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白蛇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德市文化志1993-2008》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2024
颗粒名称: 3、白蛇灯
分类号: K892.1
页数: 1
页码: 153
摘要: 自明武宗正德二年起,屏南双溪镇乾源村就开始在该村陆氏宗祠供奉陈靖姑神像及其神位,从那时起该村就于每年正月十五之夜迎陈大奶神像兼游白蛇灯,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传承至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该活动在乾源村延传二十余世而经久不衰。
关键词: 屏南县 双溪 元宵灯会 白蛇灯

内容

自明武宗正德二年(1507年)起,屏南双溪镇乾源村就开始在该村陆氏宗祠供奉陈靖姑神像及其神位,从那时起该村就于每年正月十五之夜迎陈大奶神像兼游白蛇灯,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传承至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该活动在乾源村延传二十余世而经久不衰。白蛇灯全长120余米,由蛇头及蛇身两部人组成。蛇头是用竹篾编织成的一个椭球体(仿人头状),直径一米许,内点八支大蜡烛;蛇身由40节木制骨架和200个小竹篾灯笼组成(木制骨架选用杉木板,每节长3米并固定放5个小灯笼,小灯笼用细竹篾编织而成,高约30厘米宽约20厘米,外糊白纸,中置蜡烛),每节木板首尾钻有两个孔臼,将木板首尾的孔臼重叠,再用特制的长约2米的撑杆穿过孔臼,这样,40节木板便首尾重叠相连,形成长蛇。舞动时,数十双手紧握撑杆,使长蛇悬浮于空中,舞动者模仿蛇游走的动作,忽进忽退,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的挪移腾跃,蛇灯便若灵蛇般的柔若无骨,灵活舞动。

知识出处

宁德市文化志1993-2008

《宁德市文化志1993-2008》

本书讲述了1993年至2008年,宁德市文化建设呈现出公益性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崭新局面。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如期建成,实施艺术精品带动战略,加强艺术科研和艺术教育,成果斐然;全市各级各类文化机构、团体和文化艺术工作者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辛勤耕耘,创作大量文化新作品,开展形式多样、广泛深入的文化服务,成果显著。

阅读

相关地名

屏南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