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机构团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德市文化志1993-2008》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956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机构团体
分类号: G127.573
页数: 8
页码: 66-67
摘要: 本节介绍了社会文化机构团体包括有:宁德市艺术馆、古田县文化馆、屏南县文化馆、寿宁县文化馆等。
关键词: 宁德市 社会文化 机构

内容

宁德市艺术馆:宁德市艺术馆新馆于2000年11月动工建设,2006年5月落成投入使用。大楼占地面积28.5亩,建筑面积11297平方米,主体高度22.5米,南北宽120米,东西宽78米,总造价达3000多万元。宁德市艺术馆为全民所有制文化事业机构,是组织、指导群众开展文化活动,辅导、培训业余文艺骨干及研究群众文化理论和搜集、整理、研究、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主要场所。馆内设有文学室、音乐舞蹈室、戏剧曲艺室、美术书法摄影室、群众文化调研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等各类业务工作部门;同时,馆内还设有功能齐全的各种文化服务设施:352座观众席位的标准演出剧场,多功能厅,演艺厅,多媒体放映厅,美术展厅,书法展厅,摄影展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闽东历史名人展厅,闽东文博物展厅等。艺术馆人员编制8名,目前在编7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初级职称4人。专业创作、辅导、组织干部实力雄厚。历任馆长庄敏、张端毓、陈春绵、李晨,现任馆长黄彩媚。宁德市艺术馆成立以来,一直为宁德市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丰硕成果。组织创作选送的小戏“荷花嫂”、撰写的论文《畲族音乐史》分别获文化部第十一届“群星奖”金奖和文化科研银奖,以及其它各类国家级奖项有十多项,获省级奖数百项;同时组织开展全国、省级及市级大型文化活动600多项,如福建首届畲族歌会、闽东畲族文化艺术节、全国“山水杯”书画大展赛等文化活动,还承担了各种大型文艺晚会节目的策划、组织、演出任务;创办不同门类和形式的文化艺术培训班,培养群文干部和业余文艺骨干约3万人次,辅导基层文化单位上百个,涌现出严东东(文化部文华奖得主)、宋珍珍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从业余走向专业的文艺界知名人士。2006年,艺术馆被评为市级“文化工作先进单位”。
  近年来,艺术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组织申报“畲族小说歌”、畲族民歌、宁德霍童线狮、寿宁北路戏、屏南四平戏等5项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屏南平讲戏、寿宁木拱廊桥等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和4位民间文化传承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被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还有宁德畲族奶娘催罡巫舞、柘荣布袋戏、福安银器制作工艺、福鼎饼花工艺、闽东畲族婚俗、宁德畲族三月三节俗、古田陈靖姑信仰习俗、周宁浦源护鱼习俗等24项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蕉城区文化馆:蕉城区文化馆于1950年建馆,先后经历了五次搬迁。2003年因城市改造拆迁被安置在现在的馆址(和图书馆共处)。新馆占地面积6亩,原是一座破烂不堪的厂房,经改造、装修,现在以全新面貌展现。馆内设于会议室、财务室、资料档案室、音乐舞蹈组办公室、书画摄影办公室、文学创作组办公室、馆长办公室等办公面积160平方米。活动阵地及设施有:占地面积550平方米的歌舞厅;320平方米的展览、排练多功能厅;50平方米的音乐培训厅;180平方米的少儿、成人美术书法培训室等。现有在编人员9人。文化馆承担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开展社会宣传教育,普及全民审美教育,收集整理和继承发扬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为群众提供文化娱乐综合性服务,不定期的组织文化骨干参加各级举办的艺术比赛展览,组织开展节庆群众文化娱乐活动。至先锋广场成立以来,每年开展群众性文化广场活动不少于30场,还把广场作为“激情广场大家唱”来满足广大群众,真正做到广场大家娱乐的作用。
