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畲族文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德市文化志1993-2008》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2047
颗粒名称: 第十一章 畲族文艺
分类号: G127.573
页数: 19
页码: 178-196
摘要: 本节讲述了宁德市畲族的文艺作品、 活动、 机构团体、 对外文艺交流、宁德市畲族文化重点村五部分内容。
关键词: 宁德市 文化事业 畲族

内容

概述
  宁德市(俗称闽东)是我国畲族人口聚居较多的地区。现有畲族人口19万,占全国畲族总人口的25%。在历史的长河中畲族人民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也创造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世代流传下来许多优美的神话、传说、故事、诗歌、音乐、舞蹈和工艺品及革命遗物等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市在发掘畲族文化宝藏、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繁荣与发展民族文化事业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效。1994年由我区畲族歌舞团创作演出的大型舞蹈《蓝色家园》,荣获福建省第二届艺术节优秀创作、表演等六项大奖;2000年,畲族舞蹈《新嫁娘》获选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演出及首届全国电视舞蹈大赛;2001年,由我市畲族歌舞团创作演出的大型歌舞《多彩的山海》荣获福建省南片部分剧团调演优秀演出奖。通过已建成的闽东畲族博物馆和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所收藏的畲族文物的展示,让更多人了解我市畲族文化的发展史和革命斗争史。甚为可喜的是2004年6月我市市委、市政府把抢救与发展畲族文化工作摆上前所未有的高度,被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成立了宁德市抢救与发展畲族文化领导小组,并制定工作方案。宁德市人大常委会于2004年7月通过《关于保护与发展畲族文化的决定》,这项工作的目标和具体措施是完成畲族文物普查,抢救性征集畲族文物,编辑畲族文化丛书,制作畲族音像作品,将畲族文化编成乡土教材列入中小学教育内容,创作反映畲族文化风情题材的文艺作品,命名畲族文化重点村和畲族文化传承人,建设中华畲族宫文物馆,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文物,对原有畲族文化站进行整顿和恢复等。有效传承和保护了我市畲族文化遗产。至今,基本完成这项工作:在畲族地区全面开展文物普查,抢救性征集畲族文物356件,宁德市人民政府将文化底蕴丰厚的霞浦白鹭坑村、福安凤洋村、林岭村和古田富达村命名为宁德市畲族文化重点村。目前,我市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有国家级畲族小说歌(霞浦)、(福建)畲族民歌,省级霞浦畲族小说歌、福建畲族民歌(宁德畲族二声部山歌“双音”、宁德闽东畲族歌言)、宁德畲族奶娘催罡巫舞、福安畲族银器制作工艺、闽东畲族婚俗、宁德畲族“三月三”节俗、福鼎双华畲族“二月二”歌会,市级霞浦畲族小说歌、宁德畲族二声部山歌“双音”、宁德闽东畲族歌言、宁德畲族奶娘催罡巫舞、福安畲族银器制作工艺、闽东畲族婚俗、宁德畲族“三月三”节俗、福鼎双华畲族“二月二”歌会。编撰《闽东畲族文化丛书》共13卷,包括《现代文明卷》、《乡村卷》、《语言卷》、《歌言卷》、《民间故事卷》、《民俗卷》、《服饰卷》、《工艺美术卷》、《体育卷》、《医药卷》、《民间信仰卷》、《谱牒祠堂卷》、《文物卷》,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制作《宁德畲族原生态民歌》VCD光盘,由福建省文艺音像出版社出版。编有《畲族文化简说》试用读本,已被宁德市民族中学和有关民族中小学当教材使用。整顿和恢复蕉城区猴盾、福安凤洋乡和仙岩、福鼎双华、霞浦南塘和青福畲族文化站。建成的中华畲族宫文物馆,共有四个展厅,面积1200平方米,已对观众开放。
  第一节 文艺作品
  文学:1994年,肖孝正同志增补了《闽东畲族歌谣集成》,并于12月由海峡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2003年,畲族文化学术会议在畲族的重要聚居地福建省宁德市召开,6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我市钟亮《从传统文化上论畲族龙凤崇拜》和李晨《闽东畲族歌舞》的论文被编入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组织编写出版的“八闽文化研究丛书”;2007年,由市民族中学主编的《畲族文化简说》试用读本已经编成使用。
  戏剧:2005年,编写出能充分反映畲族文化风情的大型历史舞蹈诗脚本《天罡赋》。
  音乐:从1996年下半年起,雷志华先后深入宁德的金涵、八都的新楼、福安的坂中等畲族聚集村寨,向民间歌手蓝霖德、蓝兴发等学习,从民间中学到数百首畲歌,在掌握民歌演唱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理解发挥,力争走出一条具有畲族风格的演唱之路,他挖掘整理出了《歌是山哈传家宝》,并创作了《畲家凤凰装》、《畲家的歌》等三首具有浓郁畲族风情的新民歌,尤其是畲族传统民歌《歌是山哈传家宝》,他能够运用自如的用畲汉两种语言演唱,借以传统的假声唱发,将原先的叙说式演唱向旋律演唱发展,融会贯通,曲调悠扬。2001年,《山哈·雅美》晋京参加全国第二届烽数民族文艺汇演荣获创作金奖、演出银奖、组织奖。参加全国第三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获舞蹈:1994年由我区畲族歌舞团创作演出的大型舞蹈《蓝色家园》,荣获福建省第二届艺术节优秀创作、表演等六项大奖;2000年,畲族舞蹈《新嫁娘》获选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演出及首届全国电视舞蹈大赛;2001年,由我区畲族歌舞团创作演出的大型歌舞《多彩的山海》荣获福建省南片部分剧团调演优秀演出奖;《凤凰茶》荣获首届榕城“茶礼杯”茶艺大赛金奖;《行嫁婚礼》、《寻郎定情》、《畲家的歌》等一系列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节目,深受专家好评和群众喜欢,常演不衰;2006年畲族歌舞团创作的《高山畲水情》、《畲赛欢歌》等畲族舞蹈作品参加全省第四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获得创作金奖和演出银奖,得创作金奖和优秀剧目奖;2007年,市畲族歌舞团创作的舞蹈《猎捕舞》、《打枪担》和《畲族健美舞》赴广州参加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比赛,获2金1银。
