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文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德市文化志1993-2008》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957
颗粒名称: 第七章 文物
分类号: K872.573
页数: 40
页码: 76-115
摘要: 本节内容包括宁德市的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村(镇)、机构管理等。
关键词: 宁德市 文化事业 文物

内容

概述
  文物是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分为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著名人物有关的,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和史料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可移动文物包括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宁德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具有独特的区域文化特质。据最新考古发现表明,宁德早在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新石器时代已有一定规模的闽越族先民在此生息劳作。在历史的长河中,勤劳勇敢的宁德人民创建了美丽富饶的家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积淀了大量的文化遗存。宁德山海兼备,境域内有19万畲族人口,是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区。特殊的地状地貌和多种民族成份的和睦相融,造就了境内“五里不同天、十里不同俗”的奇特景观,构成了宁德古代文化丰富多样的自然背景。宁德还是全国土地革命时期18个根据地之一,留下了许多红军活动史迹和革命遗物。
  一
  宁德上自旧石器时代,下迄明清的地下遗存非常丰富,其类别主要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和窖藏。
  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最早、延续最长的阶段。由于宁德考古力量的薄弱,区域内无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存,先前一直认为宁德史前文化遗存最早的年代大约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约4000年左右),2000年5月为配合“宁德古文明研究会”的召开,福建省博物馆考古队对宁德霍童溪一带的史前遗址进行专题调查。复查商周遗址多处,新发现一处(芦坪岗),并在芦坪岗和瓦窑岗两地点采集到3件打制石器和少量打制石片。6月中旬至7月初,对芦坪岗地点进行科学试掘,找到了产出石器的原生层位,从中发现石核、石片、石器。这些旧石器的发现,把宁德的历史一下子推前到至少一万年以前,填补了本区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其对丰富宁德史前文化史料、建立史前文化发展序列,将有重要科学价值,产生深远影响。其石器有一部分是用花岗岩作为原料,这在已发表旧石器材料中的论文还不多见,独具地方特色。
  至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陶器的出现和农耕技术、畜牧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次质的飞跃。宁德新石器时代已有一定规模的先民在此劳动生息,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布区域较多,共发现遗址30多处,其中以马栏山遗址和黄瓜山贝丘遗址最具特色。马栏山遗址位于福鼎市店下镇巽城下底湾西约20米,海拔20-40米,遗址范围:东西长250米,南北长500米,面积12.5万平方米。有两断崖上文化堆积层较规整,大约距地表1.6米以下,堆积层厚约0.7-1.2米,发现整层的石器、石片及陶片,为一处新石器时代石器制造场所遗址,年代距今4000年。采集标本有残石锛、石斧、有肩石锛、打制石片、网纹陶、素面陶、回纹陶、篮纹陶、黑夹砂陶等。黄瓜山贝丘遗址位于霞浦县沙江镇小马村西北的一座相对孤立的山丘上,海拔50米。遗址范围:东坡约4000平方米,东北坡约600平方米,文化堆积层最厚处达5米多,在断崖上可看了距地表约1.2米处的贝壳最密集层,厚约1.2米。东北坡贝比较大,西坡贝壳较碎,堆积层有很多动物骨骼,采集标本有彩陶纺轮、贝壳、石锛、残石戈、石族、兽骨、夹砂陶、彩陶、回纹陶、篮纹陶、素面陶、凸棱纹陶等,为一处新石器晚期遗址。1989年12月、2002年5月由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队进行了两次发掘,分别于遗址东部、西部及北部三区开探方探沟等计60个,连同扩方发掘总面积近1500平方米。发现了古墓葬、建筑遗迹和部分灶坑、贝壳坑等,出土了大批石器、骨器、陶器残片和碳化谷粒等,使我们对该遗址的文化内涵、性质及所属文化类型以及同我省和邻省地区发现的先秦古文化的关系等方面,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认识,黄瓜山文化遗存的年代大体处在距今3500-4000之间。其文化遗存的基本内涵中,最具代表性并最富特征的是橙黄陶、施衣陶和彩绘陶,这在宁德各地均有发现,与台湾高雄凤鼻头贝丘遗址、园山诸遗址出土的同类陶片极为相近,表明3500多年前宁德同一水之隔的台湾文化交流和传播关系已十分密切。
  夏、商、周三代(夏、商福建为青铜时代),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人类从此进入了文明时期。宁德这一时期遗存发现较多,有200多处,正式发掘的遗址,有9处。典型的有狮子岩遗址和浮垱山遗址。狮子岩遗址位于霍童溪南岸石桥村西约500米,为一独立小丘,海拔160米,文化堆积层发现于东坡岩棚下,深约1米,采集到的标本有河床砾石制品、磨光夹砂灰陶片、夹砂灰色或黑色软陶片等,器形有宽沿釜、罐等。这种位于河边,相对高度50米左右的洞穴或岩棚是古代人类理想的栖息地,这处遗址其年代为夏商时期,已进行过考古发掘。浮垱山遗址位于古田县吉巷乡坂中村东南约300米,海拔40米,遗址范围约10000平方米。东坡和南坡的断崖上发现有文化堆积层,东坡发现红烧土层厚约30厘米,里面含有陶支座及大量陶片,南坡堆积层约1米,里面含有陶片、烧土和炭屑。采集标本有石锛、砺石、陶纺轮、席纹陶、方格纹陶、素面陶、玻琅纹陶等,为一处夏商时代遗址。
  2000年7月,对宁德蕉城区芦坪岗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这是一处商周时期文化遗址,发现墓葬及濠沟等遗址,出土了100多件陶器、玉器、石器、青铜器等文物,这些收获在宁德地区先秦考古研究是空前的,在全省考古来说也是一次较重要的发现。遗址分布在依山傍水的山坡上,边缘地带修筑有濠沟,用于排水和防御野兽侵袭;墓葬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壁修整平直,随葬品多置放于两侧。器形组合有豆、罐、瓮、青铜锛等,器物时代特征鲜明。其造型、制法与闽候黄土仑文化遗址出土器物相似,陶质较纯,烧成温度较高,造型多为折颈、折肩,上半部多刻划弦纹、几何形纹,下半部多拍印方格纹,仿铜作风强烈。这类器物是黄土仑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类。因此,芦坪岗遗址年代当与黄土仑文化年代相近,约在西周时期。遗址中出土的的陶器以釉陶为主,其中曲折纹罐、凹弦纹豆最具特色,多在器物肩、颈部贴附一对或两对如意形饰物。这类器物在安徽屯溪的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遗址中,也常见有这类陶器出土;青铜锛平面呈方形,横剖面扇形,弧背,中空,銎部有一宽带状箍饰,同类器物见于我省莆田、同安、松溪、政和等地遗址中。说明宁德与古越文化一脉相承,属东南沿海印纹陶文化系统。
  春秋至秦汉时期,闽越族先民曾两次被迫迁往江淮一带。这一时期,宁德境内遗存发现极少。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中国北方频繁的战乱在破坏当地的生产力的同时促进了宁德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他们为了避难纷纷携族入闽之后辗转落籍宁德,带来许多先进的生产技术。特别是西晋末年中原相继发生“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中原士族举家来宁德生息更多。三国时期,吴国开始经营宁德,致使这一时期社会大发展,宁德境内遗存丰富,反映各民族间文化融洽,所设“温麻县”其碑现存霞浦县博物馆。
  宁德境内的三国、两晋、南北朝墓葬已发现120处,经发掘、清理的有26座,主要集中在霞浦县。东吴墓葬,位于霞浦沙江镇古县村后垅路。为砖砌券形墓,砖有铭文“汉永安六年三十吉乍”、“汉永安温麻×年××吉乍”,反文隶带揩书。另一侧有蓖纹、网纹、绳纹、人像等。南朝墓葬,位于霞浦县古村北面约100米。墓平面呈“凸”字形,墓砖为楔形及平砖两种,侧面印有各种纹饰。墓分为甬道和墓室二个部分,甬道左右为流水沟,出土有古代茶具、五甬盘、托杯、三足炉、三中碟、双耳小罐、烛台等十二件冥器。此外考古队还在沙江镇清理西晋、南朝墓葬共14座,除三座为“刀”字形,其余均为“凸”字形封门墓,墓砖为青灰色、红色两种,有铭文,另一侧有卷云纹、叶脉纹、钱纹、素面等。出土有盘口壶、插杯、四耳罐、双耳罐、锥斗、钵、鸡首壶、大碗等冥器。这些反映了宁德在魏晋时期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的相互融合。
  隋唐时期,汉族迁入宁德人口增多,畲族也不断进入,各民族为宁德生产力和文化发展不断努力。这一时期宁德内遗存数量较多,其特点是不少遗址反映各民族间文化融合及道、佛教性质的遗存引入注目,是佛、道两教的全盛时期。仅从《宁德霍山事略》就可看出宫观寺庙建设的盛况,梁大道二年(528)至隋初,褚伯玉及传人鼎建规模宏伟的道教宫观鹤林宫,是福建省最早的道教宫观。唐元和十四年(820)八都祭山建双峰寺,第二年在霍童山建甘露寺,现存。唐开成二年(837)今赤溪龟山院前村建龟山禅寺,是宁德佛教史上规模最大的的古寺。唐咸通二年(862),建霍童镇“禅林寺”是著名的古寺之一。同年建成灵山寺、凤山寺。唐咸通三年(863)建玄明宫,九年(868)建小支提寺。唐乾符元年(872)建香积寺。2000年考古发掘的有鹤林官遗址和国兴寺遗址。霍童山在宋以前是南方道教中心,位居三十六小洞天之首。明何乔远《闽书》卷三十载:“鹤林宫,在霍童村,褚伯玉修真之地。”宋代以后鹤林宫随着道教的式微而荒废,其旧址在今霍童镇东南角。鹤林宫的一些遗物如瓜楞形石柱等被劈成石板材用于搭桥铺路,这些瓜楞柱直径近60厘米,有百余根用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修水利,可以想见唐时鹤林宫殿堂建筑是何等巍峨壮观。国兴寺遗址在福鼎太姥山下,始建于唐乾符四年(877),废于宋代,现存石柱360根,基座为覆盘莲花础,占地2500平方米。
  宋代及其以后,随着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特别是南宋建都杭州,宁德的政治、经济地位日趋上升,经济、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宁德古窑址数量很大,境内各县(市)皆有分布,达130余处,以南宋期间居多。创烧于南宋的飞鸾窑,延至元代,窑址范围达3000平方米。有黑釉和青瓷两种。1996年6月,配合基建,我们进行了发掘研究,其特征及其使用的一些窑具和制造方法与建阳水吉窑有许多类同之处。如釉色以黑为主,出现兔毫的窑变现象;敞口小圈足;较多使用漏斗或匣钵、垫饼叠烧,可见建窑对飞鸾窑有较大影响。同时也形成自己的风格,与“建盏”相对来说“飞鸾盏”轻巧;飞鸾盏胎质细腻坚硬,胎色呈白或灰白色,而建盏的胎质较粗松,胎色紫黑;飞鸾窑兔毫长而密。在飞鸾窑的堆积中,黑釉与青釉具有共存关系,证实是同一窑炉烧成的,表明黑釉与青釉是同时烧造的。其青釉的生产受浙江龙泉窑影响较大,这种趋势的形成是南宋时期封建王朝偏安杭州,经济文化重心南移以及海外交通贸易活动日益繁荣的结果。
   二
  宁德的古建筑、碑刻等地上遗存数量较多,分布遍及境内各县(市、区)。
  现存的古建筑主要包括城堡、桥梁、牌坊亭阁、寺观、庙宇、祠堂民居和石塔经幢等。在反映出各类古建筑丰厚内涵的同时,在地域分布上,显示出沿海以宋至明代城堡纵横交错、山区以明清桥梁及庙宇居多的大致格局。
  宁德古城堡保存不少,共有32处,尤以霞浦县居多,达23处,是全省历史上建城堡最多的县。目前保存较好的有大京、传胪、吕峡、后首、外浒,设有敌楼、走马道、拱门和女儿墙等。大京城堡位于霞浦长春镇大京村,历史上是海防巡检所在地。城堡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为防御倭寇入侵而依山修筑城垣。明万历二年再拓出。花岗岩石砌筑。城围2815米,城基5.6米,城高6.5-9米不等,顶宽3.6米,设东、西、南三个城门,北面靠山,东门为月城。冷城城堡位于福鼎秦屿镇冷城村,建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城堡沿潋溪而建,由乡人叶、王、杨、刘等四姓家族分段而筑,砖石结构。城堡为圆弧,周长1127米,高5.6米,宽4.6米。设东、西、南三个城门,北面靠门。宁德境内特别是沿海地区在明代建有如此多且规模大的城堡,是因为当时倭寇在我国沿海活动猖獗,时常骚扰掠杀当地人们,为防御倭寇入侵,朝廷与沿海人民同心协力,建城堡以御倭寇。宁德城堡是日本入侵我国和国民奋起抗击的历史见证。
