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霞浦县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3426
颗粒名称: 蓝姓
分类号: K820.9
页数: 4
页码: 42-45
摘要: 本段介绍了入迁福宁(霞浦)者,主要有三大支派。其一是明天启元年,由水路直接从罗源进入福宁三十八九都青皎发族的主要宗支。其二是明万历七年(1579)由福安溷里迁入福宁州三十八九都长岗(一作黄岗山,即今盐田村里大岗山),在西部、西南部发族的宗支。其三是明万历间(约1600年)直接由罗源大浿头迁居发族的“红山雷”宗支。其四是清顺治初年(1644年左右)从福安茶洋迁入福宁州二十五、六都一带,而发族于西部山区的重要宗支。其五是清乾隆初年(1740年左右)从浙江南部进入福宁下四都草岗(水门茶岗)等处,而在东部半山区发族的主要宗支。
关键词: 畲族 蓝姓 霞浦县

内容

入迁福宁(霞浦)者,主要有三大支派。
  其一是明天启元年(1621),由水路直接从罗源进入福宁三十八九都青皎发族的主要宗支。该支始祖百六,挈妇李氏乘舟渡海,据传最初在南塘岐岸搭寮暂居,之后渐次东移西池、后坑。一年冬天,大雪遍地,因寻牛发现栖牛之处绿草茵茵,认为是“风水宝地”,遂建房定居(因称其地为“牛岭”),开基发派。其二世:长法照,居牛岭,并分衍二十五六都石竹垅(崇儒霞坪。四世士远为祖)、后地垅(一作后地洋东。崇儒新村后地。四世士明为祖)、西坑(柏洋。四世士春为祖)、浅坂(盐田瓦窑头。四世士谷为祖)、杨家溪(牙城。五世元广从福鼎翠郊迁入,后又分盐田洋边)、后樟(崇儒笕下后樟。五世元金从西坑迁入,后又分后垅、水确洋、围墙里等)、三坪(三沙。五世元利为祖)、西山箩七(水门十三箩。五世元参为祖)、湖坪垅(水门武坪。六世必珊从浅坂分迁)、西胜梨坪(盐田。八世子叁从翠郊分迁)、柴桥头(牙城后洋。十一世成境从翠郊分迁);二法曜,居牛岭,分衍利湾(四姓士海为祖)、湖岭尾(崇儒岚下。四世士河为祖);三法光,居牛岭,分蛤蟆潭(崇儒霞坪。四世士肇为祖)、坪岭(州洋岭头。五世元盛为祖)、林头(盐田洋边岚头。五世元珠为祖);四法郎,居牛岭(一说未知居址),其孙四世士寅,只身自牛岭到鲤鱼山创居兴业,生四男,分四房、发族甚多。该支以罗源迁牛岭之祖百六为开基之祖,而由牛岭渐次发族,其子孙或留居本地,或就近发派,相当部分散居本县西部,亦有部分散居本县中部、东部,以及外县。近四百年间,已繁衍十五、六世,成为一大旺族,其较大聚居行政村有:盐田瓦窑头、西胜、洋边,州洋马洋(鲤鱼山),崇儒新村、后地、霞坪等。
  其二是明末(一说清初)由浙江南部回迁福建东部,在福宁西路山区发族衍派的重要宗支。该支始祖齐满(名五满),其先世从广东潮州徙居福建,先移漳浦、永春,再搬罗源南郊与大浿头。明洪武十三年(1380),以“地瘦岁饥”,族人会议改迁福宁并浙江温州、平阳等处,历经辗转,数传之后子孙分居多处,其中宜懿一派住泰顺沙坵田。崇祯九年(1636。一说清顺治初年),宜懿派下四世齐满,率次男兆聪、三男兆明,自沙坵田移居福宁二十五、六都水漕垅,从此开基创业,娶媳生孙,人丁鹊起,成为崇儒上水主要开发者,进而就近扩散派居霞潭(五世兆聪为祖)、牛路岭尾(八世云清为祖)、古厝溪、游家岚,又是崇儒霞坪、州洋岭头等处畲村的重要开发者。此外,州洋之七宝洋、墓斗、霞山、马洋鲤鱼山,以至松城酉关、盐田南塘、水门大浿等地均有齐满派下衍发者。而齐满之兄弟四满、六满,亦在明末“迁福宁西路”,与齐满共同发派,成为本县西部、中部畲族乡村一大旺族。