  第二节 活动
  1993年,我区一组畲族民俗照片共22幅被省文化厅选送到日本北海道矮奴博物馆展出,受到欢迎。
  1994年由我区畲族歌舞团创作演出的大型舞蹈《蓝色家园》,荣获福建省第二届艺术节优秀创作、表演等六项大奖。
  1995年,举办了第二届畲族文化艺术节,共2万多人参加了这次活动,其中美、英、日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客人来了500多人;由福建省民俗学会、省旅游学会、省民族研究学会和宁德地区文化局、地区社科联等联合召开的“畲族民俗风情研讨会”;“1995中国闽东畲族风情旅游节”开幕式在金涵亭坪“中华畲族宫”礼仪台举行;“中华畲族宫图片展”在中华畲族宫展览,由地区民委牵头、畲族博物馆配合,共展出精美图片45幅。
  1997年,宁德地区文化局在行署礼堂举办大型晚会《太姥畲家情》;宁德地区畲族歌舞团应新加坡裕园会的邀请,赴新加坡参加“中国畲族歌舞风情展”;由地县两级联合在“中华畲族宫”礼仪台举办“雪百年国耻,庆香港回归”畲族庆回归歌舞大会,庆祝香港回归;由地区民族中学编排的表现畲族风情的男女声二重唱表演唱《三月姻缘》,参加省地两级“第二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分别获地区优秀节目奖和省三等奖;“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国畲族社区研讨会”在宁德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亲临指导,并在“中华畲族宫”题词“民族团结,共同进步”,全国人大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伍精华、国家民委副主任任文精、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等领导到会。
  1999年,地、县宣传部、民委联合在“中华畲族宫”礼仪台举办“迎澳门回归”大型歌舞表演。
  2000年,畲族舞蹈《新嫁娘》获选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演出及首届全国电视舞蹈大赛。
  2001年,由我市畲族歌舞团创作演出的大型歌舞《多彩的山海》荣获福建省南片部分剧团调演优秀演出奖;《山哈·雅美》晋京参加全国第二届烽数民族文艺汇演荣获创作金奖、演出银奖、组织奖;《凤凰茶》荣获首届榕城“茶礼杯”茶艺大赛金奖;《行嫁·婚礼》、《寻郎定情》、《畲家的歌》等一系列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节目,深受专家好评和群众喜欢,常演不衰。
  2002年,在福鼎市太姥山举办第三届闽东畲族“三月三”歌会,9个县(市、区)的17支代表队参加了歌会;组织市畲族歌舞团、博物馆等单位到福安市康厝畲族乡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2003年,在我市举行的福建畲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们惊呼:“畲族文化陷入危机”,抢救和保护畲族文化遗产已经成为我市民族工作的当务之急,宁德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抢救与保护畲族文化工作。
  2004年,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04年主要工作部署和办理市人大一届六次会议11号《关于要求市人大对“抢救畲族文化遗产,发展畲族文化”做出决定的议案》的需求,开展了畲族文化专题调研,并于2004年6月份,成立宁德市抢救与发展畲族文化领导小组;4月份,由钟学吉第四代子孙钟昌尧发起,由村民自发筹资在霞浦县溪南镇半月里村举行了盛大的“三月三”畲族传统歌会,村民自搭的对歌台上表演了畲族传统的《迎客歌》、《敬茶歌》、《祖宗歌》、《情歌对唱》、《英台十送》等十几个畲族民歌及《畲族传统婚嫁表演》等节目;7月份,全市抢救与发展畲族文化工作会议在宁德军分区招待所举行,此次会议对宁德市开展抢救与发展畲族文化工作意义重大;8月份,《宁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保护与发展畲族文化的决议》出台,明确了畲族文化主要内容和开展抢救与发展畲族文化;10月份,由宁德市民宗局、宁德旅游局、霞浦县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四届闽东畲族歌会在风景优美、畲族文化浓郁的霞浦县杨家溪举行,来自我市九个县(市、区)9个代表队的各种节目参加了这次歌会,演员们表演了《我爱畲山好地方》、《幸福生活万年长》和《茶山情歌》等26个畲族歌舞节目,吸引了数千名到杨家溪旅游的宾客和当地群众前来观看;由市民宗局和古田县政府主办,古田县民宗局承办的“中国·闽东第五届畲族歌会”在风景秀丽的古田翠屏湖畔隆重举行;2004年底,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恢复畲族文化站的意见(宁政〔2004〕文230号),要求恢复福安市凤洋、仙岩;福鼎双华;霞浦南塘、青福;蕉城猴盾等6个文化站,对保护、抢救、弘扬畲族文化以及开展活动起到了保障作用。
  2005年,完成大型畲族舞蹈诗《天罡赋》的创作,组织专家召开脚本题材论证会;4月份,由市文化与出版局、市民族与宗教局、市摄影家协会和宁德晚报社联合主办的首届“东侨杯”畲族风情摄影大赛在南际公园福德山庄举行。
  2006年,畲族歌舞团创作的《高山畲水情》、《畲赛欢歌》等畲族舞蹈作品参加全省第四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获得创作金奖和演出银奖,参加全国第三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获得创作金奖和优秀剧目奖。
  2007年,市畲族歌舞团创作的舞蹈《猎捕舞》、《打枪担》和《畲族健美舞》赴广州参加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比赛,获2金1银;市畲族歌舞团赴海南参加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中国少数民族三月三大型文艺交流演出活动。
  第三节 机构团体