  宁德古桥梁特别是虹梁式木构廊屋桥(木拱桥)独具特色,其数量之多,工艺之精,保存之完整在我国实属罕见,引起有关专家的惊叹。区域内发现有54座,仅寿宁县就有19座。虹桥号称活化石,北宋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上有描绘。虹桥是中国古桥梁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品类,也是世界桥梁史上独一无二的品类,其文化价值和内涵越来越引起世人的重视。位于屏南县的万安桥,始建于宋代,桥长96.6米,宽4.7米,东面有石阶36级,西面10级,全长130米,是我省现存最长的一座木拱廊屋桥。五墩六孔,孔跨不等,墩呈船形,花岗岩石砌筑。墩上用八根圆木采取叠架式做为梁架,上铺横板,廊屋共37间,单檐悬山顶。横溪桥,又称升平桥,位于寿宁县城关镇东,建于明天顺元年(1457),乾隆四十三年(1778)重建木拱廊屋桥。桥长23.4米,东西桥头各有石阶三级,单孔跨度23.4米。两端桥堍用块石砌筑。桥架用条木交叉衔接与梁木串固而成。廊屋共九间,中间是重檐歇山顶,以斗拱层层出挑承托藻井。屋架为穿斗式,雀替有雕刻。2006年5月,屏南万安桥、千乘桥、百祥桥、寿宁鸾峰桥、杨梅州桥、飞云桥、仙宫桥、升平桥、登云桥、古田田地桥、柘荣东源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10月,在寿宁成功召开国际廊桥学术研讨会。牌坊亭阁在我市各地皆有分布,为木、石结构,以木构为主,保存下来的主要是清代建筑。如位于古田鹤塘的孝友无双坊,为节女黄九姑而立,建于清乾隆年间。木构,四柱三间三楼,高约8米,台基占地面积53.5平方米。当心间为单檐五脊顶,脊下有泥塑人物、花鸟等。富达张氏节孝坊位于古田县平湖富达村,清道光年间(1821-1850)立,石构石牌坊,四柱,三间,三楼,高5米,宽4.8米,中间宽2米,两边各1.5米,皇帝赐礼,圣旨镶在石牌坊上端正中央,上盖宝葫芦,圣旨下是四楷书匾额:“冰雪为心”,两旁刻对联:“松筠耐守千秋操,节厉素惟蔌青珉而不朽;铁石长留万古铭,恩登丹桂标彤管以流芳。”周宁咸村文昌阁建于清同冶五年(1866),占地760平方米。座北朝南,中轴线自南至北依次为门楼、文昌阁、内殿。门楼为单檐悬山顶,内殿为单檐歇山顶,阁为木构建筑,高约15米,周长32米,八角二层攒尖顶。唐、宋寺观和祠庙建筑仍有存留。福安狮峰寺始建于唐景福元年(892),大雄宝殿为抬梁式木结构,重檐歇山顶。殿内有24根方形石柱,每根高达丈余,围径二米多,为唐代遗存。现存的寺观庙宇及祠堂民居俱为明清所建,著名的有:寿宁报祖祠、福鼎瑞云寺、古田极乐寺、柘荣仙庙、福安三宝寺、屏南孔庙、周宁灵峰寺、霞浦天后宫以及周宁郑氏宗祠、古田余氏宗祠和福鼎孔氏宗祠等。其中道观和祠庙多与风景胜地相结合,或以山势地形建构,气势壮观;寺院以园林设计见长,景致清幽,而天后宫沿海县(市)皆有,分布在海边,这是为纪念海上保护女神妈祖的缘故,反映了宁德的渔民文化。而最负盛名的是蕉城支提寺和古田临水宫。古田临水宫是陈靖姑(奶娘)的祖庙,创建于唐贞元六年(790),现存建筑占地911平方米,造型玲珑华美。梁柱、门、窗、板壁及戏台上下木雕艺术精美丰富,柱础石鼓为缕空石雕。莲花藻井、天花板彩绘层次突出,壁上保留有陈靖姑降妖除魔传说的清代壁画,屋脊等处泥塑保存完整,屋顶翘角高低错落,参差有致,整个建筑清代风格明显。支提寺是北宋开宝四年(971)建,初名“华严禅寺”,为天冠菩萨的道场。支提寺以珍藏历代珍贵佛教文物而被誉为“海内第一禅林”,寺内现存的1000尊“千圣天冠”铁佛是明永乐年间仁孝皇后赐给的。寺内还有御赐的明万历年间紫衣和铸铜鎏金大毗卢遮那千佛托一尊,还有正统年间内府刊本《北藏经》6780卷以及五爪金龙紫衣和包釉御碗,均为稀世珍品。霍童水渠为隋谏议大夫黄鞠修建,是我省最早的隧道水利工程,也是全国最先的隧道水利工程之一。历时两代人,以“火焚水激”法开通。如今仍保存有6段总长72米的隧洞,直到建国初期还在发挥灌溉作用。传统民居遍布境内各地,集大成者首推福安廉村和霞浦白露坑村。廉村至今仍保留着长达千米的宋代官道和1400米的明代城堡,还有许多古建筑和雕刻等。古城堡环村而筑,厚16米,高4.4米,原设8个门,现存6个。在沿溪的一段城墙中尚有2座完好的用条石构筑的拱顶墙门巍然屹立。官道由3条纵向平行铺排的光洁条石组成,中间镶着精心拼花的细小鹅卵石。村内还有13座明清时代的民居,民居布局完整,地方特色突出。1999年底,廉村被授予福建省首批历史文化名村称号。白露坑村山青水秀,碧水环绕,山石多姿。畲族人民长期在这里生产生活,留下了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主要有龙溪宫、双福桥、古民居、永庆寺及古歌本、民俗文物等。白露坑村蕴藏着丰厚的畲族文化遗产,已引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于2007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宁德存有唐至明清各种类型的塔有12座,主要是石构。著名的有福鼎椤迦宝塔,建于唐乾符六年(879),是我省现存古塔中较早一座;古田吉祥寺塔和幽岩寺塔,为宋代遗存。造型典雅秀美,每层八面均有浮雕佛像,神态各异,佛像下面雕有走兽、花纹,此外还有蕉城同圣寺塔、福鼎三佛寺双塔和昭明寺塔等。经幢仅在霞浦有发现,原系唐宋寺庙之物,现移赤岸桥头村,石构,高2.3米,幢身每面上部浮雕莲花坐佛,下部阴刻:“南无多宝佛”、“大圣泗洲菩萨”等,整座造形古朴,刻工刚劲,保存完好。
  宁德现存有各类碑刻和摩崖石刻100余通(方)。境内发现最早的当属“霍童洞天”碑,该碑原为鹤林宫旧物。残高110厘米,宽76厘米,厚13厘米,阴刻篆体“霍童洞天”二行四字,字径逾尺,下款阴刻隶书“天宝敕封”四小字,当刻于唐天宝年间(742-756),是研究道教文化的珍贵资料。霞浦建善寺存有自宋至清代碑刻20多面,号称“闽东碑林”,有着极高的史料和书法价值。其余如反映旅游乐趣的北宋“井里潭摩崖”,反映神话传说的南宋“龙井记摩崖”,反映理学文化的明代“星球岩摩崖”,反映治水工程的清代“三坝记碑”,反映闽台血缘关系维护台商利益的清代“保护台商告示碑”,都是研究当时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的宝贵资料。
  三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交通闭塞的宁德,也势不可免地受到资本主义和西方文化的冲击。宁德的60余处近现代史迹,展示了这一地区百余年来各民族的苦难和斗争的风云,凝聚着人民大众在历史前进中付出的艰辛。
  1861年,人民抗清斗争的烈火燃遍了宁川大地。谢公达率领的金钱会起义军奇袭福鼎分水关大获全胜,杀死烽火营外围张振彪等清兵近百名,此外遗存的“百名忠烈大冢碑”是义军攻占北部的实证。福鼎、霞浦的众多碑石,记载着金钱会组织在宁德境内的金钱会分部红布会起义及艰苦征战的轨迹,也记载着起义军失败后遭统治者惨绝人寰的屠杀的史实。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外国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为还二亿多两白银的赔款,清政府在三都澳设福海关。关税主权被操纵在外国人手里,内设有税务司1员,长期由英国人担任。由于当时外国掌握海关大权,控制投资,包揽词讼,因而骄横跋扈,欺压百姓。随后,美国、英国、法国等13个国家的20家公司在三都澳设立子公司和商行。现岛上还遗留有福海关旧址、西班牙教堂、英国修道院、德国洋行等西方风格的建筑。至今保留在我市境内的有“育婴堂”、“万童坑”、“民族英灵墓”,见证了外国列强在宁德的统治。
  宁德各族人民对外国列强的“炮舰政策”的侵略和统治决不屈服。1895年,斋民在刘祥兴率领下共有300余人手持刀枪,高举“除番救主”义旗,杀奔古田花山,杀死英美传教士11人,并放火烧了教堂和别墅,这就是名闻全省的“古田教案”即“花山教案”,如今教堂遗址仍存。位于霞浦县东冲口的“国货救国”石刻唤醒国人保护民族工业,抵制外国势力的侵略。东冲口自清初至民国为交通要塞,商贾船只长年不绝,外国势力进犯我国后,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买办在此设立关卡,外货充塞国内,具有爱国主义感的吴光茂不愿为他们收关税而经常遭受凌辱,在海岸岩石上,他亲书凿刻了“国货救国”四字,记下了宁德人民拯救祖国的史迹。
  辛亥革命前后,以朱腾芬、周忠魁、黄树荣等人为首的一批宁德爱国人士,为了富国图强,反对封建专制,追求民主自由,加入同盟会英勇奋斗。如今存有周忠魁和黄树荣故居,周忠魁墓及其活动史迹。此外,还有勇于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林振翰,是最早把世界语经汉译后介绍到我国的学者,如今其具有特色的墓在蕉城北郊保存完好。
  清代末年,经济落后的宁德,也历尽艰难,加入了工业近代化的进程。此时蕉城碗窑村的瓷窑增至30多座,年产碗120万只,远销全国各地。还有制糖、造纸、卷烟、樟脑油工业迅速发展,境内保留有部分旧址。霞浦大清邮政局、蕉城三都澳邮政局旧址,则是宁德近代通讯事业开端的标志。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境内各界群众在进步青年、学生的影响下,掀起反帝爱国斗争激烈。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宁德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由此进入了崭新的阶段。一批在外地求学的宁德籍进步学生,接受了新的思想,陆续返回家乡传播马克思主义,组织发动工农群众,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为中国共产党闽东地方组织成立奠定了基础。霞浦的省立三中和福安的紫阳小学、后垅宫、宾贤宫以及穆阳同文小学,都是中共早期地下活动的基地。至1931年春,福安、宁德、福鼎等县都已建立起中共党组织。工农运动风起云涌,农民协会遍布9个县,如今还保留了部分县委机关及农民协会旧址和活动史迹。
  随着“五抗”斗争的深入,国民党当局和地主豪绅加紧对革命的武装镇压,农民运动时起时落。面对这种形势,中共福州市委先后派邓子恢、陶铸、叶飞、曾志相继到闽东指导农运工作,开展武装斗争。福安“步兜里会议”旧址和“兰田暴动”、“霍童暴动”石碑留下了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武装斗争,创造出闽东新苏区的史迹;狮峰寺中的“红带会成立纪念堂”则记下了共产党领导的群众性武装——红带会“红带处处飘,号角震天响”。
  1933年11月,“福建事变”发生,福安中心县委及时把握这一有利时机,举行全区性武装暴动,取得成功。随后成立了闽东苏维埃,下辖有6个县42个区苏维埃政府,不久中共同闽东特委也成立。在福安柏柱洋,依然完好地保留着中共闽东特委、闽东苏维埃政府、共青团闽东特委和闽东妇女工作团、晒日山等旧址。在霞浦柏洋村、福鼎南往宫、寿宁岗垄、蕉城桃花溪,保存着中共闽东特委霞鼎、鼎平、福寿、宁屏古田四个办事处旧址和红军活动史迹。
  闽东成为全国土地革命时期18块根据地之一。彭家山和化蛟的战场遗迹,把人们带回到1934年春闽东红军同国民党军队作战的硝烟之中。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国民党纠集重兵对闽东苏区实行大规模“清剿”,全区转入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屏南林前、柘荣东狮山、福安竹洲山“红军洞”旧址反映红军与敌人周旋,进行顽强斗争的史迹;百丈岩战斗遗址反映九名战士为掩护主力部队突围,弹尽援绝,纵身跳崖的悲壮史实。
  1937年春,闽东特委终于与上级党组织取得联系,经范式人多次与国民党军政当局谈判,终于达成“停止内战,合作抗日”的协议。1938年1月,独立师1300余人集结于屏南棠口,奉命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并在蕉城设立留守处。2月,挥师北上,奔赴抗日前线。霍童文昌阁、蕉城天后宫留下了国共谈判旧址纪念碑,屏南棠口耸立北上抗日纪念碑,新四军留守处即林氏宗祠仍然保存在蕉城碧山。
  这时期,闽东畲族人民和汉族人民一样,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压迫和剥削,畲族人民还要遭受民族歧视和其他痛苦。正像他们所说的:“无田地、无钱财、无势力、无笔头。”绝大多数畲民过着:“野菜作粮草,生姜当油炒,竹篾当灯点,火笼当棉袄”的饥寒交迫、血泪交流的悲惨生活。正是由于畲族人民苦大仇深,穷则思变,一心向往解放,革命愿望最强烈,所以他们具有革命的迫切性。由于他们迫切要求革命,在斗争中,表现出对党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下,不变心、不屈服、不怕流血、不怕砍头。因此,他们具有革命的坚定性。正由于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他们只有前进,没有后退,红旗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他们就具有这种革命的彻底性;又由于他们长期经受民族压迫,到处受人歧视,民族苦、阶级恨进一步加强了他们在斗争中的团结性。再由于他们长期居住在深山僻岭,具有民族自卫精神。因而他们在革命斗争中,就具有革命的保密性。以叶飞同志的话来说是:“在最艰苦、最困难的斗争中,畲族的作用是很大的。他们具有两大特点:第一,最保守秘密,对党很忠实。第二,最团结,在最困难的一九三五年至三七年,对党支持最大。”这就是闽东畲族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所表现的独具特点。因此革命史迹遍布畲族地区,如今保存下来的红军洞、后方医院、会议旧址、印刷厂旧址等,都是这一历史时期惨烈斗争的见证。它们默默地向后人叙述那峥嵘岁月的往事,显现宁德人民的坚贞不屈,昭示新中国的来之不易。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为攫取胜利果实,发动了全面内战。1946年11月,中共福建省委在古田等地召开代表会议,决定改福建省委为闽浙赣区党委,扩大武装力量,不断打击敌人。中共福建省代表会议会址纪念碑屹立在古田塔山上。如今保存下来的还有赛岐天主教堂、屏南双溪、福鼎嵛山岛、三都岛战役遗址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3师机关旧址,谱写了闽东人民游击队与南下大军转战宁川大地的艰苦篇章。这些遗迹于2007年被确认为文物点。
  四
  宁德维护古迹的历史可上溯至明代,明万历年间,洪水冲毁福安县城,两只造于宋代的石狮被保存在重建的县衙内,至今石狮尚存福安市富春公园内。明永乐五年(1407)始,支提寺陆续收到御赐紫衣、鎏金毗卢佛、千圣天冠铁佛、《北藏经》、明宫廷御碗等物品。寺僧极为重视,建有专门的楼阁加以保护,至今此物依存。至清康熙八年(1669)宁德人崔从修《宁德支提寺图志》记述了支提山的渊源及合理修复名胜古迹的建议。
  新中国成立后,福安组建第一个人民文化馆,馆内设有陈列室,兼管文物工作。然而长期以来,宁德文物工作没有专设机构,由文化局兼管,各县也没有设立专门机构,由各县文化馆兼管。直至1981年4月成立宁德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由1名常委部长兼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统战部部长、文化局局长兼副主任,设委员13员,由教育局、公安处、民委、水电局、科委、财政局、交通局、农业局、林业局、建委、老区办、师专、群艺馆各一名任委员。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文化局,由文化局一名干部分管,负责日常事务工作。自成立宁德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以来,特别是2003年12月宁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成为常设机构并配备专职人员,宁德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有较大的发展。至2007年12月,宁德相继成立闽东革命纪念馆、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闽东畲族博物馆(宁德市博物馆)、蕉城区博物馆、古田县博物馆、福鼎市博物馆、霞浦县博物馆、福安市博物馆、屏南县博物馆、寿宁县博物馆、周宁县博物馆、柘荣县博物馆,文博队伍不断壮大,各县也成立文物管理机构,研究人员和职工人数达40余人。迄今全市有文物保护单位33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12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04处,共收藏有历史文物、革命文物、民俗和民族文物8000多件,其中三级以上珍贵文物1200多件。宁德有省级历史文化名村(镇)10个,市级历史文化名村41个,畲族文化重点村4个,还分布着涉台文物49处,反映了宁德与台湾之间深厚的血脉联系。
