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电影放映事业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屏南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857
颗粒名称: 我县电影放映事业概述
分类号: J943
页数: 6
页码: 23-28
摘要: 电影是一种现代化的综合艺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它是我县城乡文化中心的支柱,也是对群众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令,传播科学知识的工具。同时,还为国家建设和集体事业积累资金。56小队第一任队长潘光近,队员苏享浦、李培生。经过短期的准备,于9月份开始工作,第一场电影在长桥桥头操场上放映《抗美援朝第二集》。据张德艾同志回忆,当时电影队巡迴路线是由县政府下文定的,每月巡迴一次。随着电影放映事业发展的需要,1958年成立屏南县电影流动管理工作站,采取站、队合一办法,统一经营管理全县电影日常事务。
关键词: 屏南县 电影放映 概述

内容

电影是一种现代化的综合艺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它是我县城乡文化中心的支柱,也是对群众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令,传播科学知识的工具。同时,还为国家建设和集体事业积累资金。
  (一)
  解放前,除了1939年省抗日救国电影队来屏放映无声电影外,我县电影放映事业乃是一片空白。建国后,在县委、县府的重视下,电影放映事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建立县电影队、院,扩展到乡村队院;由放映普通银幕到宽银幕,由里白电影到彩色电影。为便于大家了解,按电影放映发展的进程,分为五个时期。
  (一)过渡时期。从1951年至1955年8月,我县看电影由省队安排放映。1951年6月,省电影放映一队在队长李杏恒带领下,第一次来屏在当时的县城(长桥)及双溪、甘棠等地放映《大西南凯歌》。1952年5月,省电影第五、第六两队同时来屏,除城关外,还有当时各区公所所在地,每个放映点二天二场,放映《钢铁战士》、《普天同庆》、《保家卫国》等故事片和纪录片,队长张昌华、翁爱吾。1953年5月左右,省电影13队来屏,放映《白毛女》等影片,放映点除县城、区公所所在地外,还有人口较集中的大村,队长薛承介。1954年1月18日至2月16日,7月17日至7月27日,10月20日至12月1日,省电影13队先后三次来屏放映83天,30个点,62场(其中免费3场,包场4场),观众计49645人次,影票收入24499600元(折现币为2449。96元),影片为《白毛女》、《金星英雄》、《伟大土地改革》、《智取华山》、《拖拉机手》、《鞍钢在建设中》等六部,队长薜承介。
  (二)建立县电影队时期。1955年9月,县建立第一个电影放映队,编为第56小队,担负着全县的放映任务,结束了我县无电影队的漫长历史。56小队第一任队长潘光近,队员苏享浦、李培生。筹建过程中,享浦同志做了大量工作。1955年8月,他刚从省第五期电影放映干部训练班结业,分配回屏南工作。56小队用的16毫米捷克09型放映机及110型发动发电机是他从省里运回来的。经过短期的准备,于9月份开始工作,第一场电影在长桥桥头操场上放映《抗美援朝第二集》。
  1956年潘、李调离屏南,苏享浦任56小队长,张德艾为队员。据张德艾同志回忆,当时电影队巡迴路线是由县政府下文定的,每月巡迴一次。其基本路线是:城关、沶头、棠口、双溪、岭下、富竹、路下、柏源新乡、长桥、甘棠、照岭、忠洋、北墘、康里、寿山,然后从双溪或棠口回县城,特殊情况作临时调整。在大村放电影时,周围小村山厂的农民点燃火把从几里或十几里外赶来看。另据苏享浦同志回忆,当时电影队下乡每月大约20夭左右,月初下乡,月底回城关结帐。这时农村也是买票入场,大人五分,小孩三分,个别地方也有免费和包场的。1962年县林业局电影队并入县队,1965年1月又新增一个队,共为三个队,具体分工是:第一队负责代溪、熙岭、甘棠,第二队负责长桥、路下、屏城,第三队负责棠口、双溪、岭下、寿山等各乡镇放映任务。七十年代初,全县16毫米队增加到五个队,为国有电影队的高峰期。
  (三)建立电影院时期。1958年4月3日,省文化局通知,凡尚无电影院的县,在1958年内要利用现有礼堂、剧场,全部建立固定或半固定的35毫米放映单位。我县属无影院县,县文教科决定调苏享浦同志参加省第一期35毫米放映技术讲习班。5月26日到福州学习,6月26日结束返屏,并带回一套长江5303型35毫米提包机。由于该机须二人操作,所以省文化局从古田县借调徐际时同志来屏协助工作。经几天紧张的准备,并以花亭剧场为影院,于1958年7月1日开始放映电影。35毫米放映机声光质量比16毫米机好,不要停机换片,观众也从站着看到坐着看,影片三天一换,内容丰富多彩,片租每场固定25元,票价每人每场0.12元,那时城关干群普遍反映良好。1971年秋,电影院从花亭搬到现在的影剧院。1972年县电影院首次使用座机,座机为新曙光35毫米放映机,光源用炭棒。这年首次放映了宽银幕电影《卖花姑娘》。
