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德市文化志1993-2008》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2000
颗粒名称: 十、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分类号: U448.22
页数: 2
页码: 133-134
摘要: 据专家考证,我国至迟在东汉晚期已有了拱桥。以穿插梁木成为木拱的名桥,是北宋《清明上河图》上的汴水虹桥。希亮架设的虹桥有效避免了船撞桥事故,得到皇帝的褒奖。汴水虹桥,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宋末湮灭,现仅见于《清明上河图》中。专家认为,宋室南渡,士农工商随之南下,也把虹桥技术带到东南。目前,木拱廊桥仅存于闽浙交界山区,这一带为古代瓯越地,峰峦绵延,沟壑纵横,造桥技艺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我市共有木拱廊桥54座,其中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座,福建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座。
关键词: 文化遗产 木拱桥 营造技艺

内容

据专家考证,我国至迟在东汉晚期已有了拱桥。以穿插梁木成为木拱的名桥,是北宋《清明上河图》上的汴水虹桥。它创于宋代,始建于山东益都,享盛名于河南汴京。建桥的起因是:宋时汴水上架设的是有墩多跨梁柱桥,在洪水季节,水流很急,经常发生艚船撞桥,折柱沉舟,阻隔有关国计民生的水陆交通,影响京都生活,皇帝下旨改桥式。《宋史·陈希亮传》记:“希亮始作飞桥无柱,以便往来。诏赐缣以褒之”。希亮架设的虹桥有效避免了船撞桥事故,得到皇帝的褒奖。汴水虹桥,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宋末湮灭,现仅见于《清明上河图》中。专家认为,宋室南渡,士农工商随之南下,也把虹桥技术带到东南。世代桥工技艺相传,对虹桥结构进行改造和创新,改绑扎为榫卯,增加剪刀苗,加盖桥屋,形成一时和一地的影响,产生了区域性、民族性的木拱桥。目前,木拱廊桥仅存于闽浙交界山区,这一带为古代瓯越地,峰峦绵延,沟壑纵横,造桥技艺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我市共有木拱廊桥54座,其中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座,福建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座。
  木拱廊桥改汴水虹桥的绑扎结构为榫卯结构;制作、接合、架设都简便;能用较短的材料构成大跨径的结构物,最长可达40米;构件能够按设计尺寸预制、用时现场装配;凡完成装配的节间、就具有一定的强度;起拱高、受力好,外观形成曲线;加盖桥屋既美观实用又保护桥,还提高了桥稳定性。虽然每座木拱廊桥在形式上有一些差异,如跨度、桥长、桥宽、桥面坡度、桥面用料、桥屋形式等,但是造桥技艺的基本构成是相似的。造桥一般有选桥址、砌桥堍、测水平、上三节苗、上五节苗、立将军柱与剪刀撑、立马腿与桥面板、架桥屋、桥屋脊结构及装饰等步骤。木拱廊桥上还设有神龛、戏台、楹联、匾额、碑刻、凳床、摊点等,是村民祭祀、看戏、集会、歇息、观赏、贸易等活动场所,梁上墨书的董事、工匠、捐款助工等,是当地珍贵的人文资料。造桥技艺的发展与成熟,伴随着造桥习俗的产生,这种劳作习俗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份。造桥习俗主要有以下几点:1、择日起工。2、立鲁班神橱。3、置办喜梁。4、祭河动工。5、上梁喝彩。6、取币赏众。7、踏桥开走。8、成桥福礼。
  寿宁、屏南的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清中期至今在闽浙地区桥匠中是领先的。挖掘、抢救、保护寿宁、屏南的木拱廊桥制作工艺,不仅丰富和完善了中国及世界木构建筑营造史,还对传承中华民族文明、保护维修国家重点文物,都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2005年10月,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知识出处

宁德市文化志1993-2008

《宁德市文化志1993-2008》

本书讲述了1993年至2008年,宁德市文化建设呈现出公益性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崭新局面。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如期建成,实施艺术精品带动战略,加强艺术科研和艺术教育,成果斐然;全市各级各类文化机构、团体和文化艺术工作者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辛勤耕耘,创作大量文化新作品,开展形式多样、广泛深入的文化服务,成果显著。

阅读

相关地名

寿宁县
相关地名
屏南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