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重教的黄郑兴先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屏南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862
颗粒名称: 爱国重教的黄郑兴先生
分类号: C913.7
页数: 2
页码: 39-40
摘要: 黄郑兴先生,字发兴,公元一九〇二年八月二十九日生于福建省屏南县路下乡芬院村的一个农民家庭,青少年时期在家务农,家境贫困。一九三七年,他背井离乡远赴马来西亚砂罗越诗巫另谋出路。在诗巫仍以务农为生,白手起家,辛勤劳动,克勤克俭。稍有积蓄,就与友人合营木材生意,家道日益兴隆,奠下宏基。目前,他的六个儿子事业都有所成,为砂州华裔后起之秀。为了鼓励华侨支持祖国故乡的教育事业,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黄先生一家金质奖章、奖状及“乐育英才”匾额,宁德地区地委行署授予“造福桑梓”匾额,县人民政府给予树碑立传。黄先生一家为路下华侨中学的建设做出重大贡献,这种爱国重教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关键词: 黄郑兴 爱国重教 屏南县

内容

黄郑兴先生,字发兴,公元一九0二年八月二十九日生于福建省屏南县路下乡芬院村的一个农民家庭,青少年时期在家务农,家境贫困。一九三七年,他背井离乡远赴马来西亚砂罗越诗巫另谋出路。在诗巫仍以务农为生,白手起家,辛勤劳动,克勤克俭。稍有积蓄,就与友人合营木材生意,家道日益兴隆,奠下宏基。
  黄老先生深受没文化之苦,因此,十分重视下一代的文化教育,为了培养子女成才,他不惜重金在英国伦敦购置房屋,供子女留学时居住。他的六个儿子中,有三个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服务社会。目前,他的六个儿子事业都有所成,为砂州华裔后起之秀。
  先生一生热心公益事业,十分关心故乡及侨居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重视文教事业,曾担任沙罗越诗巫荣光小学董事长,大力发扬中华文化,提倡华文教育。
  公元一九八三年五月十七日,黄老先生不幸在马来西亚沙罗越诗巫逝世,享年八十五岁。
  笔者一九九一年四月赴马来西亚集资办学时,他的六位儿子为了继承父亲的遗志,认捐“黄郑兴礼堂”一座。94年4月7日,黄氏夫人柯清玉女士率子黄寿铨、黄寿凑、黄寿增到路下中学奠基兴建。马来西亚沙罗越诗巫市路下中学筹建委员会名誉主席黄生利,夫人周生香也参加奠基仪式。“黄郑兴礼堂”建筑面积为789.97平方米,礼堂内有座椅、布幕,设备齐全,礼堂外铺设水泥路面400多平方米。礼堂及配套设施总造价人民币56万元,为目前屏南县最大的侨捐项目之一。
  礼堂于一九九四年十月二十七日举行隆重的落成庆典,柯清玉女士又率子黄寿补、黄寿琳、黄寿铨、黄寿凑、黄寿增,媳余爱月等亲临路下华侨中学对“黄郑兴礼堂”进行检查验收。宁德行署副专员许美星、县委书记蔡尔申、县长范世攀、县委宣传部部长林梅珠,地区侨办、侨联领导也都参加了落成庆典仪式。一同前来的还有马来西亚诗巫市第二届路下中学筹建委员会主席吴治威、夫人黄玉珠。
  为了鼓励华侨支持祖国故乡的教育事业,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黄先生一家金质奖章、奖状及“乐育英才”匾额,宁德地区地委行署授予“造福桑梓”匾额,县人民政府给予树碑立传。如此殊荣,黄老先生在天之灵应感欣慰!一九九五年初夏,马来西亚传来消息,黄老先生的六位儿子又将为路下华侨中学捐建“柯清玉实验楼”一座。黄先生一家为路下华侨中学的建设做出重大贡献,这种爱国重教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知识出处

屏南文史资料

《屏南文史资料》

出版者:闽东日报社

本书收入“屏南县政协初期工作的回顾”、“全国政协委员莅屏扶贫工作”、“抗日时期的屏南”、“中国夏香菇之乡”等34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吴重韶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