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节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穆云畲族乡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2529
颗粒名称: 畲族节俗
分类号: K892.3
页数: 13
页码: 98-110
摘要: 穆云畲族乡畲族节俗概括了做大年、做新年、白年日、开年驾、祭祖节、请祖节、奶娘节、补天穿等节日介绍。
关键词: 穆云畲族乡 畲族节俗 福安市

内容

做大年 又称做“完满福”,或“余满福”“年满福”,是畲民向当境土主里域正神(地方神)表示辛勤劳动一年得来的余庆幸福。是日,按户募捐一定数量的钱、米,由值祭者购买三牲(猪肉、鸡、鱼)、福礼(海藻、豆腐、粉丝、黄花菜等)、茶酒、香烛、纸线及糍粑等,送到村里神宫举行祭祀。
  按传统习惯,畲民结合农事活动,每年还有6个类似的小节日。
  下神福:农历正月初五,为迎接诸神返天宫过完年,下降人间。
  春福:农历二月初二,为福德正神(土地公)生日。为表示春耕开始,祈求当境土主庇佑开春如意。
  夏福:在立夏节气这一天,为庆祝夏粮——麦子丰收,家家吃饼或面条。
  保苗福:在端午节或番薯扦插完成后,祈求禾苗茁壮,不受病虫侵害。
  白露福(或叫作“秋福”):在白露节气这一天,祈望风调雨顺,避免即将收获的粮食遭受自然灾害。
  冬福:在立冬节气这一天,为庆祝好收成,全年安泰。
  最后,年关除夕才做完满福。福尽,家家贴春联,以红纸条封坛坛罐罐及仓库,表示仓盈库满。当晚,户户分回从神宫里所得的食物,煮酒吃大年饭(团圆饭)。饭后,大家环坐在篝火旁守岁,准备迎接新一年的到来。这里,老年人说古谈今,传唱祖歌,漫谈家常,回忆全年生产情况,安排来年农事。家庭主妇就在家炒豆炒花生,煮鸡煮鸭,准备新年食物。家家户户都蒸糯米饭,做糯米糍。大男细仔围在一起吃去一部分,剩下部分藏入仓里,来年取出,谓之曰:“有吃有余。”
  除夕之夜,家家都要挑一根碗口粗的耐烧的楮木棍或硬柴头,留在灶膛里用火掩着,作为大年初一的火种。这个火种一定不能在明日煮早饭前熄灭;要是熄灭了,就认为是无衣食。其含义有三:第一,“穷来莫断猪,富来莫断书”,他们称这火种为“隔年猪”。养猪可以积肥,年终卖出得钱又能帮助家庭还债,添置衣被,增加过年肉食。第二,给后代留下“燧木取火”的痕迹,以示不忘过去。第三,大年初一,畲民打开灶膛,就能看见灶里余红,意为开门红,添上一把柴火,灶里燃起熊熊烈火,象征着日子愈来愈红火。
  做新年 农历正月初一畲族过新年,在此之前家家户户里里外外已打扫一新。各家厅堂中庭柱上亮出“功建前朝帝喾高辛亲敕赐,名传后裔皇子王孙免差徭”的对联;在中庭贴上“凤凰到此”或“麒麟到此”四个大字的横眉;在神坛里也贴上“汝南蓝氏(或冯翊雷氏或颍川钟氏)历代远近宗亲之香位”的字样。
  除夕过了亥时(为二十四时)意为年到,家家户主手点条香,到大门外放炮“接年”。而后把条香分别插到大门两边、神堂和灶上,顿首叩拜,并在神坛和灶上点起油灯。