  宁德市畲族歌舞团:畲族歌舞团于1988年组建,是全国唯一以畲族命名的民族歌舞团。现有演职员64名,其中高级职称3名,中级职称演员24名,60%的演员毕业于艺术院校。建团19年来,畲族歌舞团始终贯彻办团宗旨:坚持文艺“双百”方针,“双为”方向,努力创作民族歌舞艺术作品;以提高艺术水平为目的,弘扬畲族传统文化,挖掘、整理、研究、展示畲族民间艺术遗产;培养造就民族艺术人才,演出具有浓厚民族情趣、独特民族风格的节目,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先后出访国家和地区9次,深入基层演出1560场,在全国各种文艺演出比赛中共有10人荣获各类奖项7次。1994年我团创作演出的大型舞蹈《蓝色家园》,荣获福建省第二届艺术节优秀创作、表演等六项大奖。2001年3月大型歌舞《多彩的山海》荣获福建省南片部分剧团调演优秀演出奖。2001年9月与省歌舞剧院联合创作演出的大型歌舞《山哈·雅美》晋京参加全国第二届烽数民族文艺汇演荣获创作金奖、演出银奖、组织奖。《凤凰茶》荣获首届榕城“茶礼杯”茶艺大赛金奖。《行嫁·婚礼》、《寻郎定情》、《畲家的歌》等一系列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节目,深受专家好评和群众喜欢,常演不衰。1995年被授予“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2001年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闽东畲族博物馆:以收藏、展示、研究宁德历史文物和闽东畲族文物为宗旨的综合性博物馆,共有人员编制10人,目前有人员9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6人。馆藏文物以历史文物和畲族民俗文物为主,共3240件,其中三级以上珍贵文物有478件,藏品类型有石器、陶瓷器、玉器、木雕等。最具特色的是畲族民俗文物,共800多件,大致分5个门类:宗教祭祀、服装首饰、生产用具、生活用具和工艺品。水下沉船出土的元代青釉瓷器也是本馆的特色藏品,共有2262件,其中绝大部分为青釉瓷碗。闽东畲族博物馆于1989年建成并对外开放,2005年宁德市博物馆成立后,两馆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2006年博物馆迁往新落成的市文化中心(位于东侨开发区东兰组团)。2007年底,为庆祝东侨开发区建立十周年,博物馆投入40余万元对展厅进行装修并更新了陈列展览内容。博物馆新展厅面积800平方米,陈列分为宁德历史和闽东畲族两大部分,陈列文物800多件。宁德历史文物陈列分为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刻碑记、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五大类,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展示了宁德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闽东畲族文物陈列则以丰富的馆藏内容,从宗教祭祀、服装首饰、生产用具、生活用具和工艺品等方面展示了畲族的婚礼、不同地区不同样式的传统服饰以及生产生活习俗等面貌,为观众了解畲族历史和传统文化提供一个直观而又生动的视角。近几年来,博物馆举办了出土文物展、不可移动文物图片展、中小学文物科普知识展等,共接待了包括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挪威等国际友人及全国各地的民族研究学者和各界人士计3万多人次。
  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于1989年7月1日开馆。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座落在福安城关,南接闽东烈士陵园,东邻104国道,西伴富春溪,交通便利,建筑面积853平方米,展览厅面积为342平方米,对闽东畲族革命文物和史料全面收集、科学管理,展示闽东畲族革命斗争史,展出畲族革命旧址照片、图表120幅,革命文物76件,人物照片38幅,历史画4幅。1991年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被共青团省委命名为福建省学校德育基地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05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宁德市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教育基地。
  宁德市畲族文化研究会:1986年成立了专门研究畲族文化的群众性团体——闽东畲族文化研究会。2006年该会重新调整更改为宁德市畲族文化研究会,有会员70多人,每年召开一次畲族文化研究和畲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以畲族文化为向导,以畲族歌舞团为骨干,畲族乡村文化实体为基础队伍,畲族文化艺术活动为契机,挖掘、整理、创作了畲族音乐舞蹈100多个,创作了大量反映畲族传统和现实生活的各类作品,收集整理了民间口头文化作品600万字,撰写了40多本资料汇编,还收集了大量全国性的畲族文化史料。参加了全国畲族史学学术讨论会、多声部民歌座谈会,全国少数民族音乐年会和《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卷)畲族音乐条目的撰写。挖掘创作的畲族舞蹈如《新嫁娘》、《多彩的山海》、《凤凰茶》、《行嫁·婚礼》、《寻郎定情》、《畲家的歌》、《高山畲水情》、《畲赛欢歌》等均在省以上比赛中获奖,一批摄影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情民俗和较高的艺术质量挤身大展。畲族文学创作也日渐繁荣,2003年,畲族文化学术会议在畲族的重要聚居地福建省宁德市召开,60多名专家学者为会议出席,我市钟亮《从传统文化上论畲族龙凤崇拜》和李晨《闽东畲族歌舞》的论文被列入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组织编写出版的“八闽文化研究丛书——畲族文化研究”。
  中华畲族宫:为宣扬畲族革命先烈英雄事迹,弘扬畲族传统文化,珍藏畲族历史文物,于1994年在宁德市蕉城区金涵畲族乡亭坪畲族村,距离市中心3公里,位于104国道与宁古省道公路交汇处,规划建设中华畲族宫。中华畲族宫占地面积100亩,1995年投资360万元完成一期工程主体建筑忠勇王殿,礼仪台,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费孝通题写了中华畲族宫宫名,并成功举办了95中国·闽东畲族民俗文化艺术节和面向21世纪畲族社区研讨会。2000年市委、市政府把“中华畲族宫”二期工程列为撤地设市重点建设项目,投入570万元,完成主体建筑装修,新建祭祖坛、龙头祖仗、民族大道、民族风情竹楼、宫内绿化等。主殿“忠勇王殿”面积656、6平方米,高13、2米,屋顶“挑角”、“飞檐”体同飞龙,殿前六根玄武岩廊柱雕刻有畲族农耕艺术图案,雄伟庄严;殿内忠勇王、三公主座像,用珍贵红豆杉雕成,富丽堂皇;礼仪台占地2200平方米,由花岗岩火板铺面,古朴凝重;汉阙大门突出汉代风格,庄严肃穆。宫门口广场及高耸的龙头祖杖,凝结着畲族人民对忠勇王至高无上的崇敬;祭祖坛,用于再现古老的祭祖仪式;忠勇王殿内装修、大门口辟邪石雕,都体现了浓郁的畲族风情特色;忠勇王殿内还陈列有畲族民间文物及照片资料。
