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紫垣事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屏南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826
颗粒名称: 张紫垣事略
分类号: K827
页数: 1
页码: 99
摘要: 民国3年(1914年)毕业于私立福建法政学校,曾任屏南县甘棠小校长,县党部监察委员,县临时参议会副议长等职。他热心教育事业,民国17年(1928年)他与甘棠村热心教育人士张九歌、张同铭等发起创办甘棠小学,被委派为校长。学校创办伊始经费困难,校舍因陋就简以张永球公创办的村塾平房,然后在学校左边修建木结构楼房一座作为教室,建校期间他既抓建设又要讲课,教员先是聘请张九歌、张树堃,尔后随着学生数的增加先后增聘张仁寿、张居绅、吴一苏、张思明等任教。他带头不领工薪义务教学。
关键词: 张紫垣 屏南县 甘棠村

内容

张紫垣(1887—1961)字世奇号少英,屏南县甘棠村人,民国3年(1914年)毕业于私立福建法政学校,曾任屏南县甘棠小校长,第六区区长,县党部监察委员,县临时参议会副议长等职。
  他热心教育事业,义务办学,深受赞扬。民国17年(1928年)他与甘棠村热心教育人士张九歌、张同铭等发起创办甘棠小学,被委派为校长。学校创办伊始经费困难,校舍因陋就简以张永球公创办的村塾平房,略加修葺使用,然后在学校左边修建木结构楼房一座作为教室,建校期间他既抓建设又要讲课,真是忙得不亦乐乎!教员先是聘请张九歌、张树堃,尔后随着学生数的增加先后增聘张仁寿、张居绅、吴一苏、张思明等任教。经费不足,他带头不领工薪义务教学,在他的带动下,本村教员都表示愿意半义务任教只领一些补贴,由于校风好,教师团结,教学认真,邻近各村人民都有送子弟就学。甘棠小学毕业生升学屏南和古田初中的颇多,后来服务于社会各行业的也不少。由于他义务办学十一年,培育了不少人才,受到当地广大群众的好评。县长卢义声亲书“乐育英才”条幅以示褒扬。
  他为人正派、厚道、秉性耿直、严于律已,乡亲遇有疑难之事多愿请教他,他本着息事宁人的宗旨给予解释或调处而免涉讼,为群众所拥戴和称道。
  先生于1961年病逝,享年七十有四。

知识出处

屏南文史资料

《屏南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屏南县邮电今昔”、“屏南县的坝工建设”、“屏南丰富的矿产资源”、“双溪反击战”、“屏南县工商联”、“老鼠仓杉木纠纷案始末”、“中医师陈大澜”等25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吴一苏
责任者
张世澍
责任者
张紫垣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