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穆云畲族乡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2412
颗粒名称: 汉族
分类号: K281.11
页数: 2
页码: 37
摘要: 汉族是最早迁居穆云的民族。迁居穆云的汉族人口,在穆云汉族村落中有单独一姓为主聚族而居者,穆云汉族村诸姓居住的特点是前者少、后者多。汉族最早迁入穆云的年代是唐宋时期,迁入人口最多的时间是明清时期。有影响力的汉族宗族在穆云建村、修祠、筑路、架桥。清光绪《福安县志·氏族》记载,作谱牒以明世次,清光绪《福安县志·氏族》中涉及穆云汉族宗族的记载有三。
关键词: 穆云畲族乡 汉族 民族

内容

汉族是最早迁居穆云的民族。迁居穆云的汉族人口,少有巨族故家,多为庶民百姓。在穆云汉族村落中有单独一姓为主聚族而居者,也有两三姓氏共处者。总体而言,穆云汉族村诸姓居住的特点是前者少、后者多。汉族最早迁入穆云的年代是唐宋时期,迁入人口最多的时间是明清时期。有影响力的汉族宗族在穆云建村、修祠、筑路、架桥。清光绪《福安县志·氏族》记载,其地“民之聚族而居者,咸知保世而滋大,作谱牒以明世次,建祠宇以祀祖先,亲睦风行,良足备輶轩之采”。清光绪《福安县志·氏族》中涉及穆云汉族宗族的记载有三,其一,“桂林坂王氏,唐刺史文光避乱入闽,八世孙察,居长溪赤岸。数传至畴德,迁长溪扆山,继迁穆阳桂林坂,是为迁祖。明天启庚午年(1630年,实为崇祯三年),乡贤九韶修建祖祠于福源山下。”桂林坂修建了4座分祠。桂林村是以王姓为主的汉族村,也是穆云人口最多、最密集的建制村。穆云还有4个王姓建制村与之有亲缘关系。其二,建祠堂于穆阳镇街头的林氏,其一分支在穆云玉林村:“穆阳林氏,始祖慈孝,后唐天成年间(926-930),由寿宁梅洋迁居穆阳狮子岩吉(土乾),后再迁上巷。子孙建祠以祀。上巷今十八都楼厦境也。”根据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穆阳《西河林氏族谱》记载,迁居穆云玉林村的林氏开基祖洪贤“崇祯四年(1631)十月廿四日戌时生,……公康熙十七年四月十一日卯时卒”。从以上开基祖的生卒年可知其为明末清初人,进一步推知,林氏迁入穆云玉林村大致在明末清初。玉林村也是单独主姓的村落。其三,“隆坪林氏,始祖文盛,宋时由北溪迁居隆坪。国朝(清朝)道光十九年(1839)建祠”。林姓为隆坪村大姓,其次是郭姓。穆云汉族村除了桂林、玉林、隆坪外,还有咸福(郑、阮)、下逢(许、张、郭)、蟾溪(吴、杨)、龟凤(许、张)、双溪(王、郑)、翁洋(阮、郭、苏、陈)、里楼(刘)、贵洋(黄)、桥溪(郑、康、刘)、上村(王)、下村(王)、外垄(王)、外洋(郑、林、徐),共16个村。

知识出处

穆云畲族乡志

《穆云畲族乡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设穆水白云映畲乡、基本乡情、文物古迹、畲族文化、旅游胜地、风土习俗、名人与名乡、艺文杂记、大事纪略等,记述了穆云畲族乡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