  古田县文化馆:古田县文化馆于1990年竣工投入使用。总投资100万元,总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主体建筑分南北二楼,南楼一至三层分别为展览厅、舞厅和影视厅;北楼一、二层为图书馆;三层为青少年艺术中心,馆内设有排练厅、琴房、练歌厅等;四层为馆办公室、文物成列室;五层为档案室、美术室、仓库等,曾被文化部评为全国优秀文化设施。现有在编人员10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5人,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业务机构有文学、美术、书法、音乐、舞蹈、宣传、档案、财务等。2006年以来,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资8万元,购买了音响,开辟了文化体育广场,玉田公园广场及食用菌广场,为广大广场舞爱好者提供活动场所,并由此辐射到城关各社区及各乡镇,每年编排两套广场舞免费教学,做到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演出,人人都参与,极大地丰富了城区群众的文化生活。91年全省馆际评比中被评为一级文化馆,93年9月被文化部评为标准文化馆,2004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二级馆。
  屏南县文化馆:屏南县文化馆建于1956年,为股级事业单位,隶属于屏南县文化体育局,因城改于2005年3月搬迁到古峰镇翠屏路199号办公。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占地面积567.3平方米。馆内设有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曲艺戏剧、文物摄影、文学创作、财务档案等科室。现有在编人员8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1人。文化馆承担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开展社会宣传教育,普及全民审美教育,收集整理和继承发扬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为群众提供文化娱乐综合性服务,不定期的组织文化骨干参加各级举办的艺术比赛展览,组织开展节庆群众文化娱乐活动。
  寿宁县文化馆:寿宁文化馆的前身,为民国时期(1938年)的民众教育馆。1951年4月更名为人民文化馆,1953年正式改称为“寿宁县文化馆”。现馆舍建于1986年,面积856平方米,位于寿宁城关中心地段胜利街86号。馆内设展览厅、协会之家、多功能演艺厅、舞蹈培训中心、综合办公场所等。编制6人(中级4人,初级2人)担负着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工作。至2007年,组织开展激情广场群众文化娱乐、健身活动,常年开设新歌教唱、广场卡拉OK、健身操等群众喜爱的文化广场娱乐活动。先后获得省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县市文明单位;市“文物管理先进集体”;省艺术考级组织工作奖;宁德市“和谐家园”演出二等奖等荣誉。
  周宁县文化馆:周宁县文化馆成立于1951年,1985年元旦新建文化馆大楼落成,馆舍面积2010平方米,文化馆和图书馆合用。馆内设有展览厅、藏书室、阅览厅、游艺厅、美术室、音乐室、摄影室、文物室、农村辅导室、办公室、会议厅等。现有在编人员6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文化馆承担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开展社会宣传教育,普及全民审美教育,收集整理和继承发扬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为群众提供文化娱乐综合性服务,不定期的组织文化骨干参加各级举办的艺术比赛展览,组织开展节庆群众文化娱乐活动。2004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三级馆。
