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神秀幽深白云山附:白云山河床壶穴成因探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穆云畲族乡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2558
颗粒名称:
神秀幽深白云山附:白云山河床壶穴成因探索
分类号:
P931.4
页数:
4
页码:
126-129
摘要:
白云山河床壶穴成因探索对于白云山景区蟾溪、龙亭溪等晶洞碱长花岗岩基岩河床上发育的壶穴成因存在着两种不同解释,即冰川流水侵蚀成因的“冰臼”说与河床流水侵蚀成因的“壶穴”说。
关键词:
穆云畲族乡
白云山
河床
内容
对于白云山景区蟾溪、龙亭溪等晶洞碱长花岗岩基岩河床上发育的壶穴成因存在着两种不同解释,即冰川流水侵蚀成因的“冰臼”说与河床流水侵蚀成因的“壶穴”说。
“冰臼说”
认为蟾溪、龙亭溪的壶穴是由古冰川融水沿冰川裂隙自上而下以滴水穿石的方式冲蚀基岩产生的“冰臼”。
2006年12月,福建省怡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编制的《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在“风景资源调查与评价”一节以“世界奇观——‘冰臼’群在白云山下新发现”对福安“冰臼”的描述摘录如下:“在蟾溪至龙亭峡谷长达10千米以上的溪段上,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大规模古冰川遗迹——‘冰臼’群。如九龙洞、爱心‘冰臼’、阴阳臼、‘冰臼’观天、联通臼、金蟾产卵、蝌蚪‘冰臼’、天眼、菊花石臼、连环臼、漏斗‘冰臼’、石瓢臼等等。”2007年7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教授韩同林、陈尚平考察了蟾溪分布的大量石臼后,认为这些石臼是第四纪冰川后期,冰川融水携带冰碎屑、岩屑物质,沿冰川裂隙自上而下以滴水穿石的方式,对下覆基岩进行强烈冲击和研磨,形成看似中国古代用以舂米的石臼,古称之为“冰臼”,是古冰川遗迹之一。并依此推断在距今约二百万年至三百万年前的第四纪早期,福安一带曾为冰川所覆盖。
“壶穴说”
对于“冰臼说”,有专家、学者持不同看法,认为寒冷和湿润是发育冰川的气候条件,要形成冰川,必须是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在冰期气候下,低纬度地区只有海拔超过雪线的山地,才可能出现冰川。福安地处低纬度,且毗邻东海,属中亚热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0℃左右,年降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福安市最高峰的白云山海拔仅1448米,远远低于华南末次冰期3500~4000米的雪线高度,在这样低纬度、低海拔地区何以形成冰川?况且“冰臼”既是古冰川遗迹,也应有与之相应的古冰川地貌遗迹,如U形谷等其他冰蚀地貌以及冰碛堤等冰碛物共存。但福安乃至福建各处所谓“冰臼”发现地并未发现冰蚀地貌的冰斗、U形谷、峡湾、羊背石,也未发现冰碛地貌以及冰水堆积地貌等,甚至也没有冰期的古气候、古植被记录。
对此,福建省地质研究院认为,区别发育于河谷中这些石臼是壶穴或冰臼,必须对其特征、分布位置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测量、形态特征与水动力条件分析、古环境重塑等综合研究,尤其要研究第四纪福安地区是否有冰川形成的条件及存在冰川的地史记录。
根据本区域地质、水文地质调查成果,在福安穆阳盆地更新统Ⅱ级阶地钻孔中获得时代为晚更新世早期的孢粉化石记录,孢粉组合中蕨类孢子占总数的18.85%,木本花粉占总数的41.36%,草本花粉占总数的39.79%。这种组合数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阔叶-针叶混交林,林下草本极为发育,反映出该时期穆阳等地处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并没有冰川时期生物化石记录。
经过野外对蟾溪、龙亭溪、首洋溪以及黄兰溪较详细的调查、研究和粗略划分,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认为,蟾溪、龙亭溪等基岩河床上发育的十余类壶穴以及弧壁沟槽、直壁沟槽等,是河床不同位置、不同水动力作用和壶穴发育不同阶段的产物。虽然壶穴和冰臼都可能发育于坚硬的基石上,壶穴中的瓮状壶穴与“冰说”论所描述“冰臼”总体上都具有口小肚大呈圆形、椭圆形和花瓣形等大致相似的形态及沉积物,但冰川融水的水动力条件和河床流水的水动力条件大相径庭。
因此,根据水动力条件、石臼形态、组合方式、分布位置的考察和综合分析,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认为白云山地质公园内发育于河谷中的石臼是一种河床侵蚀地貌,是现代河床流水侵蚀形成的壶穴。
知识出处
《穆云畲族乡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设穆水白云映畲乡、基本乡情、文物古迹、畲族文化、旅游胜地、风土习俗、名人与名乡、艺文杂记、大事纪略等,记述了穆云畲族乡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