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我县农业十大变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屏南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845
颗粒名称: 建国以来我县农业十大变化
分类号: F127.57
页数: 4
页码: 16-19
摘要: 建国以来我县农业生产无论从增产幅度,耕作制度,生产措施、技术改革等,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主要是农业上不断深化改革的结果。建国四十多年来我县农业有十大变化。建国前,土地长期属于封建所有制,耕地大部分个人占有,其余是祭田(族田)、庙田、少量学校田(灯油田)。1951年土改后,虽大部分耕地分给农民,但还未改变私有性质。1949年全县粮食总产量19717吨。我县解放初期,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其次是甘薯,第三是大豆,第四是小麦、大麦,还有少量的粟、玉米等,1983年后大种杂交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原有的小麦、大麦、粟、玉米,因单产低,成本高,农民就不种了。
关键词: 农业 变化 屏南

内容

建国以来我县农业生产(主要是粮食生产)无论从增产幅度,耕作制度,生产措施、技术改革等,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主要是农业上不断深化改革的结果。建国四十多年来我县农业有十大变化。
  一、土地关系变化
  建国前,土地长期属于封建所有制,耕地大部分个人占有(主要是地主和中农),其余是祭田(族田)、庙田、少量学校田(灯油田)。1951年土改后,虽大部分耕地分给农民,但还未改变私有性质。1955年后办高级合作社,1958年办人民公社,耕地转为集体所有。1981年耕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耕地所有权仍属集体,使用权属于耕种者个人,集体所有性质没有变,分户承包只有管理方法的改变。
  二、耕地面积变化。
  民国34年(1945年),《屏南概况》记载:地粮面积总计319664.81亩,其中水田面积282840.76亩。1949年耕地面积246797亩。土改后农民大力开荒,1956年耕地面积为253217亩。1959年至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耕地荒芜了部分,1961年耕地216478亩。以后由于农民建房,修公路,建电站、建工厂等,大量占用耕地,到1990年底全县只有耕地200058亩,比1949年减少46729亩,占耕地总面积20%。
  三、粮食产量变化。
  1949年全县粮食总产量19717吨。土改后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1958年粮食总产29646.2吨。1959年后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粮食紧张,农民积极性受挫折。1961年粮食产量26095.85吨。1970年后大力推广矮秆良种,1981年粮食产量59781.5吨。1983年后全面推广杂交水稻,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到1990年粮食总产达64940吨。比1949年增产三倍多。
  四、耕作制度变化。
  我县解放初期,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其次是甘薯,第三是大豆(主要是田埂豆),第四是小麦、大麦,还有少量的粟、玉米等,1983年后大种杂交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原有的小麦、大麦、粟、玉米,因单产低,成本高,农民就不种了。
  水稻历来都是单季,1970年至1975年大种双季稻,最多的1971年全县达47112亩,由于我县海拔高,寒冷早,二季产量低,双季成本高,有的产量比不上单季,1976年后逐年减少,到1980年基本不种双季稻了。甘薯在五十和六十年代,有三分之一的产量在水田拷干种植,七十年代后种矮秆水稻产量高,水田不种甘薯了。八十年代后期,杂交水稻大增产,农民吃米饭有余。甘薯也只在山园小面积种了。