  中华畲族宫建设落成以来,先后接待了李鹏、田纪云、布赫及省部级领导,国内外来宾、知名人士、干部群众等30多万人次,取得显著社会效益,有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深入开展。1996年11月,中华畲族宫协会成立,进一步推动了畲族文化研究与发展。
  畲族文物馆:2001年计划投资360万元在中华畲族宫内建设畲族文物馆,开设“历史”与“现代”两个馆区,历史馆区将收集珍藏畲族传统文化文物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生产生活用品,现代馆区展示闽东畲族人民革命斗争史以及建国后各个时期取得辉煌成就。文物馆建成后,进一省丰富中华畲族宫文化内涵,将成为闽东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基地和畲族风情旅游景点。畲族文物馆2004年动工兴建,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2007年进行装修布馆和园林绿化,馆分设凤凰厅、历史厅、现代厅、风情厅四个展厅,珍藏大量畲族文献典籍、服饰、生产生活工具等文物,全面展现畲族历史渊源、经济发展、革命斗争史、文化艺术等民族历史文化和独特风情。
  第四节 对外文艺交流
  1995年1月,由台湾群视国际文化有限公司在我地区摄制的电视片《畲族风情》参加法国坎城电视节目展;11月,我地区在中华畲族宫举办中国闽东畲族风情旅游节,来自欧、美、东南亚及台、港、澳地区的来宾和13个省市的畲族代(图为外国朋友唱畲歌)表出席了盛大的开幕式,应邀参加的台湾畲族宗亲访问团一行拜祭了先祖忠勇王。
  1996年4月,蕉城区蓝霖德等四名畲族民间歌手参加“畲族音乐交流小组”赴台湾演唱畲族双音。
  1997年春节期间,宁德地区畲族歌舞团赴澳门参加迎牛年贺新春广场文艺演出;9月宁德地区畲族歌舞团应邀参加新加坡“中秋园游会庆典演出”。
  1999年1月春节期间,宁德地区畲族歌舞团赴新加坡参加“春满莱城”展销会演出;4月,台湾中央民族研究院石磊教授、潘英海教授来宁调研畲族文化。
  2000年2月,宁德市畲族歌舞团雷志华、雷高平、蓝友芳三位畲族演员赴台参加中华首届少数民族艺术博览会,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文化交流活动,受到国台办的表扬。
  2002年12月,宁德市畲族歌舞团应邀参加香港福建节“开心嘉年华”演出活动。
  2004年,中秋节期间宁德市畲族歌舞团应邀赴金门岛参加交流演出,受到当地观众热烈欢迎。
  2005年元月,宁德市畲族歌舞团赴澳门参加“江苏省、福建省春节习俗展”文化交流演出。
  2006年6月,由中共宁德市委、市人民政府、福建省青年联合会、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宁台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论坛在宁德举行。
  第五节 宁德市畲族文化重点村
  宁德市是全国畲族人口最多、分布最广、历史最悠久的畲族聚居地。一千多年来,勤劳、勇敢、智慧的畲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畲族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多元化一体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畲族文化以其独特性、民族性、开放性和兼容性而名重海内外,是闽东传统文化中最活泼、生动的因子。保护、抢救、弘扬畲族文化不仅是对历史负责、对畲族负责、对闽东子孙后代负责的具体行动,而且对丰富我市的文化内涵、促进我市“三个文明”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根据2003年3月全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研讨会精神和国家民委、省民宗厅有关抢救保护少数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工作要求,我市于2004年6月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的宁德市抢救与发展畲族文化领导小组。同时,中共宁德市委、宁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开展抢救与发展畲族文化工作的方案》的通知,方案的内容其中有命名一批宁德市畲族文化重点村。即对自然生态环境、传统文化整体保护较好,具有畲族文化典型特征,历史悠久、建筑典型、民风古朴,具有代表性的畲族村寨,可以申报宁德市畲族文化重点村。我市文物干部经过对畲族村落进行全面调查,收集了大量详细的资料,先后有霞浦县溪南镇白露坑村、福安市康厝畲族乡凤阳村与坂中畲族乡林岭村、古田县平湖镇富达村等畲族村落由当地政府向宁德市人民政府申报,最后被宁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宁德市畲族文化重点村”。
  白露坑村又名白虎坑、红村畲族村,隶属霞浦县溪南镇,位于镇驻地东北5公里处。全村由白露坑、半月里、牛胶岭等5个自然村组成。全村345户、1420人,其中畲族335户、1378人,占97%。白露坑村环境优美,文化底蕴丰富,尤以半月里村最为突出。
  文化底蕴深厚。半月里村位于溪南通往霞浦县城的古官道上(在溪南与水潮的中点上),地势平坦,兼有山海交通之便,历史上一度是富庶之乡。清康熙间雷文寿从盐田长岗山迁入半月里后,衍发成族。其孙志茂聪颖好学,喜文学,好地理(风水术),得当时堪舆名师黄龙学真传,声名远播。雍正二年(1724年)被当时任福宁州知州的张良弼(长安人、贡生)聘请为幕僚。雍正八年雷志茂回村自建宅第外,还修建了雷氏宗祠和龙溪宫(村里五棵古榕亦为当时所植),并重视发展民族教育事业,激励子孙发奋攻读,从此雷姓子孙除务农经商外,还延师苦读,俨然书香门第。于是半月里村在道光三年(1823年)雷世儒(雷志茂六世孙)考中武秀才,同治三年(1864年)雷步缘(雷世儒之子)和雷步武(雷世儒之侄)两人同科考中文秀才,一时传为佳话;随后光绪八年(1882年)和十一年(1885年)雷加润(雷步缘之子)和雷加上(雷步武之子)分别考中文秀才。在短短的六十多年间,半月里一村接连出了5个秀才,这在福宁府畲村中是唯一的。村里雷世儒等人修建的三座宅第,至今仍然保存完好。特别是雷世儒于道光间相传先后动用工匠60余人,历时三年,耗费8000两银子修建的豪华宅第,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高十多米,有柱子126根,大小房间38间。雕梁画栋,气势非凡。宅第内保存有秀才帽、龙头杖、琴桌、石木雕刻、衣冠首饰、古籍(部分手抄本的可考年代在清雍正、乾隆年间)、碑刻、牌匾楹联、古陶瓷器等珍贵的文物二百多件。
