲族男女在生前不知道自己的行次。男性死后,由其孝子向族长索取行次;女性死后,由其兄弟向族长索取行次,交给外甥。女性在生前若备好棺木,其兄弟便可向族长提前索取行次,通过一定的“讨位”仪式,郑重交给外甥放棺木内保存,待其死后才启封。
霞浦畲族诸姓的排行,至近、现代逐渐革除,现在已基本消失。大多房、族,只以行弟排世作为辈分长幼的序列。
知识出处
《霞浦县畲族志》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霞浦县畲族的历史与现状,其中包括:自然、社会、经济政治、风土人情、革命建设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