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夏香菇之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屏南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844
颗粒名称: 中国夏香菇之乡
分类号: F127.57
页数: 5
页码: 11-15
摘要: 屏南地处福建省东北部,全县平均海拔800多米,属中亚热带季温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各地年平均气温13—18℃,年降雨量1800毫米,独特的气候和丰富的林业资源,为香菇生产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屏南县香菇的人工栽培,有史可考的至今有二百多年历史。是我县香菇生产的原木生产阶段,规模小、产量少、效益差。七十年代末,上海农科院研究成功了木屑压块栽培香菇技术,并较大面积推广应用。在这一阶段,有关部门为全县农民的脱贫致富,为香菇生产发展,做了大量工作。目前,香菇生产己成为屏南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科技人员研究成功香菇反季节栽培技术后,采取多种培训形式,迅速地把技术推广到全县各乡、村。
关键词: 香菇 人工栽培 屏南

内容

屏南地处福建省东北部,全县平均海拔800多米,属中亚热带季温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各地年平均气温13—18℃,年降雨量1800毫米,独特的气候和丰富的林业资源,为香菇生产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屏南县香菇的人工栽培,有史可考的至今有二百多年历史。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八十年代中期的技术变革,大力推广了袋料栽培香菇新技术后,香菇生产才发生了巨大变化,不论你走到哪个村落,片片的菇棚,比比皆是。1994年是屏南县香菇生产最多的一年,栽培7000多万袋,产量2783吨,产值8349万元,其中出口到日本、新加坡、美国、法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鲜香菇达7128吨,香菇发展规模之大,受世人瞩目,1995年4月在“首届中国特产之乡命名暨宣传活动”中被命名为“中国夏香菇之乡”。屏南香菇人工栽培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原木生产阶段〔1740年(可能更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屏南人工原木栽培香菇源于何时?屏南县最早有记载香菇人工栽培的是屏南最早的一本县志,即清乾隆伍年(1740年)由知县沈钟总辑的《屏南县志》第七卷,“香菇,俱系浙江庆元人租山而种”。由于当时种香菇乃皇封的专利,加上庆元菇民在种菇中使用特殊的“菇山话”,因此,我县农民对种菇技术学之甚少,以致到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60年代初期,制菇术仍掌握在龙、庆、景菇民的手中。
  六、七十年代,虽然香菇栽培技术有着重大变革,历经800余年的“砍花法”逐步向纯菌种播种技术转化,但由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香菇生产仍徘徊不前,屏南每年产量仅数担而已,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是我县香菇生产的原木生产阶段,规模小、产量少、效益差。
  第二阶段:木屑袋料大田栽培阶段(八十年代初到1988年)。
  七十年代末,上海农科院研究成功了木屑压块栽培香菇技术,并较大面积推广应用。我县菇农张德庆等于1981—1983年期间,较为成功地进行了香菇压块栽培的尝试,但由于许多技术生产上还有待改进,故未推广,而在同一时期,邻县古田大甲的菇农彭兆旺采用木屑袋栽香菇技术,该技术采用纯菌丝菌种,每年八、九月份制袋,十一月至翌年四月长菇,具有生产周短期(一般10个月可完成一个生产周期,而原木需3—6年才完成一个生产周期),产量高,经济效益好,栽培不受场地限制,技术易于掌握等特点,所以易被农民接受。
  一九八五年,县委、县府把发展袋栽香菇生产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民脱贫致富的龙头项目,县长亲自带队多次前往古田县大甲乡参观学习袋栽香菇技术。一九八六年在代溪、棠口、长桥等乡镇推广600万袋,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一九八七年,全县大面积推广达4000多万袋,这一年发展规模是空前的,但教训也是深刻的,这一年中,有三分之一的农民亏本,三分之一保本,三分之一略有盈利,究其原因有三,一是技术跟不上,菇农盲目生产,制袋污染率高达30%以上;二是菌种生产混乱,劣质菌种坑农时有发生;三是,销售渠道不畅,1987年由于各地竞相发展,香菇大量积压,菇价下跌,菇农效益差。由于这些原因使1988年我县香菇生产量下降到850万袋。