  其三是清康熙初年(1662年左右)由汀州府上杭县进入福宁南乡发族的重要宗支。该支始祖雷贵,“有择居之智,能善相阴阳,遍观霞浦(指溪南一带)地方,卜居小南四十六七都牛胶岭之地。山川秀美,形似犀牛望月,遂开基立业,以大其族焉。其后发祥……”这一支派大部分扎根牛胶岭,至三世启盛、启如,分别为东、西二房之祖,分衍发派,历经三百余年,蕃衍十三、四世,成为牛胶岭主要居民。这一支系,发族甚众,有一部分外迁他处,如西房八世寿范,迁半路里(白露坑)、寿×迁头箩(溪南南门山),有一部分则回迁本地,如自七世建回住居进船山(白露坑)的一派,数世后相继全迁回牛胶岭,亦有一部分抱养他处,如八世寿×生十子:春砚抱养于南门山蓝家、四弟抱养于镇江(溪南)蔡家、客云抱养于后首(沙江)郭家,簇簇抱养于后首谢家、见赠抱养于官塘(溪南甘棠)翁家、十弟抱养于三洲(下浒)王家,改其姓,发其族,不尽而述。
  与此同根者尚有:雷贵的两位兄弟同时由上杭进入福宁,一在大南四十三都罗浮(长春里城),一在中南四十四五都梅洋(沙江)——派居罗浮者,亦蕃衍十三、四世,成大南一大宗支;派居梅洋者,民间传说后来改为韩姓。
  除以上三大支派外,零星入迁者尚多,其中有些宗支发派还是比较多的。
  发衍于州洋西部的一支,是清同治间(1870年左右)从福安化皎满洋(城阳)入迁的。其先祖世×,肇迁洋边寨下;其二世大×迁至洋边高山牛溷头;其三世于民国初年(1912年左右)相继下山,就近迁至墓斗、青福一带;俊永居书堂里,俊棘居大坪园,俊敝居黄澜(王坛),俊裁居坞斗(墓斗)……百余年间,繁衔数百丁口,成为这一带较大的宗支。其他若州洋东部之赤岸、北部之岭头等,亦有与此同宗支者。
  散处于县东部的一些宗支,是清乾隆以来,陆续从浙江南部、本州福鼎等处倒流回迁的。来自浙江平阳朱山者:承光于乾隆间,肇迁牙城第一层,并派衍水门大浿(光绪间,其后裔升添始迁)等处;承式稍后亦到第一层,升斌则于光绪间迁来,景善于道光间迁牙城鹧鸪岗,景眉稍后迁牙城小桥西山;承安稍后迁水门浦后溪尾,升水于民国初亦迁此;景海同治间迁三沙二坑孝井,并派衍牙城凤江沙江(民国31年,其后裔清仙始迁),景清同时迁孝井附近的大湾,国旺入迁牙城后洋;升贵于光绪间迁牙城东街头畚斗洋……来自浙江泰顺者:景×于道光间迁水门茶岗溪尾,其同辈景福则转从福鼎下寮移居二十五六都舍投堂(崇儒新村)。
  散居于县境西部、南部的一些宗支,也有从浙江南部迁来的。景等于乾隆间自平阳朱山迁池岙(北壁);宗俤于光绪间自平阳王仁洞迁青皎上郑溪边里(盐田瓦窑头)。
  发衍于崇儒笕下樟坑的一支,是清嘉庆初,自福安溪塔迁入的,其祖为法浓,三世祜滋在此盖起大厝,而后140余年,就厝繁行成山乡一大畲村,并有部分零星外迁发族。
  海边(盐田南塘)蓝姓,是佬细在民国23年(1934)大革命失败后,由福安老苏区林洋洋坪搬来的。
  崇儒溪坪蓝姓有二支,一支自福安穆阳王楼来,已繁衍14世,一支自浙江来,已繁衍7世。雷姓
  雷姓畲族在福宁出现时间早,蕃衍支派多,分布地域广。
  崇儒霞坪《雷氏族谱》:元五“明弘治戊申年(1488)徙居福宁州长溪五载”。是本地有明确文字记载的最早畲族居民。

知识出处

霞浦县畲族志

《霞浦县畲族志》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霞浦县畲族的历史与现状,其中包括:自然、社会、经济政治、风土人情、革命建设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