  正月初一早餐,人人都要喝一杯蜜茶或糖茶,意为生活年年甜;人人都要吃线面,意为长命,象征纳福添寿,一年四季福禄来臻。各人吃饭后,还要装一大碗米饭放在席位上,表示有吃又有余。这一天,还要求得好“彩头”,如拿容器要加倍上心,不能打破碗盏,说话和气,不讲不吉利的话,不要恶声恶调,不能骂人打人等。
  这天早晨,小孩穿好新衫,即争先到家外竹园里去摇毛竹。意为小孩摇了毛竹,就会像春笋一样茁壮成长。大人到村外和对面村或隔壁村人放“赛台炮”。他们放的爆竹有单响、双响、百子炮(鞭炮),一直要放到一方没有炮为止,意为看谁“发”的多。那是因为过去畲族人口稀少,家境贫寒,所以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象征发丁发财,以增添过年的热闹气氛。
  白年日 农历正月初二,凡过去一年有人病故者,厅堂都要贴白纸、备猪首、酒菜、摆香案、烧纸钱、祭奠死去的亲人。是日,畲民不串门,即使串门,人家也不接待。
  节日的起因是,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中国东南沿海屡遭倭寇的侵袭,百姓痛苦不堪。嘉靖三十八年(1559)四月初五,福安县城沦陷,城中军民为保卫国土齐心对敌。抗击倭寇的教官程箕、训导谢君锡不幸阵亡,知县李尚德逃遁,军民死者三千余人,倭寇尸骸枕藉,积瘴疟死者凡二千余人。至嘉靖四十一年,当朝总兵戚继光率领戚家军由浙入闽,打败倭寇,擒杀倭首于今穆云畲族乡政府所在地穆阳街并焚其头颅,光复了县城。后来人们除正常的新年外,将正月初二这一天叫作探亡日,畲族称为“做白年”的日子。
  开年驾 在正月初五这一天。五畲家自除夕进行一次大扫除后,连续几天不打扫,直到正月初五这一天,才由家主领着子孙,各自操起锄头、扫帚、畚箕,从大门口一直扫到卧室。连厨房、鸡舍、鸭圈、猪栏、牛栏、羊栏也要清理。大伙一边扫一边打招呼道“各物祖公,年驾已去!快去!”大扫除完毕,全家团聚食糖茶。小孩喝了糖茶说“甜格来!田割来!”(甜格来与田割来是畲语谐音)。甜言蜜语象征着这一年稻谷的丰收。接着大男细女便高高兴兴地开始下地劳动。是日,据说是诸神下降,畲村要备福礼到当地神宫里做“下神福”。
  祭祖节 在春节或秋时择日祭祖,称为祭祖节。是日,畲村打开停放祖牌、祖谱、祖图的祠堂门。门前插一炷香,俗称烧香路,接引祖公归来。是夜子时放“三口灵”(神铳)一声,全寨人起床梳洗更衣。丑时放“三口灵”二声,主祭者族长和陪祭者(每户举一名十六岁以上的男丁)进入祠堂。天亮时,放“三口灵”三声,族长等人打开祖谱和祖图,进行公祭。
  祭祖前,要宰猪羊各一头,去掉内脏,连头带尾摆到祠堂中厅的案桌上。猪羊两边放刀子四把,刀口上撒盐一撮,以供祖公割肉沾盐食用。还要宰杀白鸡一只,把鸡血淋到祠堂中柱的磉磐石和大门的门槛上,以报平安。同时备豆腐干、粉丝、海藻、黄花菜各一碗,茶和酒三五杯。祭祖时,由族长领头点香秉烛,面朝大门,背向祖牌,按辈分年纪依次三跪九叩。而后转身,面向祖牌,背朝大门,三跪九叩(俗称先拜天地后拜祖宗)。叩罢,由族长宣讲祠堂公众之事,以及乡规民约等让大家议论。待大家意见统一后,自由翻看祖谱、祖图,并由长辈传颂祖公事迹。最后,以10人为一席,集中在祠堂里吃“太公饭”,饭菜酒食均由“祠堂田”(公田租赁人家耕种,每年交纳一定稻谷)供给。饭饱酒罢,放炮欢送大伙回家。