  在这一阶段,有关部门为全县农民的脱贫致富,为香菇生产发展,做了大量工作。首先,科委、科协、农业局、县人武部等积极为菇农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班,普及种菇知识。尤其是科委科技实验站,自1984年组建以来,就致力于食用菌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为菇农提供大量的优质菌种,培养了大批食用菌生产技术人才。其次,金融部门、县扶贫办、老区办、脱贫办给予大量资金扶持。
  第三阶段:大面积推广反季节栽培香菇阶段(1988年至今)
  一九八八年省农科院来我县挂职的科技副县长洪健尔副研究员带领食用菌办技术人员,针对八七年食用菌生产情况,研究分析了我县地理气候条件,以及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展香菇反季节栽培技术的研究。参加本课题组的有洪健尔、吴忠周、包素勤、韩云东等四位同志,经过三年努力,一九九0年该研究项目通过省级签定,并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香菇反季节栽培技术”,即:改变八、九月份制袋,11月至翌年4月出菇,为11月至翌年4月制袋,5—11月出菇的栽培技术,具有制袋污染率低,出口商品率高,充分利用冬闲劳力,产品人无我有,货俏价扬等特点。该技术的研究成功,突破香菇夏季栽培技术,填补了我国夏季无鲜香菇的空白,使我县香菇做到春、夏、秋、冬四季周年供应市场,形成人无我有格局,极大促进我县香菇生产、鲜菇销售的发展。一九八九年至今的香菇生产、鲜菇销售情况详见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反季节栽培技术推广应用,香菇栽培量呈直线上升,93—94年度成为全国十三个食用菌产值超亿元县市之一,成为全国最大的夏香菇生产、出口基地,在一九九五年“首届中国特产之乡命名暨宣传活动”中被命名为“中国夏香菇之乡”。
  目前,香菇生产己成为屏南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形成了产、供、销网络,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有80%农村劳力从事香菇生产。全县拥有300个原材料加工厂,60个辅料供应点,5个科研机构,100个经考核的菌种站等产前服务队伍;有以县食用菌办、县科委实验站为核心,乡镇农技站为骨干,菌种站技术员、农村专业户为基础的产中技术服务队伍,拥有1万多在国际、国内各大省(区)开展业务的营销人员,有香菇脱水厂1000多个,有大小香菇保鲜厂76家,冷藏车49辆,有与香菇保鲜相配套的泡沫箱厂、纸箱厂5家等产后加工、销售体系。香菇生产为菇农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为我县财政增收和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重大贡献,1994年为县财政提供税收730万元,占县财政收入的32%。农民人均收入93年860元,其中靠香菇增收300元;94年纯收入1316元,香菇超过400元,农民都说他们“吃饭靠种田,用钱靠做菇”。种香菇是他们“点木成金”的致富路。
  这一阶段,我县香菇生产从盲目模仿到根据县情有的放矢、有序地发展;销售改变了第二阶段的“屏南做基地、古田做生意、广东赚外币”为“屏南既做基地、又做生意、还赚外币”。生产、销售的巨大变化,使香菇生产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
  为了推动香菇生产的发展,我县于1989年成立了县食用菌办公室,请科技副县长洪健尔(省农科院食用菌专家、副研究员)主管此项工作,并聘请三明真菌研究所所长黄年来为技术顾问。在科技人员研究成功香菇反季节栽培技术后,采取多种培训形式,迅速地把技术推广到全县各乡、村。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夏季香菇烂筒的研究”及“夏季高温型香菇优良筒株选育”、“花菇栽培技术”等项目的研究,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产、供、销的优惠政策,从而使我县的香菇生产迅猛的发展,产品销往全国,走出国门。总之,领导重视,部门配合,技术领先,锐意进取,我县走香菇生产致富的道路将会越走越宽,夏菇之乡的屏南县必将更加繁荣!

知识出处

屏南文史资料

《屏南文史资料》

出版者:闽东日报社

本书收入“屏南县政协初期工作的回顾”、“全国政协委员莅屏扶贫工作”、“抗日时期的屏南”、“中国夏香菇之乡”等34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张维瑞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