  五、水利灌溉变化。
  建国前千余年,全县共有引水工程2013处,有效灌溉面积5.31万亩,没有蓄水工程,而引水工程仅是依山挖渠,过河采用毛竹管或木枧,一根接一根引水灌溉,每年必修,因此稻田经常受旱。建国后,党和政府贯彻“民办公助”的方针和“谁建,谁管,谁受益”的原则。1958年熙岭开始兴建“三八”水库,以后陆续建了一些,到1990年全县建成小型水库39座。总库容量1365.32万立方米,蓄水较多的有梅溪、新桥,下路林等三座小(一)型水库。
  解放后政府贷款帮助农民修复加固和扩大原有水利设施,到1990年底全县己建成引水工程3146处,有效灌溉面积11,287万亩,其中灌溉在千亩以上有代溪、龙潭头、亭头港,三门港等四处引水工程。并建了电站,解决照明和农副产品加工用电。
  六、耕地平整变化。
  1972年至1977年,全县开展平整土地运动。1972年搞试点,1975年至1977年大规模开展,这三年冬季全县有70%以上劳力投入平整土地,据统计共平整耕地18200亩,平整面积较大的有甘棠洋、岭下洋、梨洋、双溪洋、玉洋、长桥洋、路下洋、长坋洋、管洋等。平整耕地主要内容是:一、小丘并大丘;二、改弯曲小溪河道变良田;三、冷、烂、锈、涂田开沟排地下水;四、山边开防洪沟,河边筑防洪堤,防涝排涝;五、搬小山,填小河,造良田。经过平整的土地便于机耕,加厚了耕作层,扩大了耕地面积。但平整中有的没有因地制宜,熟土翻下,生土翻上,造成产量不高,平整中还有队与队之间平调劳力等现象,近十几年来在村边平整的耕地,有不少被农民建房占用。
  七、水稻品种变化
  我县水稻品种繁多,清朝光绪34年《屏南县志》记载:有清流早、华仙早等11个品种,到建国后五十年代有大红早、南平红等18个品种,1966年至70年代逐步推广耐肥抗倒伏的矮秆品种,种植面积较大的有农垦58,二广密等21个品种,70年代初大种双季稻,其品种有珍红97,奎陆矮等8个品种。
  1976年引进杂交水稻四优二号,栽培取得成功。到1994年有四优二号,汕优二号等12个品种。到1985年后基本实现杂交良种化。每年都要更换品种。为了推广杂交水稻,1975年抽调干部职工6人,到海南岛进行杂交制种,1976年又组织42人到漳州繁殖和制种407亩,收杂交种子11200公斤。1977年和1978年本县有十个公社制种1430亩,收种子48840公斤。杂交稻就在全县逐步推广。几十年来水稻品种发展过程是:高秆变矮秆,矮秆变杂交。
  八、肥料使用变化。
  五十年代农作物主要使用农家肥,有人粪尿、畜禽肥,还有采苦椎叶、法竹叶和种紫云英作基肥。同时每年到外县外省打屎坯,作插秧捻头肥。1960年前后在长坋、九洋等地挖泥炭土作颗粒肥料。
  解放初期,也有用少量化肥。1953年全县只用化肥98吨,60年代后期逐步推广矮秆品种,用化肥量增多,1968年用1473吨,1981年增到16281吨。以后提倡科学用肥,合理用肥,用量有所减少。1989年用15,437吨。1990年13,390吨。1991年13,245吨。
  九、使用农药变化。
  解放前农民用砒霜毒田鼠、地下害虫,用断肠草治菜青虫,用草木灰治蚜虫,用桐油治水稻浮尘子、稻飞虱。1953年开始使用“666”和“滴滴涕”等农药,当年全县只用0.10吨,以后逐年增加,1965年用12吨,1966年后推广矮秆品种,用农药大量增加,1971年用204吨,1977年达231吨,八十年代后推广杂交水稻、用农药量增加,还有四季种蔬菜,种食用菌都有使用农药,1983年达766吨,1991年270吨。
  十、使用农膜变化。
  一九六〇年前我县没有农膜,一九六二年少量用于地瓜育苗,七十年代初大量用于双季早稻育秧和蒸气搭棚育秧。八十年代后用于单季稻育秧和香菇筒和搭棚等。据农业部门统计,1971年用农膜54吨。随后杂交水稻大量采用水秧,农膜用量也有所减少,到1988年只用51吨。

知识出处

屏南文史资料

《屏南文史资料》

出版者:闽东日报社

本书收入“屏南县政协初期工作的回顾”、“全国政协委员莅屏扶贫工作”、“抗日时期的屏南”、“中国夏香菇之乡”等34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魏维德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