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屏古瓯游击支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屏南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788
颗粒名称: 回忆屏古瓯游击支队
分类号: K265
页数: 6
页码: 48-53
摘要: 回想当年在屏古瓯游击支队的生活和斗争,中共闽东地委领导陈邦兴、黄垂明、余三江等同志根据当时形势和战略的需要决定筹建屏古瓯游击支队,由于支队活动斗争范围是屏南的路下、长桥,要组织力量争取在解放大军来到之前,依靠地方武装部队解放几个县,首先要在屏古瓯边境地区组织贫农团。抗捐抗税和反霸斗争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建党扩军工作,支队活动的区域都是大山区,依靠贫农团立即着手筹粮、扩军和建党工作。主要是供应闽东北支队及宁德和省委的需要,为了壮大人民武装力量支队决定扩军。
关键词: 屏南县 屏古瓯 游击队

内容

在举国欢腾,庆祝中国共产党建立七十周年的日子里,我深切地怀念在解放战争中并肩作战的领导和战友们。回想当年在屏古瓯游击支队的生活和斗争,记忆犹新。今就其组建和斗争历程写出来,作为党七十诞辰的献礼。
  一、筹建屏古瓯游击支队
  1948年春,中共闽东地委领导陈邦兴、黄垂明、余三江等同志根据当时形势和战略的需要决定筹建屏古瓯游击支队。我由闽东北游击支队调到屏古瓯支队任组织委员,黄陆团任支书,郑松坡任宣传委员、黄陆团兼任支队长,屏古瓯游击支队宣告成立了。直接领导和指挥的是闽东地委主要负责人陈邦兴同志。由于支队活动斗争范围是屏南的路下、长桥,古田的平湖,建瓯的玉山、东峰、东游一带地区,所以命名:屏古瓯游击支队。
  二、接受任务
  支队建立后,省委指示的第一个任务是:随着全国解放形势的迅速发展,要组织力量争取在解放大军来到之前,依靠地方武装部队解放几个县。为了完成这个任务,首先要在屏古瓯边境地区组织贫农团,发动群众进行减租减息,抗捐抗税和反霸斗争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建党扩军工作。
  支队活动的区域都是大山区,从民国29年后,一直都有党的活动,群众基础好,到1949年9月,我们已控制了屏古瓯交界的全部地区。如建瓯的玉山,有一地区叫做“八歇林里”,森林茂密面积广阔,人们挑着担子经过此地,三里一歇(歇,方言:休息),经过八歇(休息八次),还在森林里,所以称为“八歇林里”。当地群众生活很苦,有的食盐都买不到。屏南、古田的情况也大致如此。“穷则思变”针对群众不满国民党统治的情绪,我们边宣传党的政策,边发动群众组织贫农团。在屏古瓯边区先后成立了十儿个贫农团。依靠贫农团立即着手筹粮、扩军和建党工作。
  筹集粮食,主要是供应闽东北支队及宁德和省委的需要,剩下的粮食由各地贫农团分发给贫苦农民解决生活和生产困难,这对当地的生产起到推动作用。
  为了壮大人民武装力量支队决定扩军。由于我们支队和贫农团替广大贫苦农民解决了一些生活和生产问题,深得劳苦大众的支持和拥护,所以扩军工作非常顺利,凡一家有二三个青年的都主动送子参军,如建瓯半山村的阿妹兄弟二人都踊跃参军,天洋村的贫农团长吴桂接兄弟五人有四人参军干革命,屏南路下五溪村参加革命的很多,参军也很踊跃,在他们的带动下,屏古瓯边区掀起参军的热潮。在此期间,我们扩大了队伍,同时在建立贫农团的地区都建立民兵组织,加强了防卫力量。
  在建立了贫农团和民兵组织的地区,开展减租减息,抗捐抗税和反霸斗争,群众觉悟逐步提高,许多革命同志经过革命斗争的考验,具备组建基层党组织的条件,先后建立了党支部,如建瓯县的半山村、平洋村、山面子、圣地下头、玉山、乌地岔头等支部;屏南县的秋园、义佳山、五溪、门里、山万里、柏源、上墘、下墘等支部;古田县的水竹洋村支部等都是我为之建立起来的。郑荣堂同志在古田的宝丰、院坪和平湖附近的几个村庄搞党团建设和扩军活动,上述党支部以门里支部党员12人为最多。到1949年9月初,我们已控制了屏南的路下乡和长桥乡的一部分,古田的平湖镇,建瓯的玉山乡和东游乡。国民党在这一地区抓丁、派款、征税都无法进行。
  三、对敌斗争
  1948年9月后,解放战争形势大好,但此时敌人却作垂死挣扎,游击区形势转入严峻。敌人开始对屏古瓯进攻,重点是:古田平湖,屏南路下、长桥,建瓯玉山、东峰、东游。因为这一地区是我们游击支队活动的地区。地委指示:无论如何要坚守屏古瓯边境地区,以保存革命力量,保住革命成果。我们根据“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方针,采取避开敌人主力部队,分散活动的方法,以消耗敌人的力量,并时常组织五人小组,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包围圈以扰乱敌人。