  半月里村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体现在雷氏宅第内那牌匾和木刻楹联。匾额有:清道光十三年冬,进士、福宁府知府李嗣邺为雷世儒祖母蓝氏五十寿赠送的“竹操松均”匾,道光二十八年秋雷世儒为雷氏宗祠手书的“凤山衍庆”匾额。前者以福宁府知府的身份赠匾于一普通畲家,足见其隆重和雷氏家族在当时的名望和影响之大,其次雷世儒为其宗祠题匾的匾文已经嵌入了畲族独特的内容,“凤山衍庆”中的凤山特指畲族祖居地“凤凰山”。这恰好和厅堂正壁一联所题的“徭咏不忘高帝力,鹏程欲溯凤山踪”相呼应,这里徭咏,“徭”原指徭族,当时畲族没有定性,代指畲族;高帝指“高辛帝”。全句大意是:畲民盘唱本族民歌仍然不忘高辛帝的功劳;鹏程万里仍沿着当年凤凰山祖先的踪迹。另外有三副寿联:“冯翊灵钟歌松竹而文夸肇建,新庭瑞霭培芝兰以大诒谋。”“庚星辉五秩知岳降崧生冯翊早微膺上寿,椿树茂千秋万年高德动丰城还见绍芳薇。”“宝婺灿瑶阶星近五云冯翊风和翻彩,高辛荣凤诏堂开三代春庭膝绕舞斑衣。”前两联都嵌入了“冯翊”,雷姓郡望冯翊(汉代郡名,雷姓祖居地,治所在今陕西省大荔县)。这里借指畲族“雷氏”;第三联“高辛荣凤诏”凤诏即凤凰诏,指高辛帝圣旨。径写高辛帝将三公主嫁给忠勇王,并赐给丹书铁券一事;冯翊所指同上。另一联“华堂开瑞霭爰处爰居五色说云腾画阁,胜地毓灵钟允文允武双英彩凤舞瀛州。”中“双英”“允文允武”径指雷世儒父子双双考中文武秀才一事。
  传世文献丰富。生活于清末民初的钟学吉(1856-1924年),是白露坑畲族近代文化的突出代表。钟学吉(别名钟陈吉、学名春黄)父亲为村里族长,家境较好,他七岁入私塾就学,学业精良。在业师伯父钟廷吉的影响下,对畲族民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他结合教学,编写了大量畲族民歌,在闽浙畲乡广为传唱。他根据民间传说改编的叙事史诗《高辛氏》,被视作畲族“祖公歌”。他编写了大量的小说歌,特别是在他担任闽浙畲族团体福宁山民会馆董事期间,民歌创作达到了巅峰。他根据畲族秀才钟良弼的事迹编写成的小说歌《钟良弼》,在畲族民间文学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对直接配合、鼓舞当时闽浙畲族人民争取平等接受教育和参加科举考试权利,反对民族歧视、民族压迫有着特殊的效果。他还参与刑部主事钟大昆发起的编修钟氏连环谱工作。钟学吉是畲族出类拨萃的文化闻人。民间流传:“凡有山哈人的地方,必有钟学吉的歌”。钟学吉是名符其实的畲族“歌王”,畲族文化的突出代表人物。《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畲族简史》、《宁德地区志》、《闽东畲族志》、《霞浦县志》等均有钟学吉的传记,几乎所有介绍畲族文化文章、著作,无一例外地都要介绍到钟学吉的事迹。据考,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位畲族人对本族文化的贡献可以和钟学吉相比拟。
  白露坑村当年除钟学吉整理创作了数百余篇畲族民歌外,编畲歌的还有他的两个孩子孔明、孔天以及同村的钟学标、钟曹玉、雷绍春、钟国生等人。现村里所存歌本,多的户一整箱近百本、少的也有一、二十本。其内容丰富,除长篇历史故事传说歌《高辛氏》、《末朝纲》、《九节金龙鞭》和《钟良弼》外,还有《二十四节气》、《十二月歌》、《起书堂》、《五百杂歌情歌》等。内容涉及畲族历史、生产生活、经济文化政治和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和社会学、文艺学、民俗学诸多学科,是研究畲族的第一手资料,是畲族人民创造的珍贵文化遗产。此外,白露坑村还保存着许多贵重的历史民俗文物,如钟福崇家存有清代龙头杖、铜香炉、神主牌等珍贵文物。
  文物古迹众多。白露坑村山青水秀,碧水环绕,山石多姿。畲族人民长期在这里生产生活,留下了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主要有龙溪宫、双福桥、古民居、永庆寺、狮头洋宫、石母宫、福源宫、水尾宫等。
  龙溪宫位于半月里村前,清雍正八年(1730)建。坐北向南,占地面积508平方米,由戏台、环楼、众厅、神厅等组成。神厅悬山顶,抬梁、穿斗式木构架,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戏台上方以斗拱承托方形藻井。整座建筑由浙江工匠设计施工,颇具浙南风格。2005年5月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双福桥位于半月里村口,双福桥水库边,清同治十一年(1872)造,为雷世儒在其夫妻五十双寿时出资所建。石拱,全长12米,宽4.5米,拱跨5米,保存尚好。
  古民居半月里村内古代建筑比比皆是,其中保存完好的有三座古代豪宅。特别是雷世儒在道光年间花费80担银元,历时三年才建成的大宅,占地1300多平方米,高达10多米,大小房间38间,柱子126根,歇山顶,砖木结构,雕梁画栋,气势非凡,牌匾楹联众多。雕刻绘画内容丰富,有表现学文习武的,有表现闲适生活的,亦有花草树木及鹿、鹤等吉祥物,栩栩如生,惟妙惟肖。雕刻手法细腻,构图巧妙,特别是镂空雕刻,层次丰富,空间感极强。图案纹饰有自由纹样、角隅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整个建筑布局错落有致,既讲究对称,又于对称之中追求变化,把建筑、绘画、雕刻以致诗文等多种艺术融为一体。身置其中,深感历史的厚重,深叹古代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和高水准的民族文化底蕴。
  永庆寺位于半月里村西北800米处,始建于宋淳祐元年(1241),现存建筑清代风格明显。面阔5间,进深3间,重檐歇山顶,坐北朝南,占地2800平方米。寺内存有宋代柱础、水槽、水井,保存尚好。
  狮头洋宫位于白露坑村北端,始建于清代,建筑面积17平方米,砖木结构,四角翘檐宫,历史上因其山脉像双狮,故选其址,其神龛、主祀雷万春、钟景期、南济文三尊泥塑神(据史载,唐代雷万春为朝廷大将军,钟景期为状元,而南济文则是副将,三人结拜兄弟,后来尊为神),为了光祖荣宗,怀念先辈功德,村民特选三月三畲族歌会作为三位神的庆诞节日。
  石母宫位于白露坑村南北端溪涧石路边,据传建于明代,已有4百多年历史。现存宫宇系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重建,建筑面积25平方米,面阔3.6米,进深7米,为砖木结构,琉璃瓦当,神龛泥塑苏、江、严,三尊神女以及二位侍女。宫后有二只相距80厘米凸显成馍馍形的石,高约60厘米,为椭园,村民称“灵石”。在其两石之间垒砌神龛,百余年来岁岁致祭,香火不断。为了点缀宫貌宫景,当年种植着一株榕树,枝繁叶茂,龙伞般衬托出古雅端庄。
  相传旧时村中有一石匠路过此地,见路边有二只裸露石显现,出于好奇,便随带八镑锤往其中一只石砸去,结果发现石头中血丝涌出,石匠当场昏倒,不省人事,后来家人请来法师降童,神汉告之:此系畲家仙母娘娘化身,其石还有苏、江、严姓的三姐妹,你已触犯了石母娘娘,应立即进供万元元宝焚化叩谢,方能化险为夷。自此村人方信此石的性灵,设了神龛和香位,不久还在龛前建一小宫,内尊三位姐妹神。为了对石母娘娘尊崇,全村有百分之六十村民,将生下子女,根据生辰八字,任选四神一姓,作为中间名,并在每年除夕,或正月十五,集主村和邻近村落信士于宫内外,摆上供桌福礼,焚香鸣炮,频频向石奶四姐妹祈祝叩谢,这一习俗要沿袭至子女十六周岁方止。
