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民族名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霞浦县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342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民族名称
分类号: K820.9
页数: 4
页码: 38-41
摘要: 本段介绍了“畲族”之称,是国务院于1956年根据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1953、1955年两次深入福建、浙江、广东等族地区的识别调查研究,经同本民族协商而公布正式确认的。在此之前,霞浦一带早有以“畲”相称其民者。见诸历史文献者:明代谢肇淛《长溪琐语》称“畲人”;清代卞宝第《闽峤輶轩录》称“畲民”;光绪福建提刑按察使司《告示》述群呼其为“畲”;民国《霞浦县志》、《民国三十三年霞浦县地方自治概况》亦谓“畲民”。霞浦畲族诸种谱牒,均有出现“畲”字,对其意义与来历,亦多有详细析述。十七年,又蒙查明“畲”字义。因而,史家称之“民以畲名,其善田者也”,是符合原义的。此外,还有自称“siha”,即“食客”。
关键词: 畲族 族源 霞浦县

内容

“畲族”之称,是国务院于1956年根据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1953、1955年两次深入福建、浙江、广东等族地区的识别调查研究,经同本民族协商而公布正式确认的。在此之前,霞浦(古温麻、长溪、福宁之旧治)一带早有以“畲”相称其民者。见诸历史文献者:明代谢肇淛《长溪琐语》称“畲人”;清代卞宝第《闽峤輶轩录》称“畲民”;光绪福建提刑按察使司《告示》述群呼其为“畲”;民国《霞浦县志》、《民国三十三年霞浦县地方自治概况》亦谓“畲民”。
  霞浦畲族诸种谱牒,均有出现“畲”(或作“畲”、“〓”、“〓”、“佘”、“奢”)字,对其意义与来历,亦多有详细析述。
  水门茶岗等处所藏的《冯翌郡雷氏宗谱》,有《释明畲字义》专文:
  国(清)朝乾隆二年,奉闽省督抚部宪郝卢具奏:普天之下,最善良者莫畲民若也。男耕女织,恪守法纪,风俗近古。奉旨命下绘画畲民图册进览,仍准畲民不编丁甲、免派差徭,循例古法,勒石铭禁。十七年,又蒙查明“畲”字义。历朝来广东、广西、江南、江西等处皆有蓝、雷、钟、李散居处焉,服贾力田者有之,登科第隶仕籍者有之,未见有“畲民”二字。唯福建、浙江固有“畲民”之称,“畲客”之号,不知其何谓也?而字书不载“畲”字,惟字典内有“畲奢”,二音,释为:三岁治田曰畲奢,又曰火种也。其义近农民。命督抚部院查核,督抚部院召问老叟雷有金,云:“开山为田,以供赋税,高地无水之处栽种山苗。山苗,我们所谓‘奢禾’。该地邻人因我们业种奢禾,遂称呼我们曰奢客(一作畲客)。如今之采茶人俱称曰‘茶客’一类。世人不识其义,且不知来历,以猜疑我们往古之日大抵从番而入,捏造入番二字合,即读‘〓’字。以是云耳。”
  崇儒上水等处所藏《汝南郡蓝氏族谱》,亦有《释明畲字义》与上文同。并另有记叙:
  汉顺帝时,有钟姓、雷姓官员同奏:盘、蓝、雷、钟四姓,原系上古忠勇王功臣,后裔仕廊庙无不致身尽忠,农草野无不尽力耕作,高山无水之处,栽种奢禾,遇歉岁能济饥。请封名号。上准奏,旨谕:盘、蓝、雷、钟四姓,种奢禾济饥有功,山米助田米,就以入田米成一字,曰‘〓’,四姓子孙封曰‘〓家人民’。”
  溪南白露坑等处所藏《福建福宁府颍川钟氏宗谱》之《谱序》,则以钟氏“福宁族亦盛”,“多山居力农,只与蓝、雷二姓联姻,而人遂称‘畲民’。考《说文(解字)》:烧榛种田为畲,音佘。本一字二音,并无〓字。今福宁土民俗书为〓,即官府案牍亦从俗为〓。然考其字,并无恶劣之称,不过为山居农民而已。”