  祭祖结束后,祠堂钥匙交下次值祭人负责保管。暝蛉(抱养)之子无权值祭。祭器宴具亦随之轮流保管,不得出错,如果失落,须照价赔偿。对祠内收入和祭祖经费如有贪污者,除责成退赃外,终身不得进入祠堂拜祭。
  新中国成立以后,畲族祠堂群体公祭逐渐转为挨家挨户个体祭祀。每年农历七月半,即使家境极其贫寒之户,也要设法备几碗酒菜在各自的厅堂里摆起香案祭祖,以示虔诚。故畲家有“过年不回无母,过半(七月半)不回无祖”之说。
  请祖节
  是畲族此村和彼村轮流保管祖图和祖牌的供奉活动。在农历正月初三至正月十五中间选定的一天。每逢这个节日,凡能走动的畲族男女务必参加。
  仪式由德高望重的族长主持。请祖一开始,“咚咚”的锣鼓声中,“三口灵”炮声齐鸣,虔诚的畲民把米酒、蔗糖、糍粑与三牲一同祭献,也是祈祷丰收。
  戴着银首饰、银耳环、银手镯、银戒指、穿着五色花线镶边衣裙,走起路来叮叮作响的畲族妇女和穿着围腰尽是口袋的蓝布褶头衣服、双鼻青色布鞋的畲家男人随着锣声出来,满面风霜的老阿公与稚气天真的细丁仔也随着炮声出来。
  畲族巫师代表各家户主祷告,用一条红带子系着两片铜制的筶杯,连求“三圣一阳”(在祖先灵位前抛下,连续三次显一阴一阳,最后一次显阳,亦即连续三次筶杯一凹一凸,最后一次筶杯显双凹)后,即认为此村祖公答应“上马”。彼村请祖队伍即以日、月牌、龙头杖、“清道”黑边白旗(两面)、“代正征番有功招为驸马”旗幡、“原序”、“敕书”布旗、彩绘龙虎方旗(两面)、红白布相间的三层凉伞、八角香亭(内放担牌、祖图)等为序,游村回祠。回祠途中,由族长举着龙头杖,配合另外特制的四个龙头,男左女右相对双手上下合举,齐唱“盘古歌”和“龙杖歌”,左右穿梭式地前进。
  祭祖仪式再现了畲族祖始龙麒渡海作战,得到诸神的帮助,战胜番王回朝,高辛皇帝赐予遨游天下,耕山畋猎的情景。畲族人过去依靠这些活动,维护民族尊严,巩固民族内部团结,一致对抗外来欺侮。新中国成立以后,“请祖节”已罢。
  奶娘节 闽东一带畲族将农历正月十四定为奶娘节。这一天家家必备一支两斤重以上的喜烛,献给“奶娘宫”,点后余下半截,次日清晨,在本宫奶娘塑像前点香,连同半截喜烛提回家里,以示奉祀奶娘香火,能保男女老幼平安。
  奶娘姓陈名靖姑,正月十四日生,号十四娘,福州下渡人。传说她幼年学过闾山法术,能调天下神祇,穿山破洞捉拿妖精;能呼风唤雨,救济天下良民;能保胎催生,保护妇女儿童健康成长;特别是能斩邪驱鬼,救护万民。
  相传古时候,古田县临水地方住着一对凶神,地方人每年都要送一对童男童女向凶神祈福。否则庄稼无收,人畜俱亡。因此,人人害怕,户户都轮流当“福首”,攒钱买童男童女到神庙供祭。有一年,轮到一户畲族人家当“福首”,这户人家穷得揭不开锅,只好把一对自己亲生的男女仔送到庙里去“保平安”。做爹娘的把孩子送进庙里,四人相视,哭得天昏地暗。这时恰好有一位客人从庙前经过,问了情由以后,说道:“你们莫哭,中午看我的功夫”。