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德市文化志1993-2008》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909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G127.573
页数: 2
页码: 27-28
摘要: 宁德市音乐舞蹈事业,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省、市文化主管部门、文联的领导、关心和支持下,全市的音乐舞蹈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家级、省市级的音协会员比以往人数增多,各类的音乐活动、赛事频频开展,各类的音乐创作作品和音乐表演人才在全国性的音乐赛事中获奖。我市畲族歌舞团参加两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均获金奖,参加福建艺术节与福建音乐舞蹈节成绩不斐,赴香港、澳门、台湾及新加坡演出也很受欢迎。
关键词: 宁德市 文化事业 音乐舞蹈

内容

宁德市音乐舞蹈事业,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省、市文化主管部门、文联的领导、关心和支持下,全市的音乐舞蹈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宁德市的音乐工作,尤其是在2004年5月宁德市音乐家协会换届暨第三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全市的音乐工作,在市音协第三届新领导班子的带领下音乐工作有了新的进展。国家级、省市级的音协会员比以往人数增多,各类的音乐活动、赛事频频开展,各类的音乐创作作品和音乐表演人才在全国性的音乐赛事中获奖。音乐理论研究成果有新的突破,音乐考级工作在我市顺利进行。福鼎市、福安市等音协顺利进行换届,宁德市音乐家协会电子琴分会2008年正式挂牌成立,县(市、区)音协组织机构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我市的舞蹈事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舞蹈创作硕果累累,舞蹈演出方兴未艾,群众性的社会舞蹈活动,特别是少儿舞蹈活动十分活跃,少儿舞蹈教育的普遍开展,已成为一种趋势,各类舞蹈培训班纷纷建立,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少儿舞蹈培训班就有25所,几年来培训了一万多名少儿,为我市舞蹈事业的发展储备了大量的后备人才。少儿积极参加各项舞蹈赛事,活跃了舞蹈舞台,而以舞蹈为主的少儿艺术团便有多个,较有影响有“蒲公英少儿艺术团”、“福安市少儿艺术学校”、霞浦的“小白鹭少儿艺术中心”、等。成人的则有“福安市教育艺术团”、“古田县文化艺术团”等,成为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也成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产业。同时,群众性的成人社会舞蹈活动也很活跃。各地的文化广场、文化中心吸引了许多舞蹈爱好者。各县(市、区)的县城包括大的乡镇都有这种场所,多则三五个,少则一两个,活动的群众多则数百上千人,少则也有上百人,成为群众开展舞蹈活动的平台。既是锻炼健身的场所又是艺术展示的舞台。 这一时期创作,并获得省级以上各类会(调)演奖项的大小舞蹈,据不完全统计约有87个,其中如大型舞蹈诗《蓝色家园》、畲族舞蹈《手指舞》、《穿担情》、《我的家》、《赤髀横裙》、《跣足娘》、《网》、广场舞蹈《闽东渔汉》以及少儿舞蹈《竹响空山》、《小小山哈闹花灯》、《哈娃戏线狮》、等,均成为获国家级奖项的优秀节目。我市畲族歌舞团参加两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均获金奖,参加福建艺术节与福建音乐舞蹈节成绩不斐,赴香港、澳门、台湾及新加坡演出也很受欢迎。这一时期,政府加大了对音乐舞蹈人才培养的投入。市畲族歌舞团定向招生,送往福建艺术学校、厦门舞蹈学校专门培养的中专毕业生,就有三批77人。送往北舞院的编导就有4人,而送往省内专业团体、院校进修的编导更达十余人,从而大大提升了我市舞蹈表演与创作的水平。
  这一时期,畲族舞蹈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畲族舞蹈的创作与演出成为主轴。舞蹈选材多为畲族题材,许多舞蹈都是植根于传统的,创作元素大多来源于畲族传统舞蹈。而在各级各类会(调)演中获奖档次、获奖频率最高的也是畲族舞蹈。我市畲族舞蹈的创作与演出已在国内外产生很大影响。
  宁德市畲族歌舞团的逐步发展与成熟,成为我市舞蹈事业发展的中坚。尤其是在畲族舞蹈的挖掘、整理、创作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歌舞团聚集了一批舞蹈编导也成为开展群众舞蹈活动、培养舞蹈人才的一支重要力量,使群众舞蹈活动的水平不断地得到提高。

知识出处

宁德市文化志1993-2008

《宁德市文化志1993-2008》

本书讲述了1993年至2008年,宁德市文化建设呈现出公益性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崭新局面。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如期建成,实施艺术精品带动战略,加强艺术科研和艺术教育,成果斐然;全市各级各类文化机构、团体和文化艺术工作者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辛勤耕耘,创作大量文化新作品,开展形式多样、广泛深入的文化服务,成果显著。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