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柘荣布袋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德市文化志1993-2008》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998
颗粒名称: 八、柘荣布袋戏
分类号: J827
页数: 2
页码: 130-131
摘要: 柘荣布袋戏是木偶戏的一种。早期许多的迎神庙会场合里,布袋戏是最常看到的民间戏曲表演之一。柘荣布袋戏源于福建泉州,原本只是“上有木雕小台阁,下垂蓝布”,的简陋舞台,到了清代才发展出精雕细琢的戏台与戏偶,清代以后便已发展成风行民间的剧种。柘荣布袋戏,亦称大拇指戏,历史悠久。布袋戏全凭艺人双手的五指操纵木偶,来塑造传统戏曲中生、旦、净、末、丑的艺术形象。
关键词: 文化遗产 柘荣 布袋戏

内容

柘荣布袋戏是木偶戏的一种。最初是由膨膨鼓演变而来的,只是到了唐代才叫做“布袋戏”,发展于后唐(公元923-936),至明朝洪武帝朱元璋(1644年)时达到巅峰,之后一直兴盛至今(破四旧时期中断10年)。早期许多的迎神庙会场合里,布袋戏是最常看到的民间戏曲表演之一。一座简陋的戏台,几尊能上天入地的戏偶,便使台下的观众看得如痴如醉。柘荣布袋戏源于福建泉州,原本只是“上有木雕小台阁,下垂蓝布”,的简陋舞台,到了清代才发展出精雕细琢的戏台与戏偶,清代以后便已发展成风行民间的剧种。布袋戏于清光绪五年(1879)传入柘荣,由最初的师傅带来走江湖的笼底戏,演变成热闹喧哗的连台戏和折子戏,铿锵明快的节奏配上跑马、对打、跳花窗、摆阵等的特技演出,精彩逗趣地走入民间生活。
  柘荣布袋戏,亦称大拇指戏,历史悠久。布袋戏全凭艺人双手的五指操纵木偶,来塑造传统戏曲中生、旦、净、末、丑的艺术形象。其行头简单,木偶、道具、戏台、乐器全部加在一起,一担便可挑上。每到一地演出,艺人将折叠的组合戏台打开,架在一张方桌之上。戏台两侧红色柱子上,刻有诸如“方寸之中行万里,一人手上演百官”的楹联。中间隔以镂空雕花的木板屏风,以便艺人窥视自己的操纵表演。屏风左右挂着一尺宽的“出将”、“入相”两门帘,为戏中人物登台、下场之门。戏一开演,艺人用手指顶住木偶演戏,以脚踩动木架上的配件击打大锣、小锣、镲等乐器,嘴里或说、或唱,手、脚、嘴并用,热闹非常。 布袋戏的演出方式基本上可分为前场和后场,前场是舞台部分,观众可见到木偶在舞台上的表演,后场包括了演师和音乐演奏,包括了锣、鼓、钞、钹、二胡、唢呐等乐器,后场的配乐、口技表演、与前场文武剧情相配合,作出快板慢板演出,是布袋戏的功力所在,布袋戏有句行话这么说:“三分前场,七分后场”正说明了后场是布袋戏的精髓所在。
  布袋戏的传承着重在布偶操纵技巧与后场音乐搭配,对于演出的剧本大多是以口耳相传,因此布袋戏的传统剧本保存较少。其剧本以古书、演义小说等为主。以章回小说改编的戏为主要,这种自章回小说改编的布袋戏,通称为“小说戏”,也被称为“古书戏”,“古书戏”大体上又分几种不同的内容,历史章回小说改编的称为“历史戏”;以侠义章回小说改编的称“剑侠戏”。布袋戏艺人将小说戏分成这些类别,主要是就演出当时的内容而言,并无特别固定的演出模式,因为每个艺人的艺术表现手法各不相同,有人擅于剑侠戏、有人擅于历史戏。总的来说柘荣布袋戏的剧目非常丰富,有生旦戏、武打戏宫廷戏、审案戏、连本戏和折子戏等等,大多是一代一代承袭下来的传统剧目,主要是唐宋小说连台本,剧目主要有《说唐》、《说岳》、《白蛇传》、《水游传》、《七侠五义》、《陈三娘》、《锦香亭》等。这些年他们还自编一些与形势相结合的戏目,如宣传计划生育、防火等。一般戏师傅都能表演六、七本戏目,每本表演一、二个小时。音乐曲调和唱念对白的声腔与平讲戏相同,因此非常大众化,深得群众欢迎。
  布袋戏乐器:鼓(箍鼓)、大锣、小锣、钞、钹、铙、二胡、唢呐、梆子等。
  布袋戏的道具:
  ①各式服装、鞋、帽、须、孔雀翎等
  ②十八般武器(刀、剑、斧、钩、叉等)
  ③雨伞、酒壶、酒杯、神主牌、令牌、圣旨牌等
  ④马、驴、轿子、猴子等
  ⑤模仿各种声音的器具。
  2005年10月,柘荣布袋戏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知识出处

宁德市文化志1993-2008

《宁德市文化志1993-2008》

本书讲述了1993年至2008年,宁德市文化建设呈现出公益性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崭新局面。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如期建成,实施艺术精品带动战略,加强艺术科研和艺术教育,成果斐然;全市各级各类文化机构、团体和文化艺术工作者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辛勤耕耘,创作大量文化新作品,开展形式多样、广泛深入的文化服务,成果显著。

阅读

相关地名

柘荣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