正午时,做爹的只见一只小鸟衔着一片草叶子歇在庙檐上,忽然,“嚯”的一声,从庙宇后面窜出一条南蚺蛇婆,头大如畚箕,身圆如篾箩,眼睛如灯盏,张开血盆大口向童女扑来。又听“咔”的一声,庙檐上鸟嘴里的草叶立刻化成一把利剑,不偏不倚地戳到蛇婆的七寸上,蛇头火速飞走,蛇身在地上滚来滚去。这回,人们晓得了神祇的真相。不久,做爹的梦里见到了那位过路客人。客人说:“我叫陈靖姑,这次到水面祈雨,被长坑鬼暗算,殉命。现在,我的灵魂还要回到临水洞镇压南蚺蛇公。”于是,人人献工,家家献料,把原来的蛇神庙改建成了“临水殿”。《闽都别记》载有“陈靖姑斩蛇度宫娥”的情节,“闽王璘遂封靖姑为临水夫人”。故畲歌云:“九字写来脚来变,奶娘学法过闾山,治尽九多邪妖怪,斩了蚺蛇飞半天。”“奶娘廿四归阴府,鼓角收回临水宫,三斗芝麻供香火,家家奉礼陈夫人。”
  凡设有“奶娘宫”的村庄,每隔两三年的正月,要请巫师,组织人马去古田县临水殿“请正身”。请“正身”时,一路旗幡飞舞,鼓角齐鸣,香烟袅袅,炮声不断。炮手、旗手、香亭、巫师、福首、乐队依次而行。途中经过的桥亭庙观和村庄都要张灯结彩迎送。“正身”到宫后,宫里摆起“三张案”(三张八仙桌叠起),巫师乔装奶娘,行“妆楼变殿”“穿山打伤”“水面催罡”术,做“清醮”一天一夜。整个节日持续三天,热闹非凡。
  补天穿
  每逢春季,阴雨连绵,寒风裹着雨丝刮得畲家连打猎都无法出门。相传女娲娘娘炼石补天的时候,西北角差一块石头以致年年春天漏雨不停。因此,每年正月二十日,畲族男女都要出门找鼠曲草和粳米一起做鼠曲糍,以“补天穿”。
  闽东畲族,开始都用糯米舂糍粑。这种糍粑放在神庙里供奉,常常被“山魈鬼”偷吃掉。后来,他们便用庙里香炉灰撒在糍粑上,虽然“山魈鬼”不敢吃了,但是人吃起来口感不好。这时,有人去庙前讨来鼠曲草和粳米一块舂成鼠曲糍。“山魈鬼”看到鼠曲糍那毛茸茸的样子,以为坏糍生绿霉菌,就不去吃了。人们吃了鼠曲糍,却能起消积、化食、去病的作用。从此,畲民相沿成俗,并有“正月二十做田工,不够补天穿”之说,每年这一天不下田劳动,家家都做鼠曲糍“补天穿”。
  会亲节
  农历二月初二,畲族男女老少都汇集到祖居地,如福安的后门坪、福鼎的双华村、宁德的猴厝村等处盘歌、访亲会友,为时1~2天,称为会亲节。相传明朝宣德年间(1426-1435),罗源县梧桐岔村雷姓兄弟三人为逃灾避难离乡出走,三人各携带一只铜铸祖公香炉为记,其中有一人流落在后门坪村。当时,此地尚未开发,只住着一对姓魏的汉族兄弟。哥名崇广,弟名福应。兄弟两人心地善良,体力过人。雷姓畲民刚到这里时,魏姓兄弟就给予许多帮助,共同开荒造田,过上了好日子。可是,后门坪山大岭陡,林密草深,飞禽走兽很多:谷种发芽了,鸟雀飞来啄;禾苗发蔸了,山羊出来啃;稻子抽穗了,山猪野麂出来糟践。他们从年头做到年尾,颗粒无收。后来只好把水田烤干,改插番薯。可是,番薯一发蔸,猴子就来拔;薯蔓一分枝,麂子就来舔;薯根一结块,野猪照样拱。他们被弄得靠食野草度日。人们都说,这里有妖怪。有一年,魏姓兄弟去闾山学治妖怪的法术,打制了神铳和铃刀。鸟兽听到铳声铃声都吓跑了。可是,时间一长,鸟兽听惯了就不怕了,又照样来糟践。这时,魏姓兄弟又拿出闾山带回来的“龙角”,一吹响,声音通透九重山,把山里山外的人都集中来,将野兽团团围住,打死。几次以后,兽灾鸟害大大减少,畲族粮食年年增收。畲族为了纪念魏老,在后门坪山上盖了一座“魏公侯庙”。每年魏崇广二月初二生日这一天,家家捐款献糯米、红糖,做成馒斋,抬到庙堂里向他酬谢。同时,用松香在庙前扎起两棵“火树”,把黑夜照得通明,指引畲族同胞从四面八方回山瞻祖会亲。