  福源宫该村钟姓于明万历年间从福安坂中大林村迁入,越十年时建,原为前后二进中天井汉式宫,一九六六年毁于“九三”台风,一九八六年在原址重建会场式大宫,但宫址比原来扩大一倍。座南向北,面向白露溪涧,面宽15米,进深24.5米,建筑面积367.5平方米,为悬山顶砖木结构,依次为大门,左右园形边门,戏台、环楼、神厅、神龛等组合,神龛主祀钟老公,边祀曹师公、青蛙元帅、陈师公、王水平王、陈靖姑夫人等六尊神,相传在建宫前经易经先生勘察,发现溪涧有只活石龟,时在夜间出没,并存留下一处仙脚印,因此认定此为风水宝地,遂选此址建宫。
  该宫神诞节定每年正月十五,寅时起,全村信士将五果六供摆满供桌并叩谢钟老公诸神,焚香鸣炮至卯时将软身钟老公、曹师公、青蛙元帅扶入乘舆,前为鸣锣开道,继之彩旗、云幡、仪仗、回避、肃静、香亭、乘舆、龙伞、吹班组成约二、三百人的队伍,浩浩荡荡从宫出巡,途经水磨岚、大坪园、狮头洋、梅乾、河溪乾等五境,而每到一境都被虔诚信众栏驾焚香供福,沿途神铳、鞭炮不绝于耳,热闹非凡,这一神节代代沿袭至今,而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则例行供奉。
  水尾宫位于白露坑南端,按当地风俗尊为村小神,煞住外来鬼怪入村,以保全村四时安泰,该宫建筑面积10平方米,为砖木结构,神龛主祀钟法贡师公,牛王世头,何家师公等三尊神,此神每年定初一、十五为进香日,若有瘟疫或火灾之情,则破例办福礼并请法师降童问卦,或搭云台之类祈祝消灾。
  白露坑村蕴藏着丰厚的畲族文化遗产,引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于2004年5月被宁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宁德市畲族文化重点村”。
  凤洋村隶属福安市康厝畲族乡,位于乡驻地东北5公里处,海拨225米,是远近闻名的“手艺村”。下辖凤洋、牛石坂、半岭、大枝林、小枝林、占洋、太阳山7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全村245户,1296人,主姓钟,纯畲族村。整个村落建在凤翔岗下,山清水秀,古树参天,涧水鸣跳,村口左右山脉环抱,古榕树成排为篱,把护着整个村庄的门户。整个凤洋村四面青山环绕着众多参差不齐的古民居,显示着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古韵悠扬的景象。难怪村中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前官帽,后屏风,蛇龟把水尾,五马护朝村。”深刻反映该村周围美妙的自然景观。
  丰富的畲族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遗产。凤洋村在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有较为丰富的遗存,这里有较多的清代畲族古民居和畲族文物,仅主村凤洋就完整保存有数十座清代的古民居,还有清代的祠堂宫庙,特别是该村至今仍完整保存着一座我市畲族民居建筑发展史上重要而影响深远的代表性建筑,俗称“孩儿撑伞”的土木结构古民居,整个房子以四周墙体和屋子中间唯一的一根顶梁柱共同支撑屋架与屋面,形成特殊的力学结构。由于整个房子低矮窄小,梁架结构又酷似雨伞骨架,真正起到遮风避雨,故被形象称为“孩儿撑伞”。因其始建年代较早现存数量极少,2005年被福安市文体局公布为文物点,其村内的数十座清代古民居及祠堂、宫庙等,均保存着清代的雕刻、联板和花样各异的祭桌,民间畲民手中还保存有一定数量的古字画、婚礼上穿戴的凤冠和传统生活生产用具,表明了该村具有较深的传统畲族文化积淀。
  独特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表现在各种民俗文化活动上:正月十一保持着热热闹闹的村民自发迎“林公大王”游村庙会,以祭拜林公大王和土主等神;正月初一、农历五月五、七月十五家家户户庄严肃穆的祭祖活动,体现畲族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的浓郁传统习俗;还有每年的正月初五“开正福”、二月二“土地福”兼“春福”、三月三的风情节、立夏“夏福”、立秋“秋福”、八月十五、九月九等传统节日既隆重热闹又极富民族韵味,尤其三月三的风情节,棉软黑亮的“乌米饭”香飘畲乡,村内青年男女吃“乌米饭”、踏青盘歌,欢快地表现进入春耕劳动时节的喜悦,以歌声来表述获取好收成的美好愿望和向往幸福生活的理想追求。当稻谷收成后,必须用新谷米,蒸煮一桶甄饭,分别装一碗放到室外,一碗放入仓库,一碗放到神堂,然后点一支香燃烧后,全家方可用餐,这就是凤洋村的“吃新节”。畲族的盘歌在凤洋村分布广泛、流传深厚,该村著名的文化站负责人钟伏龙对畲族盘歌情有独钟,花费大量时间收集并整理有习俗、节气、劳动、情歌、故事歌、儿歌、新歌共一万六千多首,达50万字。
  有着先进文化的一块红土地。在土地革命时期,这里有不少的畲民参加了革命活动,是闽东早期畲族革命发源地之一。该村著名的畲族革命代表人物钟阿伱,民国2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出任过中共宁寿县县委委员,面对国民党当局制造的“白色恐怖”,他坚守革命阵地,继续发动组建革命武装,表现出对革命的无限赤诚,解放后历任凤洋大队党支部书记、乡支部委员以及乡(公社)、县人民代表。现仍有几处当年红军活动的岩洞、房屋,至今保存完好,是体现畲族革命历史的重要史迹,革命精神在这里影响深远。1957年8月,凤洋畲族乡党支部书记雷全妹作为全国畲族参观团团长进京参加国庆观礼。1955年11月该村设立闽东地区第一个畲族文化站,至今仍保持着吸收畲族传统文化和传播先进文化,是凤洋村农技知识传播和节日举办歌会的根据地,该站藏图书从原来不足百册增至千余册,收录了畲族人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各种活动的盘歌文字资料近50万字,并写成册供大家翻阅交流学唱,对挖掘保护畲族传统的民俗习惯和文化传承起着很大的作用,在这里还举办了好几届畲族歌会。1984年由该村文化站钟伏龙馆长发起的首届农历正月十一庙会对歌会,吸引了众多临近的畲村畲民参加,起到很好的影响,引起社会各界的注意,随后几年我地区文化局和该村文化站共同主办了第二、三、四届对歌会,时间分别为1989年农历八月十五、1992年的“二月二”、1997年的“三月三”,特别是第二届歌会参加人数达1万多人,影响深远,为挖掘和发扬福安畲族传统盘歌文化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凤洋村蕴藏着丰厚的畲族文化遗产,引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于2006年9月被宁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第二批“宁德市畲族文化重点村”。
  林岭村隶属福安市坂中畲族乡,座落在离坂中乡政府驻地南面4公里的山坳中,海拔275米,紧挨着韩阳通往福安三大洋之一的溪北洋的古官道上,韩阳十景之一的“廉岭孤松”,就在该村的古道旁。该行政村为畲族村,全村就雷、钟两姓。下辖林岭上村、村岭下村、冠头田、下洋中、七斗岗、洋家山、牛角垄、大岭边8个自然村,共有182户805人,全村的经济来源主要靠耕种农作物与出外打工。