  由于工作需要,地委陈邦兴、余三江、江作宇等领导决定任命:李仁昌为路下区长,林绍零为长桥区长,吴生薛为玉山区长。与此同时,国民党路下乡长自杀了。其自杀原因我们分析是,我们控制了路下乡,半年多来所有捐税、壮丁都无法征收。县长刘笃宏几次催迫,他无能为力,我们对他又控制得紧,他的活动受到我们的限制进退维谷,最后只好走上绝路了。伪乡长的自杀给我们反击敌人的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义佳山斗争失利
  我们接到省委通知,到南平边界地区开会。我和黄陆团、林绍零带了几个战士出席会议。会后回屏,到水竹洋后门山时天亮了,我们只好隐蔽在山上。当日上午九时,义佳山方向传来枪声,我们估计是部队在打仗,留在义佳山部队的指挥员只有郑松坡同志,力量比较薄弱,敌人封锁很严,我们在白天只有干着急,不能前往帮助。晚上我们与郑松坡同志率领的部队会合时,战斗已持续了三个多小时,郑同志在战斗中挂了彩,于是我们立即决定部队转移到山峰、岭头一带然后经乌地岔头转到古田边界的宝丰、院坪与郑荣堂同志会合。郑荣堂认为屏南长桥、路下一带敌人进攻很凶,建议郑松坡同志留在宝丰治疗,并派一个班长名叫黄莆田的护理。同时黄陆团的爱人菊子跟着部队活动不便,也留在一起隐蔽。后来他们被院坪村恶霸名叫“院坪宪”的出卖,他们三人都被捕了。
  郑松坡、黄莆田和菊子三人被捕后,表现得很坚强。松坡、莆田惨遭敌人折磨,英勇牺牲。菊子被长期监禁直到解放后,才从国民党监狱里释放出来,由古田县大队把她接送回家(当时我在古田县大队任参谋)。
  此外,还牺牲了三位地方骨干,他们是:义佳山贫农团团长森仔,三万里支部书记徐佃,罗沙洋村的杨隆智。他们是由于路下村地方恶霸的告密而被国民党逮捕杀害的。这三位同志的牺牲是很大损失,他们都是很坚强的地方革命骨干。
  郑松坡、莆田、森仔、徐佃、杨隆智等同志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解放后,杨隆智同志已追认为革命烈士,其他同志有否追认烈士我不知道。缅怀先烈,深切悼念,英烈精神永垂不朽!
  五、坚持战斗,迎接胜利
  义佳山战斗之后,对敌斗争的形势愈见紧张,革命进入艰难阶段,我们牺牲了优秀的同志,我们活着的同志对敌斗争却更加坚强、勇敢,以实际行动来悼念殉难的烈士。
  在敌对斗争的紧要关头,林郑枝同志被国民党抓伕抓走了。我们感到很突然也很着急。林郑枝同志从事革命活动历来都是利用晚上隐蔽得比较好,敌人抓他是否暴露了身份?我们不得而知。后来经过多方打听,反复了解,终于明白了,敌人只是抓伕抓了林郑枝同志,他们既没有暴露身份,并且吃了很多苦头还表现得很坚强,肯定了他是一位好同志。
  这一时期,我除了担任屏古瓯支队党支部组织委员外,陈邦兴同志还交给我一个特殊任务,负责屏南、古田、宁德交通线的组织联系,这是通往闽东地区的工作,特别是宁德的洋中、虎、鹤塘、石堂等地的工作。同年12月国民党保安团撤走,我们正计划发动群众开展周佳山、罗沙洋至甘棠一带的工作时,地委领导给我们传达了省委指示,决定把我调回闽东北支队接受新的任务。我于1949年1月1日离开屏古瓯支队到宁德去。同年4月,接到省委命令,日夜兼程赶到建瓯集中,准备迎接解放大军。
  我离开屏古瓯支队后,该队的负责同志有黄陆团、林郑枝、李仁昌,还有五溪的杨镜世、家佃、刘妹婆等同志。他们一直坚持到1949年3月。4月黄陆团同志接受命令外调,由林郑枝、李仁昌和柏源的苏狗子、上墘的长孟等同志留在路下、长桥、际下等地看守粮食仓库直到古田解放。
  我们的支队在屏南、古田、建瓯边境地区坚持斗争一年多。在减租减息、抗捐抗税、反霸斗争、建立贫农团、民兵组织和党支部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培养了一批意志坚强,立场坚定的优秀干部,为这一地区的解放和人民政权的建立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知识出处

屏南文史资料

《屏南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屏南县邮电今昔”、“屏南县的坝工建设”、“屏南丰富的矿产资源”、“双溪反击战”、“屏南县工商联”、“老鼠仓杉木纠纷案始末”、“中医师陈大澜”等25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姚曰演
责任者
姚飞鸿
责任者
张乃华
责任者