  又说清朝顺治年间(1644-1661),苍南县的蒲门和甘溪有几户畲民迁到福鼎双华山。一天晚上,畲民发现有赤黄、青蓝两条大蟒蜷在厝基上,他们连续放生三次,大蟒都照旧返回。后来祖公头点燃香烛祷告:“两位蛇仙,请入棠海,成龙上天,若恋热土,请留本境,形相莫现,起宫你住,年年做福,岁岁平安。”当晚,祖公头梦见红面将军和青面将军向他致谢。后来,畲族认为他俩是华光大帝的将军——千里眼和顺风耳。于二月初二在青山脚下水口的地方起宫,泥塑两尊将军肖像,供人奉礼。
  后门坪、双华、猴厝村的畲民居住时间悠久,亲戚遍及闽东浙南各地。二月初二是畲族地方神的生日,畲族决定这一天返回祖居地会亲。是日,由各地回来认祖的亲人往往超过本村人口的数倍,但是,本村家家都无偿接待所有来人的烟酒茶饭,客人不论到哪一家都有饭吃、有酒喝。人人都以山歌待客,户户成为彻夜不眠的歌场。
  婚礼 畲族婚礼在人生诸礼中特色最鲜明。姑娘定亲后两鬓的银簪须脱掉一边,作为标记。姑娘忌18岁出嫁,认为18岁要落“十八难”。姑娘出嫁前,要在自家厅堂摆上香案祭祖公,祈求祖公神保佑,上路平安。出嫁前两天,夫家须选一位能歌善言的男子作全权代表来女家迎亲,称“迎亲伯”或“亲家伯”。新娘出嫁前有“赖床”(躺床)之俗,以歌代哭,唱《哭爹娘》《哭哥嫂》《姐妹恋》《哭母舅》等。随后,由舅母主持为新娘梳妆,将少女发式改梳成妇人的“凤凰头”。新娘梳妆完毕,由母舅扶出厅堂,行“分酸(散)礼”,唱《分酸(散)歌》。畲族“酸”“散”同音,分酸即分散、分离。“分酸”时,新娘将两碗带骨的肉面互相掺和分装,连续三次,又将米谷撒向厅堂,唱《撒谷歌》。
  “男跪女不跪”,是畲族婚俗中不同于其他民族的一大特色。畲家新娘因传说中“三公主”的尊贵身份,在新郎家拜祖宗牌位时不下跪。拜堂时,新郎头戴红缨帽,身着蓝色长衫,肩披大红新带,脚履双鼻布鞋从后厅步出,站在新娘左侧,在一片歌乐声中,行三跪九叩礼。新娘则头戴凤冠,手执花绢掩面,由送嫁嫂搀扶,不拜。
  “三月三”
  农历三月初三,畲族男女出门踏青,采集野生植物乌饭树(俗称乌稔),泡制乌饭,缅怀先祖,全家共餐,馈赠亲友,共同预祝丰收。
  乌饭是用越橘科乌饭树叶放到铁鼎里熬汤,将糯米泡在汤汁里数小时后捞起,放到饭甑里蒸成的。这种乌饭,色泽蓝绿乌黑、带有油光,食到嘴里,香软可口。乌饭叶汁有防腐、开脾作用、将乌饭用麻袋贮藏起来,挂在通风处凉放,数日不腐。食用时,以猪油炒热,味道更佳。