  1993-2007年来宁德的文物考古得到进一步发展,为配合基建工程和解决重要学术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田野考古发掘和专题调查。已发掘的古遗址和古墓葬达50余处,揭露出许多重要遗迹,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同时,还加强了古建筑的修缮和古遗址、古墓葬、石刻、近现代史迹的保护。部分国家、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修缮,恢复了原貌,建立了科学档案。重点维修了包括福安狮峰寺革命旧址,霞浦大京城堡和蕉城区天后宫在内的一批遗存,使得一些濒危的文物得以保存。目前,已发表考古发掘报告、简报和包括古建筑、石刻、出土文物研究等方面的论文五十余篇(册)。重要发掘报告有《霞浦黄瓜山贝丘遗址》、《宁德飞鸾窑遗址初探》、《宁德霍童芦坪岗瓦窑岗发现的旧石器》、《宁德霍童山考古调查初步收获》等;研究专集有《宁德文物》、《宁德霍山研究集》、《宁德市虹梁式木构廊屋桥考古调查与研究》、《文明的足迹》,还创办有《闽东革命文物》《闽东畲族革命文物》等专业刊物。随着宁德人民对文物事业的日益热爱,各级领导对文物工作的重视和法治建设的日益完善,宁德文物工作将会出现崭新的局面。
  第一节 考古发掘
  芦坪岗遗址 位于宁德市霍童镇邑坂村东北约2千米的霍童溪北岸,坡度平缓,海拔约100米,山岗表层为更新世至全新世的红土堆积。在1万多平方米范围的地表上散布大量黄土仑类型的印纹硬陶片和西周时期原始瓷片,并采集到残石〓、打制石英石核各1件,可辨认的陶器形有网格灰色硬陶罐、划纹灰硬陶广口罐、青釉曲折纹小口广肩原始瓷罐及青釉原始瓷豆等。
  2000年6月中旬至7月初,省博物馆考古队对芦坪岗遗址进行了发掘。这次发掘计开5×5米探方3个,2×5米探沟6个,连同扩方共发掘面积150平方米。有以下发现: ①墓葬共3座。墓口距地表0.4~1.2米不等,略呈梯形,墓边不甚规整,墓内填土为褐色,质地松软,夹杂少量红烧土颗粒和夹砂陶片。
  ②濠沟1条。位于遗址边缘部位,沟上距地表0.6米,沟壁不规整,略呈倒梯形。沟内填土为红褐色,夹杂有岩块、红烧土、硬陶片、砂陶片、青铜矛等。濠沟用于排水和防御野曾侵袭。
  ③器物47件。其中陶器42件,分夹砂陶、硬陶、釉陶三大类,器形有豆28件,缸8件、瓮2件、盆1件、杯1件、鼎足1件、支座1件;玉器1件,为残玉佩,扁平环状形,器表磨制光滑,灰白色玉石制成;青铜器4件,种类有锛、戈、矛、戚,青铜锛保存较好。
  芦坪岗遗址是迄今为止闽东地区唯一一处经过正式考古发掘的商周时期文化遗址,其收获在宁德地区先秦考古工作中是空前的,对全省考古工作来说也是一次较大的发现。此外,在对该遗址调查采集到3件打制石器的基础上,这次对芦坪岗地点进行科学试掘,找到了产出石器的原生层位,从中发现石核、石片、石器等。
  ①石核5件。其中锤击石核3件,砸击石核2件,最大的长32、宽38、厚18厘米。原料为晶洞花岗岩和石英岩。
  ②石片9件。其中锤击石片6件,砸击石片3件。有天然台面、素台面、线状台面、刀状台面等。原料有花岗岩、石英和凝灰岩。
  芦坪岗发现石制品的地层与我省其它地区(漳州、泉州、三明)这种红土堆积层相似,它的时代应归晚更新世无疑。芦坪岗这批石制品出自这层红土下的角砾层,其年代应与这红土层年代相当或略早,推测至少1至2万年以上。闽东地区史前文化遗存以往知道最早的时代,大约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约4000年左右),芦坪岗旧石器的重大发现,把闽东地区的历史一下子推前到至少1至2万年以前,填补了本区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它对丰富闽东地区史前文化史料,建立闽东地区史前文化发展序列,将有重要科学价值。
  瓦窑岗遗址 位于霍童邑坂至赤溪公路西北侧,西南距邑坂村约1.2千米,是霍童溪与赤溪交汇处的一座独立小山丘,海拔约80米,山坡表层为晚更新世和全新世红土所覆盖,地表上可采集到大量灰色印纹硬陶片和少量青釉原始瓷片,器形有罐、豆等,还有砂岩砺石。凹石各1件,打制石器2件。这处可能是商周时期的聚落遗址,在晚更新世红土层内有旧石器时代遗存。
  狮子岩遗址 位于宁德市霍童溪南岸石桥村西约500米,为一独立小丘,形似卧狮而得名,海拔160米,文化堆积层发现于东坡岩棚下(海拨80~90米),深约1米,在其内坡,石桥至坑头公路旁断面上发现距地面1.5米下有厚约40百米的文化层。采集到的标本有:河床砾石制品、磨光夹砂灰陶片、夹砂灰色或黑色软陶片等,器形有宽沿釜、罐等。位于河边且相对高度50米左右的洞穴或岩棚是古人类理想的栖息地,这处遗址其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商时期,距今约4000年前后,有待发掘。
  洋边山遗址 位于福鼎市店下镇巽城村边南200米,采集到石〓15件,打制石片2件等古代遗物。年代距今4000年前,为一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
  大头岗遗址 位于福安市湾坞乡湾坞村东250米的大头岗,面积4500平方米。地表上采集到条纹、方格纹、曲尺纹、素面硬陶片和彩陶、泥质陶片及石锛等遗物,年代为距今3000年前的商周时期。
  金龙岗遗址 位于福安市赛岐镇狮子头村南500米,拟建的福宁高速公路福安连接线从遗址所在山头穿过。该遗址面积800平方米,采集到印纹硬陶、黑陶、石锛等遗物,年代为距今年内3000年前的商周时代。
  天乾老蛇山遗址 位于霞浦县州洋墓斗村南面500米,面积2600平方米,采集到印纹硬陶14片、石锛5件,年代为距今3000年前的商周时代。
  分水关古城墙(亦称古防御墙) 位于福鼎市东北14公里的闽浙交界处,城墙外侧即为两省的分界线。从行政区划上考察,古城墙蜿蜒修筑在贯岭镇分关村的“片山”、“五老山”之间的山坡上。104国道贯穿其中,沈海高速主干线福鼎至宁德高速公路也将横穿古城墙。1989年,分水关古城墙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月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分水关南距福州334公里、宁德191公里,北距温州104公里,西距泰顺100公里,是两省三市的中心地,是南北交通的咽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考古发掘地层中,未发现晚于五代的遗物出土,古城墙解剖时,墙体内也未发现晚于五代的包含物。由此可以间接证明该墙始建年代应在唐末五代。
  保存现状:分水关古城墙依山而筑,大致呈东南——西北南向。实测长度为305.9米,两边高、中间低。坡度平均为15度,局部达45度。墙体横部面呈梯形,上窄下宽,顶宽0.8-1米之间,底宽一般在3米左右。墙高在3-5米之间,最高达6.8米。城墙外侧(浙江方向)用较平整的大石垒砌,并设有两个城跺(女墙),以防御外敌入侵。在城墙中段设有一个关门,宽2.5米,进深4.9米,东向。门道中间石铺地面与城墙内外的驿道相连。
  城墙中段在五十年代初期由于修建104国道被拦腰破断,拆毁10多米。六、七十年代,随着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开展,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建设,拆走了一些城墙、走马道的石头,当地农民建房、修路也拉去城墙石头作为建材使用。八十年代末期,104国道改道重修时,又向西北方向拆毁城墙达数十米,致使古城墙遭到严重破坏,头尾不能相连。整个城墙墙面石块缺失较多,城门塌陷。一千年的风雨沧桑,尤其是数十年来人为的严重破坏使分水关古城墙支离破碎、泥土堆积、杂树从生,埋没于野草乱石之中。
  考古勘测、清理发掘收获:为配合福宁高速公路建设,2000年9-10月,省考古队组织专家、技术人员对该城墙及附属遗迹进行了勘测、清理、解剖发掘工作。通过上述工作,发现了古代驿道、关门、跑马道、灶台等遗迹,了解了古城墙的建造年代和结构状况,完成了古城墙原貌的测绘记录,获取了大量的考古资料,为今后古城墙的修复及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此次考古工作主要成果如下: (一)完成了古城墙的勘测和资料记录工作。按1:100的比例绘制了古城墙的总平面图、剖面图、正视图;用彩色正片、负片从不同角度对古城墙全景、局部进行了拍摄;进行了录像拍摄记录。以上各种记录均有详细的文字说明。勘测结果表明,古城墙呈东南-西北走向,实测平面残长250.1米,复原长度超过305.9米。
  (二)沿着拟拆迁的古城墙两侧,共开5×10米探方10个、发掘面积500平方米。文化层自上而下可分①、②、③A、③B层,其下即为生土。古城墙直接修筑在山坡上,局部地段先挖基横,填以粗毛石,内侧覆盖黄土;上部两侧用平整的岩石垒砌,中间填以碎石块、砂土,在城墙内侧的2000FFT3西南部③B层下发现一座土灶(Z1),呈长方形,有3个灶孔,灶口朝南。火膛壁上有一层厚约2厘米的烧结面。Z1的修造方法是在坡地上挖一宽约2米,深约0.6米的方形坑,在一面垒砌石块、留下灶孔。灶膛内外留下大量炭粒、灰烬。Z1叠压在③B层下,其年代与古城墙修筑年代一致。
  (三)发掘清理一处古城门道。门道位于城墙中段,宽2.5米;进深4.9米,东向。两侧用平整的巨石挡住城墙,中间石铺地面与城墙内外的驿道(古官道)相连。门道两侧近墙处留有一对深约4厘米、直径10百米的圆形门臼,可知当年建有城门。在门道堆积层中发掘出许多磨制平整的长方形石板和契形石,估计为门柱横梁或拱形门所用。据当地老年人所传,早年此门为拱形门。
  此外在的门道外侧还发现一块闽浙交界碑,碑呈长方形,花岗岩,阴刻楷书:“分水关系平鼎交界,平西北、鼎东南”字样。
  (四)理出一条保存较为完好的古驿道(古官道)。古驿道呈走西走向,宽约2.5-3米,石铺路面,两侧均有护基,通过门道,横穿城墙。近城门处有多级台阶,制作规整。
  (五)城墙内侧清理发掘一条走道,俗称“跑马道”。该走道依城墙内侧而筑,另一侧有石砌护基,并与城墙平行,宽约3米。可能是当年士兵巡逻、打仗的场所。
  通过上述考古工作,清理发掘和发现了分水关古城墙及古驿道、关门、走马道、土灶等附属遗迹,取得了较大收获。从目前资料看,分水关及附属遗迹保存较为完好,结构严谨,是五代十国闽国时期为了抵御吴越国入侵而修筑的防御墙,距今已有1000多年。
  太姥山国兴寺遗址福鼎市太姥山国兴寺遗址于1989年公布的福鼎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5月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国兴寺始建于唐乾符四年(877年),宋代为兴盛时期,毁于南宋。九十年代初在原址上兴建了三座新的寺庙。2001年,福鼎市政府和旅游部门为了保护文化遗产,开发太姥山旅游资源和增添新景点,舍弃了原来由上海同济大学设计的扩建方案,于当年9至10月份,聘请了省考古队专家用了两个月时间,对国兴寺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达1600平米。通过发掘,发现了宋代的须弥座、石铺路面、水井、水沟、舍利塔、摩崖石刻、碑铭等,出土了碗、盘、碟等瓷器和瓦当、瓦饰、佛头像、砚台等文物百余件。发掘工作结束后,将筹建一座陈列馆。如今,这些出土遗物有序摆放在太姥山景区,成为太姥山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
  为配合温福铁路建设,受东南沿海(福建)铁路公司筹备组的委托,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工作队)联合福州市考古队、宁德市文管办等单位组成“温福铁路(福建段)考古队”于2005年3月-6月对铁路沿线进行文物调查、考古勘探工作,发现以下古遗址
  马洋商周遗址 位于福鼎市点头镇马洋村西北50米的机砖厂后山,王孙溪北岸,1987年4月发现。遗址面积2500平方米,地表上采集有石锛、石凿、灰硬陶片,纹饰有条纹、凸棱纹,器型有罐、豆等,年代约为距今3000-3500年的青铜时代。
  南湾商周遗址 位于福鼎市点头镇马洋村南面约300米的南湾断鹿山,王孙溪南岸,遗物散布面积约3000平方米,地表采集有红陶、灰硬陶片和玉决等标本,年代约为距今3500年的商周早期。
  倪家山商周遗址 位于福鼎市点头镇倪家地村南面250米的倪家山,该山为滨海地区一座独立的小山,东西长100米、南北宽50米,顶部平缓,海拔15.4米;现山坡上种植茶叶。地表采集有夹砂陶器、曲折纹硬陶器、石锛等标本,遗物散布面积约3200平方米。年代约为距今3500年代的商代。
  潭头下山商周遗址 位于福鼎市白琳镇白琳村东北3公里的潭头下山,1987年4月发现,面积约4000平方米,文化层厚0.2-1.7米,地表采集有石锛、夹砂黄陶片、灰硬陶片,纹饰有网纹、席纹、勾连云雷纹,可辨器型有罐、豆等,年代约为商代中期。
  宫山商周遗址
  位于福鼎市秦屿镇外财堡村北150米,1987年4月发现,宫山(当地俗称狗头山)是一座相对独立的小山,遗址面积约60000平方米,文化层厚0.3-1.9米,采集有石斧、石锛、砺石和彩陶片、夹砂黑陶片、灰硬陶片,纹饰有方格纹、刻划纹、条纹、凸棱纹、网纹,可辨器型有釜、罐、豆等,年代约为距今3000年的商代晚期。
  亥窑唐代窑址
  位于霞浦县州洋乡赤岸村西面500米,1988年8月发现。在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有一座龙窑遗迹、瓷器堆积、堆积厚0.5-2.6米,采集的标本均为青瓷器,种类有碗、罐、钵、杯及支座、垫饼等,年代约为唐代。
  山墩商周遗址
  位于福安市下白石镇行洋村北面100米的山墩山南坡、西坡,同三高速公路南侧,海拔25-57米。地面上采集有夹砂红陶、彩陶、石箭镞等文物标本。面积约5800平方米,文化层厚0.3-1.7米,年代约为距今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黄瓜山贝丘遗址 位于霞浦县沙江镇小马村,1990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发掘出数千件彩陶、支座、纺轮、石器等文物。当时考古专家认为这是闽东地区4000年前先民聚居地,也是北到瓯江,南到厦门,西至武夷山,东到台湾海峡间广大地区贝丘遗址的中心点。
  2002年3月,美国夏威夷教授白瑞、罗莱,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博士焦天龙和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博士后郭正府、省博物馆考古部主任林公务到霞浦县新石器时代古人类贝丘遗址黄瓜山进行实地考察。此次中外考古专家实地考察了黄瓜山遗址的地形、地貌和文化堆积的总体情况,更进一步认识了该贝丘遗址的考古价值,为研究海峡两岸先民历史渊源提供重要物证。
  第二节 文物保护单位
  1993年至2008年,我市文化文物部门积极开展文物普查活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将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点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向上申报,由省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因此,我市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和档次得以增加和提升,这些文物也依法得到保护。