  丰富的畲族人文景观和畲族历史文化遗产。林岭村是坂中乡畲族人口高度集中的行政村,民风古朴而民族特色浓厚。几百年来,畲族的风俗习惯保存相当完好,“正月十五”、“三月三”、“九月九”等传统节日保持着浓厚的民族习俗,戴凤冠坐花轿的婚嫁仪式更是热热闹闹体现着畲族这份文化遗产的永久不衰和美丽。该村每年正月十五保留着奔放刚劲的奶娘踩罡的畲族传统巫舞,跳出了畲族人民保持着对神灵的殷诚和祈盼全年幸福安康的心愿,更体现了畲族生活劳动的一种民俗风情和精神面貌。
  下林岭村为林岭行政村主村,该村历史文化遗产丰富,自然景观秀丽。该村的古民居多为清代建筑,迄今为止仍然保留着原汁原味;紧凑而参差不齐的古民居掩没在青松绿竹簇拥的山坳中,村前涧水缓缓流过,叮冬作响,古意悠扬,村旁有千年古道,道上完好保留着一座清同治年所建的供路人歇憩的路心亭“林岭亭”,山顶岔口处有一处“马山亭”遗址犹存,该亭遗址北面山,也是上林岭村后山上有一处明代时期的烽火台,虽已草木丛生,但轮廓还清晰可见,是一个当年倭寇侵犯我市的历史见证。村里还流传说:很久以前,现在学校附近几棵大松树处有个路亭叫白龟亭,整个亭盖用一个龟壳覆盖,因此称作白龟亭。如今该地面上已看不到亭子的遗迹,特别是村中两座古炮楼,矗立在众多古建筑中,其独特的建筑体现了民族生活的另一个侧面,别样的“着装”也给整个村庄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村中老者相传着这样一首富有民族山居特色的诗:“廉岭风景势游游,村中形如蜜蜂橱,竹林山下林下屋,门前溪水带花来”,该诗不知出自何人之口,但却深刻地反映林岭村美丽的风景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下林岭村口的一个“西山保障宫”,始建年代不详,近年被修葺一新,里面供奉的是“林公大王”等多尊当地土神,体现林岭畲民保持着其民族多神崇拜的传统风俗习惯,建在上林岭与下林岭两自然村之内的雷氏宗祠,1996年修缮,延续着畲族崇拜祖先的祠堂文化,这里还保存着畲族男女婚嫁使用的花轿、残缺的手抄歌本、木制的织布机件等多件畲族文物,都充分体现了该村丰富的畲族历史文化特点。
  林岭村蕴藏着丰厚的畲族文化遗产,引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于2006年9月被宁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第二批“宁德市畲族文化重点村”。
  富达村隶属古田县,离平湖镇10公里,海拔630米,是一块由“七条洋”组成的高山小盆地,自古人称“高山平原”。全年气候温和四季怡人,是古田“玉田八景”之一。全村拥有耕地面积3300亩,山地面积10070亩,1996年荣获“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称号,2000年获“省级园林式村”称号,富达村现有2658人,共679户,主姓蓝,是纯畲族村。公元876年(唐乾符3年),该村蓝姓始祖蓝文卿把巨额家产全部捐给真觉禅师建雪峰寺,蓝文卿的长子蓝应潮从候宫(今闽候县)骑白牛到富达定居,迄今有1130年的历史了,富达是闽东现有的历史最久,人口最多的畲族村。
  富达村畲族同胞遵循其始祖“耕者富、读者达”的宗旨,近年来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了以芙蓉李、茭白、茶树菇为主的支柱产业,初步实现了农业增收,农民增收的目标。2006年以来,全村加大了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完成了村内主干道路的水泥硬化,修建了玉际小(Ⅱ)型水库引水渠4.3公里,灌溉面积1000多亩,解决了部分农田缺水的难题,解决了村内照明问题并修建了年交易额近千万元的水果交易市场。2005年,农民人均收入达4320元比全县农民人均收入多105元,村民生活比较富裕,且分布平均,无特别困难户,拥有电视机、摩托车、新房子的群众多。该村还传承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解放后,拥有博士12个,硕士22个,大学本科生166个,大、中专学生300个,其中仅清华大学就有3人,处级领导干部15个,科级干部45个,高级职称25个,中级职称80多个。目前该村正在筹建投资近千万元的富达至平湖的11.3公里的三级水泥路(县道),第一期工程(3公里长,路基宽7.5米,路面宽6.5米)已完成设计工作,2006年将建设完工。争取近年内全线完成11.3公里的三级水泥路(县道),使富达村的明天更加美好。
  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遗产。富达村历史悠久,自蓝文卿把巨额家产捐献给雪峰寺搬迁至古田已有近一千一百三十年的历史了。畲族蓝姓同胞在这块乐土上生息繁衍已历四十多世,这一千多年的风风雨雨沉积了深厚的历史遗产,留下了较多的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人文景观、旅游景观以及历史传说。
  深厚的物质文化遗产。这里有远古时代的石牛,石牛上还刻有字。据《古田县志》(清乾隆版)记载:“洞之右有祠,离祠五丈余即石牛丘也。牛自雪峰来,欻化为石,成一古迹云。”有清代的两座石头贞洁牌坊、重修后的讲述富达历史的蓝公庙、数座明清时代的古民居等。此外,畲民手中还保存着一定数量的古字画以及传统的生活生产用具。
  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每年农历正月初四是富达村的祭祖日,庆祝富达蓝姓始祖千秋寿诞,这是具有原始宗教韵味的祖先崇拜,场面热烈壮观。这个传统节日不知从哪一年开始,已无从考证,仅在“文革”期间因破“四旧”被停了十多年,于1978年又重新恢复。这是村里一年中最热闹、最隆重的活动。这天,全村人都起的很早,穿戴整齐,一吃过早饭,热心的男女族人不分老幼齐集蓝公府,其中四人肩扛“唐节度使”、“明护候王”、“肃静”、“迴避”牌,锣鼓喧天,炮声震地,该村始祖文卿公、应潮公的神像由众人抬着,在“八仙”(戏班化妆)和族人及亲友的陪同下,沿着蓝公府——溪尾殿——朱垱——五景垱——桥头垱——旗杆兜东路——祠堂后门——下路弄——旗杆兜西路——蓝氏祠堂路线,游览村庄与田园,所到之处,各家各户都在门前供桌摆各种果品,点燃香烛,燃放鞭炮,喜庆始祖寿诞,祈求祖宗保佑风调雨顺,合境平安。尔后将始祖供奉于祖祠内,接受族人的朝拜与祭祀,并请来“闽剧团”演戏三至六日,此间亲友及四面八方游客云集富达观光,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直至正月十五日文卿公、应潮公神像从祠堂抬回蓝公府内,活动方告结;第二、每年农历九月十五日雪峰祭祖,声势浩大,几百人吃住在雪峰寺,祭祖活动热烈隆重;第三、踏青对歌,以歌声表述获取好收成的美好愿望和向往幸福生活的理想追求,与其他畲村不同的是,由于富达村历史悠久,历来重视教育,民族融合比其他畲村先进一步,故他们采用的是古田方言盘歌,这是该村最独特的;第四、雪峰崇圣寺祈雨,每逢富达村遇到特大干旱时,他们往往有往福州雪峰崇圣寺祈雨来缓解旱情,富达村的祈雨是全县闻名的,甚至连古田到雪峰寺沿途各地没有人不知道,传说应潮公定居富达后,与雪峰寺来往频繁,当真觉禅师得知富达地方虽好,但缺水,就告诉应潮公,每逢大旱年到雪峰祈雨,寺院长老必大力支持,有求必应,从那时起,只要富达逢大旱,必到雪峰祈雨,都祈来倾盆大雨,因此得到附近村庄和往返路上群众的大力支持。 