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南清代节孝坊风行的观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屏南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831
颗粒名称: 屏南清代节孝坊风行的观感
分类号: K928.71
页数: 3
页码: 103-105
摘要: 建国前、当我们寻亲访友步入县内百来户的村庄时,仅就笔者早岁目睹的石牌坊有“人们的看法认为这是封建传统制度遗留下的一种产物,考证石牌坊在我国封建王朝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参看《屏南县志》的民国志记载清代屏南各村节孝牌坊数字经采访记载有39座(不完全统计数字),在当时情况下村中高龄的父老们曾悄悄地私语:按旌表节妇建坊制度原非清初统治者的初衷。试看《清代野史大观》(民国版)一书中有太后下嫁摄政王的一段记载:身居九五至尊的顺治皇帝谕旨群臣晋宫申贺一节。昔顺治帝的先世努尔哈赤曾在沈阳奠都。
关键词: 屏南县 清代 节孝坊

内容

建国前、当我们寻亲访友步入县内百来户的村庄时,在村外叉路口或巷中醒目的隙地,常有巍然屹立的石牌坊,映入眼帘中,仅就笔者早岁目睹的石牌坊有“孝子”、“百岁”、“节孝”三种。其中以节孝坊占着最大的比例,而孝子与百岁坊寥寥无几。自从帝制推翻,王朝没落之后,人们的看法认为这是封建传统制度遗留下的一种产物,目前还可以算是乡土历史文物中的一个类型代表而已。
  考证石牌坊在我国封建王朝中具有悠久的历史,而在我们的山区——屏南,其风行于农村中,还是在清乾隆建县以还,以嘉庆、道光、咸丰、光绪间为尤盛。参看《屏南县志》的民国志记载清代屏南各村节孝牌坊数字经采访记载有39座(不完全统计数字),按村落分布。双溪(旧城)9座,棠口2座,沶头10座,古下5座,北村2座,樟岭2座,张地2座,岑洋1座,前塘1座,熙岭1座,半圳1座,芬院1座,罗沙洋1座,后龙1座。依照建造的时间分列:乾隆朝代4座,嘉庆14座,道光9座,咸丰4座,光绪8座。
  至“文革”时期,由于横扫通令一下,石牌坊随即遭到红卫兵的拆毁,其中沶头村的10座石牌坊也在拆毁之列。在当时情况下村中高龄的父老们曾悄悄地私语:往昔一个牌坊的建成,前人竟至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甚至有的先辈曾因此倾家荡产,而今毁之一旦,他们感到无限惋惜。
  按旌表节妇建坊制度原非清初统治者的初衷。试看《清代野史大观》(民国版)一书中有太后下嫁摄政王的一段记载:皇太极的遗孀额尔卜济氏(顺治帝母后)与皇叔多尔衮结成伴侣,吉期将至,身居九五至尊的顺治皇帝谕旨群臣晋宫申贺一节。这算是爱新觉罗氏开国初期的一大盛典,朝野上下曾经轰动一时。诚然,这种资料虽非出于正史记载,但上溯尚有其例,昔顺治帝的先世努尔哈赤曾在沈阳奠都,初称“后金”,迨皇太极嗣位的后期改国号为“清”。其在关外称帝已历二世,典章制度,规模粗具。及其一统中华后尚有“太后下嫁摄政王的韵事发生,是旌表孀妇守节建坊,其非清廷传统制度,昭然若揭了。而使人置疑的是清帝入主神州后何以反而沿袭明制並更进一步宣扬旌表节孝建坊呢?蠡测以为其与“怀柔政策”有分不开的因素存在。众所共知清代自顺、康、雍、乾四世以来对待汉人一贯以高压与怀柔政策相互並行。他们与历代统治者一样的运用专制手段来统治人民;不但中央军政大权悉归满人掌握,甚至各省督、抚、州、府长官也安排心腹充任,借以层层牵制汉人的政治活动及镇压明末遗臣和宗室后裔的复辟。屡兴文字狱冀图消除知识分子民族意识的萌发。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怀柔政策的作用,加紧笼络士大夫阶层、崇教化、重文治,灌输“忠君报主”思想褒扬“孝子”、“缙绅”。其影响所及广泛渗透至民间。象我县农村中的富户与小康之家的石刻门联,常有“皇恩深雨露,帝德大乾坤”;和“圣恩天广大,文治日精华”等崇君颂德联句出现,虽经改朝换代,古迹犹存可供引证。其对于妇女界宣传教育仍遵循历代王朝故辙“三从四德”的旧礼教,並加以弘扬光大,尤其重视孀妇守节制度,故我县嘉、道、咸以来节孝坊的风行应运而起。
  在旧社会中旌表节孝建坊观念,往往易被人们错觉为荣誉感。时至今日全国人民长期通过社会主义教育,特别是法制教育后,恍然看透节孝坊这个制度是王朝统治者对于妇女思想领域的桎梏。其流毒造成失偶妇女们长期苦度寂寞生活,产生消极的人生观。抚今追昔,无限沧桑,管见肤浅有待高明匡正!

知识出处

屏南文史资料

《屏南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屏南县邮电今昔”、“屏南县的坝工建设”、“屏南丰富的矿产资源”、“双溪反击战”、“屏南县工商联”、“老鼠仓杉木纠纷案始末”、“中医师陈大澜”等25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奉瑄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