   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狮峰寺 位于福安市溪柄镇柏柱洋狮峰山下,始建于唐景福元年(892),由弥勒殿、大雄宝殿、磐若殿、斋堂、圆通堂等五座殿堂组成。其中大雄宝殿现存建筑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建。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安桥 位于屏南县长桥镇长桥村。宋代始建,清乾隆七年(1742)重建,以后又多次重建,为五墩六孔木拱廊桥。桥长98.2米、宽4.7米,舟形墩,桥屋38开间、用柱156根。桥西北建有重檐桥亭。该桥是我国现存最长的贯木拱廊屋桥。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乘桥 位于屏南县棠口乡棠口村,始建于南宋末,现桥为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重建。木拱廊桥,长60.7米,宽4.9米,一墩、二孔,船形墩,单孔跨度27米。桥上廊屋22间,桥南端有清道光二年(1822)千乘桥志碑四通。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百祥桥 位于屏南县棠口乡山棠村,宋代始建,现存为清光绪二十年(1894)重建。木拱廊桥,桥长49米,宽2.5米,单孔,孔跨34.45米。桥东保存多通重修桥碑,桥西立有保护修桥专用山林的公约碑。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被大火烧毁。
   鸾峰桥 位于寿宁县下党乡下党村,明代始建,清嘉庆五年(1800)重建。桥长47.6米,宽4.9米,拱跨37.6米,是目前已知单拱跨度最大的木拱廊桥。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梅州桥 位于寿宁县坑底乡杨梅州村,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建,道光二十一年(1841)改建。木拱廊桥,桥长42.5米,宽4.64米,拱跨33.75米。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蟾溪木拱桥 群位于寿宁县鳌阳镇蟾溪之上,共有四座。飞云桥、仙宫桥、升平桥和登云桥,均为木拱廊桥,合称蟾溪木拱桥群。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飞云桥 位于后墩村。始建于明天顺七年(1463),现桥为中华民国27年(1938)重建。桥长29.2米,宽5.3米,拱跨18.8米。
   仙宫桥 位于升平桥下游约200米处。始建年代未详,清乾隆年间重建。东西走向。桥长27米,宽5.1米,拱跨24.5米。
   升平桥 位于县城东门右侧。始建于明天顺元年(1457),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重建。该桥南北走向,桥长25.4米,宽5.6米,拱跨23.4米。
   登云桥 位于杨梅桥村。清乾隆三十六至三十八年(1771-1773)建。南北走向,桥长33.8米,宽4.2米,拱跨30.8米。
   东源桥 位于柘荣县东源乡东源村,又名水浒桥,元(后)至元元年(1335)始建,明嘉靖十三年(1534)、清乾隆十六年(1751)重建。木拱廊桥。桥长43.2米,单孔,拱跨25米。桥屋梁架左右共18缝,每缝6根立柱,计108根立柱。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田地桥 位于古田县鹤塘镇田地村,清嘉庆十一年(1806)建。木拱廊桥。桥长40.75米,宽5.85米,单孔,拱跨32.8米。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曾为该桥题名:“公心桥”。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宝桥 俗称小东下桥。位于寿宁县坑底乡小东村,明代始建,清光绪四年(1878)重建,木拱廊桥。桥长44.3米,宽4.6米,单孔,孔跨33.1米。2005年5月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归驷桥 位于柘荣县富溪镇富溪村,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始建,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重建,木拱廊桥,桥长24米,宽4.8米,单孔,孔跨15.4米,是古代闽浙官道上重要桥梁。2005年5月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广利、广福桥 均位于屏南县岭下乡岭下村,木拱廊桥。广利桥又名花桥,宋代始建,明正统年间(1436-1449)重建。桥长28.33米,宽5米,单孔,孔跨19.19米。广福桥又名溪源桥,元元统元年(1333)始建,清嘉庆十二年(1806)重建。桥长29.47米,宽5米,孔跨24.17米,结构同广利桥。2005年5月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登龙桥 位于周宁县七步镇八浦村,清道光十六年(1836)重建。木拱廊桥,桥长38米,宽4.9米,单孔,孔跨23.5米。2005年5月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黄瓜山遗址 位于霞浦县沙江镇小马村,新石器时代晚期聚落遗址,年代距今4000至3000年前。经考古发掘,发现有灰坑、灶坑、长方形建筑基址等遗迹。2005年5月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分水关遗址 位于福鼎市贯岭镇分关村,闽浙交界处,建于五代十国时期,是闽国为了抵御吴越国入侵而修建的边界关隘之一,明清时期,分水关经过多次维修,清代福宁知州李拔多次巡历该关,并题写“分水雄关”四字。2000年10月,省考古队对分水关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清理,发现了古城墙及古驿道、关门、走马道、土灶等。2001年1月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国兴寺遗址 位于福鼎市秦屿镇太姥山,国兴寺于唐乾符四年(877)始建,北宋重建,南宋晚期毁。遗址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通过考古发掘,揭露出宋代房屋、天井、水沟、花台、过道等建筑基址。2005年5月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游朴墓 位于柘荣县双城镇南街村。游朴(1526-1599)字太初,号少涧,福建柘洋黄柏(今柘荣县)人。历官二十多年,为政清廉,秉公执法。墓造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占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墓丘平面呈“风”字形,青石结构,5级墓坪。墓丘前立墓碑、石构碑亭、祭台及神道碑。2001年1月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霍童涵洞 位于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石桥村,始建于隋皇泰元年(618),由龙腰水渠和蝙蝠隧洞组成。为隋代谏议大夫黄鞠所凿,两处统称“霍童涵洞”。2001年1月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幽岩寺塔 位于古田县鹤塘镇幽岩村。始建于北宋元丰三年庚申(1080),嘉泰四年甲子(1204)重建。石构实心,楼阁式八角九层,高13米。1993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三福寺双塔 位于福鼎市白琳镇下炉村,南宋始建,明永乐九年(1411)重建。砖构仿木楼阁式,七层六角实心,通高7.8米。用36种不同形状的特制青砖砌造,倚柱、斗拱、塔檐飞椽、垂脊、瓦垅等惟妙惟肖,造型美观,做工精巧。2005年5月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松山天后宫 位于霞浦县州洋乡松山村。宋天圣年间(1023-1032)始建,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重修。占地面积1848平方米。硬山顶,面阔三间,明间抬梁式木构架,置八角藻井,梁枋上有明、清两代官吏题记。藻井、梁、柱上有清代精美彩画和雕刻。2005年5月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竹江天后宫 位于霞浦县沙江镇竹江村,宋末始建,现存为明、清时期建筑。由照墙、大门、戏台、正殿和连殿等组成。该宫地处闽东渔场,每逢渔汛季节,就有闽台渔民来此参拜,神节活动更是热闹非凡。2005年5月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观音亭寨 位于霞浦县水门乡半岭畲村。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分前后两座,前座“文革”间毁,后畲民原址重建,建筑面积640平方米,硬山顶,木结构,面阔三间,进深二间。2001年1月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报祖祠大殿 位于寿宁县南阳镇南阳村。始建于宋代,明嘉靖十年(1531)重建,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修葺。原建有门楼、钟鼓楼、祠堂,后均毁。现仅存大殿,占地面积200平方米。2001年1月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双溪文庙 位于屏南县双溪镇双溪村,清乾隆元年(1736)建。占地面积1561平方米。现存泮池、戟门、两庑、大成殿和崇圣祠等。庙内存有道光十七年(1837)重修圣庙石坊碑刻1通,民国9年(1920)重修文庙碑刻1通。2005年5月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龙漈仙宫 位于屏南县甘棠乡漈下村,是奉祀马仙娘的神殿。建于明嘉靖二十九年(1350)之前,现存建筑为明隆庆三年(1569)重建,清光绪十七年(1891)重修。由门楼、天井、西厢和大殿等组成。2005年5月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林公忠平王祖殿 位于周宁县玛坑乡杉洋村,明正德八年(1513)建。单檐歇山顶,面阔、进深均三间,明间为抬梁式木构架。殿前太子亭,建于清嘉庆十年(1809),三重檐歇山顶。两厢有廊与钟、鼓楼连接。庙内彩画、石雕十分精美。保存多通明、清时期建庙碑记和石刻匾额。2005年5月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龙溪宫 位于霞浦县溪南镇白露坑村。清雍正八年(1730)建。畲族宫庙建筑。占地面积508平方米。由戏台、环楼、众厅、神厅等组成。整座建筑由浙江工匠设计施工,颇具浙南风格。2005年5月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洋里民居 位于福鼎市白琳镇翠郊村,清乾隆十年(1746)建。占地面积10560平方米。平面呈方形,共三列,每列三进,左右为横屋,系闽东规模最大的古民居。2005年5月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黄氏祠堂 位于福安市区阳头街黄厝上巷,为朱熹门徒黄干宗祠。始建于明万历八年(1580),重修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占地面积2516平方米。由泮池、照壁、戏台、前座、后座和南侧祭祀厅等组成。2005年5月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太后公厅 位于福安市晓阳镇晓阳村,由太后木牌坊和众厅戏台两部分组成。太后木牌坊始建于宋端平元年(1234),众厅戏台始建于宋嘉熙四年(1240)。中轴线上依次为门楼、天井、戏楼,占地面积481.27平方米。戏台正面上檐匾额题:“太后公厅”。2005年5月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孝友无双”牌坊 位于古田县鹤塘镇鹤塘村黄氏祠堂前,为表彰节女黄九姑而立,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前后。木质结构,12柱、三门、三楼,高约8米。2001年1月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张高谦陵园 位于寿宁县武曲镇大韩村,1990年动工,1991年1月竣工,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张高谦(1947-1961年),寿宁县武曲镇大韩村人,1961年2月为保护集体羊群,英勇牺牲,年仅14岁。陵园中建有先锋亭、张高谦塑像、领导题词壁、烈士纪念碑等。1996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节 历史文化名村(镇)
  一、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廉村 位于福安市溪潭镇,原名石矶津,是唐朝“开闽第一进士”薛令之的故乡。因薛令之为官清廉,唐肃宗叹其廉洁而赐名。南宋以后,因水陆交通便捷,廉村出现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景象。
  廉村历代人才荟萃。唐神龙二年(706),薛令之考中进士,成为福建省第一个进士,官至左补阙,与当时著名诗人贺知章同为太子李亨侍讲,后因触犯唐玄宗而辞归故里。返乡后,薛令之仍隐居于年轻时的读书处“灵谷草堂”,过着清贫的生活。鉴于宦途风波险恶,他寄书命时为江西安福县县令的独子薛国进亦辞官回家。太子李亨即位后,思及这位恩师,曾打算派人召薛令之回朝,但薛令之已死,家中赤贫。唐肃宗敬其廉洁清正品格,特敕封其乡为廉村,山为廉岭,水为廉水。薛令之的高风亮节对后代士风有深远影响,清代《福安县志》写道:“入仕者多以抗直辞归,宦束纤薄,盖亦薛令之遗风也。”廉村历代人才辈出,据不完全统计,自唐至清,获取各种功名者共50多人,宋大观三年(1109)到南宋宝祐三年(1255)的146年间,有进士23人,出现一门五进士、父子兄弟三代俱登高第的奇迹。不仅有著述《书解》50卷、《诗讲义》被誉为一方理学名家的陈经,还有积极抗金、反对议和的正气浩然的将军陈最。宋代朱熹与其父朱松都曾到廉村讲学。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筑城墙以御倭寇,称廉村堡。堡平面略呈椭圆形,周长1258米(现存850米)。墙面用鹅卵石垒砌,中为泥土夯筑,墙基厚4米,东、西尚存三个城门,用花岗岩条石叠砌。当年御敌的坚固工事至今仍不失雄风。