祈雨先要请道士择定吉日,打锣通知全村男女老幼吃素三日,一切鱼肉之类严禁进村叫卖。要准备二把响铳(俗叫三口灯)配备硝,火药、小铁锤、与制就杉柴尖数百个,还有香亭一个,旗二把,锣、鼓、小锣、大小钹,木杖二条,糕仔。去祈雨的队伍要选择三十个体力健壮的人,去龙井20人,10人在家工作,出发前一晚上集中在一起,衣服、裤带要换清洁,不准带雨具,每人一条手巾,包头擦擦汗用,由道士带队,子夜十一、十二点动身,去时不声不响。到雪峰后与寺中的长老结合进行诵经写疏,到第二日晚三点动身去龙井交瓶,龙井离寺15公里,山路极陡怪石嵯峨,奇形矮松杂木,倒垂滕蔓,龙潭两崖岩石如削,布满青苔,此地方不能失足。祈雨用的瓶是特制,瓶口用蜡密封。龙井深七、八丈,用细绳把瓶绑好,瓶与疏同时放入龙井里,长老与道士进行诵经做法,祈雨的人跪在井边呼救,浮在水面的疏与瓶能竖直沉入水中六七丈深。当把瓶提上来时,如果瓶中的水是浑的说明急雨,而且大,如瓶中水是清的说明雨可能慢。这时队伍整好放铳三声,马上动身返回(来回都是步行)三人配合二把响铳前行开道,二人扛清道、回避白旗,高大个子二人提旗头杖,沿途如遇有行人头戴斗笠或拿雨伞的示意要脱下,不得戴在头上。道士先生头包红色螺头布,腰扎围裙手提铃刀鼓角,乡村不管大小最好要一声鸣角能通过,后面的人轮流挑香亭与打锣鼓,最后二人带糕仔,因为沿途各村都办有香案烛火,茶水招待我们,所以要放下二包糕仔以表谢意。本村下午五点左右有二、三百人每人手提一面小旗,到吉巷、永安、薛后等地接雨,凡接雨与祈雨人,被雨淋身绝不感冒生病;第五、石头崇拜,富达村仍然保留着畲族的宗教风俗传统,即石头崇拜,这可以在许多传说故事中得以体现。据《富达畲村誌》记载:一是石牛与金鸡:那白牛跟蓝大郎来到富达后,辛勤劳动,以后这牛“正果圆满”升天做了神,留下石身。现在这块石还留在“石牛穴”。据古人传说,石牛经常在夜间前往平湖林樟村吃麦子,时常天大亮时才回来。后来怕被人察觉,就向雪峰山上的金鸡求教,金鸡说:“不怕,有我替你放哨呢!你放心吃吧,只要你在天亮前听我高声啼叫,便赶快回转,不就没事了吗?”有一天,雪峰山上天昏地暗,大雨倾盆,突然一阵炸雷,从那时起,石牛往平湖吃麦得提早回来,由于天黑,它只好沿着溪路回来,一脚高,一脚低。跑到富达村前村,一脚落空,陷在路旁烂田里,再也爬不起来,变成了大石牛。石牛身上有诗模糊不清,据说如果有人能全部念出,石牛就会复活。那石牛在溪尾溪石上留下的脚印,深深陷着,零零落落,至今还清晰可辩呢!而“石牛穴”里除了躺着长睡不醒的石牛外,旁边还有当年大郎带来的石锣、石鼓相伴着,成为富达村人人津津乐道的千古不解之谜。二是石将军奕棋:富达村寨顶岗半腰“上段头”路边有一块三尺见方的平坦石块,上面刻着端正的棋盘,曰“棋盘石”,距棋盘一尺之处立着一块丈余高的形如人身的石条,人称“石将军,”这个石将军却没了头。据传说,这里曾演绎着一段悲壮的故事,原来寨后(在富达寨顶岗的背面)也有个石将军,与上段头石将军原是好友,有一天他们俩在无聊之际,进行对弈,并相许以头来赌胜负,但当寨后石将军残局在即,上段头石将军欣喜若狂仰天大笑,就在此时,狡猾的寨后石将军偷偷调换了“棋子”位置,使棋局发生陡变。最后上段头石将军输了那局棋而被砍了头,其身子仍巍立在此,他的脖子上至今还残存着红色的血迹,远望依稀可辩,令人叹息。三是出米石臼:相传富达寨顶岗,从半岗至岗顶之间有三个石臼,首臼出油,中臼出米,下臼出水。山下住着华岩子母子俩,日常生活靠华岩子砍柴勉强维持。有一天,华岩子上山砍柴回家,在半山上见一只被蛇咬伤的山羊倒在路边,伤势严重,华岩子一见起怜心,便将士草药捣烂包扎妥羊的伤口,并将它带回家调养。这山羊经母子俩精心服侍而康复。母子俩又把它放归山林,分别时,山羊跪地谢华岩母子俩救命之恩。
  有一天华岩子因家中米尽,忍着饥饿上山砍柴,爬树砍枝一失足跌地昏迷,被山羊发现,就吃力地拖着华岩子往前走,来到石臼处,华岩子突然而醒,见到三个石臼,一臼油,二臼米,三臼水,心里非常高兴,从此母子俩生活有了依靠。可每天所出的油、米和水正好供给母子俩生活,华岩子心感不满足,有一天华岩子上山,将三个石臼再凿大些,没想到这一凿便失灵了,再也不会出米、油和水,至今三个空石臼仍留在那里。
  丰富的旅游景观。《古田县志》(清乾隆版)卷一记载古田旅游景点有“玉田八景”其中写道:“下有蓝洞,薄暮云气归焉,充斥布濩,虚谷尽白;”宋邑令李堪有诗《蓝洞归云》赞曰:“洞门不闭日空虚,云去云来何定居?看到虚中生白处,恰如混沌未分初。” 乾隆版《古田县志》载,朱熹在古田写过一篇《蓝洞记》。有关蓝洞的传说是这样的:古田县平湖镇富达村始祖蓝文卿原居闽候雪峰,因捐田资建寺有功德,唐禧宗封檀越(施主)蓝文卿为威武军节度使。后来蓝文卿再施田庄,以至资产已尽。雪峰寺真觉大师指一牛嘱乘前行,至富达蓝洞,牛化为石。蓝文卿即以此为兴基之所。后子孙繁衍,形成村落,即富达村。蓝文卿捐资建寺确有其事,但牛化为石等当然是神化了传说。据乾隆版(古田县志卷二·山川)记载,蓝洞又名白鹿,在富达村,唐蓝文卿隐处。朱文公的《蓝洞记》,对蓝洞及其四周景物描写得十分形象具体。
  《蓝洞记》全文如下:出县城,度紫桥,计程二十里,逾峻岭而西,有村庄焉,故老告予曰:“此唐蓝文卿所隐之蓝洞也”。洞有景八,间若“岑巅远眺”“龟林奕暑”怪石隐伏于中,争为奇态者以百计。傍二大柱负土出,高数丈,宛若人形。洞之东,汀禽沙鸟出没枉渚中者曰:“曲涧飞凫”。寒风敛霁,晴日初升,与冻云相激荡者曰“南寨曝雪”。寨上有坪,坪阔五里许,循兹而降,即洞南精华凝结处也。中流砥柱为“台鼎峰”。洞之西山圆曲,山下田环四面,波涛荡漾,为半月墘。洞之西南,为三台冈。洞之正北,为七星坮。洞有泉水,从石出,其冷异常。旁有古松一株,落落孤踪,俨若云岛孤鹤,翱翔栖饮者,为“鹤饮泉”。洞之右有祠,离祠五丈余即石牛丘也。牛自雪峰而来,欻为化石,成一古迹云。若丹穴,处洞之水尾,以山土金多赤色得名。山下一溪横截,屹然对峙者,碧山也。山匝地白粉,为白鹿所常憩处。洞之背,有金鸡岩,每夜阑,石牛游食他所,至碧山,涧树皆合,候金鸡鸣,石牛返,树合而复离,于斯时也,树头初日,如挂铜钲,朝霞散绮,晓岫云开,此“石亭醉日”,“铜谷飞云”之所由来也欤? 蓝洞八景目前大多尚在,民间故事传说中如:石牛与金鸡、出米石臼、石将军奕棋等遗迹尚存,畲家风情等历史文化深厚。
  富达村蕴藏着丰厚的畲族文化遗产,引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于2006年9月被宁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第二批“宁德市畲族文化重点村”。

知识出处

宁德市文化志1993-2008

《宁德市文化志1993-2008》

本书讲述了1993年至2008年,宁德市文化建设呈现出公益性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崭新局面。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如期建成,实施艺术精品带动战略,加强艺术科研和艺术教育,成果斐然;全市各级各类文化机构、团体和文化艺术工作者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辛勤耕耘,创作大量文化新作品,开展形式多样、广泛深入的文化服务,成果显著。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