  (四)乡村建立电影队时期。1976年5月,县电影工作站在长桥乡举办第一期8.75毫米电影放映训练班,学员14人,首批组建七个队,其中屏城、熙岭二个为乡队,新乡、玉洋、康里、际下、沶头等五个为村队。随后,1980年12月长桥、1983年5月双溪、1985年5月棠口、1991年甘棠等四个乡镇,建立35毫米乡村电影院。到1984年底,全县乡级35毫米放映单位4个,16毫米21个,8.75毫米25个,共计50个放映单位。随着乡村电影队、院的建立,县16毫米放映队从77年开始逐步撤回,到79年底基本撤完。
  (五)建设县专业电影院时期。1978年当获悉省电影公司准备分批拨款建县专业电影院时,笔者和钱本江、张宝健二位站长前后七次赴榕,向省文化厅、省电影公司、省财政厅事业处领导要求立项,陈述:县农场有10多亩水田,地处城关中心,县府同意征用建电影院。如果省厅现在不立项,土地若被别的单位先征用,到那时有再多的钱,也无法找到这样的地点了。由于我们的理由充分,有紧迫感,省电影公司终于同意立项。1982年初,省计委下文同意省文化主管部门自筹资金8万元,建设屏南专业电影院。其实这次下文一分钱也没有,只是立项,为我们征用土地、着手设计铺平道路,我们立即请当时的基建局池颂光副局长设计,1983年初,省电影公司拨款36万元建专业影院。县委对这项工作很重视,成立建院指挥部,由李家团副县长任总指挥,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经过一年的奋斗,于1984年10月建成投产。专业电影院用最新式3000瓦氙灯,5505型座机,放映宽银幕立体电影,标志着屏南电影院在基础设施和技术质量方面,已达到城市影院水平。这年,把原来的电影院改为屏南影剧院。从此,屏南城关有二家电影院。1985年县影剧院也改用5505型4000瓦座机。
  (二)
  电影放映队流动性大,工作艰苦.建队初期很长一段时间,单位没有宿舍,下乡回来三个人同睡在文化馆的一个房间,吃饭要到县委机关食堂。在艰难的工作、生活条件下,他们坚持上山下乡为农民放映电影。五、六十年代,交通不便,从富竹移点到路下,要走五十多华里路。同样,从康里到寿山,从寿山到双溪,从熙岭到忠洋,都要走四十多华里,这些路程高山峻岭,羊肠小道,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水,实在辛苦,可他们一到放映点,稍事休息,就着手准备晚上的放映工作,要是一晚放二部片,经常要工作到十一、二点才能休息。而我们的电影工作者,自觉克服困难,用自己的双脚,踏遍全屏的山山水水,把银幕挂到大村小厂,边远村落,让农民都能看到电影。
  在农村放电影,同时要做党的宣传工作。电影队每到一个点,要先了解当地的中心工作和生产进度、好人好事等情况,给合党的中心任务,写成幻灯片,在映前和换片时进行宣传,让农民既看电影,又接受教育。解放初期,许多农民听不懂普通话,放映员在映前用幻灯或口头作影片简介,映间又用本地话插话解说,帮助农民看懂电影。1966年电影工作者掀起学雷锋热潮,各放映队都买一套理发工具,下乡义务为军烈属、五保户、困难户义务理发,访贫问苦做好事。
  随着电影放映事业发展的需要,1958年成立屏南县电影流动管理工作站,采取站、队合一办法,统一经营管理全县电影日常事务。1970年10月,改为县电影工作站,1981年又改为县电影公司,负责全县的电影发行、放映、设备维修与器材供应及人员培训等业务工作。公司编制23人(包括电影院),原公司设在旧影院,1988年省拨款15万元,在新影院背后建一座700平方米二层平房,1989年搬新址办公。1985年建二座五层单元化职工宿舍楼,20套房间,基本上解决职工住宿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我县电影放映事业发展很快。到1988年底,全县有35毫米院6个,16毫米放映队63个,8.75毫米队20个,共88个放映单位。
  多年来,广大电影工作者积极工作,任劳任怨,勇于革新,艰苦创业。因此,公司和影院到88年底,前后十次受到省、地党政领导机关和文化业务部门的表彰和鼓励,其中县电影院85年被评省文明单位,有17位电影工作者和公司领导获得地区行署和省地文化业务主管部门授予先进工作者的光荣称号。
  写这篇概述过程中,得到薛承介、苏享浦、张德艾同志和县电影公司领导的支持,提供大量的珍贵资料,在此谨向他们致谢。

知识出处

屏南文史资料

《屏南文史资料》

出版者:闽东日报社

本书收入“屏南县政协初期工作的回顾”、“全国政协委员莅屏扶贫工作”、“抗日时期的屏南”、“中国夏香菇之乡”等34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张伟观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