  城堡内面积达10万平方米,保留着长达560米的明代古官街。古官街典雅整齐,由3条纵向平行铺排的光洁条石组成,中间镶嵌着精心拼花的细小鹅卵石。古官街连着3座陈氏祠堂和26座大型民居。祠堂前面的场院则用鹅卵石拼嵌成数个直径达〕米的圆形图案。共同构成线条流畅、气派庄严的图画。巷陌深处翘然高昂的粉刷院墙,则是建于明清时代的古民居,不少家庭大厅至今仍完好地摆设着昔日造型古朴、雕镂精致的大型木刻屏风。据传宋代廉村鼎盛时,官道两旁耸立十六座气势显赫的进士府第,因为岁月递嬗和战争兵火,现已不复存在。但在薛令之故居遗迹前两尊尚存的小石狮,应是廉村历史的最明显的见证。
  沿溪城墙南边,有保留完好的唐宋古码头。据旧《福安县志》载,当年这里“渔舟渔货并集,远通建宁府诸县,近通县城及各村落”。过去这里河床很深,溪流开阔,海潮涨起可直抵村头。因此,它既是直通大海的内港,又是沟通闽东北和浙南的水陆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地位相当于现在的赛岐港。沿溪是一条鹅卵石铺就的5米宽的古通道,路旁并立着几方苔迹斑驳的古碑石。码头用硕大的鹅卵石一级一级铺排,缓缓地伸向溪流。
  廉村文化底蕴丰厚,民间留存有不少文化遗产。有较高价值的汉代至宋代钱币20枚及革命时期的红军纸币8张;完整的明清瓷器32件,瓶炉、盘、盆、碗皆有,色彩也十分丰富;清木雕16件、宋至清代石雕22件,木雕以龙为生,石雕多数为狮子,栩栩如生;漆金木雕围屏、匾额、楹联16件,上刻“选魁”、“翰苑贞儒”、“为善最乐、读书便佳”之类词句,俨然是一派儒雅气氛;清书法25幅、绘画11幅,既有名家李灿的春、夏、秋、冬四景之作,也有当地画家或民间工匠所作,其作品有的精细,有的豪放、潇洒。这批文化遗产经动员,集中到村宗祠展览,唤起人们对廉村古老文化的追忆。
  廉村是福建省少见的古文化村。1992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福建省博物馆的专家学者考察了廉村的村容村貌和古文化遗迹。对保护完好的古建筑、古码头、古雕刻、古官道、古城堡赞不绝口。现已逐步开辟成为福安古文化旅游地。
  1999年5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08年4月作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由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
  漈下村 位于屏南县甘棠乡,古称甘漈下,地处屏南县境之西南部,文笔山南麓盆地之龙漈溪畔。是福建历史文化名人甘国宝(1709-1776)的故居所在地。
  漈下村坐东朝西,四面环山,其背倚后门山,前对马鞍山,左引文笔峰,右傍洁霞岭,恰似飞凤落洋,青松古木,景色秀丽。村之北与西北面山中,二溪同出,流至村西南,并而合称龙漈甘溪。古村傍溪而建,前有双溪峡流,后有层峦叠嶂,天关地轴,罗城秀丽,屋舍俨然,城楼高墙,映水而立。古人叹漈下古村之景,歌而咏之,归纳有云路门、洁霞岭、飞龙瀑等三十六景,景致秀美,其人文与自然相得益彰,且多数保留至今,情景依旧,令人向往。
  据村中所存清光绪三十三年《甘氏族谱抄集》,自八十一世祖甘细旷公起,甘氏族人正式定居漈下,开荒拓土,辛勤耕植,村史称之曰“龙漈开基”。至今己近二十代,历570余年矣!漈下经济发达,文化昌盛,在历史上相当长时期内都是屏南县西南境的主要地方政域中心之一。文物古迹以地面古建筑为主,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龙漈仙宫,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四处,以及大量的乡土古建筑等,这些数量众多的文物古迹,按类别可以区分为城楼街巷、桥梁路亭、宫庙建筑、宗祠建筑、民居建筑、古遗址、古墓葬、古碑刻,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可移动文物等。
  漈下村系屏南县甘棠乡下属之第二大行政村,全村368户,人口1700多人。漈下村人纯姓甘,故多称甘漈下。自甘氏开基后,历代均有记载,至九世而有甘国宝。甘国宝,字继赵,别号和庵,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生于甘漈下小梨洋村。康熙五十五年(1715),甘国宝七岁时随父迁居古田西乡七都长岭村;雍正四年(1726),甘家再次搬迁,至福州三坊七巷中的文儒坊。甘国宝以武进士出身,由侍卫授游击,荐引副将,两任台湾挂印总兵,升福建水师提督等职,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007年12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08年4月作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由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
  二、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镇)
  霍童镇 位于蕉城区西北部,地理独特,自然生态资源优越,山川秀美,水质优良,2007年被授予“福建省环境优美乡镇”称号。霍童境内的支提山森林公园。霍童溪乃福建省八大水系之一,是全省水质最好的河流,被福建省人大授予“最清优河流”奖。
  霍童古文化遗址有芦坪岗遗址:发现石制品的地层与我省其它地区(漳州、泉州、三明)这种红土堆积层相似,它的时代应归晚更新世无疑。芦坪岗这批石制品出自这层红土下的角砾层,其年代应与这红土层年代相当或略早,推测至少1万年以上。闽东地区史前文化遗存以往知道最早的年代,大约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约4000年左右),芦坪岗旧石器的重大发现,把闽东地区的历史一下子推前到1万年以前,填补了本区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它对丰富闽东地区史前文化史科,建立闽东地区史前文化发展序列,将有重要科学价值;瓦窑岗遗址:位于霍童邑坂至赤溪公路西北侧,西南距邑坂村约1.2千米,是霍童溪与赤溪交汇处的一座独立小山丘,海拔约80米,山坡表层为晚更新世和全新世红十所覆盖,地表上可采集到大量灰色印纹硬陶片和少量青釉原始瓷片,器形有罐、豆等,还有砂岩砺石、凹石各1件,打制石器2件。这处是商周时期的聚落遗址,在晚更新世红土层内有旧石器时代遗存;狮子岩遗址:狮子岩遗址位于宁德市霍童溪南岸石桥村西约500米,为一独立小丘,形似卧狮而得名,海拔160米,文化堆积层发现于东坡岩棚下(海拔80~90米),深约1米,在其内坡,石桥至坑头公咱旁断面上发现距地面1.5米下有厚约40厘米的文化层。采集到的标本有:河床砾石制品、磨光平砂灰陶片、夹砂灰色或黑色陶片等,器形有宽沿釜、罐等。这种位于河边,相对高度50米左右的洞穴或岩棚是古人类理想的栖息地,这处遗址其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商时期,距今约4000年前后。
  霍童具有保存良好的以古街为中心的集镇典型格局及明清建筑,以整体的环境风貌体现着它的历史、科学、艺术与人文等价值,反映着古镇历史发展的脉络。并且,霍童保留了较多的规模宏伟,布局考究、建筑大气的明清古民居,这是霍童一笔丰厚的财产。此外,霍童还是著名的“仙窑佛巢”、“仙窑”是指有道教“华夏第一洞天”之称的霍童山,而“佛巢”是指佛教号称“天下第一山”的支提山。这二山都位于霍童境内,对霍童的人文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霍童是道教和佛教在东南的中心和圣地,有重要的佛、道宗教遗迹与遗址;还有著名的黄鞠古代水利奇观遗址与“洞天福地”、“海上仙都”的自然景观。霍童独具特色的明清建筑与街巷空间,加上特殊的民风民俗以及农耕意识等历史人文及自然景观,使之成为集居住、旅游、休闲为一体,有浓郁乡野文化的历史文化名镇。
  2003年1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08年1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双溪镇 位于屏南县东北部,地处鹫峰山脉中段,西距城关18公里。双溪历史上自屏南立县始,至1950年以前,一直都是屏南县县治所在地。全镇占地面积183.4平方公里,人口16610人。双溪境内峰峦林立,山岳绵亘,冬季不严寒,春秋凉爽,夏季温湿而不酷热,气候十分宜人。
  双溪山环水抱,北依屏山,前屹高峰,正所谓玉柱峙于前,三台拥于后,金钟、玉印、狮、象诸山环抱于左右,重重包裹,气象峥嵘。双溪之东流自水竹洋,西流自天台山发源,二水至双溪西南隅水尾会合。立县之初,邑人有感于双溪之美,概为屏南八景,即:三台拥翠;两涧迥澜;文峰挺秀;杰阁凌云;印山积雪;钟岭残霞;南桥春霁;北寺钟声。
  双溪镇区人口近万人,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分新旧城区二个部分。新城区位于镇区西部与东部,环绕旧城区而建;旧城区之内,大多为明清以来古民居建筑,尚存有旧县衙、文庙、城隍庙、古庙宇、古宗祠,以及几十家百年老字号店铺等,街巷狭小,鹅卵石道路纵横其间,原貌基本尚存。
  双溪,因有东西两溪环绕镇区而得名,据《陆氏族谱》记载,自五代后梁末帝乾化三年(913)陆氏宗先肇基至今,已历1094年。千余年的文化沉积,为双溪镇留下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纯朴的民情民俗民风。清雍正十三年(1735)屏南建县,县治设于双溪,在这之后的200余年,双溪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同时也成为闽东北官道枢纽中心之一。屏南自建县至民国时期,县治均设于双溪。解放后,双溪由于县城搬迁,之后一直做为镇级治所至今。商贾云集,货栈林立,旅客蜂拥,市镇繁华,成为南北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集合交汇点。
  双溪古镇与著名国家级地质公园、名胜风景区白水洋、鸳鸯溪景区毗邻,并于2006年12月荣膺“福建十大最美乡村”及“闽东北亲水游全国十大假期旅游最佳线路之一”殊荣。
  2007年12月省人民政府作为第三批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予以公布。
  漈头村 位于屏南县中部,地处屏南县城以东屏宁二级公路6公里处,溪流蜿蜒出村东,流至初坑,溪岸曲折,潭漈层叠,溪水碧绿清澄,河谷树茂潭荫。村周重峦环抱,中为平地,有“高山小平原”之称,气候秋凉夏爽,年平均气温15℃,全年无霜期234天,年降水量1858.5毫米,冬不严寒,夏季温湿而不酷热,气候宜人。
  漈头有“千年古村”之称,从族谱考证,肇基于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地理位置特殊,是旧县治双溪通往省城必经之道,商贸经济发达,文人商贾聚集。千余年的文化沉积,为漈头村留下非常浓厚的文化底蕴,为屏南古代“四大书乡”之首。
  全村总面积31平方公里,现有村民812户4176人,海外侨胞与迁居外地的千余人。漈头村分新村区和旧村区两部分,新村区位于东北部,沿屏宁二级公路而建,旧村区沿鲤鱼溪而建,区内,大多为明清以来古民居建筑,尚存有古民宅群、古庙宇、古宗祠、古道、古桥、古井、古树,以及十几家百年老字号店铺等,街巷狭小,鹅卵石道路纵横其间,原貌基本尚存。辉煌的历史,独特的人文景观和丰厚的文化积淀,是古村漈头的历史缩影。有八景合咏诗:蒲山凤起振威仪,漈水潜龙事亦奇。地耸金台千古秀,春深玉树万年枝。南洋月色犹今夜,北寺钟声异昔时。日霁丹源红欲艳,风薰哄岭解襟披。
  2007年12月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福建省第三批历史文化名村。
  坦洋村 位于福安市社口坦洋村。坦洋村位于福安市西北部,白云山东麓,村前清流如练,村后桂树飘香,隔岸松杉苍翠,远近茶园碧绿。村民世代以茶叶为生计,是一个有着悠久种茶和制茶历史和深厚“坦洋工夫”茶文化底蕴的村庄。村内历史传统建筑主要有坦洋现存的历史建筑,以民居、宗祠、寺庙、廊桥与炮楼为主。保存最多的是民居建筑,主要为六扇屋、八扇屋等建筑艺术十分具有特色。出檐较深外,楼房分层处都设有腰檐,坦洋现存民居基本上都是清朝中后期的建筑,最能体现坦洋当地的建筑特点。
  以坦洋菜茶为原料,自制红茶成功,标以“坦洋工夫”运销国外,倍受西方市场的青睐,这掀开了坦洋茶叶历史的新篇章,也树立了“坦洋工夫”茶史的丰碑。坦洋古民居的古民居的屋顶大多数用悬山式屋顶,除了从民居山墙而看,层层叠叠,空间层次感比较丰富,极富山地民居的典型特色。坦洋民居还在悬山的正脊下悬挂悬鱼,其比例细长,轮廓挺直,形象简洁,细部精致,造型美观。古民居外部形象中最有特点的莫过于其门楼。门楼相当气派,大门两边出墀头拱卫,墀头往往将灰塑与彩画、书法相结合,精致细腻;而大门门楣上既有灰塑、彩绘,又有匾额、对联字句,气派中透着优雅,精美中展现浓郁的书卷气息,文化内涵十分丰富。
  在雕饰方面,坦洋古民居装饰较少使用砖雕与石雕,而以木雕、彩画见长,极富地方特色。木雕主要用在大厅梁枋间的补间雕花、窗户、雀替、神龛以及神主牌位等部位;手法以镂雕为主,雕工精细,图案立体生动,栩栩如生;木雕题材丰富多样,不同部位反映的主题各有不同。坦洋木雕最主要体现在窗扇部位,门窗雕花主要用的是传统的题材,如渔樵耕读、四季平安、福禄寿喜、棋琴书画、八仙以及历史典故等;许多窗扇中的涤环板部位与横窗部位木雕工艺尤其精湛,令人叹为观止,如文王礼贤下士、喜上眉梢、平升三级、刮骨疗毒等题材的雕刻活灵活现,而用龙和凤组成福、禄等字的构思更为巧妙、含蓄,让人回味无穷,显示出主人不俗的艺术修养。坦洋民居灰塑主要用在门楼与封火墙的墀头以及门楣、照壁等部位,做法考究,极富地方特色。灰塑以浅浮雕见长,少数圆雕,多数使用彩绘,所以民居外立面气派精美,极富艺术表现力。灰塑题材以动、植物与诗词书画为主,构图巧妙,栩栩如生,技艺精湛。
  2007年12月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
  楼下村 位于福安市东南部33公里处虎头山下和素有“闽东延安”之誉的柏柱洋西南麓。土地革命时期是闽东红色革命根据地;全国农业合作化运动中,是闻名全国的贫农社与中农社的诞生地。毛主席还专门为该村“贫农社与中农社的教训”的报道写了400多字的按语,贫农社、中农社因此名遐全国。
  这里山青水秀,风光旖旎,名胜蝉联,融合着我市古文化与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古朴雄奇而富有清代江南民居风格的数十座古民居建筑群,突显清代江南民居的建筑风貌,散发出浓郁的古典气息与农家特色。尤其是该村附近的千年古刹狮峰寺,始建唐代,修建于明万历年间,保持着唐宋建筑风格与规制,该寺还是闽东革命根据地武装力量“红带会”成立与总部旧址,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我市最高级别的国家级文化遗产。
  专家学者对这里的古民居非常赞赏,来这里观光游客一年不下数百人次,清华大学陈志华教授对该村古民居赞叹不已,并在此村蹲住一个月,写下了《楼下村》一书;台湾东南大学教授慕名带着几十位研究生来此调研,对此古民居建筑赞不绝口,甚是推崇。
  2007年12月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