  “三月三,染乌饭”传说不一。一种说法是,这一天是米谷生日,要给米谷穿衣服——加上一层颜料;有人说这一天吃了乌饭,上山下地不怕虫蚁咬。还有一说是,相传唐朝英雄雷万兴率领畲军反抗官军时,被朝廷军队围困在大山里,钱绝粮断,完全失去外援。雷万兴便吩咐畲军在大山里寻找食物。九至十月,山里各种植物都已经脱叶落果,唯有一种俗称乌稔的野生植物落叶以后枝条上还挂着一串串像珍珠一样的甜果。畲军采摘一把带回营中,雷万兴尝了,满嘴流蜜,当即下令大家采集乌稔充饥。到了来年春暖花开,雷万兴率领畲军杀下山去,取得反围剿的胜利。后来,他吃尽鱼肉酒菜都感到乏味。时值三月初三,他忆起大山吃过的甜果,便吩咐士卒去采乌稔果给他开胃。可是这时乌稔树刚爆叶,尚未开花,去哪讨甜果呢?士卒只好采了些乌稔叶子回去。有人想了一个办法,把乌稔叶熬成汁和糯米一起炊煮,糯米饭便呈现出与乌稔一样的颜色来,味道很香很绵。雷万兴吃了,食欲大增。于是,下令畲军大量做乌饭,纪念抗击朝廷取得的胜利。后来传入百姓之中,日久成俗至今。
  林公节
  在畲族山村,每年农历三月十六都要舂米做糍粑,并备三牲福礼,将茶、酒、“元宝”、香烛等摆到当地林公大王宫里祭祀。同时,在村头鸣放鞭炮、神铳,敲锣打鼓恫吓山兽,保佑五谷丰收、人畜平安。
  相传宋朝时候,磻溪芹竹洋(今芹洋)有林珠、林玉二兄弟,后林玉迁宁德红外村,其后代复迁溪潭吉坑村。林玉之十世裔孙林祖勤,又名林亘,父母辞世后,孤身一人到宁德杉洋村替人放牛。杉洋村有个白马大王庙,手下的白虎害死不少人。这天,林祖勤上山割喂牛的菅草,中午坐在水壑边吃自带的蒲包饭。不料这时在水中映出一只白猪,而在他靠背的悬崖上却立着一只白虎,口水直滴到他的头上。他晓得这就是害死不少人的白虎,便对白虎说:“虎哥啊虎哥,我是被你吃定了,你让我吃完饭后再给你吃,好吗?”白虎点点头。他就慢慢地嚼着饭。过了午时,那水中的猪影却变成了人影,他便将剩下的蒲包饭捆在串担尾上,对白虎说:“虎哥啊虎哥,你先吃了这剩饭,而后吃我,好吗?”白虎张开嘴,他使尽全身的力气,把串担刺进了白虎的喉咙,和菅草并做一担挑了回来。不久,林祖勤遭到了白马大王的暗算。他临死前对乡亲们说:“我为乡亲生,也要为乡亲死,做鬼也要和白马大王斗。你们把竹串担插在屋檐下,并在周围画个圈,我从屋面上滚下来死,如果鲜血溅到圈外,我就会给这里五县人带来好风水,如果鲜血溅在圈里,我只会给本村人带来好风水。”结果他从屋面滚下,血溅在圈外。后来,宁德林尚书请于当道,明朝皇帝封他为“杉洋感应林公忠平侯王”,做了闽东五县人的神。
  福安畲民每逢三月十六为林公祝生日,每逢初一、十五就在神坛里点香。旧时有林公庙的村庄交通不便,小村落每三年都要组织人马去杉洋林公总庙请“正身”。
  牛歇节
  农历四月初八是牛歇节。是日,家家把牛栏清理干净,主人牵牛到水边,用竹制的牛篦梳给牛洗刷,以除虱、定心。同时,用泥鳅或鸡蛋泡酒,用竹筒灌喂,之后,解绳卸犁,关在栏里,用大米粥或番薯米粥等精饲料喂养一天,以酬耕作功劳。喂牛时,牧童唱牛歌:“牛角生来扁扁势,身上负着千斤犁,水牛做饭给人食,四月初八歇一时。”这一天严禁棍打鞭甩,以定牛魂。