  认为民以“畲”称,乃因“山居力农”,“耕山而食”,从事畲耕(刀耕火种),“其义近农民”,与其粗放的耕作生活有紧密联系,反映当时这一民族农业经济的生产特点。而霞浦山区畲族农业生产至今仍然保留一些诸如劈田埂、烧山灰(作肥料)、烧荒炼山等习惯。因而,史家称之“民以畲名,其善田者也”,是符合原义的。至于“奢客”(或“畲客”)之称是否因“业种奢禾”,且聊备一说。不过,畲话“稻”音近“禾”,霞浦称奢禾为山稻,在畲族山区种植,确实经久未断。“该地邻人”称其“奢客”、“畲客”、“畲人”、“畲民”、“畲婆”,本来不含贬义,大多没有鄙薄的意思。崇儒等畲乡,还传说其祖先蓝、雷、钟姓,从连江马鼻上岸后,在迁徙过程中曾居于畲山,山上有“畲婆宫”,因而被称为“畲山客人”,简称“畲客”,自然亦无恶意。而《蓝氏宗谱》谓“畲家人民”之称,乃封建皇帝所谕封,则明显带着褒义与自豪感的。
  此外,清乾隆间,福宁府霞浦县正堂所立的严禁滥派菑民差徭碑示,以及水门茶岗、盐田瓦窑头、溪南南门山等处所藏的谱牒,尚有“菑民”之称,其义与“畲民”大抵相同。官府案牍有“山民”之名谓,而民间有“〓(piǎ)客”之称呼,则与其居处山野有关。
  外地文献以“輋”、“軬”,或“〓”、“蛇”为称者,其音皆似“畲”,然本地所有文献文字记载都没有出现,民间亦一直没有传闻。
  尽管本地畲族对其族称有各种解释,“畲族”这一名称,还是在国务院定称二三十年之后,鉴于民族政策的实施、民族关系的根本改善,才逐渐被绝大多数人接受和拥护的。
  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畲族的名称不甚了解,本民族中的一些人则总有所忌讳,不太愿意被称为畲族,甚至到80年代还有要求改变这一名称的。
  究其原因,主要是“畲”在霞浦以及其他不少方言中与“蛇”“邪”的读音相混。定称之前,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之前,汉族中有一些人恶意曲解其义,更有甚者,还加上侮辱性字眼,以至编成顺口溜等,横加岐视、讥嘲、欺凌、诟病,挑起民族纠纷。于是,畲族人民对这些称谓很是反感。
  由于畲族与苗族、瑶族有一些相似之处,而一些历史文献,尤其是明清时期的一些地方志、文集,以及官府案牍,往往把畲族混称为“苗人”、“瑶人”,或“畲瑶”、“苗瑶”,民国政府则有称其为“苗夷”者(如:民国26年《福建省统计年鉴·各县区苗夷民族的概况》)。50年代初,霞浦县人民政府民族工作报告中,还出现“苗族”之称呼。这种误称也影响了畲族本身,不少族人也自称为苗族或瑶族,这在谱牒中亦时有出现。50年代,霞浦一般汉族干部、群众以“苗族”相称者为数甚多,偶有少数以“瑶族”相称。随着民族关系的改善,50~60年代多称畲族为“劳动嫂”、“劳动哥”,以示尊重、客气,也有统称其男女为“少数民族”或“民族同志”的。侮辱性的称呼,逐渐消失。70~80年代,以“畲族”相称的逐渐普遍,而统称其为“少数民族”的,仍占相当比例,民间称“畲人”、“畲客”,以及“苗族人”的,犹时有所闻。
  霞浦畲族往往自称“sānha”,但对其义多不甚了解,惟少数老者及一些研究者能作解释,而其解释又很不一致。
  大约有如下几种写法和说法:
  “山哈”:即山客(畲语“哈”,意为客)。指居住在山里的外地人(霞浦称外地迁居者为“人客人”),言明其居住环境及本地本族是从外地迁徙而来的。这一说法比较普遍。
  “山家”:意为山居人家。
  “山宅”:意为山里住居户。
  “三合”:指本族是由盘、蓝、雷或蓝、雷、钟三姓氏为主聚合而成的共同体。
  “三铪”:即山越、山夏。在古越山区生息繁衍的古越人之后裔。此系本族来源的又一说法。有人建议改畲族之称为“山铪族”。
  此外,还有自称“siha”,即“食客”。传说,盘瓠王征番有功,高辛皇帝恩准其子孙免纳粮税,免派差徭,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走到哪里可以吃到哪里。故有此称。霞浦畲族,在本族中多互称“zigěyǐng”,即“自家人”或“自个人”、“自己人”。称汉族为“h616u”,即“华老”、“汉老”,亦写作“阜老”、“河老”或“福老”。好些人出于友好、礼貌,谦称自己是“小姓人”,而尊称汉人为“大姓人”亦有称自己是“三姓人”,称汉族为“百姓人”的。

知识出处

霞浦县畲族志

《霞浦县畲族志》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霞浦县畲族的历史与现状,其中包括:自然、社会、经济政治、风土人情、革命建设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