  半月里村 为霞浦县溪南镇辖下的一个畲族聚居村,全村由白露坑、半月里、半胶岭、岔头、东瓜坪等五个自然村组成,其行政村为白露坑村,共有人口1420人、其中畲族人口占97%。境内山青水秀、林木蓊郁,钟灵毓秀。辉煌的畲族文化,是闽东境内唯一与畲族历史地位相匹配的文化遗存,也是闽东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白露坑民风古朴,几百年来畲族习俗保存完好,极具特色的“二月二”、“三月三”、“九月九”等传统节日隆重热烈又富有民族韵味。白露坑是我国“畲族歌王”钟学吉的故里,民歌氛围浓烈。钟学吉(1856-1924)是畲族文化名人,牵头筹建了“福宁三民会馆”,把大量民间传说的古典小说改编成畲族民歌,在畲族同胞中广为流传,为民族文化的建设和普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代表作《高辛氏》、《末朝江》、《五百杂歌情歌》等,在闽浙一带的畲民中广为传唱。该村还遗存清代古民居和相配套的大量珍贵文物。村中的三座清代宅第、雷氏宗祠、龙溪宫等古民居气势非凡。民居中的匾额楹联还深深地刻进了畲族文化的内涵。经文化文物部门考察、整理,发现了尘封已久的清秀才帽、庠生范文刻本以及碗、碟、坛、罐等当年生活器具两百多件。
  霞浦县在创建、申报白露坑村历史文化名村的同时,组织有关部门着手进一步规划,将该村的历史风貌、环境进行整治和保护,计划将白露坑建成“畲族歌寮”、展示畲族生活、畲族民俗的畲族风情村,切实搞好畲族历史文化名村的开发、保护与利用工作。
  2007年12月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
  西昆村 位于福鼎市管阳镇西北,距福鼎市31公里,管阳镇7公里处。是孔子后裔在江南最大的聚居地。全村有17个自然村,其中有三个畲族村,总人口3000多人,常住2000多人。其中孔子后裔860多人,畲族近300人,还有少数郭姓回族。
  西昆在隋唐时已经有人居住。在宋、元、明、清各时期均是福州、福安、霞浦(主要指今柘荣一带)等地人民与中原往来的交通要道。孔子第六十二世孙孔闻毅等于清同治年间分三批迁入西昆。孔子后裔们入住西昆后发展迅速。立即成为当地望族,并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目前留下孔兴圭墓、祖墓、孔兰轩墓、后垅孔衍闻墓等古墓葬及孔氏家庙、总厅、上新厝、下新厝、建平村、西昆麟阁等著名古建筑。古建筑总占地面积超过20000平方米。民居采用四个院式建造、布局完整,雕刻精美。古建筑保存完整,所有建筑及牌匾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孔子思想,增加了其文化内涵,同时孔子的后裔们带来了大量特有文化,至今仍保留有较为完善的与孔子相关的文化与民俗。在福建所有名村中具有特别性。如每年的祭孔典礼仪式、为去世的族人在孔氏家庙举行圣人殡仪式、办书灯田读圣贤书与及接北斗仪式等。村内各畲族村也有其自己的民俗文化。如祭祖和每年的三月三歌会。
  主要文物保护单位有:孔氏家庙,建于清顺治甲午年(1653)坐西北向东南,砖木结构,穿斗式,硬山顶,占地面积877平方米,建筑面积706平方米,由大门、戏台、祠厅组成,祠厅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雕刻精美。1989年1月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12月省人民政府作为第三批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予以公布。
  浦源村 位于周宁县浦源镇,地处福建省东北山区,距县城5公里,盛夏日平均气温24℃,享有“天然空调城”之美誉。浦源村三向有山又有鲤鱼溪穿村而过,故取名峬源,文革期间县地名办改名浦源。
  该镇林地约占全镇面积的72.96%,盛产“官司”云雾茶,毗邻周宁县的圣银楼山,302省道横贯浦源镇,是闽东通往闽北的交通要道。全镇以浦源村为中心,辖17个行政村,面积106平方公里,人口2.8万,全系汉族。
  神鲤戏谐、人鱼同乐的中华奇观鲤鱼溪,源于紫云山麓,由几十条山涧清泉汇聚而成,贯穿浦源镇主村浦源村。村溪段有上万尾灰黑、墨绿、丹红、金黄,红白相间、红黑交错的各色鲤鱼,大者三四十斤,群鱼见人影而动,闻人声而聚,人鱼同乐,奇妙无比,令人流连忘返,因而得名“鲤鱼溪”。
  鲤鱼溪村 溪段全长600多米,最宽约10余米,划分为“上、中、下游”三段:上游入村段成自然走势;溪流中段为村基,以溪为轴心,环溪而建民房,形成太极走势“S”型;该溪段最宽处是上下太极眼,约6米宽,最狭窄处仅有3米,人鱼同乐就集中此段。下游平原良田千亩,结合灌溉,设坝拦水造田,并打造成“九曲”,还为防止洪水冲走溪鱼之用。鲤鱼溪村溪段有石板桥一处,古大木板桥七处搭连两岸,两岸元明清古宅林立,比较完整的有230多座。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增建石拱桥一处,水泥板桥两处。按易经八卦逐处布局,给各处房宅定向,鲤鱼溪东岸半月沉江山下建房取向坐震向兑;西岸石牛西卧处建房取坐兑向震;南向太极眼上的油家岭、官山沿山一带建屋则坐南向北。北向开阔地建神宫庙宇,依次建有船形郑氏宗祠、观音桥阁、鱼冢、林公忠平王宫,靠后有观音阁和文昌阁,取向多为“坐空朝满”。四方八向均朝太极,以中心标准房屋为卦坎,以弄巷为经纬逐渐外延建房。若得从空中俯瞰浦源旧村全貌,一个旧式风水罗盘形局会惟俏惟妙地呈现在你的眼帘。浦源鲤鱼溪两岸方圆36万平方米古村落历史渊源,浦源鲤鱼溪有800年的历史。
  南宋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河南开封郑氏始祖朝奉大夫因避战乱,辗转迁移举家迁至今浦源。因要饮用溪水遂放养鲤鱼去污澄清。至八世,郑氏家族兴望,族长晋十公为感激鲤鱼功劳,率村人拓宽山溪,沿溪建房,修建“T”形下水道,以便鲤鱼在发大水时躲藏,并借助神话故事,神化“鲤鱼”,讹称鲤鱼是“三仙姑”化身,并有林公庇佑,偷捕者会降灾得疾。之后,他召集村人订立乡规民约,禁止垂约捕捞,违者严加惩处,他巧施“苦肉计”让其孙偷捕鲤鱼,当场抓住。在宗祠里,吊打其孙,并“罚宴”村人一日,“罚戏”三场,在开宴前,他让村人立下毒誓:人在鱼在,只要有浦源村人,就有鲤鱼溪鲤鱼。鲤鱼自然死亡后,安葬于“鱼冢”,划领地给鲤鱼,名“鱼陵”。后来,历代村人均遵循古训,将鲤鱼当成村中一员关爱倍至,爱鱼护鱼蔚然成风,虽历经灾荒战乱,溪中鲤鱼在村民的自发保护,繁衍至今,堪称奇迹。如今,浦源鲤鱼溪被央视推崇为“中华奇观”,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也是中华鲤鱼文化在江南最完美的延续。
  2007年12月省人民政府作为第三批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予以公布。
  第四节 机构管理
  一、机构设置
  1981年为保护和管理好全市文物,根据省政府有关指示精神,成立宁德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1993年至2008年间,根据文物事业发展的需要及人事变更情形,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组成成员经历了二次变更。
  1993年1月29日,宁德地区行署宁署〔1993〕综239号发文调整文管会成员,由林思翔(副专员)任主任委员,江小源(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王胜学(地区文化局副局长)任副主任委员。委员有地区公安处、工商局、财政局、交通局、老区办、海关、建委、民委、教育局、科委、农业局、林业局、水电局等单位局长或副局长和闽东畲族博物馆负责人等14个单位组成。闽东畲族博物馆馆长张登贤兼文管办主任。2001年9月13日宁政办〔2002〕140号文宁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组成人员的通知:主任委员:陈兴生(市政府副市长)、副主任委员:翁惠文(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化与出版局局长)、赵建生(市政府副秘书长)。委员有黄德辉、林家浦、陈德喜、叶芳晶、张茂英、薛卫星、黄传厚、凌庆贤、林茂惠、魏郑铃、余根庆、林华、缪云泉、陈恒宇、刘景春、陈利弟、傅熹。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翁惠文主持文物委员会日常工作,傅熹任办公室主任、钟亮任办公室副主任。
  宁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2003年12月成为常设机构并配备专职人员,宁德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有较大的发展。
  闽东畲族博物馆(宁德市博物馆)隶属宁德市文化与出版局,以收藏、展示、研究宁德历史文物和闽东畲族文物为宗旨的综合性博物馆。共有人员编制10人,现有人员9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6人。馆藏文物以历史文物和畲族民俗文物为主,共3240件,其中三级以上珍贵文物有478件,藏品类型有石器、陶瓷器、玉器、木雕等。最具特色的是畲族民俗文物,共800多件,大致分5个门类:宗教祭祀,服装首饰,生产用具、生活用具和工艺品。水下沉船出土的元代青釉瓷器也是本馆的特色藏品,共有2262件,其中绝大部分为青釉瓷碗。闽东畲族博物馆于1989年建成并对外开放,2005年宁德市博物馆成立后,两馆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2006年博物馆迁往新落成的市文化中心(位于东侨开发区东兰组团)。2007年底,为庆祝东侨开发区建立十周年,博物馆投入40余万元对展厅进行装修并更新了陈列展览内容。博物馆新展厅面积800平方米,陈列分为宁德历史和闽东畲族两大部分,陈列文物800多件。宁德历史文物陈列分为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刻碑记、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五大类,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展示了宁德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闽东畲族文物陈列则以丰富的馆藏内容,从宗教祭祀、服装首饰、生产用具、生活用具和工艺品等方面展示了畲族的婚礼、不同地区不同样式的传统服饰以及生产生活习俗等面貌,为观众了解畲族历史和传统文化提供一个直观而又生动的视角。近几年来,博物馆举办了出土文物展、不可移动文物图片展、中小学文物科普知识展等,共接待了包括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挪威等国际友人及全国各地的民族研究学者和各界人士计3万多人次。
  闽东革命纪念馆隶属宁德市文化与出版局,人员编制7名。座落福安市新华北路,占地12611平方米。主楼整体建筑汇集了民族传统和现代建筑艺术,富有时代特色,面积为3836平方米,展厅面积为1819平方米,序厅正面为一组大型浮雕《前仆后继、红旗不倒》装饰。1989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陈列内容反映闽东地区革命斗争史和闽东苏区老一辈革命家活动的史迹。藏品的来源主要为无偿捐赠和有偿征集,其中二级品5件,三级品103件。
  纪念馆1995年被福建省团委命名为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1997年省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命名为省直机关思想政治教育基地;2003年省宣传部等命名为小公民道德建设示范基地;2009年被省委党史办命名为党史教育基地。
  纪念馆利用《闽东革命斗争史》中的生动有趣、寓意深刻的历史事件、人物故事与文物优势,请当地青、妇、宣、教部门组织观众来馆免费参观;并与所在地十几所大、中专、小学订立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协议单位。纪念馆与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集团军军史办、福建省军区军史办、中国民兵武器装备陈列馆、省文化厅《志书办》、南安《叶飞陈列室》、“铁的新四军”摄制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撰稿组等交流资料和合作。2007年11月16日,迎来了中共中央“新四军”创建70周年活动代表团。
  宁德地区下辖有九个县市,有福安,古田,霞浦,福鼎,寿宁,周宁,屏南,柘荣,蕉城,由于各县市(区)文管办未设常设机构,其文物管理职能依托博物馆,各县市(区)博物馆的基本情况如下: 蕉城区博物馆成立于1989年,编制3人,现有人员3人。1989年将位于蕉北福山路60号的宁德天后宫辟为博物馆〔见宁政(1988)429号宁德县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将天后宫辟为县博物馆的批复〕。2003年在天后宫旁新建办公楼,面积166平方米。现有馆藏文物167件,其中二级文物2件、三级文物40件。全区共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3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镇)1个。1999年利用天后宫开展《建国以来福建文物成就暨“闽澳情”图片展》为契机,正式开馆运营。2004年,博物馆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组织了以莆田籍乡亲、福山社区、三都海上渔排社区等为主体的妈祖信众180多人,成立了“宁德妈祖文化研究会”,每年募集社会资金近50万元,投入到天后宫博物馆的修复建设中来,加上政府、文物部门的投入资金90多万,几年来累计投入达300万。
  柘荣县博物馆成立于2006年7月,挂靠县文化馆,实行三块牌子一套人马。目前三馆合计共有事业编制7人。柘荣县博物馆现有一个文物库房和一个民俗文物陈列厅及一个临时陈列厅,总面积530平方米,其中库房80平方米,固定陈列厅350平方米,临时陈列厅100平方米。馆藏文物2023件,其中三级文物109件。有2个历史名人分馆:柘荣县博物馆历史名人袁天禄分馆,展厅面积200平方米;柘荣县博物馆历史名人游朴分馆,展厅面积260平方米。全县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东源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9处。柘荣县的文物保护事业从原来文化馆的一个科室到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博物馆,长期坚持宣传贯彻执行国家保护文物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指示精神,认真做好流散文物的征集、收购,使许多珍贵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得到抢救性保护,不断充实和丰富馆藏文物,为创建柘荣县博物馆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积极配合柘荣县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搞好县域范围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和历史名人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果。