  关于牛歇节的来历有两个传说。一说是盘古开天辟地的时候,山上都不长草,农民种田很方便,种一季够吃两年,平时就弹唱玩乐,好不快活。有一天,天上玉皇大帝听到凡间一片歌舞之声,就问天神天将:“凡间做甚这般热闹?”一位天将答道:“凡间人种一季可吃两年,比天界快活多了。”玉皇大帝听了大怒,即刻派牛魔王下凡播草籽,让农民吃饱去锄草,并吩咐说:“一里远播一蔸。”牛魔王听错了,以为一(粒)米远播一蔸。他为了图方便,就把草籽放到米筛里筛下去。于是,凡间四处杂草生得麻麻密密,连田园都荒了。农民终年劳动得不到饭吃,就大骂“天无目”。玉皇大帝听了,害怕起来,就把牛魔王贬到凡间去做牛吃草。每年只许四月初八这日休息一天,并从天上撒下馒头让他吃饱。农民晓得了替牛可怜,便每逢这一天让牛歇工,并在天蒙蒙亮前把牛赶到山上吃馒头歇节。据说牛去迟了,吃不到馒头,就会流眼泪,耕起田来也没有力气。因此,是日耕牛停犁,牧童也要休息。“牛歇四月八,人歇五月节”就成了畲家节日。
  还有一个传说。参见“艺文杂记·银池岗”。
  端午节
  又称敬祖节,每年农历五月初四或初五,畲族家家都把菅叶粽摆在香案上敬祖。
  畲族菅叶粽是用山上常见的山矾(俗称黄硷柴)的汤汁泡糯米,然后将米置于禾本科植物五节芒(俗称菅蓁)的叶子内包扎而成,形状像玉米。菅叶粽全身五节,象征五月,形状上扁下圆,又像当年畲族始祖龙麒征番得胜回朝,皇上赐给的龙头杖。粽团浅黄色,既悦目又别有风味,既有黏性,又不含糊。每年端阳,畲族群众除把它当作佳品敬祖之外,还把它当作珠联玉缀的工艺品,放到精致的竹篮里,用小扁担挑到“洋下”作为礼物去会亲访友。
  分龙节
  畲族传统节日,时间在夏至过后逢“辰”的一天。是日,不得拿铁器和挑粪桶出门,男女老少休息一天。人们有的挑着山货下山、进城去赶集,有的外出逛寺庙。玩耍之余,男女便云集到固定的地点盘歌,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纺“情丝爱线”,热闹非凡。年长月久,“分龙日”成了畲族歌节。1986年6月29日,福建省在福安县城举行了首届畲族歌会。广东、浙江、江西、安徽、福建5省38个地区和县市的畲族男女歌手身着民族盛装一队队穿过韩城街头,围观者达数万人。歌手们唱出了自己的心声:
  四十年前风雨天,相思树下雨亭边,
  骨肉分离间海峡,惜别畲歌泪千涟。
  四十年后艳阳天,相思树下雨亭边,
  扶老携幼隔海望,蜜蜜畲歌盼团圆。
  游山节
  农历六月初一是游山节,是福安一带畲族的传统节日。这天前夜,福安、寿宁、周宁三县成千上万的畲族群众从四面八方登上白云山,观看日出,欣赏佛光,寻探仙人古迹。他们还三五成群地结队对歌,边对歌边观赏高山奇花异石,水色山光。
  白云山上有庵,庵有两池,池中莲花色白如玉,中午开花浮现水面,过午便沉,叫“午时莲”。主峰海拔1448米,有牧草区32300亩,草质良好。清晨,启明星闪烁在蔚蓝色的天空,下面的山、林、村、路却隐没在白茫茫的晨雾里。随着纱缦般的云烟在山径间轻盈飘舞,使人不觉得哪里是云,哪里是雾,哪里是山,哪里是谷,似乎山在飘浮,云在寻路。本来登山累得汗流浃背,到此反感到凉风习习,暑气全消。
  傍晚,经过一夜辛苦爬坡和一天游山爽快的畲族群众又像雷雨打山坡一样地分成几道,倾泻到山腰各个村子里去做客,寻找对象,尽快对歌。如果东道主是男性,客人是女性,对情歌时,则男女各坐一旁,泾渭分明,男的手托腮帮,歪着头,先唱“迎客歌”,女的盛情难却,低下头,对答“行路经”。
  男:阿妹来到我郎家,我郎看见笑哈哈,
  左手接过妹包袱,右手端凳又泡茶。
  女:来到郎案过个潭,茶叶与水真有缘,
