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德市文化志1993-2008》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2070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G127.573
页数: 2
页码: 201-202
摘要: 宁德市文化与出版局前身是宁德地区文化局。2000年,随着撤地建市,更名为宁德市文化局。2002年,因机构调整,将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办公室并入文化局,改名为宁德市文化与出版局,增加了对出版事业的管理职能,相应地增设了新闻出版科,履行新闻出版版权管理的职责。
关键词: 宁德市 管理机构 概述

内容

宁德市文化与出版局前身是宁德地区文化局。2000年,随着撤地建市,更名为宁德市文化局。2002年,因机构调整,将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办公室并入文化局,改名为宁德市文化与出版局,增加了对出版事业的管理职能,相应地增设了新闻出版科,履行新闻出版版权管理的职责。与此同时,各县(市、区)文化局则与体委合并,改称文化体育局,履行管理体育事业的职能,但市文化与出版局不具有管理体育工作的职能。之后,各县(市、区)文化体育局相续挂牌成立版权局,兼有新闻出版版权管理的职责。
  1999年9月2日地区编委宁地编〔1999〕15号《关于宁德地区版权办公室机构问题的批复》,正式批准地区新闻出版办公室对外加挂地区版权办公室的牌子。2001年7月19日市政府宁政〔2001〕文134号《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市版权办委托县(市、区)文化部门开展版权行政执法工作的通知》,同意市版权办在县(市、区)版权管理机构未成立前将县(市、区)一级版权执法工作委托各县(市、区)文化部门。2004年1月16日市文化与出版局加挂宁德市版权局牌子。
  1993-2008年,我市文化系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全方位、高品位进行文化建设,满足全市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凸显宁德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中心城市的现代文明和精神风貌。其职能主要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市委、政府有关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工作指示、决定并组织实施;研究拟定并组织实施全市文化与出版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协调平衡文化事业,新闻出版事业发展的比例关系;开展文化与出版体制改革;管理艺术事业,指导艺术创作与生产,扶持代表性、示范性、实验性的文化艺术品种,推动各门类艺术的发展;管理全市重大文化活动;研究拟定文化产业计划,协调文化产业发展及文化产业运作中的重大问题;指导市重点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市级公共文化设施;管理文化市场,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文化市场发展计划,研究文化市场态势,指导、监督、检查文化市场稽查工作;整理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统管电影发行、放映事业;负责音像制品的批发、零售、出租、放映市场的审批和管理,以及音像制品的审查和非法音像制品的鉴定;负责音像制品的进口管理;管理社会文化事业,拟定社会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协调各类社会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协调全市性社会文化活动;管理图书馆事业,指导图书文献资源的建设、开发和利用;组织推动图书馆标准化、现代化建设;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研究拟定文物、博物馆发展规划;指导、监督、管理全市文物保护和博物馆(纪念馆)工作;管理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和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文化交流工作,研究,制定我市对外、对港澳台文化交流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承办对外、对港澳台文化交流项目的各项事务;负责全市书报刊、音像和电子出版物出版、印制或复制、发行的行政管理;依法管理计算机网络出版工作(除网络新闻外);监督、管理全市印刷业;管理全市著作权工作(包括计算机软件),依法组织查处全市著作权工作,打击侵权盗版行为;承担市“扫黄打非”办公室日常工作;承办市委、市政府、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知识出处

宁德市文化志1993-2008

《宁德市文化志1993-2008》

本书讲述了1993年至2008年,宁德市文化建设呈现出公益性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崭新局面。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如期建成,实施艺术精品带动战略,加强艺术科研和艺术教育,成果斐然;全市各级各类文化机构、团体和文化艺术工作者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辛勤耕耘,创作大量文化新作品,开展形式多样、广泛深入的文化服务,成果显著。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