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周宁浦源护鱼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德市文化志1993-2008》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2014
颗粒名称: 十六、周宁浦源护鱼习俗
分类号: K892.1
页数: 2
页码: 143-144
摘要: 神鲤戏谐、人鱼同乐的中华奇观鲤鱼溪,源于紫云山麓,由几十条山涧清泉汇聚而成,贯穿浦源镇主村浦源村。村溪段有上万尾灰黑、墨绿、丹红、金黄,红白相间、红黑交错的各色鲤鱼,大者三四十斤,群鱼见人影而动,闻人声而聚,人鱼同乐,奇妙无比,令人流连忘返,因而得名“鲤鱼溪”。浦源鲤鱼溪有800年的历史。因要饮用溪水遂放养鲤鱼去污澄清。之后,他召集村人订立乡规民约,禁止垂约捕捞,违者严加惩处,他巧施“苦肉计”让其孙偷捕鲤鱼,当场抓住。鲤鱼自然死亡后,安葬于“鱼冢”,划领地给鲤鱼,名“鱼陵”。2005年10月,周宁浦源护鱼习俗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关键词: 文化遗产 周宁 鲤鱼溪

内容

神鲤戏谐、人鱼同乐的中华奇观鲤鱼溪,源于紫云山麓,由几十条山涧清泉汇聚而成,贯穿浦源镇主村浦源村。村溪段有上万尾灰黑、墨绿、丹红、金黄,红白相间、红黑交错的各色鲤鱼,大者三四十斤,群鱼见人影而动,闻人声而聚,人鱼同乐,奇妙无比,令人流连忘返,因而得名“鲤鱼溪”。
  浦源鲤鱼溪有800年的历史。
  南宋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河南开封郑氏始祖朝奉大夫因避战乱,辗转迁移举家迁至今浦源。因要饮用溪水遂放养鲤鱼去污澄清。至八世,郑氏家族兴望,族长晋十公为感激鲤鱼功劳,率村人拓宽山溪,沿溪建房,修建“T”形下水道,以便鲤鱼在发大水时躲藏,并借助神话故事,神化“鲤鱼”,讹称鲤鱼是“三仙姑”化身,并有林公庇佑,偷捕者会降灾得疾。之后,他召集村人订立乡规民约,禁止垂约捕捞,违者严加惩处,他巧施“苦肉计”让其孙偷捕鲤鱼,当场抓住。在宗祠里,吊打其孙,并“罚宴”村人一日,“罚戏”三场,在开宴前,他让村人立下毒誓:人在鱼在,只要有浦源村人,就是鲤鱼溪鲤鱼。鲤鱼自然死亡后,安葬于“鱼冢”,划领地给鲤鱼,名“鱼陵”。后来,历代村人均遵循古训,将鲤鱼当成村中一员关爱倍至,爱鱼护鱼蔚然成风,虽历经灾荒战乱,溪中鲤鱼在村民的自发保护,繁衍至今,堪称奇迹。
  鱼冢:当鲤鱼自然死亡后,村人将它们安葬于风水宝地——鸳鸯树的根部自然形成一个酷似墓莹的深穴,将旁边的田地取名为“鱼陵”,意为鲤鱼的属地,给鱼墓取名为“鱼冢”,这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央视《走遍中国》据此拍摄影了《人鱼奇缘》。鱼葬礼俗自郑氏八世祖晋十公苦肉计护鱼开始,以后沿成村里重要习俗,当鲤鱼自然老死或因其它变故死亡,村人都说鲤鱼上天了。于是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将它们送到鱼冢安葬,并燃香、烧纸钱、放鞭炮。如死的鱼较多,送葬场面则隆重,还拜读祭文。有时也有祭祀之礼后用柴草把鱼体烧成灰,埋葬在鱼冢里。 郑氏宗祠位于鲤鱼溪左侧,形同古船将行,又酷似逆流而上的鲤鱼之形,长39米,最宽处29米,是华东地区保护最完整的宗祠之一。祠中诸多匾额楹联,书法精湛,流金溢彩,正厅悬挂明代状元、礼部尚书翕正春题匾“国戚名裔”,清代嘉定年间国史馆总纂魏敬中和民国时期海军上将,福建省长萨镇冰等各要人也题有匾额,其中的匾额“孝迈黔娄”“孝感动天”均与鲤鱼传说相关。祠中还陈列着许多龙头祖牌,工艺精巧,剔透玲珑,保存历史较为悠久。
  迄今为止,海内外一百多种报刊杂志都宣传过浦源鲤鱼溪的风光,主要有《人民日报》、《人民画报》、《中国旅游报》、《新民晚报》、《福建日报》以港澳台《大公报》、《文汇报》、《澳门日报》等大型报刊等均有报道,央视《走遍中国》还拍摄专题片《人鱼奇缘》,村人与鲤鱼的和谐相处,还被北京小学语文课本(第五册第23课)选录,题为《奇妙的鲤鱼溪》。
  如今,浦源鲤鱼溪被央视推崇为“中华奇观”,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也是中华鲤鱼文化在江南最完美的延续。
  2005年10月,周宁浦源护鱼习俗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知识出处

宁德市文化志1993-2008

《宁德市文化志1993-2008》

本书讲述了1993年至2008年,宁德市文化建设呈现出公益性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崭新局面。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如期建成,实施艺术精品带动战略,加强艺术科研和艺术教育,成果斐然;全市各级各类文化机构、团体和文化艺术工作者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辛勤耕耘,创作大量文化新作品,开展形式多样、广泛深入的文化服务,成果显著。

阅读

相关地名

周宁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