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隶属古田时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屏南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812
颗粒名称: 一、隶属古田时期
分类号: K928.657
页数: 3
页码: 78-80
摘要: 现今屏南的黛溪乡、熙岭乡全部及甘棠乡、寿山乡的大部隶属古田县东路青田乡的移风里31至34都:其古道南向可通罗源至闽清等闽中地域,北向古田杉洋经井边、下洋水尾越过天湖山东麓进入屏境的周地、玉洋、北墘、银墙峰、泮地岭、过七里。入当时宁德县西北部19都,向北经降龙观寿兜(今寿山)、上下七房、到前洋、郑家山、过叉溪东进周墩境,进政和县东南部,上七房向西到双溪,接东西向古干道建瓯北部可通闽北。
关键词: 屏南县 古道 古田

内容

唐开元二十九年古田建县。古志载:“屏邑僻处古田之一隅,商贾所不到,又多崇山峻岭,大都皆羊肠鸟道”。这一千年中:
  (一)南北走向有二条主要通道:
  其一、靠东部,现今屏南的黛溪乡、熙岭乡全部及甘棠乡、寿山乡的大部隶属古田县东路青田乡的移风里31至34都。其古道南向可通罗源至闽清等闽中地域,北向古田杉洋经井边、下洋水尾越过天湖山东麓进入屏境的周地、玉洋、北墘、银墙峰、泮地岭、过七里“蛇岭”到康里,逾“九曲坡”经文淡岔和险峻的龙井桥、进白玉,跨“垄臂岭”向东出茗园,越门楼岔十五里陡峭险岭,入当时宁德县西北部19都,可通往福安、浙东;向北经降龙观寿兜(今寿山)、上下七房、到前洋、郑家山、过叉溪东进周墩境,可通寿宁、浙南。
  从郑山继北,经宜洋、下潭头,涉白水洋,进政和县东南部,可通浙西、赣东。上七房向西到双溪,接东西向古干道建瓯北部可通闽北。“移风里”的多数村庄,上古田县城古道,是从龙潭、墘头、跨黄必峰北侧进入古田的45都。
  此古道、当时乃军政要道,明《古田县图说》云:“往来于双溪、浙洋之间,夫马供亿,县稍苦之。”古志载:“杉洋宋元设巡检司,明设公馆,亦称“捕盗馆”后为“协防公署”以捕盗通判一员驻守其地,遂将捕馆移置省城,近因张廷希倡乱,复令专守其地”。“明万历17年,26都有贼张廷希弄兵,斋民吴希尧等投奔军门。道府会议下县于双溪地方,另立公馆,置教场,分一同知驻扎其地。”其二、中西部,当今屏南全境除“移风里”外,均属古田北路恩惠乡的横溪里和新俗里,即20——25都(21都仍属古田)和26——29都(30都仍属古田)。其施政主要通道跨长岭进入后,属屏邑的高溪、三保、半圳、上下牛山、过龙江登三十六坡、“披头岭,,经前院、际下、梨坪、跨土猫林岔、进溪坪、古下长坋、落棠口过“剑溪桥”、经龟溪(今贵溪明设铺递)、“长拦桥”、进双溪,过石牛岭经后峭、宜洋、潭头涉白水洋入政和(时为关隶镇,宋真宗时改关隶县)县境。因为受阻于白水洋溪洪,后改越“九岭”(亦称九壁岭),经文山禹溪(即今下村),过矮岭岔进关隶西。
  (二)东西走向有三条通道:
  其一、南侧,即宁德西北部经移风里的忠洋和康里二线汇熙岭(清设塘汛)、岭里(明嘉靖至万历年间开办的“游家银坑”官兵百名守之,即在此境)。重石(彩虹)、甘棠、过“横溪里”的前院、龙江(今长桥)、牛山、新厝洋、跨柏源溪、上“飞岭”、经岑洋、“鹫峰岭”(俗呼“台风不过七峰岭”)、下古属21都黄家寮、横坑、到建瓯的榧〓、玉山。
  其二、中北部,有条时称上下府,即闽东北干道西从建瓯的东游、忠溪、越鹫峰山入本县新里俗29都水分头,经锦厦(今岭下)、高安、进双溪、过牛牳石“三十六坡”、横板桥、进28都的洋中,经梅岭(今寿山梅溪)、石塔街(今亭下)、寿山、降龙、新墘、跨牛头岗、下峭岭至门楼岔再下陡坡至宁德莒州金钟渡,与霍童溪水运连接,向北通往浙东。
  其三、北端,还有一条穿过宫洞山脉与鹫峰山连接的东西古要道,西从现建瓯的南山村,翻越青岭(亦称晶峰岭)、经古邑29都2图的畲葛山口的10公里地界进入政和的杨源。

知识出处

屏南文史资料

《屏南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屏南县邮电今昔”、“屏南县的坝工建设”、“屏南丰富的矿产资源”、“双溪反击战”、“屏南县工商联”、“老鼠仓杉木纠纷案始末”、“中医师陈大澜”等25篇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