  福安市博物馆成立于2004年6月8日,人员编制2名,办公地点位于福安市公园路58号。其前身为福安市文化馆文物室,自成立后与福安市文体局合署办公。馆藏文物有271件,有文物保护单位4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7处。公布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有108处,登记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有400多处。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廉村,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个,还有宁德市公布的畲族文化重点村两处。
  古田县博物馆成立于1991年10月,人员编制2人,展厅面积100平方米,高低文物展览柜子21个,文物档案柜1个。现有馆藏文物430件,三级文物140件,其中青铜器时代石器52件,宋、明、清时期瓷器83件。有记录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点139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32处,其中鹤塘的田地桥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城关的吉祥塔,鹤塘的幽岩寺、“孝友无双”木牌坊和大桥的临水宫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福鼎市博物馆成立于1995年9月30日,人员编制2人,2004年调整福鼎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成员,市文物管委会办公室设在文体局,夏冰兼任办公室主任,郭芳娜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展厅面积300平方米,文物展览柜子12个,文物档案柜11个。现有馆藏文物200多件,一级文物2件、二级品3件,三级品113件,另外还有许多古石器、古陶器残片、古钱币等文物,仅钱币就有两万七千多枚。有记录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点118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47处,其中马栏山遗址、分水关隘、白琳洋里民居、白琳三福寺双塔、太姥山国兴寺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周宁县博物馆为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周宁县于2008年6月在县文化馆文博室的基础上成立周宁县博物馆。为独立法人股级事业单位,编制二人。馆藏文物900多件套,暂无馆址馆舍,办公地点在狮城镇桥南街36号文化体育局办公楼。周宁博物馆不可移动文物点80余处,其中63处被编入由国家文物局主编的《中国文物地图集》福建分册,包括青铜器时代遗址25处,古村落遗址、古窑遗址、银场遗址各1处,古井、古桥、古墓葬、古建筑32处,革命旧址3处。近年来文物工作不断深入调查,又陆续发现一批有较大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点,并收集到900余件套馆藏文物。共有七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8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12月11日登龙桥和杉洋林公忠平王祖殿被列入福建省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霞浦县于2002年2月批准成立了县博物馆的组织机构,编制2人。2002年5月30日,县文体局在新落成的县文化中心大楼为博物馆挂牌,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设立办公场所,腾出房间设立馆藏室,现有馆、厅面积约200平方米。抽调人员开展内勤、内务的基础性整理工作,县博物馆现有专业文物干部2名,另抽调1名局干部协助开展工作。为了进一步加强全县文物的协调与宏观管理工作,2003年5月15日霞浦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决定调整文物管理委员会,成员由政府各职能部门参加,协调与宏观管理全县的文物工作。现有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3处县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3个县级文物保护点。展出文物865多件,其中有革命历史、石刻、畲族、现代书画等七类出土、传世文物。霞浦县黄瓜山贝丘遗址的发现,证明了早在35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在霞浦就有了人类生活、生产的活动遗迹。
  屏南县博物馆2006年11月成立,编制3人。2008年6月任命张世带为首任馆长。办公地点设在屏南县府路1号文体局大楼内。馆藏文物50多件。全县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含百祥桥、千乘桥、万安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2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个、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镇)2个。
  寿宁县博物馆成立于2007年,编制2人。2008年8月任命龚迪发为首任馆长,博物馆暂设茗溪新区图书馆大楼内,面积158平方米,设有专题馆——木拱廊桥展馆。馆藏二级文物5件,三级文物36件,一般文物169件。全县有文物保护单位42处,其中全国重点重点文保单位1处(闽东北廊桥,含飞云桥、仙宫桥、登云桥、升平桥、鸾峰桥、杨梅州桥)、省级文保单位3处、县级文保单位38处。1995年1月1日,举办《寿宁县首届文物展览》。展出分6个部分,共展出文物500件(枚)。1997年元旦期间,县文化馆举办“文物拓片展”共展出文化馆副馆长龚迪发的文物拓片80多幅。2001年央视十套到寿宁拍摄介绍寿宁木拱廊桥的科教片《虹桥寻踪》,2002年7月央视十套首播、而后一套、四套重播。2002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卷》著作者、著名桥梁史专家唐寰澄教授到寿宁县考察木拱桥,并为寿宁题词:“世界贯木拱廊桥之乡”。2005年3月18日,寿宁县文体局公布首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12处。2007年9月20-23日协助举办第二届中国廊桥国际学术研讨会。
  二、保护管理
  1993年至2008年间,为更好的对宁德地区文物进行保护管理,国家,省,地区陆续发文有:1994年5月25日(宁署〔1994〕综120号),宁德地区行政公署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内容为:我区现有文物保护单位176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68处)。全区馆藏文物3500余件(其中二级品16件,三级品843件)。要求根据全省文物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区具体情况进一步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1996年11月29日(闽文物〔1996〕071号)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重新制定的《福建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并同时颁布施行。1996年3月22日宁德地区文管会发文《一九九六年全区文物工作计划》文中提出文物工作的主要任务:1.开展古桥梁专项普查,2.做好三线(104国道、铁路、汽专线)文物普查的前期准备工作,3.抓紧屏南的千乘桥、霞浦的传胪城堡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1997年3月30日(国发〔1997〕13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要求要以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继续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贯彻“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正确处理好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文物事业发展中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建立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物保护机制。
  1998年9月国家民委、国家文物局在印发关于《加强少数民族文物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文物博发〔1998〕54号)以及《全国少数民族文物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文物博发〔1998〕55号)努力改变文物工作中少数民族文物工作相对薄弱的情况,加强少数民族文物工作,对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繁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1999年7月27日省文化厅《转发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通知>的通知》(闽文物〔1999〕107号)认真贯彻国家文物局《通知》精神,制订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确保文物安全万无一失。1999年8月10日省文化厅发文《关于贯彻中央精神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闽文物〔1999〕115号)要求各地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为处理和解决“法轮功”问题所作出的部署,确保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牢固占领思想宣传阵地,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2001年2月26日省文化厅转发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古建筑保护和禁止古建筑构建出境的通知》的通知(闽文物〔2001〕14号)进一步加强辖区内各类古建筑、尤其是具有文物价值的传统民居的保护管理。2001年8月23日宁德市文化局《关于转发宁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保护古桥梁文件的通知》(宁政文〔2001〕81号)自2001年7月文化局发文(宁政文〔2001〕67号《关于做好我市古桥梁调查的通知》和市政府宁政办〔2001〕127号《宁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我市古桥梁保护工作的通知》文件。2002年4月23日市文化与出版局、宁德市公安局签发了《关于做好我市文博单位三级风险达标工作的通知》(宁政文〔2002〕38号)加强工作力度,确保文物安全。2003年2月25日宁德市人民政府发文《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宁政〔2003〕文33号)做好文物的保护工作,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实现以国家保护为主并动员全社会参与的文物保护新格局。2003年12月31日《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宁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文物保护管理的决定>的意见》(宁政〔2003〕文297号)进一步监督加强我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对进一步加强我市的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宁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文物保护管理的决定》(2003年5月29日宁德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2003年6月7日在《闽东日报》公布实施。
  2005年2月28日宁德市文化与出版局转发省文化厅《关于转发省人民政府<关于研究文物保护工作的会议纪要>的通知》(宁政文〔2005〕17号)认真组织学习,并严格按照通知和纪要要求,切实做好我市的文物保护工作。2005年10月19日宁德市文化与出版局贯彻市人大关于加强文物保护管理的意见(宁政文〔2005〕178号)听取和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坤华所作的“关于‘宁德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文物保护管理的决定’执行情况的检查报告”认真贯彻落实,加大保护力度。
  除了在政策上规定对文物实施各种保护措施,另外对文物的维修,以及打击文物走私上也有相应的举措。
  1993年6月,古田县博物馆接收黄田火车站派出所收获走私文物92件(含工艺)。1994年8月接收古田县公安局依法没收走私文物198件。
  1996年9月,全省文物工作交流材料中,地区人大工委每年都要地区文化局汇报全区文物工作情况,1995年底104国道宁德飞鸾隧道改建工程破坏了飞鸾古窑址,文物干部赶到现场观察拍摄记录,捡回一批出土文物,还邀请省文物专家到现场指导,在断层上一大批文物被发掘,完成了《飞鸾古窑址研究》学术论文,参加当年古陶瓷研究会在建阳举办的专题研讨会。协助解决了松山天后宫群众建房问题,柘荣一中新建校门游朴墓保护问题。
  1996年省财政局、文化厅安排16万元维修了支提寺、廉村、狮峰寺、福鼎博物馆建设、冯梦龙纪念馆、闽东革命纪念馆、闽东畲族博物馆文物征集等补助经费。