  福安市文化馆:福安市文化馆成立于1949年,1967年迁入莲池新楼办公,1986年文化馆迁至原地专礼堂办公,1982年文化馆新楼面积946平方米,文化馆建筑面积共达4064.7平方米,拥有办公楼一座,馆内设有办公室、阅览室、游艺室、展览室、影视厅、书库、培训室、美工室、文学室、舞美室、文物室、仓库等。1987年整修,设录像放映场,并新设展览厅、音像发行站、文物室等。1998年,文化馆总用地面积727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432平方米。馆内设有观演厅、综合排练室、展览室、专业工作室、办公室、库房等。现有在编人员13人。文化馆承担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开展社会宣传教育,普及全民审美教育,收集整理和继承发扬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为群众提供文化娱乐综合性服务,不定期的组织文化骨干参加各级举办的艺术比赛展览,组织开展节庆群众文化娱乐活动。2008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三级馆。
  柘荣县文化馆:柘荣县文化馆于1951年成立,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占地面积982.8平方米。馆内设有图书室、报刊室、文物成列室、展览厅、舞厅、文艺活动厅等。现有在编人员8人。文化馆承担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开展社会宣传教育,普及全民审美教育,收集整理和继承发扬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为群众提供文化娱乐综合性服务,不定期的组织文化骨干参加各级举办的艺术比赛展览,组织开展节庆群众文化娱乐活动。2004年被文化部评为二级馆,2005年被省文化厅、省总工会等授予十佳文化馆称号。
  福鼎市文化馆:福鼎市文化馆始建于1950年5月,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全市文明窗口和群众文化主阵地。馆址位于福鼎市中山中路211号,占地面积1100平方,建筑面积3600多平方。馆内设有文艺厅、美术展览厅、舞蹈排练厅、音乐辅导厅、综合厅(含少儿老年学校)、少儿舞蹈工作室、书画创作室、电子游艺厅、歌舞厅、桌球场、书吧、电脑网吧厅等,是一座融宣传教育、娱乐、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群众文化活动场所。全馆干部职工14人,其中有大专学历以上人员11人,专业人才有副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2人。1998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第六届(96-97年度)省文明单位称号,1999年被评为宁德地区文明单位,2000年荣获省文化厅、省艺术馆福建少儿书画作品比赛“组织工作奖”,2001年被评为宁德市第七届(1998-1999年度)文明单位。2001年被福建省委宣传部、文化厅授予“全省农村文化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3年被评为宁德市第八届(2000~2002年度)文明单位。2004年荣获宁德市宣传部等14家联合颁发的“宁德市文明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先进集体”称号。2004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二级馆。2006年被评委福建省艺术扶贫工程先进单位。
  霞浦县文化馆:霞浦县文化馆于1950年成立,1950年迁入新馆位于松城镇太康路文化广场东侧,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馆内设有文艺部(含音乐、舞蹈、曲艺、戏剧、少儿老年辅导培训)、美术部(含书法、摄影、宣传、展览)、创作部(群文理论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含财务统计、文化产业管理)、档案室(各类人事档案、业务艺术档案)、艺术培训中心(含少儿活动室、老年学校)。现有在编人员8人,其中中级职称2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5人,配备馆长和副馆长各一人。文化馆担负起全县文化专干的业务培训辅导工作,每年举办全县文化专干培训班并在全县重点建立了若干个“企业文化”、“乡镇文化”和“校园文化”辅导基地,如:“白鹭舞蹈班”、“夕阳红老年艺术团”、“闽剧团联谊会”、“扬名刚琴艺术培训中心”等。不定期地举办各种文艺创作培训班、研讨会,开设美术、舞蹈、音乐、书法等培训。至2007年,先后组织举办不少于30多场文化广场活动,受到了广场群众的好评。2004年、2008年月日被文化部命名为二级馆。
