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屏南县水利灌溉变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屏南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850
颗粒名称: 五、屏南县水利灌溉变化
分类号: F127.57
页数: 2
页码: 17-18
摘要: 建国前千余年,全县共有引水工程2013处,有效灌溉面积5.31万亩,没有蓄水工程,而引水工程仅是依山挖渠,过河采用毛竹管或木枧,一根接一根引水灌溉,每年必修,因此稻田经常受旱。建国后,党和政府贯彻“民办公助”的方针和“谁建,谁管,谁受益”的原则。1958年熙岭开始兴建“三八”水库,以后陆续建了一些,到1990年全县建成小型水库39座。总库容量1365.32万立方米,蓄水较多的有梅溪、新桥,下路林等三座小(一)型水库。解放后政府贷款帮助农民修复加固和扩大原有水利设施,到1990年底全县己建成引水工程3146处,有效灌溉面积11,287万亩,其中灌溉在千亩以上有代溪、龙潭头、亭头港,三门港等四处引水工程。
关键词: 水利 灌溉 变化

内容

建国前千余年,全县共有引水工程2013处,有效灌溉面积5.31万亩,没有蓄水工程,而引水工程仅是依山挖渠,过河采用毛竹管或木枧,一根接一根引水灌溉,每年必修,因此稻田经常受旱。建国后,党和政府贯彻“民办公助”的方针和“谁建,谁管,谁受益”的原则。1958年熙岭开始兴建“三八”水库,以后陆续建了一些,到1990年全县建成小型水库39座。总库容量1365.32万立方米,蓄水较多的有梅溪、新桥,下路林等三座小(一)型水库。
  解放后政府贷款帮助农民修复加固和扩大原有水利设施,到1990年底全县己建成引水工程3146处,有效灌溉面积11,287万亩,其中灌溉在千亩以上有代溪、龙潭头、亭头港,三门港等四处引水工程。并建了电站,解决照明和农副产品加工用电。

知识出处

屏南文史资料

《屏南文史资料》

出版者:闽东日报社

本书收入“屏南县政协初期工作的回顾”、“全国政协委员莅屏扶贫工作”、“抗日时期的屏南”、“中国夏香菇之乡”等34篇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