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初期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的屏南初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屏南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843
颗粒名称: 抗战初期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的屏南初中
其他题名: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而作
分类号: K265
页数: 4
页码: 8-11
摘要: 时光倏忽,斗转星移,每当忆起半个世纪前在屏南初中就读的那段日子里,正值抗日初期,祖国大地烽火漫天,血腥遍野,中华民族进行着生死大搏斗的年代中,屏南这所百余人的山区中学,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充满着浓厚的抗日激情,成为全县开展抗日宣传和救亡活动的前导和主角。如今,那一幕幕往事,绝不会因时光的流逝而淡忘。特别随着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的届临,那难以忘怀的印记又重现脑际。当“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全校师生无不义愤填膺。在日常校政中加强对学生宣传抗日意识,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教育。其时,屏南初中堪称是屏南的最高学府,集中地代表了全县最具威望的知识阶层。
关键词: 抗战时期 爱国主义 屏南

内容

时光倏忽,斗转星移,每当忆起半个世纪前在屏南初中(即今屏南二中)就读的那段日子里,正值抗日初期,祖国大地烽火漫天,血腥遍野,中华民族进行着生死大搏斗的年代中,屏南这所百余人的山区中学,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充满着浓厚的抗日激情,成为全县开展抗日宣传和救亡活动的前导和主角。如今,那一幕幕往事,绝不会因时光的流逝而淡忘。特别随着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的届临,那难以忘怀的印记又重现脑际。
  一、全校充满着极浓厚的抗日气氛。当“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全校师生无不义愤填膺。首先,学校领导们的实际行动,更加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忱。如创校老师陆品珪(兼教务)以其擅长美术即公开义卖国画,作为响应捐献抗日飞机之用;另一创校老师宋焕枢素长口才,便于夜晚在屏南南街头登凳一呼,即席演讲,进行抗日鼓动;校长徐式圭精通文史,便于《星闽日报》以史为鉴,陆续发表针砭时弊和抗日文章,唤醒同胞一致对外。在日常校政中加强对学生宣传抗日意识,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教育。校内每周在例行的“总理纪念周会”除阐述“四维”、“八德”之外,必结合讲解抗战形势和时事内容;还经常于周六晚上举办演讲会、辩论会宣传抗日必胜道理。对学生日常生活制度,坚持做到晨起早操(集队跑遍城内主街道,沿途唱歌、呼喊抗日口号,时称“晨呼队”),晚寝有集合,早上升国旗,傍晚降旗。每当前线紧张或发生重大战役之际,都利用晚会,由生管张宗炳或张广辂作简短形势讲话。当时在校外围墙上那“万众一心,撕破太阳旗”、和“千夫怒斥汉奸汪精卫”的巨幅漫画,赫然在目,以及有我无敌,有敌无我,抗战必胜!”和“坚持抗战到底,最后胜利必属于我!”的大型墙字标语,一直鼓舞人心,形成校内外极浓烈的同仇敌忾抗日气氛。
  二、学校成为全县开展抗日宣传和活动的先导和主角。其时,屏南初中堪称是屏南的最高学府,集中地代表了全县最具威望的知识阶层。每逢社会上重大活动必以学校为先锋充当主角。如在营门街戏台召开首次慰劳抗敌负伤战士蒋孔绪回籍大会;对推行“新生活运动”而举行游行和义演“禁烟歌剧”(歌词系徐式圭所作);由宋焕枢担任导演,由学生担任主角的剧团,公演“岳飞精忠报国”为内容的爱国话剧,都给社会留下深刻影响。
  1939年秋,为响应省军管区下达的“全县壮丁集中长桥乡接受大检阅以应抗日斗争之需要”的命令后,学校以“童子军”编制,组织全校学生,每人自背行装干粮,从双溪出发步行百余里至长桥的两天长途行军。在检阅大会上表演叠罗汉、打旗语、木棒救护等项目,使全校学生经受一次长途跋涉行军的战地教育,在往返近一周的锻炼中,都无掉队和叫苦者。当然,学生们面对整个民族生死存亡搏斗之秋,人人自甘吃苦,深怀“愤雪国仇”之抱负。
  三、学校成为进步校友开展各项活动的中心。其时,学校已有十年的办学历程,一大批分布省内外的校友们,每当假期回屏时,都以母校为依托,交流各地情况,互相促进,配合学校开展各项宣传活动。如战事初起时,群众对前线形势极为关注,而当时消息之唯一来源,只靠“保安11电台”(台址设在宋焕枢家中)由宋延焕任台长,为便于大众早知前方战况,校友们轮流抄摘重大消息,写成“新闻简报”张贴南街头。首届毕业生薛贻源,北大地质系毕业,时为九三学社成员,平津沦陷后,正参加战地服务团,一回到屏南就组织学生在城隍庙义演抗日话剧,教唱《义勇军进行曲》、《流亡三部曲》等抗战歌曲;省音专校友周冬生(即周鉴冰)回乡时,即指导义演《锄头舞》等歌剧,并向学校赠送大批进步书刊、主办《校友通讯》。其他大批省专学校,都满怀爱国热忱,回屏后或组织夜校(学校原先在马祖庙也开办有“平民夜校”);或公演话剧教唱抗日歌曲;或宣传抵制、烧毁日货等系列活动,异常活跃,使小小山城充满激越的抗敌救亡气氛。
  四、1938年中秋节来临之前,县抗敌后援会(其负责人张广辂为学校兼职教员)利用大众过节之大好时机,大量印制“卧薪尝胆,誓雪国耻”的板刻宣传画,分发城内各家糕饼店,附贴于月饼上,使全县家家户户在过中秋佳节时,不忘国难当头,须效越王勾践誓雪国仇之心,堪称是一次出色的宣传。
  更值得一提的,是1938年春节前后,新四军六团北上抗日,路经屏南在棠口、双溪休整20多天中开展了一系列的抗日宣传和活动,对全校师生以莫大鼓舞,其中就有屏中学生张修科、宋延信、宋江佑、张伟棉等参加“双溪青年修养会”、“三支队战地服务团抗日后援队”等进步组织并向社会开展过宣传工作。

知识出处

屏南文史资料

《屏南文史资料》

出版者:闽东日报社

本书收入“屏南县政协初期工作的回顾”、“全国政协委员莅屏扶贫工作”、“抗日时期的屏南”、“中国夏香菇之乡”等34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陆康德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