  宁德市图书馆:宁德市图书馆于2005年12月2日。经宁德市编委(宁编〔2005〕86号)批复同意设立,为宁德市文化与出版局直属的事业单位。市图书馆场馆目前设置在文化中心二层右侧,面积有2000多平方米。馆内按功能需要设置电子阅览室、少儿阅览室、报刊阅览厅、图书阅览室等四个区域。现已完成了馆内各部室的内装修。但目前由于开馆的专项经费还未到位,馆内需添置的书报刊、书报架、自动化设备、电子阅览设备、办公用品等必备的设施尚未添置,现还未对外开馆。
  蕉城区图书馆:蕉城区图书馆于1980年建馆,几经搬迁于2003年6月迁入蕉城南路52号,重新对外开放。现有馆舍使用面积1500平方米,馆内设有报纸阅览室、图书和期刊外借室、少儿外借阅览室、信息咨询室、古籍室、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点等。我馆坚持全周开馆,节假日不休息的原则。开展电话续借、电话预借、馆际互借等服务。全馆在编人员9人,本科2人,大专6人,高中1人,中级职称4人,助理馆员职称5人,现为国家二级馆。
  古田县图书馆:古田县图书馆创建于1989年12月,1990年县财政拨款25万元在建文化大楼北楼加层(一、二层)大约800平方米做为图书馆馆舍,1991年3月搬进文化大楼并向公众开放,馆内设有图书外借室、书库、采编室、咨询室、阅览室、地方文献特藏室、办公室等。全馆在编人员6人,其中中级馆员职称2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5人,年购书经费4万元,现为国家三级馆。
  屏南县图书馆:屏南县图书馆建于1985年,1989年搬至新馆,现址位于屏南县古峰镇文化路19号,总建筑面积1620平方米。全馆在编人员5人,中级职称1人,助理馆员3人,会计员1人(大专程度3人,中专程度2人)。馆内设有图书外借室、少儿阅览室、科普阅览室、采编室、过刊室、办公室、多功能厅等。2006年配置了“息洋图书通用集成软件”。添置了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至2007年底,藏书49762册,拥有读者阅览座位356个,现为国家三级馆。
  寿宁县图书馆:寿宁县图书馆前身为寿宁县文化馆图书室,图书馆于1998年开始筹建,到2007年底工程才基本完成,调入人员4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4人。馆内设有图书外借室、少儿阅览室、科普阅览室、采编室、过刊室、办公室、多功能厅等。至2007年底,藏书10067册。
  周宁县图书馆:周宁县图书馆前身为民众教育馆图书室,1951年12月并入文化馆图书室,1985年5月独立建制成立县图书馆。馆内设有图书外借室、少儿阅览室、科普阅览室、采编室、过刊室、办公室、多功能厅等。至2007年底连同报刊合订本总藏量37994册,初步形成以综合性、普及性资料为特色的藏书体系;电脑增至三台,初步踏入电脑编著轨道。图书馆通过图书采编、业务辅导、图书借阅等措施为公众服务,有常年持证读者300多人。
  福安市图书馆:福安市图书馆始建于1925年,当时为民众教育馆,1956年成立福安市图书馆。1997年拆迁重建于福安市阳头广场北路,新馆舍建筑面积3670平方米,占地面积5.5亩,新馆舍于2004年元月对外开放。馆内设有报纸阅览厅、少儿借阅厅、期刊借阅部、图书外借流通部、信息咨询室、资料复印室、采访、编目、流通自动化、书目数据库及电脑局域网控制中心等13个功能部室。馆内现有复印机1台,空调6台,电脑10台,激光、票据打印机各1台,图书电子防盗监测仪1台,照相机1部等。此外,馆内设立读者意见箱,定期召开读者座谈会,采纳合理化建议,不断改善读者服务工作。全馆在编员工12人,大学本科2人,专科8人,中专、高中各1人,退休人员7人,临时工2人。新馆开放以来,已对外办理借阅书、刊证6500余本。2004年6月荣获国家文化部授予的三级达标图书馆称号,2003-2005年度被福安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福安市第九届文明单位,2004-2006年度被宁德市文化与出版局、宁德市人事局授予文化系统先进单位称号,现为国家三级馆。
  柘荣县图书馆:柘荣县图书馆于1984年12月成立,前身为县文化馆图书室,组建时无馆舍,藏书五千来册,工作人员3人。经过多次搬迁,数年的努力,于1997年底固定馆舍。现馆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工作人员6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者5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3人,高技工1人。馆内设有图书外借室、期刊外借室、少儿外借室、报刊阅览室、少儿阅览室、采编室等,其中书库有:报刊库、基本书库、特藏书库,现为国家三级馆。