  郎是青山嫩茶颖,妹是龙井水来香。
  一边轻轻唱,一边慢慢和,速度迟缓,格调平和,内容含蓄,情意绵绵。他们唱罢客套歌,又唱警世歌、纪史歌……用山歌来传讲族史,传播知识,交流思想;用山歌来教人诚实果敢,劳动发家,陶冶人的情操和优良品德。
  元帅节 在农历八月二十三。是日,畲族群众杀公鸡到田都元帅坛前供祭,畲族巫师口念“罗哩唯,哩罗晤……”的元帅咒驱邪逐鬼,祈求本家及乡闾平安。
  田都元帅姓雷名海青,福建人。相传唐代中期,有一位畲族妇女贫病交迫,躺在山间,手里紧抱着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孩。这时恰好有个傀儡戏班从这里经过,带班的老艺人从襁褓里抱起号哭的婴孩。畲族妇女手指自己说:“雷……”,向婴孩叫:“孩……”,最后只吐出个“亲”字就断气了。戏班的人埋好她的尸体,带走“孩亲”养育成人。“孩亲”后改名为“雷海青”。他跟戏班学会了表演和演奏乐器,善于吹箫,成为唐朝内廷的乐师“琵琶名手”。有一次,唐明皇去看他时,他正在酣睡,内侍想叫他醒来接驾,皇帝阻止并叫人取来笔墨,在他额上画一只螃蟹,还有眉梢加画几笔杨柳。大家画了起来,把他惊醒了,当他匆忙见驾时,把袖里的“金鸡玉犬”抖了出来,并解释说那是他的要好朋友。不久,节度使安禄山叛乱攻陷两京,擒获教坊梨园子弟及乐官三百多人,在凝碧池设宴庆功。乐声始动,雷海青怅然泪下,并用手中琵琶猛击安禄山。安即将他斩首。长安城人闻讯,无不为之落泪。他的尸骨后来由福建乡亲收拾,运回福建南安十七都坑口安葬。当时,郭子仪在收复长安时,雷海青的神灵曾来参战,战场上有人看见“雷”字战旗,刹那间“雷”字上半部被烟雾遮住,仅现出一个“田”字。后来,唐明皇返回长安,追认他为“唐忠烈乐官”“天下梨园都总管”,唐肃宗加封他为“田都元帅”“太常侍卿”。由于雷海青崇鸡崇犬,故后人供祀时,在他的坛前雕塑鸡犬偶像。塑不起肖像的便在香炉里插几支山鸡毛。
  尝新节 在秋分前后择日进行。是日,水稻开镰。户户把新谷加工成白米煮成白米饭,先盛三碗,点上香,放到米筛里,摆在晾台上祭天地,再盛三碗,各点上三支香,分别摆到厅堂上的左、右神堂和灶头,供祭地方神、祖公神和灶神;剩下的由全家老少共餐。有的村落还延请道士举办尝新祈福祭祀法事。
  尝新饭时,有的还备米酒和鱼肉佳肴,招朋呼友,举杯助兴。同时相互送尝、品评稻子品种、相互交流耕作技术,既是一场农家乐,又是一场总结丰收的现场会。开饭时,一定要让本家长辈先尝,以示尊敬老人,祝贺老人健康长寿。
  畲族地区水田少,旱地多,多以番薯为主粮,大米十分宝贵。过去,一年难得在水稻开镰时吃一餐白米饭。尝新节是报答天公神灵的恩赐,也是庆祝全家人努力得来的好收成。

知识出处

穆云畲族乡志

《穆云畲族乡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设穆水白云映畲乡、基本乡情、文物古迹、畲族文化、旅游胜地、风土习俗、名人与名乡、艺文杂记、大事纪略等,记述了穆云畲族乡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