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穆云畲族乡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2588
颗粒名称: 佛教
分类号: B94
页数: 4
页码: 147-150
摘要: 佛教根据《三山志》记载,福安佛教寺院的兴建始于唐代大中年间(847-860)。截至2010年,经福安市宗教工作部门登记的穆云佛教寺院有:龙鸣禅寺、隆兴禅寺、万佛禅寺、净光禅寺、法明禅寺等介绍。
关键词: 穆云畲族乡 风土习俗 佛教

内容

根据《三山志》记载,福安佛教寺院的兴建始于唐代大中年间(847-860)。截至2010年,经福安市宗教工作部门登记的穆云佛教寺院有:
  龙鸣禅寺 又名“水尾庵”,位于桂林村寨边岗。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重修于清康熙(1662-1722)、乾隆年间(1736-1795),檀越为穆洋桂林王氏家族。民国《开闽桂林太原王氏宗谱》载:“龙鸣庵,水尾天龙山下,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缘首廷俞、九锡公鼎建。清康熙丙申(五十五年,1716)十二月毁于火,后戊戌年(五十七年,1718)缘首锡范、沐毅、兆衍、周灿率众再建。因历年久远,崩塌颓坏。乾隆四十九年(1784)遂举缘首王正明、殿拱、孔愈、兆夏、兆伟、兆镜、兆命、开极、祚充、殿理、殿教、殿镜、殿缙、殿楠、殿钊、立锐、爱辰、树、立荣、立纶、立诚、良鉴协办修整,墙垣栋宇焕然一新。惜乎五十年(1785)三月复遭回禄,五十二年(1787)三月,旧缘首等即谋重新起建,十二月工竣,今巍然一方胜观矣。”①后年久失修,于1958年毁为平地。1984年,王氏族亲捐资倡修殿宇,比丘尼悟参董理其事。现有大雄宝殿、斋堂、僧舍等佛家建筑,占地面积1360平方米,建筑面积1060平方米。寺内有比丘尼3人,属禅宗曹洞法系,基本信徒100人。主要佛事有正月千佛圣会、浴佛节、六月十九日观音诞等。寺前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与嘉庆十三年(1808)石碑2通。
  隆兴禅寺 原名“隆坪庵”,又名“隆兴庵”,位于隆坪村山麓,始建于清顺治年间(1644-1661)。原建筑规模较小,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扩建大雄宝殿。又于1933年改建大殿、新建天王殿,本寺住持云静法师董理其事。1984年,住持比丘泽平法师又重修大雄宝殿、天王殿,新修圆通殿。1991年5月22日,宁德地委决定为开放寺院。现有大雄宝殿、天王殿、圆通殿、藏经阁、教学楼、僧舍、斋堂等佛家建筑。2002年8月,隆兴禅寺住持释妙光法师本着弘法利生培养后续僧才的心愿,蒙释福严法师、释元升法师、胡静大护法的鼎力相助,创办甘露佛学苑(为福安市三大女众佛学苑之一)。至2014年,已培养女众僧才160余人,生源遍布汉传佛教地区。寺院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另有彼岸塔、穆云桂林秀溪村念佛堂,属禅宗临济法系。
  万佛禅寺 原名樟湾寺,位于桂林村。据传始建于元初,因世代沧桑,渐成废墟。1978年重修,1994年,比丘僧释昇照率众再建,取名万佛寺。后因场所局限,1993年释云密法师迁徙新址,重振山林。现有大雄宝殿、地藏殿、毗卢殿、斋堂、僧寮等,占地面积26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另有田地1800平方米,菜地1200平方米,茶园1200平方米,山林6000平方米,化身窑50平方米,海会塔600平方米。90年代住持僧觉章,有僧众7人。现寺内有比丘3人,属禅宗临济法系,基本信徒200人。主要佛事包括正月千佛法会,二月、四月释迦诞,六月观音诞等。
  净光禅寺 位于桂林村。原名“姊妹阁”,因桂林村王氏姊妹在此结庐出家,吃斋供佛而名。后其名屡有更替。因毗邻龙鸣寺,此地时有慈悲三昧水忏梵音,故又名“水昧阁”,又因阁前溪流源于闽北,此地已是下游,又名“水尾阁”。1986年,观宗庵释润平、性仙尼师相继入寺住修,增建观音阁,并改名“净光寺”。1999年,闽南佛学院戒斌法师遵老尼师遗愿,住锡寺中,发心增建道场。幸得界德、悟光等诸上人大德扶持,寺宇焕然一新,规模初具。现有大雄宝殿、圆通殿、斋堂等佛家建筑,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756平方米。20世纪90年代,住持僧释性仙(俗名王二妹),有僧众4人。2014年,寺内有比丘尼5人,式叉尼2人,基本信徒35人。主要佛事包括正月初四至初七礼拜三千佛、水忏、观音诞、浴佛节,六月初六晒经法会、盂兰盆供等。
  法明禅寺 原名建山寺,又名清风寺。位于南山畲族村之莲花山上,北连白云山。法明寺为纪念传说中的法明和尚而得名。始建时间不详,有传说建于唐大中年间(847-860)。1934年,为闽东红军独立师活动地点,受国民党军队多次围攻,损毁严重。1988年重修寺宇,2001年更为现名。现有大雄宝殿、天王殿、活佛殿等佛家建筑,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寺内仅沙弥1人,基本信徒8人。主要佛事包括二月、九月观音诞,六月初一如是老佛诞等。
  泽云禅寺 原名泽云禅室,又名泽云庵,位于白云山下桥溪村。始建于清乾隆七年(1742),檀越主为穆云畲族乡贵洋村黄氏族人。1949年毁于洪水,仅留主殿,20世纪60年代末,主殿被拆,终为废墟。1987年,比丘尼释证巍返乡,重振山林,现有大雄宝殿、僧舍、斋堂、柴房等佛家建筑,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寺内有比丘尼1人,比丘2人,属禅宗临济法系,基本信徒50人。主要佛事包括二月、六月、九月观音诞,四月初八浴佛节,六月初一进香日等。

附注

①穆云畲族乡桂林村《开闽桂林太原王氏宗谱》(又名《螺峰王氏宗谱》),《世守》民国三十四年乙酉端月,磻溪乡七石生翊庭辑。

知识出处

穆云畲族乡志

《穆云畲族乡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设穆水白云映畲乡、基本乡情、文物古迹、畲族文化、旅游胜地、风土习俗、名人与名乡、艺文杂记、大事纪略等,记述了穆云畲族乡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