  福鼎市图书馆:福鼎市图书馆建于1981年,1999年12月新馆投入使用并正式对外开发。占地面积916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至2007年底,全馆在编人员11人,其中财政拨款6人,差额补助5人;大专程度2人,在读大专7人,高中2人;中级职称5人,助理馆员6人。盖有书库一栋共三层,内设外借书库、报刊书库、基本书库;盖有主楼一栋共五层,内设报纸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咨询室、采编室等。图书编目实行自动化管理,采用现代化的设备(电脑)及ITAS软件编目系统,电子阅览室共配备有20部电脑及其他配套设施等,与国家图书馆及福建省图书馆联网,实现资源共享。至2007年底,馆内现有藏书64586册,其中图书54013册,报刊6023册,少儿4550册,期刊、报纸、少儿读物都实行开架阅览,每周实行七天工作制,国家规定的节假日、双休日照常对外开放,现为国家二级馆,2005年被省文化厅、省总工会授予十佳图书馆称号。
  霞浦县图书馆:1943年设民众教育馆图书室,1950年并入文化馆图书室,1991年2月独立建立县图书馆。2001年我县已建成文化大楼5020平方米,其中图书馆面积2000平方米。至2007年底,在编人员6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3人。内设图书外借处、书库、地方文献特藏室、咨询室、报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少儿活动室、采编室、办公室等。至2007年度,馆内可利用藏书已达10万册左右,其中有《四库全书》1500册,特藏室中的地方文献,包括《霞浦县文史资料》、《霞浦县志和其他单位史志》、《松涛》、《长溪诗讯》、《新松》等及部分县内作者的著作,在外的霞浦籍作者的赠书和经典资料千余册,其他特藏书籍2000多册和报刊资料1万余册为县内外读者借阅和查找有关资料做出贡献,现为国家三级馆。
  宁德市群众文化学会
  宁德市群众文化学会宁德市群众文化学会成立于1985年5月,会长:张越,副会长:江年兴,秘书长:缪华。到1996年,学会改选,会员人数从18人,发展到46人。并在各县市成立了学组。在理论研究方面,学会就农村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区域文化等数十个课题进行研究,并撰写了163篇论文,有四十多篇在省学术刊物上发表。2006年,会长:王胜学,副会长:李晨、夏冰、胡木贵,秘书长:胡木贵。其中《泛论中国式的集镇文化中心》、《浅谈贫困地区的文化建设》、《农村民间节俗活动利弊观初探》、《农村小康文化目标设与建》登于全国性的学术刊物和文化刊物。《浅谈贫困地区的文化建设》获省群文论文评选二等奖。在组织活动方面。学会在畲族歌会、畲族文化节、民俗风情节期间,召开省内外专家学者参加的大型反映全区文化的学术研讨会。87年还召开了小型专题研讨会,同时参加华东区和全国的学术交流活动。93年叶明携带论文赴香港参加国际客家文化理论研讨会。
  1996年,在全区宣传文化中心建设新一轮创业研讨会上,胡木贵、林剑荣的《宣传文化产业要有现代经营和科学管理意识》和《完善宣教中心建设提高实际工作效能》在会上交流并获优秀论文奖。
  1997年,《新时期家庭文化的特点及社会地位》作为福建省两篇代表论文之一参加在天津举行的全国家庭文化研讨会。
  1998年,地区学会和各县(市)区学组共编辑《文化信息》和群文简讯86期,两名会员的三篇论文分获二、三等奖和荣誉奖。
  2005年7月宁德市群众文化学会召开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全市各县(市、区)文化馆长及部分会员代表共4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上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并召开三届一次理事会议,选举产生常务理事17人。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化与出版局翁惠文局长为名誉会长,选举陈德平(市文化与出版局办公室主任)为会长,夏冰(福鼎市文体局副局长)、陈铭志(蕉城区文化馆馆长)为副会长,黄鹤鸣(市艺术馆副馆长)为秘书长。学会自成立以来,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团结全市群众文化工作者和文化理论队伍,开展社会调查,组织专业培训,进行学术交流等活动,在促进社会主义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服务海峡西岸东北翼中心城市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6年,5月学会组织了宁德市农村文化工作培训班,就《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乡村文化的守旧与创新》、《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农村电影2131工程知识讲座》等内容进行了培训。学会参与举办了“山水杯”全国书画大展赛,共收到全国各地作品2423幅。
