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岭教会史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屏南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871
颗粒名称: 熙岭教会史略
分类号: B977
页数: 2
页码: 61-62
摘要: 清光绪六年间,英国基督教传入熙岭,当时信者不多,嗣有一青年,因叔父逝世,无限悲伤来听道,后得到安慰。遂传开,信者逐渐增多。光绪十一年,熙岭成立传道点。光绪二十七年建教堂一座,坐北朝南,总面积80平方丈。外有围墙,教堂后有园地,大门内有一空地种有梨树。整个教堂分上下厅,左边二?一厅堂,右为礼堂可容200多人礼拜。每遇匪徒来勒索派款均由传道士出面说项。解放初期,教会停止活动,1953年熙岭教会积极响应订立“爱国公约”恢复礼拜活动。“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活动。于是年2月27日将全部教产退回计划重建教堂。圣诞节在新教堂里隆重举行。
关键词: 屏南 教会 史略

内容

清光绪六年(1880)间,英国基督教传入熙岭,当时信者不多,嗣有一青年,因叔父逝世,无限悲伤来听道,后得到安慰。遂传开,信者逐渐增多。光绪十一年(1885),熙岭成立传道点。光绪二十七年(1901)建教堂一座,坐北朝南,总面积80平方丈。外有围墙,教堂后有园地,大门内有一空地种有梨树。大门两边对联:“种德锄经栽培心地,沃仁饱义涵养性天”。整个教堂分上下厅,左边二㮼一厅堂,右为礼堂可容200多人礼拜。
  当时传道士为程昌福,信徒有张臭耳妻美娇及张荷办、吴荣瑞、张传秋、张理岩、吴立天、吴立赠等8人。女教徒14人。后又发展到恩洋、忠洋、代溪、九洋、前塘等村。成立熙岭牧区。本牧区属中华圣公会、福建省教区议会、屏南县支区议会熙岭牧区。熙岭牧区包括五个堂;熙岭复生堂、忠洋真理堂、前塘丽正堂、恩洋崇真堂、代溪福音堂。
  民国初期,土匪猖炽,匪徒慑于教会势力,对教徒另眼看待,传道士常斡旋于匪徒与殷户之间。每遇匪徒来勒索派款均由传道士出面说项。因此,大小殷户争相入会,做个挂名教徒,一时做礼拜者骤增。做礼拜备有点名簿叫“生命册”,在竹签写上姓名,礼拜时各人把竹签与“奉献”钱一并投入施济盘。礼拜毕传道士按签点名。有时也有几十名学生参加礼拜,使礼拜堂座无虚席。岁终各殷户争相送礼。教堂厅堂挂满膀蹄。英国班为兰牧师为巡环牧师送给教会钢丝床一张,乡人第一次见到称为“洋床”。班德兰牧师曾与游泥坑谢年炳先生来堂放映耶稣生平幻灯片与金鱼戏水活动片,全乡男女老幼初次看到电影,把礼拜堂挤得水泄不通。每年逢圣诞节,信徒们剪花纹、扎花灯、挂满圣堂,还举行聚餐,非常热闹。传道士传福音也宣传科学与卫生常识,还宣传男女平等。
  民国12年匪患频仍,传道士回国,殷户逐渐退出教会,小学停办,学生不参加礼拜,又因经济无着不能聘请专职传道士等原因,参加礼拜的人逐渐减少,只剩老信徒20—30人。
  熙岭教堂还附设“熙山小学”和“医疗所”。学校设在传道士住宅楼上。早期教员有陈国贵兼传道、孙求美、潘吉庵等。后因经济无着而停协。堂内还设医疗所,医生有王志纲、苏永光。平时除为学生医治外,还为村民治病。
  解放初期,教会停止活动,1953年熙岭教会积极响应订立“爱国公约”恢复礼拜活动。“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活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贯彻落实宗教政策,熙岭村老教徒张远布、学松等邀集少数信徒在家聚会讲道,信徒日益增加。1989年蒙县、乡领导协商退还部分教产,教会又正常进行宗教活动。为教产问题,1992年在县宗教局长张安铧、熙岭乡党委书记李朱生、乡长章发柏协调下,熙岭小学与教会订立协议书。由教会补助教育费12000元给小学,3000元给熙岭村委会作地基费。于是年2月27日将全部教产退回计划重建教堂。在马来西亚乡亲张秉钧女士捐资七万元,和全村信徒献工出资下,1992年5月教堂开始动工兴建,由于资金不敷使用,教会信徒又捐资献工,于11月教堂建成,三百多名信徒进堂聚会。至1994年12月25日装修完竣。圣诞节在新教堂里隆重举行。新教堂的落成,信徒们深深地感到:“得真道如沾化雨,聆宝训似坐春风”。

知识出处

屏南文史资料

《屏南文史资料》

出版者:闽东日报社

本书收入“屏南县政协初期工作的回顾”、“全国政协委员莅屏扶贫工作”、“抗日时期的屏南”、“中国夏香菇之乡”等34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吴宗宁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