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亲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霞浦县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3453
颗粒名称: 其他亲属
分类号: C913.11
页数: 2
页码: 79-80
摘要: 本段介绍了霞浦畲族还有义亲、抱养亲等等,当事人之间虽无血缘或姻缘关系,倒是相当密切的。过去几乎遍及每个畲村,其中与汉族的结义,占有相当比例。纵向义亲,主要是担心孩子娇贵,不易养活,借拜认义父母得到庇护,一般到孩子过完“十六岁”为止,但也有继续作为亲戚的。人们把孩子寄名于神、佛或自然的石、树等,称其“义父”,祈求庇佑。霞浦畲族除亲属之外,在日常生活中通常称老人为“阿公”、阿婆”;称中年人为“阿伯”、“阿叔”、“阿姆”、“阿婶”,称青年人为“阿哥”、“阿嫂”、“阿俤”、“阿妹”或“阿俤仔”、“阿妹仔”。对平辈或晚辈,多直呼其名。
关键词: 其他称谓 畲族 霞浦县

内容

霞浦畲族还有义亲、抱养亲等等,当事人之间虽无血缘或姻缘关系,倒是相当密切的。
  义亲,既有纵向的义父子(女)、义母子(女),也有横向的义兄弟(妹)、义姐妹(弟)、义姐兄。过去几乎遍及每个畲村,其中与汉族的结义,占有相当比例。其称谓:
  纵向义亲,主要是担心孩子娇贵(或多病,“命相”不好),不易养活,借拜认义父母得到庇护,一般到孩子过完“十六岁”为止,但也有继续作为亲戚的。旧社会也有一些青少年或中年人,为不受欺凌而拜认汉族中有一定身分、名望的人作为“义父”;新中国成立后,有不少畲族学生尊重教师,拜认教师为义父(母),如梨坪塆一带就有20多名学生,作畲乡先进教师张松发的义子(女)。横向义亲,多是志趣相投的成年人,结拜兄弟姐妹,其中以本民族间同性男女的结拜居多。异性结交则多是一些互相爱慕的情人,无法缔结姻缘而保持的一种特殊关系。
  寄名亲,在旧社会颇为流行。人们把孩子寄名于神、佛或自然的石、树等,称其“义父”,祈求庇佑。
  抱养亲,也相当普遍。无子女者抱养子女,抚养成人,赖以养老送终,延续宗祀。其关系与一般血缘亲属相似。其称谓亦与一般血缘亲属类同,只是有一部分子女称其养父母为“阿叔”、“阿婶”,或“阿伯”、“阿姆”。
  霞浦畲族除亲属之外,在日常生活中通常称老人为“阿公”、阿婆”;称中年人为“阿伯”、“阿叔”、“阿姆”、“阿婶”,称青年人为“阿哥”、“阿嫂”、“阿俤”、“阿妹”或“阿俤仔”、“阿妹仔”。对平辈或晚辈,多直呼其名。外来客人,尤其是汉族人,通常称“先生”、“师傅”、“同志”、“书记”、“主任”等等,知道其姓氏者,在称谓之前,冠以姓氏,或加一“老”或“小”字,如“老王”、“小林”等等,也有在其姓氏之后加“的”字,如“陈的”、“黄的”

知识出处

霞浦县畲族志

《霞浦县畲族志》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霞浦县畲族的历史与现状,其中包括:自然、社会、经济政治、风土人情、革命建设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