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白云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穆云畲族乡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2665
颗粒名称: 啊,白云山
分类号: I056
页数: 2
页码: 219-220
摘要: 《啊,白云山》是张炯所写的,祖国的许多名山大川,登临过井冈山的茨坪和朱砂冲,也登临过大别山的金刚台、泰山的岳顶、黄山的天都峰……但我总忘不掉故乡的白云山!
关键词: 穆云畲族乡 名人 白云山

内容

我走过祖国的许多名山大川,登临过井冈山的茨坪和朱砂冲,也登临过大别山的金刚台、泰山的岳顶、黄山的天都峰……但我总忘不掉故乡的白云山!
  从小我就住在白云山下一道溪谷的小村里。溪叫桥溪,所以村子也叫桥溪。桥溪的得名大概由于溪上曾架有一座飞檐木楼的跨虹形大桥。这座全面杉木纵横交错、支在两岸岩石上架起的有屋顶、有廊柱,中间还有神龛的楼宇式桥梁,在别处我还未见过,称得上是就地取材的劳动人民的创造,在山村里显得气宇非凡,虽无雕梁画栋,却委实气概轩昂,是小时我所见到的最壮观的建筑了。人们可以坐在桥上的廊柱下聊天、钓鱼,善男信女更可以在桥上的神龛前烧香磕头。每逢迎神,大队人马抬轿、旌旗华盖、鼓乐锣钲,都可以熙熙攘攘从宽阔的桥楼中涌过对岸。这座桥是全村的政治、文化、宗教中心,也是飞短流长的新闻交流中心,可以说是远近闻名的。那时,我在村子里的国民小学读书,经常跟伙伴们在这桥下的深潭游泳、跳水、打水仗。虽听说过白云山很高很高,却也只是高山仰止,从不曾上去过。
  1949年4月,我从福州回到桥溪。那时我已是地下党员,跟几个同志奉命来到白云山开展武装斗争,这才有机会登上了白云山。为了开辟一个根据地,就得先做群众工作,有一天,我和一个同志一道攀山越岭,来到白云山主峰下的里楼楼下村,住在我的一位亲戚——老贫农的家里。第二天一早便一鼓作气,攀上了白云山的主峰。记得那一带布满密林修竹,山道很不好走。青青的大毛竹,一片森然。穿出竹林再往上攀,才见前面的山头平坦起来。及至登上山顶的一片平地,举目远望,心中豁然开朗。我当时高兴得不得了,因为屹立在这高高的山顶上,脚下的群山都走如龙蛇,“一览众山小”了。极目远望,不但可以见到穆阳镇,在云爱云逮的云中还可以看到闪着蓝光的三都澳港湾的海水……这对于住惯了山凹子的我来说,实在是眼界大开,心胸为之一阔。山顶上倒不见白云,片片白云都沉到脚下的山谷里去了。但见天风荡荡,四处又极幽静。百里山河村廊,尽展眼底。这是我第一次登上高山的极兴奋极新鲜的印象,也是终生难忘的印象。后来,我们的一支游击队便出没在白云山的深山密林、溪旁桥边,由几个人发展到一百七八十人,东攻社口,南袭城山,西取穆阳,国民党反动派的县政府、县保安队、警察局再不敢在县城呆,逃窜到赛岐去了。游击队员大多数都是白云山区的村民。还在三十年代,这一带便有红军,富于革命的传统。虽然参加我们游击队的多已是红军的后代,但先辈的红旗他们没有忘记。当时尽管我们只有几个同志来到山区开展工作,革命力量却发展得很快。那里的人民给我们送情报、供饭食、送子送夫来参加队伍,甚至没有枪就扛着锄头和大刀、梭镖、鸟铳的,给我的印象深极了,这也是我终生不能忘记的。我们的队伍在桥溪的桥楼上誓过师,学习过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座桥楼现在早已不存在,被洪水冲走了。换上的却是一座水泥桥。1983年我回到桥溪,当年游击队的许多老队员都来看我,我们合影了一张照片,现在还留在我手里,尽管这些战友都已白发苍苍,但当年他们加入游击队的英姿笑脸,仍然活在我记忆里,就像白云山那青青的竹林,那潺潺的溪流,那苍苍的群峰,永远也不会衰老!
  啊,白云山,我是那么想念您呀!

附注

①福安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原所长、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

知识出处

穆云畲族乡志

《穆云畲族乡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设穆水白云映畲乡、基本乡情、文物古迹、畲族文化、旅游胜地、风土习俗、名人与名乡、艺文杂记、大事纪略等,记述了穆云畲族乡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人物

张炯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