  2007年8月,学会参与承办了由宁德市纪检委主举办的“全市反腐倡廉书画展”。一共收到作品来稿200多件,经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精选出100余幅作品展出。
  宁德市图书馆学会
  宁德市图书馆学会:宁德市图书馆学会前身是福建省图书馆学会宁德学组,该组成立于1987年,会员27人,分布在八个县(市、区)公共图书馆和宁德师专等学校图书馆,经过多年的认真筹备,于1998年5月正式成立了宁德图书馆学会,会员83人,各会员均认真履行子会年程,为推进图书馆事业的长远发展,为我区改革开放和经济振兴服务,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作的贡献。市图学会的宗旨是:动员和团结全市图书馆情报资料工作者,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充分发挥学术民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优良作风,倡导献身、创新、求实的精神,促进图书馆员及其相关科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促进图书馆人才的成长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繁荣,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
  1998年5月成立宁德市图书馆学会其第一届负责人的基本情况如下:
  王胜学:会长(原任地区文化局副局长)
  李晨:副会长(地区群众艺术馆馆长)
  杨静:副会长(宁德师专图书馆副馆长)
  林璧:副会长(福安市图书馆书记)
  胡木贵:秘书长(宁德地区文化局干部)
  林健:常务副秘书长(蕉城区图书馆馆长)
  邱景华:副秘书长(宁德师范学校图书馆馆长)
  2001年3月召开宁德市图书馆学会第二次理事会。主要内容有关换届事项,经过理事一致通过,第二届负责人其基本情况:
  胡木贵:会长(宁德市文化与出版局干部)
  李晨:副会长(市群众艺术馆馆长)
  杨静:副会长(宁德师专图书馆馆长)
  林璧:副会长(福安市图书馆书记)
  林健:秘书长(蕉城区图书馆馆长)
  邱景华:副秘书长(宁德高级中学图书馆馆长)
  2005年8月5日,召开宁德市图书馆学会第三次理事会。主要内容有关换届事项,经全体理事一致通过,第三届理事会名誉会长、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名单,其基本情况:
  名誉会长:黄德辉 宁德市文化与出版局纪检组长
  会长:林华锋 宁德市文化与出版局社文科科长
  副会长:林健 宁德市蕉城区图书馆馆长
  杨静 宁德师专图书馆馆长
  李小平 福鼎市图书馆馆长
  秘书长:林健 宁德市蕉城区图书馆馆长(兼)
  副秘书长:邱景华 宁德高级中学图书馆馆长
  郭少平 宁德市文化与出版局社文科科员
  陈雪华 宁德市蕉城区图书馆馆员
  宁德市图书馆学会成立以来,积极参加各项学术研讨活动,同时配合做好对全市图书馆工作者的征文宣传工作,几年来,共有120篇论文参加省、市图书馆学会年会。其中有学会副会长、师专图书馆馆长郭正武撰写的论文《图书馆的核心价值:集聚、分享、丰富知识的自由获取》,参加中图学会年会,荣获一等奖,大会宣读、论文《信息资源建设中的元数据冗余》,参加中国数字图书馆十年回顾与展望会,荣获二等奖,大会宣读,会员方劲撰写论文《试论我国图书馆的版权问题》参加省图学会年会,大会宣读。会员王丽瑞、江平、陈美秋、袁文英、李海萍、李志芳等均参加省图学会学术年会上会议交流。为本学会学术研讨活动打下基础。

知识出处

宁德市文化志1993-2008

《宁德市文化志1993-2008》

本书讲述了1993年至2008年,宁德市文化建设呈现出公益性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崭新局面。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如期建成,实施艺术精品带动战略,加强艺术科研和艺术教育,成果斐然;全市各级各类文化机构、团体和文化艺术工作者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辛勤耕耘,创作大量文化新作品,开展形式多样、广泛深入的文化服务,成果显著。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