  1997年8月9日宁德地区行政公署专题会议纪要第四十六期,《研究保护廉村古文化工作现场办公会议纪要》,为落实省人大袁启彤主任、省委何少川副书记视察福安溪潭廉村的指示精神。7月30日上午行署专员汤金华,地委副书记、宣传部长陈济谋带领地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会同福安市深入福安廉村调研,并在该村召开现场办公会议,研究保护、开发廉村古文化工作。
  1997年古田县博物馆接收平湖镇派出所依法没收走私文物39件。1998年接收古田县刑警队依法没收绿釉三足炉(三级文物)一件。
  2000年1-2月市文管办与省博物馆考古队对拟建的143公里的福宁高速公路沿线进行了考古调查,发现了红头岗等七处古遗址和文物点。5月,配合省考古队在宁德、福安、霞浦、福鼎一带挖掘中,挖出3000多年前的彩陶,印纹硬陶、夹砂陶,石锛,石斧等1100多件,在霞浦清理出明清墓葬8座,墓斗清理出一座裸露地表的晋代古墓葬,出土和收集了青釉四耳罐,双耳罐,双碟杯,陶水盂,青釉小碗等9件。
  2000年4月30日宁德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关于高速公路宁德段史前文化遗址情况的汇报》中指出在福宁高速公路动工前的1998-1999年期间,宁德地区文化局王胜学副局长(分管文物)带领文物干部提前介入,多次与宁德地区高速公路指挥部协商对沿线可能涉及到的文物保护问题,指挥部领导积极配合出资金请省考古队进行福宁高速公路沿线文物调查,发现6处需考古发掘点,其中有宁德红头岗段距今3000年前的商周文化遗址。
  2000年6月26日,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省文化厅下发的(闽文物〔2000〕62号)《关于福宁高速公路建设涉及福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分水关城墙保护问题的批复》中指出原则同意保留原设计方案的意见,将高速公路经过的分水关城墙迁建于福宁高速公路西侧至104国道东侧的分水关城墙旧址毁坏处并加以修复。迁建前应由省文管会考古工作队进行勘查和考古发掘后再会同宁德地区文管会,地区文化局和省文管会考古工作队研究制定迁建,修复方案,报省文化厅审批后组织实施。
  2001年福建省考古队在福建省考古队副队长郑辉带领下对国兴寺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考古挖掘面积2000平米,出土文物有碗、盘、碟、钵等,还有大量瓦当、佛像以及石槽、石碑、柱础等建筑构件、饰件。
  2006年1月,市边防支队依法将在海上抓获的盗运海底打捞的元代青秞瓷碗3000多件移交市博物馆保管,其中二级品1件,三级品300多件。并将这些文物重新泡水脱盐,做好入库管理工作。4月,配合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采访,进行宣传文物保护,打击走私盗窃文物的犯罪活动。
  2006年5月,在古田县吉巷乡渭洋村一带发生了多起古墓被盗事件,村民自发组织抓捕盗墓者且缴获赃物,这些雕刻物很快被送到古田县博物馆。省文物专家确定系寿山石雕,是宋代作品,其中十六件是国家三级文物,另十六件是一般文物。该文物不仅数量多,且品类丰富,造型各异,生动多姿的各式人物禽兽,刀法简练,风格严谨,实属珍贵。
  2006年,“桑美”台风造成福鼎多处文物保护单位受损,8-11月省拨专款维修了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洋里民居,福鼎市文物保护单位金朱桥、朱氏宗祠,同时维修了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国兴寺遗址——楞伽宝塔。
  2006年温福铁路动工,省考古队在福建省考古所副所长郑辉带领下对福鼎市进行铁路沿线考古。
  2007年4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决定从2007年4月至2011年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并对做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进行了全面部署。根据国务院的工作部署,我市从2007年4月开始着手进行普查第一阶段的前期准备工作,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要求全市各级文化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认真学习国家文物局《关于做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准备工作的通知》精神,充分认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重要意义,全面了解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工作方针,为今后组织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打下坚实基础。8月,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要求和省里的工作部署,我市成立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和文物普查队,副市长薛成康任领导小组组长,翁惠文、刘国平任副组长,市发改委、民政、民宗、财政、国土、建设、公安、经贸委、规划、交通、水利、统计、农业、林业、旅游、海洋渔业、文化与出版局和市方志办、军分区后勤分管领导为成员,办公室主任黄清辉、副主任傅熹、督查员钟亮。各县(市、区)也相应成立了普查领导小组和文物普查组。8月至10月,分批组织市普查队和各县(市、区)普查组人员参加全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培训班,提高普查人员的业务素质,以适应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新要求。
  2007年,宁武高速公路宁德段沿线考古调查。1月至2月,为配合宁武高速公路宁德段这一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市文管办组织人员与省考古队一同对高速公路沿线区域进行了一个月的文物调查和考古勘探。此次调查共发现各种类型文物7处,其中古遗址5处、古墓葬2处。经省文物局批准,市文物管理部门向建设部门提出了下一阶段采取考古发掘等一系列保护意见,依法有效保护了文物。
  2007年1月起,进行蕉城上金贝古墓考古调查发掘工作。为配合新农村建设,市博物馆对蕉城区金涵乡上金贝村进行了考古调查,共发现了沧海禅师墓、红军洞等多个文物点。并与省考古专家一起,对具有较高文物价值的沧海禅师墓,进行了考古清理,弄清文物的整体布局和建筑风格。在全面了解和掌握文物深刻内涵的基础上,对沧海禅师墓进行了维修,部分恢复文物原状,同时对墓主身世进行了考证,既丰富了当地的文化内涵,也使其成为当地新农村建设中颇具旅游价值的一道人文景观。
  2007年4月,进行三沙烽火岛水下考古调查,市博物馆派出人员参与国家水下考古队对霞浦三沙烽火岛进行的为期三天的水下考古调查。此次调查虽未发现水下沉船,但却是历史上第一次在我市范围内开展的水下考古调查项目,有着特殊的意义。
  2008年6月,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试点在屏南县启动。此次试点为期7天,共有来自全市各县(市、区)文物普查队的骨干25人参加。试点工作在屏南县文物资源较为丰富的棠口乡展开,普查队员们冒着大雨,跋山涉水,走村窜巷,足迹遍及棠口乡的14个行政村和44个自然村,对复查文物点和新发现文物点进行了仔细调查、记录,进行GPS定位,查看文物保存现状和周边环境,获取详细的第一手资料。整个试点期间共普查文物点43处,其中复查文物点13处,新发现文物点30处。试点的成功开展,不仅发现一批重要的文物,如清代护林碑、南宋“鲤鱼墓”、“镜湖双井”、棠口粉干作坊群、棠口古民居群、水磨坊等,而且为我市下一阶段的田野调查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锻炼了文物普查队伍。
  三、文物活动
  1995年举办“95’中国·闽东畲族民俗文化旅游节”,承担开幕式畲族迎祖、畲族舞蹈献演、畲族文化研讨、畲族民俗展览,畲族风情书画影展。11月1日“中华畲族图片展”立足闽东,面向全国,安排在中华畲族宫忠勇王殿内墙,市民委牵头,畲族博物馆协办。
  “95’闽东畲族风情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展出以反映畲族风俗、风情为主题,反映畲族同胞改革开放以来的新人、新事、新气象,展出美术作品40幅、书法20幅、摄影40幅。
  1997年7月20日宁署文〔1997〕32号文通知成立《福建省文物地图集·宁德区分卷》编委及编辑部:主任为王胜学、副主任由张登贤担任。委员有陈新颖、苏桂杰、周修吾、林建荣、林隆生、李竹松、温知住、吴春明、龚俊峰。编辑部成员主编:王胜学、副主编:张登贤(执行编辑)、傅熹。成员有林生贵、丁成崇、叶迎阳、郑国平、游再生、马树霞、龚迪发、范祚其、黄亦钊、周杰。
  1998年8月1日闽东畲族博物馆筹备加入宁德地区旅游协会。
  1999年2月5日在中华畲族宫组织布置以充分展示畲族民俗风情的大型展览,迎接李鹏委员长及夫人朱琳的视察。4月10日台湾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国立清华大学人类学的两位教授以及省民委,省宗教局,地区台办等参观了畲族博物馆并进行了座谈。6月17日国家民委,北京民族文化宫等一行16位专家学者参观了畲族博物馆。
  2000年4月22-26日《建国以来福建省文物成就展暨“闽澳情”图片展》在蕉城天后宫展出。
  2000年5月10日由省文化厅办,省博物馆,宁德地区文化局和宁德市文化局承办的《建国以来福建省文物成就展暨“闽澳情”图片展》于5月10日上午在宁德市博物馆举行了隆重的开幕仪式,地区文化局局长蔡文青主持,行署郑民生等在开幕式上讲话,省博物馆办公室主任赵善康、省积翠园艺术馆副馆长樊万春,地区人大经济处副处长魏细弟、宁德市政府副市长陈旺玉等地市,部的领导及群众500多人参加了开幕仪式。展览分五个部分,300多幅图片。我区闽东文物成果部分11个版面,图片60多幅,当天参观的观众达2700多人,展览至13日结束,观众总数达1万多人次。
  2000年6月3日上午由地委办公室发通知,举行了“宁德地区古文明研究会”成立大会,3日下午召开宁德古文明研讨会。
  2001年3月份以来文物地图集工作,全市文物干部参加了三次专题会议,完成了26万字,图片150张以及《文物地图集·宁德分卷》的初稿编写工作。
  2002年9月25日,由郑孟唐、翁惠文、黄德辉组成的课题负责人,郑孟唐、钟亮等人执笔,完成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课题调查《此处无声胜有声》-宁德市文物工作的调研报告。督促加强我市文物的保护和管理,促进文物事业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的建设。
  [=此处为插图=]2003年10月28日为了深入贯彻《文物保护法》,依法加强我市的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在新修订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颁布一周年之际,宁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政协学习与文史委、文化与出版局,摄影家协会联合举办“澳泰杯”《宁德文物》摄影大赛作品展览。
  2004年,宁德市全体文物干部在先人所作资料的基础上,对各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细致的勘探、测绘、拍摄,查阅和采访大量的地方史料,志书、族谱,口头流传故事及碑文,与专家学者进行探讨和交流,完成《文明的足迹——宁德市文物保护单位揽胜》一书的编写。
  [=此处为插图(博物馆免费开放)=]2005年组织有关专业人员撰写了文物工作的论文《借助民间力量,保护闽东文物》(钟亮、陈扬州)和《人大<决定>促使我市文物保护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傅熹),并在《三都港》论丛专辑发表。
  2005年,完成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市博物馆钟亮负责)《宁德市虹桥式木构廊屋桥考古调查与研究》,总结探索出一系列保护木拱廊桥的措施。11月,钟亮和龚迪发应邀参加浙江省举办的第一届国际木拱廊桥研讨会。《宁德市虹桥式木构廊屋桥考古调查与研究》课题成果于2006年7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2007年9月,由上海交大、福建省文化厅、宁德市政府主办,中共寿宁县委、县政府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廊桥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宁德·寿宁廊桥论坛在寿宁召开。会议与会代表100多人,主要议程是:主题发言、论文交流、签署《宣言》、考察木拱廊桥、参观木拱廊桥展馆、讨论发言等。大会秘书处编印《第二届中国廊桥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宁德·寿宁廊桥论坛》文集。
  2007年12月,《中国文物地图集·福建分册》出版。该书的编制是1987年4月国家文物局布置的,旨在反映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成果,历时三十年。我市文物工作者积极参与编写,1988年以前编写人员有丁成崇、王新生、张严政、陆贤、陈春绵、林生贵、范祚祺、郑国平、黄亦钊。1997年以后编写人员有马英杰、汤尚书、吴春明、张玉文、张登贤、陈扬州、周杰、欧东海、郑国平、柳晓玲、徐嫩秀、钟亮、黄亦钊、黄芬、傅熹、曾顺强、游再生。我市陈春绵、钟亮为该书编委之一。
  2008年起,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全国范围内国有博物馆、纪念馆陆续向全社会免费开放,我市首次列入免费开放的场馆有宁德市博物馆(闽东畲族博物馆)、闽东革命纪念馆、蕉城区博物馆、霞浦县博物馆、古田县博物馆、福鼎市博物馆。

知识出处

宁德市文化志1993-2008

《宁德市文化志1993-2008》

本书讲述了1993年至2008年,宁德市文化建设呈现出公益性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崭新局面。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如期建成,实施艺术精品带动战略,加强艺术科研和艺术教育,成果斐然;全市各级各类文化机构、团体和文化艺术工作者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辛勤耕耘,创作大量文化新作品,开展形式多样、广泛深入的文化服务,成果显著。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